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碳源添加剂对酚酸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根际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卓丽芳 黄继川 +4 位作者 李珠娴 梁健仪 钟文亮 韦秋芳 涂玉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8期102-11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有机碳源添加剂对酚酸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番茄盆栽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是常规栽培(CK)、酚酸胁迫(T_(1))、酚酸胁迫+KOH(T_(2)),以及在添加外源酚酸的基础上添加含有KOH和不同有机碳源混合的... 为探究不同有机碳源添加剂对酚酸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番茄盆栽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是常规栽培(CK)、酚酸胁迫(T_(1))、酚酸胁迫+KOH(T_(2)),以及在添加外源酚酸的基础上添加含有KOH和不同有机碳源混合的处理,所用有机碳源分别为醋酸钾(T_(3))、海藻酸(T_(4))、黄腐酸(T_(5))、腐植酸(T_(6))、γ-聚谷氨酸(T_(7))。在移栽30 d后,测定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酶活性,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番茄幼苗生理指标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碳源能有效促进番茄生长,以T_(6)处理的增益效果最佳:与T_(1)处理相比,T_(6)处理的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增长122.9%,叶片酶活提高16.7%~149.1%,根系丙二醛、土壤总酚酸含量分别下降59.0%、44.2%,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5.1%、27.4%、22.0%、119.2%,土壤酶活提高9.0%~28.7%。冗余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番茄植株地上部鲜重、根部鲜重与土壤总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T_(6)处理与T_(1)处理对以上5个驱动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变异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具有相反的调控效应。有机碳源可以通过增强作物生理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等方式,缓解酚酸对番茄生长的化感胁迫效应,其中以腐植酸的作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源 酚酸胁迫 农艺性状 土壤养分 酶活 番茄幼苗
下载PDF
我国家庭政策的变迁、缘由及展望(1949—2021) 被引量:8
2
作者 于凌云 魏秋芳 《江汉学术》 2022年第3期17-25,共9页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老龄化峰值水平、优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发展目标促使我国加快制定和调整家庭政策的步伐。相关家庭政策文献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家庭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在马克思社会福利...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老龄化峰值水平、优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发展目标促使我国加快制定和调整家庭政策的步伐。相关家庭政策文献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家庭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在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形成了去家庭化的家庭政策。1979—2000年,基于家庭互助、公私有别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生产性福利体制的影响,我国家庭政策呈现出家庭化的特征。进入21世纪后,福利理念的转变、家庭作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力量使我国家庭政策二阶家庭化色彩逐渐加深。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家庭政策的制定仍旧面临着家庭政策目标补缺性突出、家庭政策对象缺乏家庭视角、家庭政策管理部门过于分散等问题。为此,我国需以“二阶家庭化”为核心进行家庭政策设计调整以配套人口政策的落实,增强家庭的养老抚幼能力,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政策 家庭化 去家庭化 二阶家庭化 生育政策 积极老龄化 三孩政策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农村立 郭堑 +2 位作者 韦秋芳 黄金丽 彭雪寒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2期1784-1786,共3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47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电解...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47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清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肌酐、血尿素、C-反应蛋白和血氨水平明显下降,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国际化标准比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致肾损伤的主动监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亚 丁丽 +6 位作者 史国琴 滕月鹏 李彩东 郭文娟 缪苗苗 魏秋芳 古殿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70-2774,共5页
目的监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致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安全使用TDF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TDF的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信息... 目的监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致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安全使用TDF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TDF的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信息,根据肾损伤标准设置检索条件,对TDF致肾损伤疑似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再由临床药师逐一判定后确认TDF致肾损伤阳性患者,计算TDF致肾损伤发生率;分析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肝肾功能主要检验指标、合并疾病、合用药物情况与TDF致肾损伤的相关性,探索真实世界中TDF致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26例使用TDF的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经CHPS主动监测发现160例TDF致肾损伤疑似患者,最终人工确认64例阳性患者,TDF致肾损伤发生率为5.22%。与用药前相比,阳性患者用药后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和尿蛋白2+及以上患者比例均显著升高(P<0.001),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磷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用药时间超过36个月、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用药物超过10种均与TDF致肾损伤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25)。结论应用CHPS建立的TDF致肾损伤主动监测方案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基于当前真实世界证据,当患者使用TDF时,应注意密切监测肾功能情况,尤其当用药时间较长、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需要合用多种药物时,更应提高警惕,进而早期发现、有效规避高危患者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肾损伤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主动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
下载PDF
Monitoring Glacier and Supra-glacier Lakes from Space in Mt. Qomolangma Region of the Himalaya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China 被引量:27
