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x1/TXNIP通路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凋亡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涛 吴子建 +7 位作者 李佩芳 李梦 韩永升 刘琨 张道宗 吴杰 刘辉 刘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1,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颈总动脉后2 h缝合即可,采用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判断大鼠是否成模。成模后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进行治疗,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收集大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qPCR检测大鼠Trx1、TXNIP、Caspase3、Bcl2、Bax基因表达,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ROS表达,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qPCR结果显示,Trx1、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ROS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组织凋亡程度显著增加。通督调神针法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大脑梗死面积及海马凋亡程度,增加Trx1、Bcl2 mRNA表达,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降低ROS含量。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能通过激活Trx1,抑制TXNIP诱导的凋亡反应,从而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缺血再灌注 电针 凋亡
下载PDF
野生接骨木果含片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抗运动疲劳作用研究
2
作者 王江 马彩珍 +4 位作者 李甜 霍彦雄 张亮亮 吴子健 徐建国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6,共8页
为制备一款口感适宜且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的接骨木果含片,以野生接骨木果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接骨木果含片制备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 为制备一款口感适宜且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的接骨木果含片,以野生接骨木果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接骨木果含片制备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通过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分析血糖、肝糖原、肌糖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三磷酸腺苷(ATP)、尿素氮(BUN)和乳酸(LA)含量变化来评价其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接骨木果粉添加量61%、木糖醇添加量8%和柠檬酸添加量5%时,接骨木果含片的感官评分达到90.32分,其花色苷含量为1.52 mg/g;接骨木果含片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值分别为73.83μg TE/g、43.50μg TE/g和16.27μmol Fe(Ⅱ)/g,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接骨木果含片干预后,延长了小鼠的游泳时长,提高了小鼠的血糖、肝糖原、肌糖原、SOD和ATP的含量,降低了小鼠体内BUN和LA水平,表明接骨木果含片具有较高的抗疲劳能力。该研究为野生接骨木果的高值化利用、扩大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接骨木果 含片 抗氧化活性 抗疲劳活性
下载PDF
基于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研究超高压射流处理脱脂乳的感官品质
3
作者 赵培 张珊 +4 位作者 吴子健 牛天娇 赵珺妍 薛璐 肖然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以新鲜脱脂乳为原料,探究超高压射流(ultra-high pressure jet,UHPJ)处理对脱脂乳感官品质的影响。脱脂乳经100~300 MPa UHPJ处理后,采用电子眼、电子鼻、感官评价分别检测脱脂乳颜色、气味及综合风味变化。结果表明:脱脂乳的主要色号以... 以新鲜脱脂乳为原料,探究超高压射流(ultra-high pressure jet,UHPJ)处理对脱脂乳感官品质的影响。脱脂乳经100~300 MPa UHPJ处理后,采用电子眼、电子鼻、感官评价分别检测脱脂乳颜色、气味及综合风味变化。结果表明:脱脂乳的主要色号以4095白色为主,占比46.80%~53.83%;电子鼻共检测到酯类、酮类、醛类等4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部分风味成分呈乳香、果香、烘烤香、青草等气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00 MPa处理脱脂乳样品和其他样品风味相差较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UHPJ处理脱脂乳的乳香和甜味较为突出,不同样品之间在甜味、蛋白胨味、铁锈味、烧焦味和寡淡味方面差异明显,250、300 MPa处理样品生成的二甲基硫等硫化物能够显著增强脱脂乳的烧焦味、蛋白胨味。综上,200 MPa UHPJ处理能较完整地保留脱脂乳中的风味成分,进而实现原料乳风味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射流 脱脂乳 感官品质 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
下载PDF
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策略
