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周邻新生代沉积盆地构造与差异性演化特征
1
作者 吴时国 鲁向阳 +1 位作者 李刚 龙根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0,共15页
海南岛周邻发育有4个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即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珠三凹陷。根据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重新厘定这些盆地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及其与海南岛陆上构造的关联。这些盆地发育NE和NW向断裂构造,但存在... 海南岛周邻发育有4个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即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珠三凹陷。根据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重新厘定这些盆地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及其与海南岛陆上构造的关联。这些盆地发育NE和NW向断裂构造,但存在极大差异性。前者受红河哀牢山断裂构造影响,表现为张扭性的拉分盆地。而后三个盆地则总体表现为裂陷盆地,夹于江绍-博白断裂与丽水-南澳断裂南段之间。伸展始于古新世,具有四次裂陷作用,并发育NW向走滑伸展断层。晚期岩浆对沉积盆地具有一定改造作用,表现岩浆喷发、热流值高。我们厘定了这些NE向断裂在海南岛延伸,滨海断裂可能延至海南岛东南缘,并表现出明显的地震活动性,推断海南岛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南海北部陆缘演化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拉分盆地 裂陷盆地 地层层序 南海
下载PDF
潟湖岩芯沉积对海平面变化和物源的响应——以中沙环礁潟湖为例
2
作者 龙根元 陈万利 +5 位作者 陈波 吴时国 张从伟 姜海滨 魏浩天 李秋环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8,共13页
基于中沙环礁潟湖的50.5m钻孔岩芯,采用薄片观察、测年、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钻孔岩芯的层序地层、沉积微相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该处沉积过程对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和物源有明显响应。结合测年结果,将岩芯的生... 基于中沙环礁潟湖的50.5m钻孔岩芯,采用薄片观察、测年、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钻孔岩芯的层序地层、沉积微相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该处沉积过程对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和物源有明显响应。结合测年结果,将岩芯的生物礁灰岩划分为10个更新世层序,且可与MIS5—MIS23阶段间冰期海水高位时期相对应。元素Sr和U的含量变化随深度加大而呈现阶梯式下降,这是由于冰期海水低位时期碳酸盐岩台地反复暴露使得老地层接受更长时间淡水成岩作用从而导致元素累积流失更多,且数值下降处可以指示层序界面。该钻孔钻遇的珊瑚礁多发育在高位体系域的进积阶段,推测是由于晚第四纪时期海平面变化速度快,且呈现迅速上升而缓慢下降的特征引起的。物源贡献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陆源物质来源、文石和高镁方解石来源、低镁方解石来源和鸟类粪便来源等4类物源影响礁灰岩的主量元素组成。本研究还揭示出现今潟湖钻遇的珊瑚礁地层有对晚第四纪10万a短偏心率周期的海平面变化响应较好,体现潟湖和台地边缘珊瑚礁的差异生长是造成现今环礁潟湖水深较大的原因之一,对解释现代环礁由来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沉积微相 地球化学 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 中沙环礁潟湖钻孔
下载PDF
深水钻井浅水流声学特征模拟实验及模型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欢欢 杨进 +5 位作者 吴时国 王宴滨 赵少伟 刘兆年 仝刚 宋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深水钻井一旦钻遇浅水流极易出现井漏甚至井喷等重大事故。常规地震剖面进行定性预测浅水流的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实验的定量预测浅水流压力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的方法。根据声波在水中及饱和岩石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特征,... 深水钻井一旦钻遇浅水流极易出现井漏甚至井喷等重大事故。常规地震剖面进行定性预测浅水流的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实验的定量预测浅水流压力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的方法。根据声波在水中及饱和岩石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特征,进行了浅水流声学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纵波在深水浅水流地层中的传播速度随着地层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地层孔隙度越大,声波传播速度越小;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纵波速度与浅水流地层压力、孔隙度之间呈幂指数函数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声速与浅水流地层压力、孔隙度的双参数模型,用于根据声速预测浅水流地层压力;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浅水流地层的地质建模及放喷模拟,定义浅水流对钻井造成不同风险等级的压力系数范围。在中国南海深水区进行了浅水流声学预测及风险评价方法现场应用,验证了深水浅水流声波识别预测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浅水流预测 声波识别 地层压力 孔隙度 模拟实验
下载PDF
镍基氨分解制氢催化剂体系助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凌峰 樊亚娟 +2 位作者 冒辰辰 伍士国 顾红霞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7,共7页
氢能作为一种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催化氨分解反应是获得纯净氢气的重要途径之一。镍基催化剂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催化活性,展示出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贵金属催化剂钌、铱、铂,镍催化反应体系则需要更高... 氢能作为一种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催化氨分解反应是获得纯净氢气的重要途径之一。镍基催化剂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催化活性,展示出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贵金属催化剂钌、铱、铂,镍催化反应体系则需要更高的反应温度,增加了反应能耗。另外,高温反应条件也容易引起活性组分的烧结,导致活性降低。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等助催化剂对改善镍基催化剂性能有显著的效果。结合金属镍氨分解制氢的反应机理,详细讨论了助催化剂的引入对催化剂性能提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其改善了催化剂的酸碱性、金属分散性和颗粒大小以及稳定性等方面。最后,对镍基催化剂助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合理展望,指出应从原位表征对催化剂进行研究,探索原子尺度的制备方法以实现精准调控,以及深入探究助剂的作用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分解 制氢 助催化剂 镍基催化剂
