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效应下小半径曲线桥梁轨作用及扣件阻力影响研究
1
作者 乔宏 黄承颖 +3 位作者 王少钦 戴祖豪 阮良奉 杜宪亭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9,共8页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某小半径有轨电车曲线桥为背景,建立考虑无缝线路线形的线-桥-墩一体化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并对比直线桥与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了整体升温工况与局部升温...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某小半径有轨电车曲线桥为背景,建立考虑无缝线路线形的线-桥-墩一体化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并对比直线桥与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了整体升温工况与局部升温工况下小半径曲线桥钢轨伸缩附加力、桥梁墩顶横向力和纵向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提出3种扣件布置方案并从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直线桥,整体升温情况下小半径曲线桥上钢轨横向位移及墩顶横向力均较大;对于小半径曲线桥,整体升温情况下,随着桥梁温度的升高,钢轨的伸缩附加力逐渐增大;采用整体升温工况进行设计检算时,钢轨所受伸缩力及墩顶纵向力与局部升温工况相比结果偏大;相较于铺设常阻力扣件,铺设小阻力扣件可以明显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但纵向阻力过小容易导致钢轨折断时断缝过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小半径曲线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温度效应 扣件布置
下载PDF
风及CRH2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悬索桥振动响应分析
2
作者 王少钦 马仕杰 乔宏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在CRH2列车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建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系统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自编计算程序,通过设置不同风速及车速,深入分析多种工况下CRH2列车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大跨... 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在CRH2列车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建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系统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自编计算程序,通过设置不同风速及车速,深入分析多种工况下CRH2列车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的横向位移对风荷载有较强的敏感性;风及列车荷载共同作用时,风荷载对桥梁横向位移影响较大,车速对桥梁竖向位移影响相对较大;列车运行速度由0 km/h增至350 km/h时,桥梁主跨跨中挠度随风荷载的增加而减小,当列车车速由350 km/h提至400 km/h时,桥梁跨中挠度随风荷载的增加而增大;风荷载及列车速度对桥梁的振动响应均有较大影响,应在不同风速下控制列车速度以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大跨度悬索桥 高速铁路 动力响应 振动
下载PDF
一种低压低噪声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3
作者 王少钦 阮昊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3期16-17,共2页
阐述基于0.18μm COMS标准工艺设计一种新型低压低噪声运算该放大器电路。相比传统运算,该放大器采用双端输入、双端输出,采用改进型反馈式AB类输出级,有效降低放大器噪声与功耗。
关键词 电路设计 运算该放大器 低电压 低噪声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桥上列车横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田 张楠 +1 位作者 王少钦 夏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26-231,共6页
基于可靠度理论,分析风荷载作用下高速列车在桥上的运行安全性,利用失效概率来评价桥上列车横风安全性。首先由风洞试验获得的列车和桥梁的气动力系数,计算列车和桥上的气动力,然后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分析模型,计算不同平均... 基于可靠度理论,分析风荷载作用下高速列车在桥上的运行安全性,利用失效概率来评价桥上列车横风安全性。首先由风洞试验获得的列车和桥梁的气动力系数,计算列车和桥上的气动力,然后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分析模型,计算不同平均风速下高速列车以不同车速在桥上运行时的安全性评价指标,最后基于可靠度理论计算高速列车桥上运行的失效概率。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上的十跨简支槽型梁桥为例,分析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桥上运行时的失效概率,并与确定性分析方法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和平均风速的增加,车桥系统的失效概率增加;相同车速及平均风速时,拖车比动车的失效概率大;采用确定性方法获得的列车特征风曲线,对动车其大致与失效概率10%的列车概率特征风曲线相当,对拖车则对应着更低的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高速列车 行车安全性 可靠度理论 风荷载 失效概率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桥梁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义龙 王少钦 +1 位作者 曹明盛 李宇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6,51,共9页
为确保北京地铁线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在地铁5号线部分桥梁上安装实时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梁体应力、位移、挠度及裂缝宽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温度是影响各监测指标的主要因素,温度与各监测指标线性相关,并得到桥梁各评价指标随温度变... 为确保北京地铁线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在地铁5号线部分桥梁上安装实时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梁体应力、位移、挠度及裂缝宽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温度是影响各监测指标的主要因素,温度与各监测指标线性相关,并得到桥梁各评价指标随温度变化的动态预警阈值。通过仿真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各监测指标主要受温度影响,受车辆荷载的影响相对较小。提出由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两部分组成的桥梁健康状况评价系统框架,并实现系统的开发与调试。该系统目前基本满足北京地铁桥梁监测需求,且具有实时性强、病变部位定位准确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桥梁健康 评价 仿真 北京地铁
下载PDF
基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图学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少钦 杨谆 刘晓然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5-1230,共6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移动设备等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北京建筑大学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延续拓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课堂内外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移动设备等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北京建筑大学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延续拓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课堂内外开展多项图学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创造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氛围,充分激发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各种图学资源建设的参与实践,使学生在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工程制图 