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对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建 王祖禄 +5 位作者 杨桂棠 梁明 孙鸣宇 丁明英 张萍 韩雅玲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研究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术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析行冷冻球囊消融的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103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分为两组:迷走神经反射组(n=40)和非迷走神经反射组(n=63)。比较... 目的研究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术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析行冷冻球囊消融的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103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分为两组:迷走神经反射组(n=40)和非迷走神经反射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参数及即刻成功率。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房颤的复发率。结果两组在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以及左房内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中应用23 mm小球囊的比例、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也均无显著差异。术中出现较长时间严重迷走神经反射2例,经心室起搏、静注阿托品后恢复。术后随访12~21(13. 6±2. 3)个月,迷走反射组复发14例(35%),非迷走神经反射复发20例(32%),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治疗房颤术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不影响房颤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迷走神经反射 复发
下载PDF
胺碘酮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志伟 孟强 +5 位作者 白冰 叶圣权 梁晓宇 丁建 王祖禄 赵丽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3期199-201,209,共4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与... 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等基础药物治疗。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单药胺碘酮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窦性心律转复情况、过快心室率控制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42/46),明显高于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63.0%(2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心室率控制水平明显优于胺碘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4/46)和10.9%(5/4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可显著提高快速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 快速心房颤动
下载PDF
伴发左心房自发性超声显影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孙鸣宇 王祖禄 +5 位作者 梁明 杨桂棠 金志清 周薇薇 刘楠楠 韩雅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552-556,共5页
目的总结伴发左心房自发性超声显影(LASEC)的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18年1—12月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595例,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LASEC者147例(LASEC组)... 目的总结伴发左心房自发性超声显影(LASEC)的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18年1—12月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595例,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LASEC者147例(LASEC组),无LASEC者448例(无LASEC组)。结果 LASEC组持续性AF比例高于无LASEC组(36.7%比27.0%,P=0.025),左心房(LA)内径大于无LASEC组[(41.4±4.7)mm比(36.8±4.9)mm,P<0.001]。两组术前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EC组术前抗凝时间长于无LASEC组[(17.2±11.2)d比(7.2±7.6)d,P<0.001],术中肝素用量大于无LASEC组[(8925.5±1532.2)U比(8010.2±1473.7)U,P=0.004],平均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值大于无LASEC组[(333.0±31.3)s比(296.0±27.6)s,P=0.001]。两组围术期均无卒中及重要脏器出血发生。LASEC组及无LASEC组分别随访(8.9±2.7)个月及(9.7±2.8)个月,随访期间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AF导管消融的LASEC患者,围术期强化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自发性超声显影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鸣宇 王祖禄 +2 位作者 梁明 杨桂棠 金志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CBA的259例房颤患者术中83例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CBA的259例房颤患者术中83例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连续完成的259例房颤CBA患者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83例,发生率32.0%。其中5例发生在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LSPV)冷冻过程中,73例发生在LSPV冷冻复温过程中,5例发生在左下肺静脉(lef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LIPV)冷冻复温过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心率慢(<65次/min)、低体质量(<60 kg)、术中出现较明显疼痛表现是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后,经加快静脉补液速度或静脉注射过程中,冷冻消融左侧肺静脉、基础心率慢(<65次/min)、低体质量(<60 kg)、术中出现较明显疼痛表现的患者,需严密监测,备好右心室起搏,必要时提前注射阿托品以预防或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迷走神经反射
下载PDF
非深度镇静下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孙鸣宇 王祖禄 +5 位作者 梁明 杨桂棠 金志清 陈蕾 郑金烁 曹立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7期368-372,共5页
目的总结非深度镇静下冷冻球囊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12月行CBA的259例房颤患者,其中深度镇静组应用咪达唑仑及枸橼酸芬太尼深度镇静156例,非深度镇静组103例。结果深度镇... 目的总结非深度镇静下冷冻球囊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12月行CBA的259例房颤患者,其中深度镇静组应用咪达唑仑及枸橼酸芬太尼深度镇静156例,非深度镇静组103例。结果深度镇静组患者达到理想深度镇静效果的患者112例(71.8%),从给药到深度镇静状态时间(17.3±5.9)min。两组患者术中平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度镇静组患者术中平均舒张压[(83.9±13.8)mmHg比(88.0±14.5)mmHg,P=0.035,1mmHg=0.133kPa]及平均心率[(70.9±9.8)次/分比(77.0±14.7)次/分,P=0.026]均低于非深度镇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及术中咳嗽,恶心、呕吐,疼痛(包括头痛、胸痛或头痛合并胸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度镇静组肢体移动发生率高于非深度镇静组(8.3%比1.9%,P=0.03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曝光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A治疗房颤时,术中肺静脉电位隔离均成功。