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赖锦 白天宇 +6 位作者 苏洋 赵飞 李玲 黎雨航 李红斌 王贵文 肖承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1-741,共21页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对油气资源潜力勘查、储量评估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烃源岩自身岩性和成熟度等差异、测井序列对烃源岩响应灵敏程度不同以及不同方法适用性区别等导致烃源岩测井评价工作仍受到限制。目前亟需进一步...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对油气资源潜力勘查、储量评估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烃源岩自身岩性和成熟度等差异、测井序列对烃源岩响应灵敏程度不同以及不同方法适用性区别等导致烃源岩测井评价工作仍受到限制。目前亟需进一步挖掘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中蕴含的烃源岩信息,搭建烃源岩品质与测井信息之间桥梁,并实现以自生自储为特性的非常规油气烃源岩品质测井精细表征。笔者等首先阐明烃源岩分类及其地质表征参数,并分析不同类别烃源岩在常规测井序列及成像和核磁共振等新技术测井序列上响应特征。烃源岩通常表现为“四高一低”(高GR、高AC、高CNL、高RT和低DEN)测井响应特征。除单因素分析外,可优选交会图及构建敏感参数等实现烃源岩定性识别。而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等参数测井定量预测方面则可采用ΔlgR法、修正ΔlgR法(变基线和变系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多元回归法、Litho Scanner测井资料法以及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在分别评述不同TOC含量测井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通过TOC结合生烃潜量等参数计算可实现烃源岩品质测井综合评价。最后解析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油气资源评价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测井评价 TOC ΔlgR 自然伽马能谱 多元回归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夏子街油田X50区块随钻地层边界探测工具应用
2
作者 田亚铭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李彤 王怀武 王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夏子街油田X50井区受构造复杂影响,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出现钻入储层上部或者下部低钻速泥岩中造成井壁不稳定、卡钻、水平段井斜调整困难、追不到目的层而导致侧钻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斯伦贝谢公司结合本区块地质及储层的电阻率特征,进... 夏子街油田X50井区受构造复杂影响,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出现钻入储层上部或者下部低钻速泥岩中造成井壁不稳定、卡钻、水平段井斜调整困难、追不到目的层而导致侧钻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斯伦贝谢公司结合本区块地质及储层的电阻率特征,进行旋转导向配合边界探测工具的可行性研究。边界探测工具探测深度较深,是具有方向性测量的随钻电磁感应测井工具,应用实时导向软件对测量参数进行反演,估算出工具到地层边界的距离以及地层边界的延伸方向。现场实践表明,在第一口水平井SP-2井侧钻过程中,使用边界探测工具能够提前预判储层顶和底部泥岩的位置,并根据轨迹与边界的距离进行实时调整,避免钻遇泥岩,机械钻速提升近两倍,储层钻遇率达100%,减少了循环和决策时间,提高了钻井效率。SP-2井侧钻成功为后期新区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实现工程地质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 边界探测 地质导向 钻井提速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扶余油层源下致密油富集模式及主控因素
3
作者 王小军 白雪峰 +9 位作者 李军辉 金之钧 王贵文 陈方举 郑强 侯艳平 杨庆杰 李杰 李君文 蔡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基于地球化学、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地质特征、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泉头组上覆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环凹鼻状构造发育,沉积砂体大面积连续分布,... 基于地球化学、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地质特征、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泉头组上覆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环凹鼻状构造发育,沉积砂体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整体致密;②优质烃源岩、储层、断裂、超压和构造等多要素配置联合控制扶余油层致密油富集。源储匹配关系控制致密油分布格局;源储压差为致密油富集提供充注动力;断砂输导体系决定油气运移和富集;正向构造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场所,断垒带是向斜区致密油勘探重点突破区带;③基于源储关系、输导方式、富集动力等要素建立扶余油层致密油3种富集模式,一是源储对接油气垂向或侧向直排式:“源储紧邻、超压驱动、油气垂向倒灌或源储侧向对接运聚”;二是源储分离断裂输导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油气通过断层向下运移到砂体富集”;三是源储分离断砂匹配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砂体调整、油气下排后通过砂体侧向运移富集”;④油源条件、充注动力、断裂分布、砂体以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扶余油层致密油的差异富集,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具有较好富集条件,勘探程度低,是未来致密油探索重要新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白垩系泉头组 青山口组 上生下储 扶余油层 致密油 主控因素 富集模式
下载PDF
