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廓琼岗日1号冰川变化研究
1
作者 张天诏 杨威 +6 位作者 赵传熙 王忠彦 何震 王永杰 邬光剑 李久乐 安宝晟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379-391,共13页
小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监测与定量评估此类冰川变化有助于理解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幅度与机制。本研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测),分析了近50年来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廓琼岗日1号冰川面积变化趋势,定量评估了该冰川... 小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监测与定量评估此类冰川变化有助于理解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幅度与机制。本研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测),分析了近50年来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廓琼岗日1号冰川面积变化趋势,定量评估了该冰川近期的冰面高程变化幅度与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968—2021年廓琼岗日小型冰斗冰川的面积从(1.444±0.013)km^(2)缩减至(0.712±0.001)km^(2),萎缩幅度达到50.7%,冰川末端退缩平均速率约为(6.23±0.71)m·a^(-1)。基于2020—2021年高精度无人机航测数据发现,廓琼岗日1号冰川冰面平均高程差达到(-2.41±0.69)m,冰川末端高程变化大于3 m,中部的冰面高程下降幅度在1.5~3 m之间。研究还发现冰川表面河道对冰面高程空间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该冰川表面共发育有13条表面河道,2020—2021年河道向西北方向偏移约2 m。冰面河道的向下侵蚀与侧向消融导致末端冰面高程变化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念青唐古拉山 廓琼岗日1号冰川 冰面高程变化 冰面河道
下载PDF
年层自动识别方法在青藏高原冰芯定年中的应用
2
作者 罗语晴 姚檀栋 +7 位作者 徐柏青 杨丹丹 王理 邬光剑 李真 王宁练 曲冬梅 武小波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3期731-741,共11页
冰芯是重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高时间分辨率冰芯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冰芯准确定年。本文结合人工定年与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年层自动识别算法,在青藏高原的作求普冰芯、达索普冰芯和阿尼玛卿冰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与分析。在约... 冰芯是重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高时间分辨率冰芯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冰芯准确定年。本文结合人工定年与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年层自动识别算法,在青藏高原的作求普冰芯、达索普冰芯和阿尼玛卿冰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与分析。在约束参考层、同步其他冰芯记录及审核复盘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逐层识别的时间,并能通过算法自动推断年层所在位置及提供误差范围。首先,由人工提供一套基础定年模板及约束点,随后基于算法学习模板,计算冰芯代理变量的准周期性的循环,找到目标段落并探究其年层存在的可能性,通过前向-后向算法寻找所有可能的年层点位,并通过最大似然法从中选出最优解。在年层自动识别算法辅助下的作求普、达索普冰芯上部δ^(18)O定年结果与已知年表的累计误差小于2 a(3%),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将此方法应用于阿尼玛卿冰芯上部的定年,得出该算法与人工定年在e_(1)[2.07,4.47]、e_(2)[8.31,9.71]部分存在1~2 a的差异。再经污化层校正,冰芯56.48 m处的定年结果为74 a,误差范围±3 a。本文设计的方法结合了人工判定年层的优势与算法的标准化分层处理能力,降低了在年代校正过程中的人工参与,可为未来青藏高原地区高分辨率冰芯数年层方法定年的误差量化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定年 青藏高原 年层自动识别算法(StratiCounter) 阿尼玛卿冰芯
下载PDF
Advances in ice avalanch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3
作者 TANG Minggao LI Guang +4 位作者 ZHAO Huanle XU Qiang wu guangjian YANG Wei GUO Daoj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6期1814-1829,共16页
As some of the greatest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ryosphere,ice avalanches(IAs)seriously threaten lives and cause catastrophic damage to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but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state of knowledge ... As some of the greatest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ryosphere,ice avalanches(IAs)seriously threaten lives and cause catastrophic damage to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but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state of knowledge on IAs remains lacking.We summarized 63 IA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since the 20th century,of which,over 20 IAs occurred after the 21st century.The distributions of IA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TP,and the occurrence time of IAs is mostly concentrated from July to September.We highlight recent advances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IAs and emphasize that