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0
1
作者 唐凌 李少滨 +4 位作者 袁敏 张天嵩 徐诚 吴银根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23-26,2,共5页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为明显。从中医理论、现代机制研究方面,阐述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肠同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适用于重型新冠肺炎肺肠同治的代表方有承气汤类(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凉膈散、升降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同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重型病例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解读 被引量:59
2
作者 张炜 吴银根 +3 位作者 张惠勇 陈伟 石克华 王振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解读《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不同点及其变化立意。①在上海方案中,单列出恢复期,强调了在本病临床症状改善后的中医干预重点,即... 解读《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不同点及其变化立意。①在上海方案中,单列出恢复期,强调了在本病临床症状改善后的中医干预重点,即瘥后防复。②上海方案调整临床治疗期的中医证型,表述为湿毒郁肺型、热毒闭肺型、内闭外脱型;基于上海地区患者的临床特点,突出了"热"和"毒"的病理因素。③上海方案的临床治疗期中湿毒郁肺型,在其处方后新增辨症加减内容,即"有呕恶者,加黄连3 g、苏叶6 g",取苏叶黄连汤之意。④上海方案的临床治疗期热毒闭肺型,在处方中增加了姜黄9 g、僵蚕9 g,取升降散之意。⑤上海方案的临床治疗期热毒闭肺型,在推荐中成药部分,新增痰热清注射液,以切合本次新冠肺炎"湿、热、毒"的核心病机。(6)基于热退后患者往往还存在疲倦、舌少津、呼吸道和粪便中携带病毒的特点,上海方案的恢复期中,新增了气阴两虚的证型,用药主取沙参麦冬汤之意,佐以竹叶石膏汤、泻白散、升降散之类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诊疗方案 上海地区 热毒疫邪 瘥后防复 气阴两虚证
下载PDF
清热中药在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作用的个体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訾素娜 杨佩兰 +5 位作者 徐敏华 吴银根 王振伟 葛飞 陈新林 黄海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48-1955,共8页
目的通过一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清热中药在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作用价值与特点。方法同一个体进行3轮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每1轮包括试验期和对照期2个观察期,每期服药3周,停药1周,顺序随机确定。试验期服用个体化辨证方(以下... 目的通过一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清热中药在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作用价值与特点。方法同一个体进行3轮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每1轮包括试验期和对照期2个观察期,每期服药3周,停药1周,顺序随机确定。试验期服用个体化辨证方(以下简称个体化方),对照期服用个体化方减清热方(个体化方去除清热中药,包括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及部分清热凉血药与清热泻火药)。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自我评价症状的likert量表(7分制),其他指标有24 h痰量等。单病例个体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群体统计采用混合效应模型。结果21例患者中,15例完成了包含3轮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单病例试验(占71.43%)。①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个体水平看,个体化方和个体化方减清热方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上分析,中医辨证痰热偏重的患者更倾向于个体化方,而正虚为主的患者倾向于个体化方减清热方。②21位患者作为一个群体的统计结果,两种方剂的总体症状的likert量表评分分别为(2.08±0.68 VS 1.94±0.69),其差值的均值(mean difference)及其95%可信区间为0.19(0.01,0.37),P=0.040,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个体化方减清热方较优,但不具备临床意义(MCID<0.5)。两种方剂的CAT量表评分亦有统计学差异(P=0.040),但不具备临床意义(MCID<0.5),其他3项指标(呼吸系统症状的likert量表评分、24小时痰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就参加本项研究的支扩患者而言,在支扩稳定期似无必要在全程应用清热中药,可根据每个患者的痰热轻重,间断使用或减量使用清热中药,在改善症状与生活质量同时,可能降低中药费用并减少清热中药的潜在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支气管扩张症 个体化治疗 清热中药 中医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雨沁 邹璐 +7 位作者 喻晓 孙鼎 李少滨 唐凌 杨洁如 陈晓云 吴银根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29-3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MEDLINE、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开始至2020年3月12日。根据Cochrane手册"偏倚风...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MEDLINE、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开始至2020年3月12日。根据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评估偏倚风险;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非随机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估,通过证据质量分级(GRADE)来衡量证据的质量;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不同干预措施治疗新冠肺炎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①共纳入8个临床研究,包括804例病例。②其中1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4项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另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项、病例系列研究2项;5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3项无对照组的研究仅出现在NOS评估中。③2项研究对重症转化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的重症转化率低于对照组[RR=0.18,95%CI(0.04,0.79),P=0.02]。④3项研究对临床治愈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7.82,95%CI(2.04,30.06),P=0.003]。⑤2项研究对病死率作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18,95%CI(0.01,4.23),P=0.29],无法得出异质性结论。⑥4项研究对发热时间作了比较分析,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Q统计量相应P值为0.003,I^2=84%),结果提示治疗组退热疗效优于对照组[MD=-0.81,95%CI(-1.53,-0.09),P=0.03],但需进一步分析其异质性的来源。⑦2项研究对症状积分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SMD=-0.84,95%CI(-1.25,-0.43),P<0.0001]。⑧3项研究对咳嗽缓解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OR=5.14,95%CI(1.49,17.75),P=0.010]。⑨3项研究对腹泻缓解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17,8.64),P=0.86]。