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气候变化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思考
1
作者 任宾宾 邱绍柱 +1 位作者 温新宇 苏骅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近代气候变化事实和结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气候变化教育是提高大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地理专业肩负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气候变化内容框架阐述了其内涵以及目前气候变化在高校地... 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近代气候变化事实和结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气候变化教育是提高大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地理专业肩负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气候变化内容框架阐述了其内涵以及目前气候变化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现状,提出气候变化知识传授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高校地理教育 知识传授 科研能力
下载PDF
方解石热释光定年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2
作者 秦可心 胡贵明 +5 位作者 刘静 沈续文 高云鹏 王文鑫 温欣语 蒋帅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9-722,共24页
矿物晶体中累积的释光信号与其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时间相关,可用于测定沉积物年代。近年来,依托石英和长石2种矿物释光信号的测年方法日臻成熟,但这2种矿物的释光信号过早饱和,限制了其测年上限(通常<300ka)。前人研究表明,方解石亦... 矿物晶体中累积的释光信号与其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时间相关,可用于测定沉积物年代。近年来,依托石英和长石2种矿物释光信号的测年方法日臻成熟,但这2种矿物的释光信号过早饱和,限制了其测年上限(通常<300ka)。前人研究表明,方解石亦有可能成为热释光测年材料,因为其热释光信号对剂量响应的灵敏度高,且特征饱和剂量约可达3000~5000Gy,有望将释光测年范围扩展至第四纪尺度。特别地,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将拓展目前仅限于剥露速率极高地区的释光低温热年代学的应用范围,使其更好地贡献于地貌演化和构造活动的研究。文中对方解石热释光的基本原理和测年流程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了方解石热释光测年应用及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成果。此外,利用方解石热释光技术对虎跳峡段的基岩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ITL-235℃释光信号可用于该地区剥露历史的恢复工作。同时,文中基于上述内容讨论了方解石热释光技术的应用潜力和待解决问题,以期为该技术在构造地貌领域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热释光 低温热年代学 虎跳峡
下载PDF
生物体内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迁移转化及毒性
3
作者 韩淼 李泽楷 +6 位作者 许淋 李昭燕 文欣雨 侍卿 胡小婕 秦超 高彦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8-1647,共10页
总结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来源,综述了PFASs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影响因素,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38年PFASs的毒性研究进行了热点分析.结果表明PFASs的结构、生物组织中的酶活性、蛋白含量以及环境中的有机质含量与PF... 总结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来源,综述了PFASs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影响因素,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38年PFASs的毒性研究进行了热点分析.结果表明PFASs的结构、生物组织中的酶活性、蛋白含量以及环境中的有机质含量与PFASs在生物体内的迁移和富集能力密切相关.PFASs毒性研究主要聚焦于不同环境介质和器官的毒性效应差异,研究方向由对动植物的毒性评价转变为人体健康风险预测.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器官、生化和分子水平总结了PFASs毒性效应,提出关于PFASs的多层级毒性效应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利用定量构效关系阐明生物毒性的层级效应是值得提倡的方法之一.展望了未来有关PFASs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阐明新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开展相关毒理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迁移转化 毒性
下载PDF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在水文测站中的应用
4
作者 文新宇 闫龙凯 《海河水利》 2024年第S01期63-66,共4页
水文是水利的尖兵、耳目。水文工作受测站布设、工作任务要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以水文测站为单元,采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了水文测站各级职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内容等,以形成分级管理、全... 水文是水利的尖兵、耳目。水文工作受测站布设、工作任务要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以水文测站为单元,采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了水文测站各级职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内容等,以形成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落地,提高水文测站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网格化管理 水文测站
下载PDF
低铁赤泥混熔体系中镁铁尖晶石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菲 王鑫宇 +1 位作者 闻昕宇 常卓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855,862,共8页