CO_(2)催化加氢制备C_(1)产物的反应路径与催化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艳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杨龙 徐冬 高腾飞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二氧化碳(CO_(2))催化加氢制备碳基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减排技术,但其工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针对CO_(2)催化加氢制备的C_(1)产物,包括甲酸(HCOOH)、一氧化碳(CO)、甲醇(CH_(3)OH)和甲烷(CH_(4)),从反应路径、... 通过二氧化碳(CO_(2))催化加氢制备碳基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减排技术,但其工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针对CO_(2)催化加氢制备的C_(1)产物,包括甲酸(HCOOH)、一氧化碳(CO)、甲醇(CH_(3)OH)和甲烷(CH_(4)),从反应路径、催化工艺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CO_(2)催化加氢生成不同C_(1)产物的反应路径及其竞争关系。随后,针对CO_(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改性方式,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后,对CO_(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_(1)产物 催化加氢 反应路径 催化剂
下载PDF
Cu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艳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杨龙 徐冬 高腾飞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二氧化碳(CO_(2))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CO_(2)催化加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甲醇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是CO_(2)催化加氢的关键,其中,Cu基催化剂是最为常用的催化剂。本文... 二氧化碳(CO_(2))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CO_(2)催化加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甲醇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是CO_(2)催化加氢的关键,其中,Cu基催化剂是最为常用的催化剂。本文针对CO_(2)催化加氢现状,归纳了CO_(2)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重点从Cu基催化剂的结构特性与催化机制、催化反应器等综述了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催化加氢 Cu基催化剂 反应器
下载PDF
广东地区不同岩性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赖雄 肖玲芳 +1 位作者 王桂文 王亚平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37-40,44,共5页
针对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公路工程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DJTG/T B01—2017)关于混凝土机制砂石粉限值≤10%的规定,研究了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岩性机制砂石粉含量分别对C 30、C 5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等影响。对于C50混... 针对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公路工程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DJTG/T B01—2017)关于混凝土机制砂石粉限值≤10%的规定,研究了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岩性机制砂石粉含量分别对C 30、C 5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等影响。对于C50混凝土,两种岩性机制砂石粉含量应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在10%以内;对于C30混凝土,花岗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可以放宽到13%,石灰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可以放宽到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石粉含量 混凝土 强度
下载PDF
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地质与工程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赖锦 白天宇 +5 位作者 肖露 赵飞 李栋 李红斌 王贵文 张荣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3-1043,共11页
地应力场研究可为井网部署、油气井压裂和裂缝有效性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系统归纳地应力场分析以及测井评价方法流程至关重要。总结了地应力场构成及其测井响应机理,并指出对地应力响应较灵敏的测井序列为声波时差、电阻率和... 地应力场研究可为井网部署、油气井压裂和裂缝有效性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系统归纳地应力场分析以及测井评价方法流程至关重要。总结了地应力场构成及其测井响应机理,并指出对地应力响应较灵敏的测井序列为声波时差、电阻率和成像测井。在声发射实验确定古构造应力场期次及大小的基础上,通过电阻率、声波时差测井和裂缝密度恢复最大古构造应力。现今地应力场一般从地应力方向和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确定地应力方向的测井方法是成像测井拾取井壁崩落和诱导缝、阵列声波测井横波分裂,获取地应力场大小的手段是水力压裂法和声发射实验。在现今地应力场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组合弹簧模型等模型或方法计算现今地应力大小,实现地应力场分析。地应力场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断层性质分析、储层质量和裂缝有效性评价以及油气藏分布预测,此外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改造等工程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测井评价 断层性质 储层品质 裂缝有效性 压裂改造 非常规油气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测井定量评价:以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宏坤 艾勇 +6 位作者 王贵文 陈康军 蔡德洋 曹军涛 解宇强 李栋 赖锦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9-310,共12页
