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石屏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李瑶 张翠峰 +2 位作者 张丽霞 王云强 李海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摸清云南省石屏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为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未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路线调查、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野... 目的:摸清云南省石屏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为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未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路线调查、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获取凭证标本,同时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多样性特征的分析。结果:石屏县共有药用植物770种,隶属于142科505属,其中菊科(62种)和豆科(60种)植物的数量最具优势。生活型以草本居多,占比48.31%。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最多,占比33.82%。重点调查了指定药用植物81种和栽培药用植物16种,这些均属于2020年版药典收录品种及地方特色品种。结论:石屏县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且表现出独有的区域性资源特色。建议基于区域环境特征制定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措施,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药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屏县 药用植物 中药资源普查 多样性
下载PDF
剑叶龙血树4CL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预测
2
作者 孙惠芳 宋美芳 +3 位作者 张越 李海涛 王云强 张忠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3期513-522,共10页
目的:对剑叶龙血树4CL家族基因进行克隆及功能预测,筛选出可能参与黄酮类生物合成相关的4CL基因,为深入阐述龙血竭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初步筛选4CL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克隆及功能预测,筛选可能... 目的:对剑叶龙血树4CL家族基因进行克隆及功能预测,筛选出可能参与黄酮类生物合成相关的4CL基因,为深入阐述龙血竭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初步筛选4CL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克隆及功能预测,筛选可能与黄酮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4CL基因;以剑叶龙血树组培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过氧化氢、茉莉酸、水杨酸等胁迫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4CL基因的相对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剑叶龙血树转录组数据库中共注释得到6个4CL基因并成功完成其基因克隆;其中3个基因(Dc4CL1、Dc4CL2和Dc4CL3)在龙血竭形成过程中呈现差异表达,Dc4CL1基因和Dc4CL2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木质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而Dc4CL3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Dc4CL1和Dc4CL2属于Ⅰ类4CL基因,而Dc4CL3基因属于Ⅱ类4CLs基因;胁迫处理结果显示,Dc4CL均有差异性表达变化,其中Dc4CL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Dc4CL基因。结论:对龙血竭形成过程中起关键催化作用的4CL基因进行初步的筛选,其中Dc4CL1基因和Dc4CL2基因(Ⅰ类)可能主要参与木质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Dc4CL3基因(Ⅱ类)可能是龙血竭形成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催化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叶龙血树 4CL基因 木质素 黄酮类
下载PDF
全尾砂和废石联合胶结充填体最佳配比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静 刘再涛 +3 位作者 李永新 王云强 施绍威 彭康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4,19,共6页
针对红岭铅锌矿分级充填骨料来源不足、地表废石堆积污染环境的情况,提出将该矿选厂产生的全尾砂和地表废石作为充填骨料的联合胶结充填方案。分别测试了全尾砂和地表废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验证了碎石和全尾砂作为联合充填骨料的可行性。... 针对红岭铅锌矿分级充填骨料来源不足、地表废石堆积污染环境的情况,提出将该矿选厂产生的全尾砂和地表废石作为充填骨料的联合胶结充填方案。分别测试了全尾砂和地表废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验证了碎石和全尾砂作为联合充填骨料的可行性。通过充填配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配比全尾砂废石充填体强度特性,得出了最佳充填配比。结果表明,充填试块的强度随灰砂比减小而减小,随养护龄期增加呈增大趋势,随充填料浆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最佳配比为:胶结充填灰砂比1∶8、普通充填灰砂比1∶12,全尾砂∶废石配比4∶6,质量浓度78%。根据研究结果,在红岭铅锌矿进行了全尾砂废石充填技术工业应用,证实该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砂比 充填骨料 全尾砂 碎石 胶结充填 充填体 配比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同性相斥还是异性相吸:基于性别视角的同胞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杰 王云强 郭本禹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同胞关系是个体一生中维持最长久的人际关系,既有合作支持,也有竞争冲突。性别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父母的生育意愿和养育方式、以及同胞间的相互认知和交流互动。本文对性别差异与同胞关系的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性... 同胞关系是个体一生中维持最长久的人际关系,既有合作支持,也有竞争冲突。性别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父母的生育意愿和养育方式、以及同胞间的相互认知和交流互动。本文对性别差异与同胞关系的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性别差异、性别组合与同胞关系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性别差异 同胞关系 同胞构成
下载PDF
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运强 甘秋良 +3 位作者 戴照义 陈港 郭雅新 李俊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82-278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后,对植株根系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对比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叶片影响的研究,比较纳米处理对植株地上地下部...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后,对植株根系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对比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叶片影响的研究,比较纳米处理对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影响的差异。【结果】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根系生长有影响,低浓度时对植株生长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促进作用减弱或起抑制效果,呈现出一定的植物毒性。【结论】低浓度的纳米氧化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弄清剂量、毒性及尺寸效应的基础上,有望将纳米氧化铁作为纳米肥料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生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纳米氧化铁 根系生长 西瓜
