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吴红艳 孙翠焕 +1 位作者 郭玲玲 胡琴琴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了揭示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将解磷菌P623-9与腐熟鸡粪复配,制成解磷生物肥,盆栽试验以设施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北方温室广泛栽培的辣椒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CK:空白对照;SY:解磷生物肥3000 kg/hm^(2);Y... 为了揭示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将解磷菌P623-9与腐熟鸡粪复配,制成解磷生物肥,盆栽试验以设施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北方温室广泛栽培的辣椒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CK:空白对照;SY:解磷生物肥3000 kg/hm^(2);Y:腐熟鸡粪3000 kg/hm^(2);S:解磷菌240 L/hm^(2)。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Y处理的土壤中AP、TN、MBC、MBN及MBP含量均增加,与其他处理相比呈现显著增加差异(P<0.05);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丰度、群落结构及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门水平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SY处理的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属水平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为芽胞杆菌(Bacillus)、节杆菌(Arthrobacter)、刺单胞菌(Sphingomonas)、链霉菌(Streptomyces)。SY处理的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为Arthrobacter(3.95%),与对照组相比丰度上升。Beijerinckiaceae与有效磷、全氮、微生物量磷、微生物量氮存在正相关,与总磷存在负相关;Nocardioidaceae与微生物氮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全氮和有效磷的相关性较弱;Microscillaceae与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等均存在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施用解磷生物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益菌群丰度和细菌菌群多样性。本研究揭示了施用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市场化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生物有机肥 群落结构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葵花籽油微乳体系对玉米黄素增溶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红艳 王可意 +2 位作者 于晓丹 杨佳萌 田英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1,70,共5页
文章研究了葵花籽油微乳包封玉米黄素的能力,考察了玉米黄素在微乳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及葵花籽油微乳增溶玉米黄素的能力。结果表明,微乳的pH值在4~6之间时,体系稳定;pH值在2~4和8~10时,粒子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 文章研究了葵花籽油微乳包封玉米黄素的能力,考察了玉米黄素在微乳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及葵花籽油微乳增溶玉米黄素的能力。结果表明,微乳的pH值在4~6之间时,体系稳定;pH值在2~4和8~10时,粒子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微乳的粒径和PDI增大,包封率逐渐下降。微乳在4℃和25℃下储存时较稳定并且粒径、PDI和包封率无明显改变;在45℃时,粒径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微乳体系中玉米黄素的溶解度高于葵花籽油中玉米黄素的溶解度;在水包油型中,80%含水量的微乳增溶玉米黄素52倍,是水增溶玉米黄素的330倍。理论上可以确定有64个混合表面活性剂分子增溶1个玉米黄素分子。因此,葵花籽油微乳体系对玉米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素 微乳 葵花籽油 增溶性能
下载PDF
TiFeCrCoNi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的镁/钛电阻点焊接头的组织性能
3
作者 亓安泰 吴鸿燕 +3 位作者 刘泽民 程东海 成家龙 肖雄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180,共7页
以TiFeCoCrNi高熵合金粉末为中间层,对镁/钛异种材料进行电阻点焊,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物相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接头的界面反应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接头依次由镁合金母材、α-Mg+Al_(2)FeC... 以TiFeCoCrNi高熵合金粉末为中间层,对镁/钛异种材料进行电阻点焊,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物相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接头的界面反应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接头依次由镁合金母材、α-Mg+Al_(2)FeCo、FCC+η、Ti_(3)Al+FCC+η和TC4母材组成。镁合金中的Al元素扩散进入高熵合金中间层生成Al_(2)FeCo,钛合金中的Ti、Al元素扩散进入高熵合金中间层生成Ti_(3)Al,且两界面区均由固溶体和化合物的混合组织组成,提高了接头性能。在焊接电流为18.8~24.5 kA、焊接压力为4.06~7.83 kN、焊接时间为6~24 cycles的工艺范围内,接头强度在2.4 kN以上;在焊接压力为5.13 kN、焊接电流为21.7 kA、焊接时间为20 cycles时,接头的拉剪载荷最大,为5.368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钛合金 电阻点焊 TiFeCoCrNi中间层 拉剪载荷
下载PDF
FeCrNiAlCu中间层铝/铜电阻点焊接头的组织性能
4
作者 肖雄 吴鸿燕 +4 位作者 刘泽民 程东海 张夫庭 亓安泰 成家龙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0,共7页
