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源-库-流的响应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涛涛 刘溢健 +4 位作者 叶佳丽 王仕稳 殷俐娜 邓西平 山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338,共13页
[目的]作物在生长过程,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时常经受干旱和复水(降雨或灌溉)过程。干旱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降低;同时,经过干旱胁迫后作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有所提高;而干旱胁迫后复水,为了弥补作物干旱期间的损失,作... [目的]作物在生长过程,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时常经受干旱和复水(降雨或灌溉)过程。干旱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降低;同时,经过干旱胁迫后作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有所提高;而干旱胁迫后复水,为了弥补作物干旱期间的损失,作物往往表现出补偿性生长,在产量上产生补偿甚至超补偿效应。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是作物对干旱胁迫的积极响应与复水后补偿性生长的共同结果,在旱区作物生产中合理利用旱后复水补偿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法]“源库”关系被广泛用来解释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调控源库关系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旱后复水补偿效应的产生与作物“源—库—流”响应关系密切。[结果]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从“源库”关系总结作物旱后复水补偿作用产生的机制。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源端表现为气孔关闭、光合降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增加,而库端表现为库活性增加。复水后补偿效应产生过程中,在源端气孔打开、光合恢复、短时间内甚至高于干旱胁迫前,同时源端(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强,促进作物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提高;在库端(籽粒)库活性维持较高水平,同化物卸载和累积速度加快;同时流中同化物转运维持较高水平。在补偿效应产生的源—库响应中同化物的转运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蔗糖转化酶(INV)、细胞壁转化酶(CW-INV)和聚糖代谢酶(1-FEH w3)活性在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的源库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从源库关系角度对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为理解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机制及旱区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后复水补偿效应 源库关系 干旱 复水
下载PDF
基于文献及计量学方法研究脾阴学说古今发展及参苓白术散滋补脾阴作用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臧凝子 王世文 +2 位作者 李品 王清华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4,I0035,共6页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的生理功能;脾阴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黄帝内经》构建脏腑阴阳理论体系、《伤寒论》初识脾阴方证、“丹溪学派”首开滋阴法先河、缪希雍系统建立脾阴理论体系、吴澄引申“芳香甘平”治法5个历史时期。此外,通过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分析脾阴学说现代整体发展应用情况,对比古今常用11个滋补脾阴类中药复方发现:现代研究中对脾阴学说的认识主要传承自唐容川、叶天士、吴澄、李东垣、缪希雍、张锡纯几位医家;其理论主要应用在消渴(糖尿病)、泄泻、便秘、肉痿等疾病治疗中;用药偏以甘淡,兼顾养胃阴为特色;局方参苓白术散成方早,充分体现了“甘淡”补脾之滋补脾阴用药的基本法则,具有健脾气、滋脾阴、渗脾湿之功效,全方升降相因、散收并用、补行兼施,尤宜于脾气阴虚夹湿的患者,乃滋补脾阴理论应用的基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 参苓白术散 文献研究 文献计量学 滋补脾阴
下载PDF
不同水氮环境下玉米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
3
作者 王辉 陈亚飞 +3 位作者 许吉利 殷俐娜 王仕稳 邓西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4,共14页
为深入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对水氮环境的适应机制和产量形成过程,通过8个玉米品种在6种水氮处理组合下的田间试验,采用加性主效应和乘性互作(AMMI)模型分析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水氮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探讨这些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积... 为深入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对水氮环境的适应机制和产量形成过程,通过8个玉米品种在6种水氮处理组合下的田间试验,采用加性主效应和乘性互作(AMMI)模型分析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水氮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探讨这些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军育535’、‘强盛388’、‘美豫22’和‘盛育367’为产量稳定性较高的品种,‘先耕303’、‘秦龙14’、‘西蒙M1711’和‘金北516’为产量稳定性较低的品种。稳定性较高品种的百粒重以及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系数显著较高,但灌溉和施氮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百粒重增幅分别比稳定性较高品种提高21.64%和49.22%。补灌处理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幅比稳定性较高品种分别提高14.92%和24.79%,分配系数增幅分别提高58.40%和34.68%;施氮处理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幅比稳定性较高品种分别提高46.96%和27.55%,分配系数增幅分别提高57.93%和61.19%;补灌和施氮后,稳定性较低品种产量增幅分别为5.91%和97.02%,从而使其在W0N0处理下产量比稳定性较高品种低9.60%,但在W1N2处理下提高0.50%。综上,稳定性较低的品种对增施氮肥或补充灌溉的响应更为敏感,其在较优的水氮条件下可表现出更显著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水氮调控 AMMI模型 产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黄土高原春玉米氮肥生产力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Meta分析
