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周辰茜 林蓓蕾 +6 位作者 唐尚锋 张振香 王晓萱 江湖 张杜杜 刘博文 李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4-540,547,共8页
背景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行为控制是预防脑卒中直接有效的干预手段。主动健康医学模式提高了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和可及性,而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内涵有待探索。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认知及行为方式,构建脑卒中患者主动... 背景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行为控制是预防脑卒中直接有效的干预手段。主动健康医学模式提高了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和可及性,而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内涵有待探索。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认知及行为方式,构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方法2023年8—10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2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诠释主义扎根理论方法论,对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编码和持续性比较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析出主题“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10项主范畴和4项核心范畴,包括“健康动机、健康责任、心理健康”3个内在行为,“生活方式管理”1个惯性行为,“主动遵医、社会关系、信息寻求”3个社会行为和“意识觉醒、自我控制、资源可及”3个干预条件,并确立概念框架。结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包含内在行为、惯性行为、社会行为和干预条件,该框架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测评工具的进一步开发和个性化干预措施的制订,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研究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主动健康行为 概念框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伏马菌素B_(1)脱毒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露露 王硕 +1 位作者 王晓萱 龙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伏马菌素B_(1)(FB_(1))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水溶性代谢产物,存在于镰刀菌污染了的谷物、油料作物、坚果、饲草和饲料中,是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FB_(1)会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同毒性作用,给农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 伏马菌素B_(1)(FB_(1))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水溶性代谢产物,存在于镰刀菌污染了的谷物、油料作物、坚果、饲草和饲料中,是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FB_(1)会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同毒性作用,给农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对FB_(1)进行脱毒,以降低其毒性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对FB_(1)的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脱毒及其应用进行综述,重点对常用于FB_(1)生物脱毒的菌株和酶及其脱毒效果、脱毒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FB_(1)脱毒效率和开发新的FB_(1)脱毒方法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_(1) 饲料 脱毒 微生物
下载PDF
中国性别失衡转变与家庭发展:基于人口普查与公开数据的发现
3
作者 李树茁 王晓璇 杨博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性别失衡后果和风险正在由个体扩散至家庭层面,对家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现有研究缺乏基于宏观数据对二者变化态势的基本认识。使用200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等公开数据,基于人口和家庭转... 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性别失衡后果和风险正在由个体扩散至家庭层面,对家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现有研究缺乏基于宏观数据对二者变化态势的基本认识。使用200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等公开数据,基于人口和家庭转型背景,从家庭结构-功能构建家庭发展指数,实证分析最近20年性别失衡转变和家庭发展的时空变化情况,探讨性别失衡转变和家庭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性别失衡正在进入出生性别比持续下降、后果开始显现的转变阶段,省际因人口、经济、社会等发展差异呈现不同阶段特征;中国家庭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当面临性别失衡转变时,存在结构功能发展不协调、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和总体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建议继续加强引导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以减少各年龄段性别结构失衡累积,积极探索面向家庭的性别失衡后果治理,充分考虑家庭发展的地区差异和所处阶段,兼顾家庭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失衡 家庭发展 人口转变 家庭转变
下载PDF
纳豆菌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兆国 王晓萱 +1 位作者 龙淼 龚海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纳豆菌是从纳豆中分离出的一种无病原性的嗜氧型革兰氏阳性菌,也称纳豆芽孢杆菌。它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耐压等特性且无毒无害,是微生态制剂的理想菌株之一,现已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本综述从纳豆芽孢杆菌产生... 纳豆菌是从纳豆中分离出的一种无病原性的嗜氧型革兰氏阳性菌,也称纳豆芽孢杆菌。它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耐压等特性且无毒无害,是微生态制剂的理想菌株之一,现已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本综述从纳豆芽孢杆菌产生的活性成分,代谢产物的具体功能以及其在动物饲料、食品保鲜和水质净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纳豆芽孢杆菌的广阔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菌 纳豆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老龄社会健康风险与韧性治理
5
