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黄的人工栽培及药用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勇 曹宁宁 +5 位作者 张剑飞 吴建梅 胡光荣 李林波 石洪康 叶晶晶 《蚕学通讯》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桑黄是一类珍稀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桑黄及其药用功效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主要有桑黄菌丝发酵培养、袋料栽培桑黄子实体,采用这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及药性不稳定等问... 桑黄是一类珍稀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桑黄及其药用功效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主要有桑黄菌丝发酵培养、袋料栽培桑黄子实体,采用这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及药性不稳定等问题,提高桑黄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桑黄具有的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也已被研究证实,并得到了国内外医药与保健行业的关注,显示出桑黄的开发利用深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应用范围也将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人工栽培 菌丝 子实体 药用功效
下载PDF
强化“轻”表达的当代编织竹建筑的建构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洪澎 陈思妮 吴健梅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7,共8页
寻求强化编织竹建筑“轻”表达的设计路径,旨为更好地挖掘传统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时代价值。通过文献研读和案例分析,借助建构理论的视角,从物质、视觉、环境和建造四个层面解析编织竹建筑的“轻”表达优势。结合对编织竹建筑的材料... 寻求强化编织竹建筑“轻”表达的设计路径,旨为更好地挖掘传统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时代价值。通过文献研读和案例分析,借助建构理论的视角,从物质、视觉、环境和建造四个层面解析编织竹建筑的“轻”表达优势。结合对编织竹建筑的材料特性、编织织理、结构形态和节点处理的分析研究,发现搭配材料的轻质化、连接节点的应用升级、结构形体的非线性设计、织理的透明化以及建造设计的参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等是建构“轻”表达编织竹建筑的关键策略。强化“轻”表达的建构策略为编织竹建筑的创作者提供借鉴参考,推动绿色建材的进一步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 材料 织理 建构
下载PDF
水下灵巧手指力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建美 王勇 +2 位作者 周福静 唐珊珊 张琼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了实现水下灵巧手对目标对象六维力/力矩的准确测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指力传感器模型。该传感器采用十字梁与圆盘结构组合的方式分两组各完成三维力/力矩的测量。首先对传感器的弹性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灵敏度高、线... 为了实现水下灵巧手对目标对象六维力/力矩的准确测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指力传感器模型。该传感器采用十字梁与圆盘结构组合的方式分两组各完成三维力/力矩的测量。首先对传感器的弹性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灵敏度高、线性好等要求进行了合理的布片和组桥,从而完成了一种可以直接输出六维力/力矩的传感器的设计,解决了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尺寸大、刚度低、灵敏度低等问题,可以方便地将其应用于水下灵巧手指尖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灵巧手 六维力/力矩 指力传感器 弹性体结构 组桥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家蚕农药中毒识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建梅 陈肖 +4 位作者 石洪康 胡光荣 叶晶晶 李永远 张剑飞 《蚕学通讯》 2022年第4期17-23,共7页
由农药污染桑叶造成的家蚕中毒是蚕茧生产减收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家蚕农药中毒识别方法主要是人工观察大量蚕儿出现的明显症状进行识别。为了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运用深度学习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开展了家蚕农药中毒的智能识别... 由农药污染桑叶造成的家蚕中毒是蚕茧生产减收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家蚕农药中毒识别方法主要是人工观察大量蚕儿出现的明显症状进行识别。为了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运用深度学习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开展了家蚕农药中毒的智能识别研究。通过给4龄初期幼虫添毒的方式集中获取敌杀死(溴氰菊酯)、草甘膦2种农药中毒的家蚕样本,并以相同日龄的健康家蚕作为参照,使用智能手机在实际环境下采集图像,构建家蚕中毒症状的图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模型开展识别试验,结果显示对2种农药中毒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0%和99.6%。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进一步构建种类更加完整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家蚕农药中毒识别系统,将有助于蚕桑生产上家蚕中毒的农药污染溯源分析和精准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中毒 图像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 MobileNet模型
下载PDF
Trimble RTX技术性能测试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建梅 柯敏 房新玉 《水道港口》 2019年第3期367-372,共6页
文章介绍了RTX系统组成及服务类型,通过现场实际测试,统计RTX收敛时间、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及后处理精度,测试结果表明:(1)RTX初次收敛时间约为30min;(2)内符合精度平面优于2cm、高程优于4cm,外符合精度平面优于6cm、高程约为10cm;(... 文章介绍了RTX系统组成及服务类型,通过现场实际测试,统计RTX收敛时间、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及后处理精度,测试结果表明:(1)RTX初次收敛时间约为30min;(2)内符合精度平面优于2cm、高程优于4cm,外符合精度平面优于6cm、高程约为10cm;(3)RTX-PP直接解算的CGCS2000坐标成果精度在分米级别。RTX技术精度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水运工程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X 收敛时间 定位精度 RTX-PP 水运工程
下载PDF
行走可拆装活动柱架式双锯盘伐条机的研制初报
6
作者 胡光荣 吴建梅 叶晶晶 《蚕学通讯》 2022年第2期27-32,共6页
