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三低”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若宁 刘云 +5 位作者 余海棠 兰晓龙 艾先婷 郭星波 高攀明 邓富元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针对东部超浅层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中降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特征,构建了“低摩阻、强携砂、防水锁”的思路,优选了低成本的关键处理剂,形成了低摩阻、低成本和低伤害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并进行... 针对东部超浅层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中降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特征,构建了“低摩阻、强携砂、防水锁”的思路,优选了低成本的关键处理剂,形成了低摩阻、低成本和低伤害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及试验表明,羧甲基纤维素(CMC)增黏提切效果好,最优加量为0.3%~0.5%,聚丙烯酸钾(KPAM)降失水明显,最优加量为1.0%~1.5%,复合润滑剂中固体润滑剂(SH-2)和液体润滑剂(RY-838)最佳复配比例为3∶7,防水剂为0.5%F-113。该钻井液体系渗透率恢复平均值为85.38%,中压失水小于5 mL,泥饼粘滞系数为0.0524~0.0612,动塑比为0.52~0.55。现场应用1口井,未出现严重托压,较邻井钻速提高13.5%,钻井液成本降低5.3%,有效解决了超浅层水平井钻井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井眼清洁 降摩减阻 储层保护 复合润滑剂
下载PDF
适用于塔中区块碳酸盐岩缝洞型异常高温高压储集层的钻井液承压堵漏材料 被引量:29
2
作者 苏晓明 练章华 +3 位作者 方俊伟 熊汉桥 吴若宁 袁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5-172,共8页
为了有效地解决塔中区块碳酸盐岩缝洞型异常高温高压储集层在钻完井过程中井漏、溢流频发的问题,在对该区块目标储集层地质特征和漏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抗高温、高承压和研磨性好的刚性堵漏材料GZD,通过静态承压封堵实验对... 为了有效地解决塔中区块碳酸盐岩缝洞型异常高温高压储集层在钻完井过程中井漏、溢流频发的问题,在对该区块目标储集层地质特征和漏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抗高温、高承压和研磨性好的刚性堵漏材料GZD,通过静态承压封堵实验对单剂加量及其与木质素纤维、弹性材料SQD-98和碳酸钙的复配加量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抗高温、高承压的新型复合堵漏材料SXM-I并通过钻井液配伍性实验、裂缝静态封堵承压实验和岩屑砂床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堵漏材料与现场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形成的堵漏钻井液既能封缝又能堵洞,裂缝静态承压9 MPa以上,累计漏失量仅13.4 mL;大孔径岩屑砂床30 min内侵入深度仅为2.5 cm,表现出较好的高温高压封堵性能,为该区块的顺利钻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集层 承压堵漏 抗高温 堵漏材料 钻井液 塔里木盆地中部
下载PDF
纳米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孟耀文 黄国强 +3 位作者 吴若宁 陆洁 苏兴 钟声平 《水产养殖》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毒性、弧菌的杀灭能力和抑制效果,以及可能导致养殖水体和养殖对虾中的银累积。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推荐使用浓度(0.5 mL/m^(3))的2241.54倍(1120.77 mL/m^(3)),48 h LC... 研究了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毒性、弧菌的杀灭能力和抑制效果,以及可能导致养殖水体和养殖对虾中的银累积。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推荐使用浓度(0.5 mL/m^(3))的2241.54倍(1120.77 mL/m^(3)),48 h LC50-为推荐使用浓度的5421.70倍(2780.15 mL/m^(3))。相应的安全浓度(SC)(按0.05的应用系数)分别为96 h SC 56.04 mL/m^(3)和48 h SC 135.54 mL/m^(3)。指出,纳米银能够明显杀灭和抑制养殖水体和对虾身体的弧菌,是一种高效的疾病预防药物,但会造成养殖水体银浓度增加,并在对虾体内有一定量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纳米银 对虾养殖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弧菌
下载PDF
塔中区块成膜封缝堵气钻井液体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方俊伟 苏晓明 +3 位作者 熊汉桥 牛晓 吴若宁 朱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7-302,共6页
塔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气侵严重、溢流频发、循环排气时间长和井控难度大等问题长期以来阻碍了该区块的顺利钻探和高效开发,而气侵是导致诸多钻井事故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防治和减缓气侵,通过塔中区块奥陶系储层的地质特征... 塔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气侵严重、溢流频发、循环排气时间长和井控难度大等问题长期以来阻碍了该区块的顺利钻探和高效开发,而气侵是导致诸多钻井事故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防治和减缓气侵,通过塔中区块奥陶系储层的地质特征分析和室内砂床实验、静态承压实验、电镜扫描(SEM)实验、配伍性实验和动态污染评价实验,研制出了一套封缝堵气效果好、承压能力强的成膜封缝堵气钻井液体系,体系配方为井浆+2%~3%CY-1+3%~4%木质纤维素+3%~4%GZD,该体系的正向承压能力高达8 MPa,反向承压能力高达1 MPa,抗温性高达180℃以上,在8 MPa的驱替压力下漏失量小于10 mL。除此之外,该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滤失性和流变性,为塔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型储层 成膜封缝堵气 承压能力
下载PDF