作者 李树茁 王晓璇 郭锦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4,156,157,共20页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增速快、水平高、差异大和结构稳的显著特点。老年群体健康问题凸显,老龄社会健康风险成为亟待关注的重要治理议题,传统治理模式效果欠佳,需要引入韧性治理以快速、积极和高效地应对风险冲...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增速快、水平高、差异大和结构稳的显著特点。老年群体健康问题凸显,老龄社会健康风险成为亟待关注的重要治理议题,传统治理模式效果欠佳,需要引入韧性治理以快速、积极和高效地应对风险冲击和挑战。中国老龄社会健康风险是在人口老龄化迅速加深和老年群体健康问题显现双重叠加下产生的,以老年人健康问题为核心,给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高度不确定性、损失性和复杂性的多维风险,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全人群全周期性等特点。为此,老龄社会健康风险的韧性治理需要以老年群体韧性实现的动态过程为核心,以全人群全周期、动态调适和分类管理为原则性理念,以过程管理为主要手段,以多元主体协同为基本结构,以预防、减轻和化解健康风险及其后果为根本目标,化危为机。未来,中国在老龄社会健康风险治理上还需要坚持全球视野和跨学科视角,为健康老龄化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健康风险 韧性治理 长寿红利 健康老龄化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的藏式家具设计研究
6
作者 徐莉 王晓璇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者开始认识到,挖掘和强调本民族文化对家具设计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藏式家具凭借自身的独特性备受关注。文章探讨本民族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旨在推动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新。同时,基于强调文化自... 目的: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者开始认识到,挖掘和强调本民族文化对家具设计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藏式家具凭借自身的独特性备受关注。文章探讨本民族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旨在推动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新。同时,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从符号学角度探索藏式家具的设计与呈现。方法:文章以文献综述和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藏式家具的历史渊源、文化信息和表现形式,提出创新设计思路,以探索如何将藏式家具文化符号融入现代家具设计之中。结果:藏式家具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外观和工艺,还在于其象征性和背后的故事。研究藏式家具符号,可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为现代家具设计带来新的灵感,促进设计创新。结论:深入探索藏式家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藏族文化之美,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加强文化之间的联系,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文章在当前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为藏式家具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藏式家具 家具设计 传统纹样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老旧街区微更新策略研究——以五里街区为例
7
作者 徐莉 孔峥 +1 位作者 王晓璇 张国强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健康、可持续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考虑未来的建设,更要充分关注大量老旧街区现存的问题。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老旧街区原有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和绿化环境等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 目的:健康、可持续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考虑未来的建设,更要充分关注大量老旧街区现存的问题。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老旧街区原有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和绿化环境等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改善居住环境、营造街道氛围等城市修补工作中,街区微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项目,研究街区现状及更新模式策略。与以往城市建设中大规模的拆迁、改建不同,老旧街区的微更新应该遵循可持续性、地域性和人性化的原则。应在保留街区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考量整体空间,对相应的环境、设施、绿化等进行渐进的、小规模的微型更新。结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要尊重当地独特的地域记忆,又要考虑到群体情感需要;既要突出体现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也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中界定微更新过程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美。结论: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老旧街区现状与特点,以山东省桓台县五里生活老旧街区现状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道路、交通、绿化景观四个方面提出微更新研究策略,在此基础上阐述微更新的可行性与意义。将低碳理念与街区微更新相结合,通过节能减排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城市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街区 微更新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萱 张振香 +5 位作者 赵志欣 江湖 王佳佳 林蓓蕾 王文娜 陈素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4-1141,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构建PSF患者疲劳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澳大利亚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与PSF患者疲劳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7-05。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22个主要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综合为4个整合结果:对PSF的认知严重匮乏;存在错综复杂的负性身心体验;PSF的自我调适方式多样;存在多种PSF康复需求。结论PSF患者对疲劳认知不足且存在明显负性身心体验,因此应早期识别和筛查PSF患者,强化对患者的疲劳教育并为其制订个性化疲劳管理策略,同时应重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PSF患者疲劳管理中的作用,使其与医护人员一同为PSF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疲劳 体验 应对方式 需求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复发风险感知的关系:社会参与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王晓萱 张振香 +4 位作者 林蓓蕾 平智广 郭惠娟 任慧 栾文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探索社会参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干预靶点。