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浸出渣有价金属回收及全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振银 高文成 +3 位作者 温建康 甘永刚 武彪 尚鹤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0-1410,共11页
锌浸出渣是一种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固废资源.本文针对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以及全质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种类多,如锌、铅和银等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其回收工艺主要有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通过... 锌浸出渣是一种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固废资源.本文针对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以及全质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种类多,如锌、铅和银等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其回收工艺主要有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通过对多种典型锌浸出渣回收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的详细比较分析,提出了微生物浸出-氯盐浸出联合的方法,该方法可高效浸出锌浸出渣中的锌、铅和银,对不同类型的锌浸出渣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展现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其次,介绍了锌浸出渣全质化利用的进展,展望了技术发展方向,锌浸出渣全质化利用将朝着制备性能优异、精细化和绿色节能的高端材料方向发展,在实现锌冶炼行业清洁生产的同时努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有价金属回收 微生物法 固废处理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还原焙烧—磁选分步回收针铁矿渣中的锌铟铁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文成 温建康 +2 位作者 付政 蔡镠璐 尚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针铁矿法常用于湿法炼锌工艺中的除铁,其产生的针铁矿渣含有铁、锌等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原料,提出了采用还原焙烧—磁选的方法分步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针铁矿法常用于湿法炼锌工艺中的除铁,其产生的针铁矿渣含有铁、锌等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原料,提出了采用还原焙烧—磁选的方法分步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其中有价金属含量和主要物相组成;通过考察还原焙烧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优化后的还原焙烧条件为:碳粉添加量为针铁矿渣量的60%、焙烧时间4 h、焙烧温度1100℃,锌和铟的挥发率可分别达到93.63%和71.48%。还原焙烧后的渣进行强磁—弱磁磁选试验获得铁精矿产品,铁精矿产品产率69.46%、铁品位6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渣 还原焙烧 磁选 回收
下载PDF
钴对羟肟萃取剂的毒化及其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静娴 武彪 +2 位作者 孙启 温建康 刘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2-1932,共11页
在萃取实践中发现,钴会对羟肟萃取剂产生毒化,严重制约钴萃取冶金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萃取的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氧化和毒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对比分析了钴在氨性介质溶液体系和羟肟萃取体系下的化... 在萃取实践中发现,钴会对羟肟萃取剂产生毒化,严重制约钴萃取冶金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萃取的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氧化和毒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对比分析了钴在氨性介质溶液体系和羟肟萃取体系下的化学性质及行为,阐明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有机羧酸和有机磷酸对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毒化的抑制行为及机理,分析了有机磷酸/羟肟协萃体系下毒化被抑制的原因,指出当前在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及其抑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未来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与方法,为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肟萃取剂 钴的萃取 毒化 有机酸 抑制机制
下载PDF
锌的生物浸出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旭 高文成 +2 位作者 温建康 武彪 刘学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703,共11页
锌是现代工业所必需的有色金属,属于很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在世界所有金属产量中排名第四,仅次于铁、铝和铜.随着低品位难处理锌资源的种类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湿法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锌的生物浸出技术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展... 锌是现代工业所必需的有色金属,属于很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在世界所有金属产量中排名第四,仅次于铁、铝和铜.随着低品位难处理锌资源的种类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湿法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锌的生物浸出技术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展示出了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含锌资源的矿物特征,并对其生物可浸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目前锌的生物浸出体系,所用浸矿菌种,浸出过程所涉及的电化学、热力学、动力学以及浸出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接着,对锌的生物浸出技术现状和工艺新进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锌的生物浸出工艺的发展趋势及后续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高效浸锌菌种的选育驯化、与之相匹配的工艺及装备研发,是锌的生物浸出当今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浸矿菌种 反应机理 回收
下载PDF
Bioleaching and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pyrite,chalcocite and covellite 被引量:6
5
作者 SHANG He GAO wen-cheng +1 位作者 WU Biao wen jian-k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037-2051,共15页
In this work,the bioleaching process of pyrite,chalcocite and covellite which were the main phase compositions for Zijin copper mineral wa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The influence parameters,such as leaching temperature... In this work,the bioleaching process of pyrite,chalcocite and covellite which were the main phase compositions for Zijin copper mineral wa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The influence parameters,such as leaching temperature,Fe^(3+)concentration,pH of solution and bacteria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leaching kinetics of the pyrite,chalcocite and covellite under the studied conditions was successfully modeled by an empirical diffusion-like equation,respectively.The apparent activity energy of pyrite leaching,chalcocite leaching(stage Ⅱ)and covellite leaching was calculated to be 69.29,65.02 and 84.97 kJ/mol,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ITE CHALCOCITE COVELLITE BIOLEACHING KINETICS
