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钙-炭强化污泥深度脱水及污泥基生物炭制备
1
作者 矫洪铭 付亮 +4 位作者 周盈盈 王叙溶 张蕾蕾 高永琳 周丹丹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置及资源化的重要前提。在实际工程中,常规使用FeCl_(3)作为污泥调理剂时,对于某些剩余污泥的强化脱水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后续处置的含水率要求。本研究以脱水困难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FeCl_(3)、CaO和生物炭协...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置及资源化的重要前提。在实际工程中,常规使用FeCl_(3)作为污泥调理剂时,对于某些剩余污泥的强化脱水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后续处置的含水率要求。本研究以脱水困难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FeCl_(3)、CaO和生物炭协同强化污泥深度脱水效果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发现,在FeCl_(3)调理污泥脱水的最佳条件下,引入CaO和生物炭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对于脱水困难的剩余污泥(单独FeCl_(3)调理,最佳脱水情况下泥饼含水率仍有60%~70%),当FeCl_(3)投加剂量为9%、CaO投加剂量为2%、稻壳生物炭投加剂量为2%,压滤时间为7 min时,机械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可降低至44.08%,满足后续处置的含水率要求,并且滤液pH接近中性,不会增加滤液处理负担。脱水后的泥饼中含有Fe、Ca元素,在400℃条件下制备高性能污泥基生物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可以高效去除水中Cr^(6+),吸附量为26.51 mg/g。本研究建立了铁-钙-炭协同强化污泥深度脱水及其制备高性能污泥基生物炭的技术策略,为难脱水剩余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氯化铁 氧化钙 生物炭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牛源停乳链球菌研究进展
2
作者 牟小青 杨峰 +5 位作者 武小虎 杨雅媛 吕亚楠 丁学智 王旭荣 李宏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停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其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占总发病率的10%~50%。由于该菌具有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的双重特性,因此,该菌在奶牛乳房炎感染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牛源停乳链球菌的检测技术包括传... 停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其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占总发病率的10%~50%。由于该菌具有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的双重特性,因此,该菌在奶牛乳房炎感染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牛源停乳链球菌的检测技术包括传统的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技术、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基因芯片、环介导恒温扩增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牛源停乳链球菌致病性及致病机制与毒力基因相关,如黏附性基因、酶相关基因、生物膜相关基因等。停乳链球菌对常见的抗菌药耐药严重,且出现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主要是停乳链球菌携带耐药基因所致。停乳链球菌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蛋白疫苗等,但仍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牛源停乳链球菌分离鉴定技术、致病性及致病机制、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控停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停乳链球菌 鉴定 致病性 耐药 疫苗
下载PDF
送风速度对结球生菜压差预冷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忠星 张云鹏 +1 位作者 王旭荣 范中阳 《中国果菜》 2023年第7期5-10,共6页
为探究不同送风速度对结球生菜压差预冷性能的影响,以筐装结球生菜为研究对象,建立筐体、菜品的三维模型,将菜品的呼吸热、蒸腾热、冷凝热作为菜品区域内热源,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差预冷过程中不同送风速度下结球生菜... 为探究不同送风速度对结球生菜压差预冷性能的影响,以筐装结球生菜为研究对象,建立筐体、菜品的三维模型,将菜品的呼吸热、蒸腾热、冷凝热作为菜品区域内热源,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差预冷过程中不同送风速度下结球生菜的预冷效果,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菜品中心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变化趋势一致,温度最高偏差小于1.9℃,其均方根误差最大为1.0℃。预冷时间随风速的增加逐渐减小,且随着风速的增大,预冷时间减少的幅度逐渐缩小;风速对风机能耗影响较大,风机能耗随着风速增大而持续增大,综合考虑建议筐装结球生菜预冷采用2 m/s的送风速度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生菜 压差预冷 送风速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组方的筛选及其抑菌杀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静 冶冬阳 +7 位作者 王旭荣 侯艳华 王磊 张景艳 张凯 张康 李建喜 杨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90-2000,共11页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_(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_(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_(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_(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mm,MIC和MBC均为31.25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中药组方 正交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牛津杯法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CD103 +DC分离培养及LPS对其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侯艳华 张凯 +6 位作者 王磊 孙静 王旭荣 张康 王学智 李建喜 张景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22-1131,共10页