4
作者 陈亚飞 王辉 +3 位作者 牛彪 殷俐娜 王仕稳 邓西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5-765,共11页
为明确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覆盖种植、秸秆还田、深松耕和免耕)对春玉米氮肥偏生产力(PFP_(N))的影响,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驱动春玉米PFP_(N)变化的因素,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回归分析和随机森林相结合的方法,以传统耕作措施(裸地种植... 为明确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覆盖种植、秸秆还田、深松耕和免耕)对春玉米氮肥偏生产力(PFP_(N))的影响,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驱动春玉米PFP_(N)变化的因素,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回归分析和随机森林相结合的方法,以传统耕作措施(裸地种植、无秸秆还田和犁耕)为对照,分析了春玉米PFP_(N)在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措施相比,覆盖、秸秆还田和深松耕分别使春玉米PFP_(N)提高38.8%、10.3%和8.4%,而免耕对春玉米PFP_(N)无显著影响。随机森林模型表明:在覆盖和秸秆还田措施下,年均降雨量和生育期降雨量是影响春玉米PFP_(N)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深松耕措施下,年均降雨量和持续时间是影响春玉米PFP_(N)的两个重要因素。亚组与回归分析表明:在年均降雨量≤400 mm、生育期降雨量≤300 mm或年均温度<7℃的区域,覆盖可以使春玉米PFP_(N)提高77.7%~99.5%,且覆盖措施对春玉米PFP_(N)的提高效果与年均降雨量、生育期降雨量和年均温度呈负相关;在年均降雨量400~500 mm或生育期降雨量300~400 mm的条件下,秸秆还田使春玉米PFP_(N)提高10.2%~16.3%;在年均降雨量400~500 mm,深松耕试验持续时间<3 a时,春玉米PFP_(N)可提高14.1%~14.6%。因此,依据区域和气候特征,采用适宜的耕作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春玉米PFP_(N),促进旱区作物可持续生产目标的实现。本研究可为提高黄土高原春玉米PFP_(N)以及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生产力 耕作措施 黄土高原 春玉米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干旱适应性与其钾素营养特性的关系
5
作者 孙梦晴 叶佳丽 +3 位作者 刘溢健 王仕稳 殷俐娜 邓西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51,共13页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对5个马铃薯品种(‘V7’、‘大西洋’、‘实验二号’、‘大丰八号’和‘京张三号’)、2个水分条件(保持80%~85%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3轮干旱-复水)和2个钾肥水平(0 kg·hm^(-2)和180 kg·hm^(-2))的三因素裂区...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对5个马铃薯品种(‘V7’、‘大西洋’、‘实验二号’、‘大丰八号’和‘京张三号’)、2个水分条件(保持80%~85%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3轮干旱-复水)和2个钾肥水平(0 kg·hm^(-2)和180 kg·hm^(-2))的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干旱适应性与其钾素营养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马铃薯的干旱适应能力表现为‘实验二号’>‘V7’>‘大丰八号’>‘大西洋’>‘京张三号’,且干旱适应性与钾素营养特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钾素利用效率、植株钾素吸收量、块茎钾素吸收量和钾素吸收效率对马铃薯干旱适应性的贡献度分别为28.44%、15.08%、14.01%和8.55%。正常水分条件和干旱处理下的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与钾素利用效率、植株钾素吸收量和块茎钾素吸收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与钾素利用效率的相关性最强,在正常水分条件和干旱处理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6,推测钾素利用能力强的马铃薯品种可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强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二号’更适合在北方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复水 钾肥 钾素营养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适应性
下载PDF
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及种子EMS诱变研究
6
作者 朱泯珏 陈橙 +4 位作者 史文甯 李景冲 殷俐娜 王仕稳 邓西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优化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含量及比例,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愈伤组织及种子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诱导的影响,并针对愈伤组织和种子处理分别设置了两时间两浓度(2 h... 为优化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含量及比例,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愈伤组织及种子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诱导的影响,并针对愈伤组织和种子处理分别设置了两时间两浓度(2 h和6 h,0.3%和0.9%)及三时间两浓度(6 h、8 h、10 h,0.4%、0.8%)的EMS处理时间和浓度的组合,研究各处理对愈伤分化系数和后期植株成活率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表型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种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为0.25 mg/L NAA+0.5 mg/L 6-BA+0.5 mg/L 2,4-D,此时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率为94.9%。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的适宜浓度为0.3%,处理时间为6 h,分化系数和植株相对成活率分别为46.31%和47.78%,接近半致死范围,且生根数、根长和平均株高等指标与高浓度EMS处理相比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8%,处理时间10 h,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分别为53.61%、51.06%和53.28%,均接近半致死量,同时发现多株幼苗叶片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变异。本试验在达乌里胡枝子原有种质资源基础上,丰富了达乌里胡枝子突变体库,也为后续开展达乌里胡枝子诱变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EMS 愈伤组织 种子诱变
