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包气带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1
作者 姜鹏举 吴华武 +4 位作者 闵雷雷 沈彦俊 田丽慧 张志华 毕会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6-1636,共11页
基于华北平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梨园、农田)包气带(>18m)土壤水同位素测定结果,分析了华北平原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δD、δ18O)特征,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包气带土壤水补给过程中蒸发和入渗的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线... 基于华北平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梨园、农田)包气带(>18m)土壤水同位素测定结果,分析了华北平原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δD、δ18O)特征,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包气带土壤水补给过程中蒸发和入渗的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线δD=6.07δ18O–5.76(R2=0.86),土壤水δD、δ18O值均落在大气降水线下方,表明降水入渗补给土壤水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蒸发作用;除梨园Ⅰ,土壤水同位素值变异系数浅层>中层>深层,表明浅层土壤水δD、δ18O波动较大,主要由于其易受到降水和蒸发的影响,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蒸发和降水的影响逐渐变弱;梨园Ⅰ深层土壤水同位素变异系数较大,表明该样点深层土壤水受到地下水波动的影响;梨园浅层土壤水氘盈余(d-excess)较农田大,说明农田浅层土壤水蒸发强度大于梨园;0.25~0.5m深处土壤水均出现δD、δ18O的明显富集,主要受土壤质地分层影响导致土壤水入渗受阻,同位素较为富集的土壤水在此深度层积聚;而梨园2~5 m出现δD、δ18O的贫化现象,主要是梨树根系埋深使得降水以优先流形式补给至此土壤层。梨园和农田包气带土壤水δD、δ18O垂直剖面上差异显著,表明了华北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过程有明显差异,梨园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过程主要以优先流补给影响。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华北平原农田区厚包气带水分运动、氮素迁移转化与地下水水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土壤水 稳定同位素 土地利用 包气带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庐山酸雨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2
作者 李静 吴华武 +4 位作者 叶辉 鲍志诚 李湘波 张小鹏 赵军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2-262,共11页
为了理解在酸沉降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典型酸雨区大气降水化学组成与来源,于2018—2020年共收集209个鄱阳湖流域庐山地区大气降水样品,分析了降水pH、电导率及各离子浓度特征,并采用富集因子、PMF模型和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数理方法,揭示庐... 为了理解在酸沉降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典型酸雨区大气降水化学组成与来源,于2018—2020年共收集209个鄱阳湖流域庐山地区大气降水样品,分析了降水pH、电导率及各离子浓度特征,并采用富集因子、PMF模型和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数理方法,揭示庐山地区降水水化学特征和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庐山降水pH的加权平均值为6.1,分布范围为4.52~7.89;降水电导率的加权平均值为16.3μS/cm,分布范围为1.4~96.6μS/cm;降水中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当量浓度依次为:Ca^(2+)>NO_(3)^(-)>SO_(4)^(2-)>Cl^(-)>SO_(4)^(+)>K^(+)>Na^(+)>Mg^(2+)>F^(-),其中阴离子(SO_(4)^(2-)、NO_(3)^(-))和阳离子(Ca^(2+)、SO_(4)^(+))是庐山地区大气降水中主要的离子成分,Ca^(2+)和SO_(4)^(+)对降水酸度中和起主导作用,这是造成庐山降水pH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庐山降水中SO_(4)^(2-)/NO_(3)^(-)(S/N)当量浓度比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从1987年的6.2减小为2018—2020年的0.6,表明庐山降水中NO_(3)^(-)离子浓度不断增大,降水由早期硫酸型转变为硫酸型和硝酸型混合型,这归结于我国近年来能源结构和使用方式的改变,清洁能源有效地降低了燃煤过程中SO_(2)的排放量,使向大气释放的SO_(2)排放量不断减少。降水中K^(+)和Ca^(2+)的海洋富集因子EF_(R)较大,说明主要以陆源贡献为主,降水中Na^(+)的土壤富集因子EFS<1,说明其相对于土壤被稀释,主要来自海洋源贡献。降水中约90%以上SO_(4)^(2-)和NO_(3)^(-)由人为大量排放的SO_(2)和NO_(x)气体贡献,而降水中Cl^(-)主要以海源输入为主,贡献占比达60.2%。研究结果有利于酸雨区水质的保护,能够有效评估人类活动对酸雨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酸沉降 大气降水 离子浓度 源解析
下载PDF
水汽来源和环境因子对典型亚热带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湖口地区为例
3
作者 吴华武 欧阳勇峰 +3 位作者 姜鹏举 张剑明 李静 吴亚坤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02-1512,共11页
基于亚热带季风区湖口降水稳定同位素进行高频监测,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算法和质量浓度权重轨迹等方法对湖口区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口地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呈夏季低、春冬季高变化趋势,湖口地区大气... 基于亚热带季风区湖口降水稳定同位素进行高频监测,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算法和质量浓度权重轨迹等方法对湖口区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口地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呈夏季低、春冬季高变化趋势,湖口地区大气降水线斜率(8.19)和截距(12.5)与全球大气水线较为接近,说明整体上该研究区气候环境相对湿润。②湖口降水同位素组成与降水量、湿度和温度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其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湿度效应和反温度效应。