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亟需揭示储层品质主控因素,建立相配套的有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为单井定量评价其成岩相,充分利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 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亟需揭示储层品质主控因素,建立相配套的有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为单井定量评价其成岩相,充分利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的岩石学、物性、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溶蚀孔隙含量和成岩综合系数等参数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成岩作用强度及其组合特征对储层成岩相分类命名,划分出中等压实弱溶蚀相、碳酸盐胶结相及压实致密相等不同的成岩相类型。通过薄片等资料与测井资料拟合分析,建立了成岩综合系数C_(g)的测井计算模型,以及定量识别储层成岩相的方法。对X1、Y1等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并通过识别结果与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等的匹配关系,验证了方法模型的可靠性。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的建立可为有利储层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综合系数 测井识别 博孜-大北 巴什基奇克组 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数字身份可验证凭证零知识认证和管理架构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智明 余益民 +1 位作者 王贵文 陈韬伟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55-77,共23页
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安全基础设施,当前的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系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数字身份的中心化存储和管理、数字身份的自主权特性较差、数字身份的隐私无保障、数字身份的认证过程不公开透明等... 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安全基础设施,当前的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系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数字身份的中心化存储和管理、数字身份的自主权特性较差、数字身份的隐私无保障、数字身份的认证过程不公开透明等。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去中心、防篡改、可追溯和安全透明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架构相继出现,然而这些架构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对此,本文将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技术、可验证凭证数字身份等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数字身份可验证凭证零知识认证和管理架构,并详细描述了架构角色和协议流程等,其中,在协议流程中,服务提供商根据服务授权要求构造零知识证明约束条件验证程序,用户基于该程序生成零知识证明,该零知识证明可以在不透露身份和私钥的情况下向服务提供商证明用户是身份的所有者,且身份满足服务授权要求,而服务提供商对零知识证明的认证和管理等都是在智能合约中完成的,实现了认证和授权的公开透明和安全。此外,本文设计了该架构的原型系统,并基于原型系统,评估了架构中智能合约的成本和时间开销,同时讨论了基于智能合约进行零知识证明认证和管理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等,最后还对整个架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进行了评估和比较。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架构能较好的实现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的去中心化、隐私安全、认证和授权公开透明等,可为相关系统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身份认证和管理 区块链 智能合约 零知识身份认证 可验证凭证
下载PDF
沉积环境控制下的页岩岩相组合类型及测井表征: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10
作者 庞小娇 王贵文 +5 位作者 匡立春 赵飞 李红斌 韩宗晏 白天宇 赖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6-1175,共20页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青一段和青二段底部(Q1~Q9)为典型的高有机碳含量的页岩,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岩相的划分和表征是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如何快速准确识别岩相成为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地质甜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岩心...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青一段和青二段底部(Q1~Q9)为典型的高有机碳含量的页岩,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岩相的划分和表征是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如何快速准确识别岩相成为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地质甜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岩心、薄片、XRD和元素资料明确研究区地质特征,利用LithoScanner测井和成像测井切片实现单井纵向岩相的连续识别和划分。结果表明古龙页岩岩性主要为黏土质页岩、长英质页岩、介壳灰岩和云岩,多尺度纹层结构类型分为毫米级纹层状、厘米级层状和分米级块状。依据地质上可区分、测井上可识别的原则,将岩性和纹层结构耦合得到10类岩相。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黏土质页岩以及纹层状和层状长英质页岩,块状介壳灰岩和云岩多以薄夹层的形式出现在层间,块状页岩偶现。依据各小层内纵向上岩相叠置关系,岩相组合划分为5类,纹层状黏土质页岩与层状黏土质页岩互层的组合较为常见。青山口组整体处于气候湿润还原性较强的淡水湖盆的沉积环境,水体在Q7层达到最深而后逐渐变浅。在不同小层沉积环境有微弱变化,在各小层高水位时岩相主要类型为纹层状黏土质页岩,低水位时以层状长英质页岩为主。岩相类型的划分和快速识别为页岩油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岩相组合类型的分类和发育模式为古龙页岩油富集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 岩相组合 测井表征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页岩工程品质测井评价
11