下载PDF
西沙海域甘泉海台层序地层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
5
作者 李学林 黄磊 +5 位作者 郭旭东 吴刚 吴时国 陈万利 孙悦 陈俊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0,共9页
甘泉海台作为典型的西沙淹没碳酸盐台地,为更好地了解其结构演化,采集了二维多道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降噪处理,获取了3条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10个特殊地震相和4个层序界面,揭示了甘泉海台自早... 甘泉海台作为典型的西沙淹没碳酸盐台地,为更好地了解其结构演化,采集了二维多道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降噪处理,获取了3条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10个特殊地震相和4个层序界面,揭示了甘泉海台自早中新世开始发育了约700 m的碳酸盐台地,并在上新世被淹没,其斜坡地层也随水深变化和台地发育演化呈现不同沉积特征。西沙淹没碳酸盐台地自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在构造高点开始发育,中中新世相对海平面稳定上升而形成厚层碳酸盐台地,晚中新世碳酸盐台地演化进入末期,上新世生物礁碳酸盐台地逐渐死亡直至淹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发育演化 相对海平面变化 西沙淹没碳酸盐台地 甘泉海台
下载PDF
Slope In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Qiongdongnan Basi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Implications for the Risk Evaluation of Deepwater Drilling
6
作者 MA Linwei wu shiguo +5 位作者 LIU Yanrui SUN Jin OUYANG Min LI Qingping QIN Yongpeng WANG Dawe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93-409,共17页
The instability of continental slopes damages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such as submarine pipelines,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tsunamis,which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nearshore personnel.Therefore,research on th... The instability of continental slopes damages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such as submarine pipelines,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tsunamis,which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nearshore personnel.Therefore,research on the instability of continental slopes where submarine landslides usually occur is crucial to the risk evaluation of deepwater drilling.Previous studies were mainly based on simplified 2D and 3D models,which extend the 2D model applied on submarine slopes with complex topography.In this study,a numerical model with bathymetric data from the Qiongdongnan Basin was established.Furthermore,3D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es were conducted.The static analysis found two discussions where slopes are most likely to occu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eismic forces,the dynamic result showed that an instability area is added to the two positions where the static analysis is unstable.Topography scatters and transmits seismic waves and controls the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 of seismic energy.3D calculations and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irection of slope instabi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rrain inclination,slope,terrain effect,and terrain curvature.Data showed that instability situations could not be derived from a single direction or profile data.Such situation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are critical to the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r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bmarine landslide slope instability topography curvature topography slope granite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 被引量:65
7
作者 宁伏龙 梁金强 +11 位作者 吴能友 祝有海 吴时国 刘昌岭 韦昌富 王冬冬 张准 徐猛 刘志超 李晶 孙嘉鑫 欧文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I0001,共25页
