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中药材浸提液对5种中药材种子发芽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宏亮 夏建红 +4 位作者 张文辉 曹占凤 魏晓萌 岳云 武永陶 《中国种业》 2023年第4期76-78,83,共4页
通过不同中药材浸提液对中药材种子发芽率的效应研究,解决在大田育苗过程中由于发芽率不高导致的质量、产量与投入成本相关问题。采用黄芪、黄芩、半夏3种中药材的12种浸提液,对5种中药材种子进行发芽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板蓝根种... 通过不同中药材浸提液对中药材种子发芽率的效应研究,解决在大田育苗过程中由于发芽率不高导致的质量、产量与投入成本相关问题。采用黄芪、黄芩、半夏3种中药材的12种浸提液,对5种中药材种子进行发芽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板蓝根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的浸提液为四年生黄芪热浸提液,发芽率为75%;使蒙古黄芪与陇西白条党参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浸提液,其发芽率分别为78%和80%;使膜荚黄芪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热浸提液,其发芽率为47%;使二倍体黄芩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半夏热浸提液,发芽率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种子 发芽率 浸提液
下载PDF
南荻秸秆厌氧发酵产物含磷量对旱作红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2
作者 苏露涯 魏晓梦 +2 位作者 邓扬悟 葛体达 刘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3-1342,共10页
【目的】洞庭湖区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秸秆生物量大,富含磷素,每年大量秸秆废弃于水体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研究南荻秸秆发酵产物对旱作红壤磷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南荻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 【目的】洞庭湖区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秸秆生物量大,富含磷素,每年大量秸秆废弃于水体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研究南荻秸秆发酵产物对旱作红壤磷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南荻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供试土壤为红壤。供试南荻秸秆发酵物有高磷含量(4.23 g/kg)和低磷含量(2.98 g/kg)两个产品,通过厌氧发酵过程中分别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In1)和黑曲霉菌(In4)获得,以不添加秸秆发酵物作为对照(CK),在25℃恒温培养70天。在培养的第7、20、40、70天进行破坏性采样,分析土壤全磷、Olsen-P、pH、磷库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结果】在70天的培养周期中,In1处理的土壤Olsen-P均显著高于CK处理,在培养第7天最为显著,而In4处理的土壤Olsen-P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除培养第40天时显著低于CK。In1和In4处理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均较CK增加,但In4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机酸交换态磷(疏松吸附态磷),是土壤Olsen-P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南荻秸秆发酵产物显著增加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且In1处理高于In4处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土壤Olsen-P和疏松吸附态磷库与有机碳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秸秆发酵物添加对土壤磷吸附性能的影响是In1处理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重要原因。【结论】南荻秸秆厌氧发酵物进行肥料化利用,可提高旱作红壤的磷肥有效性,含磷量高的发酵物的效果更好。因此,选择可浓缩秸秆磷的发酵菌剂,生产含磷量高的秸秆发酵物,是高效利用南荻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收南荻 发酵 旱地红壤 磷有效性 土壤磷分级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长效GnRH-a降调节方案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ICSI-ET的妊娠及新生儿结局 被引量:7
3
作者 魏小萌 孔慧娟 +4 位作者 李静 胡琳莉 牛文彬 王芳 郭艺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45-85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长/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方案促排卵后首次鲜胚移植或冻融胚胎移植(FET)... 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长/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方案促排卵后首次鲜胚移植或冻融胚胎移植(FET)的1805例EM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降调节方案不同分为长效组(n=1499)和短效组(n=306),再根据移植周期的不同分为A组(长效方案所获胚胎新鲜移植周期,n=1394)、B组(长效方案所获胚胎FET周期,n=105)、C组(短效方案所获胚胎新鲜移植周期,n=274)、D组(短效方案所获胚胎FET周期,n=32)。比较A、B、C、D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单胎活产儿的出生体重、孕周、大于胎龄儿(LGA)发生率、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等临床结局。分析降调节方案和移植周期对上述结局变量的影响。结果长效组内,A组的活产率、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B组(P<0.05),孕周显著短于B组(P<0.05)。短效组内,C组的活产率、LGA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新鲜移植周期相比,A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高于C组(P<0.05),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FET周期相比,B组的LGA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短效组相比,长效组临床妊娠率高、活产率高、LGA发生率低、巨大儿发生率低(a P<0.05);与FET周期相比,新鲜周期的LGA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降低(a P<0.05),而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显著差异(a P>0.05)。结论长效GnRH-a降调节方案有利于EMS患者在新鲜移植周期中获得较高的活产率和较低的巨大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降调节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Straw and biochar strongly affect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in paddy soils 被引量:7
4
作者 YUAN Hong-zhao ZHU Zhen-ke +8 位作者 wei xiao-meng LIU Shou-long PENG Pei-qin Anna Gunina SHEN Jian-lin Yakov Kuzyakov GE Ti-da WU Jin-shui WANG Jiu-r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474-1485,共12页