采用FeCrNiAlCu高熵合金粉末作为中间层,对2A16铝合金/T2紫铜进行电阻点焊,研究高熵合金粉末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熵合金粉末与液态铝合金存在元素相互扩散现象,并且反应生成富Al的固溶体过渡层。铜侧界面存在... 采用FeCrNiAlCu高熵合金粉末作为中间层,对2A16铝合金/T2紫铜进行电阻点焊,研究高熵合金粉末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熵合金粉末与液态铝合金存在元素相互扩散现象,并且反应生成富Al的固溶体过渡层。铜侧界面存在两层相结构组织,分别为富Al的固溶体层以及由Al_(2)Cu化合物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部分固溶体颗粒与母材形成机械咬合。在焊接电流大小为20~32 kA时,接头的拉伸强度随焊接电流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电流大小为25 kA时,接头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64 kN,较无中间层的接头提升了30%;接头的断裂发生在铜侧界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高熵合金 异种材料 电阻点焊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膜式燃气表计量特性影响的讨论
5
作者 赵宇 李有书 +2 位作者 武鸿雁 童溱 杨伟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1期221-225,共5页
膜式燃气表是与能源消费公平直接相关的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气计量器具。燃气表的检定受到环境条件的重要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引起内部零件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变化会导致气体密度和流动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测量误差。本文通过综合... 膜式燃气表是与能源消费公平直接相关的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气计量器具。燃气表的检定受到环境条件的重要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引起内部零件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变化会导致气体密度和流动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测量误差。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三个环境因素对膜式燃气表计量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其准确性提出了一些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膜式燃气表的检定方法和技术,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计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燃气表 检定 温度 湿度 大气压力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β-淀粉样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虎平 吴红彦 +4 位作者 李海龙 马春林 曾庆涛 崔淑梅 朱凯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淀粉样蛋白(Aβ)1-42及血清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D...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淀粉样蛋白(Aβ)1-42及血清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PF级Wistar大鼠经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筛选合格后,随机选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以脑立体定位注射Aβ25-35复制AD大鼠模型,以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筛选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每日给药体积均为2 m L/100 g,连续28 d。给药25~28 d 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取材检测血清Ach、ChAT、AChE、SOD、MDA及海马APP、Aβ1-42。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缩短,空间探索实验首次到达原逃生平台位置潜伏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及目标象限滞留的时间缩短,血清Ach含量与ChAT、SOD活性明显降低,AChE活性及MDA水平明显升高,海马APP、Aβ1-42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不同程度缩短,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延长,首次到达原逃生平台位置潜伏时间缩短,跨原平台次数增加,血清Ach含量和ChAT、SOD活性升高,AChE活性及MDA水平明降低,海马APP、Aβ1-42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当归多糖可能通过改善胆碱能神经递质、提高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及促进Aβ的代谢,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AD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MORRIS水迷宫 神经递质 抗氧化 -淀粉样蛋白前体 -淀粉样蛋白1-42 大鼠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方法用于大米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跑 吴红艳 +4 位作者 李尚科 杨清华 蒋立文 刘霞 杜国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7-124,共8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无损鉴别大米品种的新方法。采集不同厂家以及不同品牌的大米共115类并得到其光谱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消除背景干扰和基线漂移,从而加强光谱特征信息,提高信噪比。此外,结合主成...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无损鉴别大米品种的新方法。采集不同厂家以及不同品牌的大米共115类并得到其光谱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消除背景干扰和基线漂移,从而加强光谱特征信息,提高信噪比。此外,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牌与不同厂家的大米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景干扰,极大地提高模型的鉴别能力。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不同大米的品种及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大米 连续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鉴别分析