非深度镇静并未增加患者疼痛发生率,清醒患者可将疼痛刺激及不适症状及时反馈给术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咪达唑仑 芬太尼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海鹏 张颖 +5 位作者 蒋再新 张东红 关绍义 马超群 王祖禄 梁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6—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律失常种类包括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8例,快速心房颤动1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患者...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6—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律失常种类包括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8例,快速心房颤动1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患者接受单侧或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阻滞药物为1%利多卡因100 mg。记录患者阻滞前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电复律次数,随访出院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5例(50.0%)患者单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心律失常发作终止,3例(30.0%)患者2次阻滞后心律失常发作终止,2例(20.0%)患者3次阻滞后心律失常发作终止。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有7例(70.0%)减少,3例(30.0%)无变化。3例患者阻滞后较好的出现霍纳综合征(例1、例7、例10)。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无并发症出现。电风暴患者中,3例持续48 h未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出院;1例行永久起搏器后出院;3例患者至少24 h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后出院药物治疗;1例因心脏骤停死亡。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例,病情平稳后出院。快速心房颤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1例,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10 d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快速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室性早搏 星状神经节阻滞 交感神经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萍 闫玉来 +4 位作者 张洁 孟云帆 张奇 王祖禄 梁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25-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13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69例(设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13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69例(设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66例(设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基础上,结合电生理检查附加线性消融。术前、术后次日由同1名检查者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左心功能测定检查。比较不同心房颤动类型患者术前术后左心房结构指标(左心房直径、左心室直径、二尖瓣跨瓣压差、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及功能指标(左心房排空分数及左心耳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术中,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中7例患者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为30例,两组其余患者均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术前,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左心房直径、左心室直径、二尖瓣返流速度、二尖瓣跨瓣压差、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均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排空分数、左心耳血流速度(经胸)均小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排空分数小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尖瓣返流速度、左心耳血流速度(经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他临床指标在两组中保持着与术前一致的关系。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术后左心房排空分数及左心耳血流速度(经胸)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术前术后的左心房排空分数及左心耳血流速度(经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后早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心结构并未见明显变化,但左心房功能有所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无论接受射频导管消融还是冷冻球囊消融,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房排空分数
下载PDF
基础阻抗、功率对ST⁃SF与TCQ导管射频消融损伤范围影响
8
作者 张洁 陈哲慧 +6 位作者 张奇 傅明 孟云帆 闫玉来 王祖禄 韩雅玲 梁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88-492,498,共6页
目的探讨在消融指数(AI)/损伤指数(LSI)的指导下,基础阻抗、功率对SmartTouch^(TM) SurroundFlow(ST⁃SF)与TactiCath^(TM)Quartz(TCQ)导管射频消融损伤范围的影响。方法使用ST⁃SF与TCQ导管对新鲜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参数设置:在A... 目的探讨在消融指数(AI)/损伤指数(LSI)的指导下,基础阻抗、功率对SmartTouch^(TM) SurroundFlow(ST⁃SF)与TactiCath^(TM)Quartz(TCQ)导管射频消融损伤范围的影响。方法使用ST⁃SF与TCQ导管对新鲜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参数设置:在AI 400/LSI 5指导下,固定功率40 W时,设置不同的基础阻抗消融(90Ω亚组、120Ω亚组、150Ω亚组、180Ω亚组、210Ω亚组);固定基础阻抗120Ω时,设置不同的功率消融(30 W亚组、40 W亚组、50 W亚组、60 W亚组)。消融完成后测量损伤范围,记录接触阻抗、消融时间。结果固定功率40 W时,ST⁃SF导管消融各亚组的消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功率40 W时,TCQ导管消融90Ω亚组、120Ω亚组、150Ω亚组消融损伤的最大宽度、最大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消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Ω亚组、120Ω亚组、150Ω亚组消融损伤的最大宽度、最大深度与180Ω亚组、210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SF导管消融30 W亚组、40 W亚组、50 W亚组、60 W亚组消融损伤的最大宽度、最大深度及消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Q导管消融30 W亚组、40 W亚组、50 W亚组、60 W亚组消融损伤的最大宽度、最大深度及消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I/LSI指导下,基础阻抗在一定范围内变化,TCQ导管消融损伤范围无明显改变,而ST⁃SF导管消融损伤范围随基础阻抗的升高而减小。对于两种导管,高功率消融比低功率消融的损伤更宽更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指数 损伤指数 基础阻抗 功率 损伤范围
下载PDF