下载PDF
厚皮甜瓜新品种楚金1号的选育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运强 戴照义 +2 位作者 易丽聪 龚钰 王舒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88,共3页
楚金1号是以高代自交系TH607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TH60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103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42~45 d(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能力中等,叶色绿,以子蔓结瓜为主。果实圆形,果皮黄色覆深绿色斑块,单... 楚金1号是以高代自交系TH607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TH60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103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42~45 d(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能力中等,叶色绿,以子蔓结瓜为主。果实圆形,果皮黄色覆深绿色斑块,单果质量1.5 kg左右,果肉白色,果肉厚3.7 cm左右,肉质软,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品质优良,口感风味好。田间对白粉病、霜霉病的抗性与对照伊丽莎白相当,大棚吊蔓栽培产量2500 kg·(667 m^2)^-1左右,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楚金1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无籽西瓜新品种楚天1号的选育
7
作者 戴照义 易丽聪 +2 位作者 王运强 周伟 倪杨帆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2期72-74,78,共4页
楚天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W006CAA作母本、二倍体西瓜自交系2W018CAA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其在湖北省春季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时间为34 d左右。平均单果重5~7 kg,单产33000~345... 楚天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W006CAA作母本、二倍体西瓜自交系2W018CAA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其在湖北省春季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时间为34 d左右。平均单果重5~7 kg,单产33000~34500 kg/hm^(2)。果实圆形,果皮黑色上覆不规则隐纹,果皮厚1.2 cm左右,不易裂果。瓤色红,中心含糖量12%左右,边部含糖量8%左右,瓜瓤硬度中等,肉质脆。适宜在湖北省平原地区春季露地种植。2021年楚天1号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新品种 楚天1号 杂种一代
下载PDF
云南省岩陀资源与适生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海涛 张高魁 +5 位作者 张忠廉 王云强 牛迎凤 管燕红 张丽霞 杨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0期1314-1320,1333,共8页
目的:岩陀是岩鹿乳康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通过调查和分析,为在云南开展岩陀药材的栽培提供种源选择和栽培区域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岩陀主要分布区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用SAS 9.2对岩陀药材的基原植物、分布规律、指标成... 目的:岩陀是岩鹿乳康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通过调查和分析,为在云南开展岩陀药材的栽培提供种源选择和栽培区域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岩陀主要分布区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用SAS 9.2对岩陀药材的基原植物、分布规律、指标成分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常用的岩陀药材涉及到3个来源,即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和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并且受种源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岩白菜素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云南省,岩陀最佳的栽培种源为西南鬼灯檠,发展岩陀药材的栽培最佳地区为海拔在2600~2800 m丽江地区和禄劝县,最佳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的偏酸性土壤,年降雨量为1000~1100 mm,年均温18~19℃的区域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陀 环境因子 指标成分 适宜区
下载PDF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 Watershed on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37
9
作者 wang yun-qiang ZHANG Xing-Chang +1 位作者 ZHANG Jing-Li LI Shun-J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86-495,共10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has great impacts on global warming, land degradation and food security. Classic statistical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C ...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has great impacts on global warming, land degradation and food security. Classic statistical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C and related factors, such as topography, soil type and land use, in the Liudaogou watershe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 China. SOC concentrations followed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n arithmetic and geometric means of 23.4 and 21.3 g kg-1, respectively, were moderately variable (CV = 75.9%), and demonstrated a moderate spatial dependence according to the nugget ratio (34.7%). The experimental variogram of SOC was best-fitted by a spherical model, after the spatial outliers had been detected and subsequently eliminated. Lower SOC concentr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elevations. Warp soils and farmland had the highest SOC concentrations, while aeolian sand soil and shrublands had the lowest SOC values. The geo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 for the different soil and land use types were different. These pattern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pography, and soil and land use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TATISTICS land use soil type spatial pattern TOPOGRAPHY
下载PDF