资源建设 学生特点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通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康复及脑血流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少琴 刘丽彬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通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下肢功能及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IS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通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下肢功能及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IS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下肢功能相关指标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P<0.05);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BS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BS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I和R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Vs和V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通针法中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IS患者症状体征、下肢功能和脑血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子午流注纳子法 温通针法 下肢功能 脑血流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列车-乘客动力相互作用
8
作者 王少钦 郭薇薇 +1 位作者 曹明盛 李宇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4-592,625,共10页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舒适运营,以北京地铁5号线上的三跨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建立桥梁-车辆-乘客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推导其动力平衡微分方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了桥梁、车辆及乘客的振动响应,并对各响应极值的变化规律...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舒适运营,以北京地铁5号线上的三跨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建立桥梁-车辆-乘客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推导其动力平衡微分方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了桥梁、车辆及乘客的振动响应,并对各响应极值的变化规律及列车运行平稳性进行分析,采用实测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分析模型及计算程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该连续箱梁桥处于比较良好的工作状态;在现行车速条件下,车辆的振动加速度、横向力、轮重减载率及脱轨系数等平稳性、安全性指标均在理想范围内;乘客与车辆的振动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位于车厢中部的乘客振动响应极值比位于车厢端部位置的偏小,中部车厢内的乘客振动响应小于两端车厢内的乘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桥梁 车辆 乘客 振动
下载PDF
Inferring trophic variation for Antarctic krill(Euphausia superba)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from the austral fall to early winter using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被引量:3
9
作者 ZHU Guoping ZHANG Haiting +3 位作者 SONG Qi YANG Yang wang shaoqin YANG Qingyu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90-95,共6页
The Antarctic krill(Euphausia superba) is a key speci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ecosystem and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food web of the Antarctic ecosystem. The trophic information for this species during the transitio... The Antarctic krill(Euphausia superba) is a key speci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ecosystem and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food web of the Antarctic ecosystem. The trophic information for this spec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austral fall to the winter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its poorly known overwintering mechanisms. However, the few studies on the topic differ in their results, in terms of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les. We investigated the size dependence and monthly and regional variation in δ^(13) C and δ^(15) N values of adult krill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n the austral fall(April to May) and the early winter(June). We aimed to examine the trophic variations of krill occurred during this peri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rill and their feeding environment in the Antarctic marine ecosystem.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1)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size and the δ13 C value of krill, but the δ15 N value of krill presented a remarkable association with size;(2)the δ13 C values of krill increased during the austral fall, but no remarkable variation existed at the onset of winter,and the δ15 N values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during this period;(3) mean δ15 N values of krill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Bransfield Strait and the South Shetland Islands. Our data imply that adult krill present size-, season-, and region-dependent trophic vari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ustral fall to early winter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hausia superba stable isotope trophic variation Antarctic Peninsula feeding habit
下载PDF
Upper trophic structure in the Atlantic Patagonian shelf break as inferred from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被引量:1
10