方法2021年6-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脑卒中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量表... 目的探索社会参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干预靶点。方法2021年6-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脑卒中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量表、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自主参与量表(impact on participation and autonomy questionnaire,IPA)等对其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社会参与得分分别为(210.18±32.86)分、(41.04±8.64)分和[4(0,16)]分,三者间呈正相关(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状态、自理程度、卒中次数的脑卒中患者,在上述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参与在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复发风险感知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57.84%。结论复发风险感知不仅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还可通过社会参与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医务人员在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脑卒中复发风险意识的同时,可鼓励和支持其主动进行社会参与,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发风险感知 社会参与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番茄Ph-2基因晚疫病株龄抗性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10
作者 潘春阳 李鑫 +11 位作者 苏文悦 胡俊玲 鲁晓晓 潘峰 张晨 张辉 黄泽军 国艳梅 王孝宣 杜永臣 刘磊 李君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研究表明番茄抗晚疫病Ph-2基因存在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通过对Ph-2基因晚疫病抗性材料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接种晚疫病菌后0、8、24、48 h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接种后0~48 h,Ph-2基... 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研究表明番茄抗晚疫病Ph-2基因存在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通过对Ph-2基因晚疫病抗性材料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接种晚疫病菌后0、8、24、48 h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接种后0~48 h,Ph-2基因与其他典型抗病基因在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间表达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2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基因Solyc01g006290与Solyc02g087110在不同苗期叶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Ph-2基因晚疫病株龄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接种后0~48 h,Solyc01g006290基因在六叶期幼苗中表达量始终显著高于三叶期幼苗,该基因正调控木质素合成,并在细胞壁强化中起重要作用;接种后0 h,Solyc02g087110基因在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中表达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接种后8~48h三叶期幼苗中该基因表达量大幅下调并显著低于六叶期幼苗。此外,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水杨酸与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响应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番茄持久抗晚疫病育种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株龄相关抗性 转录组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利用种子红色荧光标记鉴定转基因番茄后代
11
作者 章力 魏凯 +9 位作者 李珊珊 宁宇 路菲菲 王孝宣 国艳梅 刘磊 李鑫 杜永臣 李君明 黄泽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转基因技术有助于番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其中转基因后代的筛选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工作量大的环节。本研究基于番茄油体蛋白基因家族序列分析和番茄基因表达数据库SGN-TEA搜索结果,克隆了一个种子特异且高水平表达的油体蛋白基因SlOL... 转基因技术有助于番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其中转基因后代的筛选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工作量大的环节。本研究基于番茄油体蛋白基因家族序列分析和番茄基因表达数据库SGN-TEA搜索结果,克隆了一个种子特异且高水平表达的油体蛋白基因SlOLE1(Solyc06g034040)。利用无缝克隆的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TagRFP的编码区序列插入到SlOLE1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前,形成一个嵌合基因SlOLE1-TagRFP。将嵌合基因插入到pBI121双元载体,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SlOLE1-TagRFP,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品种‘Money Maker’,T_(0)代植株的自交种子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出明亮红色荧光或无荧光。PCR分子标记进一步验证发现,红色荧光种子萌发的幼苗均存在TagRFP序列,表明在种子阶段检测红色荧光筛选转基因番茄后代的准确率为100%。由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SlOLE1-TagRFP嵌合基因,可以通过种子红色荧光可视化分析,简单快速、低成本地鉴定转基因番茄后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子 红色荧光蛋白 油体蛋白 转基因鉴定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2
作者 江湖 王晓萱 +4 位作者 张振香 赵志欣 梅永霞 林蓓蕾 王文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77-4084,共8页
