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曲泊帕致儿童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1
作者 王南 王志法 +2 位作者 王晓玲 吴润晖 成晓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Eltrombopag)在儿童患者中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临床特点和一般规律,为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PubMed等数据库收录的艾曲泊帕致儿童不良反应相...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Eltrombopag)在儿童患者中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临床特点和一般规律,为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PubMed等数据库收录的艾曲泊帕致儿童不良反应相关病例报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应用艾曲泊帕治疗的患儿共800例,ADR共计246例,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绝大多数ADR为轻症,可自行缓解,或经减停药、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儿童群体应用艾曲泊帕整体耐受性良好,但仍需加强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曲泊帕 儿童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艾曲泊帕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南 王志法 +2 位作者 王晓玲 吴润晖 成晓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138-1144,共7页
艾曲泊帕(Eltrombopag)作为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TPO-RAs),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治疗。作为... 艾曲泊帕(Eltrombopag)作为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TPO-RAs),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治疗。作为在国内外ITP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TPO-RAs,近几年对艾曲泊帕在儿童ITP群体中的报道局限在个例患者的病例报告、小样本量群体的回顾性研究和短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报道等,其在儿童患者中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报道。因此,本文从儿童临床试验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两个阶段入手,对艾曲泊帕治疗儿童ITP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艾曲泊帕在儿童ITP群体中的个体化与合理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泊帕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1
3
作者 宣扬 钱晓琳 +2 位作者 林永学 王治法 徐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1-726,共6页
水基钻井液中混入原油是目前国内深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为了降低扭矩和摩阻而普遍采取的钻井液措施,但原油不仅会对荧光录井造成干扰,而且易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发能够有效代替原油的水基钻井液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 水基钻井液中混入原油是目前国内深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为了降低扭矩和摩阻而普遍采取的钻井液措施,但原油不仅会对荧光录井造成干扰,而且易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发能够有效代替原油的水基钻井液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润滑剂的优缺点,对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润滑剂 环保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综述
下载PDF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宣扬 蒋官澄 +2 位作者 宋然然 王治法 林永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186,共9页
研究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水基钻井液高性能页岩抑制剂的应用潜力,通过膨润土线性膨胀实验、造浆实验、沉降实验以及泥页岩热滚回收实验等手段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的抑制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对无土相... 研究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水基钻井液高性能页岩抑制剂的应用潜力,通过膨润土线性膨胀实验、造浆实验、沉降实验以及泥页岩热滚回收实验等手段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的抑制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对无土相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能够有效抑制膨润土和泥页岩的水化分散,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00和750000的聚乙烯亚胺抑制效果相对最强;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主要通过抑制膨润土晶层膨胀以及中和膨润土颗粒外表面负电荷来抑制膨润土的水化膨胀、分散,而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主要通过超支化分子链的架桥作用抑制膨润土颗粒的分散;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尽管抑制性优异,但是与阴离子聚合物类处理剂配伍性较差,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对体系的流变性和滤失量基本没有负面作用,甚至能够小幅提高体系切力,改善体系的携岩和悬浮加重材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页岩抑制剂 井壁稳定 聚乙烯亚胺 超支化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多维资助模式创新构建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鹿光耀 张永红 王志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是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中最大一部分,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以及资助情况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多维资助模式创新构建可参考:创新认定方式,确保精准资助;从严监管资助,强化专款专用;拓宽资助渠道,实现"应助必... 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是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中最大一部分,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以及资助情况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多维资助模式创新构建可参考:创新认定方式,确保精准资助;从严监管资助,强化专款专用;拓宽资助渠道,实现"应助必助";打造"资助+"模式,突出育人导向。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应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制度健全、资助阳光、帮扶精准"资助新常态,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模式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经济困难学生 多维资助模式 靶向贫困资助认定
