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清阳出上窍”理论辨证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后遗嗅觉障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维真 张峻宁 +4 位作者 王佳怡 唐逸 乔一倬 付妍 杨志旭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302-230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后遗嗅觉障碍为SARS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 CoV-2)感染病原学检查转为阴性后,遗留的嗅觉障碍,常伴随焦虑抑郁、识别危险气味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后遗嗅觉障碍为SARS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 CoV-2)感染病原学检查转为阴性后,遗留的嗅觉障碍,常伴随焦虑抑郁、识别危险气味能力丧失等表现,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OVID-19后遗嗅觉障碍的病机与治疗可以“清阳出上窍”理论概括。其基本病机为清阳不能外达鼻窍,可分为邪实、正虚、局部阻塞三个方面。邪实的方面,SARS CoV-2之邪毒挟寒、湿、热邪气侵犯脏腑经脉与鼻窍而羁留不去,与痰瘀等病理产物胶结,阻遏清阳。正虚方面,SARS CoV-2感染损伤心、肺、胃肠道,则宗气之化源受损,造成清阳不升。COVID-19后遗嗅觉障碍的治疗原则为升阳散邪,滋养化源。中药内服方面,升发清阳需要给邪气以出路,根据辨证,表邪透之,火郁发之,寒者温之;气血生化无源则滋养心肺脾肾,滋化源以助升清,升清必辅降浊以助之,当根据浊阴的性质分消走泄。现代嗅觉康复治疗运用芳香嗅质引清阳上行,结合中药制剂改良嗅质有望更快取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阳出上窍 新型冠状病毒 嗅觉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速度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卫珍 张扬 马子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抗扰性等,设计了一种PMSM模型预测速度控制器。根据PMSM转矩与运动方程,搭建PMSM速度预测模型,并借助二次型性能指标构造评价函数,通过滚动优化... 为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抗扰性等,设计了一种PMSM模型预测速度控制器。根据PMSM转矩与运动方程,搭建PMSM速度预测模型,并借助二次型性能指标构造评价函数,通过滚动优化得出最终的控制律;同时,采用分数阶积分法进行负载扰动补偿,并利用旗鱼算法优化评价函数中的权值系数。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的结果与PI速度控制相比,采用设计的模型预测速度控制器减小了PMSM转速、转矩超调,降低了在外界因素干扰下转速、转矩的波动量,缩小了转速、转矩稳态误差。据此推出,与传统PI控制相比,所设计的模型预测速度控制器可有效改善PMSM系统的稳态精度、抗扰能力与收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 扰动补偿 旗鱼算法
下载PDF
基于智能传感网络的电气关联故障点识别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卫珍 赵莎莎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7-500,510,共5页
由于电的不可见性,电气故障大多没有外表特征,且关联性和相似度较强,识别难度较大。提出基于智能传感网络的电气关联故障点识别方法。采用卡尔曼滤波去除智能传感网络数据的噪声,引入支持向量机,融合网络中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构建电气... 由于电的不可见性,电气故障大多没有外表特征,且关联性和相似度较强,识别难度较大。提出基于智能传感网络的电气关联故障点识别方法。采用卡尔曼滤波去除智能传感网络数据的噪声,引入支持向量机,融合网络中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构建电气结构模型,提取电气故障信息特征。建立电气关联故障信息网络,结合可视化图谱获取电气关联故障点位置,识别电气关联故障点。实验结果表明,接地过渡电阻为100Ω且相间过渡电阻为30Ω时,所提方法的故障点定位误差低于0.25m,双端数据不同步情况下,所提方法的故障点定位误差低于1m。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电气故障定位准确性和故障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网络 电气 故障点 数据融合 可视化图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伟珍 李红阳 杨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6期1778-1781,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86眼)为研究组,非糖尿病患者43例86眼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86眼)为研究组,非糖尿病患者43例86眼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泪液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试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并对研究组患者中可能影响干眼症发生的一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干眼症发病率为(65. 12%,56/86),显著高于对照组(18. 60%,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泪液破裂时间为(6. 15±3. 27) s,显著短于对照组[(12. 96±3. 61) s],泪液分泌试验滤纸润湿长度为(8. 21±3. 85) mm,显著短于对照组[(12. 03±1. 95) mm],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2. 01±1. 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 61±0. 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FBG、Hb A1c为(10. 13±4. 91) mmol/L、(9. 05±3. 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 12±2. 03) mmol/L、(5. 31±1. 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泪液破裂时间和Hb A1c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临床中应针对影响干眼症发病的因素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干眼症 泪膜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凝胶膜可视化检测葡萄酒中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伟珍 黄梦霞 +3 位作者 黄庆达 吕彩华 赖家平 孙慧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0-1336,共7页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anthranilate,MA)是我国禁止在葡萄酒中添加的香料,对MA测定是葡萄酒中重要的质控环节。