The application of straw and biochar is widely practic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However,its impact on microbial functional profiles,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paddy soils,is not well understood.The aim... The application of straw and biochar is widely practic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However,its impact on microbial functional profiles,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paddy soils,is not well understood.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arbon use patterns in paddy soils amended with straw or straw-derived biochar in a 3-year field experiment in fallow soil and at various development stages of a rice crop(i.e.,tillering and blooming).We applied the community level physiological profiling approach,with 15 substrates(sugars,carboxylic and amino acids,and phenolic acid).In general,straw application resulted in the greatest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owing to the greater number of available C sources than in control or biochar plots.Biochar amendment promoted the use of α-ketoglutaric acid,the mineralization of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ny other substrat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the biochar-amended soil was separated from those of the straw-amended and control soils.Redundancy analyses revealed that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regulating the pattern of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Rhizodeposition and nutrient uptake by rice plants modulated microbial functions in paddy soils and stimulated the microbial use of N-rich substances,such as amino acids.Thus,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in organic amended paddy soils is affected by bot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mendment and plant growth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etabolism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BIOCHAR amendment PADDY soil MicroRespTM
下载PDF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8
5
作者 葛体达 王东东 +3 位作者 祝贞科 魏亮 魏晓梦 吴金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72,共13页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灵敏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标记方法,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自然丰度法、与13C贫化示踪技术结合的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实验、脉冲与连...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灵敏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标记方法,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自然丰度法、与13C贫化示踪技术结合的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实验、脉冲与连续标记法以及碳同位素高丰度底物富集标记法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常用的碳同位素示踪方法;通过将长期定位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结合,量化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的传输与分配特征,明确植物光合碳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稳定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阐明土壤碳动态变化(迁移与转化)和新碳与老碳对土壤碳库储量的相对贡献,评估有机碳输入、转化与稳定的生物与非生物微观界面过程机制。然而,生态系统碳循环受气候、植被、人为活动等多因素影响,碳同位素技术需要结合质谱、光谱技术实现原位示踪,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其微生物驱动机制,从而构建灵敏、准确、多尺度、多方位的同位素示踪技术体系。因此,该文以稳定碳同位素为主,综述了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分析方法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应用进展,归纳总结了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原位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对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质 碳循环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 稳定碳同位素探针技术
原文传递
金融区制、经济不确定性和居民消费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国庆 魏晓萌 范红岗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6,共9页
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等事件的发生导致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并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居民消费。文章主要考虑这种不确定性向消费传导过程中金融因素的作用;并提出一个基于随机波动率的时变权重金融状况指数,用以描述中国金融状况的变化;同... 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等事件的发生导致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并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居民消费。文章主要考虑这种不确定性向消费传导过程中金融因素的作用;并提出一个基于随机波动率的时变权重金融状况指数,用以描述中国金融状况的变化;同时将其作为划分金融区制的门限变量,基于门限回归和引入内生不确定性机制的含共同均值波动率的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CSVM)模型,分析不同金融区制下不确定性冲击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在金融扩张区制,居民消费受到一单位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后会在短期内略微下降,但是在良好的金融状况下由于宽松的信贷条件、充足的流动性、消费者的信心以及预期等因素的作用,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的抑制效应会出现反转,在中长期内刺激消费的增加;而在金融紧缩区制,不确定性冲击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文章认为,保持良好的金融状况有助于缓解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区制 经济不确定性 居民消费 TVAR-CSVM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不同深度稻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林森 唐美铃 +7 位作者 祝贞科 魏亮 魏晓梦 周萍 葛体达 王久荣 邹冬生 吴金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01-3909,共9页