temperature,rainfall,and seismicity are the inducing factors.The failure modes of IAs are summarized into 6 categories by examples:slip pulling type,slip toppling type,slip breaking type,water level collapse type,cave roof collapse type,and wedge failure type.Finally,we deliver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IAs.Th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value for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resisting glacier-related haz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 avalanche Global warming Genetic mechanism Risk assessment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前处理方法对积雪样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晓明 于正良 +4 位作者 邬光剑 杨一博 叶程程 高少鹏 黄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2-1154,共13页
积雪作为大气固态降水过程的主要形式,是反映大气化学成分的良好媒介。然而,积雪样品在采集后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其原始信息的获取。本研究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地区的积雪样品,使用不同前处理方法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 积雪作为大气固态降水过程的主要形式,是反映大气化学成分的良好媒介。然而,积雪样品在采集后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其原始信息的获取。本研究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地区的积雪样品,使用不同前处理方法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样品融化后第3天及更长时间,使用不过滤的前处理方式会使测试结果明显偏离实际值。过滤操作能规避碳酸盐矿物溶解对Ca2+、Mg2+和Sr2+的富集,减少对大陆粉尘来源贡献的高估;对K+和Na+的影响则主要通过黏土矿物与水体间的离子交换实现,使得前者浓度降低、后者升高,从而可能低估生物质燃烧源的贡献、高估海盐输入。就不同孔径的滤膜而言,0.20μm滤膜过滤效果优于0.45μm滤膜。过滤后溶液的大部分离子在冷藏或常温存储的前10天变化较小(<10%)。综上,本文建议积雪样品在融化后当天使用孔径为0.20μm的滤膜过滤,滤后溶液存储方式可选择冷藏或常温保存,并在10天或更短时间内完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阳离子浓度 储存方式 储存时间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
5
作者 刘晓明 于正良 +3 位作者 邬光剑 刘玉东 李明慧 石燕云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采集青藏高原腹...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流域曲嘎切径流样品,经过过滤与否、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加酸与否、不同储存温度以及储存时间等前处理,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冷藏储存条件下,由于“河水-悬浮颗粒物”两相已达接近平衡的状态,Ca^(2+)、Mg^(2+)、K^(+)、Na^(+)和SiO_(2)浓度在2.5个月内基本稳定,是否过滤以及不同孔径过滤对冰川径流样品水化学的影响较小。冷冻或加酸储存后Ca^(2+)、Mg^(2+)、K^(+)、Na^(+)和SiO_(2)浓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对丰富的积雪样品相比,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更小。建议冰川径流样品采集后冷藏或常温储存且在测试前完成过滤处理即可,不可加酸储存,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径流 阳离子浓度 储存方式 储存时间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NO_(x)及粉尘排放特性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元泽民 黄中 +5 位作者 武广剑 杨云凯 杨海瑞 赵贯甲 岳光溪 马素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共9页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_(2)、NO_(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_(2)、NO_(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平均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其生成与排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在30%~99%全负荷条件下总排放口烟气污染物排放均能够满足超低排放标准;SO_(2)、NO_(x)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基本呈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粉尘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降低;所研究关键运行参数中,锅炉床温对SO_(2)、NO_(x)生成与排放水平起主导作用;低负荷下锅炉平均床温较低、炉膛过量空气系数较大,SO_(2)、NO_(x)生成浓度偏高,且二者排放浓度与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基本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应适当控制锅炉平均床温在800℃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应不高于1.3为宜;低负荷下可采取烟气再循环措施来降低烟气含氧量,同时维持物料正常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SO_(2) NO_(x) 床温 粉尘排放特性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低负荷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元泽民 柯希玮 +6 位作者 黄中 杨云凯 武广剑 刘青 马素霞 程亮 赵振宁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4,共7页
