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晴 魏明杰 鲁理平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9期81-91,共11页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污染物是实现可持续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键策略。传统检测方法依赖独立实验室和复杂操作,且耗时较长,不适宜于快速检测和现场环境监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便携、快速、精确的现场检测技术。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区别...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污染物是实现可持续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键策略。传统检测方法依赖独立实验室和复杂操作,且耗时较长,不适宜于快速检测和现场环境监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便携、快速、精确的现场检测技术。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区别于传统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主要特征是不需要实验室繁杂的分析过程和体积较大的检测设备即可实现环境污染物的快速现场检测。智能手机作为广泛使用的日常通讯设备,拥有独立操作系统、内置存储能力和信号传输功能,在现场即时检测(POCT)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将各种电化学传感与智能手机相结合已经成为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基于此,从传感模式的角度对近年来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目前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在现场检测环境污染物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 智能手机 传感模式 环境污染物 评述
下载PDF
“院府合作”模式下专科医联体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明杰 梁慧 《现代医院管理》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水平的重要抓手。笔者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创新“院府合作”专科医联体模式,建设专科医联体的主要做法、取得效果和存在问题,为医联体长效运行进...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水平的重要抓手。笔者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创新“院府合作”专科医联体模式,建设专科医联体的主要做法、取得效果和存在问题,为医联体长效运行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府合作 专科医联体 实践
下载PDF
应用Mimics软件构建钩骨3D可视化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明杰 徐永清 +6 位作者 罗浩天 吴一芃 王毅 张旭林 吴欢 许育健 袁礼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3D可视化分析钩骨形态及其骨内血管走行,为钩骨骨折治疗及其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新鲜上肢标本12例,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钩骨及其血供。结果钩骨有3个非关节面。背侧...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3D可视化分析钩骨形态及其骨内血管走行,为钩骨骨折治疗及其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新鲜上肢标本12例,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钩骨及其血供。结果钩骨有3个非关节面。背侧和掌侧表面呈三角形,掌侧面尺侧向掌侧延伸形成钩骨钩。钩骨钩分为顶部,中部及基底部。钩骨远端关节面与第4、5掌骨基底部形成腕掌关节,桡侧与头状骨形成关节,尺侧与三角骨形成关节。在背侧非关节面由微小动脉网分支成数根滋养血管进入钩骨体内,并在各方向分支营养钩骨体。在掌侧非关节面钩骨体钩骨钩移行处,即钩骨钩基底部桡侧1-2根滋养血管直接或分支进入骨内,并分别向钩骨体及钩骨钩内走行。部分标本钩骨钩基底部尺侧出现滋养血管由此进入骨内并向钩骨钩内分支走行。钩骨钩顶端有单独的小血管进入并在骨内分支。钩骨钩基底部桡侧滋养血管骨内分支分别与由钩骨体背侧及钩骨钩顶端滋养血管骨内分支相互吻合。结论钩骨体和钩骨钩内血供丰富,较难发生缺血性坏死。钩骨钩骨折保守治疗不愈合可能是由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较大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内血管 解剖学 MIMICS软件
下载PDF
低频减载虚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韦明杰 张恒旭 房田郁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19-124,共6页
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款低频减载可视化虚拟实验平台,包括基于Python开发的在单机和多机系统下实现低频减载动态分析的程序内核,以及基于Py Qt所设计的实验平台人机交互界面;提出了基于上述平台并适应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要... 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款低频减载可视化虚拟实验平台,包括基于Python开发的在单机和多机系统下实现低频减载动态分析的程序内核,以及基于Py Qt所设计的实验平台人机交互界面;提出了基于上述平台并适应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要求的低频减载实验方案。实验平台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精度得到了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减载 虚拟实验平台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腹型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明杰 黄书丽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腹型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7年1—6月收治的腹型紫癜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腹型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7年1—6月收治的腹型紫癜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腹痛、呕血、便血缓解情况、紫癜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腹型紫癜疗效显著,可以降低腹型紫癜患儿腹痛,改善便血情况,缩短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型紫癜 中药热奄包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钩骨骨折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明杰 徐永清(综述) 吴一芃(审校) 《云南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腕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钩骨骨折所占比例较小,钩骨钩较钩骨体更易发生骨折。据相关报道显示,钩骨钩骨折仅占腕骨骨折2~4%^([1])。钩骨分为钩骨体和钩骨钩,钩骨体与第4、5掌骨基底部构成腕掌关节,钩骨钩由钩骨体向掌侧延伸形成^([2... 腕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钩骨骨折所占比例较小,钩骨钩较钩骨体更易发生骨折。据相关报道显示,钩骨钩骨折仅占腕骨骨折2~4%^([1])。钩骨分为钩骨体和钩骨钩,钩骨体与第4、5掌骨基底部构成腕掌关节,钩骨钩由钩骨体向掌侧延伸形成^([2-4])。钩骨体骨折常由摔倒力量由掌骨传递至钩骨体的间接力量所致。钩骨钩骨折常由球拍或球杆的手柄或自行车撞击的直接力量所致^([5-8])。因腕骨重叠较多及腕关节解剖较其他关节更为复杂,普通X线检查常难以发现细微骨折,故临床上常导致钩骨骨折的漏诊。钩骨体骨折常伴第4、5腕掌关节脱位,钩骨钩骨折保守治疗常导致骨折不愈合,往往导致患肢握拳无力、疼痛等并发症^([9-11])。故本文对钩骨骨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诊断
下载PDF
Al_(2)O_(3)对ZnO-B_(2)O_(3)-SiO_(2)铜浆料用玻璃粘结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明杰 何峰 +5 位作者 夏天昊 郑聪聪 张兵 曹秀华 张勇强 谢峻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20-26,50,共8页
以ZnO-B_(2)O_(3)-SiO_(2)低熔点玻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_(2)O_(3)的相对含量对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使用的表征方法有FTIR、XRD、DSC、SEM、高温显微镜等,同时对烧结后玻璃的性能:热膨胀性能、抗折强度、密度、耐酸性、介电性进行了... 以ZnO-B_(2)O_(3)-SiO_(2)低熔点玻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_(2)O_(3)的相对含量对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使用的表征方法有FTIR、XRD、DSC、SEM、高温显微镜等,同时对烧结后玻璃的性能:热膨胀性能、抗折强度、密度、耐酸性、介电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l_(2)O_(3)在玻璃中主要以[AlO4]四面体的形式存在,同时伴随着极少量的[AlO6]八面体。Al_(2)O_(3)作为一种玻璃网络中间体,它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耐酸性、介电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含量的增加,使玻璃烧结过程中的特征温度有一定降低,同时也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软化点温度Tf产生了影响。制备的ZnO-B_(2)O_(3)-SiO_(2)低熔点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在510~525℃范围,玻璃烧结使用温度范围为650~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 ZnO-B_(2)O_(3)-SiO_(2) 低熔点玻璃 微观结构 理化性能