下载PDF
3D打印Ti-6Al-4V多孔支架碱酸热处理并负载黄芩苷涂层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伶俐 王之发 李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研究3D打印Ti-6Al-4V多孔支架碱酸热处理后负载黄芩苷(BC)涂层的机械性能和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3D打印制备Ti-6Al-4V多孔支架并进行处理。支架材料分为空白对照组、碱酸热组、空白负载组和碱酸热负载组(实验组)。分析支... 目的:研究3D打印Ti-6Al-4V多孔支架碱酸热处理后负载黄芩苷(BC)涂层的机械性能和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3D打印制备Ti-6Al-4V多孔支架并进行处理。支架材料分为空白对照组、碱酸热组、空白负载组和碱酸热负载组(实验组)。分析支架表面形貌、涂层释放效率。在各组支架材料表面接种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3D打印Ti-6Al-4V多孔支架弹性模量是(644.00±38.47)MPa,对其处理后细胞增殖良好;培养7 d时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水平、骨涎蛋白(BSP)和骨钙素(OCN)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Ti-6Al-4V多孔支架具有与人体骨匹配的弹性模量,支架经碱酸热处理并负载BC涂层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BMSCs的成骨分化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合金 碱酸热 黄芩苷(BC)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下载PDF
不同焊接方法对汽车镀锌钢板焊接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毕胜 王志发 +2 位作者 杨勇帅 李朝旭 孟祥海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9期10-12,共3页
介绍了手工电弧焊(SMAW)、机器人气体保护焊和机器人激光焊等三种焊接方法对汽车镀锌板焊接质量的影响。归纳发现:手工电弧焊的焊接效率低,焊缝热影响区宽,焊缝附近锌层烧损严重,且焊接飞溅多,焊缝抗腐蚀性差。机器人MAG焊的焊接效率高... 介绍了手工电弧焊(SMAW)、机器人气体保护焊和机器人激光焊等三种焊接方法对汽车镀锌板焊接质量的影响。归纳发现:手工电弧焊的焊接效率低,焊缝热影响区宽,焊缝附近锌层烧损严重,且焊接飞溅多,焊缝抗腐蚀性差。机器人MAG焊的焊接效率高,但焊缝接头变形大,电流密度大,焊丝易焊穿工件;机器人MIG电弧钎焊的焊接热输入低,但是焊接接头强度低。机器人激光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综合性能最好,焊缝附近锌层的蒸发最少,更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机器人激光焊接在汽车薄板及精密器件的制造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方法 锌层 焊接接头 焊接质量 焊接性能
下载PDF
涠洲油田甲酸盐钻完井液体系适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基伟 邱康 +2 位作者 王治法 苏志波 梁土羡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针对涠二段井壁失稳及储层段保护问题,通过涠洲油田地层特性及钻井液性能室内评价研究,提出了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作为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液,以实现钻完井液一体化,室内评价表明,该体系满足涠洲油田开发井复杂层段井壁稳定要求及储层段... 针对涠二段井壁失稳及储层段保护问题,通过涠洲油田地层特性及钻井液性能室内评价研究,提出了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作为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液,以实现钻完井液一体化,室内评价表明,该体系满足涠洲油田开发井复杂层段井壁稳定要求及储层段储层保护要求,适用于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油田 井壁失稳 储层保护 甲酸盐钻完井液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吕培标 李兴华 +3 位作者 王志发 李祥兴 刘洁 李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0例和内镜下黏膜剥...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0例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直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病变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出血、穿孔、复发率、残留率情况。结果ESD组患者创面直径、手术时间高于EMR组,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EMR组,ESD组患者病变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复发率、残留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病灶切除彻底,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早期胃癌 整块切除 完整切除 复发 残留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成骨性干细胞膜片用于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之发 孙硕辉 +3 位作者 马军利 王桥 汪维健 段建民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587-592,共6页
目的细胞膜片技术已经被证实了可以成功用于多种组织再生,我们前期实验证明脂肪干细胞(ADSCs)可以显著促进成骨性细胞膜片(BMSCs sheet)的异位成骨能力。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ADSCs能否促进成骨性BMSCs膜片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方法 AD... 目的细胞膜片技术已经被证实了可以成功用于多种组织再生,我们前期实验证明脂肪干细胞(ADSCs)可以显著促进成骨性细胞膜片(BMSCs sheet)的异位成骨能力。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ADSCs能否促进成骨性BMSCs膜片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方法 ADSCs和BMSCs分别取自同一个供体的腹股沟和髂骨骨松质,通过连续成骨诱导的方法制备成骨性BMSCs膜片,并分析BMSCs膜片的特性;然后将ADSCs复合在BMSCs膜片上,构架ADSCs-BMSCs膜片复合体,移植到兔颅骨缺损模型,单纯BMSCs膜片和颅骨缺损组作为对照。移植8周后,Micro-CT扫描和组织学分析其骨修复再生情况。结果BMSCs膜片由含有大量矿化结节的多层细胞膜片构成;移植8周后,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组织骨密度更高,新生矿化组织量也更多,同时新生骨组织/总新生组织体积(BV/TV)的比值也更高,表明ADSCs显著提高了BMSCs膜片的骨缺损修复能力。结论 ADSCs复合BMSCs膜片可以明显促进兔颅骨缺损的骨再生修复,该方法为促进骨修复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细胞膜片 颅骨缺损 骨再生
下载PDF
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模型建立及早期救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之发 孙烁辉 +6 位作者 马军利 刘聪贺 丁璐 李浪 程洁 李潇 汪维健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895-901,911,共8页