⑩3项研究对肺炎吸收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85,1.22),P=0.8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转化率,提高临床治愈率,还在缓解咳嗽、退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后续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循证研究不断更新,才能完善本研究的证据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中西医结合疗法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分型数据挖掘的中医药防治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成颜琦 陈希 +6 位作者 吴雨沁 孙鼎 喻晓 李少滨 邹璐 吴银根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32-39,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与总结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或医药卫生管理机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中,以中医药方剂防治非危重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与总结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或医药卫生管理机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中,以中医药方剂防治非危重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家及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的处方,将其作为数据源,通过筛选后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性味归经、用药模式和新处方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对最终筛选出的149首方剂、涉及的146味中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使用频次的前7位药物分别是甘草、苦杏仁、麻黄、陈皮、石膏、苍术、藿香,药味以苦味为主,药性以温性居多,归经主入肺,其次为脾、胃和心经。②关联规则初步分析,将药对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苦杏仁,麻黄""甘草,苦杏仁""石膏,苦杏仁"。③关联系数0.040以上的药对有11个,如"麻黄-赤芍""麻黄-白术""麻黄-人参"等。④分型处方规律分析得出,轻型处方以三拗汤为核心,合用了藿香正气散、达原饮与防风通圣散等;普通型处方合用了麻杏石甘汤、达原饮与银翘散等;重型处方相当于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与四逆汤类的救心方剂合用。⑤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演化出14组含3~4味核心药物的组合,如"葶苈子-桃仁-白术""葶苈子-大黄-白术""连翘-金银花-芦根";以及7个新处方,如"葶苈子-桃仁-白术-赤芍-瓜蒌""苦杏仁-黄芪-桃仁-麻黄-石膏""陈皮-半夏-藿香-茯苓-大黄-石膏-瓜蒌"。结论目前各地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推荐处方中的用药法则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理气、清热化湿、补气等为重,治肺为关键,兼顾脾胃;治疗期三型的组方用药规律分别为轻型组方重解表化湿,普通型组方重表里双解、祛湿清热,重型组方重泻热攻里、益气回阳。统计分析结果与专家共识基本吻合,也发现了一些新的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组方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处方用药规律 中药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下载PDF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诚 成颜琦 +3 位作者 唐凌 李少滨 吴银根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24-27,共4页
结合国内外中西医肺康复的研究成果,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策略。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型/危重型肺炎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但可能引起呼吸肌无力,导致痰液排泄障碍,进而影响预后。对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 结合国内外中西医肺康复的研究成果,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策略。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型/危重型肺炎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但可能引起呼吸肌无力,导致痰液排泄障碍,进而影响预后。对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及早采取必要的中西医肺康复干预措施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重型 危重型 肺康复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探讨人参败毒散干预COVID-19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凤至 顾瞻 +15 位作者 苗骞丹 孙继佳 范瑞 屠洪斌 董志毅 张素芳 鞠立霞 苏晋梅 张勤 李秋红 梁硕 赵琳静 陈晓蓉 张炜 吴银根 王丽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人参败毒散的有效成分及靶点,探讨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内在联系,为阐释人参败毒散干预COVID-19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查找并筛选人参败毒散的有效成分及...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人参败毒散的有效成分及靶点,探讨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内在联系,为阐释人参败毒散干预COVID-19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查找并筛选人参败毒散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并采用Cytoscape3.7.2对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在DAVID和STRING数据库中进行富集分析和PPI网络构建。将Degree值前3位的有效成分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检索与分析,共获得有效成分191个,对应靶点302个,与COVID-19有交集的靶点共75个,GO分析条目共439个,KEGG通路共122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均能与ACE2高效结合。结论人参败毒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对ACE2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参败毒散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对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激素撤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卫海颖 石克华 +4 位作者 吴银根 方泓 李晓琦 熊必丹 唐斌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对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激素撤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入组后即停用激素,治疗组停用激素的同时加用...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对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激素撤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入组后即停用激素,治疗组停用激素的同时加用有温阳补肾填精功效的膏方,膏方服用时间为8周;从病例纳入当天开始计算,共计随访16周。观察比较治疗失败率,以及哮喘症状发生次数、缓解药物用量、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_(1))、FEV_(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失败率分别为8.45%、24.64%,治疗组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1)。