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综述
1
作者 王奕娴 俞莹 +3 位作者 王晓梅 吴焕淦 刘雅楠 李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评述近十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关于电针治疗失眠的随机... 目的:评述近十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关于电针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提取文献诊断标准、治疗方法、腧穴选择与归经、电针参数、治疗时间与疗程、疗效观察指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55篇。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失眠干预手段主要分为单纯使用电针、电针配合其他外治法、电针配合口服药3类。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指标的使用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实验设计不够完善。选取穴位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所属经穴较多,多位于头部、四肢末端及背部。结论:目前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总体质量偏低,在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指标及试验设计方面都不甚完善,影响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及临床结论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失眠 睡眠障碍 诊断标准 穴位 归经 疗效判定 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温和灸足三里穴对自然衰老大鼠肾组织p16 DNA甲基化的影响
2
作者 刘文博 赵舒羽 +6 位作者 殷之光 杨秋红 崔云华 黄艳 焦丹丽 吴焕淦 赵琛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 观察温和灸足三里穴对自然衰老大鼠肾组织p16 DNA甲基化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24月龄组和艾灸组。24月龄组和艾灸组制备自然衰老模型。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不予治疗,待相应时... 目的 观察温和灸足三里穴对自然衰老大鼠肾组织p16 DNA甲基化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24月龄组和艾灸组。24月龄组和艾灸组制备自然衰老模型。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不予治疗,待相应时间取材;艾灸组采用温和灸足三里穴至24月龄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3组大鼠肾组织衰老相关标志物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衰老相关p16蛋白及甲基转移酶[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和甲基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蛋白的表达。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端粒长度、肾组织衰老相关p16 mRNA及甲基转移酶(Dnmt3a和Dnmt3b) mRNA表达。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p16 DNA CpG岛甲基化程度。结果 与12月龄组比较,24月龄组大鼠肾组织β-半乳糖苷酶表达、端粒长度的损耗及衰老相关p16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24月龄组大鼠肾组织Dnmt3a和Dnmt3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24月龄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肾组织β-半乳糖苷酶表达、端粒长度的损耗及肾组织衰老相关p16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大鼠肾组织Dnmt3a和Dnmt3b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温和灸可通过影响自然衰老大鼠肾组织衰老相关甲基转移酶的表达调控p16 DNA CpG岛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肾组织p16蛋白及mRNA在衰老机体肾组织的表达,延缓肾组织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温和灸 艾条灸 衰老 DNA甲基化 大鼠
下载PDF
国内外针灸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
3
作者 岳铭坤 李凯 +1 位作者 吴焕淦 周良荣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国内外针灸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方法检索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和Web of Sciencec(WOS)等数据库中针灸卫生经济学的... 目的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国内外针灸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方法检索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和Web of Sciencec(WOS)等数据库中针灸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描述,利用CiteSpace及VOSviewer软件对研究的热点进行知识图谱描绘及可视化分析,包括合作网络分析及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间线视图分析和爆发分析等。结果①经筛选,最终获得有效文献574篇,其中中文文献118篇、英文文献456篇。②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发文量最高,英文文献发文机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高。③共38个国家参与相关研究,发文量最高的是中国(248篇),其次是美国(85篇)、韩国(65篇)。④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为针灸、针刺、脑卒中等;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为acupuncture、managemen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等。关键词爆发分析表明,针刺、脑卒中、面瘫、穴位埋线、偏头痛、脑梗死是早期的爆发关键词,近年来康复、基因表达、系统评价、临床疗效成为爆发关键词,这可能是针灸卫生经济学的未来研究趋势和重点。时间线视图分析表明,聚类标签的前4位依次为#0成本效果分析、#1卫生经济、#2脑卒中、#3针灸疗法,每个聚类都有0.8以上的轮廓值,表明本聚类相识度高,构成文献的主题集中。结论国内外研究均发现针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费用较低,总体评价较优,但缺乏国内外机构和团队间的合作;针灸相关研究整体质量不高;针对穴位特异性及针刺的手法、时效、量效等方面缺乏卫生经济学评价分析,后续研究应加以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临床疗效 卫生经济学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腧穴配伍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榕 林亚莹 +7 位作者 张方 胡晨芳 吴璐一 沈佳成 张惜音 黄儒德 吴焕淦 刘慧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2-28,共7页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灸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建库至2021年...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灸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IBD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19建立处方腧穴数据库,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Gephi0.9.2软件构建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拓扑结构。结果共纳入384首针灸处方,涉及81个腧穴,高频腧穴包括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关元,多选用特定穴中的募穴、下合穴,所用腧穴以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程度最高的是天枢-足三里。结论针灸治疗IBD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且多用特定穴,以募穴为主。天枢是治疗IBD核心腧穴,与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等穴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复杂网络 选穴规律