5
作者 YE Qinghua ZHONG Zhenwei +3 位作者 KANG Shichang Alfred Stein wei qiufang LIU Jingsh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and remoteness, satellite data, including microwave data and optical imagery, have commonly been used in alpine glaciers survey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and remoteness, satellite data, including microwave data and optical imagery, have commonly been used in alpine glaciers survey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ique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glacier extent mapping and glacier changes by glacier sizes in the Mt. Qomolangma region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middle Himalaya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Glaciers in this region have both retreated and advanced in the past 35 years, with retreat dominating. The glacier retreat area was 3.23 km2 (or o.75 km^2 yr^-1 during 1974 and 1976, 8.68 km^2 (or 0.36 km^2 yr^-1 during 1976 and 1992, 1.44 km^2 (or 0.12 km^2 yr^-1) during 1992-2ooo. 1.14 km^2 (or 0.22 km^2 yr^-1 during 2000-2003, and 0.52 km^2 (or 0.07 km^2 yr^-1 during 2003-2008, respectively. While supra-glacier lakes on the debris-terminus of the Rongbuk Glacier were enlarged dra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from 0.05 km^2 in 1974 increased to 0.71 km^2 in 2008, which was more than 13 times larger in the last 35 years. In addition, glacier changes also showed spatial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glacier retreat rate was the fastest at glacier termini between 5400 and 5700 m a.s.l than at other elevations.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glaciers in the middle Himalayas retreat almost at a same pace with those in the western Himalay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lake Remote Sensing Mr. Qomolangma region HIMALAYAS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自拟中药黄芪方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探析
6
作者 魏秋芳 王惠霞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黄芪方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D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黄芪方剂治疗,... 目的探讨自拟黄芪方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D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黄芪方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胱抑素C(CysC)、尿氮素(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Cr、24 h UTP、CysC、BUN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黄芪方剂联合西药能有效缓解DKD患者炎症,促进肾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芪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磁性微纳米固体沼肥的制备与肥效研究
7
作者 韦秋芳 黄继川 +2 位作者 李珠娴 梁健仪 涂玉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实现沼液中营养物质的吸附回收与利用,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磁性微纳米生物炭-沸石复合材料,再通过养分浸提试验和盆栽试验考察沼液吸附回收后的复合材料的养分缓释特性及对生菜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磁性微... 为了实现沼液中营养物质的吸附回收与利用,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磁性微纳米生物炭-沸石复合材料,再通过养分浸提试验和盆栽试验考察沼液吸附回收后的复合材料的养分缓释特性及对生菜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磁性微纳米生物炭-沸石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187.6 m^(2)/g,在水中平均粒径为1.48μm,其中负载的铁氧化物为晶粒尺寸约9.5 nm的纳米级Fe_(3)O_(4).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3.4 emu/g,可通过外加磁场从水中分离回收.制备所得固体沼肥经过30 d的浸提,养分累积溶出率为71.97%,与普通化肥相比,具有更好的养分缓释性.盆栽试验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固体沼肥以不同比例替代氮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生菜的生物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并使土壤pH提高0.13~0.44个单位,有机质含量提高3.0%~20.0%,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17.8%~27.1%和26.5%~45.5%,有效态氮磷含量提高22.0%~49.8%.其中固体沼肥替代40%化肥氮处理的效果优于施用化肥和沼液处理.本研究制备所得的磁性微纳米生物炭-沸石复合材料可用于沼液中营养元素的吸附回收,获得的固体沼肥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性能和肥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养分回收 磁性分离 固体沼肥 肥效
下载PDF
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31
8
作者 农村立 郭堑 +2 位作者 韦秋芳 黄金丽 彭雪寒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DPMAS序贯PE治疗)和对照组(采用PE治疗)。随访12周,观察...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DPMAS序贯PE治疗)和对照组(采用PE治疗)。随访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人工肝治疗次数、血浆用量和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血浆用量、住院时间和生存率分别为(2.27±0.76)次vs.(2.96±1.05)次(t=0.139,P=0.004),(3 515.15±1 856.10)mLvs.(7 080.65±2 875.46)mL(t=2.479,P=0.000),(33.64±10.97)d vs.(43.45±11.30)d(t=0.029,P=0.001)和81.82%vs.80.64%(χ2=0.184,P=0.831)。存活患者中,观察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在2周、4周的随访观察中分别下降了49.84%和52.07%,较对照组的29.74%和46.08%更有优势。结论 DPMAS序贯P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炎病毒 乙型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下载PDF