4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3 位作者 李明伦 郭宝 吴紫健 肖健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1,共7页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利用国道和省道实现交通分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路径诱导策略,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构建了由国道、省道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标定网络链接权重...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利用国道和省道实现交通分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路径诱导策略,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构建了由国道、省道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标定网络链接权重。然后,定位交通拥堵车源,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从拥堵车源出发的车辆实施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在保障缓解交通拥堵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出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多层网络有效分流,有效减少路网中车辆的平均出行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对少数出行者提供路径诱导信息以降低模型的实施难度,并通过调查出行者对建议路径的接受率,制定合适的路径诱导信息发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拥堵车源 拥堵缓解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多层网络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
5
作者 王洁 何璐 +6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彭传玉 余情 刘磊 柏灿 夏晓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对复合型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要更加注重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优化课程教学,详细分析了当前针灸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针... 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对复合型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要更加注重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优化课程教学,详细分析了当前针灸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针灸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点线面”融合新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打造混合式闭环教学模式,同时注重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期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适合新医科发展的复合型中医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增添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针灸学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下载PDF
硅基聚合物耐高温衍生陶瓷涂层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科吉 李鹏飞 +2 位作者 徐彩虹 吴子剑 张宗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金属以及碳材料等高温结构部件的服役条件日益苛刻。通过恰当的工艺在高温结构部件表面制备硅基陶瓷涂层并赋予其特殊性能,可有效提高高温结构部件的使用寿命。近年来,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逐渐成为一...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金属以及碳材料等高温结构部件的服役条件日益苛刻。通过恰当的工艺在高温结构部件表面制备硅基陶瓷涂层并赋予其特殊性能,可有效提高高温结构部件的使用寿命。近年来,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逐渐成为一种无机涂层制备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涂层功能拓展性强等特点,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硅基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首先从聚合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展开,简要介绍了硅基聚合物前驱体、填料种类以及涂覆工艺和裂解方式对涂层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随后,重点讨论了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在耐高温防护领域,包括抗氧化、环境障、热障涂层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聚合物陶瓷涂层在涂层性能提升及缺陷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例如通过在硅基前驱体中引入Hf,Zr,Ta等超高温元素,提高陶瓷涂层的耐温等级,以及发展高效的陶瓷化新技术,从而提高陶瓷转化效率及涂层适用性范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前驱体转化法 陶瓷涂层 高温防护 抗氧化 环境障 热障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的异源表达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项蓉 杨金山 +6 位作者 娄婷婷 吴子健 张宏宇 赵彦巧 王丹芸 张得光 马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96-204,共9页