与稻田土壤碳周转密切相关的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肥力和肥料管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秸秆还田(ST)、化肥(NPK)和不施肥(CK)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以10 cm的间距分段采集土壤剖面0~40 cm范围内的新鲜土样,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参... 与稻田土壤碳周转密切相关的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肥力和肥料管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秸秆还田(ST)、化肥(NPK)和不施肥(CK)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以10 cm的间距分段采集土壤剖面0~40 cm范围内的新鲜土样,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深层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的土壤,施用化肥和秸秆土壤的BG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5%~118%和55%~342%;NAG酶活性分别提高了9%~30%和102%~484%.同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0~20 cm深层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 cm深层土壤.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秸秆还田可高程度影响稻田深层土壤.RDA分析表明土壤碳氮含量主要与0~20 cm的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20~40 cm的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不同深层土壤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秸秆还田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合理的秸杆还田有利于改善稻田深层土壤肥力,优化农田土壤养分循环,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长期施肥 土层 酶活性 碳氮水解酶 米氏方程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稻田土壤胞外酶活性对底物可利用性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宁玉菲 魏亮 +4 位作者 魏晓梦 祝贞科 袁红朝 葛体达 吴金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52-2860,共9页
土壤中碳(C)和氮(N)等底物的可利用性决定着微生物生长代谢,同时影响土壤胞外酶活性.为探讨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原有有机质变化的响应,本试验选取了长期定位试验田的4种施肥处理水稻土[无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化肥配施(OM)... 土壤中碳(C)和氮(N)等底物的可利用性决定着微生物生长代谢,同时影响土壤胞外酶活性.为探讨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原有有机质变化的响应,本试验选取了长期定位试验田的4种施肥处理水稻土[无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化肥配施(OM)和秸秆还田+化肥配施(ST)],通过0、 4、 8和12个月的分段培养获取了具有不同可利用性C、N含量梯度的土壤,分析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的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与可溶性有机碳(DOC)、铵态氮(NH4^+-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OM和ST处理对土壤中DOC含量的提高更显著(P<0.01),是CK和NPK处理的2~3倍.NPK、OM和ST处理的MBC含量、BG和NAG酶活性高于CK处理.所有施肥处理中,随着可利用性底物(DOC和NH4^+-N)含量的升高,BG和NAG活性整体呈稳定或下降趋势,MBC和MBN含量变化趋势与BG和NAG相同.施肥处理和培养时间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DOC、NH4^+-N、MBC和MBN的含量.回归分析显示, OM处理MBC/MBN值与DOC/NH4^+-N值之间正相关(P<0.05);ST处理的ln(BG)/ln(NAG)值和DOC/NH4^+-N值之间负相关(P<0.01),这表明稻田土壤可利用性底物浓度是影响胞外酶活性的关键因子,且微生物量的碳氮计量比受控于土壤中底物的碳氮计量关系.该结果对深入研究稻田土壤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调节稻田土壤碳氮平衡,提高稻田土壤肥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酶活性 底物可利用性 碳氮计量比 水稻土 长期施肥
原文传递
不同水分条件和微生物生物量水平下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子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琪 李宇虹 +4 位作者 李哲 魏晓梦 祝贞科 吴金水 葛体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40-2448,共9页
稻田土壤常处于频繁的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条件的改变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然而,不同水分条件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 稻田土壤常处于频繁的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条件的改变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然而,不同水分条件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选取典型亚热带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设置干湿交替和持续淹水这2个水分条件,并通过氯仿熏蒸方法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从而获得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高低两个水平的土壤,探讨水分条件和微生物生物量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培养前30 d,干湿交替处理处在不淹水状态,其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持续淹水处理;30 d后干湿交替处理进入淹水状态,在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中,其CO_(2)累积排放量和持续淹水处理的差距逐渐减小,直至78 d无显著差异;在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中,78 d时干湿交替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仍显著低于持续淹水处理.