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钴60辐照灭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瑀龙 蓝晓庆 《海峡药学》 2019年第8期4-7,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钴60辐照应用于中药饮片、中药材与不同剂型复方制剂的灭菌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中药钴60辐照灭菌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 辐照灭菌 中药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固溶处理温度对峰值时效7050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海 韦玉龙 王芝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25-2235,共11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浸泡试验等方法,研究固溶处理(465~490℃, 1 h)对峰值时效(120℃, 24 h)7050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规律。浸泡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提高,峰值时效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先逐渐降低后...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浸泡试验等方法,研究固溶处理(465~490℃, 1 h)对峰值时效(120℃, 24 h)7050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规律。浸泡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提高,峰值时效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先逐渐降低后又升高,其中,经(485℃, 1 h)固溶处理的峰值时效合金的晶间腐蚀抗力显著提高。微观组织分析和晶界偏聚建模表明:适当提高固溶处理温度,不仅促进S-Al2CuMg2相溶解,还增大Cu在晶界偏聚浓度,从而提高峰值时效合金晶界η-Mg(Zn,Cu)2相中的Cu含量。据此初步提出:晶界η-Mg(Zn,Cu)2相中Cu含量的增加使其腐蚀电位正移,从而缩小了与无析出区的腐蚀电位差,使得二者形成微电偶的倾向性下降,由此造成峰值时效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相应逐渐降低、甚至消除。至于更高温度固溶处理的峰值时效合金再次发生晶间腐蚀,这与合金发生过烧、形成S-Al2CuMg2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固溶处理 峰值时效 晶间腐蚀
下载PDF
过时效阶段Al-Mg-Si-Cu合金的晶间腐蚀再敏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芝秀 朱凡 +4 位作者 郑凯 贾俊 韦玉龙 李海 郑子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9-2205,共7页
采用维氏硬度计和加速腐蚀试验,分别测试Al-1.1Mg-1.2Si-0.9Cu合金(质量分数,%)在220℃时效过程中硬化行为和IGC敏感性。结果表明:合金在过时效阶段能够发生IGC→PC→IGC的腐蚀行为转变,出现所谓的PC→IGC再敏化现象。过时效阶段晶界Q... 采用维氏硬度计和加速腐蚀试验,分别测试Al-1.1Mg-1.2Si-0.9Cu合金(质量分数,%)在220℃时效过程中硬化行为和IGC敏感性。结果表明:合金在过时效阶段能够发生IGC→PC→IGC的腐蚀行为转变,出现所谓的PC→IGC再敏化现象。过时效阶段晶界Q相出现连续→断续→连续的分布特征变化,决定其与无析出区能否构成连续腐蚀微电池,是合金发生IGC→PC→IGC转变的主要原因。利用晶界析出相粗化与长大过程同步进行、先后主导的观点能够合理地解释晶界Q相分布特征和无析出区宽度在过时效阶段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过时效 析出 晶间腐蚀 坑蚀
下载PDF
基于林缘效应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及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魏玉龙 李嘉悦 +2 位作者 温晶 刘璇 张秋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基于大兴安岭3块林缘样地,研究兴安落叶松林缘更新的规律,明确其特殊的更新环境和更新效果,为兴安落叶松林缘区域的林木更新以及兴安落叶松更新扩张方向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用7种聚集度指标分析更新木空间分布类型及聚集强度,对... 基于大兴安岭3块林缘样地,研究兴安落叶松林缘更新的规律,明确其特殊的更新环境和更新效果,为兴安落叶松林缘区域的林木更新以及兴安落叶松更新扩张方向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用7种聚集度指标分析更新木空间分布类型及聚集强度,对比分析3块不同类型林缘样地的更新数量情况。结果表明,从林缘到林内兴安落叶松更新木的空间分布格局,除个别受干扰的区域均匀分布,其他均为聚集分布;林缘区域的更新木聚集度比林内更新木聚集度大;兴安落叶松林缘区域的更新数量比林内多,林缘效应影响兴安落叶松更新的范围在距离林缘20m左右;光照条件好、光照时间较长的南向林缘更新情况较好;森林与不同的群落形成不同的林缘类型,林外土壤水分等条件较好的塔头草地林缘更新情况更好。林缘效应能够促进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不同的林缘类型和林缘方向更新效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林缘效应 更新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跌打酒中9种成分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蓝晓庆 韦瑀龙 陆兰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建立跌打酒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法,kinetex C 18为色谱柱,0.1%甲酸的2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ESI正负离子同时采集,多反应监测测定跌打酒中马钱子... 目的建立跌打酒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法,kinetex C 18为色谱柱,0.1%甲酸的2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ESI正负离子同时采集,多反应监测测定跌打酒中马钱子碱、士的宁、三七皂苷、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人参皂苷Rb 1、人参皂苷Rg 1的含量;测定10批样品中9个成分的含量,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9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66%~103.57%;经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106%。结论所建立的LC-MS/MS测定方法及主成分分析可为跌打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打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马钱子 大黄 三七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海平 朱月 +5 位作者 韦玉龙 李腾 于宁 朱宁 甘芝霖 孙爱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3-138,151,共7页