利用低铁赤泥构建SiO_(2)-Al_(2)O_(3)-CaO-MgO-Fe_(2)O_(3)多元混熔体系,采用高温物相重构法制备镁铁尖晶石型结晶釉.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观测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镁铁尖晶石结晶生长行为.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升高促进了... 利用低铁赤泥构建SiO_(2)-Al_(2)O_(3)-CaO-MgO-Fe_(2)O_(3)多元混熔体系,采用高温物相重构法制备镁铁尖晶石型结晶釉.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观测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镁铁尖晶石结晶生长行为.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升高促进了镁铁尖晶石晶体生长,晶体呈自形-半自形的粒状结构.烧成温度为1270℃时,样品分别在酸、碱溶液中侵蚀96 h后,质量损失率小于0.1%,表现出最佳的耐酸碱性.制备的结晶釉磨损率为1.4×10^(-5)mm^(3)/(N􀅰m),维氏硬度为8.68 GPa,满足日用陶瓷釉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铁赤泥 物相重构 镁铁尖晶石 晶体生长
下载PDF
黑石礁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结构特征研究
6
作者 谢文静 蔡恒江 +4 位作者 蔡晓萱 赵伟耀 温馨雨 鲁奎志 汤建宇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
为探究黑石礁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类群间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21年4月在黑石礁岩相潮间带采集了受人为干扰(S1)和自然生境保持良好(S2)2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采用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 为探究黑石礁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类群间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21年4月在黑石礁岩相潮间带采集了受人为干扰(S1)和自然生境保持良好(S2)2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采用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点S1底栖动物的δ^(13)C、δ^(15)N值变动范围分别在-20.04‰~-18.63‰和6.30‰~11.05‰,采样点S2底栖动物的δ^(13)C、δ^(15)N值变动范围分别在-19.96‰~-13.71‰和6.28‰~14.62‰。S1底栖动物营养级范围为2.00~3.40,S2底栖动物营养级范围为2.00~4.45,表明受人为扰动的潮间带生物营养级均值较低,营养级层次较短。由δ^(15)N值计算所得的营养级图分析可知,黑石礁岩相潮间带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滤食性双壳类及杂食性的腹足类,次级消费者主要为植食性多板类、甲壳类及肉食性虾虎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石礁 δ^(13)C δ^(15)N 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下载PDF
忆阻类脑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新宇 王亚赛 +1 位作者 何毓辉 缪向水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0-43,共24页
随着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目前智能算法的飞速更新迭代对硬件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受限于摩尔定律的告竭以及冯·诺伊曼瓶颈,传统CMOS集成无法满足硬件算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利用新型器件忆阻器构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可以实现存算一体... 随着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目前智能算法的飞速更新迭代对硬件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受限于摩尔定律的告竭以及冯·诺伊曼瓶颈,传统CMOS集成无法满足硬件算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利用新型器件忆阻器构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可以实现存算一体,拥有极高的并行度和超低功耗的特点,被认为是解决传统计算机架构瓶颈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首先综述了主流忆阻器的器件结构、物理机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性能特性.然后,介绍了近年来忆阻器实现人工神经元和人工突触的进展,包括具体的电路形式和神经形态功能的模拟.接着,综述了无源和有源忆阻阵列的结构形式以及它们在神经形态计算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和人脸识别等.最后总结了目前忆阻类脑计算从底层到顶层所遇到的挑战,并对该领域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人工神经元 人工突触 神经形态计算
下载PDF
智能家居发展及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8
作者 廉小亲 安飒 +2 位作者 王俐伟 文欣雨 周栋 《测控技术》 CSCD 2018年第11期1-4,15,共5页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技术重要应用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家居在实际应用中使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化。通过研究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智能家居中传感器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融合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而...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技术重要应用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家居在实际应用中使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化。通过研究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智能家居中传感器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融合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而提出了智能家居当前存在的"碎片化"、信息安全、普及度低等问题,同时展望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智能家居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物联网 无线通信技术 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下载PDF
基于Canny算子和SVM的瓶盖缺陷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文欣雨 廉小亲 +2 位作者 郝宝智 吴叶兰 王晓刚 《测控技术》 CSCD 2018年第8期29-31,40,共4页