旨在建立C57BL/6小鼠骨髓源CD103^+树突状细胞(CD103^+dendritic cell,CD103^+DC)分离培养方法,阐述LPS对其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并用重组GM-CSF和FLT3L对其进行体外联合诱导培养;利用光镜、扫... 旨在建立C57BL/6小鼠骨髓源CD103^+树突状细胞(CD103^+dendritic cell,CD103^+DC)分离培养方法,阐述LPS对其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并用重组GM-CSF和FLT3L对其进行体外联合诱导培养;利用光镜、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LPS作用前后细胞形态、表型及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培养至第3天有零星集落出现,第13天后集落开始分散,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突起,第15天后可得到大量的CD103^+DC,加LPS刺激培养24 h后细胞表面树突样结构更加明显;分离培养的骨髓细胞能够表达表面分子CD103,其表达率达90%以上。RPMI-1640组(LPS未刺激组)可吞噬VOA的CD103^+DC比例为25.70%,能够表达MHC-Ⅱ和CD83阳性细胞分别为41.31%和13.79%;LPS刺激组可吞噬VOA的CD103^+DC比例为10.33%,能够表达MHC-Ⅱ和CD83的阳性细胞分别为68.10%和24.7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经LPS处理的CD103^+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综上所述,分离于C57BL/6小鼠的骨髓细胞,可在体外经FLT3L和GM-CSF共同诱导培养出CD103^+DC,LPS可促进CD103^+DC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骨髓源CD103 +DC 分离培养 LPS 功能特征
下载PDF
牦牛与藏羊疾病防控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旭荣 张凯 +3 位作者 王磊 张景艳 张康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82-85,共4页
牦牛和藏羊是高寒地区的主要养殖动物,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草场的载畜能力下降,牦牛藏羊的养殖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动物疾病的发生也出现变化。另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促进了兽医工作者对牦牛、藏羊的疾病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数据逐... 牦牛和藏羊是高寒地区的主要养殖动物,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草场的载畜能力下降,牦牛藏羊的养殖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动物疾病的发生也出现变化。另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促进了兽医工作者对牦牛、藏羊的疾病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数据逐渐完善化、全面化,但藏兽医药的发展仍较为落后,有待促进。为了给藏区牦牛、藏羊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推进藏兽医药发展,保护藏区的生态环境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笔者等对牦牛与藏羊疾病现状、藏区牛羊疾病防治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藏羊 疾病 防控
下载PDF
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疗效及作用靶点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白东东 李新圃 +3 位作者 杨峰 罗金印 王旭荣 李宏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0-736,共7页
为探讨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先利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地肤通乳散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再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和有效率,最后利用BATMAN、STRING、Cytoscape等数据库... 为探讨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先利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地肤通乳散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再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和有效率,最后利用BATMAN、STRING、Cytoscape等数据库及软件对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作用靶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肤通乳散对无乳链球菌抑制、杀灭浓度均为1.52 mg·mL^(-1);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是最小抑制浓度的2倍;对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为63.16%,有效率可达89.47%。地肤通乳散中共筛选得到21个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173个,枢纽靶点5个。上述结果说明,地肤通乳散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较高,临床疗效确切,可能主要通过枢纽靶点5′-核苷酸酶、白介素-8、雌激素受体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和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β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Janus激酶2、Toll样受体4、原癌基因RelA、NF-κB亚基和趋化因子CXCL12来治疗奶牛乳房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通乳散 奶牛乳房炎 抗菌活性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培养条件 被引量:3
8
作者 付敬敬 王磊 +8 位作者 张凯 张康 张景艳 王旭荣 崔东安 王学兵 李建喜 薛洋 陈泽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5-1372,共8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细菌浓度、pH和培养时间为自变量,生物膜形成量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依据回归分析... 利用响应面法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细菌浓度、pH和培养时间为自变量,生物膜形成量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培养条件的最优值,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最佳培养条件为:LB培养基pH 7.5,细菌接种量为1.2×10^7 cfu/mL,培养时间11.5 h。在该优化条件下,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量OD 600nm可达0.60左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此时形成大量的细菌聚集体,80%的视野已经被细菌覆盖,细菌活性很高,生物膜形成量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生物膜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中兽药乳黄消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与乳汁中细菌变化规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勇 李新圃 +6 位作者 武小虎 张行 丁学智 严作廷 王胜义 王旭荣 李宏胜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101,共6页