下载PDF
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琳 付尧 +6 位作者 吴鸿雁 陈骏 陈洁宇 孙琦 徐新运 王益华 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42例行D2/D3胃腺癌根治术R0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42例行D2/D3胃腺癌根治术R0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95/442(44. 1%)、47/442 (10. 6%)和152/442(34. 4%)。胃腺癌中其浸润深度深(P=0. 016)、有神经侵犯(P=0. 006)和弥漫型Lauren分型(P=0. 029)中多见c-MET的高表达。有脉管侵犯者(P=0. 012)多见EGFR的高表达。HER-2的高表达与远处转移(P=0. 031)、无神经侵犯(P=0. 024)、肠型Lauren分型(P <0. 001)及中高分化(P <0. 001)相关。结论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s tyrosine kinase,RTKs)家族包括c-MET、EGFR和HER-2,与胃癌的侵袭性相关,如神经、脉管的侵犯以及远处转移;三者可作为危险因素的指标,更有望在未来指导胃癌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C-MET EGFR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金芪枳术汤对糖尿病胃轻瘫GK大鼠胃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万生芳 李雅琪 +5 位作者 王晓丽 舒畅 魏昭晖 张磊 吴红彦 李荣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金芪枳术汤对糖尿病胃轻瘫(DGP)GK大鼠胃动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只雄性GK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8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8周制备DGP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金芪枳术汤低、中、... 目的观察金芪枳术汤对糖尿病胃轻瘫(DGP)GK大鼠胃动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只雄性GK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8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8周制备DGP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金芪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干预12周,测定胃内色素残留率,ELISA检测血浆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含量,HE染色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胃窦组织黏膜层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Rho A、ROCK1、ROCK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内色素残留率升高,DA、ACh、5-HT含量降低,Rho A、ROCK1、ROCK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金芪枳术汤高剂量组胃内色素残留率降低,DA、ACh、5-HT含量明显升高,Rho A、ROCK1、ROCK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胃窦组织病理变化和黏膜层超微结构明显改善;与阳性药组比较,金芪枳术汤高剂量组胃内色素残留率、DA含量及Rho A、ROCK1、ROCK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芪枳术汤低剂量组比较,金芪枳术汤高剂量组胃内色素残留率明显降低,DA、ACh、5-HT含量明显升高,Rho A、ROCK1、ROCK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金芪枳术汤能提高DGP大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改善和修复胃窦组织黏膜层损伤,这可能与其调节Rho A/ROC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金芪枳术汤 多巴胺 乙酰胆碱 5-羟色胺 RHO A/ROC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五星教学模式在线上有效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以病原与宿主防御系统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莉 余祥 +3 位作者 吴红艳 周永芹 黄晓飞 赵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16-2519,2523,共5页
近年来,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教混合、线下教学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支撑现代高等教育,不断涌现出繁多的线上、线下教学技术及方法,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区分线上、线下教学特点,在重视信息呈现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学内容重构,在重视知识传... 近年来,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教混合、线下教学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支撑现代高等教育,不断涌现出繁多的线上、线下教学技术及方法,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区分线上、线下教学特点,在重视信息呈现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学内容重构,在重视知识传送的同时更加重视临床思维、科研意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等有效教学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探究重点。对此,国际著名教育技术理论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美国犹他州立大学Devid Merrill教授在综合比较、研究、实践基础上提出五星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组应用五星教学模式与原理,在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课程病原与宿主防御系统教学中进行初步探讨,经过2年的教学设计实践及持续改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星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 有效教学 病原与宿主防御系统