针对人工检测瓶盖表面黑点易出现漏检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anny算子和SVM的瓶盖缺陷检测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架构,阐述系统软硬件设计思路,重点研究Canny算子与SVM相结合的瓶盖缺陷识别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人工瓶盖黑点的缺陷检测... 针对人工检测瓶盖表面黑点易出现漏检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anny算子和SVM的瓶盖缺陷检测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架构,阐述系统软硬件设计思路,重点研究Canny算子与SVM相结合的瓶盖缺陷识别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人工瓶盖黑点的缺陷检测,设计的系统提高了缺陷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盖检测系统 支持向量机(SVM) CANNY算子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引风机汽电双驱与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鹏 乔加飞 +1 位作者 温新宇 郝卫 《节能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在火电机组节能提效改造中选取合理的节能技术,采用了全面热平衡方法对某增容改造电厂机组进行建模,分别对比了采用引风机汽电双驱技术与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后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大幅度降低厂用电率,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在... 为在火电机组节能提效改造中选取合理的节能技术,采用了全面热平衡方法对某增容改造电厂机组进行建模,分别对比了采用引风机汽电双驱技术与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后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大幅度降低厂用电率,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在能耗与收益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电双驱 单设小汽轮机 供电煤耗 增容 引风机 节能降耗
下载PDF
蚀变岩型金尾矿制备多孔材料的微观特征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闻新宇 孙琪 +5 位作者 常卓雅 钟路生 黄菲 赵福德 黎永丽 王鑫宇 《佛山陶瓷》 2020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采用河北某蚀变岩型金尾矿制备多孔陶瓷材料。金尾矿按照不同的参量与页岩和珍珠岩混合作为原料,在1130~1150℃高温范围烧制得到轻型多孔陶瓷材料。运用现代观测技术,系统观测了不同的尾矿参量、不同的烧成温度得到的多孔材料的微... 本文采用河北某蚀变岩型金尾矿制备多孔陶瓷材料。金尾矿按照不同的参量与页岩和珍珠岩混合作为原料,在1130~1150℃高温范围烧制得到轻型多孔陶瓷材料。运用现代观测技术,系统观测了不同的尾矿参量、不同的烧成温度得到的多孔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所获的多孔陶瓷材料均为闭孔,孔径范围0.02~2mm。吸水率17.81%~102.42%,比重0.2918~0.5609。结果显示:蚀变岩型金尾矿制备多孔陶瓷材料可行,通过添加页岩和珍珠岩等材料,尾矿用量达到60%,可以制备出孔径均匀的闭孔材料。分析讨论了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认为原料中尾矿的含量、物质组成和温度条件,烧成时间等是影响多孔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烧成温度越高,孔隙越发育。孔壁格架上存在的微孔,对多孔材料的抗压性能和稳定性会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孔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及其与材料宏观性能的响应机制,对于开发优质轻型多孔材料,有效控制多孔材料性能,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多孔材料 微观结构 性能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高效10级回热技术应用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新宇 付鹏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5-378,共4页
回热系统既是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基础,也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对机组和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普遍采用9级回热系统,即3级高加+5级低加+1级除氧器,新建机组较多增设了前置蒸发冷却器。国... 回热系统既是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基础,也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对机组和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普遍采用9级回热系统,即3级高加+5级低加+1级除氧器,新建机组较多增设了前置蒸发冷却器。国华九江电厂在国内百万等级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中首次成功应用高效10级抽汽回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热力系统 10级回热 汽轮机
下载PDF
Debates on the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 被引量:1
13
作者 HUANG Jian-Bin WANG Shao-Wu +2 位作者 LUO Yong ZHAO Zong-Ci wen xin-yu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2年第1期38-44,共7页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IPCC and Non-governmental IPCC(NIPCC) on the attribution of global warming are reviewed.IPCC holds that today's global warming is mainly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rather than natu...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IPCC and Non-governmental IPCC(NIPCC) on the attribution of global warming are reviewed.IPCC holds that today's global warming is mainly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rather than natural variability,which is emphasized by NIPCC.