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2/ERF(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至少含有1个由60~70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组成的特有的AP2结构域,根据AP2结构域数量和相似性可划分为5个亚家族:AP2(APETALA2)、DREB(Dehydration-responsiv...AP2/ERF(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至少含有1个由60~70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组成的特有的AP2结构域,根据AP2结构域数量和相似性可划分为5个亚家族:AP2(APETALA2)、DREB(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ERF(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RAV(Related to AB13/VP)和Soloist。AP2/ERF转录因子通过AP2结构域中的YRG和RAYD保守元件与靶基因结合,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功能。目前,AP2/ERF已成为研究植物抗逆机制和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热点候选基因,越来越多植物AP2/ERF家族及其成员被报道。本研究对近年来有关AP2/ERF家族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述了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与分类,重点介绍了该类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以及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AP2/ERF转录因子可能的研究热点和领域,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该类转录因子基因进行植物遗传改良以及种质创新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本文报道了首次发现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鸽子山化石点下白垩统龙江组的一件反鸟类。为确定该标本的解剖学特征和系统发育位置,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骨骼特征描述,并与其他中生代鸟类进行了形态特征对比,进而通过TN...本文报道了首次发现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鸽子山化石点下白垩统龙江组的一件反鸟类。为确定该标本的解剖学特征和系统发育位置,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骨骼特征描述,并与其他中生代鸟类进行了形态特征对比,进而通过TNT软件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标本与渤海鸟科(Bohaiornithidae)特征最为相似,如叉骨上升支的末端膨大;尾综骨的末端逐渐收缩变细;胸骨的外侧突明显向胸骨后外侧偏转;第Ⅱ脚趾最为粗壮。然而,该标本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已知渤海鸟类(bohaiornithids)的特征组合,如乌喙骨侧缘从中部开始强烈扩展;胸骨具有三角形的中间突和外边缘凹陷,胸骨前缘比较尖锐;小翼指爪节长而弯曲,大手指爪节短小粗壮。因此,我们建立渤海鸟科新属、新种——兴安北国鸟(Beiguornis khinganensis gen. et sp. nov.)。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北国鸟与渤海鸟科的齿槽鸟(Sulcavis)和周鸟(Zhouornis)亲缘关系最近,三者构成一个单系类群(Zhouornis+‘Beiguornis+Sulcavis’)。除了长爪鸟(Longusunguis),渤海鸟科的其他类群与北国鸟均在一个单系类群内,确定了北国鸟在渤海鸟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兴安北国鸟是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第一件反鸟类,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热河生物群组合面貌,而且在提高渤海鸟科属种丰富度的同时,把该类群的地理分布范围从冀北-辽西地区扩展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更为不同地区热河生物群对比研究提供了科一级的鸟类化石证据。展开更多
文摘AP2/ERF(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至少含有1个由60~70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组成的特有的AP2结构域,根据AP2结构域数量和相似性可划分为5个亚家族:AP2(APETALA2)、DREB(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ERF(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RAV(Related to AB13/VP)和Soloist。AP2/ERF转录因子通过AP2结构域中的YRG和RAYD保守元件与靶基因结合,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功能。目前,AP2/ERF已成为研究植物抗逆机制和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热点候选基因,越来越多植物AP2/ERF家族及其成员被报道。本研究对近年来有关AP2/ERF家族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述了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与分类,重点介绍了该类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以及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AP2/ERF转录因子可能的研究热点和领域,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该类转录因子基因进行植物遗传改良以及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文摘本文报道了首次发现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鸽子山化石点下白垩统龙江组的一件反鸟类。为确定该标本的解剖学特征和系统发育位置,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骨骼特征描述,并与其他中生代鸟类进行了形态特征对比,进而通过TNT软件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标本与渤海鸟科(Bohaiornithidae)特征最为相似,如叉骨上升支的末端膨大;尾综骨的末端逐渐收缩变细;胸骨的外侧突明显向胸骨后外侧偏转;第Ⅱ脚趾最为粗壮。然而,该标本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已知渤海鸟类(bohaiornithids)的特征组合,如乌喙骨侧缘从中部开始强烈扩展;胸骨具有三角形的中间突和外边缘凹陷,胸骨前缘比较尖锐;小翼指爪节长而弯曲,大手指爪节短小粗壮。因此,我们建立渤海鸟科新属、新种——兴安北国鸟(Beiguornis khinganensis gen. et sp. nov.)。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北国鸟与渤海鸟科的齿槽鸟(Sulcavis)和周鸟(Zhouornis)亲缘关系最近,三者构成一个单系类群(Zhouornis+‘Beiguornis+Sulcavis’)。除了长爪鸟(Longusunguis),渤海鸟科的其他类群与北国鸟均在一个单系类群内,确定了北国鸟在渤海鸟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兴安北国鸟是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第一件反鸟类,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热河生物群组合面貌,而且在提高渤海鸟科属种丰富度的同时,把该类群的地理分布范围从冀北-辽西地区扩展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更为不同地区热河生物群对比研究提供了科一级的鸟类化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