为观察不同给药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奶样细菌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将32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头。3个试验组分别灌服乳黄消散500、750、1000g·d^(-... 为观察不同给药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奶样细菌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将32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头。3个试验组分别灌服乳黄消散500、750、1000g·d^(-1,)公英散对照组灌服500g·d^(-1),连续用药3~6d。结果表明:乳黄消散低、中和高给药组治愈率分别为75.0%、62.5%和87.5%,公英散治愈率为50.0%。奶样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优势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和海氏肠球菌等。治疗后乳黄消散低、中和高3个试验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9%、77.78%和90.00%,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2.50%。对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清除率的高低与临床治愈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乳黄消散 治愈率 病原菌 细菌清除率
下载PDF
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申纪饶 杨峰 +6 位作者 武小虎 杨雅媛 吕亚楠 丁学智 严作廷 王旭荣 李宏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3-18,共6页
近年来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的乳腺炎呈逐年增多趋势。本试验对引起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区系分布,并进一步研究CNS在体外对抗菌药和中兽药的敏感性。从甘肃省7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6份临床型... 近年来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的乳腺炎呈逐年增多趋势。本试验对引起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区系分布,并进一步研究CNS在体外对抗菌药和中兽药的敏感性。从甘肃省7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6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DNA方法进行鉴定;选取20株分离鉴定的CNS,用赤芍、连翘、白芍、丹参4味中药和克林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等10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细菌检出率为90.48%,其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为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CNS检出率为20.57%。所有CNS菌株对赤芍表现高度敏感,大部分CNS菌株对白芍、丹参和连翘均表现为高度敏感(85.0%~100.0%)和中度敏感(10.0%),仅有1株CNS对丹参表现为不敏感。20株CNS对8种抗菌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为15.0%~60.0%,其中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严重,耐药率达45.0%~60.0%。说明CNS是引起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且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体外对赤芍、连翘、白芍等中药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白头翁汤治疗猪腹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白东东 李新圃 +3 位作者 杨峰 罗金印 王旭荣 李宏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66-2875,共10页
试验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尝试揭示白头翁汤治疗猪腹泻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基因功能、信号通路的机制。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中检索白头翁汤的所有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进而利用STRING、DAVID、NCBI数据库,Cytoscape软... 试验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尝试揭示白头翁汤治疗猪腹泻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基因功能、信号通路的机制。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中检索白头翁汤的所有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进而利用STRING、DAVID、NCBI数据库,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猪腹泻的作用机制。通过化合物的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得出白头翁汤11个活性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网络结果显示,11个活性化合物含有63个相应靶点;白头翁汤作用于猪腹泻的PPI网络图包含45个靶点,主要靶点是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ESR1)、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REBB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等,与猪腹泻靶点基因直接相关的靶点是拓扑异构酶Ⅱβ(DNA topoisomeraseⅡ,TOP2B)、ESR1、ESR2、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NR3C1)、AR和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剂2(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2,NCOA2);白头翁汤—猪腹泻PPI网络图关键靶点GO富集条目为5个,其中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相关的条目分别有3、1、1个;白头翁汤作用于猪腹泻PPI网络图KEGG信号通路有1条。白头翁汤可能主要通过金鱼草素、掌叶防己碱、8-异戊烯基二氢茆酚-7-葡糖苷、延胡索乙素、足叶草脂素、黄麻苷和8-羟基松脂醇等调控TOP2B、ESR1、ESR2、NR3C1、AR和NCOA2等靶点,基因功能富集于磷脂酶C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DNA模板转录、类固醇结合、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以及通过KEGG信号通路中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来治疗猪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猪腹泻 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 GO富集分析 KEGG信号通路
