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营养关系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彭谦 王啟芳 +4 位作者 宋普庆 黄丁勇 张涵 王建佳 郑新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104,共14页
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估算了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的营养级(TL)和主要碳源,结合6个群落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初步分析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的营养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鱼类之间的δ^(13)C和δ^(15)... 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估算了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的营养级(TL)和主要碳源,结合6个群落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初步分析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的营养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鱼类之间的δ^(13)C和δ^(15)N值差异显著(p<0.01),其中,δ^(13)C值介于-18.3‰~-15.4‰,δ^(15)N值介于12.9‰~16.3‰。鱼类TL介于2.5~3.4,平均TL为3.0±0.8,显示涠洲岛的鱼类以肉食性为主。涠洲岛鱼类的有机碳源比较复杂,但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是驱动鱼类食物网的关键碳源。鱼类群落的食源多样性水平和营养级长度(CR和NR)分别为2.35和3.09。凸多边形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近相邻距离(MNND)和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差(SDNND)分别为4.48、0.89、0.40和0.29,表明涠洲岛珊瑚礁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具有营养冗余程度较高,但食物链较短和营养多样性低等特征。以上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不完整,未来有必要开展适当的管控和修复措施恢复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鱼类 营养关系 碳氮稳定同位素 涠洲岛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与心室重构的影响
2
作者 李荣伟 王齐芳 +1 位作者 王庆福 谢起贵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8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指标、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短于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短于对照组,LVEDV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心室重构,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麝香保心丸 缺血性心肌病 心室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氧化铁增强二氧化硅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宏超 王启方 +3 位作者 梁志雄 汪月琼 彭政 余和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842-3846,共5页
为了研究砖红壤对天然橡胶特有的补强作用机理,模拟砖红壤的主要成分和比例,将不同添加量的SiO 2、Fe 2O 3和Al 2O 3经混合、研磨及高温烧结等工序制成混合粉体作为橡胶补强剂,并通过混炼加入天然橡胶中,考察砖红壤中对天然橡胶产生补... 为了研究砖红壤对天然橡胶特有的补强作用机理,模拟砖红壤的主要成分和比例,将不同添加量的SiO 2、Fe 2O 3和Al 2O 3经混合、研磨及高温烧结等工序制成混合粉体作为橡胶补强剂,并通过混炼加入天然橡胶中,考察砖红壤中对天然橡胶产生补强作用的主要成分和机理。结果表明,在有Fe 2O 3存在的混合料中,天然橡胶的补强效果明显,且随着Fe 2O 3的比例增大,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补强效果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氧化铁 天然橡胶 补强作用
下载PDF
PBL-CBL-TBL联合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时花 关艳春 +1 位作者 王其芳 徐家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7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 learning,TBL)联合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 learning,TBL)联合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0名学员为研究主体,入科时随机分组,观察组学员实施PBLCBL-TBL联合教学法,对照组学员实施教师讲授模式及临床实践。对比两组学员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明显对照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00)。技能操作成绩观察组学员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2,P=0.000)。观察组学员对PBL-CBL-TBL联合教学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P=0.030)。实验组学员临床思维培养的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CBLT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中,有利于住培住院医师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实践中,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TBL 教学法 儿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用 教育
下载PDF
氮化硼/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宏超 王启方 +3 位作者 汪月琼 李永振 李高荣 余和平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10-12,共3页
采用导热材料氮化硼(BN)制备NR/BN复合材料,考察BN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BN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补强作用,其力学性能和硫化速率高于同等添加量的炭黑补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BN的添... 采用导热材料氮化硼(BN)制备NR/BN复合材料,考察BN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BN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补强作用,其力学性能和硫化速率高于同等添加量的炭黑补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BN的添加可以提高NR/BN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且随着BN添加量的增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逐渐增强。与炭黑填充的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相比,NR/BN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变化不明显,但抗压缩蠕变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氮化硼 力学性能 热性能 阻尼性能 蠕变特性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天然橡胶对白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宏超 王启方 +3 位作者 汪月琼 林文锭 李永振 余和平 《橡胶工业》 CAS 2022年第8期597-602,共6页
