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
1
作者 杨红艳 王晓春 +5 位作者 张秋阳 刘慧宇 张煜 任学华 魏若雯 靳羽西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初步编制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框架与内容,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黑龙江省三... 目的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初步编制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框架与内容,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专家咨询可信度高。结论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仅能为省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还能为护士长提高自身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护士长 绩效考评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伤口造口专科护理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张秋阳 刘慧宇 +2 位作者 柳亚茹 王晓春 张明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19-23,共5页
研究以培养出具有探索、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情怀,为促进人类健康而奋斗终身的职业素养的后备伤口造口师为教学目标;以个性化课程设置实现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统筹兼顾,运用案例设计实现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无缝衔接... 研究以培养出具有探索、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情怀,为促进人类健康而奋斗终身的职业素养的后备伤口造口师为教学目标;以个性化课程设置实现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统筹兼顾,运用案例设计实现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无缝衔接为具体方案;采用探究式理论学习、情景体验式练习和信息化载体辅助等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并通过学生反馈、教师评价和课程建设等途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培养出高学历、高素质、高情操的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造口 专科护理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护理硕士 思政理念
下载PDF
化控对玉米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分枝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晓婷 罗凯 +5 位作者 刘姗姗 彭新月 杨立达 王小春 杨文钰 雍太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4,共9页
为充分挖掘化控技术对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的增产潜力,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南豆25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大豆4节期(V4)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抑芽丹(MH)、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24-表油菜素内酯(E... 为充分挖掘化控技术对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的增产潜力,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南豆25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大豆4节期(V4)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抑芽丹(MH)、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24-表油菜素内酯(EBR)、三碘苯甲酸(TIBA)、烯效唑(S3307)、胺鲜酯(DTA-6)]及清水(CK),探究调节剂对大豆主茎和分枝结构上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提高了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和分枝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EBR、S3307和DTA-6处理下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产量显著高于CK。各调节剂中以DTA-6协调主茎与分枝生长关系的效果最好,该处理下盛荚期(R4)大豆主茎和分枝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K增加15.62%和30.24%,完熟期分枝荚果分配率最高。产量结果也表明,DTA-6处理下分枝粒数和百粒重达到最大,使大豆群体产量较CK提高26.01%~32.61%。综上,DTA-6能够改善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和分枝叶片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本研究为化控在带状间作大豆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大豆 调节剂 光合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基于LSTM模型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寒旭 袁祖晴 +3 位作者 张淑婷 王晓春 张恒齐 耿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6-381,共6页
对比3类LSTM功率预测方法的误差以评价业务气象预报在光伏功率预测中的作用,及训练集、测试集的不同划分对预测精度的影响。这3类功率预测方法分别是:只使用光伏功率、使用光伏功率及气象观测、使用光伏功率及气象预报。气象预报因子使... 对比3类LSTM功率预测方法的误差以评价业务气象预报在光伏功率预测中的作用,及训练集、测试集的不同划分对预测精度的影响。这3类功率预测方法分别是:只使用光伏功率、使用光伏功率及气象观测、使用光伏功率及气象预报。气象预报因子使用了与光伏功率相关性最高的总辐照度。分析时间段为2020年1月1日—6月30日,气象预报来自于ECMWF和NOAA/NCEP。结果表明,对于长度有限的资料,训练集、测试集的不同划分对预测模型精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可使用总辐照度的观测,则短期功率预测的相对误差可降低约2.3%。与只使用光伏功率相比,既使用光伏功率又使用气象预报,短期功率预测相对误差降低约2.1%。与NOAA/NCEP气象预报相比,ECMWF气象预报明显降低了功率预测的误差。相比于只使用光伏功率,增加气象预报可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辐照度
下载PDF