为挖掘来源于长双歧杆菌的蔗糖磷酸化酶(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crose phosphorylase,BloSPase)合成2⁃O⁃α⁃D⁃吡喃葡糖基⁃L⁃抗坏血酸(2⁃O⁃α⁃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的潜力,该研究将BloSPas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 为挖掘来源于长双歧杆菌的蔗糖磷酸化酶(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crose phosphorylase,BloSPase)合成2⁃O⁃α⁃D⁃吡喃葡糖基⁃L⁃抗坏血酸(2⁃O⁃α⁃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的潜力,该研究将BloSPas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以BloSPase的水解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镍柱纯化后对其转糖基化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loSPase的最佳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10 h、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浓度0.47 mmol/L、诱导温度23℃。在该条件下,水解酶活力可达到(730.35±0.58)U/mL,比酶活达到(95.22±2.45)U/mg。酶学性质研究显示,BloSPase转糖基化活力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5.2,在40、50℃时表现出较强的热稳定性。其动力学参数Km值为(266.80±23.76)mmol/L,Vmax值为(0.2350±0.0099)mmol/(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化酶 大肠杆菌 异源表达 转糖基化活力 酶学性质
下载PDF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的酶法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项蓉 王丹芸 +6 位作者 娄婷婷 吴子健 张宏宇 王素英 赵彦巧 张得光 马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2-O-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不仅稳定性强且保留了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的大部分生理活性,是L-AA最好的替代品。体外酶法合成AA-2G具有经济、快速、绿色和安全等显著优势,...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2-O-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不仅稳定性强且保留了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的大部分生理活性,是L-AA最好的替代品。体外酶法合成AA-2G具有经济、快速、绿色和安全等显著优势,是规模化生产AA-2G的可行方法。该文综述体外酶法合成AA-2G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和蔗糖磷酸化酶合成AA-2G的研究现状,并对AA-2G的功能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 酶法合成 糖基转移酶 功能
下载PDF
微生物阿魏酸酯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舒薇 王丹芸 +6 位作者 娄婷婷 吴子健 张宏宇 王素英 李炳娟 张得光 杨金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阿魏酸酯酶(feruloyl esterases,FAEs)是羧酸酯酶的一个亚类,可特异性催化羟基肉桂酸和植物细胞壁多糖之间的酯键水解释放羟基肉桂酸,在食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该文对来源于微生物的FAEs的结构、分类、催化机理及分子改造等研究进展进... 阿魏酸酯酶(feruloyl esterases,FAEs)是羧酸酯酶的一个亚类,可特异性催化羟基肉桂酸和植物细胞壁多糖之间的酯键水解释放羟基肉桂酸,在食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该文对来源于微生物的FAEs的结构、分类、催化机理及分子改造等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其在面团发酵、酒类酿造、膳食纤维补充剂、茶叶、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期为阿魏酸酯酶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酯酶(FAEs) 羟基肉桂酸 晶体结构 催化机理 应用
下载PDF
青春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
10
作者 朱乐婷 宋文军 +6 位作者 娄婷婷 吴子健 张宏宇 王丹芸 张得光 王亦心 董淑元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3期194-202,共9页
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不仅能够水解蔗糖产生α-葡萄糖-1-磷酸,还能对多种底物进行糖基化修饰。来源于青春双歧杆菌的蔗糖磷酸化酶(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sucrose phosphorylase,Ba SP)的双突变体L341I_Q34... 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不仅能够水解蔗糖产生α-葡萄糖-1-磷酸,还能对多种底物进行糖基化修饰。来源于青春双歧杆菌的蔗糖磷酸化酶(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sucrose phosphorylase,Ba SP)的双突变体L341I_Q345S(Ba SP-IS)对曲二糖的合成具有高选择性。为进一步挖掘Ba SP-IS合成曲二糖的潜力,该文将Ba SP-IS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以水解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其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转糖基化活性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 SP-IS的最佳表达条件为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浓度0.4 mmol/L、诱导时间17 h、诱导温度25℃,在此条件下,粗酶液的水解活性达到11.88 U/mL。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Ba SP-IS在合成曲二糖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值为7.0,动力学参数K_(m)值为(145.749 78±7.897 30)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值为(0.091 57±0.001 72)mmol/(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化酶 曲二糖 大肠杆菌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下载PDF