作者 ZHU Guoping ZHANG Haiting +3 位作者 YANG Yang wang shaoqin WEI Lian YANG Qingyuan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717-725,共9页
The Patagonian Shelf is a very productive region with dif ferent ecosystem structures. A long history of fishing in the Southwestern Atlantic Ocean combined with a complex hydrographic structure, with a permanent fron... The Patagonian Shelf is a very productive region with dif ferent ecosystem structures. A long history of fishing in the Southwestern Atlantic Ocean combined with a complex hydrographic structure, with a permanent front over the shelf-break and dif ferent coastal frontal regions, and a wide non-frontal area in between have made the food web in this area more complex and have resulted in changes to the spatialtemporal scale. Stable isotope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Patagonian shelf break which was previously poorly understo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δ^(15)N value of pelagic guild(I llex argentinus) was remarkabl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guilds. The δ^(13)C values of almost all species ranged from-17‰ to-18‰, but S tromateus brasiliensis had a significant lower δ^(13)C value. Compared with the southern Patagonian shelf, short food chain length also occurred. The impact of complex oceanographic structures has resulted in food web structure change to the temporal-spatial scale on the Patagonian shelf. The Patagonian shelf break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eparated ecosystem structure with lower δ^(15)N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15N trophic structure Patagonian shelf break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人-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与乘车舒适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少钦 王孝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85,共8页
为准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乘车舒适性,提出一种乘客-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以北京地铁5号线一座钢-混组合箱梁桥为研究背景,计算乘客和列车动力响应,分析乘客与列车的动力响应差异。分... 为准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乘车舒适性,提出一种乘客-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以北京地铁5号线一座钢-混组合箱梁桥为研究背景,计算乘客和列车动力响应,分析乘客与列车的动力响应差异。分别计算列车运行于桥梁线路与普通路基时乘客的动力响应,分析桥梁振动对乘客振动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工况,分析乘客振动变化规律,并以乘客的动力响应作为评价指标,采用ISO-2631标准对乘客的乘车舒适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桥梁振动会明显增大乘客的动力响应;位于列车中部车厢的乘客会比位于两端车厢感受到更好的乘车舒适性;在同一节车厢内,车厢中部乘客的乘车舒适性优于车厢端部;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会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人-车-桥系统 动力响应 乘车舒适性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倒锥底石油储罐及地基基础风载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蒿旭东 王少钦 王毅娟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9-2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储油量的倒锥底石油储罐的应力、变形分布特点,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某20000 m^(3)储罐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风荷载与储液压力荷载均以随空间位置变化的分布荷载等效替代。考虑不同储液量与风荷载的多种组合作用,分别得出不... 为研究不同储油量的倒锥底石油储罐的应力、变形分布特点,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某20000 m^(3)储罐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风荷载与储液压力荷载均以随空间位置变化的分布荷载等效替代。考虑不同储液量与风荷载的多种组合作用,分别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罐体径向变形、罐底板等效应力以及基础筏板底竖向沉降变形等效应值,并分析了各效应值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储罐底板边缘迎风侧Von-mises等效应力受风荷载影响较大,中部等效应力受风荷载影响很小;迎风侧底板边缘Von-mises等效应力、背风侧底板边缘Von-mises等效应力之间的差异会因储液静压力的存在而增大;筏板底竖向沉降在风荷载的升力作用下,与相同储液量无风工况平均减少0.66%,风荷载对沉降分布的影响远小于储液自重对沉降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储罐 风荷载 变形 应力 沉降
下载PDF
桥梁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乔宏 龙佩恒 +1 位作者 王毅娟 王少钦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0期91-94,共4页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当前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运用新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势在必...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当前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运用新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文章针对桥梁工程的课程特色及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一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合式教学 超星学习通
下载PDF
某超高层塔楼结构方案选型及抗震性能分析
14
作者 孙振威 李法冰 +5 位作者 程小刚 胡建云 文定坤 王韶琴 石秋菊 胡永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9-575,共7页
以6度区结构高度228.35m的塔楼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多方案对比论证了在低烈度区采取不设加强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是安全且经济可行的;同时根据结构超限情况确定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风洞试验及地震安全评价... 以6度区结构高度228.35m的塔楼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多方案对比论证了在低烈度区采取不设加强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是安全且经济可行的;同时根据结构超限情况确定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风洞试验及地震安全评价报告对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反应谱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中大震等效弹性法分析及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按照分析结果对结构薄弱部位及关键位置采取针对性加强措施,以确保结构可以实现预定的性能目标及良好的抗震性能;最后着重研究了竖向变形差对主要构件的内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烈度区 超高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 风洞试验 性能设计 竖向变形差