下载PDF
Well-controlled stirring tank leaching to improve bio-oxidation efficiency of a high sulfur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被引量:4
6
作者 WU Biao SHANG He +3 位作者 wen jian-kang LIU Mei-lin ZHANG Qi-dong CUI Xing-l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416-1423,共8页
For the high sulfur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with 41.82%sulfur and 15.12 g/t gold,of which 82.11%was wrapped in sulfide,a well-controlled stirring tank leaching wa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bio-oxidation efficien... For the high sulfur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with 41.82%sulfur and 15.12 g/t gold,of which 82.11%was wrapped in sulfide,a well-controlled stirring tank leaching wa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bio-oxidation efficiency.Results show that bio-oxidation pretreatmen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gold recovery rate of high-sulfur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and at the optimum pH 1.3 in this study,compared with the process without pH control,the oxidation rate of sulfur increased from 79.31%to 83.29%,while the recovery rate of gold increased from 76.54%to 83.23%;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activity of mixed culture could be sustained and the formation of jarosite could diminish.The results also displayed that for the high sulfur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the recovery of gold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xidation rate of sulfur,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gol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ulfur oxidation rat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XIDATION high-sulfur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stirring leaching pH control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 optimization of bioleaching parameters for high-magnesium nickel sulfide ore 被引量:3
7
作者 SUN Jian-zhi WU Biao +1 位作者 CHEN Bo-wei wen jian-k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88-1499,共12页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during the bioleaching of Jinchuan high-magnesium nickel sulfide ore.The particle size,acid addition,pulp density and inoculation amou...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during the bioleaching of Jinchuan high-magnesium nickel sulfide ore.The particle size,acid addition,pulp density and inoculation amount were chosen as th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To maximize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nickel,copper,cobalt and minimize the dissolution of magnesium and iron ions,the model suggested a combination of optimal parameters of particles less than 0.074 mm being 72.11%,sulfuric acid addition being 300 kg/t,pulp density being 5%and inoculation amount being 12.88%.Under the conditions,the average results of three parallel experiments were 89.43%of nickel leaching efficiency,36.78%of copper leaching efficiency,84.07%of cobalt leaching efficiency,49.19%of magnesium leaching efficiency and 0.20 g/L of iron concentration.The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response of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valuable metal is the particle size,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response to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harmful ions(Mg2+)is the amount of sulfuric acid addition.And according to the suggested models,no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particle size and acid addition was shown.Under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suggested by models,the valuable metals could be separated from harmful ions during the bioleach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magnesium nickel sulfide ore BIOLEACH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particle size acid consumption
下载PDF
生物预氧化—酸性硫脲浸金联合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任传裕 武彪 +2 位作者 尚鹤 温建康 张其东 《矿冶》 CAS 2020年第4期62-67,共6页
详细介绍了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原理、硫脲浸金法的反应机理和研究进展,以及生物预氧化—酸性硫脲浸金联合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采用生物预氧化—酸性硫脲浸金联合工艺处理新疆某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对影响硫脲浸金的因素进行了实验... 详细介绍了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原理、硫脲浸金法的反应机理和研究进展,以及生物预氧化—酸性硫脲浸金联合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采用生物预氧化—酸性硫脲浸金联合工艺处理新疆某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对影响硫脲浸金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索,得到了该体系下较优的硫脲浸出条件为:温度25℃、pH值1.5、液固比5∶1、硫脲浓度25 kg/t、浸出时间5 h、搅拌速度350 r/min,金浸出率最高可达9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生物预氧化 酸性 硫脲浸金