目的①探讨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②研究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后的早期救治策略。方法 8只犬(6只中华田园犬和2只比格犬,6月龄,雄性)随机分为两组,枪击伤(A)组和爆炸伤(B)组,致伤前先制作胸腹部和颅脑防护装置,做头颅CT... 目的①探讨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②研究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后的早期救治策略。方法 8只犬(6只中华田园犬和2只比格犬,6月龄,雄性)随机分为两组,枪击伤(A)组和爆炸伤(B)组,致伤前先制作胸腹部和颅脑防护装置,做头颅CT扫描和三维重建。A组:根据有无粉碎性骨折致咬合关系错乱行清创缝合或清创缝合+骨折外固定治疗;B组:爆炸伤致颌面部软组织多发穿通伤并大量异物残留,行清创缝合治疗。枪击伤致伤源为5.8 mm和7.62 mm高精度狙击步枪,致伤距离50 m;爆炸伤致伤源为制式200 g TNT药块,距离分别为3 m和1 m。按照分组情况伤后立即行气管插管和相应的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2 h再次行头颅CT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该模型可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当枪击伤距离为50 m时,随着致伤源高精度狙击步枪口径的增大(5.8 mm到7.62 mm),颌面部创伤也由咬合关系正常的下颌骨下缘粉碎性骨折变为上下颌骨的粉碎性骨折并伴有咬合关系错乱和严重的软组织撕裂伤。当爆炸伤致伤源固定为含241 g细铁钉的制式200 g TNT药块时,随着致伤距离的缩小,实验动物的颌面部创伤也越来越严重。两组实验动物伤后均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对症处理,除爆炸伤致伤距离为1 m的犬伤后20 h死亡外,其余均生存状态良好,精神可,行动自如,可少量饮食饮水,存活实验动物均继续饲养四周。结论该实验致伤模型可以实现咬合关系正常和错乱的枪击伤模型和不同程度的爆炸伤模型。伤后立即采取合适的抢救措施,如气管插管、清创缝合、骨折外固定、静脉补液和抗感染后,可维持犬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的正常;其中早期救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枪击伤 爆炸伤 早期救治
下载PDF
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改善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法 殷强 顾春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5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AMPK基因敲除(AMPKα2-/-)和C57BL/6小鼠各18只,均各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I/R组、AICAR(AMPK激活剂)处理(ARCAR+I/R)组。建立...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AMPK基因敲除(AMPKα2-/-)和C57BL/6小鼠各18只,均各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I/R组、AICAR(AMPK激活剂)处理(ARCAR+I/R)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小鼠心脏灌注模型,检测灌注前后灌注液中葡萄糖浓度;灌注结束后,检测灌注液中肌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I(c Tn I)浓度;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胱天蛋白酶-3活性检测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R组心肌葡萄糖摄取量下降,但是在C57BL/6小鼠,预给予AMPK的激活剂AICAR,可以改善I/R后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在AMPKα2-/-小鼠,给予AMPK的激活剂AICAR并不能改善I/R引起的心肌葡萄糖摄取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C57BL/6小鼠中,与I/R组相比,给予AMPK的激活剂AICAR能明显降低I/R心脏的心肌损伤,表现为血清中CK及c Tn I含量降低(P <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 <0.05)及心肌细胞凋亡减少(P <0.05)。但是,在AMPKα2-/-小鼠中,AICAR处理并不能有效地改善I/R后心肌的损伤(P>0.05)。通过采用心率压力指数进一步衡量I/R后心脏功能,结果发现,在C57BL/6小鼠,给予AICAR促进I/R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恢复,但上述保护作用在AMPKα2-/-小鼠消失。结论心脏I/R会引起心肌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肌损伤,但是通过激活AMPK可以部分改善I/R引起的心肌胰岛素抵抗,进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剂 体外循环 心功能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直肠上动脉注入亚甲蓝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绍兵 王志发 +2 位作者 吕培标 李兴华 李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中在直肠上动脉位置注射亚甲蓝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86例直肠癌者,入院后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入院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中在直肠上动脉位置注射亚甲蓝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86例直肠癌者,入院后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入院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研究组在手术基础上将亚甲蓝注射在各患者直肠上动脉位置。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直径≤5 mm的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清扫数目在12枚及以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阳性淋巴结平均检出数、淋巴结阳性清扫患者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直肠上动脉灌注亚甲蓝能降低术中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但在肠梗阻、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方面与未在直肠上动脉灌注亚蓝方案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上动脉 亚甲蓝 动脉灌注 全直肠系膜切除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Influence of Nano-Nd_2O_3 on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Fused Quartz
14
作者 GU Yinglei BU Jinglong +2 位作者 CHEN Yuejun MA Chao wang zhifa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ure fused quartz of blank specimen N- 0 and specimen N- 3 in troduced with 3 mass% nano-Nd2O3 was researched by means of XRD and Avrami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yst...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ure fused quartz of blank specimen N- 0 and specimen N- 3 in troduced with 3 mass% nano-Nd2O3 was researched by means of XRD and Avrami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s of fused quartz in two specimens are both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type caused by surface structure defects,and the grain growth mode of two specimens are both two-dimensional growth ac companied by one-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 growths,specimen N- 3 has the higher degree of grain growth in one-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than specimen N- 0; introducing nano-Nd2O3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active nucleation sites"of glass structure on the fused quartz particles surface,enhance the stability o glass structure,increase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fused quartz crystallization from 874 k J · mol- 1to 1 270 k J·mol- 1,and decrease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fused quartz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ed quartz nano-neodymium oxide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KINETICS
