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粳稻育成品种氮响应相关性状位点分析
1
作者 唐伟杰 陈海元 +8 位作者 张所兵 唐骏 林静 方先文 张抒南 肖宁 吴云雨 李爱宏 张云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543,共9页
【目的】江苏省是水稻氮肥施用量较高的区域,且水稻品种选育历史悠久,种质来源广泛;为了鉴定江苏水稻品种的氮响应相关性状以及氮响应相关基因,筛选氮高效品系,最终降低氮肥用量。【方法】利用76份不同地区、不同选育时间育成的江苏粳... 【目的】江苏省是水稻氮肥施用量较高的区域,且水稻品种选育历史悠久,种质来源广泛;为了鉴定江苏水稻品种的氮响应相关性状以及氮响应相关基因,筛选氮高效品系,最终降低氮肥用量。【方法】利用76份不同地区、不同选育时间育成的江苏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GATK4等软件获取群体变异信息,并用Admixture软件分析群体结构,以三个不同氮肥处理水平,调查成熟期氮响应相关性状并分析氮响应相关位点。【结果】筛选到了华粳5号和宁粳5号等氮钝感品种;利用关联分析,发现了已知或已报道的氮相关基因(OsAMT1.2,OsNRT2.4和Fd-GOGAT1等)邻近位点;进一步分析了位点的优异变异和携带优异位点的品种。【结论】鉴定了江苏育成粳稻品种的氮响应差异和携带的优异位点,可为选育不同氮响应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响应 品种筛选 优异位点
下载PDF
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金香玉1号产量与品质对播期的响应
2
作者 季红娟 张小祥 +11 位作者 张耗 朱兆兵 郑青松 赵步洪 余玲 李育红 肖宁 潘存红 吴云雨 蔡跃 黄年生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0,共7页
以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金香玉1号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播期[05-15(S1)、05-25(S2)、06-05(S3)]研究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金香玉1号产量及其构成、品质等指标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推迟,金香玉1号有效穗增加,每穗... 以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金香玉1号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播期[05-15(S1)、05-25(S2)、06-05(S3)]研究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金香玉1号产量及其构成、品质等指标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推迟,金香玉1号有效穗增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播期推迟对每穗粒数和产量影响差异显著。随播期的推迟,金香玉1号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率和垩白度呈下降趋势,播期推迟对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影响差异显著,但播期推迟显著提高稻米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籼稻新种质R156的创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蔡跃 肖宁 +9 位作者 吴云雨 余玲 潘存红 李育红 周长海 季红娟 黄年生 张小祥 左示敏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扬稻6号是杂交水稻育种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地位的骨干亲本,但其稻瘟病抗性和白叶枯病抗性均普遍偏弱。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Pi33、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Xa23导入到扬稻6号,借助重测序技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每个... 扬稻6号是杂交水稻育种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地位的骨干亲本,但其稻瘟病抗性和白叶枯病抗性均普遍偏弱。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Pi33、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Xa23导入到扬稻6号,借助重测序技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每个抗性基因的连锁阻力,构建了高背景回复率近等基因系NIL^(Pigm)、NIL^(Pi33)、NIL^(Xa21)和NIL^(Xa23),表现为稻瘟病或白叶枯病抗性的明显改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基因聚合创制了性状优良、包含所有4个抗性基因的优良株系R156,可作为水稻分子育种的核心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基因聚合 核心种质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粳稻扬粳301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季红娟 张小祥 +8 位作者 赵步洪 郑青松 陈刚 李育红 肖宁 潘存红 吴云雨 蔡跃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扬粳3012为材料,设置4个播期[S1(06-10)、S2(06-17)、S3(06-27)、S4(07-04)]和3种密度[播量D1(75 kg·hm-2)、D2(112.5 kg·hm-2)、D3(150 kg·hm-2)],研究其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及构成、品质... 以扬粳3012为材料,设置4个播期[S1(06-10)、S2(06-17)、S3(06-27)、S4(07-04)]和3种密度[播量D1(75 kg·hm-2)、D2(112.5 kg·hm-2)、D3(150 kg·hm-2)],研究其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及构成、品质等指标影响显著,密度对产量影响显著。播期与密度存在交互作用,对总粒数、千粒重影响显著。随播期的推迟有效穗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千粒重、产量呈增加趋势;随密度的增加有效穗增加,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和产量增加;随播期的后移,整精米率提高,且播期S3整精米率最高;垩白率和垩白度随播期的推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密度的增加,整精米率增加。随播期的推迟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下降。随密度的增加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迟播和增密可提高稻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改善扬粳3012的食味品质。以S4D2和S3D1处理食味品质较好,说明适期迟播和增密可协同提高直播稻扬粳3012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长江下游粳稻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云雨 肖宁 +8 位作者 余玲 蔡跃 潘存红 李育红 张小祥 黄年生 季红娟 戴正元 李爱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81-1893,共13页