互联网+成分献血招募与预约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冬梅 王云强 +4 位作者 李红丽 徐虹 杨金本 曾凤芹 谢小冬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互联网+"模式招募与预约成分献血者效果,为提升成分献血者招募和履约献血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通过QQ群、秦皇岛献血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招募与传统的面对面招募、电话预约、同伴招募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互联网+"模式招募与预约成分献血者效果,为提升成分献血者招募和履约献血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通过QQ群、秦皇岛献血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招募与传统的面对面招募、电话预约、同伴招募进行对比,分析招募并履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效果。结果 2014~2016年通过"互联网+"模式招募并履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分别以53.68%、64.88%和66.87%逐年增长,而传统招募并履约捐献方式分别以46.32%、35.12%和33.13%逐年降低。结论 "互联网+成分献血招募与预约"模式大大提升了成分献血者招募与预约献血的效率,在成分献血者招募与预约献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传统招募与预约献血模式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成分献血招募 腾讯QQ群 微信公众平台 短信平台
下载PDF
勐腊县中药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管燕红 张丽霞 +3 位作者 张忠廉 王云强 李海涛 王艳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05-2012,共8页
目的:探明云南省勐腊县药用植物资源和中药材种植情况。方法:结合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及鉴定,对勐腊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和栽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勐腊县共有药用植物803种,隶属143科,505属。其中包括... 目的:探明云南省勐腊县药用植物资源和中药材种植情况。方法:结合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及鉴定,对勐腊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和栽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勐腊县共有药用植物803种,隶属143科,505属。其中包括真菌类1科1属1种,蕨类植物17科20属2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123科482属773种。全县主要推广11种中药材品种,为砂仁、薏苡、沉香、石斛(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艳山姜、星油藤、滇重楼、大叶千斤拔、滇黄精、草果、白及,其中栽培面积最大和产量最高的分别是砂仁和薏苡。结论:基本掌握了云南省勐腊县现有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当地药用植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腊县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变桨永磁伺服控制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12
作者 王云强 黄守道 +2 位作者 王龙 李良涛 陈峰泉 《微特电机》 2019年第11期42-46,共5页
变桨永磁伺服系统一般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精确的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实现对变桨永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驱动桨叶转动到指定位置。但考虑风电环境的复杂性,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机械式传感器可靠性和耐用性,因位置传感器故障导致的风电机组... 变桨永磁伺服系统一般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精确的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实现对变桨永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驱动桨叶转动到指定位置。但考虑风电环境的复杂性,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机械式传感器可靠性和耐用性,因位置传感器故障导致的风电机组长时间停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了一种位置故障情况下风电变桨永磁伺服控制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采用滑模观测器实现系统中高速的稳定运行,为了弥补该方法零低速的缺陷,低速时采用了一种改进型脉动高频信号注入法,实现了变桨永磁伺服电动机全速范围的调速控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并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控制系统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滑模观测器 脉动高频信号注入法
下载PDF
Spatial variation and soil nitrogen potential hotspots in a mixed land cover catchment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1
13
作者 YU Yun-long JIN Zhao +6 位作者 LIN Henry wang yun-qiang ZHAO Ya-li CHU Guang-chen ZHANG Jing SONG Yi ZHENG 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1353-1366,共14页
Soil nitrogen(N) is critical to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Hotspots of soil N in areas with high soil moisture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however,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linkage with so... Soil nitrogen(N) is critical to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Hotspots of soil N in areas with high soil moisture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however,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linkage with soil N variation have seldom been examined at a catchment scale in areas with low soil water content. We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N and its hotspots in a mixed land cover catchment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used multipl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crit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oil N variation and potential hotspo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and cover, soil moisture, elevation, plan curvature and flow accumulation were 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nitrate(NN), while land cover and slope aspect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ammonium(AN) and total nitrogen(TN). In the studied catchment, the forestland, gully land and grassland were found to be the potential hotspots of soil NN, AN and TN accumulation, respectively. We concluded that land cover and slope aspect could be proxies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hotspots of soil N at the catchment scale. Overall, land cove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ulted in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soil