下载PDF
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脂多糖/Toll样受体4 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黎梅 王村 +6 位作者 吴焕淦 吕思颐 祁琴 李峰 刘慧荣 王晓梅 吴璐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523-3531,共9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艾灸干预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UC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剩余4只用...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艾灸干预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UC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剩余4只用于模型鉴定)。采用4%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7 d以建立UC大鼠模型。艾灸组取双侧“天枢穴”和“上巨虚穴”进行隔药饼灸,西药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溶液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LPS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分化抗原14(CD1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6、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C大鼠外周血清LPS的含量、结肠组织LBP、CD14、TLR4、MyD88、TRIF、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以及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艾灸可降低UC大鼠外周血清LPS的含量、结肠组织LBP、CD14、TLR4、MyD88、TRIF、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以及IL-6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或P<0.05)。结论:艾灸可能通过调节LPS/TLR4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减轻UC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信号通路 大鼠 结肠黏膜 机制
下载PDF
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俞莹 王奕娴 +3 位作者 吴焕淦 王书婷 吕思颐 王晓梅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215-219,共5页
针灸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早有相关记载。秦汉时期最早提出了胃脘痛的病名,认为胃脘痛的病因包括机体虚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及肝气犯胃,主要病机则是胃失和降。在针灸治疗取穴上以井穴、合穴为主,但多采取单穴治疗,缺乏穴... 针灸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早有相关记载。秦汉时期最早提出了胃脘痛的病名,认为胃脘痛的病因包括机体虚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及肝气犯胃,主要病机则是胃失和降。在针灸治疗取穴上以井穴、合穴为主,但多采取单穴治疗,缺乏穴位的配伍运用。汉末至唐代进一步完善了胃脘痛的认识,创建胃脘痛各类证型,明确各类证型的选穴,逐步采用多穴共治法。该时期各医家开始根据证型灵活选用针刺、艾灸、汤药,推崇多种治法并用。宋金元时期胃脘痛已独立成章,彻底与心痛鉴别开来,明确了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主穴,摆脱了以单穴为主的配穴理论,选穴更加多样,开始注重穴位配伍。针灸治法上着重针法,讲究补泻手法。明清时期对前期历代医家进行总结,出现大量综合性针灸学专著,为后世针灸治疗胃脘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针灸 文献研究
下载PDF
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馨悦 翁志军 +7 位作者 刘慧荣 吴璐一 韩冬 柴菁 彭洋 马金丹 吴焕淦 张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94-599,共6页
[目的]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为例,采用光遗传技术调控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探讨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方法]将Vgat-Cre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 [目的]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为例,采用光遗传技术调控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探讨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方法]将Vgat-Cre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2)模型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3)模型+eNpHR组,注射rAAV2/9-EF1α-DIO-eNpHR3.0-EGFP病毒,给予黄光刺激(20 Hz,5 ms,4 mW)。4)模型+ChR2组,注射rAAV2/9-EF1α-DIO-hChR2-EGFP病毒,给予蓝光刺激(20 Hz,5 ms,4 mW)。5)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穴,疏密波,频率2/100 Hz,电流1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IBS慢性内脏痛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腹壁撤回反射(AWR)评分确认模型制备成功后,利用光遗传技术对vlPAG的GABA能神经元进行激活和抑制调控,分析各组小鼠的AWR评分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前),模型组小鼠AWR评分上升(P<0.01)。2)与给光前比较,模型+eNpHR组小鼠在给予黄光抑制GABA能神经元时,AWR评分上升(P<0.05);模型+ChR2组小鼠在给予蓝光激活GABA能神经元时,AWR评分下降(P<0.05)。3)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模型组小鼠AWR评分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eNpHR组AWR评分上升(P<0.05);模型+ChR2组AWR评分下降(P<0.05);电针组AWR评分下降(P<0.05)。[结论]光遗传技术能够有效调控vlPAG脑区中的GABA能神经元,而电针对IBS小鼠的疼痛行为学影响与光遗传激活GABA能神经元产生的效应趋势一致,说明电针可能通过激活vlPAG中的GABA能神经元发挥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光遗传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Γ-氨基丁酸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痛
下载PDF
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雅楠 赵继梦 +8 位作者 朱美玲 吴焕淦 纪军 常小荣 胡玲 赵百孝 郑寒丹 景华 吴璐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3-158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在CNKI、VIP、万方、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结束后,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在CNKI、VIP、万方、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结束后,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数据整合,并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7个RCTs,共537名患者,艾灸治疗方法主要为隔药饼灸。分析结果显示,隔药饼灸在改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Microsomal antibody,MCA)水平上优于西药治疗(P<0.01)。在总有效率上,隔药饼灸加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善上,隔药饼灸结合西药对FT3、FT4的改善也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对于TSH水平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1)。结论隔药饼灸在改善桥本甲状腺炎自身抗体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隔药饼灸结合西药还可明显改善TSH水平,但在总有效率及FT3、FT4的改善上与单纯西药比无优势。由于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现有的研究还不足以有充分的证据来证实隔药饼灸的疗效,可能还需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桥本甲状腺炎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下载PDF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8 位作者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维生素D参与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宽 刘慧荣 +5 位作者 吴焕淦 张英英 翁志军 秦秀娣 赵继梦 吴璐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053-2062,共10页