研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天然橡胶(NR)(NR-g-HEMA)接枝率和用量对白炭黑/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入NR-g-HEMA的白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加入NR-g-HEMA的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硫化速度、交联程度、邵尔A型硬度、定... 研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天然橡胶(NR)(NR-g-HEMA)接枝率和用量对白炭黑/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入NR-g-HEMA的白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加入NR-g-HEMA的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硫化速度、交联程度、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增大,压缩疲劳温升明显降低;当NR-g-HEMA接枝率为10%和用量为10份时,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压缩疲劳温升最低;NR-g-HEMA与NR相容性较好,加入NR-gHEMA的白炭黑/NR复合材料中白炭黑在橡胶相中分散更均匀,两者具有更强的界面结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接枝 白炭黑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压缩疲劳生热
下载PDF
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启芳 董阿兰 余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再发Stanf...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1例患者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跳骤停死亡;1例患者自动要求出院;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饮酒、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影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支架植入术后再发A型主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饮酒、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影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支架植入术后再发A型主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支架植入术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异丙托溴铵应用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家裕 黄兴 +4 位作者 王庆福 曾桂芳 王齐芳 胡诚 谢东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应用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应用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呼吸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P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RC、SGRQ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MRC、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治疗中,异丙托溴铵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推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阻塞性通气障碍 异丙托溴铵 应用价值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atural Rubber/Zinc Disorbate Composite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宗强 LI Yongzhen +1 位作者 余和平 wang qifa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9年第6期1309-1314,共6页
The natural rubber/zinc disorbate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zinc disorbate from zinc oxide and sorbic acid in natural rubber. The structure variations of fillers during mixing and vulcanizatio... The natural rubber/zinc disorbate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zinc disorbate from zinc oxide and sorbic acid in natural rubber. The structure variations of fillers during mixing and vulcanization processes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The effects of zinc disorbate amount 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 of compound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ulcanizate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XRD and FTIR analys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zinc disorbate is formed from the reaction of zinc oxide and sorbic acid during the mixing procedure followed by graft copolymerizing with NR molecules to form composite networks during vulcanization, which is initiated by dicumyl peroxide. Thu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R-based composite a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g shifted towards to higher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matrix compos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CURE INTERPHASE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注药(阿奇霉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研究
10
作者 韩家裕 黄兴 +4 位作者 王庆福 曾桂芳 王齐芳 胡诚 谢东阳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时,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注药(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时,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注药(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注药治疗,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治疗效果以及肺部感染各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肺部感染各项指标评分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注药(阿奇霉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联合注药(阿奇霉素)
下载PDF
德国耶拿硫氮测定仪故障分析及处理
11
作者 王启方 朱建林 牛宏帅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8期212-214,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硫氮测定仪在使用中通常会发生的一些故障进行仔细分析,找出了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处理措施,探索出了自动注射器触点以及操作手法带来的故障处理方法,使仪器能够正常运行,为类似故障处理提出了应用建议。
关键词 硫氮测定仪 故障 分析处理
下载PDF
舌下免疫联合鼻鼽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脱落率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陈震宇 魏蔚 +4 位作者 孙桥榕 刘利民 于洪跃 汪启芳 黄靖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 观察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联合鼻鼽合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脱落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科门诊治疗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治疗组采用粉... 目的 观察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联合鼻鼽合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脱落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科门诊治疗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治疗组采用粉尘螨滴剂联合鼻鼽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是的TNSS评分、总有效率以及脱落率。结果 治疗组各时间段的T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P<0.05);治疗组的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联合鼻鼽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改善及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并且能明显降低舌下免疫治疗的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鼻鼽合剂