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不同导管消融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萍 孙鸣宇 +2 位作者 王祖禄 梁明 金志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不同导管消融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174例病程大于1年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105例)及... 目的探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不同导管消融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174例病程大于1年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105例)及冷冻球囊消融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左房内径、右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合并疾病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1年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射频消融组与冷冻球囊消融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5±16.0)min比(56.9±20.0)min,P=0.890]。冷冻球囊消融组X线曝光量较射频消融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9±72.0)mGy比(79.8±34.9)m Gy,P<0.001]。冷冻球囊消融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射频消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比1.9%,P=0.040)。冷冻球囊消融组膈神经损伤发生率较射频消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比0%,P=0.020)。两组患者手术1年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比69.6%,P=0.792)。结论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与冷冻球囊消融1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球囊消融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自身QRS波时限变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荣 梁延春 +7 位作者 于海波 徐白鸽 高阳 焉晓蕾 许国卿 王娜 王祖禄 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自身QRS波时限(QRSD)变化与心脏解剖逆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CRT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RT术后6个月自身QRSD变化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比较...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自身QRS波时限(QRSD)变化与心脏解剖逆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CRT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RT术后6个月自身QRSD变化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QRSD、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CRT应答率等;根据CRT有无应答分为CRT应答组、CRT无应答组,比较两组自身QRSD缩短患者的比例。结果术后6个月,Ⅰ组起搏QRSD明显短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Ⅰ组LVESV缩小明显大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Ⅰ组CRT应答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7例CRT应答,13例CRT无应答,CRT应答率为78. 3%(47/60)。CRT应答组26例(55. 3%)患者自身QRSD缩短,CRT无应答组2例(15. 4%)自身QRSD缩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RT术后自身QRSD变窄与心脏解剖逆重构具有相关性,QRSD变窄的患者CRT应答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QRS波时限 左室收缩末容积
下载PDF
腕带充气式脉象仪检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脉象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洋 贾新颖 +2 位作者 赵朋飞 王祖禄 林一帆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02-504,507,共4页
目的应用腕带充气式脉象仪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脉象检测,探索房颤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明确脉象仪的可操作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7—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脉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脉率>9... 目的应用腕带充气式脉象仪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脉象检测,探索房颤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明确脉象仪的可操作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7—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脉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脉率>90次/min者纳入促脉组(n=28),脉率≤90次/min者纳入结脉组(n=18)。应用LGX-2016H腕带充气式中医脉象仪对46例房颤患者进行脉象检测,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脉象图中相邻两峰值之间的时间差(T-T)、收缩压(P1)、舒张压(P2)、主波波峰(H1)、负向波波峰(-H1)、正向波次波峰(H2)、负向波次波峰(-H2)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房颤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结果房颤患者脉象图中T-T间距均不相等;脉象波波峰、波谷可出现于任何脉位,且不相邻,其中主要以中取过程为主。结脉组患者舒张压高于促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脉组与促脉组患者收缩压、波峰波谷出现的时间、心脏收缩或舒张时对桡动脉血管壁的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GX-2016H腕带充气式中医脉象仪可准确检测房颤患者脉象,通过脉搏节律结合脉象图可判断促脉与结脉,脉象图解析可明确患者脉位及病位深浅,有助于指导临床疾病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脉象仪 脉象图 脉诊
下载PDF
青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不同导管消融治疗效果及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文芝 孙鸣宇 +2 位作者 王祖禄 梁明 金志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观察青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不同导管消融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青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3... 目的观察青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不同导管消融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青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以及以后的每12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入组患者135例,平均年龄(38.67±5.32)岁,平均随访(35.34±9.30)个月。未复发(未复发组)97例,复发(复发组)38例。复发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左房内径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球囊消融组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比例低于射频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和冷冻球囊消融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高2.16倍(风险比2.16,95%可信区间1.04~4.78,P<0.05)。空白期复发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无空白期复发患者高8.08倍(风险比8.08,95%可信区间3.25~20.10,P<0.05)。随着左房内径和空腹血糖的升高,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也升高,左房内径每增加1 mm,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增加1.12倍(风险比1.12,95%可信区间1.03~1.23,P<0.05);空腹血糖每增加1 mmol/L,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增加1.70倍(风险比1.70,95%可信区间1.16~2.48,P<0.05)。结论青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较高,患者应尽早接受导管消融治疗以进行节律控制,并严格控制血糖,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下载PDF
