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激光点云与影像的LoD3建筑物窗口自动建模
1
作者 张子健 伍吉仓 +1 位作者 张磊 厉彦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4-1482,共9页
结合建筑物地基激光雷达点云与立面单幅影像,解决窗口几何和结构信息描述困难等关键问题。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影像中窗口的识别与提取,并对窗口影像进行线特征提取与拟合得到窗口的结构类型,同时对建筑物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划分与窗口... 结合建筑物地基激光雷达点云与立面单幅影像,解决窗口几何和结构信息描述困难等关键问题。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影像中窗口的识别与提取,并对窗口影像进行线特征提取与拟合得到窗口的结构类型,同时对建筑物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划分与窗口轮廓提取,得到窗口的几何参数。根据所提结构与几何信息从窗口模型库中调取窗口模板并修改,实现建筑物窗口的自动建模。所提方法的窗口提取精确度可达89.5%,几何精度在5 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影像 深度学习 激光雷达 建筑物窗口建模
下载PDF
地铁快速建设期苏州主城区地面沉降时序InSAR分析
2
作者 张丽娜 宋瑞庆 +6 位作者 宋鑫友 伍吉仓 赵伟 史守正 陈杰 张泽峰 严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5-950,共6页
为监测地铁快速建设期苏州主城区的地面沉降,采用2010~2020年的TerraSAR-X和Sentinel-1数据,结合水准观测数据,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S-InSAR)技术对... 为监测地铁快速建设期苏州主城区的地面沉降,采用2010~2020年的TerraSAR-X和Sentinel-1数据,结合水准观测数据,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S-InSAR)技术对苏州主城区进行时序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整体比较平稳,研究区内最大沉降点位于阳山,沉降速率超过-20 mm/a;苏州主城区总体沉降趋势变缓,沉降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在漕湖东侧和太阳路北出现小面积抬升;受地铁施工影响,邻近地铁的建筑沉降速率明显加快,特别是新建成建筑,其本身的短时荷载沉降与地铁建设开发引起的沉降相叠加,沉降速率达到-10 mm/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主城区 PS-INSAR 沉降监测 地铁建设期 时序分析
下载PDF
利用哨兵卫星SAR影像数据监测西安地铁沿线地面沉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玉倩 伍吉仓 +2 位作者 宋瑞庆 宋鑫友 许正文 《工程勘察》 2023年第4期48-51,78,共5页
本文利用79景哨兵-1A(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升轨数据,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西安地铁2号线、4号线部分区段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沉降监测。结果表明,2018至2020年间,西安地铁2号线凤栖原站附近沉降最为明显,最大视线向形变速率达到-18.4mm... 本文利用79景哨兵-1A(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升轨数据,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西安地铁2号线、4号线部分区段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沉降监测。结果表明,2018至2020年间,西安地铁2号线凤栖原站附近沉降最为明显,最大视线向形变速率达到-18.4mm/a;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站、曲江池西站附近也有较显著的地面沉降,视线向形变速率分别为-7.9mm/a、-7.0mm/a;西安电子城沉降中心的视线向形变速率为-8.0mm/a。结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产业分布,分析沉降主要原因为城市地下取水,可以采取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等措施减缓地表沉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监测 西安地铁 Sentinel-1A 时序分析
下载PDF
基于RaySAR软件的上海外滩建筑群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婧文 伍吉仓 丁晓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7-564,共8页
利用RaySAR软件对上海市外滩建筑群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模拟.绘制了不同反弹次数信号对应的反射率图、信号反弹次数分布图.结合目标的几何物理信息,分析了模拟SAR图像中的点、线状特征、不同反弹次数信号和建筑具体结构之间的对... 利用RaySAR软件对上海市外滩建筑群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模拟.绘制了不同反弹次数信号对应的反射率图、信号反弹次数分布图.结合目标的几何物理信息,分析了模拟SAR图像中的点、线状特征、不同反弹次数信号和建筑具体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试验表明,雷达信号的反弹次数与建筑物结构细节密切相关.基于真实雷达影像序列,按PSInSAR方法选取的永久散射体点的位置及其分布与SAR模拟图像中的二次、尤其是三次反弹信号的成像吻合度较高,初步实现永久散射体点在建筑物上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图像模拟 RaySAR软件 外滩 光线追踪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角反射器绝对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瑞庆 伍吉仓 +2 位作者 马明雷 张香 李陶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2-1210,共9页
详细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大地测量的定位公式和解算流程,利用加权质心法实现了SAR影像中点目标精细定位。针对同轨SAR影像因空间基线过短造成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添加高程限制条件的解决方法。采用数景高分辨率... 详细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大地测量的定位公式和解算流程,利用加权质心法实现了SAR影像中点目标精细定位。针对同轨SAR影像因空间基线过短造成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添加高程限制条件的解决方法。采用数景高分辨率TerraSAR-X和Sentinel-1 SAR影像,对布设于武汉和上海的6个角反射器分别进行了绝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TerraSAR-X影像获得的角反射器内符合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利用Sentinel-1影像获得的角反射器内符合定位精度可达到分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角反射器 绝对定位 TERRASAR-X Sentinel-1A/B
下载PDF
联合GNSS和InSAR观测位移反演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 被引量:8
6
作者 伍吉仓 宋鑫友 +1 位作者 胡凤鸣 宋瑞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7-779,共13页