【目的】基因聚合是实现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构建粳稻背景下不同双基因聚合系,利用长江下游粳型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ea)菌株评价其抗性效应并解析其抗性效应产生的构成因子,为长江下游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广... 【目的】基因聚合是实现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构建粳稻背景下不同双基因聚合系,利用长江下游粳型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ea)菌株评价其抗性效应并解析其抗性效应产生的构成因子,为长江下游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和种质资源。【方法】以粳稻07GY31为背景的Piz基因座不同复等位基因(Pigm、Pi40、Pi9、Pi2、Pizt和Piz)单基因系为核心,利用不完全NCII交配设计,分别与其他广谱抗性基因(Pi1、Pi54和Pi33)单基因系杂交,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共构建1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双基因聚合系。2019年利用长江下游粳稻种植区采集、分离的109个稻瘟病代表性菌株进行苗瘟、穗瘟人工接种鉴定及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评价不同双基因聚合系的抗性效应,并分析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的构成因子。【结果】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均具有较高的背景恢复率,分布于97.08%(PPL^(Piz/Pi33))—99.08%(PPL^(Pigm/Pi1))。表明除了目标基因区域不同外,所有双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几乎完全与受体亲本07GY31一致。同时人工接菌鉴定表明绝大部分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水平都优于单基因系。其中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9/Pi33)、PPL^(Pi9/Pi54)、PPL^(Pi40/Pi54)、PPL^(Pi40/Pi33)、PPL^(Pi40/Pi1)、PPL^(Pi9/Pi1),而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40/Pi33)、PPL^(Pi40/Pi54)、PPL^(Pi40/Pi1)、PPL^(Pizt/Pi33)。不同抗性基因聚合后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中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提高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的关键因子。双基因聚合系PPL^(Pigm/Pi1)、PPL^(Pigm/Pi54)和PPL^(Pigm/Pi33)在苗瘟和穗瘟的人工接种,以及在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稳定的广谱抗性,同时,农艺性状调查结果也表明这3个双基因聚合系的基本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07GY31基本一致,因此,基因组合Pigm/Pi1、Pigm/Pi54和Pigm/Pi33是适于长江下游粳稻的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结论】抗性基因的组合方式影响聚合系的抗性水平,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粳型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提高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及其抗性效应分析为长江下游广谱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的精准培育提供了种质资源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粳稻 稻瘟病菌 稻瘟病 基因聚合 效应分析
下载PDF
氮肥减施模式对不同穗型迟熟中粳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小祥 邵士梅 +14 位作者 赵步洪 张耗 季红娟 肖宁 潘存红 李育红 吴云雨 蔡跃 刘建菊 吉春明 张秀琴 刘广青 周长海 黄年生 李爱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8-294,共17页
【目的】阐明氮肥减施关键时期和适宜减施量对不同穗型迟熟中粳水稻的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品种(丰粳3227)、中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8号)为材料,设置12种氮肥处理模式,即不施氮(0N)、当地常规施... 【目的】阐明氮肥减施关键时期和适宜减施量对不同穗型迟熟中粳水稻的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品种(丰粳3227)、中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8号)为材料,设置12种氮肥处理模式,即不施氮(0N)、当地常规施氮(CN,300 kg/hm^(2))、基肥减总氮10%与20%(BN_(10)、BN_(20))、分蘖肥减总氮10%与20%(TN_(10)、TN_(20))、促花肥减总氮10%与20%(SPN_(10)、SPN_(20))、保花肥减总氮10%与20%(SNN_(10)、SNN_(20))和均衡减氮10%与20%(AN_(10)、AN_(20))。【结果】减氮处理下大穗型品种丰粳3227、中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8号产量整体降幅分别为6.17%、7.67%和7.81%,尤以减氮20%降幅最大,其中,丰粳3227、淮稻5号和扬辐粳8号在SPN_(10)、AN_(10)和SSN_(10)处理下产量降幅分别为0.17%、0.79%和0.23%,与CN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减氮模式下,产量降幅最高的为小穗型品种,其次是中穗型品种,最后则为大穗型品种。减氮降低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但提高了结实率。减氮处理后有效穗数对大穗型品种丰粳3227的产量促进作用最大,每穗粒数则对中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8号产量的贡献最大。减氮处理降低了氮素转运量和穗部氮素积累量,提高了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减氮模式下大穗型品种丰粳3227、中穗型品种淮稻5号、小穗型品种扬辐粳8号分别在SPN_(10)、AN_(10)、SSN_(10)处理下的氮肥利用效率指标总体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大穗型品种在促花肥适量减氮、小穗型品种在保花肥适量减氮及中穗型品种均衡减氮处理下达到减氮不减产并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适量减氮能够调节不同穗型水稻群体的生长特性以实现产量稳定,但过量减氮使水稻群体自身的产量调节效应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熟中粳水稻 穗型 氮肥减施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zt和Pib培育江苏粳稻稻瘟病抗性新品种 被引量:7