为了助力桑园生产管理的机械化,设计了一款省力高效的桑树伐条机。该机利用微耕机的主机作动力,即以微耕机为主体,加装一个带有枝条割伐双锯盘的活动架,活动架上安装的割伐机由左、右各一套切割刀主轴和切割刀盘构成,可以同时割伐左、... 为了助力桑园生产管理的机械化,设计了一款省力高效的桑树伐条机。该机利用微耕机的主机作动力,即以微耕机为主体,加装一个带有枝条割伐双锯盘的活动架,活动架上安装的割伐机由左、右各一套切割刀主轴和切割刀盘构成,可以同时割伐左、右两行桑树枝条。工作原理:微耕机的燃油发动机动力输出轮通过三角皮带带动行走轮低速旋转而慢速行进,从动力皮带轮分出的一个皮带槽带动割伐传动轴高速旋转实现伐条作业,伐条高度和行宽均可在活动架上进行调节。该机按平均1500 m/h的速度行进,每小时可割伐种植面积0.2~0.3 hm^(2)的桑树枝条,是人工伐条的5~8倍。该机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只需将用于割伐枝条的活动架卸下,主机就还可用于耕地、施肥、喷雾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伐条机 燃油发动机 双锯盘 可拆卸活动柱架式
下载PDF
氯胺酮杂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及其关联性判别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培培 吴健美 +2 位作者 樊颖锋 孟鑫 陈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分别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联用技术,分离、筛选并测定氯胺酮中的17种杂质。首先,使用UPLC-Q-TOF MS检测并筛选出氯胺酮中的17种特征杂质;然后,再使用UPL... 分别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联用技术,分离、筛选并测定氯胺酮中的17种杂质。首先,使用UPLC-Q-TOF MS检测并筛选出氯胺酮中的17种特征杂质;然后,再使用UPLC-QqQ-MS优化得到17种杂质的两个定性离子对,并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同时对17种杂质进行半定量分析;随后,通过欧几里得距离计算方法对6起制毒案件缴获的112份氯胺酮样品进行聚类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对700份缴获的氯胺酮进行关联性判别,筛选出14组关联性极强的案件,从而推断出缴获氯胺酮的来源(制毒加工厂)和贩运路线。通过聚类分析及关联性判别得出的结果,可为公安执法部门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情报,诸如追溯氯胺酮来源(制毒加工厂)、氯胺酮的贩运路线及串并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杂质分析 关联性判别 聚类分析
下载PDF
ETT2转录因子EivF调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运动性和环境胁迫耐受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剑梅 傅丹丹 +4 位作者 李佳璇 邵颖 宋祥军 涂健 祁克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8-445,共8页
为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中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Escherichia coli TypeⅢsecretion system^(2),ETT2)转录因子EivF的功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检测野生株(AE81)、缺失株(AE81△eivF)和回复株(AE8... 为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中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Escherichia coli TypeⅢsecretion system^(2),ETT2)转录因子EivF的功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检测野生株(AE81)、缺失株(AE81△eivF)和回复株(AE81△eivF-comp)Curli菌毛的合成能力,并探究3种菌株在不良环境中的存活情况,通过RT-qPCR检测鞭毛和环境耐受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的curli菌毛合成能力无明显变化,在透射电镜下缺失株鞭毛数量明显减少,缺失株在强酸、强碱、氧化应激、高温、高渗环境中的存活率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回复株上述表型基本恢复。转录组数据显示,缺失株的flgB、flgC、flgE等鞭毛相关基因和proV、cadA等环境耐受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RT-qPCR结果显示,flgB、flgC、flgE、proV等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综上所述,ETT2转录因子EivF参与调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运动能力和在不良环境中的存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ETT2转录因子EivF 鞭毛 环境胁迫
下载PDF
多酚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洪鑫月 吴健妹 +3 位作者 罗小乔 刘凯 周伟杰 张国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文章主要对近5年来多酚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类型及相互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构效关系、结构修饰及金属配合物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多酚化合物作为降尿酸食品功能因子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酚化合物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活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氯胺酮、羟亚胺及邻氯苯基环戊酮合成工艺的判别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颖锋 吴健美 +1 位作者 花镇东 王优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5-570,共6页
氯胺酮通常以羟亚胺和邻氯苯基环戊酮为主要合成原料。该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缴获邻氯苯基环戊酮样品中的杂质,并筛选出邻氯苯甲腈以及格氏试剂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环戊酮、环戊醇、环戊基环戊烷、2-环戊基环戊酮和2... 氯胺酮通常以羟亚胺和邻氯苯基环戊酮为主要合成原料。该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缴获邻氯苯基环戊酮样品中的杂质,并筛选出邻氯苯甲腈以及格氏试剂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环戊酮、环戊醇、环戊基环戊烷、2-环戊基环戊酮和2-环戊基环戊醇作为特征杂质。通过邻氯苯基环戊酮合成实验,验证了6种特征杂质为邻氯苯甲腈与格氏试剂反应所产生。通过液-液萃取的前处理方法,从缴获羟亚胺样品检测出残留的4种特征杂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方法从氯胺酮样品中检出残留的2种特征杂质。结果表明,所有缴获的邻氯苯基环戊酮和羟亚胺样品,以及105份氯胺酮样品中的102份均检出2种以上特征杂质,由此推测,格氏试剂法是国内非法工厂生产邻氯苯基环戊酮普遍采用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邻氯苯基环戊酮 羟亚胺 特征杂质 合成工艺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TG-DSC在6种防火涂料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东星 赵静红 +1 位作者 吴建梅 李宗雨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2283-2286,共4页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薄型、超薄型各3个型号未知配方的防火涂料进行分析,薄型涂料水分及挥发性溶剂较超薄型涂料少。残留质量能够反映稳定性,薄1型、薄3型残留质量显著大于其他4个型号的涂料,因此稳定性更优。薄型、超薄...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薄型、超薄型各3个型号未知配方的防火涂料进行分析,薄型涂料水分及挥发性溶剂较超薄型涂料少。残留质量能够反映稳定性,薄1型、薄3型残留质量显著大于其他4个型号的涂料,因此稳定性更优。薄型、超薄型涂料所含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含量均有所差异。研究表明,TG-DSC通过分析防火涂料随温度的质量变化、热效应变化,能够初步定性分析防火涂料成分,评价不同型号防火涂料成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DSC 防火涂料 质量变化 稳定性 热效应