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尤其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能够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同震和孕震形变,为地震断层形变和破裂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的贝叶斯反... 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尤其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能够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同震和孕震形变,为地震断层形变和破裂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联合运用2008汶川大地震前后GNSS和In SAR技术观测获得的同震位移,反演了地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和滑动位错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断层滑动主要集中在倾角较陡的浅部,同时包含逆冲和右旋走滑,其中最大逆冲6.1m,最大右旋6.5m。根据断层滑动分布正演计算得到的上盘同震位移明显小于下盘,预示该断层两侧孕震形变可能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模型 贝叶斯反演 GPS INSAR 汶川地震
下载PDF
Global crustal movement and tectonic plate boundary deformation constrained by the ITRF2008 被引量:4
7
作者 Zhu Ze Meng Guojie +2 位作者 Su Xiaoning wu jicang Li Jean Xiaoj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newly released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2008) by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 a new global plate model ITRF2008 plate for the major plates is establishe... On the basis of the newly released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2008) by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 a new global plate model ITRF2008 plate for the major plates is established. This ITRF2008-derived model is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NNR-NUVEL1A model,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The Eurasia and Paeifi6 plates display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velocity fields derived from the two plate motion models. Plate acceleration is also introduc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velocity fields which obtained from ITRF2008-plate and NNR-NUVEL1A models for major individual pl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rica, South America and Eurasia plates are undergoing acceleration, while the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plates are in the state of deceleration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F2008 crustal movement global plate model plate acceleration
下载PDF
利用徕卡GS18仪器进行高精度RTK定位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伍吉仓 李玉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5-158,共4页
目前,GNSS和IMU(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融合领域的快速发展,给高精度RTK定位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倾斜补偿的解决方案大多是使用磁力计和INS(惯性导航系统),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并且需要现场校准,倾斜补偿的角度范围通常限制在15°以... 目前,GNSS和IMU(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融合领域的快速发展,给高精度RTK定位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倾斜补偿的解决方案大多是使用磁力计和INS(惯性导航系统),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并且需要现场校准,倾斜补偿的角度范围通常限制在15°以内。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徕卡GS18 GPS倾斜机使用基于工业级别微电子机械传感器MEMS的IMU来补偿测杆倾斜情况的位置改正。本文通过试验检验了徕卡GS18仪器在大角度倾斜和不同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GS18倾斜机能较好实现倾斜补偿,在有信号遮挡等场景下仍能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 惯性测量单元 徕卡GS18倾斜机
下载PDF
基于光束法平差的多测站激光跟踪仪数据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丁阳 伍吉仓 鲍金 《工程勘察》 2018年第9期44-48,共5页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利用激光跟踪仪多测站测量可以快速地获得高质量的被观测对象表面点的三维坐标数据,这些不同测站观测得到的坐标需要通过坐标转换和平差归并到统一的坐标系统中。本文采用摄影测量学中的光束法平差模型,进行三维严密平...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利用激光跟踪仪多测站测量可以快速地获得高质量的被观测对象表面点的三维坐标数据,这些不同测站观测得到的坐标需要通过坐标转换和平差归并到统一的坐标系统中。本文采用摄影测量学中的光束法平差模型,进行三维严密平差,实现多测站观测坐标数据的统一。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实现此类高精度坐标观测数据的平差处理,获得较高的成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多测站 光束法平差 严密平差
下载PDF
Detecting spatio-temporal urban surface changes using identified temporary coherent scatterers 被引量:1
10
