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灸疗仪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子毅 刘婉婷 +2 位作者 张恒毅 吴梦文 李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143-146,共4页
艾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艾材点燃后以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等机制作用于人体,促进机体健康恢复,起到防病、保健、治疗等作用。但日常艾灸活动有人力费耗大、艾烟污染严重、潜在烧烫伤风险突出、冬季易导致患者感风寒... 艾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艾材点燃后以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等机制作用于人体,促进机体健康恢复,起到防病、保健、治疗等作用。但日常艾灸活动有人力费耗大、艾烟污染严重、潜在烧烫伤风险突出、冬季易导致患者感风寒等弊端,十分限制简、便、廉、验的灸疗推广。为解决这些问题,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各种尝试。文章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http://pss-system.cnipa.gov.cn/),总结近年来的新发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疗仪 艾灸 专利 综述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患者首次离床活动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2
作者 吴梦雯 鲁建丽 +2 位作者 周珂珍 樊凯艳 饶依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20,共4页
目的调查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现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例腰椎融合术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首次离床活动情况等。结果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32例(15.... 目的调查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现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例腰椎融合术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首次离床活动情况等。结果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32例(15.8%)进行了早期离床活动,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术后(44.0±4.2)h;术后24 h内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改变量、白蛋白改变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恐动症评分是腰椎融合术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比例较低,医护人员须重点关注其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腰椎融合术患者离床活动方案,改善患者活动现况,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术后活动 早期离床活动 运动恐惧 疼痛 引流管 活动方案 外科护理
下载PDF
苏沪城市群区域出梅后期对流初生客观识别方法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
作者 曹林兮 吴梦雯 +1 位作者 罗亚丽 陈锋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8,共14页
研发了一套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流初生(CI)客观识别算法。该算法定义“对流块”为雷达反射率因子达到35 dBz的连续强回波区域,如果某一对流块的前30 min、周边一定范围内没有任何对流块,且它维持超过20 min,则该对流块被识别为CI。... 研发了一套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流初生(CI)客观识别算法。该算法定义“对流块”为雷达反射率因子达到35 dBz的连续强回波区域,如果某一对流块的前30 min、周边一定范围内没有任何对流块,且它维持超过20 min,则该对流块被识别为CI。将这套CI客观识别算法应用于苏-沪城市群区域出梅后期(从梅雨季结束到8月底,且排除热带气旋影响)CI识别,构建了该地区2019—2022年出梅后期高时、空分辨率(10 min、1 km)CI数据库,通过个例和统计研究,分析了CI识别结果对算法中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判断对流回波是否为首次出现,当区域半径(R)设为10 km时,对流块最小面积设为4 km^(2)(Test1)或2 km^(2)(Test2)对CI识别结果的影响不大,两个试验都能识别出CI连续发生和相邻发生的复杂情况,Test1能够识别出Test2的83%CI事件,二者识别出的CI日数、逐日CI数、CI高频区分布、CI频次日变化等统计特征基本一致;当R设为30 km、对流块最小面积为4 km^(2)(Test3)时,仅能识别出Test1的36%CI事件,其识别的CI数目不足,导致CI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的分析结果明显不同于Test1和Test2。识别结果表明,分析区域内有CI发生频次较高的3个子区域:沿长江的“上海—苏锡常—南京”城市带、从南通北部到黄海近海、分析区域西南侧的天目山系部分区域,CI频次日变化呈现午间(11—14时,北京时)主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初生 客观算法 数据库构建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的证治规律分析
4
作者 吴梦文 伍建光 +3 位作者 胡子毅 李洪 张恒毅 刘婉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目的:基于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的医案,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银翘马勃散医案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的医案,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共205... 目的:基于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的医案,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银翘马勃散医案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的医案,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共205则医案,提取证素14个,其中病性证素7个,为湿、热、痰、风、血虚、燥、寒;病位证素7个,为咽喉、肺、心、脾、胃、肝、膀胱。四诊信息分析,发现主要症状为咽红、口干、咽梗、失眠、咽痛等;舌红、舌淡红、苔薄白、苔黄腻、苔薄黄出现最多;高频脉象为弦、寸浮、细、寸旺等。核心加味药物分布中,表现为温胆汤、桑杏汤、杏仁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化裁。结论:国医大师伍炳彩认为银翘马勃散主治以“风热夹湿”为主要病机,病位在咽喉,可累及肺、脾胃,甚至涉及心、肝,病因以“湿邪”为主,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痰、热、风”为主要证素特点。伍炳彩善于将银翘马勃散与经方合用,突出“表里同治、多维并治”配伍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伍炳彩 银翘马勃散 证治规律
下载PDF
腰椎融合手术病人早期活动的范围综述
5
作者 吴梦雯 周珂珍 +1 位作者 樊凯艳 鲁建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2期2131-2137,共7页
目的:对早期活动在腰椎融合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 目的:对早期活动在腰椎融合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从手术类型、早期活动方案、评价指标等方面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活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及整合。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机未明确,活动方案及其评价指标存在异质性,今后应制定系统全面且科学的个性化早期下床活动方案,以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早期活动 快速康复外科 范围综述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累加气候概率的FSS检验方法对多模式短时暴雨预报的评估
6
作者 董美莹 邱金晶 +3 位作者 陈锋 吴梦雯 陈晔峰 邓芳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8-1498,共21页
