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探究——以泸州地区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晓娅 《鄂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川南五市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斗争历史的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漫长夜里,川南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对川南地区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川南五市各个地区高校利用本地红色文... 川南五市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斗争历史的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漫长夜里,川南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对川南地区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川南五市各个地区高校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川南一体化视野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川南红色文化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形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于大学生成长成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红色文化 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
下载PDF
两种菌剂处理对连作三七根际土壤的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涵予 位小丫 +4 位作者 林煜 陈婷 陶子曦 林文雄 林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1189,共9页
本研究探讨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Effective Micoorganisms,EM)与木霉菌剂(Trichoderma,TRI)对三七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M和TRI处理的重茬三七出苗率、保苗率、产量均显著提高;EM处理的重茬土壤中的各营养指标均有... 本研究探讨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Effective Micoorganisms,EM)与木霉菌剂(Trichoderma,TRI)对三七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M和TRI处理的重茬三七出苗率、保苗率、产量均显著提高;EM处理的重茬土壤中的各营养指标均有所提高,TRI处理的重茬土壤中的速效钾等营养指标显著提高;HPLC分析发现,重茬三七根际土壤的酚酸含量未出现累积效应,可见三七连作障碍的发生并非是由化感物质的直接作用造成的,可能与化感物质对根际环境的间接作用有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荧光定量PCR(qRT-PCR)原位分析验证结果发现两种菌剂处理均能使连作土壤中的有益菌含量增加,有害菌含量减少,其中TRI的处理效果更为显著。说明这两种菌剂处理均可有效修复三七根际土壤,缓解连作障碍,同时显著提高三七产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微生物菌剂 根际土壤 土壤修复
下载PDF
微生物非核糖体多肽的合成基因簇挖掘及其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魏小雅 刘欣 +1 位作者 于宏伟 郭润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3-361,共9页
非核糖体多肽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受到关注,它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许多微生物能利用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NRPSs)合成这些非核糖体多肽。NRPSs是一类分子巨大的蛋白复合物,由一系列催化结构域组成,能识别、... 非核糖体多肽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受到关注,它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许多微生物能利用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NRPSs)合成这些非核糖体多肽。NRPSs是一类分子巨大的蛋白复合物,由一系列催化结构域组成,能识别、激活、转运氨基酸底物并按特定顺序合成非核糖体肽(non-ribosomal peptide,NRPs)。其模块化结构涉及的基因在基因组上成簇排列。基于基因组挖掘技术可以预测基因组上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并发现新的次级代谢产物。针对非核糖体多肽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布、挖掘、模块化结构以及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有望为理解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系统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机制和挖掘新型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核糖体多肽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基因簇 生物合成
下载PDF
中山市白纹伊蚊现场种群击倒抗性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罗菊 刘德星 +4 位作者 陈健 魏晓雅 李婷婷 邱德义 刘环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现场种群的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了解其抗药性水平,探讨kdr基因突变与性别间抗药性差异的关系,为蚊虫的抗性机制研究以及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8-11月在中山市选择5个生境采集白纹伊蚊幼...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现场种群的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了解其抗药性水平,探讨kdr基因突变与性别间抗药性差异的关系,为蚊虫的抗性机制研究以及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8-11月在中山市选择5个生境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和蛹569只,实验室饲养至成虫,提取单只成蚊基因组DNA,扩增并测序分析kdr基因突变情况,并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成蚊kdr基因突变的差异。结果共检测中山市5个生境的白纹伊蚊569只。kdr基因1532位点未发生突变,等位基因为野生型ATC/I,基因型为F/F。1534位点存在突变,有5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TTC/F,突变型TTG/L、TCC/S、TCG/S、TGC/C;8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F/F,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L、F/S和F/C,突变型纯合子L/L和S/S,突变型杂合子L/S和L/C。雌雄蚊个体间kdr基因1534位点的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8,P>0.05)。结论中山市白纹伊蚊kdr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提示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雌雄蚊在kdr基因突变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抗药性 击倒抗性基因 性别差异
