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临界值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正敏 王瑞 +12 位作者 黄力勤 胡京辉 常乐 甄伟 王鹏 王芳 魏超 朱绍汶 曾劲峰 释艳华 郑伟 王露楠 葛红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59,共7页
目的:评价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实验灰区的必要性及适宜性。方法:7家血站实验室编码为1,2,3,4,5,6和7,而8种ELISA试剂分别编码为A,B,C,D,E,F,G和H。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8种不同厂商ELISA试剂中的1种或2种对同一组(n=1259)标本进行抗-... 目的:评价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实验灰区的必要性及适宜性。方法:7家血站实验室编码为1,2,3,4,5,6和7,而8种ELISA试剂分别编码为A,B,C,D,E,F,G和H。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8种不同厂商ELISA试剂中的1种或2种对同一组(n=1259)标本进行抗-HCV检测。对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进行Western blot补充试验以明确标本血清学状态。统计各实验室真阳性检出率、灰区标本确证阳性率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试验"灰区"设置的必要性。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的最佳临界值,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最佳临界值)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变化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灰区"的合理性。结果:7家血站实验室(其中编码1号实验室采用了A、B两种试剂)真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5.40%(1A)、99.23%(1B)、94.25%(2C)、96.17%(3D)、98.08%(4E)、96.93%(5F)、97.32%(6G因为有1家血站使用了两种ELISA试剂)、93.10%(7H)。除2C(94.25%)、7H(93.10%)外其余均大于95%。设立灰区的6家血站实验室(1A、1B、3D、4E、5F、6G和7H)灰区确证阳性率分别为0.00%、0.00%、21.43%、0.00%、0.00%、0.00%、38.89%。绘制ROC曲线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关系显示,5家实验室(1B、2C、4E、5F、6G)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使用厂商推荐的临界值已可以达到筛查实验室高灵敏的要求; 1A、3D、7H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考虑使用适宜的灰区。设立灰区的6家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与使用厂商推荐临界值相比,仅3D、7H灵敏度略有提高(分别为1.60%、2.70%),其余实验室灵敏度无变化且特异性下降(0.20%-0.50%)。结论:除1A、3D、7H可适当设置灰区外,研究结果支持其他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取消灰区;即使是同一实验室也要对灰区设置进行科学评估,不宜盲目使用同一尺度,应建立适宜的判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抗-HCV 血站实验室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富有机质油页岩变形场与能量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鲁男 陶传奇 +3 位作者 尹晓萌 韩杰 杨磊 张甘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7-1570,共14页
油页岩矿层中有机质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岩石的力学响应与破坏机制有所差异。为此,综合运用单轴压缩试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有机质丰度下油页岩加载全程的变形场、温度场及能量演化特征,揭示有机质丰度对油页岩... 油页岩矿层中有机质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岩石的力学响应与破坏机制有所差异。为此,综合运用单轴压缩试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有机质丰度下油页岩加载全程的变形场、温度场及能量演化特征,揭示有机质丰度对油页岩力学特性与变形破坏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有机质丰度增高,油页岩的应力-应变特征总体呈现衰减趋势,延展性显著提升;破坏模式从劈裂型张拉向张拉-剪切复合型发展,这归因于有机质丰度改变了层理弱面对宏观裂纹发育的控制程度。变形场和温度场在加载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表面变形量、红外温度均随有机质丰度增高而增大,两场分异程度也随之增强。此外,有机质丰度也影响着油页岩的能量转化及分配规律,随着有机质丰度增高,油页岩的吸能、储能及释能性质减弱,而耗能性质增强,整体能量状态降低。这是不同有机质丰度的油页岩力学特性与变形破坏规律存在差异的本质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有机质丰度 变形场 温度场 能量特征
下载PDF
水与微观结构对片岩波速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尹晓萌 晏鄂川 +1 位作者 王鲁男 王闫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1-2230,2238,共11页
选取3类不同宏观特征的武当群片岩岩样,分别制取不同片理角的标准圆柱试样。采用波速测试获取烘干、浸水处理后的试样的纵波速度,分析不同含水状态下武当群片岩波速各向异性特征,并结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3类岩样的矿物组成与微观... 选取3类不同宏观特征的武当群片岩岩样,分别制取不同片理角的标准圆柱试样。采用波速测试获取烘干、浸水处理后的试样的纵波速度,分析不同含水状态下武当群片岩波速各向异性特征,并结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3类岩样的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特征,探讨内外影响因素下的波速各向异性机制。结果显示:武当群片岩主要矿物为硬质粒状石英、长石与软质片状白云母,硬质矿物含量越高、孔隙率越小,则片岩纵波速度越大,反之越小;干燥样的纵波速度表现出显著各向异性,传播方向由垂直片理面向平行片理面变换时,波速逐渐增大,不同方向的波速值可用波速圆公式进行预测;波速各向异性本质上是微裂隙的定向展布、间隔分布的结果,可间接用白云母定向系数δ2评价各向异性程度k,k1/2与δ2呈线性正相关,武当群片岩的k值上限为2.90;浸水后试样的纵波速度普遍增大,这是水充填空隙后对片岩等效体积模量的增加起主控作用的结果,片岩吸水后的波速增长效应受其孔隙率与微裂隙分布特征影响,引起不同类片岩间的纵波速度差异,导致同类片岩的波速各向异性程度与浸水时长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岩 纵波速度 各向异性 微观结构 机制