烟气再循环(flue gas recirculation,FGR)是提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运行安全性、减少NOx原始生成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小室CFB燃烧准静态数学模型研究了... 烟气再循环(flue gas recirculation,FGR)是提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运行安全性、减少NOx原始生成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小室CFB燃烧准静态数学模型研究了该锅炉在20%、30%、40%BMCR(最大连续负荷)下炉内温度分布,炉膛出口烟气NOx、CO质量浓度,O2体积分数,飞灰底渣可燃物含量等性能指标与FGR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床层温度、炉膛出口温度均随FGR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床层温度相对炉膛出口温度降低幅度较大,炉膛上下温差随FGR流量的增加逐渐缩小,较低负荷时炉膛上下温差受FGR影响更为显著;炉膛出口烟气NOx质量浓度随FGR流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存在最优FGR流量可使机组经济环保运行;随FGR流量的增加,炉膛出口烟气CO质量浓度、飞灰及底渣可燃物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FGR的投入在显著降低一次风氧含量同时,保证密相区流化风量始终高于保护值,进一步保障了低负荷下锅炉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低负荷 烟气再循环 一维小室CFB燃烧模型 锅炉运行特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8
作者 谢会晴 邬光剑 +4 位作者 曹泊 于正良 石洪发 张宇轩 黄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0-1269,共10页
基于2018-12-01至2019-11-30在中国科学院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颗粒物监测仪的数据,获得了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M10、PM_(2.5)、PM1在观测期间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51±8.62)μg·m^(−3... 基于2018-12-01至2019-11-30在中国科学院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颗粒物监测仪的数据,获得了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M10、PM_(2.5)、PM1在观测期间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51±8.62)μg·m^(−3)、(4.05±2.36)μg·m^(−3)和(2.47±1.56)μg·m^(−3),低于青藏高原城市地区.PM_(2.5)、PM10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颗粒物年平均一级浓度限值(GB 3095—2012),表明阿里地区洁净的大气本底特征.阿里地区污染源稀少,气象因子成为影响颗粒物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尽管阿里地处西风和印度季风的过渡带,西南季风显著影响了阿里站颗粒物浓度变化,季风带来的暖湿气团使季风期颗粒物浓度显著降低;加之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素的季节变化,使大气颗粒物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和季风前大于季风期和季风后期.阿里站处于高寒荒漠环境,大气颗粒物以粗颗粒为主,PM_(2.5)/PM10的平均比值为0.39,与其他地点对比,比值偏低.聚类分析表明,阿里站主要受偏西气团影响.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分析结果表明,PM10、PM_(2.5)、PM1主要潜在源区均分布在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由于监测原理的不同和气象因子的影响,MODIS AOD数据与颗粒物浓度数据在12月、7月和8月差异较大,遥感获取的气溶胶参数需要进一步订正提高在高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季节变化 潜在源区分析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时空分布及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田利 邬光剑 +2 位作者 张学磊 燕妮 杨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5-883,共9页
冰川反照率对冰川融化具有重要影响,以2000-2013年MODIS的MOD10A1逐日积雪反照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冰川年平均反照率变化范围是0. 42(枪勇冰川)~0. 75(PT5冰川),其中夏季平均反照率... 冰川反照率对冰川融化具有重要影响,以2000-2013年MODIS的MOD10A1逐日积雪反照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冰川年平均反照率变化范围是0. 42(枪勇冰川)~0. 75(PT5冰川),其中夏季平均反照率变化范围是0. 45(来古冰川)~0. 69(东绒布冰川和古里雅冰川)。冰川反照率空间分布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冰川反照率的变化速率空间分布规律明显——南部较大往北减小,北部反照率出现增大现象。研究区内大部分冰川反照率呈波动降低的趋势,年平均反照率和夏季平均反照率变化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枪勇冰川,分别是-0. 015 a^(-1)和-0. 019 a^(-1)。木吉和木孜塔格冰川年平均和夏季平均冰川反照率都增大,木吉冰川是由于2012年的高反照率引起的,而木孜塔格冰川主要与该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反照率 时空分布 变化速率 MODIS
下载PDF
雾霾对上海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广阔 宋皓 +4 位作者 陈康 吴光健 袁华隆 潘韵 刘荣蔚 《物流科技》 2020年第7期73-77,共5页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频频高发的雾霾天气给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带来的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交通环境和出行行为两个角度分析雾霾对交通道路安全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上海绕城高速(G1503)东南环浦星东主线的断面流量,从道路服务水平...