背景脑卒中发病率高且复发风险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治疗后需过渡至家庭康复,患者在过渡期体验复杂,亟需通过Meta整合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在过渡期的体验和感受。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 背景脑卒中发病率高且复发风险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治疗后需过渡至家庭康复,患者在过渡期体验复杂,亟需通过Meta整合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在过渡期的体验和感受。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收录的有关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3-07-11。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46个研究结果,归纳出7个类别,最终得出3个整合结果:身心社会各层面的动态改变产生交互影响;整体照护需求强烈;积极应对疾病并逐渐过渡到新的生活常态。结论脑卒中患者从医院过渡至家庭期间面临复杂的身心挑战和多层次的照护需求。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体验和未满足需求,为患者提供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照护服务,促进患者身心社会的全面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过渡期护理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Copula分位数回归方法在风电超短期出力预测上的应用
13
作者 郭军红 王小萱 +3 位作者 汪月新 李薇 丁一 贾宏涛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1-1929,共9页
风电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相比于传统预测,分位数预测方法能够提供全面的风电功率概率分布信息,可实现更可靠的风电出力预报,对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某风电站为案例,将数据按6∶2∶2划分为训练集、验... 风电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相比于传统预测,分位数预测方法能够提供全面的风电功率概率分布信息,可实现更可靠的风电出力预报,对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某风电站为案例,将数据按6∶2∶2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采用基于Copula的分位数回归方法(QCopula)进行功率区间预测,并与三个传统的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不同置信区间下QCopula的修正预测区间精度范围在0.701~0.773之间,预测精度平均值比传统分位数回归(QR)、随机森林分位数回归(QRF)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QLSTM)分别高出15%、9%和13%,优于其他三种分位数预测方法.分位数交叉验证中,QCopula未出现分位数交叉,每个样本点的功率预测值均随概率值单调递增,而QR、QRF、QLSTM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位数交叉现象.综上所述,QCopula可以表征更小的区间宽度和更高的区间覆盖率,且分位数曲线不存在交叉,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分位数回归 风电 超短期 出力预测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对动物的危害及脱毒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晓萱 赵琳琳 +1 位作者 李露露 龙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由曲霉或青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谷物、水果和坚果等农产品和饲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TA通过多种毒性作用(肾毒性、肝毒性、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免疫毒性)对人类和动...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由曲霉或青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谷物、水果和坚果等农产品和饲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TA通过多种毒性作用(肾毒性、肝毒性、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免疫毒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研究OTA的毒性机制,从多方面寻求解毒方法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OTA对动物的危害及其脱毒方法,重点讨论了各种OTA脱毒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提高OTA脱毒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降低饲料OTA的含量,有助于减少OTA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危害 脱毒方法
下载PDF
基于水膜厚度理论的混凝土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詹新彬 张羽 +2 位作者 刘俊 王潇璇 郭育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7,92,共5页
通过控制不用的浆骨比和水胶比进行15组测量试验,采用ICAR流变仪对新拌料浆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改进Bingham模型对流变参数进行了拟合,通过分析料浆中颗粒表面的水膜厚度探究流变特性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料浆的剪... 通过控制不用的浆骨比和水胶比进行15组测量试验,采用ICAR流变仪对新拌料浆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改进Bingham模型对流变参数进行了拟合,通过分析料浆中颗粒表面的水膜厚度探究流变特性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料浆的剪切行为由剪切变稠转变为剪切变稀,存在临界水胶比0.42。料浆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降低的幅度呈衰减趋势。料浆颗粒表面水膜厚度的变化与浆骨比和水胶比成正比,得出了水膜厚度与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拟合函数,流变参数与水膜厚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料浆的流变性能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能 水胶比 浆骨比 水膜厚度
下载PDF
温湿度对燃料电池质子膜气体透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军 吴爽 +7 位作者 李文浩 任俊 于萌 赵淑会 王晓璇 赵燕 肖经纬 宋龙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燃料电池质子膜的气体渗透不仅会降低燃料电池的燃料利用率,还会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气体透过率成为评价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模拟电池膜运行条件下的氢气渗透状况,提高电池膜气体渗透检测效率,采用压差法-气相色谱... 燃料电池质子膜的气体渗透不仅会降低燃料电池的燃料利用率,还会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气体透过率成为评价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模拟电池膜运行条件下的氢气渗透状况,提高电池膜气体渗透检测效率,采用压差法-气相色谱仪联用技术以及电磁加热-水蒸气增湿手段对不同型号的燃料电池质子膜进行氢气透过率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对燃料电池质子膜氢气透过率的影响。同时,气相色谱选用耐水解型色谱柱,同步实现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水蒸气透过率的检测。结果表明,温度对燃料电池质子膜氢气透过率有显著影响。不同型号燃料电池膜的氢气透过率均随温度的上升呈指数型增长。在较低温度下,相对湿度与氢气透过率呈线性依赖。高温条件下氢气透过率随湿度升高而增长的趋势变缓。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水蒸气的渗透与氢气渗透的变化规律相似,随温度和湿度升高而增长。通过多种技术串联,建立相对完善的燃料电池膜氢气渗透检测体系,实现不同气体的同步检测,弥补国标测试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氢气渗透 水蒸气渗透 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硅基InGaN/GaN多量子阱微盘器件的发光、探测和数据传输