下载PDF
Analysis on Climate Change in Zhuche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Recent 50 Years 被引量:1
12
作者 wu jian-mei SUN Jin-sen +2 位作者 CHEN Lin-xiang MA Ying-jie XU Gui-hu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8期4-6,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s in Zhuche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10. [Method]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Zhucheng City from 1961 to 2010 were cho...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s in Zhuche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10. [Method]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Zhucheng City from 1961 to 2010 were chosen to analyze its annual and seasonal changes based on linear trend estimation method. [ Result]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recent 50 years rose at a speed of 0.383 ℃/10 a. The mean temperature in each season in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span in winter 〉 autumn 〉 spring 〉 summer, the mean precipitation in recent 50 years de- creased at a speed of 18.7 mm/10 a, increased in spring and winter but decreased in summer and autumn. Temperature reduced most distinctly in summer at a speed of 20.9 mm/10 a. The abnormal temperature reduction happened only once in Zhucheng in recent 50 years. Abnormal high temperature happened in seven years, after 1990s. In recent 50 years, only six years had abnorm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was uneven. [ Conclusionl The stud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increasing accuracy of temperature and of precipitation re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s Zhucheng Cit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The Change in the Maximum Wind Speed and the Impact of i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13
作者 wu jian-mei SUN Jin-sen +2 位作者 SUI Gui-ling XIE Su-he WANG M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0期66-68,共3页
Using the data on the maximum wind speed within ten minutes every month in the period 1971-2009 in Zhuche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we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ximum wind speed in Zhucheng City. The re... Using the data on the maximum wind speed within ten minutes every month in the period 1971-2009 in Zhuche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we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ximum wind speed in Zhucheng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hirty-nine years, the annual maximum wind speed in four seasons in Zhucheng City tends to decline. The annual maximum wind speed declines at the rate of 1.45 m/s every 10 years. It falls fastest in winter, with decline rate of 1.73 m/s every 10 years; it is close to the average annual maximum wind speed in spring and autumn, with decline rate of 1.44 m/s and 14.8 m/s every 10 years, respectively; it falls slowest in summer, and the extreme value of the maximum wind speed occurs mainly in spring. The curve of changes in the monthly maximum wind speed in Zhucheng City assumes diminishing shape of "two peaks and one trough". We conduct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windy weather situation, and put forth specific defens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hazards of strong winds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AXIMUM WIND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tio
下载PDF
蒙药胡日查-6和古日古木-13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的影响
14