为深入认识数值天气模式强降水精细化预报性能,本文以短时强降水多发的浙江省2019年5到10月降水为例,采用分数技巧评分(Fractions Skill Score,简称FSS)邻域检验方法,评估了6个业务模式短时降水预报准确性,重点探讨了各模式短时暴雨预... 为深入认识数值天气模式强降水精细化预报性能,本文以短时强降水多发的浙江省2019年5到10月降水为例,采用分数技巧评分(Fractions Skill Score,简称FSS)邻域检验方法,评估了6个业务模式短时降水预报准确性,重点探讨了各模式短时暴雨预报能力及天气背景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站点降水的累加气候概率,确定了短时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技巧评分阈值各为0.583、0.522、0.506、0.502和0.500,改进并实现了FSS方法对长时间序列各等级降水预报技巧尺度的综合评估。(2)只有上海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浙江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暴雨预报平均评分达到预报技巧,相应技巧尺度为159、159和183 km;这3个产品共有约6成预报达到技巧评分,其技巧尺度累积频率从3 km至183 km可增幅近50%,这种尺度选择性评价可为不同尺度下产品应用提供参考。(3)不同天气背景下各模式预报性能差异明显。台风类、梅雨类和弱天气尺度强迫类短时暴雨预报的最优模式分别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预报模式、上海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浙江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各技巧尺度为27、99和135 km,模式产品使用中需分类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技巧评分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短时暴雨 评估
下载PDF
浙江区域台风暴雨多模式QPF融合技术应用试验
7
作者 姚梦颖 吴梦雯 +2 位作者 刘建勇 娄小芬 郑林晔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2期76-87,共12页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台风路径集合预报逐12 h以及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 3 km、CMA-MESO 10 km)、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CMA-SH9)和浙...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台风路径集合预报逐12 h以及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 3 km、CMA-MESO 10 km)、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CMA-SH9)和浙江省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ZJWARMS)逐6 h预报资料,以2021年台风“烟花”“灿都”影响下浙江区域6 h暴雨(R≥25 mm)为研究对象,对台风降水多模式定量降水预报(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QPF)融合技术在浙江台风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针对两次台风降水过程,4家区域模式对浙江暴雨预报过高估计,而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浙江暴雨预报的公平技巧评分(equitable threat score,ETS)、降低暴雨空报率。(2)与台风“烟花”暴雨预报效果最佳的CMA-MESO 3 km相比,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对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命中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分别提高18.80%和23.41%,ETS分别提高24.37%和25.76%;与台风“灿都”暴雨预报效果最佳的ZJWARMS相比,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对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ETS分别提高23.08%和3.23%;且两次过程中该方法的暴雨预报POD和ETS均高于同期浙江业务应用的客观预报。(3)在各家区域模式的台风路径预报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能显著提高台风暴雨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概率匹配 集合预报 区域模式
下载PDF
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 被引量:64
8
作者 罗亚丽 孙继松 +16 位作者 李英 夏茹娣 杜宇 杨帅 张元春 陈静 代刊 沈学顺 陈昊明 周菲凡 刘屹岷 傅慎明 吴梦雯 肖天贵 陈杨瑞雪 黎慧琦 李明鑫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9-450,共32页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雨预报客观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 物理机制 预报技术
下载PDF
骨折联络服务在脆性骨折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鲁建丽 吴梦雯 +3 位作者 张青青 赖丽莉 张翠翠 汪谨谨 《护理与康复》 2022年第4期81-84,共4页
为国内开展骨折联络服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对骨折联络服务主要内容及类型、护理人员参与现状、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及经济效益评估展开综述,骨折联络服务通过多学科合作对脆性骨折患者进行管理,可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和医疗成... 为国内开展骨折联络服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对骨折联络服务主要内容及类型、护理人员参与现状、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及经济效益评估展开综述,骨折联络服务通过多学科合作对脆性骨折患者进行管理,可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和医疗成本,提高患者骨密度受检率及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联络服务 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 二次骨折
下载PDF
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间盘自护行为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吴梦雯 何丽芳 +2 位作者 肖春秀 吴桂清 吴秀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研究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间盘的自护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和改良版ODI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对福州市和莆田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内526名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研究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间盘的自护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和改良版ODI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对福州市和莆田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内526名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水平得分为(86.49±14.04)分,百分制得分为(52.42±8.51)分,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病程、对腰椎的自我关注程度和疾病认知水平是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与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329,P<0.001)。结论: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水平较低,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方面的相关教育,指导患者掌握对腰椎间盘自护行为技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水平,帮助患者实现自我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护行为 功能障碍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中国极端小时降水2010—2019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吴梦雯 罗亚丽 《暴雨灾害》 2019年第5期502-514,共13页