7
作者 潘存红 陈斌 +9 位作者 吴云雨 周长海 蔡跃 余玲 李育红 肖宁 黄年生 李响 戴正元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3,89,共7页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具严重威胁的真菌病害,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以优质、高产、感稻瘟病的中间材料L0为受体亲本,与携带Pizt和Pib基因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1号杂交,经分子标记及系谱选择、抗...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具严重威胁的真菌病害,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以优质、高产、感稻瘟病的中间材料L0为受体亲本,与携带Pizt和Pib基因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1号杂交,经分子标记及系谱选择、抗性鉴定和农艺性状鉴定,获得6个不同类型的稳定株系。苗瘟及穗瘟抗性鉴定表明,含不同基因组合的抗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携带Pizt/Pib的L5株系抗性频率与武运粳21号相当,显著高于仅携带Pizt或Pib的株系。将L5株系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淮南迟播组中间试验,最后审定定名为扬粳3491。该结果表明利用粳稻中广泛分布的广谱抗病基因Pizt,再聚合其他染色体位点的抗性基因,可有效地提高江苏粳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这一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可快速实现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有效缩短水稻抗病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育种 Pizt基因 Pib基因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对直播水稻品比试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曾波 李爱宏 +5 位作者 黄年生 陈磊 张小祥 潘存红 吴云雨 张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为探讨直播水稻品比试验常规粳稻的适宜播种量,以常规中熟中粳扬粳3012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不同的播种量和机条播、人工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析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出苗、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基本... 为探讨直播水稻品比试验常规粳稻的适宜播种量,以常规中熟中粳扬粳3012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不同的播种量和机条播、人工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析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出苗、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基本苗数增加,成苗率下降,秧苗素质下降,最高茎蘖苗和有效穗数上升,成穗率下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先上升再下降。扬粳3012直播品比试验播种量以60~9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扬粳3012 品比试验 播种量 播种方式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籼稻新品种扬两优316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育红 吴云雨 +10 位作者 戴正元 肖宁 刘广青 张小祥 潘存红 周长海 王闯 孙业霞 朱兆兵 刘晓斌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7,共6页
以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光温敏感型核不育系广占63-2S为受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广占63-2S,育成新的抗稻瘟病光温敏感型核不育系扬籼3S,其除了具有广占63-2S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的特点外,稻瘟病抗性明显... 以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光温敏感型核不育系广占63-2S为受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广占63-2S,育成新的抗稻瘟病光温敏感型核不育系扬籼3S,其除了具有广占63-2S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的特点外,稻瘟病抗性明显提高,达到抗苗瘟、穗瘟病级1级的抗性水平。以扬籼3S为母本,以粒重高、品质优、配合力好、抗倒性强的恢复系扬恢916为父本,配组选育成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扬两优316,因其产量高、优质、抗稻瘟病、抗倒,201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此外,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品种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感型核不育系 稻瘟病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杂交籼稻稻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育红 吴云雨 +12 位作者 张小祥 肖宁 余玲 刘广青 潘存红 周长海 王闯 黄年生 蔡跃 季红娟 王志平 戴正元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7,33,共7页
利用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抗稻瘟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危害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育成新的抗稻瘟病温敏核不育系扬籼6S;利用分子标记将华占的稻瘟病抗性基因... 利用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抗稻瘟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危害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育成新的抗稻瘟病温敏核不育系扬籼6S;利用分子标记将华占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54、Pid3、Pita和Pib等导入辐恢838中,育成新的抗稻瘟病恢复系扬恢1512,与华占相比,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加。以扬籼6S作母本,以扬恢1512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扬两优612,其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2.8,表现中抗。扬籼6S和扬恢1512的成功选育,为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稻新品种提供了抗病新种质;而扬两优612的成功选育,则为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实践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稻瘟病基因