下载PDF
不对称故障下低电压穿越的多目标解耦控制策略
7
作者 刘沁怡 钟启迪 +3 位作者 王诗雯 卢亚军 孙金平 刘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在传统不对称故障低电压穿越控制中,由于控制自由度有限,并网逆变器控制存在无法同时实现输出电流负序分量和直流侧电压二倍频波动抑制的问题。对此,文中提出一种不对称故障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的多目标解耦控制策略。该策... 在传统不对称故障低电压穿越控制中,由于控制自由度有限,并网逆变器控制存在无法同时实现输出电流负序分量和直流侧电压二倍频波动抑制的问题。对此,文中提出一种不对称故障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的多目标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将逆变器的控制目标设置为输出电流负序分量抑制,给出了综合考虑逆变器输出电流限幅和无功输出需求的逆变器电流内环控制参考值计算方法;通过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将超级电容接入直流母线电容两端维持其电压稳定,并将直流侧电压二倍频波动转移至超级电容输入侧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控制方法,所提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逆变器三相间的不平衡度,改善了输出电流畸变,减小了直流侧电压二倍频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 不对称故障 低电压穿越 超级电容 二倍频波动 多目标解耦控制
下载PDF
基于平面特征的LIO增强GNSS RTK定位性能研究
8
作者 孙之远 李星星 +1 位作者 汪世文 李圣雨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针对应用单一传感器的智能导航定位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准确、无缝和稳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雷达惯性里程计(LIO)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定位性能的方法:通过滑动窗口构建多帧激... 针对应用单一传感器的智能导航定位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准确、无缝和稳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雷达惯性里程计(LIO)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定位性能的方法:通过滑动窗口构建多帧激光雷达(LiDAR)平面特征的关联;并将RTK与LIO在位置域层面直接融合;最后在开阔环境和城市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RTK/惯性导航系统(INS)/LiDAR组合系统能够在GNSS挑战环境中达到分米级精度;同时,在LiDAR平面特征的约束下,该方法速度和姿态的估计性能也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 激光雷达(LiDAR) 雷达惯性里程计(LIO) 惯性导航系统(INS)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钛酸钡纳米颗粒/聚偏氟乙烯复合压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9
作者 余兆勇 王诗雯 +3 位作者 王莉莉 王懿佳 余德游 吴明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6-473,共8页
为解决钛酸钡(BT)/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中两相材料间介电差异较大和BT难极化的问题,先以吡咯(Py)为聚合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改性BT(记作BT@PPy)纳米颗粒,然后将此作为纺丝液组分,利用静电纺丝法构筑BT@PPy/PVDF复合压... 为解决钛酸钡(BT)/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中两相材料间介电差异较大和BT难极化的问题,先以吡咯(Py)为聚合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改性BT(记作BT@PPy)纳米颗粒,然后将此作为纺丝液组分,利用静电纺丝法构筑BT@PPy/PVDF复合压电薄膜;进一步将铜箔电极贴于复合压电薄膜上下表面,制备BT@PPy/PVDF压电纳米发电机。采用FT-IR、TEM和XRD等手段分析BT@PPy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测试复合压电薄膜的压电常数和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结果表明:PPy成功包覆BT纳米颗粒,形成核壳结构;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BT@PPy纳米颗粒填料,静电纺丝所得复合压电薄膜的剩余极化由未改性前的0.125μC/cm^(2)提升至0.472μC/cm^(2),压电常数从12 pC/N增加到23.2 pC/N;所制纳米发电机输出电压从0.2 V提升到2.5 V,对外部压力感知敏感。聚吡咯对BT纳米颗粒的改性,提升了BT/PVDF复合压电层中BT的极化程度和压电层的压电常数,从而提高了所制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研究结果可为制备高压电输出的压电纳米发电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聚偏氟乙烯 聚吡咯 静电纺丝 压电纳米发电机
下载PDF
整函数的差分与其高阶导函数的唯一性
10
作者 马飞 王师文 +1 位作者 常春龙 龙见仁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4-30,共7页
利用亚纯函数Nevanlinna理论研究了整函数关于差分与其高阶导函数的唯一性问题,当f(z+c)或Δ_(c)f和f^((k))(z)CM分担a(z)时,获得了f(z)的具体形式,其中a(z)为f(z)的小函数。
关键词 整函数 导函数 差分算子 分担值 唯一性
下载PDF
95+技术在加热炉中的应用及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11