女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征及导管消融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文芝 孙鸣宇 +2 位作者 王祖禄 梁明 金志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59-462,469,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导管消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457例女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F类型将患者分为持续性AF组(n=116)与阵发性AF组(n=34... 目的探讨女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导管消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457例女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F类型将患者分为持续性AF组(n=116)与阵发性AF组(n=3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消融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持续性A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女性AF患者发生持续性AF的最佳截断点。结果持续性AF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右房上下径、右房左右径均高于阵发性AF组,左室射血分数、合并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比例均低于阵发性A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左房内径、右房上下径、右房左右径是女性AF患者表现为持续性AF的影响因素(P<0.05)。左房内径为39.5 mm、右房上下径为38.5 mm、右房左右径为46.5 mm是预测女性AF患者发生持续性AF的最佳截断点,敏感性分别为69.1%、71.0%、79.7%,特异性分别为78.5%、75.1%、70.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779、0.798。两种术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AF患者导管消融安全性较高,应尽早启动节律控制治疗,改善心房重构,预防AF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心房颤动 临床特征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心脏血管造影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洋 周微微 +3 位作者 王祖禄 焦晓芳 李贵申 齐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82-484,488,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及心脏血管造影(CCTA)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对封堵器型号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应用RT-3D...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及心脏血管造影(CCTA)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对封堵器型号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应用RT-3DTEE和CCTA观察左心耳的大小、形态、立体结构,并明确有无血栓;术中应用RT-3DTEE和心脏造影(CA)测量左心耳锚定区最大直径(LZD)。将RT-3DTEE、CA、CCTA这3种方式所测LZD与封堵器直径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23.87±3.17)mm。CCTA所测LZD最大[(25.83±3.35)mm],大于RT-3DTEE的(24.06±2.98)mm和CA的(23.45±3.23)mm,但3种方法所测LZ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中,RT-3DTEE所测LZD与封堵器直径相关性最优(r=0.93,P<0.001),优于CCTA(r=0.81,P<0.001)和CA(r=0.89,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所有数据点均在95%一致性界限内,RT-3DTEE所测LZD与封堵器直径之间一致性最优。结论RT-3DTEE联合CCTA在左心耳封堵术中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左心耳解剖结构的信息,可为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提供可靠、准确的临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脏血管造影 封堵器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assist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被引量:2
15
作者 wang Shou-li LIU Ming-xin +9 位作者 wang Xiao-zeng wang Bin JING Quan-min wang zu-lu wang Dong-mei MA Ying-yan wang Geng LUAN Bo ZHAO Xin HAN Ya-l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2期2724-2727,共4页
Background Currently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who undergo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Background Currently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who undergo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with regard to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safety of IABP in assisting PCI in aged patients with AC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ABP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S.Methods Data on 292 ACS patients who received IABP-assisted PCI in Shenyang General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More specifically, the successful rat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senior (〉60 years old) and the non-senior (〈60 years old)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ttack rate of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enior group than in the non-senior group (38.8% vs 21.1%, P 〈0.01). The incidence of the IABP-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s (P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safety of IABP-assisted PCI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for the non-elderly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原文传递
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电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魏 梁明 +3 位作者 金志清 孙鸣宇 王祖禄 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SVC)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征。方法选取自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经心内电生理标测证实的61例起源于SVC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征。...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SVC)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征。方法选取自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经心内电生理标测证实的61例起源于SVC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征。结果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振幅在Ⅱ、Ⅲ、aVF导联时均显著高于窦律时P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时SVC电位提前冠状窦口电位时间长于窦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C起源房性心律失常有其特征性的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点。在消融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时,应注意识别SVC起源,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 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 房性心动过速 上腔静脉电位