(2)与激素撤停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激素撤停后每周日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缓解药物用量增多(P<0.05),对照组患者激素撤停后每周日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夜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活动受限次数、每周缓解药物用量增多(P<0.05);激素撤停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每周日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夜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活动受限次数及每周缓解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3)与激素撤停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激素撤停后ACT评分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激素撤停后ACT评分及PEF、FEV_(1)、FEV_(1)%值降低(P<0.01);激素撤停后组间比较,治疗组ACT评分及PEF、FEV_(1)、FEV_(1)%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补肾填精膏方有助于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撤停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激素 温阳补肾填精 膏方
下载PDF
吴银根治疗间质性肺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程雪 李少滨 +1 位作者 吴银根 方泓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5期392-394,408,共4页
研究收集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处方143首,采用聚类分析法,挖掘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有三棱、法半夏、地黄、女贞子、党参、黄芪、黄精等35种,并得到5个药对,4组药物组合,进一步明确了... 研究收集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处方143首,采用聚类分析法,挖掘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有三棱、法半夏、地黄、女贞子、党参、黄芪、黄精等35种,并得到5个药对,4组药物组合,进一步明确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用药规律,其组方以活血化瘀、通补肺络为主,为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炎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炎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92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study
10
作者 XU Guihua CHEN Feifei +10 位作者 ZHANG Wei wu yingen CHEN Xiaorong SHI Kehua WANG Zhenwei SHI Miaoyan ZHANG Xing LU Yunfei YUAN Weian LYU Hua CHEN Xu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582-587,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early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patient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369 patients from January 2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early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patient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369 patients from January 26th,2020 to April 15th,2020,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COVID-19.Among 92 eligible cases,45 cases were identified as treatment group Ⅰ(n = 45) and 47 cases were identified as treatment group Ⅱ.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Ⅰ were treated with TCM herbal decoction within 5 d after admission.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Ⅱ were treated with TCM herbal decoction after the 6th admission day.The onset time of antipyretic effect,the antipyretic time,the time of negative oropharyngeal swab nucleic acid conversion,and the changes of cell count in blood routine test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Ⅰ showed shorter average antipyretic duration(4 vs 7 d;P < 0.05),and shorter average time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nucleic acid test results to turn negative(7 vs 11 d;P < 0.05) than the treatment group II.For patients(n = 54) with body temperature > 38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 had shorter median onset time of antipyretic effect than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Ⅱ(3 vs 4 d;P < 0.05).The absolute lymphocyte(LYMPH) count and absolute eosinophil(EOS) count on the 3rd day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on the 6th day after admission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 were notab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Ⅱ at the same time point(P < 0.05).Based on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change of body temperature on the 3rd day after admi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OS count and the increase of EOS count and LYMPH counts on the 6th day after admission(P < 0.01).CONCLUSIONS:Early TCM intervention within 5 d after hospital admission shortened the onset time of antipyretic effect and fever duration of COVID-19 patients,reduced the time required for PCR test results to turn negative.Moreover,early TCM intervention also improved the result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for COVID-19 patients.LYMPH and EOS counts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TCM antipyretic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antipyretics immune-inflammatory parameters retrospective stud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