作者 王仕文 郭亮 +1 位作者 匡艳华 刘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对某炼化企业加热炉采用高效超净余热回收(95+)技术的方案路线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该技术核心在于燃料气精制系统和燃料气、空气双并联换热系统,以及两段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多套装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95+技术可满足设计指标要... 对某炼化企业加热炉采用高效超净余热回收(95+)技术的方案路线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该技术核心在于燃料气精制系统和燃料气、空气双并联换热系统,以及两段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多套装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95+技术可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同类型装置或其他加热炉节能减排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低温 露点腐蚀 余热回收技术 CFD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测的自然崩落法采矿地表塌陷规律研究
12
作者 王史文 王晟 +4 位作者 凌炜佳 朱忠华 杨鑫源 沙文忠 杨家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65,共12页
自然崩落采矿法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地表塌陷,是矿山的重大安全隐患。无人机航测在大面积复杂地表监测方面具有安全性好、作业流程简单及精度高的优点,是地表塌陷监测和三维建模的优选技术手段。针对国内最大的自然崩落法矿山,运用无人机... 自然崩落采矿法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地表塌陷,是矿山的重大安全隐患。无人机航测在大面积复杂地表监测方面具有安全性好、作业流程简单及精度高的优点,是地表塌陷监测和三维建模的优选技术手段。针对国内最大的自然崩落法矿山,运用无人机航测对该矿山自然崩落法开采诱发的地表塌陷进行非接触监测,开发了无人机航测技术流程,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航测的地表塌陷三维建模方法,以及三维建模精度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模型,进行地表塌陷影响区范围分析和塌陷影响区剖面数据分析以及地表塌陷理论分析,研究该矿山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塌陷区的变化,得到塌陷区变化特点和规律;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塌陷规律进行预测,得出该矿山地表塌陷概率积分法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0.18 m。研究结果可为该矿山地表治理和泥石流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地表塌陷 非接触监测 无人机航测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建模
下载PDF
一类复微分差分多项式的零点分布
13
作者 王师文 王玲 +1 位作者 龙敏鹏 龙见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运用亚纯函数的Nevanlinna理论,讨论了一类复微分差分多项式的零点分布问题,刻画了这类复微分差分多项式有无穷多个零点,所获结果是已有结果的广泛形式。
关键词 亚纯函数 超级 复微分差分多项式 零点
下载PDF
入侵植物一年蓬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
14
作者 王仕文 杨子琼 +5 位作者 魏淑雅 丁彤 顾婉如 陈雨蓓 屈利利 童跃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66-70,共5页
一年蓬为菊科飞蓬属植物,是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一种外来入侵杂草。为优选该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采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一年蓬基因组DNA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与常规的植物基因组试剂... 一年蓬为菊科飞蓬属植物,是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一种外来入侵杂草。为优选该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采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一年蓬基因组DNA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与常规的植物基因组试剂盒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年蓬基因组DNA较优的提取方法为改良CTAB法,即一年蓬的干燥叶片经CTAB-free去除多糖,并加入β-巯基乙醇防止酚氧化,用氯仿∶异戊醇(24∶1)抽提3次。改良CTAB法提取的一年蓬基因组DNA质量较高,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的A_(260)/A_(280)数值接近1.8~2.0,且凝胶电泳DNA条带清晰,无明显拖带。该方法为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入侵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一年蓬 DNA提取方法 改良CTAB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7)Be+^(9)Be碰撞中所产生可识别粒子的横动量谱和快度谱分析
15
作者 王诗文 王二琴 高丽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2-52,共11页
基于多源热模型和朗道四分量模型,并借助于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Be+Be在束流动量分别为19 A、30 A、40 A、75 A和150 A GeV/c下所产生可识别粒子π^(±),K^(±),p和p的横动量分布和快度分布.由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 基于多源热模型和朗道四分量模型,并借助于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Be+Be在束流动量分别为19 A、30 A、40 A、75 A和150 A GeV/c下所产生可识别粒子π^(±),K^(±),p和p的横动量分布和快度分布.由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理论较好地描述了实验变化趋势,从而说明多源热模型分析由Be+Be在不同束流动量的碰撞系统中所产生末态粒子分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动量分布 快度 末态粒子 四分量朗道模型 高能碰撞
下载PDF
高性能气缸套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研究
16