中国陆上冻土区和海域深水区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二者虽在同盆共生、运聚机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差异也十分明显。为了给地质-工程-环境一体化开发水合物提供准确的基础地质数据,从构造与沉积、地温、热流、地... 中国陆上冻土区和海域深水区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二者虽在同盆共生、运聚机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差异也十分明显。为了给地质-工程-环境一体化开发水合物提供准确的基础地质数据,从构造与沉积、地温、热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响应、赋存类型、孔渗、力学强度、饱和度等9个方面,对比分析、总结了二者在分布规律与赋存特征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陆上冻土区水合物主要赋存于中生代地层,以热成因气为主,受断层裂隙构造控制,具有较好的圈闭条件,其储层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压力表现为“四低”特征,水合物多数分布在砂岩孔隙和泥页岩裂隙中;②陆上冻土区水合物测井响应总体显示“两高两低”特征(高电阻率、高波速、低自然伽马、低密度),储层岩石力学强度高,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水合物饱和度特征;③海域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新生代第四纪地层,热成因或生物成因气皆有,受泥底辟、气烟囱、断层裂隙控制,无明显圈闭,其储层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和压力表现为“四高”特征;④海域水合物多数分布在富含有孔虫的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中,地震反射波显示明显的BSR特征,测井响应则总体表现为“两高”特征(高视电阻率、高波速),其储层沉积物力学强度低,具有高孔隙度、低渗透率和相对较高的水合物饱和度。结论认为:①海域是中国水合物富集的主要区域,后续应突破海域水合物甜点识别与评价技术,统筹考虑整个水合物油气系统的资源禀赋特征;②应重点攻关水合物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和富集矿体-储层系统的精细刻画,加强海陆联合和全球比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水合物 陆上冻土区 海域深水区 赋存特征 油气系统 甜点
下载PDF
载体对铁基整体式催化剂上丙烯催化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皞 葛梦瑶 +2 位作者 伍士国 叶必朝 苏亚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93-4700,共8页
以Al2O3、SiO2和TiO2为载体,采用凝胶-溶胶法和浸渍法制备铁基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并对其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物理吸附/脱附、XRD、SEM、H2-TPR、Py-FTIR和原位DRIFT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不同载体对催化剂... 以Al2O3、SiO2和TiO2为载体,采用凝胶-溶胶法和浸渍法制备铁基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并对其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物理吸附/脱附、XRD、SEM、H2-TPR、Py-FTIR和原位DRIFT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不同载体对催化剂的表面酸性、氧化还原性能、比表面积和表面形貌有显著影响,从而导致丙烯还原NO的催化活性明显差异。C3H6-SCR的催化活性按Fe/Al2O3/CM>Fe/SiO2/CM>Fe/TiO2/CM依次降低。在450℃的有氧条件下,在Fe/Al2O3/CM上催化C3H6还原NO效率可达到100%,这主要是因为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丰富的Lewis酸性位。基于原位的DRIFTS研究表明,Lewis酸性位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形成NO2/NO3–物种,从而提高了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NO) 丙烯(C3H6) Lewis酸性位
下载PDF
Ka波段宽带波导-微带转换结构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陈柳 陈晓峰 +3 位作者 郑惠文 吴世国 刘振罡 张海峰 《空间电子技术》 2023年第6期99-104,共6页
为探索毫米波功放高功率稳定输出特性,设计研究了一种适用于Ka波段的共面输出新型波导-微带转换结构,采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结构可行性,并在样机上进行组装验证。通过优化转换结构,设计两段式微带的一体化结构矩形波导口作为射频输出,... 为探索毫米波功放高功率稳定输出特性,设计研究了一种适用于Ka波段的共面输出新型波导-微带转换结构,采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结构可行性,并在样机上进行组装验证。通过优化转换结构,设计两段式微带的一体化结构矩形波导口作为射频输出,波导口尺寸为2.0mm×7.11mm,通过在波导微带探针结构中引入共面波导间的宽带互联结构,采用键合金丝串联微带与探针完成阻抗匹配,在确保薄膜探针可靠性组装的同时,可有效确保射频输出指标的一致性。最终产品性能测试覆盖33.5GHz~35.5GHz,实现了毫米波信号的优良传输,输出功率稳定保持40dBm~42dBm。该两段式微带-波导转换方式,具有功率较高、损耗较低的特点,加工一致性好,在微波毫米波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微带-波导转换 HFSS仿真 结构
下载PDF
温阳益气解毒治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0
作者 叶冰 张蕾 +2 位作者 张毓珩 吴施国 张文平 《壮瑶药研究》 2023年第1期239-243,共5页
周霭祥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青黄散治疗白血病,并提出扶正解毒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治法,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血液病开创了新的思路。笔者在周老扶正解毒治疗白血病的思路指导下,结合恩师全国名中医吴荣祖教授传授的扶阳治法,因人制宜地... 周霭祥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青黄散治疗白血病,并提出扶正解毒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治法,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血液病开创了新的思路。笔者在周老扶正解毒治疗白血病的思路指导下,结合恩师全国名中医吴荣祖教授传授的扶阳治法,因人制宜地创制了温阳益气解毒法治疗了1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该案辨治思路作一详述,以窥中医治疗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色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气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桂枝汤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地球物理识别方法评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亚妮 吴时国 +1 位作者 孙金 王广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4-878,共15页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如何精准识别水合物是开展勘探和开采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基于地震和测井资料等地球物理手段的天然气水合物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技术,详细阐述了水合物底界的似海底反射特征...