一种结构紧凑的可抑制超宽带谐波的滤波天线
11
作者 张玉笛 韩国瑞 +3 位作者 吴子健 韩丽萍 陈新伟 袁浩 《测试技术学报》 2024年第6期661-667,677,共8页
采用口径耦合馈电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可抑制超宽带谐波的滤波天线,为了提高近通带的选择性,在方形辐射贴片两侧放置带有容性负载的矩形寄生贴片,并在接地板上刻蚀开口矩形环,分别在上下边带各引入一个辐射零点。为实现超宽带谐... 采用口径耦合馈电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可抑制超宽带谐波的滤波天线,为了提高近通带的选择性,在方形辐射贴片两侧放置带有容性负载的矩形寄生贴片,并在接地板上刻蚀开口矩形环,分别在上下边带各引入一个辐射零点。为实现超宽带谐波抑制,在馈线上加载平面耦合滤波结构,在4~18 GHz频段产生宽阻带,在接地板上刻蚀H形缝隙并减小接地板尺寸,进一步拓宽阻带带宽。天线的整体尺寸为40 mm×35 mm×2.4 mm。天线的工作频带为3.35~3.6 GHz,相对带宽为7.1%,在上下边带的滚降度分别为94 dB/GHz和54 dB/GHz,在4~23.48 GHz(6.7 f_(0),f_(0)为天线的中心频率)间的反射系数均大于−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抑制 辐射零点 滤波天线 缺陷地结构
下载PDF
基于Neo4j的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证治规律研究
12
作者 徐玉莹 王涛 +7 位作者 李佩芳 韩永升 吴子建 贾世震 方培钢 李莹莹 孙鹤天 张道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38-24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Neo4j的知识图谱总结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于2020年至2022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1例头痛患者临床医案,采用PHP语言、Gephi对取穴进行分析,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社团分析,使用... 目的探讨基于Neo4j的知识图谱总结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于2020年至2022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1例头痛患者临床医案,采用PHP语言、Gephi对取穴进行分析,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社团分析,使用PHP 5.6程序代码将支持度≥0.08,置信度为≥0.65的证型、症状、舌象、脉象、取穴转译为Cypher语句,录入Neo4j中。结果针刺取穴多为督脉,占比26.95%,核心处方为百会、太阳、风府、印堂、哑门、头维、风池;置信度≥0.65的证型与取穴:足三里、脾俞→血虚头痛,丰隆→痰浊头痛、风湿头痛,太冲、侠溪→肝阳头痛,风门→风寒头痛,太冲、血海、阿是穴、膈俞→淤血头痛,曲池→风热头痛,肾俞→肾虚头痛;构建“证型-症状-取穴”本体及其间关系的知识图谱模型。结论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以头部、督脉腧穴为主,形成了以“通督脉以和阴阳、启神机以调神志”为主要治则的选穴规律;也表明知识图谱在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中具有数据整合、知识表达、智能检索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头痛 针刺 Neo4j 证治规律 知识图谱
下载PDF
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在冷链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松松 王宏宇 +3 位作者 吴子健 刘健宇 方成 戴泉玉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7-425,共9页
冷链食品的低温环境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但对嗜冷菌等特种病原菌的抑制及灭活作用有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冷链食品领域的非热物理杀菌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包括辐照、紫... 冷链食品的低温环境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但对嗜冷菌等特种病原菌的抑制及灭活作用有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冷链食品领域的非热物理杀菌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包括辐照、紫外线、臭氧、高压电场、脉冲磁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等。基于其高效杀菌且处理过程中无热效应的特性,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可有效解决果蔬、生鲜肉品以及奶制品等冷链食品腐败菌的低温消杀及品质损耗减少的挑战。该文重点从作用机理、对细菌微生物的消杀效果以及品质影响等角度,阐述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在冷链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归纳总结了多种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协同下的应用效果以及发展趋势,为未来冷链食品的高效安全杀菌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食品 非热物理杀菌 多技术协同应用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微机械陀螺中永磁薄膜表面磁场分布仿真
14