下载PDF
氯化挥发—磁选联合法回收针铁矿渣中的有价金属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文成 温建康 +1 位作者 邓静娴 蔡镠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针铁矿渣是一种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固废资源。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挥发—磁选联合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通过工艺矿物学查明了渣中多元素含量和主要有价金属铁、锌和硫元素的赋存状态;然后考查了... 针铁矿渣是一种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固废资源。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挥发—磁选联合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通过工艺矿物学查明了渣中多元素含量和主要有价金属铁、锌和硫元素的赋存状态;然后考查了氯化挥发过程中主要因素的影响,得到较优的试验条件为:氯化钙添加量20%、碳粉添加量为针铁矿渣量的40%、球团粒度10~20 mm、氯化挥发温度1000℃、反应时间4 h,此时锌和铟的挥发率分别为72.11%和94.32%;最后对氯化挥发渣进行了强磁—弱磁的磁选试验,得到铁品位达到50.74%的铁精矿产品。为针铁矿渣中有价金属铁、锌和铟的高效回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渣 氯化挥发 磁选 回收 有价金属
下载PDF
锌氧压渣中铁复相强化溶出规律及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文成 王振银 +1 位作者 温建康 蔡镠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8,共7页
在锌冶炼的氧压浸出工艺中,由于铁复杂相的存在,使得铁浸出率不高,导致锌氧压浸出渣中仍存在一定量铁资源未能有效回收。以广东某冶炼厂锌氧压渣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然后采用硫酸化焙烧-溶液浸出的方法对锌氧压渣... 在锌冶炼的氧压浸出工艺中,由于铁复杂相的存在,使得铁浸出率不高,导致锌氧压浸出渣中仍存在一定量铁资源未能有效回收。以广东某冶炼厂锌氧压渣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然后采用硫酸化焙烧-溶液浸出的方法对锌氧压渣中的铁复相进行强化分解及高效溶出。得到了较优的试验条件为:焙烧温度300℃、酸渣质量比0.4、焙烧时间2.0 h、浸出时间1.0 h、浸出温度80℃,液固比L/S=5/1,此时铁浸出率为83.31%,锌浸出率达到97.06%。最后,对铁复相的溶液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18 kJ/mol,并建立了半经验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氧压渣 铁复相 有价金属回收 硫酸化焙烧 动力学
下载PDF
磨矿介质运动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勇 宋永胜 +2 位作者 温建康 李文娟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0期1-4,共4页
磨矿介质运动状态对矿石的解离度以及后续选矿指标影响非常大,本文从磨矿介质性质、介质与衬板关系、磨矿介质制度、数值模拟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外学者在磨矿介质运动规律方面的现状与进展。现有的研究表明,介质的运动状态规律受到磨机的... 磨矿介质运动状态对矿石的解离度以及后续选矿指标影响非常大,本文从磨矿介质性质、介质与衬板关系、磨矿介质制度、数值模拟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外学者在磨矿介质运动规律方面的现状与进展。现有的研究表明,介质的运动状态规律受到磨机的运行操作参数的影响,不同的介质形状、介质级配、球磨机转速、介质的充填率等因素都会改变介质的受力方式和大小,进而影响影响磨矿介质运动状态,另外,矿石性质(矿石泥化、矿物组成、粘度等)对介质的运动状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磨矿介质运动状态的规律研究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介质 介质形状 介质制度 磨机衬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浸矿微生物氟抑制机理及铁的竞争络合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想 温建康 +5 位作者 莫晓兰 武彪 尚鹤 武名麟 王淀佐 杨洪英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30,共8页
含氟矿石中生物浸出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伴随含氟脉石矿物溶解,氟对浸矿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氟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添加可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来转换F离子存在形态,进而使浸矿微生物可以耐受高氟环境.本文... 含氟矿石中生物浸出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伴随含氟脉石矿物溶解,氟对浸矿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氟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添加可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来转换F离子存在形态,进而使浸矿微生物可以耐受高氟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氟对细菌的抑制机理,明确了氟的真实毒性形态HF,发现了氟对细菌存在跨膜抑制作用,氟胁迫条件下,干细胞内氟离子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无氟对照组达到18%以上.选择在生物冶金体系中常见Fe3+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3+对F-的络合解毒作用,热力学分析结果可知,Fe3+可以与HF发生一级竞争络合反应,破坏HF络合结构.在铁离子存在条件下,细菌最高可以耐受F-质量浓度1.0 g·L-1的环境下生长.铁氟络合形态分析可知,只有当培养基中Fe3+质量浓度5倍过量于F-质量浓度,细菌才能正常生长,对应的FeF2+在氟化物中质量分数达45%时,而游离氟离子浓度为2.87×10^(-5)mol·L-1.络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配位化学原理,随着F-/Fe3+浓度比的减小,配体浓度相对较低,氟与铁的络合物向低配位方向移动,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氟铁浓度比来调整氟铁络合产物,使细菌在高氟环境中生长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抑制机理 竞争络合 热力学 络合物形态控制
原文传递
有菌和无菌体系下辉铜矿氧化电化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勃 温建康 +2 位作者 武彪 尚鹤 陈勃伟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95-1501,共7页
运用循环伏安曲线、稳态极化曲线和Tafel曲线等电化学手段以及X射线光电能谱(XPS)法研究了辉铜矿在有菌和无菌体系下氧化过程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验证了辉铜矿在有菌体系和无菌体系下的两步氧化溶解机理,第一步氧化反应为辉铜矿不断... 运用循环伏安曲线、稳态极化曲线和Tafel曲线等电化学手段以及X射线光电能谱(XPS)法研究了辉铜矿在有菌和无菌体系下氧化过程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验证了辉铜矿在有菌体系和无菌体系下的两步氧化溶解机理,第一步氧化反应为辉铜矿不断氧化生成缺铜的中间产物CuxS(1≤x <2),直至生成Cu S,在较低电位下即可进行;第二步反应为中间产物Cu S的氧化,需要在较高电位下才可进行,反应速率较慢,是整个氧化反应的限制性步骤.循环伏安实验显示有菌体系电流密度明显大于无菌体系,表明细菌加快了辉铜矿的氧化速率.稳态极化实验显示辉铜矿点蚀电位较低,无菌体系第一段反应活化区电位范围小于有菌体系,表明辉铜矿氧化过程生成的中间产物硫膜具有钝化效应,细菌可以通过自身氧化作用破坏硫膜,减弱辉铜矿表面的钝化效果,加快辉铜矿的氧化溶解速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电极表面钝化层物质组成复杂,包含了Cu S、多硫化物(S2-n)、(S0)和含(SO2-4)的氧化中间产物等多种物质,其中主要的钝化物为Cu S,表明辉铜矿的氧化遵循多硫化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铜矿 电化学 生物浸出 钝化 多硫代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