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1
作者 杨棋 王达义 +3 位作者 李明 沈天宇 尚晖 郭晓鹏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2-266,277,共6页
创伤性脊柱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外力冲击所致,胸腰段(T_(11)~L_(2))是脊柱骨折最常见的区域^([1])。由于骨折椎体终板及椎间隙损伤、骨质严重缺损、骨质疏松、治疗不及时、承重过早、固定不充分等原... 创伤性脊柱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外力冲击所致,胸腰段(T_(11)~L_(2))是脊柱骨折最常见的区域^([1])。由于骨折椎体终板及椎间隙损伤、骨质严重缺损、骨质疏松、治疗不及时、承重过早、固定不充分等原因,一部分胸腰椎骨折可发展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2-3])。后凸矫形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技术,纠正局部后凸畸形,获得理想的胸腰段曲度,重塑脊柱的平衡及稳定性,同时减压受到压迫的脊髓或神经根^([4-5])。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术(PSO)经椎弓根进入椎体进行截骨,截骨面大,融合率及融合质量高,单节段可矫正30°~40°的后凸畸形^([6])。然而,PSO截骨过程中后柱切除范围较大,远期对脊柱节段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柱后凸 截骨术
下载PDF
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系统观测能力优化方法
2
作者 侯博文 王大轶 +2 位作者 王炯琦 董天舒 李嘉兴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8-1018,共11页
针对空间目标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系统欠观测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图像序列对系统性能优化的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步轨道机动的系统观测能力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观测能力量化指标和机动能量消耗为目标函数,通过约束法将能量消耗目标转化... 针对空间目标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系统欠观测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图像序列对系统性能优化的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步轨道机动的系统观测能力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观测能力量化指标和机动能量消耗为目标函数,通过约束法将能量消耗目标转化为不等式约束,进而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以相对运动位置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内点法获得使观测能力最优的服务航天器轨道机动策略,分析了能量约束对观测能力优化结果的影响,即能量上限在一定范围内时,系统观测能力随着能量上限增加而改善;当超过一定范围时,观测能力将会达到最优并不再有明显的提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观测能力,与现有方法相比在导航精度和优化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序列图像 自主导航系统 观测能力优化 轨道机动规划
下载PDF
小天体附着相对导航观测序列规划及试验
3
作者 李嘉兴 王大轶 +2 位作者 邓润然 葛东明 董天舒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3,共9页
针对小天体附着探测过程中受计算资源限制,序列图像自主相对导航系统难以处理大量光学图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相对导航观测序列规划的方法,基于Fisher信息矩阵建立了描述陆标观测精度的可观测度指标,并以此为指导设计了观测序列的规划... 针对小天体附着探测过程中受计算资源限制,序列图像自主相对导航系统难以处理大量光学图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相对导航观测序列规划的方法,基于Fisher信息矩阵建立了描述陆标观测精度的可观测度指标,并以此为指导设计了观测序列的规划策略,优选出关键观测时刻。为验证相对导航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小天体附着试验平台,通过8根绳索并联牵引载荷平台实现着陆器6自由度附着运动的模拟。最后在试验平台搭载可见光相机实现小天体附着相对导航的半物理仿真试验,在高精度相对导航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导航系统的计算负担,研究将为小天体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附着 相对导航 序列图像 观测规划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可观测性分析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4
作者 李嘉兴 王大轶 +3 位作者 邓润然 董天舒 李茂登 徐超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未来我国将开展探月工程四期、火星采样返回、小天体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活动,软着陆过程面临环境更复杂、地形更未知、时间更紧急等全新挑战。由于光学敏感器提供的序列图像包含天体表面岩石、陨石坑等丰富陆标特征信息,是软着陆自主... 未来我国将开展探月工程四期、火星采样返回、小天体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活动,软着陆过程面临环境更复杂、地形更未知、时间更紧急等全新挑战。由于光学敏感器提供的序列图像包含天体表面岩石、陨石坑等丰富陆标特征信息,是软着陆自主导航的理想信息来源。但是,深空探测器上计算资源有限,无法处理大量图像信息,必须对序列图像中的丰富陆标特征进行优选。陆标优选时通常以可观测性分析量化得到的可观测度来衡量陆标特征对导航精度的贡献程度,但传统方法只观测单一时刻局部最优陆标,在重新优选陆标前多次连续观测相同陆标时会因可观测度逐渐降低而影响导航精度。本文首先建立了行星着陆段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系统模型,构建了针对多次观测的序列图像可观测度指标,证明了其为凸函数并给出了最小值点所在区间,指导优选多时刻可观测度最高的陆标。经过数学仿真验证,基于序列图像可观测度的陆标优选比传统单时刻优选方法的导航精度更高,可为深空探测着陆段的序列图像自主导航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序列图像 自主导航 可观测性分析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的自主运行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大轶 孟林智 +3 位作者 叶培建 何熊文 黄翔宇 刘成瑞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综述了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实现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主任务规划技术、自主导航技术、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技术,以及支撑实现上述功能的航天器智能信息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这四方面技术的发展... 综述了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实现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主任务规划技术、自主导航技术、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技术,以及支撑实现上述功能的航天器智能信息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这四方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最后,结合深空探测后续任务实施和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器 自主运行 任务规划 导航 故障诊断与重构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的非合作目标自主导航及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大轶 葛东明 +3 位作者 史纪鑫 邓润然 朱卫红 邹元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733,共7页