目的:从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作用角度探讨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制备UC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SASP组。观察各组大鼠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学(HPS)评分... 目的:从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作用角度探讨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制备UC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SASP组。观察各组大鼠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学(HPS)评分、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25(OH)D3、VDR浓度;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表达和大鼠结肠组织VDR、RXRαmRNA的表达;分析25(OH)D3与治疗后DAI评分、结肠IFN-γ、TNF-α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隔药灸显著降低UC大鼠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HPS评分(P<0.05);隔药灸显著升高UC大鼠血清和结肠中25(OH)D3、VDR浓度(P<0.05),以及结肠组织中VDR、RXRαmRNA表达(P<0.05);隔药灸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P<0.05)。大鼠血清25(OH)D3浓度与治疗后DAI评分呈负相关,结肠25(OH)D3浓度分别与结肠IFN-γ、TNF-α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隔药灸可抑制UC大鼠结肠IFN-γ、TNF-α的表达,升高其血清和结肠中的维生素D及其受体的浓度;UC大鼠肠道炎症与低浓度的维生素D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溃疡性结肠炎 25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焕淦 朱璐 +10 位作者 刘慧荣 马晓芃 刘世敏 赵琛 余曙光 常小荣 胡玲 王照钦 彭广彬 李国娜 吴璐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87-294,303,共9页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热度攀升,科技部2次立项的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阐明了多项灸法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了灸法研究重大创新,推动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实践,并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热度攀升,科技部2次立项的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阐明了多项灸法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了灸法研究重大创新,推动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实践,并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简述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出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消化道肿瘤而展开,表现为多因子、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具体效应机制归纳为调节胃肠运动、缓解内脏痛、修复和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5个方面。研究表明,灸法治疗胃肠疾病优势明确,相关基础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胃肠疾病 机制 黏膜
下载PDF
艾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董小庆 黄琴峰 +7 位作者 谢晨 杨延婷 韩榕 李茜莹 孔谐和 杨光 吴焕淦 马晓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5-1621,共7页
目的回顾1959年至2018年发表的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总结归纳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万方数字化期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 目的回顾1959年至2018年发表的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总结归纳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万方数字化期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结果艾灸治疗失眠应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百会、三阴交、神门、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督脉穴和肾经穴。下肢部的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头面部、背部。关联性较高的穴对为内关、足三里、神门、百会和三阴交,关联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为艾条灸配合针刺。灸法配合中药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灸法配合针刺,疗效均优于单纯灸法(均P<0.05)。对比灸法、灸药并用、灸刺并用疗法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灸法与灸药并用疗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灸刺并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法治疗失眠的组方中主要穴对为内关、足三里、神门、百会和三阴交。配合疗法中灸刺结合的使用频率最高,但灸法配合中药疗法的有效率最高,对于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针灸疗法 失眠症 匹兹堡睡眠指数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 文献计量学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马喆 方臻臻 +8 位作者 吴焕淦 顾沐恩 杨玲 祁琴 汪迪 李昆珊 刘慧荣 黄艳 陆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55-1563,共9页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UC大鼠的抗炎效应,探讨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每组7只。造模前先予隔药...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UC大鼠的抗炎效应,探讨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每组7只。造模前先予隔药灸、温和灸预处理干预7天;预处理后予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4%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连续饮用7天。