成膜封堵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若宁 熊汉桥 +3 位作者 苏晓明 朱杰 孙运昌 王启任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6期57-61,69,共6页
钻井过程中,当钻遇复杂段地层时,由于钻井液的渗漏,容易引发井壁失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钻井液成膜封堵思路,室内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成膜钻井液泥饼的微观结构,通过透水实验评价了封堵膜的抗水化性能,利用改进的砂床实验模拟了成膜钻... 钻井过程中,当钻遇复杂段地层时,由于钻井液的渗漏,容易引发井壁失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钻井液成膜封堵思路,室内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成膜钻井液泥饼的微观结构,通过透水实验评价了封堵膜的抗水化性能,利用改进的砂床实验模拟了成膜钻井液对不同渗透性地层的封堵情况,使用自主设计的未固结砂岩心流动实验对形成封堵膜的正向承压能力和返排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成膜钻井液抗温能力可达150℃,API滤失形成的泥饼更加致密;相同时间段内,泥饼透水量基本保持不变,封堵膜具有一定的抗水化性能;当成膜封堵剂加量为2%~3%时,不同目数的砂床被完全封堵,钻井液无滤失,封堵膜形成后正向承压值较高,可以达到16 MPa,反向驱动时,突破压力为0.5~1 MPa,返排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 成膜封堵 封堵膜 抗水化 滤失
下载PDF
塔中区块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晓明 吴若宁 +3 位作者 赵常举 王启任 袁媛 熊汉桥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9,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塔中区块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问题,基于储层特征和流体特性的深入分析,结合封堵层微尺度物理结构特征,对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概念,构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的... 为了深入了解塔中区块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问题,基于储层特征和流体特性的深入分析,结合封堵层微尺度物理结构特征,对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概念,构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的物理模型,并借助颗粒物质力学和液桥理论,对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反向气蚀原理,开展了室内反向承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性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作为一种气藏封堵层特有的失效模式,其发生过程分为3个阶段:气体扩散降黏破坏、气蚀剪切剥离破坏和气液置换错位剪切破坏;正向承压6 MPa的统一封堵层,对于不同属性的流体其抗剪切破坏能力不同,当反向驱替流体由柴油转变为氮气时,封堵层的反向承压值由原来的2.0 MPa(22 min)和2.5 MPa(30 min)分别减小到后来的1.5 MPa(10 min)和1.0 MPa(12 min),综合抗剪切性能降低了约50%,表明气体具有与液体不同的破坏能力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裂缝性气藏 封堵层失效 气蚀剪切失效 反向承压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钻井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若宁 刘云 +4 位作者 成志刚 邓富元 郭红强 包恒 郭星波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针对延长油田特低渗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问题,以东部油区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和岩心流动实验,分析了水平井钻井中的储层损害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 针对延长油田特低渗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问题,以东部油区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和岩心流动实验,分析了水平井钻井中的储层损害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黏土矿物主要以绿泥石和高岭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不含蒙脱石。水敏指数为53.82%,盐敏指数为55.86%,碱敏指数为67.20%,应力敏感指数为85.88%,水锁损害率为82%,敏感性损害和水锁损害是造成储层损害的重要因素。采用“防水锁+强抑制”的储层保护对策,优选出高效的防水锁剂F-113和强抑制剂聚胺CYF-1+KCl,形成了“多元协同”的保护特低渗储层的钻井液体系,体系配方为原钻井液+(0.3%~0.5%)防水锁剂F-113+1%聚胺CYF-1+1%KCl。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渗透率恢复率大于85%,满足延长油田东部油区钻井工程及储层保护的技术要求,为延长油田东部油区水平井钻井过程的储层保护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损害 水锁 配伍性 储层保护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特低渗油藏渗吸驱油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振宇 郭红强 +3 位作者 姚健 吴若宁 董越 梅艳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促进延长油田化学渗吸驱油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延长HZP区块长6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水驱波及范围小,水驱动用程度低的问题,运用室内实验测试及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润湿性和界面张力渗吸体系的渗吸驱油效率和规律。结果表明,润湿性不... 为了促进延长油田化学渗吸驱油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延长HZP区块长6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水驱波及范围小,水驱动用程度低的问题,运用室内实验测试及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润湿性和界面张力渗吸体系的渗吸驱油效率和规律。结果表明,润湿性不同的岩心渗吸驱油速度和效率由强到弱依次为亲水性、中性、亲油性,注入水体系中,原油在亲水岩心中的粘附功最小,仅有2.4645×10^(-3) J/m^(2),在亲油岩心中的粘附功达到16.7437×10^(-3) J/m^(2),是亲水岩心的6.8倍,不同表面活性剂均可以使粘附功不同程度的降低。十六烷基磺酸钠溶液渗吸效率最高,亲水岩心中渗吸效率达到25.2%,中性润湿岩心中渗吸效率为20%,均高于注入水渗吸驱油效率。矿场应用后油井综合含水下降20个百分点。对低渗油藏化学渗吸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特低渗油藏 渗吸驱油 润湿性