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在培养初期(前20 d)受其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影响,CO_(2)排放速率可达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的1.1~6.1倍;在培养后期(第45~78 d)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达到稳定,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的稳定矿化速率比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高20%~3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的减少(ΔDOC)和Fe^(2+)含量的增加(ΔFe^(2+))显著影响持续淹水条件下的CO_(2)累积排放量的变化值(ΔCO_(2)),但对干湿交替处理淹水阶段的CO_(2)累积排放量却无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的CO_(2)日排放速率在干湿交替处理下与葡萄糖苷酶(BG)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在持续淹水处理下与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过氧化酶(PE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在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中,CO_(2)日排放速率在持续淹水处理下与NAG活性呈负相关,在干湿交替处理下与酶活性无关.综上,干湿交替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低于持续淹水处理,且该差异在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土壤中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大小会决定土壤有机碳稳定矿化速率水平;可溶性有机碳量和铁元素的还原量影响持续淹水条件下土壤的CO_(2)排放量;土壤水分条件会影响CO_(2)日排放速率及其关键生物酶因子.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水稻土碳循环和固碳潜力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水分管理 微生物生物量 有机碳矿化 酶活性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锥叶柴胡中6个主要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晓萌 严华 +4 位作者 陆以云 麻思宇 程显隆 魏锋 杜树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622,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锥叶柴胡中6个皂苷类成分柴胡皂苷A、C、D及柴胡次皂苷F、G、I的含量。方法:采用Inert Sustain AQ-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锥叶柴胡中6个皂苷类成分柴胡皂苷A、C、D及柴胡次皂苷F、G、I的含量。方法:采用Inert Sustain AQ-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柴胡皂苷A、C、D及柴胡次皂苷F、G、I质量浓度分别在8.32~208、3.50~88.2、24.0~600、13.2~331、31.3~783、6.65~166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1.1%~107.7%(RSD<3%,n=6)。12批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11%~0.34%、0.05%~0.20%、0.35%~1.92%、0.13%~0.87%、0.18%~1.49%、0.04%~0.37%。结论: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锥叶柴胡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叶柴胡 柴胡皂苷 柴胡次皂苷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不同年限有机栽培对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艳利 魏晓梦 +5 位作者 吴传发 邓扬悟 廖健利 黄丹枫 吴金水 葛体达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2-610,共9页
氮是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维持最重要的元素。有机农业无化学肥料投入,生物固氮是氮素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有机栽培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固氮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20年常规栽培花椰菜农田土壤为对照,比较经10年、14年、20... 氮是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维持最重要的元素。有机农业无化学肥料投入,生物固氮是氮素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有机栽培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固氮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20年常规栽培花椰菜农田土壤为对照,比较经10年、14年、20年有机栽培后土壤微生物固氮活性的变化,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探究了影响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7天的测定周期中,与常规栽培相比,10年和14年有机栽培降低了前期土壤生物固氮速率,但整个周期累积固氮在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限有机栽培对土壤生物固氮速率和累积固氮量影响显著,整体而言14年有机栽培的最低,10年和20年有机栽培间的差异因培养时间而异。培养结束时,常规栽培土壤固氮速率接近于0,有机栽培的花椰菜土壤则仍保持较高活性。皮尔森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表明,NH_(4)^(+)、NO_(3)^(-)及Olsen P含量是影响有机栽培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关键因素;其中,NO_(3)^(-)对固氮有抑制作用,Olsen P则促进了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耕作年限 固氮活性 矿质态氮 有效磷
原文传递
香菇多糖对甲状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文霞 魏小萌 王彩虹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875-2877,共3页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甲状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小鼠均于背部注射甲状腺癌TT细胞悬液0.1 m L,肿瘤体积长至80 mm3时进行相关实...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甲状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小鼠均于背部注射甲状腺癌TT细胞悬液0.1 m L,肿瘤体积长至80 mm3时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香菇多糖(20 mg·kg^-1)、阿霉素(20 mg·kg^-1),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9%Na Cl 100μL,每2 d药物干预1次,均连续干预20 d。计算肿瘤体积比,统计小鼠存活时间,以MTT实验检测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甲状腺癌荷瘤小鼠中肿瘤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后21 d,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比分别为23.05±4.26,16.45±2.39,12.36±3.09,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23.46,36.05,39.52 d,脾指数(SI)分别为(4.65±1.13),(5.96±1.02),(3.54±1.05)mg·g^-1,T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6±0.04,0.63±0.14,0.39±0.02,B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3±0.07,0.58±0.03,0.34±0.04,WB检测显示,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0.26,0.63±0.12,0.58±0.09;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08,0.39±0.05,0.33±0.06,Axin2分别为1.06±0.10,0.46±0.08,0.23±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香菇多糖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甲状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同时改善了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香菇多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抑瘤作用 免疫