作者 施江焕 马丹跃 +4 位作者 吴琼 吴梓坚 黄腓力 陈杭武 吕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基于隧道磁电阻效应的微机械陀螺中,磁场的产生和分布是决定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该文以NdFeB永磁薄膜为磁场源,利用基于有限元法的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NdFeB永磁薄膜表面磁场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不同薄膜厚度下的薄膜表面磁场分布... 基于隧道磁电阻效应的微机械陀螺中,磁场的产生和分布是决定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该文以NdFeB永磁薄膜为磁场源,利用基于有限元法的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NdFeB永磁薄膜表面磁场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不同薄膜厚度下的薄膜表面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及隧道磁阻敏感轴方向磁场分量的变化率。研究发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表面磁场和磁场变化率也在变大,薄膜厚度为20μm时,薄膜所产生的磁场变化率可达0.43 mT/μm。考虑到薄膜阵列化可以有效抑制薄膜过厚所导致的薄膜与基底附着力变弱的问题,该文通过改变设计参数,研究NdFeB永磁厚膜一维阵列的表面磁场分布。发现阵列单元的厚度和宽度增加时,阵列的磁场强度和磁场变化率也会变大,而间距增加会导致薄膜阵列的表面磁场和磁场变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磁场分布 薄膜阵列 磁场变化率
下载PDF
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15
作者 吴民华 叶晓霞 +3 位作者 谭靖怡 梁秋婷 吴子健 黄琼林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5,共9页
【目的】阐明药用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及系统进化地位,为了哥王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和软件进行序列拼接... 【目的】阐明药用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及系统进化地位,为了哥王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和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注释以及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49864 bp,由86347 bp的大单拷贝区(LSC)、10601 bp的小单拷贝区(SSC)以及穿插在它们之间均为26458 bp的一对反向重复区(IR)构成,具有环状双链四分体结构,包含124个基因。在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找到64种24180个密码子,其中30种为高频使用密码子,高频使用密码子中又有29种是以A/T结尾;搜索到9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居多(72个),且以A或T及两者组合形成的基序为优势基序。了哥王与近缘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IR边界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异。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显示了哥王与同属细轴荛花W.nutans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结论】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具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典型结构,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含多态性较为丰富的SSR,且与细轴荛花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简单重复序列 序列比对 系统进化关系
下载PDF
半内凹蜂窝结构的等效理论和拉伸性能研究
16
作者 许桢一 邬子健 +2 位作者 常雨昕 陈嘉程 邬栋权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6-1354,共9页
半内凹蜂窝结构具有零泊松比等特性,是六边形蜂窝结构和内凹蜂窝结构组成的混合形式。因此,半内凹蜂窝单元的变形特性可以通过六边形蜂窝单元(正角度)和内凹蜂窝单元(负角度)的变形耦合获得。基于六边形蜂窝单元和内凹蜂窝单元的弯曲、... 半内凹蜂窝结构具有零泊松比等特性,是六边形蜂窝结构和内凹蜂窝结构组成的混合形式。因此,半内凹蜂窝单元的变形特性可以通过六边形蜂窝单元(正角度)和内凹蜂窝单元(负角度)的变形耦合获得。基于六边形蜂窝单元和内凹蜂窝单元的弯曲、拉伸、铰接和剪切变形等不同机制,考虑单元壁厚的影响,建立了半内凹蜂窝单元的变形机制,并推导出半内凹蜂窝结构的面内变形力学性能等效理论,实现对其面内不同方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预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几何参数(倾斜臂长l、垂直臂长h、角度α、角度β、结构厚度d和单元壁厚t)对半内凹蜂窝结构的面内拉伸性能(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对比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等效理论预测结果,验证了等效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比不同等效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完善考虑不同变形机制以及壁厚影响,对于准确预测面内拉伸性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内凹蜂窝 等效理论 有限元法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拉伸性能
下载PDF
鸡矢藤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17
作者 吴民华 吴子健 +3 位作者 叶晓霞 谭靖怡 王燊 黄琼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了阐明岭南特色药用植物鸡矢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鸡血藤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再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得序列进行拼接、注释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鸡矢藤叶绿体基因组为153456 bp的环状双链四分体结构,共编... 为了阐明岭南特色药用植物鸡矢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鸡血藤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再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得序列进行拼接、注释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鸡矢藤叶绿体基因组为153456 bp的环状双链四分体结构,共编码133个基因。在鸡矢藤叶绿体基因组中发现54个简单重复序列,其中A/T单核苷酸重复最多,占比61.1%;共找到26983个密码子,第3位碱基是A/T的密码子具有更高的使用频次。序列比对分析显示,鸡矢藤等5种茜草科植物在基因间隔区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区域存在显著的碱基突变。系统进化树清晰地展现了鸡矢藤在茜草科内的进化位置,且不同来源的鸡矢藤序列同源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点 序列比对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不同大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智能预测