下载PDF
各向异性片岩的微观组构信息定量提取与断面形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尹晓萌 晏鄂川 +1 位作者 王鲁男 陈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17-2627,2729,共12页
取3类具有明显片理面的武当群片岩,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其微观组构、断面形貌特征。构建了面积百分比、尺寸与周长-面积分形维数、定向分布系数等指标,利用IPP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矿物和孔隙(微裂隙)两系统的含量、形态、分布... 取3类具有明显片理面的武当群片岩,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其微观组构、断面形貌特征。构建了面积百分比、尺寸与周长-面积分形维数、定向分布系数等指标,利用IPP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矿物和孔隙(微裂隙)两系统的含量、形态、分布特征等进行定量分析;并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断裂面粗糙度展开定量评价。偏光显微镜下显示,片岩具有矿物定向排列与粒、片状矿物近互层状分布的典型特征。矿物系统的微观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武当群片岩白云母的含量为11%~30%;小岛法计算的白云母矿物周长-面积分形维数为1.31~1.39;定向分布系数为0.61~0.85;微裂隙依附于白云母矿物边缘孕育、扩展,导致武当群片岩的孔隙(微裂隙)微观指标与对应的矿物微观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沿片理面的片岩断面主要呈现沿晶破坏特征,断口较平坦,基于断面形貌图绘制的灰度信号波曲线的盒维数为1.48~1.60;斜交片理面破裂的片岩断面以穿晶破坏为主,有穿晶-沿晶破坏交替而生的迹象,断口粗糙起伏,对应的灰度信号波曲线的盒维数为1.65~1.69。武当群片岩的断面粗糙度各向异性约为1.03~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岩 微观组构 断面形貌 图像处理 各向异性
下载PDF
采用平行人工膜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体外渗透速率
5
作者 马玲云 汪路楠 +3 位作者 张广超 黄寅 牛剑钊 许鸣镝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初步预测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使用Macro Flux TM药物渗透测定仪,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原...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初步预测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使用Macro Flux TM药物渗透测定仪,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原研进口、原研地产化、未进口原研的参比制剂、3家国产仿制制剂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的90%置信区间均落在80.00%~125.00%之间。结论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渗透速率,初步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富马酸喹硫平片的参比制剂和国产仿制制剂属于生物等效。同时,实验数据表明,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可以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膜(PAMPA) 富马酸喹硫平片 渗透速率 累积渗透量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在5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路楠 马玲云 +4 位作者 翟晨斐 刘倩 黄寅 冯玉飞 许鸣镝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15-1324,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富马酸喹硫平片的体外溶出曲线,为其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0.01 mol·L^(-1)盐酸、0.1 mol·L^(-1)盐酸、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分别作为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采用桨...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富马酸喹硫平片的体外溶出曲线,为其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0.01 mol·L^(-1)盐酸、0.1 mol·L^(-1)盐酸、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分别作为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采用桨法,转速为50 r·min^(-1),进行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溶出考察,采用HPLC法测定富马酸喹硫平的含量,并计算累积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_(2))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不同来源参比制剂在5种溶出介质中,15 min累积溶出量均≥85%或f_(2)均>50,溶出曲线相似,溶出行为一致。不同来源国产仿制制剂在5种溶出介质中,厂家B在0.1 mol·L^(-1)盐酸介质中、厂家A生产的100和200 mg规格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与原研进口参比制剂相比,f_(2)<50,溶出曲线存在不相似的情况。其余批次溶出曲线相似,溶出行为一致。结论:不同来源的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溶出行为均一致;少数国产仿制制剂与原研进口参比制剂在非药典溶出度检查项目规定的溶出介质中存在溶出行为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仍需结合具体的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其他药学指标进行一致性的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喹硫平片 溶出度 溶出曲线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因子