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应用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效能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春 周佛养 +4 位作者 张玉 朱晨霞 李俊杰 张娜 金仲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CAU)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后循环缺血(PCI)的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CAU)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后循环缺血(PCI)的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将确诊PCI的42例患者纳入PCI组,将无PCI的38例患者纳入非PCI组。两组均行TCD与CAU检查。比较两组TCD检查指标[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CAU检查指标[斑块情况、内-中膜厚度(IMT)、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以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D检查、CAU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PCI的效能。结果:PCI组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非PCI组,软斑块占比高于非PCI组,IMT、PI、RI均大于非P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硬斑块占比明显低于非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PCI的敏感度为76.19%(32/42),特异度为92.11%(35/38),Kappa值为0.677;CAU检查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PCI的敏感度为73.81%(31/42),特异度为89.47%(34/38),准确度为81.25%(65/80),Kappa值为0.627;TCD联合CAU检查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PCI的敏感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89.47%(34/38),准确度为93.75%(75/80),Kappa值为0.874;TCD联合CAU检查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PCI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CI患者与非PCI患者相比,其血流动力学、斑块情况、血管循环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TCD联合CAU检查运用于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能有效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在诊断患者是否出现PCI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的影响
6
作者 张皖玉 张志勇 +4 位作者 张潇斌 韦一昊 熊淑萍 王小纯 马新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目的】探究小麦季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周年轮作体系氮素利用的影响,为该体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麦氮低效品种AK58和氮高效品种ZM27,以及玉米品种大丰30,研究了小麦不同施氮量(0、120、225、330、435 kg·hm^(... 【目的】探究小麦季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周年轮作体系氮素利用的影响,为该体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麦氮低效品种AK58和氮高效品种ZM27,以及玉米品种大丰30,研究了小麦不同施氮量(0、120、225、330、435 kg·hm^(-2))和玉米225 kg·hm^(-2)施氮量对全年粮食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平衡、土壤硝态氮迁移及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1)AK58和ZM27均在330 kg·hm^(-2)施氮处理下产量达到最高,但与225和435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2)AK58和ZM27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都在12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35.05%和38.97%、67.10和67.52 kg·kg^(-1),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3)玉米季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都随着小麦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4)小麦季施氮量越高,残留氮和表观损失率越高,AK58和ZM27的435 kg·hm^(-2)施氮处理残留氮为263.81和270.30 kg·hm^(-2),损失率分别为56.35%和52.83%。(5)施氮主要影响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20~10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基本稳定在0.5 g·kg^(-1)。小麦季施氮能增加后茬玉米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在大喇叭口期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各施氮处理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吐丝期和成熟期,硝态氮在40~60 cm土层有积累。【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氮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硝态氮迁移的影响,小麦与玉米两季氮肥施用量均为225 kg·hm^(-2),有利于实现节氮增效和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施氮量 氮素残留 氮素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土壤全氮含量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刘席文 马淑梅 +4 位作者 余常兵 王淑彬 魏亚凤 王小春 杨文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4,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各地区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的生产单元和行比配置。【方法】在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以当地主栽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四川与湖北地区采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模式,湖南与江西地区采用春玉...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各地区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的生产单元和行比配置。【方法】在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以当地主栽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四川与湖北地区采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模式,湖南与江西地区采用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模式,江苏地区采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以单作玉米(MM)与单作大豆(SS)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的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生产单元2 m行比2∶2(T1)、生产单元2.4 m行比2∶3 (T2)、生产单元2.4 m行比2∶4 (T3)、生产单元2.8 m行比2∶3 (T4)、生产单元2.8 m行比2∶4 (T5)。【结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各地区玉米产量总体呈现随生产单元宽度增加下降的趋势,大豆产量呈现为相反趋势,群体产量呈现随生产单元宽度增加下降的趋势。