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如何精准识别水合物是开展勘探和开采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基于地震和测井资料等地球物理手段的天然气水合物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技术,详细阐述了水合物底界的似海底反射特征,剖析水合物储层典型地震属性和测井响应特征;其次,对基于地震反演的水合物定量评价方法进行阐述,对比时间平均方程、WOOD方程、LEE权重方程、改进的BIOT-GASSMANN方程和等效介质模型等不同岩石物理模型在水合物饱和度预测中的适用性;第三,对电磁探测技术和分布式声传感技术等新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介绍;最后,展望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发展前景,提出水合物定量评价是未来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的发展趋势,建议综合利用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多地震敏感属性分析以及地震反演和测井评价实现水合物储层识别和精细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物理识别 岩石物理模型 水合物饱和度
下载PDF
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增生楔前缘构造变形和精细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金尉 吴时国 +7 位作者 姚永坚 陈传绪 宋陶然 王吉亮 孙金 张汉羽 马本俊 谢杨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45-2858,共14页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的东部边界,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信息,同时也是地震和海啸多发区域.本文利用过马尼拉俯冲带北段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分析了研究区内海盆和海沟的沉积特征,精细刻画了区内增生楔前缘的构造变形、结构以及岩...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的东部边界,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信息,同时也是地震和海啸多发区域.本文利用过马尼拉俯冲带北段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分析了研究区内海盆和海沟的沉积特征,精细刻画了区内增生楔前缘的构造变形、结构以及岩浆活动特征.研究区内增生楔下陆坡部分由盲冲断层、构造楔和叠瓦逆冲断层构成,逆冲断层归并于一条位于下中新统的滑脱面上,滑脱面向海方向的展布明显受到增生楔之下埋藏海山和基底隆起的影响;上陆坡的反射特征则因变形强烈和岩浆作用而难以识别;岩浆活动开始于晚中新世末期并持续至第四纪.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增生楔的形成时间早于16.5 Ma,并通过前展式逆冲向南海方向扩展;马尼拉俯冲带的初始形成时间可能在晚渐新世,而此时南海海盆扩张仍在持续.南海东北缘19°N—21°N区域为南海北部陆坡向海盆的延伸,高度减薄的陆壳的俯冲造成马尼拉海沟北段几何形态明显地向东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拉俯冲带 增生楔 构造变形 初始俯冲 多道地震
下载PDF
深水斜坡类型与沉积过程及其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本俊 秦志亮 +5 位作者 吴时国 高微 高金尉 王吉亮 孙金 陈传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5-1090,共16页
深水斜坡沉积规律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深水地质灾害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深水斜坡沉积过程一直是海洋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海底斜坡沉积类型多样,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深水斜坡沉积过程及其产物极其复杂。因此,为了更加全面... 深水斜坡沉积规律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深水地质灾害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深水斜坡沉积过程一直是海洋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海底斜坡沉积类型多样,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深水斜坡沉积过程及其产物极其复杂。因此,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深水斜坡沉积规律,有必要对深水斜坡沉积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从深水斜坡发育的不同背景出发,将深水斜坡划分为三种类型:陆架斜坡、碳酸盐斜坡以及火山斜坡,并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斜坡沉积过程及其产物的研究进展,以期望为我国南海深水斜坡沉积过程研究以及深水油气勘探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斜坡 陆架斜坡 碳酸盐斜坡 火山斜坡 南海
下载PDF
西沙群岛晚第四纪碳酸盐岩淡水成岩作用——来自永兴岛SSZK1钻孔的地球化学响应证据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万利 吴时国 +2 位作者 黄晓霞 刘刚 韩孝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6-1312,共17页
基于西沙永兴岛上最新钻孔(SSZK1)取得的55.92 m岩芯的U-Th定年、矿物、薄片、主微量元素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等资料,开展了西沙群岛晚第四纪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淡水成岩作用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矿物组成特征,可将SSZK1钻孔岩芯分为上、中、... 基于西沙永兴岛上最新钻孔(SSZK1)取得的55.92 m岩芯的U-Th定年、矿物、薄片、主微量元素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等资料,开展了西沙群岛晚第四纪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淡水成岩作用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矿物组成特征,可将SSZK1钻孔岩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33.89~55.92 m,主要为低镁方解石)、中段(18.39~33.89 m,主要为文石和低镁方解石)、上段(0~18.39 m,主要为文石、高镁方解石和低镁方解石)。由于下段碳酸盐岩几乎全为稳定的低镁方解石组成,碳氧同位素值的严重负偏和小幅度变化,可推断其经历了程度较大的淡水成岩作用。中段和上段还存在不稳定的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值相对下段正偏和高幅高频变化,推测其淡水成岩作用的程度比下段要小。中段碳氧同位素值高幅高频变化同时也说明该段的矿物纵向变化较复杂。