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0过表达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玥 韦秋芳 +4 位作者 韦彩岭 粟彩芬 梁荣 龚莉莉 朱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21-3226,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前期报道的新型人雌激素受体ERα30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EdU法研究新型人雌激素受体ERα30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Rα相关靶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ERα3... 为进一步探讨前期报道的新型人雌激素受体ERα30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EdU法研究新型人雌激素受体ERα30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Rα相关靶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ERα30过表达促进了MDA-MB-231细胞的增殖,同时上调了c-jun及EGFR基因的表达,提示ERα30可能通过非经典机制发挥作用。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ERα30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ERα30 乳腺癌细胞 增殖 机制
原文传递
对辅助用药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莎莎 李娟 +2 位作者 魏秋芳 滕月鹏 李彩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手段对医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临床干预前)医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排名前10名的辅助用药共2819份病历作为对照组,抽取2021年6月—12月(临床干预后)临床使用排名前10名...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手段对医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临床干预前)医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排名前10名的辅助用药共2819份病历作为对照组,抽取2021年6月—12月(临床干预后)临床使用排名前10名的辅助用药共2607份病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辅助用药使用数量、使用金额以及临床使用合理性。结果:观察组辅助用药使用金额比例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比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名前10名的辅助用药临床使用数量、金额、不合理情况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干预手段可以提高辅助用药合理化水平,降低患者的就医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用药 合理用药 临床干预
原文传递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经连芳 李燕 +3 位作者 韦秋芬 谭伟 姚丽平 莫艳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3358-3361,共4页
目的研究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改进前组)及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之后的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158例早产儿(改进后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包括两... 目的研究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改进前组)及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之后的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158例早产儿(改进后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包括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NEC发生率、改进前后的效果等。结果改进后组NEC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组(3.8%vs.10.0%)(P<0.05);改进后,母亲母乳喂养率升高,早产儿体重较改进前增长明显,静脉营养时间较改进前缩短,全肠道喂养时间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喂养的时龄及首次母亲母乳喂养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质量改进能够降低NEC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质量改进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生率
下载PDF
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算法测评与真实性检验技术体系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闻建光 肖青 +8 位作者 钟守熠 唐勇 陈曦 魏秋方 吴小丹 林兴稳 欧阳晓莹 游冬琴 柳钦火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0-789,共10页
随着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分标准产品、共性产品和专题产品多层应用服务体系,其中高分共性产品是衔接高分标准产品和专题产品间的桥梁。然而高分共性产品由算法发展而来,不可避免存在着误差,为后续遥感应用带来... 随着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分标准产品、共性产品和专题产品多层应用服务体系,其中高分共性产品是衔接高分标准产品和专题产品间的桥梁。然而高分共性产品由算法发展而来,不可避免存在着误差,为后续遥感应用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论文提出了高分共性产品算法需测评,高分共性产品需真实性检验的高分共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两端质量保障方法体系。论文阐明了算法测评与真实性检验的内涵,以及算法测评和真实性检验方法体系,介绍了高分专项开展的高分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与算法测评系统平台,并以地表反照率高分共性产品算法测评为例,展示了算法测评的可行性。论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分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和算法测评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卫星 共性产品 算法测评 真实性检验 地表反照率
原文传递
基于滑动窗口的高分辨率SAR图像点目标积分响应能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璐 张风丽 +3 位作者 邵芸 魏秋方 黄绮琪 焦雅楠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辐射定标是SAR定量化应用的基础,点目标积分响应能量计算是SAR图像辐射定标的重要内容。为优化高分辨率SAR系统辐射定标方法,本文根据积分法能量计算模型,引入图像上下文信息,提出了一种基...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辐射定标是SAR定量化应用的基础,点目标积分响应能量计算是SAR图像辐射定标的重要内容。为优化高分辨率SAR系统辐射定标方法,本文根据积分法能量计算模型,引入图像上下文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高分辨率SAR图像点目标响应能量计算方法,并利用新舟60遥感飞机获取的机载SAR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SAR图像中背景杂波、斑点噪声以及地面点目标指向误差对点目标位置选取的干扰,提高点目标位置选取精度,基于图像计算得到的积分响应能量与点目标理论值更接近,因此该方法可以使高分辨率SAR系统取得更高的辐射定标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SAR 辐射定标 角反射器 积分法 滑动窗口
原文传递
南方典型湿地植被微波暗室测量与散射特性分析
14
作者 魏秋方 邵芸 +3 位作者 李坤 刘致曲 张风丽 国贤玉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32,共12页
利用微波特性测量与仿真成像科学实验平台,测量芦苇和茭白在2~17 GHz频率范围内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分析其在连续频率下的散射特性和极化特性,探讨芦苇和茭白遥感探测的最优模式。结果表明:Ku波段,芦苇和茭白的RCS值最大、X波段次之... 利用微波特性测量与仿真成像科学实验平台,测量芦苇和茭白在2~17 GHz频率范围内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分析其在连续频率下的散射特性和极化特性,探讨芦苇和茭白遥感探测的最优模式。结果表明:Ku波段,芦苇和茭白的RCS值最大、X波段次之、C波段最小;不同波段上同极化RCS值远大于交叉极化,当入射角为35°时,无论是芦苇还是茭白,他们在低频部分同极化与交叉极化的RCS差异明显;当入射角为55°时芦苇在高频部分而茭白在整个测量频段,其水平发射水平接收(HH)和垂直发射垂直接收(VV)极化的RCS值差异明显。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RCS值特征发现,当入射角为25°时,在7.8~17 GHz波段,利用VV极化和VH极化基本可以区分芦苇和茭白,当入射角为55°时,在7~17 GHz波段,通过分析HH极化和VV极化可以明显区分二者。本研究丰富了湿地地物散射波谱库,并对后续芦苇和茭白的监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散射 极化 全要素 芦苇 茭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