下载PDF
血清SCML2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梅 马剑波 +3 位作者 吴芸妤 纪易斐 肖明兵 钱坤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SCML2蛋白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GEP-NENs组织和血清标本64例,另外收集同时期胃、肠、胰腺癌(均为腺癌)和胃肠息肉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和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SCML2蛋白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GEP-NENs组织和血清标本64例,另外收集同时期胃、肠、胰腺癌(均为腺癌)和胃肠息肉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和血清标本。采用TRFIA法检测血清SCML2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SCML2蛋白表达。分析血清SCML2表达与GEP-NENs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GEP-NENs患者血清SCML2蛋白表达量[(62.50±34.0)ng/ml]明显高于腺癌患者[(24.89±15.32)ng/ml]、胃肠息肉患者[(21.83±16.4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SCML2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GEP-NENs患者血清SCML2水平与血清CgA水平(r=0.649,P<0.05)、组织SCML2蛋白表达(r=0.814,P<0.05)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血清SCML2诊断GEP-NENs的效能高于血清CgA[0.871(95%CI:0.812~0.930)vs.0.714(95%CI:0.624~0.804)]。GEP-NENs患者随访时间为2~12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48.0个月(37.6~58.4个月),其中血清SCML2低表达患者中位OS为89.0个月(29.2~148.8个月),高于血清SCML2高表达患者中位OS为42.0个月(28.2~5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442,P=0.002)。结论血清SCML2在GEP-NENs患者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TNM分期、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 SEX COMB on midleg like-2(SCML2)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TRFIA) 嗜铬粒素A(CgA) 预后
下载PDF
稻田总磷迁移规律与最佳灌排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树荣 王子欣 +3 位作者 潘永春 吴蕴玉 郑成鑫 陈文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6-314,共9页
以超级稻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利用测桶试验,研究浅水勤灌、控制灌溉、浅湿调控、覆秸秆旱作灌排模式下地下排水及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的总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与浅水勤灌和浅湿调控相比,控制灌溉和覆秸秆旱作显著降低了灌水... 以超级稻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利用测桶试验,研究浅水勤灌、控制灌溉、浅湿调控、覆秸秆旱作灌排模式下地下排水及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的总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与浅水勤灌和浅湿调控相比,控制灌溉和覆秸秆旱作显著降低了灌水量、灌水次数、地下排水量、总磷浓度和总磷流失负荷,有明显的节水省工减排效果。不同灌排模式地下排水总磷质量浓度波动下降,最大为0.450 mg/L;不同灌排模式、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中,总磷浓度表现不同,除分蘖后期外均为表层最高,且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浅湿调控和覆秸秆旱作的土壤渗漏液总磷浓度高于浅水勤灌和控制灌溉。控制灌溉、覆秸秆旱作两年灌溉水分生产率均显著高于浅湿调控、浅水勤灌。与浅水勤灌相比,控制灌溉显著增产10.45%,覆秸秆旱作显著减产14.69%。综合灌排水量、灌水次数、磷素流失负荷、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控制灌溉是节水、省工、减排、高产的最佳灌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灌排模式 总磷 土壤渗漏液 迁移规律
下载PDF
灌排模式对超级稻南粳5055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树荣 潘永春 +2 位作者 董博豪 吴蕴玉 王子欣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排模式对超级稻南粳5055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10月在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不同灌排模式的桶栽试验。共设浅水勤灌(FSI)、浅湿调控(WSI)、控制灌溉(CI)和秸秆覆盖旱作... 【目的】研究不同灌排模式对超级稻南粳5055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10月在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不同灌排模式的桶栽试验。共设浅水勤灌(FSI)、浅湿调控(WSI)、控制灌溉(CI)和秸秆覆盖旱作(DPS)4个处理。【结果】相较FSI处理,WSI处理减少了灌水量,提高了花后期光合速率和叶面积,但茎秆形态和力学特性改善不显著;CI处理相较WSI处理进一步改善茎秆形态和力学特性,显著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产量的同时节约灌水量;DPS处理较FSI处理降低了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但干旱严重,茎鞘干物质累积量小于FSI处理,茎秆形态性状未能优化,抗倒伏能力下降。【结论】综合产量、抗倒伏能力及灌水量,最佳灌排模式为控制灌溉,其次为浅湿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排模式 干物质累积 茎秆形态 力学特性 抗倒伏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扬粳113的选育与应用