针对空间自旋或章动运动的非合作目标运动感知与估计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运动测量与状态估计方法。所给出的方法由两部分组成:(1)采用立体视觉测量目标三个非共线的特征点,建立目标参考系并实现相对姿态的测量;(2)采用目标运... 针对空间自旋或章动运动的非合作目标运动感知与估计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运动测量与状态估计方法。所给出的方法由两部分组成:(1)采用立体视觉测量目标三个非共线的特征点,建立目标参考系并实现相对姿态的测量;(2)采用目标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推导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实现目标角速度和惯量比的估计。最后,分别给出了数学仿真和物理试验:(1)利用数学仿真验证了所给出的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在不同目标运动情况下的收敛性;(2)利用机械臂模拟目标的自旋运动,利用双目相机采集目标运动图像,试验结果验证了所给出的运动测量与状态估计方法可以连续的给出目标角速度的精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目标 序列图像 自主导航 仿真验证(导航、制导与控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LSTM的汽车路噪预测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 黄海波 +2 位作者 范大力 王大一 丁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2,共8页
汽车路噪的分析与治理是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路噪的产生机理复杂,建立机理模型较困难,故引入数据驱动方法对路噪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噪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界定出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 汽车路噪的分析与治理是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路噪的产生机理复杂,建立机理模型较困难,故引入数据驱动方法对路噪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噪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界定出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算法(LSTM)揭示路噪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建立路噪预测模型。进而在粗糙沥青路面分别以40 km/h、60 km/h的车速工况采集悬架相关部件振动数据和驾驶员右耳畔噪声数据,以获得样本用于路噪模型的训练和检验。并采用Mixup数据增强策略合成新的样本,从而使样本量不足状况得到改善。进一步,对LSTM路噪预测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测试结果均方误差为0.076 2,表明预测效果良好,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将BPNN、SVR与LSTM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LSTM路噪预测模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好,从而证明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汽车路噪 路噪预测 LSTM 数据增强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大轶 屠园园 +1 位作者 张香燕 符方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557,共12页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对空间飞行器安全可靠自主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研究了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针对空间飞行器诊断重构能力确定于设计之初、受制于有限资源等特点,提出了着力于系统评价设计过程的自主诊断重构方法。首先,分...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对空间飞行器安全可靠自主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研究了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针对空间飞行器诊断重构能力确定于设计之初、受制于有限资源等特点,提出了着力于系统评价设计过程的自主诊断重构方法。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梳理了后续的待突破难点。其次,以可诊断性与可重构性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正常模式与故障模式一体化设计方法、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通过资源配置和诊断重构方案的综合优化实现系统诊断重构能力最大化。然后,提出了基于能力在轨评估的诊断重构方案动态调整方法,在运行阶段通过诊断重构过程的自适应调整保持系统最优状态,进而从全寿命周期提升系统的诊断重构能力。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自主诊断重构 可诊断性 可重构性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自主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大轶 符方舟 +4 位作者 孟林智 李文博 李茂登 徐超 葛东明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4期317-327,共11页
深空探测是人类考察、勘探和定居地球外其它天体的第1步,而深空探测器的自主控制技术则是确保深空探测任务成功完成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从“自主导航、自主制导与控制、自主任务规划、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4个方面对深空探测器自主控... 深空探测是人类考察、勘探和定居地球外其它天体的第1步,而深空探测器的自主控制技术则是确保深空探测任务成功完成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从“自主导航、自主制导与控制、自主任务规划、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4个方面对深空探测器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已有的深空探测器自主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深空探测技术发展和任务实施的需求,提出了深空探测器自主控制技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器 自主导航 自主制导与控制 自主任务规划 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