这种矿物组成的复杂变化可能是由于晚第四纪海平面频繁变化,该段被大气水渗流带和潜流带交替占据引起的。主微量元素的变化同时受到淡水成岩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在中段、下段中可识别出sq1、sq2、sq3、sq4四个完整的相旋回。Na2O,S,Sr和碳氧同位素受到的淡水成岩作用而被消耗和负偏,且由于老一期的旋回经历了更长时间的淡水成岩作用,新、老旋回间的Na2O,S,Sr含量值和碳氧同位素值有明显差异。利用新、老时期形成的旋回间淡水成岩作用剩余Na2O,S,Sr含量和碳氧同位素值的差别可以将新、老两个旋回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兴岛钻孔 晚第四纪 碳酸盐岩 淡水成岩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深水钻井浅水流地层井眼坍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金 吴时国 +1 位作者 邓金根 王吉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和防治浅水流对深水钻井的危害,进行了浅水流地层井眼坍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浅水流地层井眼稳定理论模型,并分别根据Mohr-Coulomb准则和最大拉应力准则判断砂体的剪切和拉伸破坏,分析了各因素对井周最大... 为了定量评价和防治浅水流对深水钻井的危害,进行了浅水流地层井眼坍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浅水流地层井眼稳定理论模型,并分别根据Mohr-Coulomb准则和最大拉应力准则判断砂体的剪切和拉伸破坏,分析了各因素对井周最大破坏半径及砂体临界超压的影响.计算分析发现:超压将导致浅水流地层发生破坏,随着超压增大,其最大破坏半径随之快速增至大;水平有效地应力与垂直有效地应力的比值(K0)越大,砂体埋深越大,浅水流地层越不容易发生破坏;砂体内摩擦角越大,砂体越稳定;井周最大破坏半径随着钻井液密度升高呈线性递减;浅水流地层存在临界超压,砂体埋深、强度和K0越大,临界超压越大.研究结果表明,浅水流地层井眼坍塌的风险较大,井周破坏程度与超压、地应力、砂体埋深、钻井液密度和内摩擦角等因素有关,当砂体中的超压超过临界值时,整个砂体都将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提高钻井液密度有利于浅水流地层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浅水流 超压 流固耦合 井眼坍塌 井周破坏 临界超压
下载PDF
南海南部深水盆地构造与储层再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时国 鲁向阳 +2 位作者 孙中宇 钱星 张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3,共11页
基于近年来获得的探测新资料和已发表地球物理大剖面,重新厘定了南海南部大陆边缘深水油气盆地构造区划与油气系统。考虑南海张裂边缘近端和远端裂陷盆地的构造差异,我们认为远端陆缘深水盆地大多以NE-SW向张裂构造为特征,据此厘定了NE... 基于近年来获得的探测新资料和已发表地球物理大剖面,重新厘定了南海南部大陆边缘深水油气盆地构造区划与油气系统。考虑南海张裂边缘近端和远端裂陷盆地的构造差异,我们认为远端陆缘深水盆地大多以NE-SW向张裂构造为特征,据此厘定了NE向张裂盆地构造,包括南安、曾母和礼乐等深水盆地。从油气储层系统来看,南沙海区存在着特色深水油气系统成藏模式,包括孤立碳酸盐台地、深水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及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油气成藏模式;位于南海和古南海盆地之间的南沙地块,在古近纪就进入深水,远离陆地,深水陆源碎屑沉积体系相对不发育,相反,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层序,可望形成独具特色的深水油气系统。南沙海区的这类潜在深水油气系统在南海北部未曾遇见,特别是古近纪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和孤立碳酸盐台地油气系统的共生规律,必将丰富南海深水油气成藏理论,拓展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远端裂陷盆地 构造区划 油气系统 储层
下载PDF
开展南海碳酸盐岩台地大洋钻探的建议:揭示台地演化的控制因素与淹没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时国 秦永鹏 +1 位作者 马永生 田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09-2821,共13页
南海发育大量新生代碳酸盐岩台地,它们是南海古构造、古气候和古海洋演变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石油天然气的重要储层。虽然前人对这些碳酸盐岩台地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仍未能建立南海现代碳酸盐岩台地的三维结构和高分辨率层... 南海发育大量新生代碳酸盐岩台地,它们是南海古构造、古气候和古海洋演变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石油天然气的重要储层。虽然前人对这些碳酸盐岩台地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仍未能建立南海现代碳酸盐岩台地的三维结构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关于台地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与淹没机制也存在争议。因此,亟需开展南海碳酸盐岩台地大洋钻探。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现代碳酸盐岩台地,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靶区。本文建议选择宣德和北礁这两个典型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在台地潟湖、边缘、斜坡和深水盆地开展钻探,建立碳酸盐岩台地的高精度年代框架,精细刻画台地内部以及周边的沉积体系,明确南海新生代碳酸盐岩台地形成、生长和淹没的历史,建立台地沉积与演化模式,揭示南海碳酸盐岩台地演化的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南海古构造、古海洋与古气候环境重建,并与全球其他碳酸盐岩台地进行对比,分析异同点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科学钻探 碳酸盐岩台地 淹没机制 西沙群岛 南海
下载PDF
中药干预肝癌及其疼痛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娜 吴施国 +2 位作者 谢星星 邱祥玉 汤小虎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肝区疼痛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也是最痛苦的症状之一。中药的使用能协同止痛、升高痛阈,改善机体的精神内环境状态,延缓或减轻疼痛的发生。本文着重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概述部分活血化瘀药、温里药、清热解毒药、补气药以及其它类中药在... 肝区疼痛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也是最痛苦的症状之一。中药的使用能协同止痛、升高痛阈,改善机体的精神内环境状态,延缓或减轻疼痛的发生。本文着重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概述部分活血化瘀药、温里药、清热解毒药、补气药以及其它类中药在抗癌止痛方面的分子机制,以期能够为中西医结合增强癌痛的镇痛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抗癌止痛的优势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痛 中药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Submarine Landslides on the North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3