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since the mid-20th century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anthropogenic impact,but for the last one hundred years or so,natural forcings such as solar activity, volcanic eruptions and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variations also have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Earth's climate,especially on inter-decadal timescales.In addition,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MWP) and Little Ice Age (LIA)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olar activity over the past 1 thousand years.Over the past 10 thousand years, the North Atlantic cold events and solar activity are closely correlated.Nevertheless,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the solar-climate variability and interrelatio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yet.Notably,a prevailing view recently indicates that galactic cosmic rays may result in climatic cooling through modulating global low cloud cover.However,its process and mechanism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warming CAUSES greenhouse effect solar activity galactic cosmic rays
下载PDF
The Science of Global Warming
14
作者 HUANG Jian-Bin WANG Shao-Wu +2 位作者 LUO Yong ZHAO Zong-Ci wen xin-yu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2年第3期174-178,共5页
Global warming is unequivocal, as is manifested in three internationally known global temperature records with the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rising at a rate of 0.70-0.75℃ per 100 years during 1910-2009 [Wen et al.,... Global warming is unequivocal, as is manifested in three internationally known global temperature records with the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rising at a rate of 0.70-0.75℃ per 100 years during 1910-2009 [Wen et al., 2011]. In other words, the earth has warmed more than 0.8℃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f it is true that 2℃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 is a threshold of climate "safety", we will have to confront a serious situation where less than 1.2℃ warmins is oermissible in the future [Liu et al.. 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科学 气温上升 气温记录 工业革命 温家宝 工业化 地球
下载PDF
Uncertainties in Global Warming Projection
15
作者 wen xin-yu WANG Shao-Wu +2 位作者 LUO Yong ZHAO Zong-Ci HUANG Jian-Bi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IPCC, 2007],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in 2100 is projected to be 1.1-6.4℃ higher than the 1980 1999 mean state, with the best estimation of increase ... According to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IPCC, 2007],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in 2100 is projected to be 1.1-6.4℃ higher than the 1980 1999 mean state, with the best estimation of increase at 1.8-4.0℃.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is the projected range of increase rather than the so-called uncertainties in global warming projection. Specifically, 1.1℃ and 1.8℃ are the lower limit and the best estimation for the B1 emissions scenario (the low emissions scenario), respectively; while 4.0℃ and 6.4℃ are the corresponding upper limit and the best estimation for the A1F1 emissions scenario (the high emissions scenario). Theref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全球变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投影 最佳估计 低排放 评估报告 地表温度
下载PDF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
16
作者 wen xin-yu WANG Shao-Wu +2 位作者 LUO Yong ZHAO Zong-Ci HUANG Jian-Bi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 (ECS) is usually defined as the global mean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response to a doubling CO2 concentration of its preindustrial level in the atmosphere[Hegerl et al., 2007;Meehl et ...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 (ECS) is usually defined as the global mean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response to a doubling CO2 concentration of its preindustrial level in the atmosphere[Hegerl et al., 2007;Meehl et al., 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敏感性 平衡温度 CO2浓度倍增 ECS 工业化 大气
下载PDF
