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丹丹 徐凤霞 +3 位作者 肖敏 马纪红 温宇梅 李全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7期72-76,共5页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医疗保健病区和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就诊的168例T2DM合并HT患者,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医疗保健病区和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就诊的168例T2DM合并HT患者,统计DPN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DPN分为DPN组和非DPN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分析DPN发生的影响因素。将TSH及FT_(3)水平进行四分位数分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水平TSH及FT_(3)与DPN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DPN组年龄大于非DPN组,糖尿病病程短于非DPN组,空腹血糖及TSH水平均高于非DPN组,血清FT_(3)水平低于非DPN组(P<0.05,P<0.01)。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及TSH、FT_(3)水平均为T2DM合并HT患者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TSH四分位数分层显示,与TSH≤1.305μU/ml水平相比,TSH>3.153μU/ml时与DPN发生显著相关,发病率增加了3.533倍(95%CI:1.227,10.170),呈正相关性。FT_(3)四分位数分层显示,与FT_(3)≤2.400 pg/ml相比,FT_(3)2.715-2.990 pg/ml及>2.990 pg/ml时与DPN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为DP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经多种混杂因素校正后各水平FT_(3)均与DPN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合并HT患者甲状腺功能紊乱与DPN的发生显著相关,TSH、FT_(3)是T2DM合并HT患者DPN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城市燃气管道维修抢险事故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璐瑶 温钰梅 王冶 《化工管理》 2021年第7期128-129,共2页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燃气管道维修抢险事故,降低风险水平,运用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原因因素编码系统,以吉林松原7·4事故为例,从一次性行为与物态、个体因素、运行行为、指导行为和外部因素等5项控制结构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归纳,并...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燃气管道维修抢险事故,降低风险水平,运用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原因因素编码系统,以吉林松原7·4事故为例,从一次性行为与物态、个体因素、运行行为、指导行为和外部因素等5项控制结构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归纳,并基于分析结果从燃气公司、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等方面提出风险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维修抢险工作 24模型
下载PDF
对比不同厂家β-甘露聚糖酶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
作者 黄伟杰 卢剑 +2 位作者 温玉梅 刘宽 郭直 《广西农学报》 2019年第2期27-29,4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β-甘露聚糖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评估β-甘露聚糖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在仔猪中的应用效果,为β-甘露聚糖酶选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180头体重为9±0.5kg的保育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β-甘露聚糖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评估β-甘露聚糖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在仔猪中的应用效果,为β-甘露聚糖酶选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180头体重为9±0.5kg的保育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和美酵素、基础日粮+盛美酵素,试验期18d。【结果】添加和美酵素与对照组相比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分别降低1.84%和3.00%,料重比降低0.0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盛美酵素仔猪的平均采食量降低2.31%,但平均日增重得到提高1.14%,料重比得到降低0.07,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和美酵素和盛美酵素均能提高仔猪对粗蛋白、钙磷的表观消化率。【结论】在添加有复合酶制剂的情况下,额外再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但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同时对饲料中粗蛋白、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得到相对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仔猪 生长性能 消化率
下载PDF
腰椎真空现象CT表现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闫少凯 李育成 +10 位作者 林景春 要爱琴 杜玄 温玉梅 乔欣军 闫致旺 孙虎 唐志健 李晓兰 穆桂瑶 崔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17-18,20,共3页
目的脊椎退变椎间盘真空现象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腰椎,探讨椎间盘真空现象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12~S1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病变的椎间盘、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相邻椎间盘膨出韧带... 目的脊椎退变椎间盘真空现象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腰椎,探讨椎间盘真空现象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12~S1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病变的椎间盘、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相邻椎间盘膨出韧带钙化等。结果真空现象发生率最高的椎间盘为L5~S1,并伴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压缩等改变。结论椎间盘真空现象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椎间盘真空现象CT表现对椎间盘退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真空现象 椎体压缩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廖永凤 温玉媚 +2 位作者 邓艳丽 潘真真 黄俏红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8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2020年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多因素...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2020年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9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患者年龄38~81岁,男女分别占49.9%、50.1%,合并糖尿病者占17.4%,合并高血压者占16.5%,合并高脂血症者占12.7%,合并心脏病者占12.5%,主要病变部位为皮质,占39.3%,以多梗死灶为主,占53.8%。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96例,发生率53.7%,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25.16±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289)、合并糖尿病(OR=2.032)、合并高血压(OR=2.208)、合并高脂血症(OR=1.687)、病变部位为皮质(OR=2.421)、临床类型为多梗死灶(OR=1.64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高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以及病灶在皮质部位、多梗死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更高,应针对以上发病特征尽早开展认知功能筛查、积极防治,改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Immunization with HBsAg-Fc fusion protein induces a predominant production of Thl cytokines and reduces HBsAg level in transgenic mice 被引量:3
6
作者 MENG Zhe-feng WANG Hua-jing +5 位作者 YAO Xin WANG Xuan-yi wen yu-mei DAI Jian-xin XIE You-hua XU Jian-q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8期3266-3272,共7页
Background The Fc receptor associated pathway might improve th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HBV) as previously described by us. In addition, the Fit3 ligand (FL) has been reported to potentiate ant... Background The Fc receptor associated pathway might improve th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HBV) as previously described by us. In addition, the Fit3 ligand (FL) has been reported to potentiate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n vivo and may act as a potential adjuvant to boost antige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In this study, the immune efficacies of a set of fusion proteins of HBsAg and Fc and/or FL were evaluated in HBsAg transgenic mice. Methods The fusion proteins composed of HBsAg and the Fc domain of murine IgG1 (HBsAg-Fc) and/or the Fit3 ligand, and yeast-derived recombinant HBsAg were used as immunogen to immunize HBsAg transgenic mice, respectively. Serum and liver HBsAg levels, serum anti-HBsAg and cytokine profile, and the activitie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AST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immunization. Results After six injections, the most pronounced decrease in serum and liver HBsAg levels was observed in the HBsAg-Fc immunized group. In addition, serum Thl cytokines and ALT/AST activities were highest in this group, indicating an effective induction of a favorabl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Interestingly, the fusion protein containing HBsAg-Fc and the Fit3 ligand stimulated an alternative Thl-type immune response featured with high level produc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a) and monocyte chemoabstractant protein 1 (MCP-1), causing a more severe cytotoxicity in hepatocytes while showed les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erum HBsAg level. Conclusion HBsAg-Fc is effective in eliciting both the hume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HBsAg in HBsAg transgenic mice, which makes it a potential immunogen for the immuno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 recept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transgenic mice hepatitis B virus therapeutic vacc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