下载PDF
“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行 李新圃 +4 位作者 杨峰 王旭荣 罗金印 白东东 李宏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1-1036,共6页
为观察不同给药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选取患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牛40头,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头牛。试验组分别用不同给药量的“乳黄消散”进行治疗(高、中、低剂量组... 为观察不同给药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选取患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牛40头,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头牛。试验组分别用不同给药量的“乳黄消散”进行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1500、1000、500g/d),“公英散”对照组给药量为500g/d,观察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乳汁LMT检测情况及细菌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乳黄消散”中剂量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最高,极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次之,低剂量组最低。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公英散”组。LMT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40个乳区均为强阳性“+++”,治疗后均为“+、+或-”。乳汁细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主要为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屎肠球菌等,治疗后3~5d同一乳区细菌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细菌总转阴率达66.67%~100.00%,对照组细菌总转阴率达50.00%~100.00%。综合考虑,“乳黄消散”中剂量组临床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乳黄消散 病原菌 治愈率 细菌转阴率
下载PDF
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与外排泵相关基因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行 杨峰 +3 位作者 李新圃 王旭荣 罗金印 李宏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26-2332,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和外排泵相关基因的分布,进而分析耐药性和外排泵基因的相关性。分别采用药敏纸片法和PCR检测牛源MRSA耐药性和外排泵基因。结果表明,79株MRSA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耐... 本文旨在研究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和外排泵相关基因的分布,进而分析耐药性和外排泵基因的相关性。分别采用药敏纸片法和PCR检测牛源MRSA耐药性和外排泵基因。结果表明,79株MRSA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94.9%,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87.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9.7%,而对呋喃妥因、喹奴普丁/达福普丁、新诺明/甲氧苄啶和利奈唑胺均表现为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排泵基因norA、norB、norC、sepA、mepA、mdeA在79株MRSA中检出率均为100.0%,qacA/B的检出率为24.1%,未检测到smr基因。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MRSA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利福平和四环素的耐药表型与外排泵基因norA、norB、norC、sepA、mepA和mdeA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qacA/B相关性较强(P<0.05),未发现MRSA耐药表型与smr基因存在相关性。结果表明,MRSA对常见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率,临床上给药前应先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便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MRSA菌株外排泵基因携带率较高,其潜在威胁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外排泵
下载PDF
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靓 王旭荣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CT表现,提高术前准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结果15例病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1.5±8.8)岁...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CT表现,提高术前准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结果15例病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1.5±8.8)岁;其中位于右肺11例,左肺4例。15例均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12~30mm,平均直径(21.5±6.3)mm;14例呈类圆形,边缘光整,无分叶及毛刺,1例边缘欠光整,浅分叶;15例CT平扫CT值22~42HU,平均(28.9±6.1)HU;15例中瘤内有钙化2例,瘤内囊变1例及“空气新月征”1例,瘤周“晕征”1例;增强检查8例,其中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1例,未见强化1例,病灶有“贴边血管征”2例。结论PSP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于右肺,以单发常见,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仔细分析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我国奶牛主要养殖区乳房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最新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行 李新圃 +4 位作者 严勇 周玉龙 马进祥 王旭荣 李宏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5-9,共5页