下载PDF
微锰矿粉与重晶石加重油基钻井液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若宁 孙枝青 +4 位作者 艾先婷 张金元 杨艳 刘云 贺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7-41,共5页
重晶石是油基钻井液的主要加重剂,但是其加重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探究微锰矿粉在油基钻井液中的适用性,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重晶石和微锰矿粉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态,对比分析了重晶石油基钻井液体系和... 重晶石是油基钻井液的主要加重剂,但是其加重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探究微锰矿粉在油基钻井液中的适用性,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重晶石和微锰矿粉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态,对比分析了重晶石油基钻井液体系和微锰矿粉油基钻井液体系在流变性、失水造壁性、润滑性、沉降稳定性、储层保护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微锰矿粉体系和重晶石体系差异小;在高密度或超高密度条件下,微锰矿粉体系低黏高切,泥饼黏滞系数小于0.10,沉降密度差小于0.03 g/cm^(3),酸溶后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5.00%,其流变性、润滑性、沉降稳定性、储层保护性能均优于重晶石体系;微锰矿粉体系比重晶石体系失水量大,泥饼质量差,建议将微锰矿粉中复配重晶石以提高体系的失水造壁性。研究结果全面揭示了微锰矿粉油基钻井液体系和重晶石油基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差异,对微锰矿粉改善高密度、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性能提供支撑,也为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加重剂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锰矿粉 重晶石 流变性 储层保护性
下载PDF
新型高密度清洁复合盐水完井液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若宁 熊汉桥 +3 位作者 岳超先 朱杰 孙运昌 王启任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为了研究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高密度清洁复合盐水完井液,对常见的无机盐氯化钙和氯化锌使用增溶剂,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量,来达到在不增加完井液固相含量的同时提高完井液密度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2种增溶剂,得出2种增溶剂在2%LAS-3... 为了研究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高密度清洁复合盐水完井液,对常见的无机盐氯化钙和氯化锌使用增溶剂,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量,来达到在不增加完井液固相含量的同时提高完井液密度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2种增溶剂,得出2种增溶剂在2%LAS-30+2%SLF-4的用量下增溶效果最好,在该用量下2种无机盐复配后所配制的清洁盐水体系的最大密度可以达到1.926 g/cm^3,此时氯化钙的溶解量为160 g/100 m L水,氯化锌的溶解量为98 g/100 m L水。新型完井液的表观黏度为33 m Pa·s,抗温可达140℃,渗透率恢复值高达96%,保护储层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清洁盐水完井液 高密度 抗高温 防止储层损害 增溶剂
下载PDF
微粉加重剂与普通重晶石复配加重油基钻井液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若宁 熊汉桥 +2 位作者 张光生 苏晓明 朱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8,共7页
针对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固相含量高给钻井液性能调控与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微粉重晶石、微锰矿粉、普通重晶石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态,研究了微粉加重材料与普通重晶石按不同比例复配加重得到的超高密... 针对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固相含量高给钻井液性能调控与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微粉重晶石、微锰矿粉、普通重晶石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态,研究了微粉加重材料与普通重晶石按不同比例复配加重得到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变化,同时通过改变处理剂加量对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加重配方进行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微粉加重材料与普通重晶石按不同比例复配后加重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电稳定性和失水造壁性,微粉重晶石与普通重晶石的最优复配比例5∶5~6∶4,微锰矿粉与普通重晶石复配时,微锰矿粉所占复配比例越大,其体系性能越好。考虑到加重材料的成本,室内采用微粉重晶石与普通重晶石3∶7、微锰矿粉与普通重晶石2∶8的复配比例加重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有机土和乳化剂的加量、改变内相来优化加重配方,形成了性能良好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 微粉加重剂 复配 流变性 电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 失水造壁性
