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形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 被引量:2
1
作者 温裕庆 黎秋生 +3 位作者 李荣兴 雷根娥 钟毅 张炜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A-T形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NPWT)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3月,共收治70例老年性骶尾部溃疡型褥疮,褥疮根据美国褥疮指导小组(NPUAP)分期标准均为3、4期,采用A-T形皮瓣联合封闭引流装置修... 目的:探讨应用A-T形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NPWT)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3月,共收治70例老年性骶尾部溃疡型褥疮,褥疮根据美国褥疮指导小组(NPUAP)分期标准均为3、4期,采用A-T形皮瓣联合封闭引流装置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有骨外露时先予肌瓣覆盖。结果:术后8d出现3例出现皮下血肿,经针管抽吸、换药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骶尾部褥疮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皮瓣颜色正常,外观及弹性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损伤较小,是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之一,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形皮瓣 老年性 褥疮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疗效
下载PDF
鼻畸形矫正术在初期修复单侧唇裂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温裕庆 李荣兴 +1 位作者 张炜强 王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初期修复术同时行鼻畸形矫正对鼻外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78例单侧唇裂患者,均采用长庚改良旋转推进法实施单侧唇裂修复手术。对照组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40例患者,唇裂修复时未行鼻畸形矫正。研究组为2010年1...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初期修复术同时行鼻畸形矫正对鼻外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78例单侧唇裂患者,均采用长庚改良旋转推进法实施单侧唇裂修复手术。对照组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40例患者,唇裂修复时未行鼻畸形矫正。研究组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38例患者,唇裂修复时行鼻畸形矫正。2组均在唇裂术后4~8年观察鼻小柱偏离程度、鼻底宽度和对称性、鼻孔对称性。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4~8年鼻小柱偏离程度、鼻底宽度和对称性、鼻孔对称性,术后4~8年研究组鼻外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唇裂初期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的患者,其术后鼻小柱偏离程度、鼻底宽度和对称性、鼻孔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畸形矫正术 单侧唇裂修补术 效果
下载PDF
通过课程交叉整合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以《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课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振欢 温玉清 尚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9期240-241,共2页
网络教学是当今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进行交叉整合,形成他律作用,可大大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本文以《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网络课程建设为例,从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是当今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进行交叉整合,形成他律作用,可大大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本文以《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网络课程建设为例,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程 交叉整合 他律
下载PDF
颜面部创伤急诊整形修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宙 温裕庆 +2 位作者 李荣兴 雷根娥 钟毅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颜面部创伤急诊整形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门诊及住院的50例颜面部创伤急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整形美容外科的治疗原则,接受清创、止血等,并依照皮纹走向接受游离植皮、美容针线分层缝合和"Z"字改型手... 目的探讨颜面部创伤急诊整形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门诊及住院的50例颜面部创伤急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整形美容外科的治疗原则,接受清创、止血等,并依照皮纹走向接受游离植皮、美容针线分层缝合和"Z"字改型手术及皮瓣转移等治疗办法,观察愈后患者手术效果、切口恢复情况、颜面部及器官康复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急诊整形修复术均顺利进行,患者伤口较快愈合,拆线时间为(6.02±2.11)d;患者半年随访结果显示,2例患者由于疤痕体质而表现出明显的瘢痕,其余患者瘢痕基本不明显,患者未出现畸形愈合及器官移位现象。结论在治疗修复颜面部创伤急诊患者时,依照美容外科的治疗原则,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促进颜面部外观改善,达到理想的美容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创伤 急诊修复 整形美容
下载PDF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温玉清 尚伟 彭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9期313-314,共2页
根据新工科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并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优化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工科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能源化学工程 课程体系优化 新工科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指导医学生科研课题的教学思考
6
作者 高碧云 吴基华 +2 位作者 文雨晴 陈思雨 孙平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3期111-114,共4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医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冲击。“互联网+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互联网+教育”时代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医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冲击。“互联网+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互联网+教育”时代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医学生 科学研究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不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黎秋生 温裕庆 +4 位作者 李荣兴 钟毅 张炜强 傅丽琴 林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对比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1400例。采用单双门诊分组,A组传统包皮环切术780例、B组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620例,并... 目的:对比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1400例。采用单双门诊分组,A组传统包皮环切术780例、B组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620例,并对其手术平均时间、出血量、水肿消退期时间、术后感染、术后伤口裂开、术后愈合时间、再次手术率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商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要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P<0.05),但商环包皮环切术水肿消退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伤口裂开及再次手术率明显差于传统手术(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感染并发症上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虽然是传统手术的简化和改进,具有时间短、出血少优点,但传统手术仍然是我们临床医生掌握最好、操作最熟悉、手术并发症最少的一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治疗 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以《电化学催化》课程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庆 陆振欢 +1 位作者 姚金环 温玉清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以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电化学催化》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并对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电化学催化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观、工程伦理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成果导向 能源化学工程 教学 电化学催化
下载PDF