旨在查明引起我国奶牛主要养殖区乳房炎的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控提供参考。对326份临床型乳房炎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用药敏纸片法对检出率较高的5种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共... 旨在查明引起我国奶牛主要养殖区乳房炎的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控提供参考。对326份临床型乳房炎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用药敏纸片法对检出率较高的5种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4种263株菌,奶样中细菌总检出率为84.36%,与奶牛乳房炎密切相关的病原菌19种共21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1.37%。检出率较高的前5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杆菌(29.28%)、金黄色葡萄球菌(8.75%)、产色葡萄球菌(6.84%)、沙雷氏菌(4.56%)和屎肠球菌(2.66%)。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严重,耐药率为60%~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沙雷氏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谱基本一致;产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等高度敏感,敏感率为67%~100%。说明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给药时应交叉用药,并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耐药 检出率
下载PDF
Detec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related genes in Streptococcus uberis and Streptococcus parauberis isolated from clinical bovine mastitis cas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3
16
作者 ZHANG Hang YANG Feng +6 位作者 LI Xin-pu LUO Jin-yin wang Ling ZHOU Yu-long YAN Yong wang xurong LI Hong-s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784-2791,共8页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Streptococcus uberis and Streptococcus parauberis isolated from cows with bovine clinical mastitis in China and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Streptococcus uberis and Streptococcus parauberis isolated from cows with bovine clinical mastitis in China and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stance-and virulence-related gene patterns.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E-test.Genes encod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invasiveness factors were examined by PCR.A total of 27 strains were obtained from 326 mastitis milk samples.Streptococcus parauberis isolates(n=11)showed high resistance to erythromycin(90.9%),followed by tetracycline(45.5%),chloramphenicol(36.4%)and clindamycin(27.3%).Streptococcus uberis isolates(n=16)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tetracycline(81.3%)and clindamycin(62.5%).Both species were susceptible to ampicillin.The most prevalent resistance gene in S.uberis was tetM(80.0%),followed by blaZ(62.5%)and ermB(62.5%).However,tetM,blaZ,and ermB genes were only found in 27.3,45.5,and 27.3%,respectively,of S.parauberis.In addition,all of the isolates carried at least one selected virulence-related gene.The most prevalent virulence-associated gene pattern in the current study was sua+pauA/skc+gapC+hasC detected in 22.2%of the strains.One S.uberis strain carried 7 virulence-associated genes and belonged to the sua+pauA/skc+gapC+cfu+hasA+hasB+hasC pattern.More than 59.3%of analysed strains carried 4 to 7 virulence-related genes.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S.parauberis and S.uberis isolated from clinical bovine mastitis cases in China exhibited diverse molecular ecology,and that the strain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antibiotics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ry cow industry.The data obtained in the current stud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bacteria in mastitis caused by these pathogens,and the findings are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valent vaccines and targeted prevention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e mastitis Streptococcus uberis Streptococcus parauberi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virulence gene
下载PDF
乳黄消口服液滋阴、扶正及祛邪功效的研究
17
作者 白东东 李新圃 +3 位作者 杨峰 罗金印 王旭荣 李宏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91-1498,共8页