作者 张宁 尹幸念 +3 位作者 李丹彤 张娜 吴建美 曲琳 《毒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观察蒙药胡日查-6和古日古木-13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鼻黏膜病变及血清中IgE、IL-4和IFN-γ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BALB/c小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AR模型组、西替利嗪组、胡日查-6组及古日古木-13... 目的观察蒙药胡日查-6和古日古木-13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鼻黏膜病变及血清中IgE、IL-4和IFN-γ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BALB/c小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AR模型组、西替利嗪组、胡日查-6组及古日古木-13组。建立AR小鼠模型,对每个实验组的小鼠行为学评分,随机抽取空白组、造模组小鼠各1只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原实验(passive skin allergen experiment,PCA)。在给药治疗后,观察小鼠鼻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测定血清中IgE、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1)造模成功的AR模型小鼠出现剧烈挠鼻、打喷嚏等症状,且评分≥5分;经治疗后,各给药组鼻部症状有所减轻,症状评分有所下降。(2)抽取的模型组小鼠PCA实验可见阳性蓝斑,空白组未见蓝斑形成,佐证模型组小鼠造模成功。(3)AR模型组鼻黏膜组织学观察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增宽,小血管扩张、增多。经治疗后,各给药组小鼠症状有所缓解,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其中以胡日查-6组最为明显。(4)模型组血清IgE、IL-4的含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F=95.64,F=238.71,P<0.01),IFN-γ的含量较低(F=54.25,P<0.05)。经治疗后各给药组小鼠鼻部症状均有所减轻,IgE和IL-4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F=28.60,F=25.22,P<0.01),IFN-γ的含量升高(F=17.04,P<0.05)。蒙药各组和西替利嗪组比较,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8,P>0.05),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6,P>0.05),IFN-γ有统计学差异(F=5.177,P<0.05),各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蒙药胡日查-6和古日古木-13能够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挠鼻、喷嚏、流涕以及精神不济等典型症状,促进鼻黏膜修复,减轻AR小鼠病理损伤;通过调节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gE、IL-4和IFN-γ,从而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为探索蒙药治疗AR的相关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为未来治疗AR靶点的筛选及靶向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变应性鼻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油葵新品种在豫西地区田间生长比较试验
15
作者 卫勇强 潘晓东 +5 位作者 张向召 陈润玲 吕维娜 吴建梅 李瑜 李旭辉 《特产研究》 2022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实验为筛选适宜豫西独特气候特点的油葵品种,通过对引进的CY101、CY102、LD1003、S606、GE817和GE813等6个油葵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性和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在参试的6个油葵新品种中,... 本实验为筛选适宜豫西独特气候特点的油葵品种,通过对引进的CY101、CY102、LD1003、S606、GE817和GE813等6个油葵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性和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在参试的6个油葵新品种中,LD1003和CY102的综合性状较好,增产潜力大,全生育期较短,目前适宜在豫西地区推广种植。该研究为豫西地区油葵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油葵 引进 鉴定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病主要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现况
16
作者 芦俊峰 吴建美 曲琳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是我国皮肤科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45.7%)和须癣毛癣菌(47.1%),主要侵害皮肤、指甲、毛发等,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药作为传统药物对皮肤浅部真菌抑制效果好且来源广泛、成...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是我国皮肤科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45.7%)和须癣毛癣菌(47.1%),主要侵害皮肤、指甲、毛发等,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药作为传统药物对皮肤浅部真菌抑制效果好且来源广泛、成分纯天然、不良反应少、成本低。基于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将不同系统的信息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确证了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性疾病致病菌发挥作用靶点和抑菌机制,从而使患者获得对疾病发展过程、真菌的生理和病学过程及其调控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菌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中药合剂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制及差异基因分析
17
作者 李丹彤 高璐 +2 位作者 尹幸念 吴建美 曲琳 《毒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7-231,226,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知母、黄连、土槿皮、地肤子、决明子和黄柏)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制。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合剂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并基于GO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中药合剂通...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知母、黄连、土槿皮、地肤子、决明子和黄柏)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制。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合剂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并基于GO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中药合剂通过上调短链脱氢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真菌疏水蛋白等产物的基因以及下调甲醛脱氢酶、乙二醛酶、外排泵等产物的基因来影响红色毛癣菌的解毒、防御、外排以及代谢等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物质代谢等的改变。结论中药合剂对红色毛癣菌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机制可能与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物质代谢等途径有关,该研究为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合剂 高通量测序技术 红色毛癣菌 抑菌机制