反鼓取皮在外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温裕庆 李荣兴 +1 位作者 钟毅 林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反鼓取皮在外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外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回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采用反鼓取皮制成中厚筛状自体皮回植,对照组16例... 目的:探讨反鼓取皮在外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外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回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采用反鼓取皮制成中厚筛状自体皮回植,对照组16例采用制成全厚皮原位回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皮片成活率、愈合时间、愈合质量以及外形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期愈合20例,愈合率为90.9%,对照组一期愈合12例,愈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皮区皮片成活率、一期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鼓取皮制成大张中厚筛状自体皮回植应用于外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患者的疗效可能优于制成全厚皮原位缝合回植,可提高皮片成活率,有效封闭一期创面,降低二期手术植皮率,促进外形和功能良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鼓取皮 大张中厚筛状自体皮回植 全厚皮原位回植 软组织撕脱伤 外伤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修复难愈性骨外露创面的创面恢复及美观相关指标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宙 李荣兴 +2 位作者 温裕庆 张燕平 黎秋生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12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与对比对难愈性骨外露患者应用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修复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创面恢复、创面美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7年07月-2020年0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难愈性骨外露患者60例,按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即... 目的分析与对比对难愈性骨外露患者应用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修复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创面恢复、创面美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7年07月-2020年0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难愈性骨外露患者60例,按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扩创后凡士林覆盖创面包扎;研究组创面扩创后接受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纳米银抗菌敷料+凡士林覆盖创面包扎。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创面恢复情况、创面美观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的骨外露面积缩小、创面肉芽覆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肉芽形态、水肿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创面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愈性骨外露患者应用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修复,可有效缩小骨外露面积,促使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美观性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骨外露 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 纳米银抗菌敷料 创面美观
下载PDF
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探讨
11
作者 温裕庆 李荣兴 +2 位作者 钟毅 林宙 傅丽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5例挛缩性瘢痕患者为治疗组,行挛缩性瘢痕松解+Z成形,随后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另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5例挛缩性瘢痕... 目的:探讨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5例挛缩性瘢痕患者为治疗组,行挛缩性瘢痕松解+Z成形,随后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另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5例挛缩性瘢痕患者为对照组,缩性瘢痕松解+Z成形后仅予无菌敷料包扎。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21d,比较其瘢痕边缘坏死与创面感染的发生情况、换药疼痛程度、功能评价、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4次换药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能使瘢痕瓣更好成活,减少皮缘坏死,提高愈合质量,更符合瘢痕防治动态综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挛缩性瘢痕 松解术 Z成形术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 皮缘坏死 愈合质量
下载PDF
Effects of Nano-patterning Modification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in Burn Wound Healing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Membrane
12
作者 ZHANG Yan-ping wen yu-qing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3期131-138,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no-patterning modification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in burn wound healing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membrane.Methods:A total of 60 healthy SD mice were randomly...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no-patterning modification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in burn wound healing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membrane.Methods:A total of 60 healthy SD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 A received treatment involving nano-patterning on the surface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membrane,group B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and group C received the same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Wound healing,surface structure,protein adsorption,cell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were assessed at intervals of 5th,15th and 25th 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1)The duration and pace of wound healing in groups A and B surpassed those of group C,with group A exhibiting superior results compared to group B(P<0.05);(2)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neovascularization and fibroblast count in wound tissue across the 5th,15th,and 25th days for all three groups,with group C exhibiting a higher count of neovascularization and fibroblasts in unhealed tissue compared to groups A and B.(3)The levels of basic calponin expression in group A and group B showed an increase on the 5th and 15th day,followed by stabilization on the 25th day.In group C,the expression of basic calponin was initially high on the 5th day,and then stabilized on the 15th and 25th day(P<0.05);(4)The expression of fibroblast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in the wound tissue of mice in all three groups peaked on the 15th day and subsequently declined.The expression of PCNA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at each time point,with group A exhibiting higher levels than group B(P<0.05);(5)As wounds healed,there was a reduction in apoptotic cells within the wound tissues of mice across three groups,with group a exhibiting a lower count compared to groups B and C(P<0.05).Conclusion:Nanopatterning on the surface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membrane can enhanc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burn wound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of reparativ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wound nano-patterning modification on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membran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