N. The findings may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soil N hotspot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 at the catchment sca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BIOGEOCHEMISTRY Spatial heterogeneit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Environmental factors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脉冲占空比对石墨烯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薛子明 雷卫宁 +2 位作者 王云强 钱海峰 李奇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2,共10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第二相添加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辅助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脉冲占空比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作用可以... 以氧化石墨烯(GO)为第二相添加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辅助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脉冲占空比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作用可以显著细化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复合镀层镍衍射晶面(111)和(200)峰位的变化说明结晶过程中择优取向发生了改变;占空比参数的变化,对镀层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当占空比为50%时,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值高达756.8HV_(0.2),磨痕截面积为4385μm^2,与普通条件下制备出的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相比,其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6倍和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石墨烯 占空比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大型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CC800的研发设计分析
15
作者 陶勇政 汪云强 刘跃庆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9期193-194,共2页
近些年,我国的矿山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对于在这其中所使用的破碎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于单缸液压圆柱破碎机来说,属于一种常见的类型。本文就对于大型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CC800的研发设计,展开了具体的分... 近些年,我国的矿山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对于在这其中所使用的破碎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于单缸液压圆柱破碎机来说,属于一种常见的类型。本文就对于大型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CC800的研发设计,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缸液压 圆锥破碎机 CC800 研发设计
下载PDF
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止推球面轴承错位研究
16
作者 汪云强 姜俊雄 陶勇政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20期154-155,共2页
在我国矿山、冶金等诸多行业领域中,应用圆锥破碎机较多,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的整体结构和参数更加合理,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期的维修和养护相对容易,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单杠液压圆锥破碎机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止推球面轴承错位问题,... 在我国矿山、冶金等诸多行业领域中,应用圆锥破碎机较多,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的整体结构和参数更加合理,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期的维修和养护相对容易,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单杠液压圆锥破碎机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止推球面轴承错位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于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杠液压圆锥破碎机 止推球面轴承 错位
下载PDF
HYDRUS-1D模型模拟渭北旱塬深剖面土壤水分的适用性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冰冰 王云强 李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8-404,共7页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深剖面土壤水分平衡状况发生了重要变化,但传统观测方法难以量化深层渗漏等水文变量,需要借助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渭北旱塬长武塬农地和苹果园10 m深剖面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和时间变化,...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深剖面土壤水分平衡状况发生了重要变化,但传统观测方法难以量化深层渗漏等水文变量,需要借助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渭北旱塬长武塬农地和苹果园10 m深剖面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和时间变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基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通过优化土壤水力参数,模拟深剖面土壤水分空间和时间的离散化过程.结果表明:校准期和验证期,HYDRUS-1D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65~0.85、模型效率系数在0.55~0.83、土壤水分的均方根误差在0.01~0.02cm^3·cm^(-3).实测与模拟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状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HYDRUS-1D可以用于模拟渭北旱塬深剖面的土壤水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深剖面 土壤水分 HYDRUS-1D模型
原文传递
开腹与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徐超 周厚民 +2 位作者 王云强 陈冠宇 周少飞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39例,行开腹远端胃...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39例,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腹腔镜组(48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7天检测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但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RP、IL-6及NO水平术后第1天达峰值,术后第7天降低;与开腹组术后相比,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7天血清CRP、IL-6及NO水平较低。术后第1天、第7天,两组患者CD4^(+)、CD8^(+)及CD4^(+)/CD8^(+)均较术前降低;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术后7天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免疫功能抑制程度低、机体应激反应轻等优点,更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 胃癌D2根治术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