原文传递
一种新结构MZI型全光纤Interleaver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彦 魏小萌 +2 位作者 高敏 鲁怀伟 罗冠炜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2-587,共6页
根据光纤谐振腔反馈回路对光信号引入的相位调节原理,借助一字型3×3光纤耦合器构建的带自反馈光纤谐振腔的2×2光纤耦合器,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推导了该MZI的输出表... 根据光纤谐振腔反馈回路对光信号引入的相位调节原理,借助一字型3×3光纤耦合器构建的带自反馈光纤谐振腔的2×2光纤耦合器,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推导了该MZI的输出表达式,并对它作为波长交错滤波器(Interleaver)时的滤波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全光纤MZI-Interleaver相比较,它的滤波性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其透射率形态更加接近于方波,阻带抑制和过渡带滚降特性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耦合器 MACH-ZEHNDER干涉仪 波分复用
原文传递
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小萌 吴伟 白雪峰 《化学与粘合》 CAS 201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对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以及加氢异构化反应催化剂设计和制备过程中酸性载体的选择、金属位的研究以及酸性位与金属位的协同作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加氢异构化 双功能催化剂
原文传递
中国H5N1禽流感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卫小萌 张娟 +1 位作者 李明涛 裴鑫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区域,探究其2004—2019年H5N1亚型高致病禽流感发生次数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ArcGIS 10.5软件和SPSS 26.0软件,应用聚类分析和χ^(2)检验研究H5N1疫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应用空间自相... 目的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区域,探究其2004—2019年H5N1亚型高致病禽流感发生次数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ArcGIS 10.5软件和SPSS 26.0软件,应用聚类分析和χ^(2)检验研究H5N1疫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应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H5N1疫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通过时间聚类分析,得到在疫情流行阶段(2004—2005年)和平稳阶段(2006—2019年),H5N1疫情暴发次数在时间分布上都存在聚集性,其中1月、2月、6月和11月为疫病的高发期。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疫情流行阶段H5N1空间分布呈聚集性,疫情平稳阶段呈现随机分布。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流行阶段H5N1热点地区集中在中国中部地区,主要包括乌鲁木齐、咸宁、岳阳、安庆、九江等市,平稳阶段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部。χ^(2)检验显示疫病发生与候鸟迁徙具有相关关系。结论中国H5N1禽流感在流行阶段具有时空聚集性,在平稳阶段仅具有一定的时间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时空统计方法 空间自相关 时间相关性 候鸟
原文传递
Ni_2P/SAPO-41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异构化反应性能
16
作者 蓝先恩 贾国志 +5 位作者 魏小盟 张玉琪 吴骐 杨心悦 白雪峰 吴伟 《化学与粘合》 CAS 2019年第3期157-161,177,共6页
以二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的SAPO-41分子筛为酸性载体,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不同担载量的x Ni_2P/SAPO-41(x为Ni_2P的质量百分含量)系列双功能催化剂,并作为对比制备了3Ni/SAPO-41催化剂。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 以二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的SAPO-41分子筛为酸性载体,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不同担载量的x Ni_2P/SAPO-41(x为Ni_2P的质量百分含量)系列双功能催化剂,并作为对比制备了3Ni/SAPO-41催化剂。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Py-IR)和H_2-化学吸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3Ni/SAPO-41催化剂相比,x Ni_2P/SAPO-41系列双功能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异十六烷的选择性,其中3Ni_2P/SAPO-41的催化性能最佳,在正十六烷转化率为80.7%时,异十六烷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高达82.5%和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SAPO-41 双功能催化剂 加氢异构化 正十六烷
原文传递
细根性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直接影响与机制——以亚热带杉阔混交林为例
17
作者 金朝斌 魏晓梦 +3 位作者 徐海东 庞丹波 王聪 申卫军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520-530,共11页
细根性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由微生物介导或由细根与土壤的直接互作而发生,然而前者受到了大量关注,后者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亚热带杉阔混交林中6个混交树种(资源获取和资源保守型各3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网袋试验,研究了细根对... 细根性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由微生物介导或由细根与土壤的直接互作而发生,然而前者受到了大量关注,后者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亚热带杉阔混交林中6个混交树种(资源获取和资源保守型各3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网袋试验,研究了细根对土壤氮、磷有效性的直接、间接和总体效应,及其与细根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两种资源利用策略下,细根与土壤直接接触均能提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获取型树种对土壤磷的影响更为显著,表现为更强的直接、间接和总体效应,而保守型树种对土壤氮的间接效应更强。细根碳氮比是调控其对土壤氮、磷有效性影响的首要因素。资源利用策略对氮有效性的直接影响差异主要取决于对养分摄取的强弱,间接影响则由有机氮矿化主导。低碳氮比的细根提高了磷有效性,该影响通过产生更多的磷酸酶直接产生,或通过降低土壤pH而间接实现。本研究丰富了细根性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调控机制,并为杉阔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性状 资源利用策略 直接效应 土壤氮有效性 土壤磷有效性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