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Occludin、JAM1、MUC2、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F-κBp65、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预处理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Occludin、MUC2、JAM1、Z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NF-κBp65、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Occludin、MUC2、Z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结论:隔药灸预处理、温和灸预处理"天枢"穴均能升高UC大鼠肠黏膜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艾灸有效预防减轻UC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预处理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NF-κB和STAT3活性的免疫调节机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继梦 吴焕淦 +7 位作者 陆嫄 顾沐恩 马喆 刘雅楠 郑寒丹 刘慧荣 马晓芃 黄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9-1584,共6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改善UC大鼠结肠炎症的效应,通过NF-κB通路和STAT3磷酸化参与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UC组和隔药灸组,每组8只。采用4%DSS诱导UC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隔药灸大鼠双侧天枢穴,每穴灸2壮艾炷... 目的:观察隔药灸改善UC大鼠结肠炎症的效应,通过NF-κB通路和STAT3磷酸化参与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UC组和隔药灸组,每组8只。采用4%DSS诱导UC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隔药灸大鼠双侧天枢穴,每穴灸2壮艾炷,每天1次,共7次。通过比较组织病理学、血清学促炎症因子的蛋白浓度观察隔药灸干预UC大鼠的效应。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NF-κB通路及STAT3活性探讨隔药灸改善UC大鼠结肠炎症反应的潜在机制。结果:UC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提示黏膜上皮表面溃疡形成,炎症反应明显,隔药灸能修复结肠上皮损伤,减轻UC大鼠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与正常组比较,UC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6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0.05,P <0.01),p-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UC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6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 <0.05),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和pIκB-α磷酸化水平均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STAT3磷酸化,减少了促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释放,从而减轻了UC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溃疡性结肠炎 NF-ΚB通路 STAT3磷酸化 免疫
下载PDF
单纯针刺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士源 顾沐恩 +6 位作者 金珠 徐世芬 张方 吕婷婷 纪军 吴焕淦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911-2920,共10页
目的:评价单纯针刺或其配合术后常规治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P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7年1—12月发表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的有关单纯针刺或单... 目的:评价单纯针刺或其配合术后常规治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P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7年1—12月发表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的有关单纯针刺或单纯针刺配合术后常规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5. 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7篇,英文文献1篇,合计1 621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2) Meta分析结果显示:9项研究在总有效率方面:与术后常规治疗比较,单纯针刺或配合术后常规治疗对PGD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P=0. 001,I2=69%,合并效应量RR=1. 15> 1,95%CI[1. 06,1. 25],P=0. 0006,敏感性分析异质性检验P=0. 22,I2=26%,合并效应量RR=1. 16>1,95%CI[1. 09,1. 24],P <0. 00001; 16项研究在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P <0. 00001,I2=98%,合并效应量MD=-17. 52,95%CI[-22. 85,-12. 19],P <0. 00001,经敏感性和亚组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 12项研究在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P <0. 00001,I2=95%,合并效应量SMD=-1. 61,95%CI[-2. 29,-0. 93],P <0. 00001,经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 12项研究在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01,I2=9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MD=-1. 33,95%CI[-1. 82,-0. 85],P <0. 00001,经敏感性和亚组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结论:单纯针刺或其配合术后常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但由于此次纳入文献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故需谨慎对待此结论,仍需要临床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腹部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术后常规 随机对照试验 有效率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古代文献中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灸法经脉腧穴应用规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方臻臻 郑寒丹 +8 位作者 黄艳 纪军 丁邦友 刘慧荣 马晓芃 吴璐一 周志刚 吴焕淦 李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2-768,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腧穴和腧穴所属经脉的数据库。结果:经检索共纳入文献264篇,其特点表现为:(1)早期古代文献记载的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应用的腧穴较少,涉及经脉不多;明朝起灸疗应用的经脉和腧穴明显增多,配穴增加。(2)经脉频次最高的经脉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二者配伍使用的支持度为26.89%,置信度35.21%,置信度最高,常配伍出现。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配伍使用较多。(3)腧穴频次较高的是关元、气海、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气海-关元-神阙为最常配伍腧穴。结论:从明朝开始,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涉及的经脉更广泛,腧穴明显增多,且注重配穴。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中任脉和足阳明胃经应用最多,足太阴脾经常配伍使用;腧穴中气海、关元、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常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 古代文献 经脉腧穴 应用规律
下载PDF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状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282
17
作者 李姿慧 吴梦蝶 +2 位作者 李琪 吴焕淦 李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787-790,共4页