下载PDF
土壤中解钾菌K02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红艳 于淼 +2 位作者 冯健 王智学 冯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60-65,共6页
解钾微生物是能够在土壤或纯培养条件下,将含钾矿物如长石、云母等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矿物态钾分解,并产生水溶性钾的微生物。利用以钾长石粉为唯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菌选择性培养基,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平板划线对番茄土壤中的钾细菌进... 解钾微生物是能够在土壤或纯培养条件下,将含钾矿物如长石、云母等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矿物态钾分解,并产生水溶性钾的微生物。利用以钾长石粉为唯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菌选择性培养基,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平板划线对番茄土壤中的钾细菌进行筛选。利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钾细菌培养液中可溶性钾的含量,筛选高效解钾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GenBank比对,同时利用clustalx和MEGA 4.0等相关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解钾能力最强的菌株K02进行鉴定,初步鉴定该解钾菌为胶质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K02菌株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初步确定菌株K02最佳培养基组分以解钾复筛培养基为基础,其碳源、氮源及无机盐以可溶性淀粉1%、酵母膏0.2%、K2HPO40.05%为最佳;菌株K02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基装量为50 mL/250 mL,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接菌量为5%,这一结果为解钾菌肥的研制和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钾菌 鉴定 培养条件 优化 钾长石粉
下载PDF
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春林 吴红彦 +3 位作者 李海龙 陈杰 张宣 李红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参芪抑瘤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干预胃癌MGC-803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q RT-PCR检测CDKN1B、CDKN1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参芪抑瘤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干预胃癌MGC-803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q RT-PCR检测CDKN1B、CDKN1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7、p57蛋白表达。结果 3%、5%、10%药物血清作用于MGC-803细胞24、48、72 h,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与时间和剂量呈依赖关系;3%、5%、10%药物血清作用于MGC-803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药物血清各剂量组MGC-803细胞CDKN1B、CDKN1C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药物血清各剂量组MGC-803细胞p27、p57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DKN1B、CDKN1C m RNA和蛋白表达,进而干预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抑瘤方 药物血清 胃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玉米须多酚预热结合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英一 徐艳霞 +3 位作者 王宇 林巍 吴红艳 孟祥雯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采用先加热浸提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玉米须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须多酚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玉米须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2min... 采用先加热浸提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玉米须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须多酚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玉米须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2min,超声温度60℃,该条件下玉米须多酚提取率为(6.49±0.23)%。玉米须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相当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量分别为0.917,0.809,0.881m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预热 超声波辅助提取 多酚 抗氧化
下载PDF