下载PDF
利用非合作航天器双特征结构的相对姿态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大轶 鄂薇 +2 位作者 邹元杰 史纪鑫 黄美丽 《飞控与探测》 2020年第1期18-26,4,共9页
针对空间非合作航天器相对姿态确定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合作航天器双特征结构的相对姿态确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航天器的星箭对接环与太阳帆板结构进行联合定姿,首先基于投影同心圆代数约束关系计算星箭对接环所在平面法向量,进... 针对空间非合作航天器相对姿态确定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合作航天器双特征结构的相对姿态确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航天器的星箭对接环与太阳帆板结构进行联合定姿,首先基于投影同心圆代数约束关系计算星箭对接环所在平面法向量,进而基于平行线消失点原理计算太阳帆板旋转轴方向向量,能够在太阳帆板为旋转翼情况下进行相对姿态确定。利用包含星箭对接环与太阳帆板结构的失效翻滚航天器图像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确定目标航天器的相对姿态,在4m观测距离下姿态角最大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目标 特征结构 相对姿态确定 星箭对接环 太阳帆板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可重构性评价与自主重构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赫屿 王大轶 +3 位作者 刘成瑞 李文博 符方舟 张科备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4期376-383,共8页
针对深空探测过程中资源严重受限(包括计算资源、硬件资源以及能量资源)和不可维修的特点,开展了深空探测器可重构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自主重构的研究。通过在地面设计阶段考虑深空探测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定量地给出了系统可重构性综合... 针对深空探测过程中资源严重受限(包括计算资源、硬件资源以及能量资源)和不可维修的特点,开展了深空探测器可重构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自主重构的研究。通过在地面设计阶段考虑深空探测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定量地给出了系统可重构性综合评价指标,并基于该指标指导系统自主重构策略的设计,从设计角度提高了深空探测器控制系统运行质量,实现了深空探测器的自主故障处理和自主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可重构性评价方法 自主重构策略
下载PDF
自主光学相对导航中序列图像最优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博文 王大轶 +2 位作者 周海银 李茂登 王炯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6-933,共8页
针对状态估计误差的几何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观测度量化的自主光学相对导航序列图像最优构建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自主光学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性来探究影响导航参数估计精度的关键因素;然后,依据状态估计误差几何特性,构建了相对导航... 针对状态估计误差的几何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观测度量化的自主光学相对导航序列图像最优构建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自主光学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性来探究影响导航参数估计精度的关键因素;然后,依据状态估计误差几何特性,构建了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指标与序列图像构建方式的映射关系,研究了序列图像最优构建方法。PRISMTA任务的数值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自主光学相对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相对导航 光学导航 序列图像 相机安装偏置 可观测度
下载PDF
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受检者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娜 徐苗苗 +3 位作者 张亚峰 王大毅 冀静 张旭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3-96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结肠镜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受检者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受检者因素对结肠镜肠... 目的:系统评价结肠镜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受检者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受检者因素对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女性[OR=1.33,95%CI(1.16,1.53),P<0.0001],有慢性便秘的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无慢性便秘的受检者[OR=3.20,95%CI(1.80,5.67),P<0.0001],合并糖尿病的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无糖尿病的受检者[OR=4.72,95%CI(2.18,10.22),P<0.0001],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受检者[OR=1.60,95%CI(1.12,2.27),P=0.009],检查前高纤维饮食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无高纤维饮食受检者[OR=2.94,95%CI(1.65,5.22),P=0.0003],检查前未完整服药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完整服药受检者[OR=4.59,95%CI(3.45,6.10),P<0.0001],末次服药至检查时间间隔>5 h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时间间隔在5 h之内的受检者[OR=2.82,95%CI(1.79,4.45),P<0.0001],末次排便非清水样便的受检者肠道准备质量低于末次排便为清水样便的受检者[OR=4.78,95%CI(2.35,9.71),P<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男性、合并慢性便秘、合并糖尿病、使用阿片类药物、检查前高纤维饮食、未完整服药、末次服药至检查时间时隔>5 h、末次排便性状非清水样是影响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的受检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质量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可观测性的序列图像自主导航观测时序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嘉兴 王大轶 +3 位作者 董天舒 李茂登 徐超 符方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针对行星着陆自主导航中图像处理计算负担重的问题,分析了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的可观测性,并提出了一种观测时序规划方法。