不同区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优势,土地当量比在不同地区之间尤以长江上游的四川、湖北生态区表现突出,最高达1.64。长江上中下游各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均大幅高于单作大豆,在生产单元2 m,行比2∶2的田间配置下相较单作玉米,长江上游四川与湖北试验点平均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39.20%、39.34%,光温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31.48%、19.42%、13.85%(四川)和56.90%、41.45%、42.89%(湖北),长江下游江苏试验点3年平均经济效益提高22.22%,光温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2.09%、13.16%、14.41%。长江中游湖南试验点在生产单元2.4 m,行比2∶3的田间配置下3年平均经济效益与光温水生产效率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13.07%、13.86%、7.77%和6.45%,长江中游江西试验点在生产单元2.4 m,行比2∶4的田间配置下3年平均经济效益与光温水生产效率较单作玉米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3年群体产量效益与资源利用率及主成分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与长江下游(江苏)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区应实行生产单元2 m,行比2∶2的田间配置,长江中游(湖南、江西)带状间作区可分别采用生产单元2.4 m,行比2∶3与生产单元2.4 m,行比2∶4的田间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 田间配置 群体产量 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的胶质母细胞瘤风险分层预测研究
8
作者 牛文举 徐怀文 +4 位作者 高宇翔 王效春 谭艳 张辉 杨国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42,共7页
目的 以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开发一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模型,实现风险分层预测。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CIA/TCGA(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he Cancer Genome Atlas)公共数... 目的 以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开发一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模型,实现风险分层预测。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CIA/TCGA(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he Cancer Genome Atlas)公共数据库中309例GBM患者数据,针对术前对比增强后T1加权(post-contrast enhanced T1-weighted,T1CE)序列和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eighted 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T2 FLAIR)序列,提取坏死区、肿瘤区和水肿区三种感兴趣区域的10 12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Cox等比例风险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cox proportional-hazards,LASSO-Cox),筛选与OS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计算风险评分(Risk-score)作为组学标签。采用Kaplan-Meier (KM)生存分析和对数秩(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风险组间的生存差异。应用多因素Cox等比例风险(Cox proportional-hazards,Cox)回归构建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和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预测性能,并与临床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训练集筛选出的16个影像组学特征计算风险评分,依据风险评分将训练集和测试集患者划分为高、低风险组,Log-rank检验表明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概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单因素Cox回归确定风险评分、年龄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状态是影响GBM总生存期的显著风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发现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性能(训练集:C-index=0.768,测试集:C-index=0.724)高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C-index=0.744,测试集:C-index=0.710)和临床模型(训练集:C-index=0.659,测试集:C-index=0.653)。结论 影像组学标签可以作为GBM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合临床病理信息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的联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辅助临床进行GBM风险分层和生存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总生存期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北疆灌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混合青贮产量和作物抗倒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刘欣 舒泽兵 +3 位作者 封亮 闫艳红 王小春 杨文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3,共9页
【目的】针对北疆灌区光照资源丰富但青贮种植单一的问题,利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在北疆灌区通过设计大豆-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来调控作物青贮产量,为当地青贮间作适宜密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玉米种植密度:9万株/hm^(2)... 【目的】针对北疆灌区光照资源丰富但青贮种植单一的问题,利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在北疆灌区通过设计大豆-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来调控作物青贮产量,为当地青贮间作适宜密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玉米种植密度:9万株/hm^(2)(M1)、10.5万株/hm^(2)(M2)和12万株/hm^(2)(M3)。3个大豆种植密度:15万株/hm^(2)(S1)、18万株/hm^(2)(S2)和21万株/hm^(2)(S3),阐明不同密度处理下作物农艺性状、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抗倒伏特性和青贮产量。【结果】玉米种植密度从9万株/hm^(2)增至12万株/hm^(2),茎秆穿刺强度平均降低17.30%~25.72%,倒伏率平均增加51.13%~55.27%,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8.00%~22.82%,光合势(LAD)平均增加10.49%~29.49%,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0.5万株/hm^(2)密度下获得最大值,大豆株高和倒伏率随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大豆冠层透光率、茎粗和抗折力呈下降趋势,LAI和LAD呈先升后降趋势。在玉米低、中和高密度处理下,大豆高密度间作与低、中密度间作相比,抗折力分别降低18.71%~29.83%、19.68%~36.94%和20.48%~31.74%,倒伏率分别增加9.77%~48.50%、9.82%~66.24%和2.25%~35.80%。随大豆种植密度增加,大豆LAI、LAD和产量增加,倒伏率显著下降。M2S3处理间作系统混合青贮产量最高,为64 981.84 kg/hm^(2),较M2S1处理增产2.81%。【结论】玉米10.5万株/hm^(2)搭配大豆21万株/hm^(2)间作种植有利于提高混合青贮产量,可为北疆灌区青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宜播种密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灌区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密度 抗倒伏 混合青贮产量