下载PDF
裂缝性气藏成膜堵气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杰 熊汉桥 +2 位作者 吴若宁 王启任 孙运昌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顺南区块气藏微裂缝发育,钻井时存在气侵严重、溢漏频发等问题,为此,进行了物理+化学成膜封堵技术研究。制备了0.01、0.05、0.1mm裂缝开度的人造裂缝岩心,通过砂床实验、静态承压实验优选出了成膜剂CY-1、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等关... 顺南区块气藏微裂缝发育,钻井时存在气侵严重、溢漏频发等问题,为此,进行了物理+化学成膜封堵技术研究。制备了0.01、0.05、0.1mm裂缝开度的人造裂缝岩心,通过砂床实验、静态承压实验优选出了成膜剂CY-1、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等关键封堵材料并确定了其最优加量,形成了密度1.68g/cm^3的成膜封堵钻井液体系:膨润土浆+0.4%KAPM+3%SPNH+3%SMP+2%FT-1+1%PAC-LV+2%CY-1+1%纳米二氧化硅+2%纳米碳酸钙+重晶石,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抗温200℃,中压失水6.8mL、高温高压失水8.8mL,滤饼酸溶率24.9%。该物理+化学成膜封堵钻井液体系可有效解决顺南区块钻井过程中气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成膜剂 随钻封堵 成膜堵气钻井液 承压实验
下载PD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for abnormally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azhong block, Tarim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1
13
作者 SU Xiaoming LIAN Zhanghua +3 位作者 Fang Junwei XIONG Hanqiao wu ruoning YUAN 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1期173-180,共8页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lost circulation and well kick frequently occurring during the drilling of abnormally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in the Tazhong block, a rigid particle...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lost circulation and well kick frequently occurring during the drilling of abnormally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in the Tazhong block, a rigid particle material, GZD, with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high rigidity(> 8 MPa) and low abrasiveness has been selected based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ft zones in the reservoirs. Through static pressure sealing experiments, its dosage when used alone and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lignin fiber, elastic material SQD-98 and calcium carbonate were optimized, and the formula of a new type(SXM-I) of compound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with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high strength was formed. It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compatibility test, static sealing experiment and sand bed plugging experimen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it has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drilling fluid used commonly and is able to plug fractures and vugs, the sealed fractures are able to withstand the static pressure of more than 9 MPa and the cumulative leakage is 13.4 mL. The mud filtrate invasion depth is only 2.5 cm in 30 min when the sand bed is made of particles with sizes between 10 mesh and 20 mesh. Overall, with good sealing property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tolerance, the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provides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afety drilling in the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rock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 SEALING and plugging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drilling fluid central TARIM Ba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