原文传递
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胺酮3个苯环利定类物质的毛发质控样品制备研究
18
作者 吴健美 张婷婷 +1 位作者 李静 陈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目的:探究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胺酮3个苯环利定类物质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和规律,分析不同制备条件和贮存条件对毛发质控样品的性能影响。方法:通过比较空白毛发(不含氯胺酮、去甲氯胺酮和氟胺酮的毛发)浸泡在不同种类的浸泡溶剂... 目的:探究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胺酮3个苯环利定类物质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和规律,分析不同制备条件和贮存条件对毛发质控样品的性能影响。方法:通过比较空白毛发(不含氯胺酮、去甲氯胺酮和氟胺酮的毛发)浸泡在不同种类的浸泡溶剂、不同目标物(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胺酮)浓度、不同酸度的浸泡试液和不同空白毛发浸泡量等条件下制备的毛发质控样品中目标物含量,系统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毛发质控样品性能的影响,并按照研究规律采用乙腈-DMSO(1∶1,含0.02 mol·L-1盐酸)为浸泡溶液,将空白毛发浸泡不同时间段制备含量覆盖面较广的毛发质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应用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在柱温40℃,以0.1%(v/v)甲酸水溶液(A)-0.1%(v/v)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9 min,5%B→100%B;9~11 min,100%B;11~11.1 min,100%B→5%B;11.1~13 min,5%B),流速0.4 mL·min-1,进样量1μL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毛发质控样品中目标物含量。同时考察了1 cm段和粉末(冷冻研磨)2种状态毛发质控样品的均匀性、不同贮存条件下(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结果:确定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氯胺酮等3种苯环利定类物质毛发质控样品的影响规律,发现浸泡溶液种类、浓度、酸度对毛发质控样品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浸泡量因素对空白毛发几乎没有影响。制备的高、中、低含量的氯胺酮等3种物质的毛发质控样品,在1 cm段状态和粉末状态下均有较好的均匀性,按照F检验法计算各样品的F值均<F(0.05(查表))(即3.02);且样品均较为稳定,在室温、冷藏或冷冻条件下贮存6个月期间监测各样品中目标物的含量,RSD均<12%,按照t检验法计算各目标物的t值均<t(0.05(4)查表)(即2.1318)。结论:本研究为相关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条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为后续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和贮存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 质控样品 氯胺酮 去甲氯胺酮 氟胺酮 均匀性 稳定性 制备条件 贮存条件
原文传递
一起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
19
作者 吴建美 刘婷婷 +1 位作者 宋壮志 李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核实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规模,查明病原及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及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样本、用具及环境涂抹样本、病例肛拭子及厨师肛拭... 目的核实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规模,查明病原及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及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样本、用具及环境涂抹样本、病例肛拭子及厨师肛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95.2%)、腹痛(90.3%),部分病例伴发热(29.0%)。流调显示,所有病例发病前48 h内均食用外卖食品。食品卫生学调查发现外卖中有蔬菜未充分加热,且储存生熟未分,厨师做菜时徒手操作。实验室结果显示,4例病例和1名外卖厨师肛拭子、圆葱条中均检出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结论此次事件为一起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外卖中未煮熟蔬菜及厨师为可能感染源。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餐饮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和生熟分开等制度,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安全知识相关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学生 外卖小吃
原文传递
拉氧头孢治疗腹腔感染的医疗资源使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佟训靓 肖若薇 +3 位作者 李薇 曾春颖 吴健梅 韩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感染患者使用拉氧头孢、第3代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医疗资源使用差异,以期为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使用1∶1无放回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筛选基线可比患... 目的:比较腹腔感染患者使用拉氧头孢、第3代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医疗资源使用差异,以期为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使用1∶1无放回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筛选基线可比患者,采用匹配后的样本分析组间医疗资源使用差异。结果:本文共纳入4433例样本,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之后,拉氧头孢组与第3代头孢菌素组成功匹配样本292对,匹配后,拉氧头孢组的次均处方费用比第3代头孢菌素组高1498.6元(P<0.05);拉氧头孢组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组成功匹配样本303对,匹配后,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组相比,拉氧头孢组的次均住院总费用低12250.9元,次均住院天数少2.6 d(均P<0.05);拉氧头孢组与碳青霉烯组成功匹配样本256对,匹配后,与碳青霉烯组相比,拉氧头孢组的次均处方费用低1470.4元,次均住院总费用低33210.9元,次均住院天数少6.1 d,次均ICU天数少1.4 d(均P<0.05)。结论:腹腔感染患者使用拉氧头孢治疗时比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占用的医疗资源更少,与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两者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氧头孢 腹腔感染 医疗资源使用 倾向得分匹配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