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C8-1对其发酵,研制具有特殊果香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发酵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进行条件优化,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 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C8-1对其发酵,研制具有特殊果香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发酵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进行条件优化,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酸含量作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9 lg CFU/m 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2 h,黑果腺肋花楸料液比为1∶3(v∶v),在此条件下,总酸含量达到6.60 mg/m L;发酵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总酚含量增加10.51%,总酸含量增加74.60%,还原糖含量降低4.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6.15%;对色泽研究可知,发酵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亮度、红色色调和黄色色调均有增强作用;抗氧化实验表明,经发酵处理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极显著高于鲜榨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p<0.01)。感官评分较鲜榨果汁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8-1可以在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进行正常的生长代谢活动,并能够提高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植物乳杆菌 发酵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不同基质食品中乌洛托品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敦萌 魏玉龙 陈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猪肉、豆干、豆腐、腐竹基质中乌洛托品的分析检测方法。方法比较提取方式、浓缩温度、固相萃取柱、微孔滤膜等关键因素测定样品中乌洛托品,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35℃旋蒸浓缩,经cleanert PCX固相萃取柱及0.22μm亲水PTFE... 目的建立适用于猪肉、豆干、豆腐、腐竹基质中乌洛托品的分析检测方法。方法比较提取方式、浓缩温度、固相萃取柱、微孔滤膜等关键因素测定样品中乌洛托品,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35℃旋蒸浓缩,经cleanert PCX固相萃取柱及0.22μm亲水PTFE微孔滤膜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乌洛托品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添加水平为1~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5.7%~91.9%,相对标准偏差为1.10%~9.88%。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日常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洛托品 提取方式 浓缩温度 固相萃取柱
下载PDF
小腿段胃经和胆经与经外细胞内外液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古菲菲 王燕平 +4 位作者 王广军 赵朋娜 李朝政 魏玉龙 张维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8-721,共4页
目的:比较胃经和胆经小腿段与同水平经外的细胞内外液阻抗差异,探究经脉的体液分布特性,揭示经络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生物阻抗谱测量技术,将1~100kHz、100!A的恒定电流通过两个间距9cm的激励电极分别输入到16名健康受试者胃经... 目的:比较胃经和胆经小腿段与同水平经外的细胞内外液阻抗差异,探究经脉的体液分布特性,揭示经络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生物阻抗谱测量技术,将1~100kHz、100!A的恒定电流通过两个间距9cm的激励电极分别输入到16名健康受试者胃经和胆经的小腿段以及同水平胃经经外肌肉上和胃经外肌肉旁的组织中,用位于激励电极之间的两个间距3cm的测量电极采集一段组织的电位和相位,并测量电极间的小腿周径。使用cole-cole曲线拟合计算出胃经、胆经、经外肌肉上和经外肌肉旁的细胞内外液阻抗,再计算其电阻率。结果:胃经、胆经、胃经外肌肉上、胃经外肌肉旁的细胞内液阻抗分别为(19.1±1.3)Ω、(15.8±1.9)Ω、(19.6±1.3)Ω、(19.4±1.2)Ω;胃经、胆经、胃经外肌肉上、胃经外肌肉旁的细胞外液的阻抗分别为(28.3±1.4)Ω、(25.7±2.0)Ω、(31.3±1.6)Ω、(32.4±1.6)Ω,胃经与胆经的细胞外液阻抗显著低于经外肌肉上和经外肌肉旁(P<0.05);细胞内液电阻率分别为(658.9±78.5)Ω·cm、(528.0±90.1)Ω·cm、(669.9±71.8)Ω·cm、(655.9±64.8)Ω·cm;细胞外液电阻率分别为(953.8±75.3)Ω·cm、(833.9±101.7)Ω·cm、(1 059.8±86.0)Ω·cm、(1 099.3±93.3)Ω·cm,胆经的细胞内外液电阻率均显著小于其他3个部位(P<0.01),胃经细胞外液电阻率显著小于经外两个部位(P<0.01)。结论:经脉上组织的细胞外液比经外组织更为丰富,进一步证明了经络的组织液通道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 胆经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阻抗
原文传递
复方健耳剂干预庆大霉素耳毒性致豚鼠毛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宣伟军 黄力毅 +4 位作者 韦瑀龙 陈壮 宣毅 陈思仲 唐俊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豚鼠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致外毛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复方健耳剂+GM组(简称中药+GM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豚鼠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致外毛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复方健耳剂+GM组(简称中药+GM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天期满;GM对照组按200 mg/(kg·d)剂量,每天分2次连续注射9天,第11天终止饲养;中药+GM组按3.994 g/(kg·d)剂量(1/2人工灌服,1/2自动饮用),预先服用复方健耳剂10天,然后在继续服用中药同时开始注射每天同等剂量GM,连续9天,第11天终止饲养。所有动物期满取出耳蜗,其中每组10只动物用于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进行耳蜗毛细胞形态学观察,另外每组6只动物,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耳蜗组织硫氧还蛋白(Trx)-1、Trx-2、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mRNA表达量。结果全耳蜗基底膜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各回三排内、外毛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完整,排列有序;GM对照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损毁严重,绝大部分细胞出现严重崩解不全,或凋亡缩小,第1回比其他各回损害较重(P<0.01),但内毛细胞仍基本存在;中药+GM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除少量和散在崩解不全外,大多仍存留可辨,形态如常,内毛细胞仍保持完整,各回外毛细胞损毁状况明显少于GM对照组(P<0.01)。中药+GM组Trx-1、Trx-2 mRNA表达明显高于GM对照组(P<0.01),ASK1 mRNA表达则明显低于GM对照组(P<0.01)。结论一定剂量GM连续使用可造成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严重损害,并以第1回明显,而且以外毛细胞为主要损害靶细胞。复方健耳剂具有防治GM耳毒性外毛细胞损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硫氧还蛋白系统,阻止ASK1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庆大霉素 耳毒性 复方健耳剂 硫氧还蛋白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琥珀酸脱氢酶染色
原文传递
基于足底压力探讨调息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晶晶 魏玉龙 +7 位作者 胡庆川 张鑫政 李航宇 陈悦 吕嘉轩 张佳蕾 邵晓倩 郑亦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856-4859,共4页