通过可观测性分析得到了在未知环境中使状态可观测的最少观测次数,这是切换观测陆标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 针对行星着陆自主导航中图像处理计算负担重的问题,分析了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的可观测性,并提出了一种观测时序规划方法。通过可观测性分析得到了在未知环境中使状态可观测的最少观测次数,这是切换观测陆标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所构建的深度估计误差模型获得最佳观测间隔时间,从而自适应地规划观测时序,减少图像处理次数。仿真结果验证了可观测性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提出的观测时序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相比每个采样时刻均观测陆标,在不明显影响导航精度的条件下减少陆标观测次数45.9%,有效降低序列图像在线处理的计算负担,大幅提升未知环境中行星着陆器基于序列图像的自主导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着陆 序列图像 自主导航 可观测性
下载PDF
行星动力下降多约束最优反馈制导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文 王天舒 +1 位作者 王大轶 李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1182,共12页
为实现行星定点着陆,针对E制导和零控位移偏差/零控速度偏差(ZEM/ZEV)制导的不足,提出多约束下动力下降最优反馈制导方法。首先,在分析E制导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制导时长初值的高效选取方法和基于预测校正的优化方法,经少量迭代实现在推... 为实现行星定点着陆,针对E制导和零控位移偏差/零控速度偏差(ZEM/ZEV)制导的不足,提出多约束下动力下降最优反馈制导方法。首先,在分析E制导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制导时长初值的高效选取方法和基于预测校正的优化方法,经少量迭代实现在推力范围受限且连续变推力约束下推进剂消耗接近最优。接着,提出基于碰撞规避时长和推力优化分配律的地平碰撞规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坐标系旋转,给出满足下滑角约束的碰撞规避方法,显著提高碰撞规避能力和着陆点可见性。之后,提出匀速转动制导和基于预测校正的组合制导参数规划方法,使制导终端扩充满足加速度约束。最后,数学仿真表明新方法有效,多约束适应性强,计算量相对小,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着陆 动力下降 最优反馈制导 E制导 零控位移偏差/零控速度偏差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估计误差的自主光学导航陆标优选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嘉兴 王大轶 +2 位作者 董天舒 李茂登 徐超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基于自主光学导航行星着陆过程中,受计算资源限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估计误差的陆标优选方法,首先建立了描述连续2次观测相同陆标时着陆器与陆标距离估计精度的深度误差模型,然后用该模型描述系统可观测度并从序列图像中优选视线... 基于自主光学导航行星着陆过程中,受计算资源限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估计误差的陆标优选方法,首先建立了描述连续2次观测相同陆标时着陆器与陆标距离估计精度的深度误差模型,然后用该模型描述系统可观测度并从序列图像中优选视线深度估计精度最高的陆标,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模拟火星着陆的过程。结果表明提出的陆标优选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导航精度相近,但优化所需的计算时间更短,更适宜实现自主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着陆 光学导航 陆标优选 序列图像
下载PDF
Optimal maneuvering strategy of spacecraft evasion based on angles-only measurement and observ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3
17
作者 ZHANG Yijie wang Jiongqi +2 位作者 HOU Bowen wang dayi CHEN Yuy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Spacecraft orbit evas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nsure space safety. In the spacecraft’s orbital plane, the space non-cooperate target with autonomous approaching to the spacecraft may have a dangerous rendezvous.... Spacecraft orbit evas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nsure space safety. In the spacecraft’s orbital plane, the space non-cooperate target with autonomous approaching to the spacecraft may have a dangerous rendezvou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an optimal maneuver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relative navigation observability degree is proposed with angles-only measurements. A maneuver evasion relative navigation model in the spacecraft’s orbital plan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observability measurement criteria with process noise and measurement noise are defined based on the posterior Cramer-Rao lower bound. Further, the optimal maneuver evasion strategy in spacecraft’s orbital plane based on the observabilit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spacecraft to evade safety threats autonomously. Compared with the spacecraft evasion problem based on the absolute navigation, more accurate evasion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is optimal strategy can weaken the system’s observability and reduce the stat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to accurately approach the spacec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dezvous evasion orbit maneuver angles-only measurement observability degree posterior Cramer-Rao lower bound