作者 李红斌 王贵文 +6 位作者 庞小娇 刘小平 王高成 舒红林 罗瑀峰 刘梦才 赖锦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页岩储层通常无自然产能,需要采用水平井钻井和体积压裂等手段进行商业开采,基于工程品质测井评价的页岩可压裂层段优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页岩为例,应用阵列声波资料计算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岩石力学参数,并与岩... 页岩储层通常无自然产能,需要采用水平井钻井和体积压裂等手段进行商业开采,基于工程品质测井评价的页岩可压裂层段优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页岩为例,应用阵列声波资料计算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岩石力学参数,并与岩心实测资料刻度实现岩石力学参数动静态转换,以此为基础应用泊-杨法和一维岩石力学模型分别计算脆性指数与三轴地应力。综合考虑单井不同层段的脆性指数以及水平主应力差,优选了脆性指数以及脆性指数与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差的比值作为工程品质表征参数。结合试油资料表明对于脆性指数越大、水平主应力差越小的储层,其压裂后产能越高。将苏北盆地阜宁组工程品质划分为两类:Ⅰ类高产(工程品质表征参数>2.2),Ⅱ类中-低产(工程品质表征参数<2.2),并且Ⅰ类工程“甜点”段普遍压裂出油,表明依据该参数的“甜点”分类效果较好。页岩工程品质测井评价结果,可为可压裂性层段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为页岩储层钻井轨迹设计与压裂设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工程品质 脆性指数 水平主应力差 测井评价 阜宁组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辉 杨学武 +6 位作者 刘玉峰 王贵文 莫磊 邹胜林 赵晓红 郭愿刚 惠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2,104,共9页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环境多变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导致储层有利区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分析等方法对长6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环境多变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导致储层有利区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分析等方法对长6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河道期次、单期河道砂体厚度、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连通性等角度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研究区长6段的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沉积微相类型较多,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单期河道的砂厚变化范围影响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强弱,河道期次与层间非均质性关系密切,而分流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的连通性主要控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沉积微相 长6储层 吴起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Sweet Spots'in th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Jimusar Sag,Junggar Basin
13
作者 LAI Jin BAI Tianyu +5 位作者 LI Hongbin PANG Xiaojiao BAO Meng wang guiwen LIU Bingchang LIU Shic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14-1228,共15页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require petrophysical log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best to optimize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sweet spots'.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a key well with comprehensive ...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require petrophysical log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best to optimize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sweet spots'.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a key well with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s of lithology,reservoir properties,hydrocarbon-bearing properties,electronic well log responses,source rock properties,brittleness,and in situ stress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effectiv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Cores,thin section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comprehensive well log suites are used to build a key well for th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Jimusar Sag of the Junggar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lithologies,including siltstone,mudstone and dolostone.Lithologies can be predicted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well and image logs.The pore spaces consist of interparticle pores,intragranular dissolution pores and micropore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_(2)components longer than 1.7 ms are superposed as effective porosity.Permeability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Coates model from NMR T_(2)spectra.The ratio of T_(2)components>7.0 ms to T_(2)components>0.3 ms is used to calculate oil saturation.TOC is calculated using theΔlog R method.Brittleness index is calculated using Poisson-Young's method,ranging from 13.42%-70.53%.In situ stress direction is determined,and in situ stress magnitudes(maximum horizontal stress SH_(max),minimum horizontal stress Sh_(min),vertical stress S_(v))are calculated using density and sonic logs.The strike-slip stress type(SH_(max)>S_(v)>Sh_(min))is encountered.The key well which comprehensively includes the above seven properties is established.