下载PDF
土壤胶体磷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朱雪骐 王小春 +3 位作者 辛鸿娟 周苏丹 刘春龙 梁新强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胶体是磷素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土壤胶体磷对磷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其活化迁移对土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土壤胶体磷的分类、分离和分析技术。重点阐述了土壤胶体磷活化、土壤基础理化性... 胶体是磷素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土壤胶体磷对磷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其活化迁移对土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土壤胶体磷的分类、分离和分析技术。重点阐述了土壤胶体磷活化、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矿物组成、其他胶体元素、土壤孔隙结构、pH、氧化还原电位)、肥料及土壤改良剂应用对土壤胶体磷环境效应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土壤胶体磷流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及展望,以期为后续胶体磷研究和胶体磷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磷 分离和分析技术 土壤性质 改良剂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基于BS-12/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芷瑜 刘红茹 +1 位作者 王晓春 席烁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光致变色系统已被广泛用于视觉信息存储和紫外-红外光检测,但在便携性和反应灵敏度方面还需要改进。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丙烯酰胺(AAM)等为原料,钼酸铵为变色结构单元,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具有快速响应变色行为的十二烷基二甲... 光致变色系统已被广泛用于视觉信息存储和紫外-红外光检测,但在便携性和反应灵敏度方面还需要改进。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丙烯酰胺(AAM)等为原料,钼酸铵为变色结构单元,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具有快速响应变色行为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聚丙烯酰胺-钼酸铵(BS-12/PAAm-Mo_(7))光致变色水凝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凝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紫外光波长和照射时间、温度、变色结构单元含量等对水凝胶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可以实现从无色到蓝色的快速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光致变色 钼酸铵 丙烯酰胺
下载PDF
SiO_(2)/正十八烷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马丽美 刘红茹 +1 位作者 王晓春 王银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以SiO_(2)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乳化剂用量、乳化转速、乳化时间、芯壁比及氨水用量对微胶囊储热性能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并将其应用到织物上以制备调温织物。结果表... 以SiO_(2)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乳化剂用量、乳化转速、乳化时间、芯壁比及氨水用量对微胶囊储热性能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并将其应用到织物上以制备调温织物。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2.5g、乳化转速8000r/min、乳化时间15min、芯壁比1/1和氨水用量1mL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其表面光滑,呈圆球形,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调温性能,熔融温度31.9℃,熔融焓154.7J/g,结晶温度22.5℃,结晶焓154.4J/g,调温织物也表现出良好的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正十八烷 智能调温
下载PDF
MOSAiC现场观测期间海冰厚度季节变化模拟误差分析
13
作者 陆洋 赵海波 +4 位作者 赵嘉炜 王晓春 何宜军 雷瑞波 喻小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9,共14页
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 MOSAiC)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开展,期间获得了变量完整的大气、海洋、海冰厚度及积雪厚度观测,为海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 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 MOSAiC)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开展,期间获得了变量完整的大气、海洋、海冰厚度及积雪厚度观测,为海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利用两个完整观测时段(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5月7日、2020年6月26日至7月27日)的大气和海洋强迫场,驱动一维海冰柱模式ICEPACK,模拟了MOSAiC期间海冰厚度的季节演变,同海冰厚度观测进行了对比,并诊断分析了海冰厚度模拟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冬春季节,模式可以再现海冰厚度增长过程,但由于模式在春季高估了积雪向海冰的转化及对海冰物质平衡的贡献,模拟的春季海冰厚度偏厚。在夏季期间,2种热力学方案及3种融池方案的组合都表明模式高估了海冰表层的消融过程,导致模拟结束阶段的海冰厚度偏薄。我们的研究表明,使用变量完整的MOSAiC大气和海洋强迫场可以诊断目前海冰模式中的问题,为海冰模式的改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AiC观测计划 热力学方案 融池方案 ICEPACK海冰模式 海冰厚度 积雪深度 北冰洋
下载PDF
三峡水库水面蒸发年内滞后效应分析
14