目的:通过采集分析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数据,探究调息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的调节效应。方法:招募符合标准的受试者74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人。对照组接受三圆式站桩调身训练,试验组接受三圆式站桩调身配合调息训练。两组干... 目的:通过采集分析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数据,探究调息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的调节效应。方法:招募符合标准的受试者74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人。对照组接受三圆式站桩调身训练,试验组接受三圆式站桩调身配合调息训练。两组干预周期8周,其中集中训练2周,辅导培训6周。采集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双足、单足的足底压力重心数据,包括移动轨迹总长度(TTW)、包络曲线椭圆面积(EA)、足底压力重心在左右方向的最大位移量(Delta X)、足底压力重心在前后方向的最大位移量(Delta Y)。结果:在睁眼状态下,试验组双足站立时Delta X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闭眼状态下,试验组双足站立时EA、Delta X、Delta Y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调息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息 足底压力 呼吸训练 气功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Fet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omalies: comparis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ultrasonography for diagnosis 被引量:19
11
作者 WANG Guang-bin SHAN Rui-qin +8 位作者 MA Yu-xiang SHI Hao CHEN Li-guang LIU Wen QIU Xiu-ling wei yu-long GUO Li QU Lei LI Hui-hu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1272-1277,共6页
Background Evaluation of fet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agenesis by ultrasonography (US) is frequently limited, bu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is gaining popularity in displa... Background Evaluation of fet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agenesis by ultrasonography (US) is frequently limited, bu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is gaining popularity in displaying suspected fetal anomal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RI in detecting fetal CNS agenesls. Methods Thirty-four women (aged from 22 to 35 years, average 27 years) with complicated pregnancies (16-- 39 weeks of gestation, average 30 weeks) were examined with a 1.5 T superconductive MR unit within 24 hours after ultrasonography. 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in-echo (HASTE) T2-weighted imaging (T2WI) sequence were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and fast low angle shot (FLASH) T1-weighted imaging (T1WI) sequence were applied sequentially in seven of them.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was made between the MRI and US findings as well as autopsy or postnatal follow-up MRI findings. Results The gyms, sulcus, corpus callosum, thalamus, cerebellum,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 of fetus were shown more clearly on T2-weighted MR images than on T1-weighted MR images. MRI corrected the diagnosis of US in 10 cases (10/34, 29.41%) and the diagnosis was missed only in 1 case (1/34, 2.94%). Conclusion MRI has advantages to US in detecting fetal CNS anomalies and is a supplement to US in complicated pregna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U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BNORMAL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ONOGRAPHY
原文传递
Understanding Qi Running in the Meridians as Interstitial Fluid Flowing via Interstitial Space of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 被引量:10
12
作者 ZHANG wei-bo JIA De-xian +6 位作者 LI Hong-yan wei yu-long YAN Huang ZHAO Peng-na GU Fei-fei WANG Guang-jun WANG Yan-p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04-307,共4页
Qi, blood and the meridians are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Chinese medicine(CM), which are components of the human body and mainta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qi, blood and meridians may lead to d... Qi, blood and the meridians are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Chinese medicine(CM), which are components of the human body and mainta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qi, blood and meridians may lead to discomfort and disease.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or herbal medicine aims to regulate qi and blood so as to recover normal function of the meridia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qi as well as compares and correlates them with the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body. We propose a conceptualization of qi as being similar to the interstitial fluid, and the meridians as being similar to interstitial space of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 in the body. Hence, qi running in the meridians can be understood as interstitial fluid flowing via interstitial space of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 interstitial fluid meridian interstitial space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