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化和人工植被重建对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亚妮 胡宜刚 +3 位作者 王增如 李以康 张振华 周华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9,共14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指示着草地的质量和健康状况。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的天然草地(NG)、沙化草地(DG)、草本人工恢复草地(AG)和灌木人工恢复草地(AS)4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细...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指示着草地的质量和健康状况。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的天然草地(NG)、沙化草地(DG)、草本人工恢复草地(AG)和灌木人工恢复草地(AS)4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细菌群落生物量、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变化,结合植被和土壤属性剖析了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演变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草地沙化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量和α多样性,人工植被重建则促进了土壤细菌群落生物量和α多样性的恢复,22年后基本达到未退化前的水平。草地沙化显著(P<0.05)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的相对丰度,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P<0.05);人工植被重建促进了优势细菌门逐渐向NG方向演变,22年后绝大部分优势细菌的相对丰度基本恢复到未退化之前的状态。然而,DG、AG和AS与NG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不高,而AG和AS的群落结构则高度相似。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绝大多数植被和土壤理化指标显著(P<0.05)正相关,植被属性对其群落结构变化的解释度(10.0%)比土壤物理属性(6.3%)和化学属性(1.9%)更高,植被与土壤所有指标共解释了72.0%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表明植被和土壤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演变。因此,加强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防止草地退化,并对沙化草地进行人工植被重建,对于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而选择利用灌木或草本进行人工植被重建对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区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 植被重建 草地沙化 土壤细菌 高寒草地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草地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储量特征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昊天 王增如 贾荣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6,共9页
荒漠生态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及其高度的空间异质性是土壤碳储量估算结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10种主要荒漠草地群落各土壤层(0–5、5–10、10–20、20–30、30–50、50–70和70–100 cm土层... 荒漠生态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及其高度的空间异质性是土壤碳储量估算结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10种主要荒漠草地群落各土壤层(0–5、5–10、10–20、20–30、30–50、50–70和70–1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0–5、0–20、0–50和0–100 cm土层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结果显示,灌木群落是SOC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土层SOC含量在10种群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土壤表层到深层,SOC含量主要表现为由高至低和先升高后降低两种特征。SOC含量与黏粉粒含量、全氮(N)、全磷(P)和电导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各群落之间,0–5、0–20、0–50和0–100 cm土层剖面的SOCD均存在显著差异,其平均值分别为0.118、0.478、1.159和1.936 kg·m^(–2)。这一结果低于全球和全国草地SOCD的平均值,利用全国数据或该研究的平均值可能会高估或低估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因此利用不同群落的SOCD能增加荒漠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荒漠草地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原文传递
温带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演替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玉冰 王增如 高天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74-2983,共10页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在荒漠植被的恢复及稳定性维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荒漠生态系统工程师"。BSC微生物群落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成分,参与了BSC的形成、土壤性状的改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及植被...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在荒漠植被的恢复及稳定性维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荒漠生态系统工程师"。BSC微生物群落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成分,参与了BSC的形成、土壤性状的改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及植被的发育等过程。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以往对BSC微生物群落发育如何调控荒漠植被稳定性的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土壤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BSC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关于BSC微生物群落对荒漠生态系统贡献的认识日渐清晰。本文总结了温带荒漠BSC演替过程中微生物不同类群细菌、真菌、古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参与碳氮循环的潜在功能变化,并对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土壤因素进行了剖析,阐释了BSC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功能性状相互作用及协同演替的模式,厘清了BSC促进荒漠土壤改善的机理,为温带荒漠植被恢复及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贡献的理解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生物土壤结皮 微生物群落 细菌 真菌 古菌
原文传递
n overview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the society in 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DING Yong-Jian LI Chen-Yu +7 位作者 Xiaoming wang wang Yan wang Sheng-Xia CHANG Ya-Ping QIN Jia wang Shao-Ping ZHAO Qiu-Dong wang zeng-ru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210-223,共14页
Society could sustai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by adapting to the change and mitigating risks from adverse effects of increasing changes,so that it can continue maintaining its prospect and improving wellbeing.Nev... Society could sustai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by adapting to the change and mitigating risks from adverse effects of increasing changes,so that it can continue maintaining its prospect and improving wellbeing.Nevertheless,climate change is more or less affecting society's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including both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In this review,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climatechange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eeds at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developing stages.Th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patialpattern and future risks of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societies are summarized.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and climatic systems leads to the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climate impacts and risks in China.To more effectively leverage increasing knowledge about the past,we advocategreater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between climate adaption,poverty alleviation and Nature-based Solutions(Nbs).That could providedecision makers with more comprehensive train of thoughts for climate policy 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Public health Human settlement LIVELIHOOD INDUSTRIES INFRASTRUCTURE Spatial pattern POLI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