14
作者 周长海 潘存红 +9 位作者 李爱宏 余玲 戴正元 李育红 刘广青 肖宁 吴云雨 黄年生 张小祥 蒋敏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135-136,共2页
扬粳1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多抗、广适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在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 粳稻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Strategy for Use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in Rice Molecular Breeding 被引量:9
15
作者 XIAO Ning wu yunyu LI Aiho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4期263-277,共15页
Rice blast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affecting rice production worldwide.The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resistant varieties has been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asure to control blast.In thi... Rice blast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affecting rice production worldwide.The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resistant varieties has been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asure to control blast.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cloning and utilization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such as Pi1,Pi2,Pi9,Pi54,Pigm and Piz-t.We concluded that three mai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breeding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are:availability of few R(resistance)genes that confer resistance to both seedling and panicle blast,the resistance effect of pyramided lines is not the result of a simple accumulation of resistance spectrum,and only a few R gen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molecular breeding.Therefore,novel utilization strategies for rice blast R genes in molecular breeding were proposed,such as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utilization of R genes in main modern rice varieties,creating a core resistant germplasm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traits,screening and utilizing broadspectrum and durable resistance gene combinations.Lastly,the trends and possi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last resistance improvement were also discussed,including new genes regulating resistance identified via 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and improving rice blast resistance using genetic ed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molecular breeding strategy
下载PDF
LINC00536靶向miR-17-5p对卵巢癌细胞顺铂药物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营 赵光日 +1 位作者 吴蕴瑜 吕晓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964-1969,共6页
目的研究LINC0053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COC1和COC1/DDP中LINC00536的水平,然后在COC1/DDP细胞中转染si-LINC00536和/或anti-miR-17-5p表达,用2.5μg... 目的研究LINC0053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COC1和COC1/DDP中LINC00536的水平,然后在COC1/DDP细胞中转染si-LINC00536和/或anti-miR-17-5p表达,用2.5μg/mL DDP处理COC1/DDP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COC1/DDP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i67和clv-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INC00536和miR-17-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LINC00536的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卵巢癌细胞COC1相比,耐顺铂细胞COC1/DDP中LINC00536的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2.5μg/mL DDP处理COC1/DDP细胞后,COC1/DDP细胞G0期细胞百分比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LINC00536可提高COC1/DDP细胞凋亡率、clv-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G0期细胞百分比;降低COC1/DDP细胞存活率、Ki67蛋白水平及S期细胞百分比;LINC00536靶向负调控miR-17-5p的表达;抑制miR-17-5p能逆转抑制LINC00536对DDP处理的COC1/DDP增殖、凋亡的作用。结论LINC00536可靶向miR-17-5p调控卵巢癌COC1/DDP细胞增殖、凋亡及其对顺铂的敏感性。LINC00536有望成为卵巢癌顺铂增敏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OC1/DDP LINC00536 miR-17-5p 顺铂敏感性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