原文传递
堆载和固结对高饱和度废弃黏土抗剪强度影响
7
作者 徐辉 王锦楠 +2 位作者 李升智 王璐楠 詹良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2024年第8期4446-4454,共9页
以杭州某基坑开挖渣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4组大尺寸固结-直剪试验,研究了瞬时、阶梯型和斜坡型3种加载方式下高饱和度黏土固结过程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上覆荷载作用下,土体产生瞬时压缩,压缩量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在3种加载... 以杭州某基坑开挖渣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4组大尺寸固结-直剪试验,研究了瞬时、阶梯型和斜坡型3种加载方式下高饱和度黏土固结过程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上覆荷载作用下,土体产生瞬时压缩,压缩量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在3种加载方式下,当最终荷载相同时,最终沉降量较为接近;剪切曲线为应变硬化型,初始切线模量和最终剪应力均随固结度或上覆荷载的增大而提高;加载方式对初始切线模量有一定影响,对最终剪应力影响较小;抗剪强度随固结度的增长呈线性增大趋势,增大幅度随荷载的增大而显著;在3种加载方式下,当上覆荷载和固结度相同时,抗剪强度基本接近.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高饱和度黏土固结过程抗剪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本文试验数据和文献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度的增长,抗剪强度包络线截距呈线性增大,而弯曲程度呈线性减小.在高饱和度废弃黏土堆填工程中,可采用本文建立的模型来预测不同堆填方式下土体固结过程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度黏土 固结度 堆载方式 抗剪强度
下载PDF
Lyophilized standard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real time PCR assay for hepatitis C virus RNA 被引量:3
8
作者 wang lu-nan WU Jian-min +3 位作者 DENG Wei SHEN Zi-yu CHEN Wen-xiang LI Jin-m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1910-1914,共5页
Background Since October 1997,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hepatitis C virus (HCV)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assay, 96/790, has been available. We compared a series of lyophilized standards with known ... Background Since October 1997,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hepatitis C virus (HCV)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assay, 96/790, has been available. We compared a series of lyophilized standards with known HCV RNA concentrations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Methods A series of lyophilized sera were calibrated by ROCHE COBAS AMPLICOR HCV Monitor test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nd sent to various manufacturers to analyse the samples using their own kits. Then calibration curves from the serie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the external standard calibration curve with the manufacture's series. Results The standard calibration curve with the series of lyophilized serum showed an excellent correlation (R^2〉0.98), slope and intercept that were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manufacture's series. When the standard calibration curve from the series of lyophilized standard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values of the given sample, lower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between kit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s were obtaine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yophilized standards could be used to setup the standard calibration curve for clinical HCV RNA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ALIBRATION hepatitis C reference standar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