19
作者 WANG Weiwei WANG Dawei +4 位作者 wu shiguo VOKER David ZENG Hongliu CAI Guanqiang LI Qingp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83-100,共18页
Recent and paleo-submarine landslid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within strata in deep-water areas along continental slopes, uplifts, and carbonate platforms on the north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 In... Recent and paleo-submarine landslid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within strata in deep-water areas along continental slopes, uplifts, and carbonate platforms on the north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 In this paper, high-resolution 3D seismic data and multibeam data based on seismic sedimentology and geomorphology are employed to assist in identifying submarine landslides. In addition, deposition models are proposed that are based on specific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features, and which illustrate the local stress field over entire submarine landslides in deep-water areas of the SCS. The SCS is one of the largest fluvial sediment sinks in enclosed or semi-enclosed marginal seas worldwide. It therefore provides a set of pre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including rapid sediment accumulation, formation of gas hydrates, and fluid overpressure. A new concept involv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es is tested to construct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marine landslides and different time scale trigger mechanisms, and thre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spatial scale and temporal frequency: evolution of slope gradient and overpressur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ectonic events. Submarine landslides that are triggered by tectonic events are the largest but occur less frequently, while submarine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slope gradient and overpressure evolution are the smallest but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events. In summar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is a complex process involving the opera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various time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BMARINE LANDSLIDES SEISMIC identification TRIGGERING mechanism
下载PDF
Deep-Sea Geohazar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8
20
作者 wu shiguo WANG Dawei VOKER David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features that might inflict hazards identifi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us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These features include submarine landslides,pockmark fields,shallow free gas...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features that might inflict hazards identifi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us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These features include submarine landslides,pockmark fields,shallow free gas,gas hydrates,mud diapirs and earthquake tsunami,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ontinental slope and reefal islan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Although the study and assessment of geohazar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ame into operation only recently,advances in various aspects are evolving at full speed to comply with National Marine Strategy and‘the Belt and Road’Policy.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hazards in deep-water seafloor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new scientific advances.This progress is aimed to aid ongoing deep-water drilling activities and decrease geological risks in ocea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A GEOHAZARDS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