下载PDF
Effect cf Nano-ZnO or Nano-Y_2O_3 on Sintering Property of Fused Quartz Ceramics
15
作者 BU Jinglong CHEN Yuejun +1 位作者 YU Lixue wang zhifa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Fused quartz ceramic was prepared using high purity fused quartz powder as starting material,separately introducing 1%,2% and 3% (in mass,the same hereinafter) nano-ZnO or nano-Y203 as additive,molding at 50 MPa,fir... Fused quartz ceramic was prepared using high purity fused quartz powder as starting material,separately introducing 1%,2% and 3% (in mass,the same hereinafter) nano-ZnO or nano-Y203 as additive,molding at 50 MPa,firing in reduction atmosphere at 1 300,1 350 and 1 400 ℃ for 1 h,respectively.Apparent porosity and cold modulus of rupture were tested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was analyzed by SEM.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nano-ZnO or nano-Y2O3 obviously improves sintering of fused quartz; adding nano-ZnO enhances modulus of rupture and decreases apparent porosity; the optimum addition of nano-Y2O3 as sintering aid of fused quartz is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ed quartz sintering property nano-zinc oxide nano-yttria
下载PDF
Comparisons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locking,and non-locking plates systems used in treating calcaneal fractures of Sanders type Ⅱ and type Ⅲ 被引量:12
16
作者 He Kai Fu Su +2 位作者 Liu Song wang zhifa Jin D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2期3894-3901,共8页
Background Calcaneal fractur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but complex,while the treatment of these fractures is still controversial.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of minimally invasi... Background Calcaneal fractur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but complex,while the treatment of these fractures is still controversial.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of minimally invasive,locking,and non-locking plating systems used for fixing Sanders type Ⅱ and type Ⅲ calcaneal fractures.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used for comparing the three types of plating systems.This study helped in guiding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Methods The CT data acquired from a volunteer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alcaneus.The fracture line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Sanders type Ⅱ (A,B,C) and type Ⅲ (AB,AC,BC) and six calcaneal fractures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accordingly.Three fixation methods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were simulated by design tools (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with percutaneous screws,Y-size non-locking plating,and locking plating) and then fixed to these fracture models with the help of clinical principles.The single 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fixation was also tested to compare the function of percutaneous screws.Then,the neutral force was applied on established methods.The displacement and presses distribution condition in various plating model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levels of displacement and compressive press on the bone around fixation or strains on plating were within the physiological limit,indicating that the three methods were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Compared with the locked and unlocked plates,the 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caused a relatively lower displacement without the high stress in bone or fixation.The minimum stress in fixation was observed in locking plate as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anterior part of locking plate.Conclusions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method could be a better alternative method in treating Sanders type Ⅱ and type Ⅲ calcaneal fractures.The observed stiffness of locking plate was not obviously stronger than unlocked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aneal fractures Sanders typ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IX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