17
作者 秦飞飞 卢雪瑶 +6 位作者 王潇璇 吴佳启 曹越 张蕾 樊学峰 朱刚毅 王永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8-985,共8页
光源和探测器的集成可有效促进轻量化和小型化光电系统的发展,InGaN/GaN多量子阱器件中发光与探测共存现象为收发一体芯片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本文采用标准半导体工艺制备了硅片上集成的圆盘形InGaN/GaN多量子阱阵列器件,并对其发光、探... 光源和探测器的集成可有效促进轻量化和小型化光电系统的发展,InGaN/GaN多量子阱器件中发光与探测共存现象为收发一体芯片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本文采用标准半导体工艺制备了硅片上集成的圆盘形InGaN/GaN多量子阱阵列器件,并对其发光、探测以及基本通信特性进行了研究。微盘型器件中的共振模式有助于提升其探测特性,同时各向同性的辐射特性有助于器件作为光源时与探测器在空间上的耦合。作为光源,该器件的开启电压为2.5 V,中心波长455 nm,-3 dB带宽为5.4 MHz。作为探测器,该器件对紫外到蓝光波段的光有响应,探测性能随波长增加而减弱,截止波长450 nm。在365 nm光源激发下,该器件具有最高开关比7.2×10^(4),下降沿时间为0.41 ms。同时,基于单个微盘器件,本文构建并演示了半双工通信系统,在不同频段实现数据传输。这项研究对于电驱动光源制备以及收发一体的光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InGaN/GaN 多量子阱器件 发光与探测 半双工通信
下载PDF
IoT感知的业务微流程建模
18
作者 王潇璇 王桂玲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基于物联大数据赋能的业务流程能够更快更准地感知物理世界并及时做出响应的需求突现,提出一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感知的业务微流程建模方法。首先,以单个IoT对象为中心建模,融合MAPE-K(monitor,analysis,plan,execution an... 基于物联大数据赋能的业务流程能够更快更准地感知物理世界并及时做出响应的需求突现,提出一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感知的业务微流程建模方法。首先,以单个IoT对象为中心建模,融合MAPE-K(monitor,analysis,plan,execution and knowledge base,MAPE-K)模型思想,将IoT对象实例生命周期的行为状态与微流程实例状态一一映射,实现对单个IoT对象的环形自动监控和调节;其次,基于从IoT传感设备获取的数据,定义基于SASE+语言的业务规则,提取对业务流程有意义的业务事件,避免了无关事件对宏流程的干扰;最后,通过设计一个微流程建模工具原型系统,结合真实案例分析,验证了提出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业务流程与IoT实时流式感知数据的结合,并显著减少了宏流程需要处理的业务事件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T流式感知数据 业务规则 环形自动监控调节 微流程
下载PDF
鲤鱼可溶性蛋白增溶回收工艺优化及营养特性分析
19
作者 王远瞩 王晓萱 +3 位作者 左旸 张津海 赵华伟 蒲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为促进鲤(Cyprinus carpio)的高值化应用,本文运用pH值转换增溶法优化鲤鱼蛋白规模化增溶回收工艺,对鲤鱼鱼糜在不同pH值下的可溶性蛋白溶解度、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蛋白溶解度呈... 为促进鲤(Cyprinus carpio)的高值化应用,本文运用pH值转换增溶法优化鲤鱼蛋白规模化增溶回收工艺,对鲤鱼鱼糜在不同pH值下的可溶性蛋白溶解度、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蛋白溶解度呈现明显U型曲线,在pH值为1.0~3.0或11.0~13.0条件下溶解度较高;在pH值为2.0条件下,可溶性蛋白溶解度达到62.7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所有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主要在10~45 kDa范围内,在pH值2.0条件下,这部分低分子量蛋白占比最高为72.6%,进一步测得此工艺条件下回收的可溶性蛋白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呈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占比达到14.7%、天冬氨酸占比达到11.2%;呈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占比达到6.38%,甘氨酸占比达到5.8%。本研究结果为以鲤鱼或其它低值鱼为原料,规模化回收可溶性蛋白产品及制备后续的生物活性多肽奠定了前期工艺基础,提高了在食品、饲料等领域开发鱼蛋白相关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转换增溶法 可溶性蛋白 规模化提取 氨基酸组成分析 高值化应用
下载PDF
科罗索酸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鲍晓文 韦景熏 +5 位作者 王小轩 李佳琪 任朝兴 司马昕瑜 陈佳怡 马博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4期412-418,共7页
探讨科罗索酸(CA)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采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小鼠的病理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A低、中和高剂量组。CA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24 h排尿量,采用试剂盒检测血尿素氮(B... 探讨科罗索酸(CA)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采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小鼠的病理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A低、中和高剂量组。CA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24 h排尿量,采用试剂盒检测血尿素氮(BUN)、血糖浓度、糖化血清蛋白(GSP),并计算肾脏指数。以HE和PAS染色方法评价CA对糖尿病(DM)诱导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和分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中collagenⅣ、fibronectin、白介素18(IL 18)以及白介素1β(IL 1β)的m RNA表达。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浓度、GSP浓度、24 h排尿量、BUN浓度及肾脏指数明显升高。给予CA治疗8周后,可以显著地降低DN小鼠的血糖浓度、GSP浓度、24 h排尿量、BUN浓度及肾脏指数。同时,CA组还可明显改善DN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降低肾脏组织中collagenⅣ和fibronectin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此外,CA可以通过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抑制DN小鼠肾脏组织IL 18和IL 1β水平,以减轻炎症损伤。CA可以明显恢复DN小鼠肾功能,有效缓解肾脏的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病变,并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活性抑制DN小鼠肾脏组织IL 18和IL 1β水平,发挥抗D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罗索酸 糖尿病肾病 NLRP3 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