文章概述了近10 a来关于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的研究成果,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研究进展、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进行强降水预报服务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和参考。现有的研究表明:(1)极端小时降水的阈值通常采用百分位和拟合经验函数得到,阈... 文章概述了近10 a来关于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的研究成果,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研究进展、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进行强降水预报服务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和参考。现有的研究表明:(1)极端小时降水的阈值通常采用百分位和拟合经验函数得到,阈值强度分布在中国的区域差异大,最强阈值位于华南沿海、海南岛、台湾岛和华北平原,次大值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根据中国极端小时降水发生的天气背景特征,主要分为四大类型:热带气旋型、锋面型、低涡或切变线型、弱天气尺度强迫型。每种类型极端小时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各不相同。(3)定义“极端小时降水事件”为:站点连续观测到降水大于等于0.1 mm·h-1的一段时间,其中最多只有1 h的降水间断,且至少发生一次极端小时降水。中国极端小时降水事件维持时间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一带较长(超过12 h),而在中国北方则普遍较短(不到6 h)。极端小时降水事件具有不对称性,即从降水开始到出现雨量峰值较为迅速,而从出现峰值至降水结束则变化较为缓慢,该特征在西部地形复杂地区更为明显。(4)过去50多年,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的变化趋势呈现正负相间的空间分布特征。观测分析表明,上海和珠三角城市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近30 a间具有区别于周围地区的显著增长趋势,而观测和模拟均表明北京城市强热岛效应有利于增强小时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小时降水 时空分布 天气背景 城市影响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一次西南涡暴雨的位涡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恒立 王东仙 +1 位作者 吴梦雯 牛奔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利用NCEP提供的FNL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初期阶段进行了位涡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附近异常高位涡,促进了低层西南涡前期的发展,这对西南涡前期的预报有很好指导意义;西南涡发展前期,强降雨中... 利用NCEP提供的FNL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初期阶段进行了位涡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附近异常高位涡,促进了低层西南涡前期的发展,这对西南涡前期的预报有很好指导意义;西南涡发展前期,强降雨中心湿位涡正压子项自低层至高层呈现出"负—正"的分布特征,湿位涡斜压子项在中低层有强负值中心,反映出低层对流不稳定和垂直风切变对于对流性降水的促进作用;西南涡发展阶段,湿位涡正压子项正值中心呈现出倾斜漏斗状,斜压子项在降雨中心低层出现了强负值中心;强降水中心与低层扰动湿位涡负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于强降雨落区的预报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位涡 湿位涡
下载PDF
地位感知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梦雯 郑兴山 《上海管理科学》 2018年第6期49-54,共6页
随着地位研究的兴起,相关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社会学领域,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探讨地位在本领域的影响。当研究微观视角下的个体行为时,地位感知这一概念更能准确描述个体当时主观感受到的自己所处地位。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地位... 随着地位研究的兴起,相关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社会学领域,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探讨地位在本领域的影响。当研究微观视角下的个体行为时,地位感知这一概念更能准确描述个体当时主观感受到的自己所处地位。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地位感知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所以难以深入探讨地位感知在组织情境下的运用。基于此,文章通过梳理大量文献,从地位感知的内涵、测量、前因变量(人口统计特征、人格特质、自我价值感知)和结果变量(员工建言、离职倾向、创造性产出或创新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感知 组织情境 个体行为
下载PDF
Mesoscal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Lifting Mechanism of a Warm-Sector Convective System Producing the Maximal Daily Precipitation in China Mainland during Pre-Summer Rainy Season of 2015 被引量:51
14
作者 wu mengwen LUO Yali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719-736,共18页
A long-lived, quasi-stationary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 producing extreme ramtall (maximum of 542 mm) over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 on 20 May 2015 is analyzed by using high-resolutio... A long-lived, quasi-stationary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 producing extreme ramtall (maximum of 542 mm) over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 on 20 May 2015 is analyzed by using high-resolution surface observations, sounding data, and radar measurements. New convective ceils are continuously initiated along a mesoscale boundary at the surface, leading to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quasi-linear-shaped MCS from about 2000 BT 19 to 1200 BT 20 May. The boundary is originally formed between a cold dome generated by previous convection and southwesterly flow from the ocean carrying higher 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θe) air. The boundary is subsequently maintained and reinforced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MCS-generated cold outflow and the oceanic higher-θe air. The cold outflow is weak (wind speed ≤ 5 m s-1), which is attributable to the characteri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e., high humidity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weak horizontal wind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troposphere. The low speed of the cold outflow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near surface southerly flow from the ocean, resulting in very slow southward movement of the boundary. The boundary features temperature contrasts of 2-3℃ and is roughly 500-m deep. Despite its shallowness, the boundary appears to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ontinuous convection initiation because of the very low level of free convection and small convection inhibition of the near surface oceanic air, building several parallel rainbands (of about 50-kin length) that move slowly eastward along the MCS and produce about 80% of the total rainfall. Another MCS moves into the area from the northwest and merges with the local MCS at about 1200 BT. The cold outflow subsequently strengthens and the boundary moves more rapidly toward the southeast, leading to end of the event in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ummer rainy season of South China coastal warm-sector heavy rainfall mesoscale con- vective system mesoscale boundary convection-generated cold outflo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