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频频高发的雾霾天气给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带来的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交通环境和出行行为两个角度分析雾霾对交通道路安全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上海绕城高速(G1503)东南环浦星东主线的断面流量,从道路服务水平的视角,计量分析雾霾与交通道路安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雾霾会通过降低道路能见度,并通过影响驾驶员心理和改变出行者的出行方式增加道路拥堵的概率;进而导致道路服务水平降低,从而增加了交通道路安全隐患,但是该影响并非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 雾霾 高速公路 交通拥堵 道路服务水平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芯记录的近100 a气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丹丹 姚檀栋 +2 位作者 邬光剑 朱美林 德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以2017年9月钻取自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崩区长度55.29m的阿汝冰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冰芯δ18O记录与Nye模型重建了冰芯上部17.87m的时间序列是1917—2016年。结合冰芯邻近的改则、狮泉河气象站1973—2016年夏季平均气温数据,通过相关性分... 以2017年9月钻取自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崩区长度55.29m的阿汝冰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冰芯δ18O记录与Nye模型重建了冰芯上部17.87m的时间序列是1917—2016年。结合冰芯邻近的改则、狮泉河气象站1973—2016年夏季平均气温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M-K)检验分析,发现冰芯与气象站记录的过去44年气温显著升高;根据M-K突变检验得出,20世纪80年代是气温变化由高—低—高的转折时期,且阿汝冰芯记录的突变年份1981年前后气温上升约1.97℃。同样地,采用线性回归法、M-K检验分析阿汝冰芯与邻近的古里雅冰芯共同记录的1917—1991年气温变化情况,发现两支冰芯记录的75年间气温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M-K突变检验得出,升温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并于50年代达到显著升温的趋势,且阿汝冰芯记录的突变年份1949年前后气温上升了约1.1℃。阿汝冰芯与气象站和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温变化具有一致的升温趋势,但阿汝冰芯记录的增温幅度比气象站记录高,同时比古里雅冰芯记录的增温幅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阿汝冰芯 稳定氧同位素(δ18O) 气温变化 Mann-Kendall检验法 古里雅冰芯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雪冰样品中低含量水溶金属离子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少鹏 邬光剑 +3 位作者 徐柏青 于正良 刘晓明 石燕云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28-33,共6页
从采自青藏高原阿汝和古里雅冰川的两支冰芯中选取31个样品,分别用三种仪器对比分析K^+、Na^+、Ca^2+、Mg^2+四种水溶金属离子,寻求最佳分析方案。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在K+测量中存在困难,而离子色谱(... 从采自青藏高原阿汝和古里雅冰川的两支冰芯中选取31个样品,分别用三种仪器对比分析K^+、Na^+、Ca^2+、Mg^2+四种水溶金属离子,寻求最佳分析方案。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在K+测量中存在困难,而离子色谱(IC)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均能够满足要求,且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四种离子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7以上,且并未出现ICP-MS法比IC法测量值明显偏高的现象。因此,除IC法外,ICP-MS法也是检测青藏高原雪冰样品中水溶金属离子的有效手段,其测定速度更快,且可以同时进行微、痕量元素检测,适用于大批量冰芯样品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冰 水溶金属离子 分析方法
下载PDF
Glaciochemical records from Naimona’Nyi ice core in the Himalayas 被引量:1
13
作者 LIU Yongqin YAO Tandong +2 位作者 TIAN Lide XU Baiqin wu guangji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4期465-471,共7页
A 6-m ice core was recovered in 2004 from the Naimona'Nyi Glacier, the middle Himalayas.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on the major ion reveals that EOF1 represents the variations of majority of ions... A 6-m ice core was recovered in 2004 from the Naimona'Nyi Glacier, the middle Himalayas.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on the major ion reveals that EOF1 represents the variations of majority of ions which may be originated from crustal aerosols. Comparing the calcium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Naimona'Nyi with these from Dasuopu, East Rongbuk and Guliya ice cores, it is observed that calcium,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input of crustal aerosol in snow, concentrates mostly in the Guliya ice core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in the Himalay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ALAYAS ice core Naimona'Nyi ion concentration crustal aerosol
下载PDF
大数据处理框架SDC的拓展及应用
14
作者 吴广建 于梦洁 《计算机时代》 2019年第7期19-21,共3页