下载PDF
首次截获弯曲歪尾蠊(Phyllodromiidae:Symploce)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婷婷 魏晓雅 +2 位作者 陈健 刘德星 岳巧云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2019年10月18日在中山港口岸来自莫桑比克进口原木中截获4头蜚蠊,通过外部特征初步判断为歪尾蠊属,利用原木来源地信息查找非洲地区歪尾蠊属的文献资料,通过外部形态和雄虫尾器的特征比较,最终确定截获的4头蜚蠊为弯曲歪尾蠊Symploce in... 2019年10月18日在中山港口岸来自莫桑比克进口原木中截获4头蜚蠊,通过外部特征初步判断为歪尾蠊属,利用原木来源地信息查找非洲地区歪尾蠊属的文献资料,通过外部形态和雄虫尾器的特征比较,最终确定截获的4头蜚蠊为弯曲歪尾蠊Symploce incuriosa(Saussure,1899)。对截获的弯曲歪尾蠊进行了外部形态特征描述,提供了详细的成虫外部形态及雄性成虫尾器解剖图片、鉴别特征、地理分布及非洲地区歪尾蠊属的种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歪尾蠊 形态鉴定 首次截获
下载PDF
阳桃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卫晓娅 郑新华 +3 位作者 李清正 高华山 王继红 马素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研究阳桃根Averrhoa carambola L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阳桃根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 目的研究阳桃根Averrhoa carambola L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阳桃根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8,9-dehydropellitorine(2)、7-O-feruloylorientin(3)、2-乙酰基-3,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4)、对羟基苯丙酸(5)、1,6-desoxypipoxide(6)、isolug-randoside(7)、liriotulipiferine(8)、2,5,7,9-四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9)、6,3′,4′-trihydroxyaurone(10)、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基-1-酮(11)、diasyringaresinol(1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3)、isosilychristin(14)、pyrrolezanthine-6-ethyl ether(15)。化合物7对MCF7、SKOV-3细胞,化合物8对MCF7、HeLa、HT29细胞,化合物12对HeLa、SKOV-3、HT29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47.93±2.86)、(46.86±2.71),(39.84±2.65)、(41.83±2.67)、(42.65±2.71),(35.67±2.57)、(46.58±2.73)、(33.86±2.65)μmol/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12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桃根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Using Secondary Relative Benefit Model Based on DEA
7
作者 HUANG Qing-hua NIU Lei +1 位作者 wei xiao-ya XIE Lin-sh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We use the secondary relative benefit model based on DEA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financial expendi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which can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the production effectiveness determin... We use the secondary relative benefit model based on DEA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financial expendi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which can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the production effectiveness determined by objectiv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all regions (as decision-making body) in the use of financial fund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In general, there is north-south gradie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between region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drought in 2010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whole province; the performance score of each item in Liupanshui City and Southwest Guizhou is very low;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in most region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we need to ensure the scale of input;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ppropriate preferential financial policies for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s; adopt the way of special check and acceptance of supporting projects to strengthen the use management of the fund for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PERFORMANCE eval