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状态,目前常应用HAMA、SAS对焦虑状况进行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常伴随焦虑状态就诊,临床上尚无公认量表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躯体症状与焦虑状态同时进行评估,HAMA、SAS的构成和评分方... 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状态,目前常应用HAMA、SAS对焦虑状况进行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常伴随焦虑状态就诊,临床上尚无公认量表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躯体症状与焦虑状态同时进行评估,HAMA、SAS的构成和评分方式不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随焦虑状态的评估有一定的评价指导意义,但缺乏特异性,本文拟对HAMA、SAS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状态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状态 HAMA SAS
下载PDF
隔药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p38MAPK、ERK1/2及c-fos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丽洁 李茜莹 +7 位作者 杨延婷 杨玲 施征 赵粹英 吴焕淦 李志元 张丹 马晓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83-1589,共7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Crohns Disease,CD)大鼠结肠p38MAPK、ERK1/2、c-fos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C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灸组4组。采用TNBS合50%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CD模型。模...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Crohns Disease,CD)大鼠结肠p38MAPK、ERK1/2、c-fos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C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灸组4组。采用TNBS合50%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CD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隔药灸组取天枢穴(双)、气海穴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假灸组取穴、操作与隔药灸组相同,但不点燃艾炷。治疗结束后,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肠p38MAPK mRNA表达;应用ELISA技术检测结肠p38MAPK、c-fos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结肠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可见全壁性炎症、裂隙状溃疡,部分大鼠结肠可见纤维化;与模型组、假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结肠形态结构改善,肠道炎症减轻;假灸组大鼠结肠损伤程度、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类似。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38MAPK mRNA表达增加(P <0.01),p38MAPK、ERK1/2、c-fos蛋白含量均增加(均P <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p38MAPK mRNA表达降低(P <0.05),p38MAPK、ERK1/2、c-fos蛋白含量均降低(均P <0.05);假灸组均无显著变化(均P> 0.05)。结论隔药灸能下调克罗恩病大鼠结肠p38MAPK、ERK1/2、c-fos的表达,改善炎症、促进肠道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克罗恩病 P38MAPK ERK1/2 C-FOS
下载PDF
艾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霁 吴丽洁 +9 位作者 李志元 吴焕淦 杨延婷 李茜莹 吴丹艳 智方圆 洪珏 刘婕 张丹 马晓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结肠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核转录因子c-Ju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的...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结肠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核转录因子c-Ju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的调节作用,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艾灸治疗CD的抗炎免疫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假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sulfonicacid,TNBS)合乙醇溶液灌肠制备CD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结肠组织MCP-1、COX2、JNK、c-Jun的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JNK、c-Jun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损伤严重,结肠损伤评分升高(P <0.01),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炎症,累及黏膜下层,裂隙状溃疡,部分可见肉芽肿形成;大鼠结肠炎性蛋白MCP-1、COX2含量增加,JNK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均增加(均P <0.05),c-Jun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模型组、假灸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结肠损伤评分降低(P <0.01,P <0.05),结肠形态结构改善,炎症反应减轻,结肠MCP-1、COX2含量降低,JNK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均降低(均P <0.05),c-Jun无明显变化(均P> 0.05)。与模型组比较,假灸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均P> 0.05)。结论:艾灸能下调CD大鼠结肠JNK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结肠MCP-1、COX2含量,该作用可能是其减轻CD肠道炎症,促进结肠组织损伤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艾灸 JNK信号通路 MCP-1 COX2 机制研究
下载PDF
针灸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国娜 马金丹 +7 位作者 吴焕淦 陈子怡 杨玲 王照钦 刘雅楠 周次利 黄儒德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收治的女性IBS-D患...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收治的女性IBS-D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电针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取双侧天枢、上巨虚、三阴交穴,分别行温针灸或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伯明翰症状量表、IBS症状量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专用生命质量量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以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MDA、T-AO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专用生命质量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0.001)。温针灸组与电针组女性IBS-D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T-AO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温针灸和电针治疗女性IBS-D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水平,并能调节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MDA、T-AOC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针灸 电针 临床试验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