为探讨乳黄消口服液滋阴、扶正及祛邪的功效,本研究观察乳黄消口服液对阴虚模型大鼠临床症状、饮食量、饮水量、体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总甲状腺素(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巨噬细... 为探讨乳黄消口服液滋阴、扶正及祛邪的功效,本研究观察乳黄消口服液对阴虚模型大鼠临床症状、饮食量、饮水量、体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总甲状腺素(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副乳房链球菌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大鼠在乳黄消口服液给药后精神正常,易抓取,但被毛光泽仍较差,有脱毛现象,大便正常。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大鼠体重(P>0.05)、胸腺指数(P>0.05)、脾脏指数(P>0.05)、TSH含量(P<0.05)上升,饮食量(P<0.05)、T_3(P<0.05)、T_4含量(P>0.05)下降,但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大鼠饮水量显著下降(P<0.05),但仍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乳黄消口服液给药后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间吞噬指数均差异显著(P<0.05),乳黄消口服液高、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吞噬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乳黄消口服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副乳房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1.56、0.20和0.39 mg/mL。综上所述,乳黄消口服液可改善大鼠阴虚临床症状,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具滋阴、扶正和祛邪的功效,可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黄消口服液 阴虚模型 巨噬细胞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骨棕色瘤的影像表现特点
18
作者 吕金纯 王永光 +1 位作者 王旭荣 邱乾德 《中医正骨》 202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骨棕色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16例骨棕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19~72岁,中位数48岁。病程4个月至13年,中位数30个月。均行X线、CT、MRI检查者4例,均行CT、MRI检查者5例... 目的:探讨骨棕色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16例骨棕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19~72岁,中位数48岁。病程4个月至13年,中位数30个月。均行X线、CT、MRI检查者4例,均行CT、MRI检查者5例,均行X线、CT检查者3例,仅行CT检查者4例。观察骨棕色瘤的部位、大小和X线、CT、MRI表现。结果:①骨棕色瘤部位及大小。肿瘤累及34块骨,其中颅骨2块、锁骨3块、肩胛骨2块、肋骨5块、胸椎2块、肱骨2块、掌骨4块、指骨5块、股骨4块、胫骨3块、腓骨2块。肿瘤直径≤3.0cm者16块骨、3.1~5.0cm者6块骨、5.1~7.0cm者3块骨、≥7.1cm者9块骨。②骨棕色瘤X线表现。7例行X线检查,共累及17块骨。17块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10块、膨胀性破坏3块、溶骨性破坏2块、混合性破坏2块。发生病理性骨折1块。骨皮质完整12块,骨皮质缺失或不完整5块。骨质破坏区内见骨嵴3块、见斑点状钙化5块,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2块。有骨膜反应4块。肿瘤周围软组织肿胀3块、软组织肿块2块。③骨棕色瘤CT表现。16例行CT检查,共累及34块骨。34块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12块、膨胀性破坏6块、溶骨性破坏5块、混合性破坏11块。发生病理性骨折2块。骨皮质完整19块,骨皮质缺失或不完整15块。骨质破坏区内见骨嵴8块、见斑点状钙化9块,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4块。有骨膜反应5块。肿瘤周围软组织肿胀7块、软组织肿块5块。④骨棕色瘤MRI表现。9例行MRI检查,共累及15块骨。T1WI呈均匀低信号5块,呈低、极低混杂信号4块,呈低、高混杂信号4块,呈极低、高混杂信号2块。T2WI呈均匀高信号3块,呈高、极低混杂信号5块,呈低、极低混杂信号5块,呈等、高混杂信号2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12块、均匀高信号3块。肿瘤相邻骨质水肿5块、相邻软组织水肿5块。结论:骨棕色瘤多见于四肢管状骨,其在X线和CT片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膨胀性破坏、溶骨性破坏、混合性破坏,骨质破坏区内可见骨嵴或斑点状钙化,少数病例有骨膜反应及病理性骨折;其在MRIT1WI上主要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在MRIT2WI上主要表现为高、极低混杂信号和低、极低混杂信号,短时反转恢复序列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瘤 纤维囊性骨炎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二则
19
作者 王治中 王旭荣 +2 位作者 王小军 安永东 马建忠 《甘肃医药》 202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为“湿、热、毒、瘀”,临床初期以湿邪郁肺型较为多见,对于此型运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麻杏石甘汤、达原饮加减治疗二则,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 验察
下载PDF
某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康 张凯 +7 位作者 王磊 张景艳 王旭荣 崔东安 吴开开 邵丹 张建烨 李建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7-69,74,173,共5页
为了确定甘肃省张掖市某奶牛场犊牛严重腹泻的病因,试验无菌采集发病犊牛血液、鼻黏液及粪便样品,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16SRDNA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等方法对发病犊牛的病料进行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为了确定甘肃省张掖市某奶牛场犊牛严重腹泻的病因,试验无菌采集发病犊牛血液、鼻黏液及粪便样品,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16SRDNA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等方法对发病犊牛的病料进行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及粪便等样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呈阳性;从粪便中分离出大肠杆菌,且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高敏,对其他抗菌药物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该奶牛场犊牛腹泻是由BVDV、I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同时配合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大肠杆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