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风红外联合干燥装置均风板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子文 张晓勤 +3 位作者 王志琴 王光辉 王德成 孙庆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共9页
为提高苜蓿干燥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热利用效率,设计了一台热风红外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了干燥腔内均风板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了在侧向进风条件下的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场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 为提高苜蓿干燥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热利用效率,设计了一台热风红外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了干燥腔内均风板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了在侧向进风条件下的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场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均风板进行结构参数优化,以均风板级数、孔径、孔径比、开孔率和均风板间距为试验因素,以气流速度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的结构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为一级均风板孔径12mm、孔径比0.75、二级均风板开孔率12.57%、两级均风板间距20mm时,整体流场的变异系数最低为6.1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平均速度的相对偏差为4.92%,流场的变异系数的相对偏差小于2%,空气流速的相对偏差低于12%,气流均化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苜蓿干燥装置均风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风联合干燥 CFD仿真 均风板 苜蓿
下载PDF
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琴 李蔚 +2 位作者 陈挺 文博 肖宁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4,共10页
目的概述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方面的研究情况,挖掘其作为传感器件的应用潜能。方法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对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按水凝胶网络分类的4种导电水凝胶,总结归纳其设计、合成、... 目的概述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方面的研究情况,挖掘其作为传感器件的应用潜能。方法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对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按水凝胶网络分类的4种导电水凝胶,总结归纳其设计、合成、结构和潜在应用。讨论导电水凝胶的导电性、力学性能、黏附性、防冻性能、自愈性能和各式响应性等功能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自黏性、防冻性、自修复和其他多种优秀性能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结论导电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独特刺激响应性的功能材料,在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水凝胶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 功能性能 导电聚合物
下载PDF
不同摆袋模式对黑木耳菌袋温度稳定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樊佳豪 彭传尧 +5 位作者 陈高汕 王圣铕 杨彬 王致钦 陈扬传 陶永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和产量;测定20、25、30、35、40℃黑木耳菌丝在培养皿内的生长速度和与菌丝活力相关的代谢酶(漆酶和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范围内,Ⅰ、Ⅱ、Ⅲ的中层和底层菌袋日低温平均为30、28~31、24℃,菌袋间温度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平均单袋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在30、35℃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酶活性较高;“一”字型不翻堆模式有助于维持发菌期间菌袋的温度稳定性,其菌丝活力和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设施栽培 温度稳定性 菌丝活力
下载PDF
用于信息存储与防伪的动态荧光防冻水凝胶
4
作者 文博 李蔚 +2 位作者 陈挺 王志琴 肖宁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 为了提高水凝胶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探究在信息存储与防伪中的应用前景,本次研究制备一种荧光聚合物水凝胶,提高水凝胶的机械稳定性、保湿性、多环境稳定特性,以及实现将代码信息隐藏在水凝胶内部的测试。方法 在70℃下将羧甲... 目的 为了提高水凝胶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探究在信息存储与防伪中的应用前景,本次研究制备一种荧光聚合物水凝胶,提高水凝胶的机械稳定性、保湿性、多环境稳定特性,以及实现将代码信息隐藏在水凝胶内部的测试。方法 在70℃下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于水/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用荧光溶液书写特定图案,最后将混合溶液进行紫外光固化,宏观上利用万能试验拉伸机、差式扫描量热仪对其进行力学与防冻性能表征;在微观上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内部物质与形貌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结果表明,水/DMSO体系可以提高低温下凝胶的力学性能;其次,制备得到的透明水凝胶在水浸泡下会出现溶胀现象,然后在DMSO溶液中恢复透明,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荧光信息的隐藏与加密。结论 利用水凝胶在不良溶剂中的微相分离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胀现象,将荧光图案隐藏在其中,溶胀时紫外光下不显示信息,待恢复透明时信息可见,使其在信息加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二甲基亚砜 荧光水凝胶 荧光信息 微相分离 信息存储与防伪
下载PDF
稻米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翁雪莲 姜丽秋 +5 位作者 唐树鹏 张伟杨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徐云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稻米的重要评价标准。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作为稻米的三大主要物质成分,与其蒸煮食味品质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索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稻米三大主要物质的组成与分布、合成代... 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稻米的重要评价标准。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作为稻米的三大主要物质成分,与其蒸煮食味品质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索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稻米三大主要物质的组成与分布、合成代谢特点及其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对稻米三大主要物质及其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存在三大主要物质互作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关系不清楚以及干湿交替灌溉对蒸煮食味品质的调控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今后基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累积与合成代谢的关系深入研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以及轻-干湿交替灌溉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调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蒸煮食味品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质 干湿交替灌溉
下载PDF
控释氮肥施用策略对稻茬小麦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治林 王琛 +7 位作者 张瑛 景文疆 张伟杨 顾骏飞 刘立军 王志琴 杨建昌 张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2-484,共13页