下载PDF
2017-2022年中山口岸输入性病媒生物截获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赖梅凤 陈健 +7 位作者 李婷婷 刘德星 魏晓雅 聂维忠 岳巧云 石筱毓 邱德义 毕水莲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山口岸2017-2022年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数据,总结中山口岸病媒生物输入规律,为口岸制定病媒生物监测策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7-2022年中山口岸入境货物截获病媒生物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病... 目的分析中山口岸2017-2022年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数据,总结中山口岸病媒生物输入规律,为口岸制定病媒生物监测策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7-2022年中山口岸入境货物截获病媒生物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病媒生物的种属构成比、数量变化、来源地及与携带途径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2年中山口岸截获的病媒生物有蜚蠊、蝇、蚊、鼠形动物及蠓共5大类51种。其中,截获的蜚蠊类中,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古巴绿蠊和德国小蠊分别占蜚蠊总数的36.48%、28.36%、17.64%和13.37%;蛆症异蚤蝇、家蝇、市蝇和红头丽蝇分别占蝇类总数的26.14%、25.00%、12.50%和11.36%;致倦库蚊、东乡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蚊类总数的85.11%、7.98%和3.72%;主要的鼠形动物是黄胸鼠;主要蠓类为异域库蠓。蜚蠊的主要来源地是圭亚那,蝇类和蚊类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口岸病媒生物主要通过木材原料、集装箱和入境维修船舶等途径入境;木材中携带的病媒生物种类较多,最多的是蜚蠊,占48.41%。结论中山口岸截获病媒生物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其中有6种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的国内未见分布种,外来病媒生物入侵风险和由此带来的公共卫生潜在风险较高,进一步加强口岸病媒生物检疫鉴定、监测和防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口岸 病媒生物 截获
原文传递
基于磁共振成像和机器学习的针刺镇痛神经标志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魏晓雅 张娜 +5 位作者 李金玲 石广霞 王丽琼 屠建锋 刘存志 王旭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509,共5页
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患者的主观评价是目前临床研究中衡量针刺镇痛效果的常用标准,但缺乏客观性和精准性。近年来,有研究尝试应用磁共振成像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针刺治疗前后患者大脑的磁共振影像,识别具有特异性的神经标志物... 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患者的主观评价是目前临床研究中衡量针刺镇痛效果的常用标准,但缺乏客观性和精准性。近年来,有研究尝试应用磁共振成像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针刺治疗前后患者大脑的磁共振影像,识别具有特异性的神经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不仅有助于阐释针刺镇痛的脑机制,且有望发展为研究针刺镇痛效应的客观指标。本文从基于磁共振成像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疼痛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意义和可行性分析切入,总结其在针刺镇痛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生物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口岸截获国内未见分布种小异甲蠊(Diplopterina parva)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德星 李婷婷 +5 位作者 魏晓雅 岳巧云 邱德义 柯明剑 聂维忠 陈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864,共6页
目的 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中山港口岸进口集装箱中截获的2只蜚蠊进行种类鉴定。方法2021年11月在中山港口岸来自尼日利亚的集装箱截获了1只雌性蜚蠊和1只蜚蠊若虫,通过形态学方法检索雌性蜚蠊的形态特征,并同时提取2只蜚蠊... 目的 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中山港口岸进口集装箱中截获的2只蜚蠊进行种类鉴定。方法2021年11月在中山港口岸来自尼日利亚的集装箱截获了1只雌性蜚蠊和1只蜚蠊若虫,通过形态学方法检索雌性蜚蠊的形态特征,并同时提取2只蜚蠊基因组DNA,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雌性蜚蠊形态鉴定为小异甲蠊,2只蜚蠊的COⅠ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未比对出相似度>98%的同源物种,但是2只蜚蠊COⅠ基因序列相互比对相似度>98%,可判定该蜚蠊若虫与雌性成虫同为小异甲蠊(Diplopterina parva)。经查证国内未见该种蜚蠊分布。结论 中山港口岸进口集装箱截获的2只蜚蠊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均为小异甲蠊,为国内未见分布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未见分布种 小异甲蠊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中山口岸
原文传递
首次截获2种国内未见分布拉丁蠊属(Latindiinae:Latindia)蜚蠊的形态学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婷婷 刘德星 +4 位作者 陈健 魏晓雅 邱德义 柯明剑 岳巧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2-747,共6页
目的对中山港口岸截获的2只蜚蠊进行形态学鉴定。方法2021年3月9日和5月11日,先后在广东中山港口岸来自法属圭亚那的进口原木中截获蜚蠊各1只,通过形态特征比较初步确定到属,利用原木来源地信息查找南美洲地区该属的文献资料,根据文献... 目的对中山港口岸截获的2只蜚蠊进行形态学鉴定。方法2021年3月9日和5月11日,先后在广东中山港口岸来自法属圭亚那的进口原木中截获蜚蠊各1只,通过形态特征比较初步确定到属,利用原木来源地信息查找南美洲地区该属的文献资料,根据文献描述确定具体种类。结果3月9日截获的雄性蜚蠊为多恩拉丁蠊(Latindia dohrniana Saussure&Zehntner,1894),5月11日截获的雄性蜚蠊为未被描述的拉丁蠊1新种(Latindia sp.nov.)。结论拉丁蠊属在国内未见记录,截获的多恩拉丁蠊和Latindia sp.nov.亦为国内未记录种,本发现为今后口岸截获该属蜚蠊的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蠊 形态鉴定 首次截获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中山口岸不同港区小型哺乳动物及其携带体表寄生虫和病原体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植涛 刘德星 +7 位作者 陈健 李婷婷 魏晓雅 岳巧云 甘翔 丁锦颜 刘环宇 邱德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3-799,共7页