SDC(Streamsets Data Collector)是一款可拖拽式的大数据ETL工具,可以不用写代码就能实现大量数据的处理,但要实现任务定时管理和多数据源等复杂功能则需要利用其公司的非开源产品。文章介绍利用SDC内部接口,设计开发定时组件以及结合... SDC(Streamsets Data Collector)是一款可拖拽式的大数据ETL工具,可以不用写代码就能实现大量数据的处理,但要实现任务定时管理和多数据源等复杂功能则需要利用其公司的非开源产品。文章介绍利用SDC内部接口,设计开发定时组件以及结合其自带组件,实现管道(PipeLine)的定时任务调度和多数据源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拓展的框架组件可以实现伪实时及复杂的定时任务,并结合内部组件完成本机及远程多数据源整合应用,能解决用户对具体定时场景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L工具 管道 定时组件 多数据源
下载PDF
2013―2022年山东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代炳芹 张艺馨 +5 位作者 孙晓英 张吉玉 吴光健 曹杰 孙成玺 马吉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170,共8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山东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老年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Joinpoint回归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老年...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山东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老年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Joinpoint回归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结果2013―2022年山东省共报告老年人肺结核病例76176例,年均发病率为59.09/10万,每年1―3月为发病高峰,以男性农民为主。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3―2022年老年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为-8.92%(95%CI:-10.32%~-7.51%,P<0.0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各年度Moran′s I指数为0.135~0.481(均P<0.05),提示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鲁西地区的的聊城市及鲁北地区的德州市和滨州市。结论山东省2013―2022年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男性农民为主,鲁西、鲁北等“高-高”聚集区需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老年人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原文传递
车身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工艺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继松 吴广坚 张慧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8-570,共3页
采用免热处理铝合金在60 000 kN以上压铸机上制备汽车车身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研究工艺参数对其内部品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光检验压铸件内部品质,发现其末端容易形成不良,影响其力学性能。通过对比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近端与末端... 采用免热处理铝合金在60 000 kN以上压铸机上制备汽车车身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研究工艺参数对其内部品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光检验压铸件内部品质,发现其末端容易形成不良,影响其力学性能。通过对比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近端与末端力学性能,发现由于尺寸大、铝液流程长,差异较大,伸长率差异达到55%。通过优化铸造压力、提高压射速度、增大高切点,延后低速高速转换点,铝液通过内浇口后快速对模具型腔填充,从而提高压铸件末端致密性,进而改善末端的力学性能。车身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末端抗拉强度可达220 MPa,屈服强度达到110 MPa,伸长率可达8%,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一体化 压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气候变化科技应对战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檀栋 黄建平 +6 位作者 徐柏青 王艳芬 陈曦 刘俊国 段青云 邬光剑 王伟财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4-1272,共9页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对于构建丝绸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其沿线地区面临着气候异常变暖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水资源分配不均等自然过程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管理粗放、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对于构建丝绸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其沿线地区面临着气候异常变暖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水资源分配不均等自然过程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管理粗放、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足、碳汇潜力利用缺失等管理过程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沿线地区气候变化应对的科技合作,提升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质量。在战略层面上,我国需要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生态变化规律与协同管理、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与碳交易机制、绿色能源发展、第三极和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应对战略研究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在政策层面上,应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生态屏障建设,创新保护—开发—利用全链条水资源长期战略,建立系统的监测-研究-预警-服务平台,推动和培育国际大科学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丝绸之路 气候变化 水资源 碳汇 第三极 泛第三极环境