下载PDF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裂缝计算方法解析
15
作者 李星宇 王晓锋 +2 位作者 赵广军 王少钦 贾粤 《工业建筑》 2024年第10期46-52,共7页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受力机理提出了考虑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两阶段受力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使用阶段钢筋应力计算方法,填补了我国现行规范空白,并修正了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使用阶段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参考美国ACI...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受力机理提出了考虑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两阶段受力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使用阶段钢筋应力计算方法,填补了我国现行规范空白,并修正了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使用阶段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参考美国ACI 318规范通过名义拉应力控制预应力构件裂缝的有关规定,基于具体工程提出了我国规范体系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叠合梁针对不同裂缝限值的名义拉应力控制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张法 预应力 叠合梁 裂缝计算 名义拉应力
原文传递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食源指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腾 高春霞 +2 位作者 王少琴 韩东燕 叶深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2-1001,共10页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和优势鱼种,在食物网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的肌肉脂肪酸含量并分析其组成变化特点,基于特征脂肪酸的食源指示功能开展小黄...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和优势鱼种,在食物网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的肌肉脂肪酸含量并分析其组成变化特点,基于特征脂肪酸的食源指示功能开展小黄鱼的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黄鱼肌肉中共检测出30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包括C16∶0、C17∶0、C18∶1n9c、C18∶3n3、C16∶1n7、C20∶1、C20∶4n6、C20∶5n3(EPA)和C22∶6n3(DHA)等,其中C16∶0含量最高(23.12%),其次为C18∶1n9c(16.67%)、C16∶1n7(11.45%)和C22∶6n3(11.40%);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平均含量达到60.20%,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39.80%),DHA和EPA在机体中含量占比达15.54%,体现出小黄鱼肌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体长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含量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绝大多数特征脂肪酸在各季节的体长组间无显著差异,而120~139 mm体长组和>180 mm体长组的C16∶1n7、C20∶1和C18∶1n9c在冬季的含量显著小于其他季节;基于脂肪酸食源指示功能,小黄鱼属于浮游、底栖与游泳动物混合食性的鱼类,初始碳源包括浮游硅藻类、甲藻类和底栖生物等。本研究利用了特征脂肪酸稳定指示食物来源的特点,进一步补充和验证文献资料中小黄鱼的胃含物分析结果,为小黄鱼的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脂肪酸 食源指示 浙江南部近海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少勤 纪怀珠 林雁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究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临高县人民医院84例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究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临高县人民医院84例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DEX组麻醉诱导前给予DEX滴鼻,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则给予生理盐水滴鼻。比较2组入室时(T0)、麻醉诱导前(T1)、建立气腹时(T2)、手术结束时(T3)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T0、T3时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与T0、T1时焦虑状态[改良耶鲁手术前焦虑量表(mYPAS)],并记录2组麻醉诱导配合度[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CC)]、麻醉苏醒情况(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T0、T1时组内及组间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时MAP、HR均低于T0、T1(P<0.05),T3则低于T2(P<0.05);且T2、T3时,DEX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T3时,2组血清NE、E均较T0时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DEX组(P<0.05)。对照组T0、T1时mYP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DEX组mYPAS评分较T0时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ICC评分及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自主运动、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应用DEX能提高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苏醒质量,减少术后躁动,还能降低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应激反应,在减轻术前焦虑、提高患儿配合度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原文传递
炮弹触地爆炸作用下的弹坑形变建模与纹理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小耀 徐丙立 +2 位作者 牛树来 王少钦 郭璁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2-1421,共10页
虚拟地形的动态形变是提升虚拟地理环境动态适应性,使其能够支撑灾害模拟、作战仿真等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研究人地交互作用的重要支撑。以弹坑动态生成为例,从爆炸物理作用力和弹坑形态几何拟合入手,探索虚拟地形形变模型构建方法,提... 虚拟地形的动态形变是提升虚拟地理环境动态适应性,使其能够支撑灾害模拟、作战仿真等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研究人地交互作用的重要支撑。以弹坑动态生成为例,从爆炸物理作用力和弹坑形态几何拟合入手,探索虚拟地形形变模型构建方法,提出耦合地质特性的弹坑形态模型计算方法,相比现有成果,该方法同时耦合多种炮弹参数,便于引入地质特性参数,可有效解算不同弹种在不同入射角下对不同地质环境的爆炸效果。同时,改进现有弹坑区域纹理生成方法,新方法考虑了弹坑区域多介质组成情况下纹理贴图的混合问题。使用Unity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弹坑模型可体现不同炮弹入射角、爆炸当量和地质特性的影响,弹坑形变状态与实际较为相似,弹坑区域贴图可反映不同地质纹理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虚拟战场环境中炮弹触地爆炸产生弹坑这一动态变化过程的模拟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形 动态地形 弹坑模型 纹理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