③湖口地区水汽来源主要受东南沿海内陆地区、南海和孟加拉湾源区水汽影响显著,其造成降水同位素值也明显偏小,尤其在夏季和秋季。④湖口地区降水同位素组成变化还受锋面天气系统(准静止锋和冷锋)和台风影响,台风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来自中国南海和东海地区,此水汽往内陆输送过程中不断形成降水,此过程中降水重同位素(18O和2 H)不断被冲刷造成其值逐渐变小;受准静止锋面系统影响降水δ^(18)O值为极小值,这与锋面系统中冷、暖气团相遇造成强烈空气对流活动密切相关;而在冷锋面系统影响下,湖口地区降水δ^(18)O值和d-excess较大,这与中国南方内陆局地再循环水汽补充有关,该研究结果将为鄱阳湖流域大气环流和水循环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台风降水 HYSPLIT模型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和植被指数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裴婷婷 李小雁 +3 位作者 吴华武 吴秀臣 陈英 谢保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25,F0003,共8页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连接了碳循环和水循环,是碳水耦合的重要参数。全面深入理解WUE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预测陆地表面-大气相互作用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大尺度遥感归一化植被指...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连接了碳循环和水循环,是碳水耦合的重要参数。全面深入理解WUE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预测陆地表面-大气相互作用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大尺度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以及温度和降水栅格数据,采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产品计算2000—2014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WUE,运用岭回归探究黄土高原WUE对温度、降水和NDVI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沿西北-东南随降水量的增加,黄土高原多年均WUE逐渐降低,且黄土高原西南部高海拔地区WUE最低;同时,WUE的年际变化明显,以2011年为转折点,2012—2014年WUE明显高于其他年份。2)WUE对温度的敏感性在整个黄土高原呈现正值,WUE对降水和NDVI的敏感性存在阈值效应,即小于500mm降水量,WUE随降水和NDVI的增加而升高,超过550mm降水量,WUE则随降水和NDVI增加而降低。3)草地和灌丛WUE与NDVI正相关,森林WUE与NDVI负相关;灌丛WUE对温度和降水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森林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回归 植被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敏感性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成像植被斑块土壤水盐效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志云 李小雁 +3 位作者 张思毅 吴华武 马育军 胡中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188-9199,共12页
土壤水盐过程在植被斑块的形成与演变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其与植被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研究工具的限制而缺乏深入认识。以青海湖流域芨芨草斑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电磁感应(EMI)产生的表观电导率(ECa)成像解译土壤水分与盐... 土壤水盐过程在植被斑块的形成与演变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其与植被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研究工具的限制而缺乏深入认识。以青海湖流域芨芨草斑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电磁感应(EMI)产生的表观电导率(ECa)成像解译土壤水分与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建立芨芨草斑块分布格局与土壤水盐变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ECa分别与土壤水分、盐分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多元回归模型指出,ECa变化的81%可由土壤水分与盐分变化来解释,因此可用ECa变化表征土壤水分与盐分的变化;此外,强降雨事件前后ECa动态变化图指出,芨芨草斑块处土壤水分增加量高于基质区,说明芨芨草斑块能够快速聚集水分;而不论干湿状态或不同季节,芨芨草斑块处土壤水盐含量总是高于基质区,表现出时间稳定性,说明芨芨草斑块是土壤水盐的聚集区。因此,EMI成像可揭示芨芨草斑块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为植被斑块的水文过程研究提供快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EMI) 土壤水文过程 土壤盐分 植被斑块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九江地震台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鲍志诚 吴华武 +4 位作者 查小惠 赵影 范卫星 许志山 陈江贻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7,共6页
在地震地下流体研究中,地下水补给及循环过程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目前研究该过程的常用手段。通过对九江地震台2井地下水、大气降水及周边天花井水库水、马尾水高山泉水的样品进行氢氧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在地震地下流体研究中,地下水补给及循环过程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目前研究该过程的常用手段。通过对九江地震台2井地下水、大气降水及周边天花井水库水、马尾水高山泉水的样品进行氢氧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降水相比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变化更为稳定。夏半年,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与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降水量效应;冬半年,与温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效应和温度效应。氢氧同位素及过量氘揭示地下水在下渗补给前经历了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并与围岩进行18O交换,δ18O与δD计算的补给高程分别约为647m、440m。九江台地下水总体属于大气成因型,循环过程为较稳定的裂隙水补给形成承压自流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地震台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地下水 降水 补给来源