原文传递
“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 被引量:111
18
作者 姚檀栋 邬光剑 +3 位作者 徐柏青 王伟财 高晶 安宝晟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3-1209,共7页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除南极和北极以外冰雪储量最大的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包括面积约1×10^5 km^2的冰川、总面积约5×10^4 km^2的湖泊和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阿姆河、塔里木河等10...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除南极和北极以外冰雪储量最大的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包括面积约1×10^5 km^2的冰川、总面积约5×10^4 km^2的湖泊和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阿姆河、塔里木河等10多条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亚洲水塔”变化关系着中国的水资源利用以及“一带一路”地区众多国家的水安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水塔”正在发生以失衡为特征的剧烈变化。冰川加速退缩、湖泊整体显著扩张、冰川径流增加等过程都和“亚洲水塔”失衡密切相关。“亚洲水塔”的失衡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和水灾害风险增加,出现了冰崩等新型灾害。这些变化也可以通过大气圈和水圈产生广域效应,进而和南极、北极变化协同联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循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聚焦于过去50年来“亚洲水塔”动态变化及其影响,与“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实施一道,为我国资源环境重大战略需求和绿色“一带一路”发展,提出应对“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的科学对策和水资源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指导,以服务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水塔 失衡变化 灾害效应 广域影响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冰川灾害 被引量:57
19
作者 邬光剑 姚檀栋 +7 位作者 王伟财 赵华标 杨威 张国庆 李生海 余武生 类延斌 胡文涛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5-1292,共8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两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冰川整体处于快速退缩状态,这不仅影响水资源储备,而且伴生了相应的冰川灾害,如冰崩、冰川跃动、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这些冰川灾...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两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冰川整体处于快速退缩状态,这不仅影响水资源储备,而且伴生了相应的冰川灾害,如冰崩、冰川跃动、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这些冰川灾害的发生具有各自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生机理和灾害过程。总体上,气候变暖、变湿导致冰川不稳定性增加,进而导致冰川灾害风险的发生。从统计结果来看,近期气候变暖使得这些灾害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极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都出现了冰崩灾害,可能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川在整体上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灾害的风险程度也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气候变暖 冰川灾害 灾害风险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中国大陆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庄茂强 吴光健 +7 位作者 蒋玉艳 陈江 宗雯琦 郭云昌 王连森 李宁 付萍 褚遵华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2-1028,共7页
目的 描述中国大陆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网报告的全国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全国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101起,... 目的 描述中国大陆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网报告的全国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全国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101起,累计发病44 510例,住院15 193例,死亡6例。平均每起事件的发病人数为21例。50.9%(1 069/2 101)的暴发未确定致病因素,21.2%(446/2 101)的暴发事件未确定原因食品。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已知病因暴发事件65.7%(678/1 032);引起死亡的暴发事件首要因素是化学性因素,占总死亡人数的83.3%(5/6)。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蜡样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分别占已知病因暴发报告的14%(145/1 032)和13%(135/1 032)。最常见的原因食品为肉类食品(9.2%,194/2 101)、误食有毒植物(8.8%,184/2 101)和米面食品(8.1%,171/2 101);9月是高发月份(20.2%,425/2 101);暴发中的原因食品受污染的环节主要为制备食品时加热温度或时间不充分,或者误食误用有毒动植物、化学物质,以及对食物储存不当。结论 学校和食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指导及监督管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各部门紧密合作,加强现场卫生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网 中国大陆 学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