18
作者 邱志斌 宋雨 +1 位作者 吴子建 陈文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3,共8页
空气放电源于电场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受到极间电场分布与大气参数的共同影响。为实现高海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本文以气压、温度、绝对湿度、海拔以及电场特征量作为特征集,构建了一种基... 空气放电源于电场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受到极间电场分布与大气参数的共同影响。为实现高海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本文以气压、温度、绝对湿度、海拔以及电场特征量作为特征集,构建了一种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的绝缘预测模型。采用55~4 300 m海拔范围内的试验数据对KNN算法进行训练,建立气隙特征与其绝缘强度的映射关系,实现了5 000 m高海拔环境不同间隙距离的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8.58%和3.78%,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模型外推至平原不同大气参数下的棒-板空气间隙时,放电电压预测值与试验值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大气环境下的空气间隙绝缘强度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空气间隙 大气参数 电场分布 放电电压预测
下载PDF
高压处理诱发虾原肌球蛋白结构变化与致敏性的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志和 王星璇 +3 位作者 张晴青 吴子健 薛璐 贾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9,共7页
以凡纳滨对虾原肌球蛋白为原料,研究不同高压条件下引发构象的变化与致敏性的关系。采用不同高压条件(压力0.1~800.0 MPa,处理时间10~40 min,温度10~37℃)处理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用圆二色谱法检测二级结构变化,荧光光度法检测... 以凡纳滨对虾原肌球蛋白为原料,研究不同高压条件下引发构象的变化与致敏性的关系。采用不同高压条件(压力0.1~800.0 MPa,处理时间10~40 min,温度10~37℃)处理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用圆二色谱法检测二级结构变化,荧光光度法检测三级结构变化,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致敏性。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够引发TM的致敏性和三级结构变化,而对二级结构无显著影响;高压条件下TM致敏性的变化与其三级结构的改变有显著相关性。在实验压力范围内,20℃、300 MPa处理40 min TM疏水性氨基酸暴露程度最小,且致敏性最低(OD_(492 nm)为0.210±0.005);700 MPa条件下暴露程度最高,且致敏性最高(OD_(492 nm)为0.328±0.004)。因此,TM致敏性与其三级结构有关,与二级结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原肌球蛋白 超高压处理 蛋白质结构 致敏性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及其对电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子剑 王晨 +2 位作者 张明艳 裴鑫 姜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97-3905,共9页
实验分别采用混酸、环氧大分子、硅烷偶联剂(KH560)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进行改性制得酸化碳纳米管(C-MWCNTs)、环氧功能化碳纳米管(E-MWCNTs)、硅烷偶联化碳纳米管(Si-MWCNTs),将改性后的MWCNTs和有机化蒙脱土(O-MMT)通过溶液共... 实验分别采用混酸、环氧大分子、硅烷偶联剂(KH560)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进行改性制得酸化碳纳米管(C-MWCNTs)、环氧功能化碳纳米管(E-MWCNTs)、硅烷偶联化碳纳米管(Si-MWCNTs),将改性后的MWCNTs和有机化蒙脱土(O-MMT)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与环氧树脂(EP)制备成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分析试样的冲击实验数据、断面形貌以及MWCNTs的红外光谱来确定不同功能化方式处理的MWCNTs对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区域的影响。借鉴界面势垒模型分析界面区域对纳米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Si-MWCNTs、E-MWCNTs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大于C-MWCNTs。当纳米掺杂组分质量分数相同时,Si-MWCNTs/EP中界面区域大于E-MWCNTs/EP中界面区域。当Si-MWCNT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时,随Si-MWCNTs的质量分数的增加,Si-MWCNTs/EP中自由体积增加,键合区域对偶极极化限制性增强,二者共同促进Si-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的降低,过渡区域陷阱密度增大,Si-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得到提高。O-MMT的加入减弱了MWCNTs在基体中的团聚,使MWCNTs/O-MMT/EP的电导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蒙脱土 界面区域 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