下载PDF
口服非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婧 梁明 +8 位作者 孙鸣宇 金志清 周微微 刘楠楠 王辰元 蔡政 张帅 王祖禄 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25-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LAA)血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LAA血栓形成的105例患者(其中3例有两块血栓)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口服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LAA)血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LAA血栓形成的105例患者(其中3例有两块血栓)为研究对象。口服达比加群酯或利伐沙班抗凝治疗至少8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根据血栓溶解情况将患者分为无效组(n=26)、部分溶解组(n=35)和完全溶解组(n=44)。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参数等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LAA血栓溶解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AA血流速度(LAA-v)对LAA血栓溶解的预测价值。结果经抗凝治疗(12.0±3.6)周,血栓完全溶解率为41.9%(44/105),有效溶解率为75.2%(79/105)。57例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完全溶解率为43.8%(25/57),有效溶解率为77.1%(43/57)。48例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完全溶解率为39.6%(19/48),有效溶解率为72.9%(35/48)。无效组病程、左心房直径(LAD)高于部分溶解组及完全溶解组,抗凝前及抗凝后LAA-v均低于部分溶解组与完全溶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及完全溶解组抗凝后LAA-v均较抗凝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A-v是影响LAA血栓溶解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抗凝前LAA-v预测LAA血栓溶解的曲线下面积为0.695(P<0.05,95%可信区间0.594~0.795),最佳诊断截点24.5 cm/s,特异性为0.635,敏感性为0.750;抗凝后LAA-v预测LAA血栓溶解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P<0.05,95%可信区间0.804~0.940),最佳诊断截点34.5 cm/s,敏感性为0.818,特异性为0.825。结论NOACs可有效溶解心房颤动患者的LAA血栓,LAA-v对LAA血栓溶解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血栓 非维生素K抗凝药 血栓溶解
下载PDF
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左心耳血栓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志清 李世兴 +6 位作者 梁明 孙鸣宇 周薇薇 曹剑峰 刘晓江 王祖禄 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左心耳血栓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20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13例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非瓣膜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左心耳血栓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20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13例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n=93)与B组(n=120)。A组患者采用单纯左心耳封堵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房颤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泥沙样改变与新鲜血栓的发生率及溶解率。结果A组患者的泥沙样改变与新鲜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1.8%(11/93)与6.5%(6/93),均明显高于B组的8.3%(10/120)与4.2%(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耳局部给予肝素后,两组泥沙样改变均溶解,溶解率均为100.0%;A、B两组患者新鲜血栓溶解率分别66.7%(4/6)、80.0%(4/5)。结论左心耳封堵术中发生左心耳血栓较为常见,及时发现并给予左心耳局部肝素治疗可有效溶解新鲜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血栓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潜在靶点及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玉婕 朱静华 +2 位作者 王祖禄 闫承慧 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红花包含的有效成分,预测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红花包含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红花包含的有效成分,预测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红花包含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红花的关键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注释基因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红花中筛选出16种活性成分和178个预测靶点,其中,具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关键靶点有55个,主要调控白细胞介素-6、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趋化因子2、苏氨酸激酶1等靶蛋白,且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疟疾、癌症等相关通路相关。结论红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体现出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鸣宇 王祖禄 +2 位作者 梁明 杨桂棠 金志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84-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电生理现象、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4 531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29例并发AV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电生理特...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电生理现象、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4 531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29例并发AV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电生理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 29例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0例,其中4例为不可逆性AVB患者,A(H)-A(Md)间期均≤20 ms。27例临近房室传导系统射频消融术中发生AVB,发生AVB前,12例表现为加速性交界性心律,3例窦律下A-V延长,7例交界性心律下V-A延长,5例心房起搏下放电A-V延长或出现交界性心律。7例不可逆AVB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房室传导系统附近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可能引发AVB,准确标测消融靶点,合理选择消融途径、消融能量,严密观察消融过程中的电生理现象及导管解剖定位,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