作者 王晓春 闫金波 +3 位作者 吕超楠 王伟杰 林涛涛 韩松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0-900,共11页
水面蒸发在季节变化上相比净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相位延迟反映了水体储热对水面蒸发的影响,量化这一对气象要素波动的滞后响应对理解和估算深水水库(湖泊)蒸发非常重要。三峡水库等河道型深水水库的水位和面积具有显著周期性变动,使得其水... 水面蒸发在季节变化上相比净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相位延迟反映了水体储热对水面蒸发的影响,量化这一对气象要素波动的滞后响应对理解和估算深水水库(湖泊)蒸发非常重要。三峡水库等河道型深水水库的水位和面积具有显著周期性变动,使得其水面蒸发的响应模式更为复杂,而目前对其认识非常薄弱。本文利用2013年8月—2020年7月三峡水库巴东站水面蒸发场和陆面蒸发场的蒸发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水面蒸发的季节变化及其年内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水面蒸发场蒸发量在年内的8和12月呈现双峰变化,与只有8月单峰值的陆面蒸发场蒸发量显著不同。水面蒸发场蒸发量相对净辐射、平均气温和水面温度分别存在4、3和2个月的滞后,而陆面蒸发场蒸发量相对滞后时间均在1个月以内;水面与陆面蒸发场相比,水温、蒸发量和水面与大气饱和差之间的滞后时间分别为1、3和4个月,而平均气温和净辐射之间不存在滞后。本文揭示出三峡水库巴东段水面蒸发年内滞后效应主要受到水库水温引起的水面与大气饱和差在季节上滞后的影响,需通过深入分析水温的时空变化来明确整个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滞后效应 水体储热 三峡水库 水温变化
下载PDF
肥料穴施位置、深度及间距对春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15
作者 李炳浩 玉素甫江·玉素音 +7 位作者 马红友 史转辉 张佑银 王火焰 张小龙 王晓春 张燕 张国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9-1605,共7页
为探寻春小麦根区一次施肥最佳施肥位置的技术参数,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行间居中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7.5)H_(10)D_(15))、偏行施肥(肥料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5)H_(10)D_... 为探寻春小麦根区一次施肥最佳施肥位置的技术参数,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行间居中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7.5)H_(10)D_(15))、偏行施肥(肥料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5)H_(10)D_(15))、加深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5 cm、穴间距15 cm,L_(7.5)H_(15)D_(15))、减小穴间距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2 cm,L_(7.5)H_(10)D_(12)),以行间居中施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施肥位点及穴间距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和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施肥条件下施肥位置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其中L_(5)H_(10)D_(15)处理的产量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了3.7%~24.7%,穗粒数的增加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L_(5)H_(10)D_(15)处理提高了籽粒和植株氮积累量及籽粒钾积累量,L_(7.5)H_(10)D_(12)处理提高了成熟期籽粒和植株磷积累量及茎叶、植株钾积累量;L_(5)H_(10)D_(15)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8.8%、8.7 g·kg^(-1)和44.2 g·kg^(-1),与L_(7.5)H_(10)D_(15)、L 7.5 H_(15)D_(15)和L_(7.5)H_(10)D_(12)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9.2~28.8个百分点、20.8%~148.6%和3.8%~13.6%。土壤养分表观平衡中,L_(5)H_(10)D_(15)处理的氮表观平衡和盈余率均最低,但磷钾表观平衡和盈余率均较高,说明该处理在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保证了土壤养分不损失。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根区一次穴施位置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平衡有显著影响,施肥点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最有利于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促进养分积累和高效利用,在获得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保证土壤养分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根区一次施肥 施肥位置 养分 产量 土壤养分平衡
下载PDF
CMIP6计划中我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北极海冰空间分布的模拟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佳琦 王晓春 赵立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68,共15页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正在组织实施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本文选取了参加CMIP6的9个中国大陆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北极海冰输出结果与同时段海冰遥感观测数据进行比较,评估了各个模式1980年至2014年北极海冰密集度和其长...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正在组织实施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本文选取了参加CMIP6的9个中国大陆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北极海冰输出结果与同时段海冰遥感观测数据进行比较,评估了各个模式1980年至2014年北极海冰密集度和其长期趋势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所有的模式都可以较好地模拟出3月北极海盆海冰的分布情况,误差主要分布在海冰边缘地区,其中鄂霍茨克海的中部以及巴伦支海地区误差最大,最高值可达90%。与3月相比,模式对9月海冰空间分布的模拟效果不佳,在北极海盆地区以及海冰边缘地区均存在15%以上的误差。在海冰密集度长期趋势空间分布方面,3月,9个模式总体高估了海冰下降区的海域面积,在鄂霍茨克海、巴伦支海以及格陵兰海北部海域为模式误差大值区(大于50%)。模式在模拟9月海冰下降趋势的区域及量级上较3月都有更大的偏差。另外,9个模式对海冰密集度多年平均季节变化的模拟能力与其对长期趋势的模拟能力有一定关联,对海冰密集度季节变化模拟准确的模式,其海冰长期趋势的模拟也较接近观测。海冰分量模式中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可以明显提高模式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 CMIP6 北极海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小角度缠绕复合材料护岸管桩抗弯性能试验与设计
17