PD-L1(28-8)实验室自建平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性能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鸿雁 王婷 +4 位作者 付尧 陈孔龄 张勤 陶钰 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从PD-L1(28-8)浓缩型抗体性能验证角度出发,比较多平台的染色结果,旨在建立适宜的免疫组化染色条件,以满足PD-L1实验室自建平台检测(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LDT)技术广泛运用的需求。方法设计扁桃体等多种正常组织块"羊膜... 目的从PD-L1(28-8)浓缩型抗体性能验证角度出发,比较多平台的染色结果,旨在建立适宜的免疫组化染色条件,以满足PD-L1实验室自建平台检测(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LDT)技术广泛运用的需求。方法设计扁桃体等多种正常组织块"羊膜卷"对照及高、中、低表达的肿瘤组织芯片对照,验证并确认PD-L1(28-8)在DAKO Omnis(1∶50+Linker)、Roche Ultra(1∶50+Linker)、DAKO ASL(1∶40+Linker)及手工(Manual)(1∶20+Linker)的染色条件,对已知PD-L1阳性的49例非小细胞肺癌存档蜡块进行测试,观察PD-L1(28-8)在上述四种平台染色的一致性。结果DAKO Omnis、Roche Ultra、DAKO ASL和手工(Manual)PD-L1(28-8)LDT表达例数为:当Cutoff值1%≤TC<50%,阳性例数分别为12、13、13、14例;Cutoff值TC≥50%时,阳性例数分别为24、23、23、11例;Cutoff值TC<1%时,在DAKO Omnis、Roche Ultra、DAKO ASL48平台上检测的阴性病例均为13例,手工(Manual)染色阴性病例则为24例。基于上述3种阈值,三种自动检测平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oche Ultra、DAKO ASL48两者秩相关系数r=1;Roche Ultra/DAKO ASL48与DAKO Omnis的秩相关系数r=0.98;手工(Manual)与DAKO Omnis之间的秩相关系数r=0.88,手工(Manual)与Roche Ultra、DAKO ASL48之间的秩相关系数r=0.87,上述秩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28-8)LDT检测在DAKO Omnis、ASL48、Roche Ultra平台上一致性好,提示PD-L1(28-8)浓缩型抗体适用于带放大组份的检测平台,官方推荐的检测方法目前可被采纳为金标准。在可行的性能验证完善和多组织对照条件下,可推荐DAKO Omnis、Roche Ultra和DAKO ASL48三个检测平台进行LDT染色,手工(Manual)染色不适合PD-L1(28-8)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PD-L1(28-8)浓缩液 实验室自建平台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性能验证
下载PDF
土壤中钾细菌的筛选及筛选底物加入量对其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玲玲 吴红艳 +3 位作者 宗玉丽 徐冲 柴林山 张疏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91-94,共4页
研究土壤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钾长石粉后其解钾细菌数量的变化,同时初步筛选钾细菌,为进一步研究土壤中解钾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鉴定提供参考。测试土壤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钾长石粉后其解钾细菌数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四苯硼钠法测试... 研究土壤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钾长石粉后其解钾细菌数量的变化,同时初步筛选钾细菌,为进一步研究土壤中解钾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鉴定提供参考。测试土壤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钾长石粉后其解钾细菌数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四苯硼钠法测试菌株解钾能力,并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按钾细菌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筛选底物加入量为0.2%>0.1%>0.4%>空白对照;筛选菌株的解钾效率高于K01的共14株,高于K02的共9株。解钾效率最高的菌株5.15-2解钾效率为35.4%,较外购生产菌种K01高13倍,与本实验室保存菌种K02相比高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钾细菌 钾长石粉 四苯硼钠 菌株筛选 解钾能力
下载PDF
中间层Ni对TC4/2A14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鑫 吴鸿燕 +1 位作者 陈玉华 陈保国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目的添加0.05mm厚的Ni箔作为中间层,对3mm厚的TC4钛合金和2A14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分析Ni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EDS能谱及XRD衍射等微观表征分析方法,对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成分进行分析,探究Ni箔对焊接接头力学... 目的添加0.05mm厚的Ni箔作为中间层,对3mm厚的TC4钛合金和2A14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分析Ni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EDS能谱及XRD衍射等微观表征分析方法,对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成分进行分析,探究Ni箔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由于钛合金和铝合金存在较大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Ti/Al异种金属焊接性较差,界面容易产生TiAl_(3)、TiAl、Ti_(3)Al等金属间化合物,其中脆性相TiAl_(3)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最大,会导致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当加入中间层材料Ni后,由于Ni与Al晶体结构均属于面心立方,因此Ni与Al的扩散系数大于Ti与Al的扩散系数,Ni和Al之间优先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且弥散分布于焊缝中,从而缩短了Ti与Al之间的相互扩散时间,减少了TiAl_(3)相的生成。结论在未添加中间层材料时,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237.3 MPa,约为2A14铝合金母材抗拉强度的56.7%;当添加中间层Ni后,对焊缝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控,减少了对性能影响最大的TiAl_(3)相的生成,接头平均抗拉强度达到285.3MPa,为2A14铝合金母材抗拉强度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接头 搅拌摩擦焊 中间层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深冷轧制6061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红艳 杨丽娟 +1 位作者 杜林秀 高秀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8,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退火工艺对深冷轧制6061铝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深冷轧制后试样的微观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小于500 nm,可观察到位错聚集和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寸析出物;...