作者 秦小才 王仕文 张雷 《铸造工程》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了满足气缸套的高爆发压力,对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行了灰铸铁的合金化及热处理试验研究,获得了合适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灰铸铁的抗拉强度超过600 MPa,弹性模量大于140 GPa。
关键词 气缸套 合金铸铁 热处理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霍山石斛种植技术及其比较分析
17
作者 王诗文 黄跃华 +3 位作者 尚亮亮 纵瑞叶 杨燕杰 戴亚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209-212,220,共5页
霍山石斛目前成熟的种植技术有大棚种植、贴树种植、林下碎石仿原生态种植以及林下山谷原石拟境种植,其种植所用的种苗均来自植物组培苗,植物组培苗生产成本高,且在培育过程都存在变异倾向。本文对大棚种植、贴树种植、林下碎石仿原生... 霍山石斛目前成熟的种植技术有大棚种植、贴树种植、林下碎石仿原生态种植以及林下山谷原石拟境种植,其种植所用的种苗均来自植物组培苗,植物组培苗生产成本高,且在培育过程都存在变异倾向。本文对大棚种植、贴树种植、林下碎石仿原生态种植以及林下山谷原石拟境种植这4种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从投资成本、收获产量、品质等方面对4种种植技术进行比较,提出了利用共生菌让种子在野外环境下自然萌发的新技术,以期为霍山石斛的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种植技术 现状 新技术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数据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世文 刘劲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173,共11页
[目的/意义]利用本体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源及要素等进行分析,更好地管理与组织相关数据,为设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奠定基础,进而辅助政府进行精准决策。[方法/过程]分析并提取异源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属性与属性值,... [目的/意义]利用本体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源及要素等进行分析,更好地管理与组织相关数据,为设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奠定基础,进而辅助政府进行精准决策。[方法/过程]分析并提取异源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属性与属性值,依据舆情传播过程及要素分析本体核心概念、数据属性及关系,利用UML完成本体数据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为各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异构信息源统一描述、组织、存储与管理建立了数据模型,为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应急决策与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局限]文章对数据模型的研究未进一步细化和解释相关概念、关系和数据属性,也未完成数据库存储平台的实际搭建并对数据的属性、属性值及数据类型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本体构建 舆情要素 舆情信息源
下载PDF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元数据框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世文 杨晨雁 +1 位作者 刘劲 邵琦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研究目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容及结构进行规范,为政府进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网络舆情预警提... [研究目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容及结构进行规范,为政府进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网络舆情预警提供支持。[研究方法]通过网站浏览、案例分析、文献调研等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对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各类网络舆情信息源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核心元数据元素,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研究结论]通过梳理元数据框架,根据各类网络舆情信息源的概念和特点,从舆情客体、舆情主体、舆情本体、舆情载体为核心描述角度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设置与重大突发事件关联的专有元素,并对元数据框架进行描述效果应用,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存储、利用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信息 信息源 核心元数据 元数据框架
下载PDF
面向应急管理的突发事件元数据信息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世文 刘劲 +4 位作者 杨晨雁 李明雪 邵琦 白松青 潘源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64,共9页
建立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统一、全面、共享的应急管理体系是顺势而为,也迫在眉睫。其中,元数据及标准化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应置于首位。该文从元数据的应用现状出发,通过文献调研法对现有的相关元数据进行总结,以重大突发事件为... 建立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统一、全面、共享的应急管理体系是顺势而为,也迫在眉睫。其中,元数据及标准化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应置于首位。该文从元数据的应用现状出发,通过文献调研法对现有的相关元数据进行总结,以重大突发事件为切入点,对符合要求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元数据的属性及定义;最后对多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属性进行集成,设计元数据信息模型,并简单完成了数据组织工作。通过构建元数据信息模型,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数据记录格式,为基础案例数据形成、应急案例数据库设计及应急监测预警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元数据 应急案例库 监测预警平台 应急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