下载PDF
Evaporative enrichment of stable isotopes(δ^(18)O and δD) in lake water and the relation to lake-level change of Lake Qinghai,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4
7
作者 wu huawu LI Xiaoyan +3 位作者 LI Jing JIANG Zhiyun LI Guangyong LIU L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623-635,共13页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18O and 6D) have been utilized as a useful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current and historic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18O and 6D) have been utilized as a useful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current and historic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the stable isotopic contents in lake water and the variations of lake level, particularly in Lake Qinghai, China.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variations of isotope compositions (δ18O, 6D and d-excess) in lake water and pre- cipitation by using the sample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Lake Qinghai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9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isotopic contents of δ18O and 6D in lake wat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re- cipitation, which were contrary to the variations of d-excess. The linear regression correlations between δ18O and 6D in lake water and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local evaporative line (LEL) in lake water (δD=5.88δ18O-2.41) deviat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 (LMWL)in precipitation (δD=8.26δ18O+16.91), indicating that evaporative enrichmen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sotopic contents in lake water. Moreover, we also quanti- fied the Eli ratio (evaporation-to-input ratio) in Lake Qinghai based on the lake water isotopic enrichment model derived from the Rayleigh equation. The changes of E/I ratios (ranging from 0.29 to 0.36 between 2009 and 2012) clearly revealed the shifts of lake levels in Lake Qinghai in recent years. The average E/I ratio of 0.40 reflected that water budget in Lake Qinghai was positiv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rising lake levels and the increasing lake areas in many lak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se findings provide some evidences for studying the hydrological balance or water budget by using δ18O values of lake sedimentary materia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 lake water level and paleoclimate from an isotopic enrichment model in Lake Qingh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isotopes d-excess lake level E/I ratio isotopic enrichment model PALEOCLIMATE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芨芨草斑块对地表水分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8
作者 蒋志云 张思毅 +3 位作者 吴华武 魏俊奇 黄楚珩 李小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47,共8页
[目的]研究芨芨草斑块对降雨再分配和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为揭示植被斑块的形成与水分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青海湖流域芨芨草斑块为例,通过对芨芨草斑块冠层降雨再分配和地表径流进行试验观测,计算水平方向芨芨草斑块水分补偿比例... [目的]研究芨芨草斑块对降雨再分配和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为揭示植被斑块的形成与水分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青海湖流域芨芨草斑块为例,通过对芨芨草斑块冠层降雨再分配和地表径流进行试验观测,计算水平方向芨芨草斑块水分补偿比例。[结果](1)芨芨草斑块穿透雨占降雨量比例为70.58%,穿透雨主要受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影响,芨芨草斑块冠层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和多数干旱区灌木相似;(2)芨芨草斑块平均径流系数为0.45%±0.33%,明显低于基质区(2.08%±1.46%),且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3)芨芨草斑块水分补偿比例为1.13%±1.34%,且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大,最高可达到4.94%。[结论]在生态系统尺度,芨芨草斑块会受到来自基质区的径流补偿,这是斑块植被一种适应干旱的水分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斑块 穿透雨 地表径流 芨芨草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