因此,开发快速检测葡萄酒中违禁香料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子晶体技术相结合,以MA为模板...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anthranilate,MA)是我国禁止在葡萄酒中添加的香料,对MA测定是葡萄酒中重要的质控环节。因此,开发快速检测葡萄酒中违禁香料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子晶体技术相结合,以M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在60℃加热条件下引发聚合,去除光子晶体模板和洗脱印迹分子后得到反蛋白石结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凝胶膜。研究结果表明,此印迹凝胶膜对MA分子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分子识别过程中MA印迹凝胶膜的Bragg衍射峰位置随着MA浓度的增大而发生红移,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为6 min,且偏移值(Δλ)与MA的浓度(C)在0.1~10.0 m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μmol/L,可实现重复循环检测使用。此外,在检测不同浓度印迹分子时,肉眼能够观察到印迹凝胶膜颜色的变化。此智能型凝胶膜可望用于葡萄酒中MA的可视化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光子晶体 可视化检测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下载PDF
以鞣花酸为荧光探针的水体中二/三价铁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冯焕然 赖家平 +2 位作者 孙慧 吴伟珍 黄梦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1-585,共5页
建立了鞣花酸(EA)测定痕量Fe^(2+)、Fe^(3+)的荧光分析法,并讨论了常见金属离子、甲醇体积分数以及pH值对Fe^(2+)、Fe^(3+)定量检测的影响。实验发现,Fe^(2+)、Fe^(3+)在浓度0.08~1.1μmol/L范围内与EA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建立了鞣花酸(EA)测定痕量Fe^(2+)、Fe^(3+)的荧光分析法,并讨论了常见金属离子、甲醇体积分数以及pH值对Fe^(2+)、Fe^(3+)定量检测的影响。实验发现,Fe^(2+)、Fe^(3+)在浓度0.08~1.1μmol/L范围内与EA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72、63 nmol/L。同时发现酒石酸二铵对Fe^(3+)的掩蔽效果良好。通过Job?s plot得到EA与Fe^(2+)及Fe^(3+)的配位比分别为1∶3和1∶2。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自来水与珠江水中的Fe^(2+)、Fe^(3+)进行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81.0%~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荧光探针 铁离子 检测
下载PDF
不同生草栽培对甜桔柚果园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沈秋红 叶子豪 +6 位作者 张茂付 吴夏华 尹瑞安 沈从根 吴伟珍 吴家森 叶增新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11期69-73,共5页
为掌握不同生草栽培对甜桔柚果园土壤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设置了鼠茅草Vulpiamyuro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箭舌豌豆Vicia sativ... 为掌握不同生草栽培对甜桔柚果园土壤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设置了鼠茅草Vulpiamyuro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箭舌豌豆Vicia sativa等6个处理的田间生草栽培试验,采集并分析了土壤和果实样品。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种植油菜和箭舌豌豆后的果园土壤pH提高了12.2%和8.1%,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6种生草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了32.2%~50.7%、31.3%~50.0%、35.9%~49.4%(P<0.05);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氮含量也显著增加了20.3%~31.2%、21.4%~48.4%、21.7%~58.4%、24.8%~36.0%(P<0.05);土壤蛋白酶、蔗糖酶、脲酶活性显著提高了23.1%~84.6%,22.2%~42.5%,27.6%~62.1%(P<0.05)。生草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甜桔柚产量和果实品质,但与清耕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生草栽培改善了果园土壤环境,可在甜桔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桔柚 生草栽培 土壤碳 土壤酶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肠炎宁颗粒辅料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俞竹 吴伟贞 +2 位作者 王家 吴育强 林果 《中国药物评价》 2019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肠炎宁颗粒辅料种类,改善药品口感,使其更易为患者接受,提高临床用药顺应性,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通过对肠炎宁颗粒不同辅料组合进行分组实验,优化辅料加入方式,从而调节本品口感。结果:优化后以糊精、乳糖、三氯蔗... 目的:通过优化肠炎宁颗粒辅料种类,改善药品口感,使其更易为患者接受,提高临床用药顺应性,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通过对肠炎宁颗粒不同辅料组合进行分组实验,优化辅料加入方式,从而调节本品口感。结果:优化后以糊精、乳糖、三氯蔗糖作为矫味剂,适当减少乳糖的用量。选用矫味剂三氯蔗糖调节本品口感,辅料调整后,其颗粒的装量为每袋2 g。结论:调整辅料后生产工艺更易于控制,增加了本品的甜味并掩盖苦味,改善本品的口感,使其嗅觉、味觉让儿童患者更易接受,而不增加辅料服用总量,可提高临床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宁颗粒 辅料 工艺优化 矫味剂 三氯蔗糖
下载PDF
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吴卫珍 赖家柱 《今日自动化》 2022年第3期16-18,共3页