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geomechanical)‘sweet spots'are then optimized from the key well by fully analyzing lithology,reservoir property,oilbearing potential,in situ stress magnitude and brittleness.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support engineers'and geologists'decisions for the future exploi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 well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sweet spot' well logs Lucaogou Formation Jimusar Sag
下载PDF
桥梁工程桩基钢护筒施工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中军 王贵文 沈炜 《江西建材》 2023年第6期319-320,323,共3页
文中以某桥梁项目为依托,对钢护筒焊接施工进行分析,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钢护筒设计方案,深入探析桩基钢护筒施工技术。利用钢护筒实现工程装置的防护,可保障桥梁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桩基 钢护筒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马家沟组五段白云岩沉积微相测井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赖锦 刘秉昌 +5 位作者 冯庆付 庞小娇 赵太平 王贵文 王抒忱 陈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51-1567,共17页
通过岩芯和薄片观察,结合常规、成像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五5-马五10亚段白云岩储层为典型相控型储层,储层类型主要是白云岩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型。其沉积... 通过岩芯和薄片观察,结合常规、成像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五5-马五10亚段白云岩储层为典型相控型储层,储层类型主要是白云岩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型。其沉积相分为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两类,且开阔台地主要发育滩间海及台内滩亚相,局限台地则发育潮坪及颗粒滩亚相,其中砂屑滩、台内滩、云坪等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带。通过对不同微相的常规测井曲线和成像测井图像对比分析,建立起一套适用于马五5-马五10亚段台地相的成像测井沉积微相识别模式,包括块状模式、条带模式、层状模式、线状模式、斑状模式和暗斑-线状组合模式等6种成像测井相模式。通过常规、成像测井组合特征实现了单井纵向上沉积微相的连续识别与划分。结合测井解释结论及生产试气资料,进一步验证了有利沉积微相对储层有效性的控制作用,深化了奥陶系马五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成像特征及有利储层的认识,对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沉积相 优质储层 马家沟组
下载PDF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崔玉峰 王贵文 +2 位作者 孙艳慧 王迪 李瑞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8,共14页
低孔低渗油气储层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而物性下限是评价低孔低渗储层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低孔低渗储层的物性下限,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过诸多研究,但缺乏方法对比分析及适用性研究。鉴于此,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储层物... 低孔低渗油气储层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而物性下限是评价低孔低渗储层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低孔低渗储层的物性下限,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过诸多研究,但缺乏方法对比分析及适用性研究。鉴于此,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储层物性下限这一概念的来源及定义;结合实例归纳了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的影响因素;总结了3类确定方法:以岩芯资料为基础的方法、岩芯与试油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的方法,阐述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建议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资料占有情况选择适当方法,并且要多种方法相互结合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物性下限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 物性下限 影响因素 方法 适用性
下载PDF
基于测井资料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赖锦 韩能润 +5 位作者 贾云武 季玉山 王贵文 庞小娇 贺智博 王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318,共15页