作者 张恒 方海 +2 位作者 王肖淳 夏国龙 徐双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护岸管桩。该护岸管桩由纤维缠绕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缠绕管制成。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到试件的破坏模式以及荷载-位移关系,以此分析缠绕角度±55°、±15°以及是否浇筑混凝土对护岸管桩抗弯...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护岸管桩。该护岸管桩由纤维缠绕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缠绕管制成。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到试件的破坏模式以及荷载-位移关系,以此分析缠绕角度±55°、±15°以及是否浇筑混凝土对护岸管桩抗弯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缠绕角度由55°减小为15°与浇筑混凝土都能极大提高复合材料护岸管桩的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材料护岸管桩嵌固端深度计算公式推导,并给出护岸管桩的设计流程以及应用建议。这为之后复合材料护岸管桩应用于护岸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岸管桩 复合材料缠绕管 四点弯曲试验 嵌固端深度 设计流程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青贮玉米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春 王转莉 +1 位作者 田慧英 梁小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6,共7页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将15个青贮玉米品种于2021年5月3日播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4 m^(2)(4 m×6 m),共45个小区。采用滚轮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为4~5 cm,株距为2...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将15个青贮玉米品种于2021年5月3日播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4 m^(2)(4 m×6 m),共45个小区。采用滚轮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为4~5 cm,株距为25 cm,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约为80 000株/hm^(2)。生育期滴灌补充水分,全年施磷酸二铵135 kg/hm^(2)、尿素600 kg/hm^(2),人工除草2次。9月6日统一测定各品种相关指标后收获。收获后对15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营养成分指标和相对饲喂价值(RFV)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品种平均株高为203.61 cm,其中对照品种(正大12)株高为182.23 cm;平均鲜草产量为72.60 t/hm^(2),其中品种大唐13、屯玉168的鲜草产量分别为90.90 t/hm^(2)、89.43 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及对照品种(P<0.05)。除了大唐13干物质含量为29.71%外,其余品种干物质含量均>30.00%,其中新引KXA4574的干物质含量最高,达37.21%。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润丰1602,达42.53%;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新引KXA4574,达8.69%。屯玉168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673%,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两位的品种依次为大唐13、屯玉168。说明大唐13、屯玉168在该区域综合表现突出,可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青贮玉米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开花初期芦苇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春 马晓霞 +2 位作者 杨天辉 高婷 梁小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为了解开花初期芦苇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充分利用芦苇资源,丰富饲草种类,试验以开花初期芦苇与紫花苜蓿为原料,按芦苇与紫花苜蓿的鲜重比1∶0(CK处理)、1∶1(M1处理)、1∶2(M2处理)、2∶1(M3处理)混合,青贮90 d后,取样进行感官评价... 为了解开花初期芦苇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充分利用芦苇资源,丰富饲草种类,试验以开花初期芦苇与紫花苜蓿为原料,按芦苇与紫花苜蓿的鲜重比1∶0(CK处理)、1∶1(M1处理)、1∶2(M2处理)、2∶1(M3处理)混合,青贮90 d后,取样进行感官评价,并检测各处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指标及pH值、乳酸和乙酸含量等发酵指标,计算相对饲喂价值(RFV),评价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M1、M2、M3处理的清香味变淡,其中M2处理的质地湿润,M2和M1处理的感官评价综合评分略高,但评价等级均为良;M1、M2、M3处理的粗蛋白、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pH值均显著降低(P<0.05),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得到提高。紫花苜蓿比例越高,营养价值越高,其中M2处理干物质含量(为36.34%)合适,粗蛋白(18.01%)、乳酸(28.51 g/kg)、乙酸(9.48 g/kg)含量及RFV值(108)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初期的芦苇与紫花苜蓿按1∶2混合时青贮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紫花苜蓿 混合青贮 营养价值 发酵品质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纸张表面缺陷智能化图像处理研究
20
作者 王小春 张宏甫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随着造纸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依赖人工视觉的纸张缺陷检测方式已显不足,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因此应运而生。针对纸张表面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一套先进的处理方案,包括图像预处理(噪声滤波、筛选、分割等步骤)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缺... 随着造纸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依赖人工视觉的纸张缺陷检测方式已显不足,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因此应运而生。针对纸张表面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一套先进的处理方案,包括图像预处理(噪声滤波、筛选、分割等步骤)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缺陷识别体系架构设计。系统设计细节覆盖了软硬件选择及智能化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特别是在缺陷特征提取方面,采用了形状特征与不变矩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此外,引入了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以提高分类精确度。实验证明,经过参数优化的分类器在缺陷检测上能达到96.83%的高准确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 缺陷 图像处理 缺陷分类 识别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