下载PDF
Effect of Rapeseed Straw on Growth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Sichuan White Goose 被引量:1
18
作者 Yang Ting Lei Zhengda +2 位作者 Zhang Yishu Yu Zhiqiang wang day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6期360-362,共3页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apeseed straw on growth and slanghter performance of Sichuan white goose. [ Method ] Totally 400 3-day-old Sichuan white gee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apeseed straw on growth and slanghter performance of Sichuan white goose. [ Method ] Totally 400 3-day-old Sichuan white gee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 gee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fed with the fundamental diet ; geese in group 1, group 2 and group 3 were fed with the fundamental diet containing 5%, 10% and 10% rapeseed straw instead of equal amount of wheat bran, respectively. The body weight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Sichuan white geese in control group, group 1 and group 2 were determined at 10 weeks of age, while those in group 3 were determined at 14 weeks of age. [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oss weight, slaughter weight, eviscerated weight with giblet, head weight, sole weight, wing weight, neck weight, muscular stomach weight and intestine indexes of 10-week-old white geese between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 and between group 2 and con- trol group ( P 〉 0.05 ) ; the live weight slightly decreased. The growth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14-week-old Sichuan white gee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llan that of 10-week-old geese (P 〈0.05), with better meat and flavor, but relatively low average daily gain (P 〈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muscular stomach pH and intestinal pH (P 〉 0.05 ). [ Conclusion] Substituting partial wheat bran with rapeseed straw can satisfy the diet requirement of Sichuan white geese, bu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s growth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 P 〉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eseed straw Sichuan white geese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下载PDF
舰船信息系统装备质量数据智能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喆 王大翊 高宁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2期178-184,共7页
舰船信息系统装备形态多样、技术状态复杂,性能数据和质量数据庞大,需要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采集、提取、整合与调用,供状态监测和性能评估使用;通过研究信息系统装备相关设计、测试、试验、使用维护数据的获取方... 舰船信息系统装备形态多样、技术状态复杂,性能数据和质量数据庞大,需要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采集、提取、整合与调用,供状态监测和性能评估使用;通过研究信息系统装备相关设计、测试、试验、使用维护数据的获取方式和手段,开展信息采集、图像处理以及应用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解决质量数据的采集接口不统一,质量数据存储分散,数据分析和利用不够的诸多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面向舰船信息系统装备研制、试验、运行、维护等多环节统一的数据环境,开展质量数据建模分析、成功数据包络、性能评估及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构建舰船质量数据的高速处理和分析体系,解决辅助决策过程信息多、依据多、流程复杂的问题,可辅助快速生成技术决策建议,缩短决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数据 信息采集 图像识别 文字识别
下载PDF
吉牛水电站大型六喷六折调速器冲击式机组孤网调节方式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均 侯坤 王大义 《自动化应用》 2021年第8期93-95,共3页
吉牛水电站配套调速器需要控制六个喷针和六个折向器,与常规调速器比较,冲击式调速器具有控制对象多,控制策略比较复杂,组合规律复杂等难点。本研究以吉牛水电站孤网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导向为例,分析风险及原因并提出措施优化控制策略,... 吉牛水电站配套调速器需要控制六个喷针和六个折向器,与常规调速器比较,冲击式调速器具有控制对象多,控制策略比较复杂,组合规律复杂等难点。本研究以吉牛水电站孤网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导向为例,分析风险及原因并提出措施优化控制策略,经过现场验证,证明控制有效,本文可以为多喷嘴冲击式以及需要孤网运行的水电站机组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机组 调速器 折向器 喷针 孤网运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