通过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构成了主要的骨架砂体类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建... 通过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构成了主要的骨架砂体类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岩性和沉积构造识别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识别与划分标准,并探讨了不同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然后根据粒度中值和成分成熟度指数将沉积微相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中砂岩、水下分流河道细砂岩等不同的岩性岩相类型,并分别建立了粒度中值和成分成熟度指数的测井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成像测井为主,辅以常规测井和岩心资料及粒度参数和成分成熟度指数,实现单井连续的岩性岩相识别与划分。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沉积储层精细评价乃至天然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成像测井 沉积微相 巴什基奇克组 库车坳陷
下载PDF
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赖锦 王贵文 +7 位作者 庞小娇 韩宗晏 李栋 赵仪迪 王松 江程舟 李红斌 黎雨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4-1828,共25页
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 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综合方法理论体系。本文以《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为契机,系统归纳了测井地质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流程。然后总结了测井资料与地震、地质信息的匹配性,并分析了不同探测特性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测井地质学在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划分、地应力方向判别及大小计算、井壁裂缝识别与评价、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七性关系"综合评价当中的应用。但由于测井资料的负载能力有限性、测井与地质信息属性不对应性以及测井资料本身的多解性,使得测井地质学在测井—地质转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及其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岩石物理研究,挖掘测井曲线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拓展测井地质学研究的精度和广度,从而使其未来可更好地应用至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等实践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地质学 沉积学 构造解析 裂缝识别 地应力评价 铁柱子井 烃源岩识别 层序地层分析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深层火山碎屑熔岩形成机理及其指相意义研究: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花朋 王贵文 +3 位作者 鲜本忠 付健伟 焦小芹 李洪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1-288,共8页
基于不同岩性、岩相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与规模,所以找火山岩的储层集中表现为火山岩相、亚相的识别。文中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重点研究了深层火山碎屑熔岩形成机理及其在火山岩地质相和测井相识别中的意义。研究... 基于不同岩性、岩相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与规模,所以找火山岩的储层集中表现为火山岩相、亚相的识别。文中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重点研究了深层火山碎屑熔岩形成机理及其在火山岩地质相和测井相识别中的意义。研究表明,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岩常见火山碎屑流、泡沫熔岩流、岩流自碎作用、近地表隐爆作用、再熔结(胶结)型5种成因类型,且不同成因火山碎屑熔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根据其形成机理、矿物岩石学特征和FMI成像特征,认为上述5种成因类型的火山碎屑熔岩分别发育于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介于爆发相和喷溢相之间的爆溢相、喷溢相、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或近火山口相。该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火山岩相、亚相的准确识别和优质储层的有效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碎屑熔岩 机理 岩相 测井相 火山岩储层
下载PDF
测井地质学研究中的典型误区与科学思维 被引量:8
20
作者 赖锦 庞小娇 +5 位作者 赵鑫 赵仪迪 王贵文 黄玉越 李红斌 黎雨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44,共14页
测井地质学方法理论体系在基础地质、石油地质和工程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同测井系列对地质信息响应敏感性的差异、多重测井信息地球物理属性与岩石地质成因不对应性等都将导致测井地质学研究过程中常出现误区,亟需解剖测井地质... 测井地质学方法理论体系在基础地质、石油地质和工程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同测井系列对地质信息响应敏感性的差异、多重测井信息地球物理属性与岩石地质成因不对应性等都将导致测井地质学研究过程中常出现误区,亟需解剖测井地质学研究中的典型错误案例以探索相应的科学思维与对策。为此,在分析测井地质学研究中存在的典型误区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测井系列纵向分辨率尺度及其与探测深度的矛盾,阐明了不同尺度数据融合的重要性,明确了引起测井“伪资料”的因素及其对解释评价的影响,并提出了一套针对地质解释测井评价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测井地质学研究中的典型误区可归纳为地质体解释和储层属性参数计算两个方面误区;②高密度、高电阻率泥岩等特殊地质现象会导致测井资料的多解性,测井地质解释时应注重其岩石物理响应机理;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需要电成像、偶极声波和核磁共振测井等新技术的融合,且岩心资料的刻度以及地质思维的融入可提高解释精度;④在测井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响应、地应力评价以及裂缝识别等过程中,应融合地质思维,来规避不同地质现象在测井上的同一响应导致的测井解释误区。结论认为,从地质到测井再到地质,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从“一孔之见”到“一孔百见”的辩证和系统性思维,可以为测井地质学综合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地质学 测井系列 特殊地质现象 多解性 岩石物理响应机理 新技术融合 综合解释 误区与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