原文传递
β-catenin expression pattern in primary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2
8
作者 CAI Zhi-gang SHI Xiao-jian +3 位作者 GAO Yan wei ming-jie WANG Cun-yu YU Guang-y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1866-1870,共5页
Background β--catenin, a 92 kDa protein that binds to the cytoplasmic tail of E-cadherin, has an essential role 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berrant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has been associated... Background β--catenin, a 92 kDa protein that binds to the cytoplasmic tail of E-cadherin, has an essential role 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berrant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of various human canc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β-catenin in primary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β-catenin expression and tumor differentiation, histological grade and lymph node status as well as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s.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sixteen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ere studied. The β-catenin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histological data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Normal oral epithelium showed strong β-catenin expression at the cell membrane, but no cytoplasmic or nuclear expression. Different degrees of reduced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at the cell membrane were found in 54 case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71%). Cytoplasmic β-catenin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17 tumors (22.4%). Three cases were found with nuclear β-catenin expression. In sixteen lymph nodes with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egative β-catenin expression at the cell membrane was seen in 13 tumors (81.2%) and weak expression in 3 tumors (18.8%).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β-catenin expression and lymph node status and histological grade of tumors. Conclusions Reduced β-catenin expression at the cell membrane is clearly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 reduced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may constitute a hallmark of aggressiv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原文传递
儿童复发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苟向华 魏明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853-85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复发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curre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的流行特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rCAP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初诊社区获得...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复发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curre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的流行特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rCAP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初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中招募研究对象,最终纳入样本452例;在病例随访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诊断和病原学鉴定确诊rCAP。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C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452例儿童平均年龄(6.25±2.85)岁,男性占56.19%,女性占43.81%;病例随访1年,出现rCAP 58例,复发率12.83%;58例rCAP患儿中以冬季(44.83%)和秋季(27.59%)好发,病原学特征以病毒性肺炎(46.55%)和细菌性肺炎(27.59%)占比较高。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年龄<5岁、多个兄弟姐妹、更多的既往病史、营养状况差、二手烟暴露和住宅拥挤均是rCAP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62(95%CI:1.021~2.39)、1.937(95%CI:1.072~3.501)、2.956(95%CI:1.415~6.178)、2.286(95%CI:1.336~3.912)、2.524(95%CI:1.279~4.983)和1.859(95%CI:1.048~3.295)。结论CAP初诊患儿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应重视低龄儿童的秋冬季防护,并重点关注rCAP高危型患儿的监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复发性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探讨改良版塌渍包在儿童消化道术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魏明杰 韩会 +2 位作者 刘九莲 董露露 牛高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分析改良版中药塌渍包在儿童消化道术后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行消化道手术的90患儿例使用随机数位表法分为对照组、塌渍包组、子午流注塌渍包组。患儿手术后经评估,对照组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术后康复等常规治疗;塌渍包组在... 目的 分析改良版中药塌渍包在儿童消化道术后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行消化道手术的90患儿例使用随机数位表法分为对照组、塌渍包组、子午流注塌渍包组。患儿手术后经评估,对照组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术后康复等常规治疗;塌渍包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择时中药塌渍,每日一次,3天为一疗程;子午流注塌渍包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择时给予中药塌渍包外敷腹部,每日一次,3天为一疗程。治疗3天后进行效果评价,观察患儿术后疼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临床总有效率:子午流注塌渍包组为93.33%(28/30),塌渍包组为80%(24/30),对照组为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午流注塌渍包组患儿36 h内疼痛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缓解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塌渍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使用中药塌渍包在儿童消化道术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住院周期缩短,患儿及家属依从性和接受度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 塌渍包 儿童 消化道术后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