Responses of Planetary Waves to Global Warming: Implications from CMIP3 4×CO_2 Experiments
17
作者 wen xin-yu JIA Zhe TAN Ben-Ku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The planetary wave response to global warm ing with single forcing of greenhouse gases (GHG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y using a total of 11 model results that anticipated CMIP3 4XCO2 experiments. It is shown ... The planetary wave response to global warm ing with single forcing of greenhouse gases (GHG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y using a total of 11 model results that anticipated CMIP3 4XCO2 experim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amplitudes of the planetary wave fluxes over Siberia,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and the North Atlantic decrease by approximately -10% to -30% in the warming context. In particular, the vertical wave flux over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by -28.6%. The weakening of the planetary waves is par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d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radiation effect of CO2 and the different surface heat capacities of land and sea.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 sponses of planetary waves to GHGs for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wave stationary-wave globalwarming 4~CO2 experiments
下载PDF
入侵植物肿柄菊提取物对小菜蛾雌虫的行为调控
18
作者 王占娣 贾琳 +5 位作者 赵静 史云东 师伟 文新宇 蒋其军 李艳萍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7,共7页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本研究主要为寻找防治小菜蛾新的化合物。【方法】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采用GC-MS...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本研究主要为寻找防治小菜蛾新的化合物。【方法】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采用GC-MS鉴定提取物中的化合物,并评价肿柄菊提取物及其萜类成分对未交配雌性小菜蛾成虫行为的调控作用。【结果】肿柄菊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对未交配雌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的引诱效果最为明显。肿柄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其含有植醇、α-蒎烯和角鲨烯3种萜类成分。行为实验表明,角鲨烯对小菜蛾具有驱避效果,植醇对小菜蛾具有引诱效果。田间实验结果显示,用量为1×10^(-2)mg·mL^(-1)时,植醇对小菜蛾具有引诱效果,而角鲨烯具有驱避效果。【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植醇对小菜蛾行为的调节作用,其与角鲨烯是肿柄菊调节小菜蛾行为的活性成分,可以用于小菜蛾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肿柄菊 入侵杂草 行为反应
原文传递
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未知频率正弦干扰的观测器设计
19
作者 文新宇 马强 +1 位作者 陈昱龙 赵志诚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95-1900,共6页
近年来,前馈补偿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其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很难给出干扰和可测信息的直接关系,此外,频率的不确定性以及估计值之间的耦合会导致大量冗余参数的运算.现有的自适应方法存在估计值之间的耦合,会增加... 近年来,前馈补偿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其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很难给出干扰和可测信息的直接关系,此外,频率的不确定性以及估计值之间的耦合会导致大量冗余参数的运算.现有的自适应方法存在估计值之间的耦合,会增加干扰估计误差收敛性能分析难度.而基于干扰观测器控制(DOBC)通过调节控制器和观测器参数,可以同时对多源不确定进行补偿和抑制.基于此,提出一种分步式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设计一种辅助滤波器和观测器对未知频率正弦干扰参数进行估计,同时给出干扰的等效形式;然后利用估计值构造观测器得到输入干扰状态,从而将这类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抵消问题转换为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问题;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和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观测器 正弦干扰 非最小相位系统 干扰抵消 辅助滤波器 未知频率
原文传递
一种反向递推正弦干扰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新宇 王子豪 +1 位作者 王宝光 王丹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3-410,共8页
在多源干扰环境下,考虑一种基于输出信号的正弦干扰估计方法.引入低通滤波器激励干扰特性,得到一组级联关系的不可测信号,并将其分解为标准正弦虚拟干扰、等价有界干扰以及衰减项;在频率已知条件下,设计辅助滤波器,建立干扰频率与虚拟... 在多源干扰环境下,考虑一种基于输出信号的正弦干扰估计方法.引入低通滤波器激励干扰特性,得到一组级联关系的不可测信号,并将其分解为标准正弦虚拟干扰、等价有界干扰以及衰减项;在频率已知条件下,设计辅助滤波器,建立干扰频率与虚拟干扰之间关系,从而将外部正弦扰动表示为关于虚拟干扰的参数形式,利用虚拟干扰的估计值逐次降阶反推输入干扰.该干扰观测器设计方法独立于控制器结构,不需要估计等效干扰状态,可很大程度上降低计算复杂度.当不存在等价有界干扰时,这种反向递推方式可以渐近跟踪正弦干扰.在多源干扰环境下,通过调节辅助滤波器参数可以保证干扰误差动态一致最终有界特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干扰观测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干扰 虚拟干扰 低通滤波器 辅助滤波器 干扰观测器 多源干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