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退火工艺对深冷轧制6061铝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深冷轧制后试样的微观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小于500 nm,可观察到位错聚集和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寸析出物;在相同退火温度下,深冷轧制试样的强度及伸长率均优于室温轧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强度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退火30~60 min时强度出现峰值;试样的拉伸断口属于韧窝-微孔聚集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韧窝尺寸逐渐变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轧制 退火 6061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特性和氨化特性及其相关菌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敏 吴红艳 王志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50-54,共5页
研究秸秆还田后土壤硝化特性和氨化特性的改变及其与相关菌群数量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提供参考。测定秸秆还田后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同时间土壤硝化特性和氨化特性,以及相应的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固氮菌... 研究秸秆还田后土壤硝化特性和氨化特性的改变及其与相关菌群数量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提供参考。测定秸秆还田后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同时间土壤硝化特性和氨化特性,以及相应的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的数量,将结果与无秸秆的空白对照区进行比较、分析。整个植株生长过程中,秸秆还田土壤中相关菌群数量以及氨化作用强度和硝化作用强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其中氨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为空白对照的1.3~1.6倍;氨化作用强度和硝化作用强度分别为空白对照的1.1和1.8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氨化活性和硝化活性以及相关菌群的数量和活性,相关菌群数量的变化与土壤氨化活性和硝化活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硝化特性 氨化特性 硝化细菌 氨化细菌 固氮菌
下载PDF
利用GFP标记研究秸秆还田对假单胞菌PW9土壤定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红艳 于淼 +1 位作者 冯健 冯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本文利用GFP标记系统研究秸秆还田对假单胞菌PW9土壤定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可产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pBBR1MCS2-Tac-EGFP电转化至假单胞菌PW9中,通过抗生素鉴定及质粒检测,获得了能够产生稳定的强烈绿色荧光且具有较... 【目的】本文利用GFP标记系统研究秸秆还田对假单胞菌PW9土壤定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可产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pBBR1MCS2-Tac-EGFP电转化至假单胞菌PW9中,通过抗生素鉴定及质粒检测,获得了能够产生稳定的强烈绿色荧光且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标记菌株PW9-gfp,并以此为试验菌株进行土壤定殖能力研究。【结果】标记菌株PW9-GFP施入土壤0~60 d时间内,两种处理方式的土壤样品中有效菌落数量均由109 CFU/g降至10 CFU/g;在植株同一生长时间时,标记菌株PW9-gfp单独施入的土壤样品中有效菌落数量均略低于与秸秆同时施入的土壤样品。【结论】秸秆还田对菌株PW9的土壤定殖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结果为解磷菌合理施用及微生物菌肥与秸秆还田协同作用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GFP标记 定殖能力 秸秆还田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苜蓿叶蛋白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许英一 吴红艳 +1 位作者 王宇 王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7-171,共5页
通过对比6种大孔树脂对苜蓿叶蛋白肽吸附效果,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研究其对苜蓿叶蛋白肽的吸附-解吸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纯化苜蓿叶蛋白肽的最适大孔吸附树脂为DA201-C型,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0.5mL/min,上样浓度10mg/mL,75%乙... 通过对比6种大孔树脂对苜蓿叶蛋白肽吸附效果,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研究其对苜蓿叶蛋白肽的吸附-解吸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纯化苜蓿叶蛋白肽的最适大孔吸附树脂为DA201-C型,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0.5mL/min,上样浓度10mg/mL,75%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流速0.5mL/min,洗脱体积200mL。在该条件下苜蓿叶蛋白肽含量较最初提高了46.95%,糖含量降低了81.88%,盐和其他杂质含量降低了70.97%。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苜蓿叶蛋白肽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肽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