作者 HU Fengming wu jic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04-1317,共14页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s able to detect surface changes in urban areas with a short revisit time, showing its capability in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urbanization monitoring.Most presented change detection meth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s able to detect surface changes in urban areas with a short revisit time, showing its capability in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urbanization monitoring.Most presented change detection methods are conducted using couples of SAR amplitude images. However, a prior date of surface change is required to select a feasible image pair. We propose an automatic spatio-temporal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by identifying the temporary coherent scatterers. Based on amplitude time series, χ^(2)-test and iterative single pixel change detection are proposed to identify all step-times: the moments of the surface change. Then the parameters, e.g., deformation velocity and relative height, are estimated and corresponding coherent periods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interferometric phase time series. With identified temporary coherent scatterers, different types of temporal surface changes can be classified using the location of the coherent periods and spatial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identified combining point density and F values. The main advantage of our method is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spatio-temporal surface changes without prior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b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 that both appearing and disappearing buildings with their step-times a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and results by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SAR images show a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 detection temporary coherent scatterer multi-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amplitude analysis
下载PDF
面向地基激光点云的树木枝叶分离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华清 伍吉仓 张子健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0-161,共12页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为树木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针对目前树木点云枝叶分离方法复杂、自动化程度较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最短路径分析与图分割算法的树木点云枝叶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最短路径...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为树木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针对目前树木点云枝叶分离方法复杂、自动化程度较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最短路径分析与图分割算法的树木点云枝叶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最短路径分析算法构建了枝干骨架,在此基础上选择骨架邻近点提取枝干点云,然后利用图分割算法补全主要枝干中漏分的点,实现高精度的枝叶分离。以开源数据中平均点间距不同的树木点云为例,该方法对三类数据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0.9697、0.9469和0.9314,kappa系数均在0.84以上,可以有效解决树木细小枝干提取不完整以及枝干漏分离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分离树木点云中的树叶点和枝干点,且鲁棒性较高,为后续的枝干结构特征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基激光雷达 枝叶分离 最短路径分析 图分割 逐点特征
原文传递
强震时空统计分析及InSAR同震形变场空间分布特征
12
作者 卞畏畏 伍吉仓 +1 位作者 张磊 高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5-886,共12页
收集整理了全球1976年至2022年初的198个强震(Mw≥7.5)信息,统计分析了强震发生的时空分布、震源深度分布和强震发震类型占比,并结合公开发表的典型强震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同震形... 收集整理了全球1976年至2022年初的198个强震(Mw≥7.5)信息,统计分析了强震发生的时空分布、震源深度分布和强震发震类型占比,并结合公开发表的典型强震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同震形变场图,分析了强震同震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强震空间分布呈条带状聚集,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强震大多发生在各大板块交界处,与现代大地测量观测到的地壳强应变区域重合;强震时间分布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1976―1992年为相对平静期,1992年至今为相对活跃期,强震发生频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在收集的全球198个强震中,发生在海洋中的强震占大多数,陆地强震仅有44个,且绝大多数强震属于逆冲断层地震,按震源深度统计,浅源强震最多且分布广泛,占比达81.3%;InSAR卫星对地观测新技术可以捕获强震的全域同震形变场,详细呈现强震同震形变的空间范围和分布特征,其中陆地强震同震形变波及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发震断层两侧附近的条带状区域,离断层越远,形变衰减越快,而且形变关于断层呈不对称性。运用全球覆盖的InSAR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壳形变监测技术,拼接全球不同位置的活动断层形变信息片段,有可能揭示陆地强震的全周期孕震形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时空分布 震源深度 InSAR形变 地震周期形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