PLC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为众多企业生产过程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长足发展,并已然转变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我国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 PLC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为众多企业生产过程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长足发展,并已然转变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我国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PLC技术引入至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可大幅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帮助企业提高综合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PLC技术的内涵特征,阐述了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途径,探讨了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 研究
下载PDF
Preoperative single-bolus high-dose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s induction therapy in sensitized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被引量:5
10
作者 WANG Dong wu wei-zhen +2 位作者 YANG Shun-liang CHEN Jin-hua TAN Jian-m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683-1688,共6页
Background Immunological sensitization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follow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 There is no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nsitized renal allograft recipients. The patients become tethered to dialys... Background Immunological sensitization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follow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 There is no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nsitized renal allograft recipients. The patients become tethered to dialysis while waiting for compatible donor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operative single- bolus high-dose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 as induction therapy in sensitized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Methods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 non-sensitized group (PRA〈10%, n=30) and sensitized group (PRA≥ 10%, n=26).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ipients and donor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1 g) or ATG (iv. 9 mg/kg) were given preoperatively in the two groups as induction therapy.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regimen consisting of tacrolimus (FK-506) or cyclosporine A, MMF, and prednisolone. Acute rejection (AR) and infection episodes were recorded and renal function was monitored during a 12-month follow-up. Х^2 test and t test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6 patients (20.0%) suffered AR episodes in the non-sensitized group and 4 (15.4%) in the sensitized group (P=0.737); 8 patients (26.7%) experienced 11 infection episodes (average, 1.4 episodes per infected patient) in the non-sensitized group, and 6 (23.1%) experienced 10 infection episodes (average, 1.7 episodes per infected patient) in the sensitized group (P=0.757, 0.890). The safety of the drugs, which was assessed by the occurr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hospital stay was 13-25 days (mean, 16.7±3.3) in the non-sensitized group and 14-29 days (mean, 16.2±3.1) in the sensitized group, respectively (P=0.563). No 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patients. Both the 12-month actuarial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rates were 100%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single-bolus high-dose ATG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induction therapy yielding acceptable acute rejection rate in sensitized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dney transplantation graft rejection antilymphocyte serum IMMUN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