目的 监测调查中山口岸4个港区(中山、神湾、小榄和黄圃港区)的小型哺乳动物种类,及其携带媒介昆虫和自然感染鼠类病原体的情况。方法 2020年5月-2022年5月使用笼夜法在中山口岸4个港区捕捉小型哺乳动物,采集其体表寄生虫并提取核酸,然... 目的 监测调查中山口岸4个港区(中山、神湾、小榄和黄圃港区)的小型哺乳动物种类,及其携带媒介昆虫和自然感染鼠类病原体的情况。方法 2020年5月-2022年5月使用笼夜法在中山口岸4个港区捕捉小型哺乳动物,采集其体表寄生虫并提取核酸,然后解剖取肝、脾、肺、肾4种器官的组织提取核酸,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扩增引物Batl5310/R6036R和LCO1490/HCO2198分别对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体表寄生虫进行物种分子生物学鉴定;参照国境口岸检测鼠类病原体的行业标准检测捕获小型哺乳动物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汉坦病毒、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巴尔通体、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菌)的感染情况,并用χ2检验对4个港区小型哺乳动物分布以及其携带寄生虫和自然感染病原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个港区共布放鼠笼1 630笼次,捕获小型哺乳动物48只,平均密度为2.94%,其中中山港区5只,神湾港区24只,小榄港区7只,黄圃港区12只,平均密度分别为1.23%、5.88%、1.73%和2.93%。共检出体表寄生虫34只,分别为虱17只,螨12只,蚤4匹,蜱1只,小型哺乳动物染虱率10.42%、染螨率12.50%、染蚤率6.25%、染蜱率2.08%,4个港区间小型哺乳动物各类体表寄生虫染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共10只小型哺乳动物检测到感染巴尔通体,总阳性率为20.83%,其中黄圃港区巴尔通体阳性率为50.00%、神湾港区为16.67%,中山和小榄港区未检出;从8只黄胸鼠、3只褐家鼠和37只臭鼩中分别检出4、1和5只鼠巴尔通体阳性。检出巴尔通体中4条序列分别鉴定为Bartonella tribocorum、B.queenslandensis、B. phoceensis,6条序列未鉴定到种,鼠种与巴尔通体种类间关联强度为r=0.765。检测鼠疫菌、汉坦病毒、土拉菌及致病性钩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中山口岸小型哺乳动物密度较高,各港区小型哺乳动物均有体表寄生虫,其中2个港区的小型哺乳动物有自然感染巴尔通体的情况且感染率高,应加强卫生管理及鼠传疾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口岸 小型哺乳动物 巴尔通体 寄生虫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人体排出未知昆虫幼虫鉴定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健 魏晓雅 +4 位作者 李婷婷 殷波 刘德星 邱德义 岳巧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 使用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两名儿童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昆虫幼虫进行鉴定,解决未知昆虫幼虫无法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的难题,为主诊医生后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家长收集并送检的患儿从尿道排出的不明... 目的 使用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两名儿童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昆虫幼虫进行鉴定,解决未知昆虫幼虫无法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的难题,为主诊医生后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家长收集并送检的患儿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活体昆虫幼虫为材料,先进行图像采集和形态学描述,然后取部分昆虫幼虫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通用引物进行DNA扩增,PCR产物直接从两端测序,DNA测序结果以MEGA6软件验证图谱确定为有效序列后,经拼接、去除通用引物序列,最终得到658 bp的COI基因片段碱基序列。上传数据与GenBank和BOLD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 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和BOLD中公布的白斑蛾蚋(Clogmia albipunctata)的COI序列相似性为100%。选取GenBank中与目的片段核苷酸序列比较所得相似性较高的7种物种序列,以红头丽蝇为外群,构建NJ树,发现昆虫幼虫的序列以及GenBank中的白斑蛾蚋聚为一类,毛蠓科的全部物种聚成一支,置信度高达100%。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这两名儿童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昆虫活虫为白斑蛾蚋的幼虫。DNA条形码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准确识别物种种类,还能鉴定近缘种,发现隐存分类单元,是对非成虫发育形态昆虫的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方法,可以有效弥补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未知昆虫幼虫 泌尿生殖道 毛蠓幼虫
原文传递
广东中山港监测到国内未见分布蚊种—波氏曼蚊
14
作者 李婷婷 邱德义 +3 位作者 陈健 刘德星 魏晓雅 岳巧云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在中山港捕获的1只未知蚊种进行鉴定。方法 2017年11月在中山港监测到1只未知蚊种(D88),形态鉴定为曼蚊属,结合COI和ITS2基因片段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捕获的蚊类D88的COI基因序列与波氏曼蚊(Mansonia bonneae)的... 目的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在中山港捕获的1只未知蚊种进行鉴定。方法 2017年11月在中山港监测到1只未知蚊种(D88),形态鉴定为曼蚊属,结合COI和ITS2基因片段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捕获的蚊类D88的COI基因序列与波氏曼蚊(Mansonia bonneae)的遗传距离为0.0021,与常型曼蚊的遗传距离为0.0086;和波氏曼蚊的同源性为99.85%,和常型曼蚊(M. uniformis)的同源性为99.39%。ITS2基因序列和常型曼蚊的最小遗传距离为0.0333,最高同源性为仅96.48%;最终确定为波氏曼蚊。经过科技查新,确认为国内未见分布种。结论分子鉴定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病媒生物形态鉴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氏曼蚊 常型曼蚊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