原文传递
Stal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a Wide-Long Vaneless Diffuser
13
作者 ZHANG Lei KANG Jiacheng +4 位作者 LANG Jinhua AN Guangyao ZHANG Qian wang Longyao wang qif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99-913,共15页
The rotating stall mechanism is of high importance for the stability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and thermal power cycles.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concerning this topic has concentrated on the initial stall phase.Howev... The rotating stall mechanism is of high importance for the stability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and thermal power cycles.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concerning this topic has concentrated on the initial stall phase.However,the evolution of stall cells in wide-long diffusers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studied.In this paper,the causes of rotating stall in the wide-long diffuser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tall cells during the stall process were thoroughly analyzed.During the stall induction phase,an annulus vortex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he reverse-flow zone near the hub side of the diffuser outlet,which was the initial form of stall cells.The whole evolution process of stall cell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as the flow rate decreased.During the initial stall phase,the dynamic equilibrium was built under effects of the impeller wake and the 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As a result,the number of stall cells was kept at seven and the size of stall cells remained constant.During the transition phase,the flow in the diffuser became unstable.Stall cells extended to the impeller outlet,and the effect of the wake flow was strengthened significantly.Stall cells started integrating and separating regularly.As a result,the number and propagation speed of stall cells varied periodically at a constant mass flow rate.During the deep stall phase,the size of stall cells remained unchanged,and the number of stall cells kept at one.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guidance and engineering value for the high-efficiency design and safe operation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de-long vaneless diffuser stall evolution mechanism wake flow
原文传递
三种造礁珊瑚对不同钙离子浓度的生理响应
14
作者 刘依娜 王晨颖 +2 位作者 张涵 王啟芳 郑新庆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68-2175,共8页
为了了解不同造礁珊瑚的生长对海水Ca^(2+)浓度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浅杯排孔珊瑚(Seriatopora caliendrum)、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3种造礁珊瑚为对象,测定了它们在180、250、320、... 为了了解不同造礁珊瑚的生长对海水Ca^(2+)浓度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浅杯排孔珊瑚(Seriatopora caliendrum)、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3种造礁珊瑚为对象,测定了它们在180、250、320、390、460和530 mg·L^(-1)6个Ca^(2+)浓度下的钙化率、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的变化。结果表明:低Ca^(2+)浓度(180 mg·L^(-1))导致3种珊瑚的钙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浅杯排孔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的钙化率呈倒抛物线变化,即先上升后降低,并在320~390 mg·L^(-1)浓度时达到峰值;丛生盔形珊瑚钙化率在低Ca^(2+)浓度处理时(180~320 mg·L^(-1))随Ca^(2+)浓度上升而增加,而后趋于平稳;实验14天后,浅杯排孔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和ΦPSⅡ随Ca^(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过低或过高的Ca^(2+)浓度均会对浅杯排孔珊瑚的生理造成一定的胁迫;与第1天相比,实验处理14天后的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ΦPSⅡ显著上升;不同珊瑚对Ca^(2+)浓度变化的生理响应具有差异性,针对不同造礁珊瑚种类的室内人工繁育时,需密切关注养殖体系中Ca^(2+)浓度变化,并适时调整,以维持其最佳生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珊瑚 钙离子 钙化率 最大光量子产量 实际光量子产量
原文传递
珊瑚礁: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在蓝色碳汇 被引量:14
15
作者 石拓 郑新庆 +2 位作者 张涵 王啟芳 钟昕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0-278,共9页
珊瑚礁是生产力水平最高,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由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珊瑚礁全球衰退,已经影响到珊瑚礁的钙化和碳循环过程,也加大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珊瑚礁二氧化碳(CO2)"源-汇"争议。尽管珊瑚礁的钙化过... 珊瑚礁是生产力水平最高,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由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珊瑚礁全球衰退,已经影响到珊瑚礁的钙化和碳循环过程,也加大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珊瑚礁二氧化碳(CO2)"源-汇"争议。尽管珊瑚礁的钙化过程伴随CO2释放,但考虑到珊瑚礁生态系统内部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造礁珊瑚特殊的混合营养特性,其作为碳汇功能的属性也不容忽视。文章从提高珊瑚礁对气候变化的弹性适应角度出发,尝试厘清有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CO2"源-汇"争议,探索将珊瑚礁由碳源向碳汇转变的生态调控方式和途径,以期为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碳中和 负排放 恢复力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