为探究控释氮肥施用策略对稻茬小麦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不施氮(T1)、常规速效氮肥分次施用(T2,对照)、常规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T3)、速效氮肥减量分次施用(T4)、控释氮肥减量一... 为探究控释氮肥施用策略对稻茬小麦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不施氮(T1)、常规速效氮肥分次施用(T2,对照)、常规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T3)、速效氮肥减量分次施用(T4)、控释氮肥减量一次性基施(T5)、控释+速效氮肥一次性基施(T6)、控释+速效氮肥配合分次施用(T7)共7种氮肥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稻茬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值(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氧化力等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产量均表现为T6>T7>T3>T5>T2>T4>T1。与T2处理相比,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在T3、T6和T7处理下分别增加17.9%、30.3%和25.1%,平均氮肥农学效率(AE)分别增加40.0%、84.8%和72.4%,平均氮肥偏生产力(PFP)分别增加22.2%、52.3%和45.6%。与单一施用速效氮肥(T2、T4)或控释氮肥(T3、T5)处理相比,在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配施(T6、T7)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LAI和SPAD值)显著改善,氮素积累量、根干重、根冠比、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因此,控释氮肥配施速效氮肥策略可以同步促进稻茬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最终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控释氮肥 速效氮肥 根系特性
下载PDF
探索6G无线系统设计
7
作者 王志勤 《信息通信技术》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1当前6G发展处于技术研发的关键阶段,当前,5G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商用,6G作为新一代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将突破传统移动通信范畴,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具备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全球覆盖能力,将在5G“万物互联... 1当前6G发展处于技术研发的关键阶段,当前,5G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商用,6G作为新一代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将突破传统移动通信范畴,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具备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全球覆盖能力,将在5G“万物互联”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万物智联”。根据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规律,6G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20至2024年是6G概念形成、技术突破阶段,形成愿景需求及概念,深入研究移动通信基础理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6G国际标准奠定技术基础。2025至2029年是国际标准化研制阶段,形成6G技术方案和架构,完成6G国际标准研制。2026至2030年是产业研发阶段,全面推进产业研发,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适时启动6G商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研发 信息基础设施 产业生态 移动通信 国际标准化 人工智能 全球覆盖 万物互联
下载PDF
2005-2020年鄱阳湖沙地输沙势特征分析
8
作者 杨德慧 吴汪洋 +2 位作者 高斌 王志琴 陈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鄱阳湖沿岸风沙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危害。探究环湖风沙环境和输沙势(DP)的时空变化,了解鄱阳湖沙地侵蚀规律,对鄱阳湖防沙的重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九江、庐山、星子、永修、都昌、鄱阳和南昌... 鄱阳湖沿岸风沙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危害。探究环湖风沙环境和输沙势(DP)的时空变化,了解鄱阳湖沙地侵蚀规律,对鄱阳湖防沙的重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九江、庐山、星子、永修、都昌、鄱阳和南昌7个气象站点的风况数据,利用输沙势分析其沙地的风能环境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的起沙风速波动减小,起沙风风频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风向偏北。2)研究区内DP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季节差异性较大,春冬季大于夏秋季;空间异质性显著,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庐山和星子最大,鄱阳最小。庐山站处于中风能环境,其他6个站点属于低风能环境。DP的风向集中分布在N-NE,合成输沙方向指向偏西南。3)风向变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现象,南昌和永修表现出较大变率的单峰状态,其他5地则较多处于中等变率的双峰状态。总体上,DP时空演变差异与沙地面积变化一致,合成输沙势与沙地面积同期增大或减小,高值区分布在沙地面积较大处。建议以鄱阳湖西北部、都昌、永修为沙化防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势 沙地 起沙风 鄱阳湖
下载PDF
Co-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低浓度瓦斯的燃烧性能
9
作者 朱丽华 王之钦 +1 位作者 刘培 徐锋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51-556,共6页
为了探究钴、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瓦斯的燃烧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7种Co-Cu-Mn三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开展低浓度瓦斯催化燃烧实验,并结合SEM、BET、XRD、H 2-TPR、XPS表征评价了... 为了探究钴、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瓦斯的燃烧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7种Co-Cu-Mn三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开展低浓度瓦斯催化燃烧实验,并结合SEM、BET、XRD、H 2-TPR、XPS表征评价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钴、铜、锰物质的量比对Co-Cu-Mn三元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钴、铜、锰物质的量比为5∶2.5∶2.5的催化剂因孔隙结构更为发育以及具有更高的Co^(3+)、Cu^(2+)和Mn^(3+)离子占比,致使Co、Cu、Mn 3种元素价态转变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氧空位,对低浓度瓦斯催化燃烧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此外,Co-Cu-Mn三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的钴为Co_(3)O_(4)尖晶石晶体结构,锰物种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掺杂到Co_(3)O_(4)尖晶石晶格中形成了Co-Mn固溶体,铜氧化物以无定型或高分散状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催化燃烧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下载PDF
面向6G典型场景的无线系统研究
10
作者 王志勤 杜滢 +1 位作者 沈霞 焦慧颖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6G无线系统作为6G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关键技术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通信、智能、感知、计算等多个维度的性能。预计6G系统设计将以沉浸宽带通信为基础,支持人工智能和通信融合、通信和通感一体化、泛在连接场景,并可与5G配合,全面... 6G无线系统作为6G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关键技术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通信、智能、感知、计算等多个维度的性能。预计6G系统设计将以沉浸宽带通信为基础,支持人工智能和通信融合、通信和通感一体化、泛在连接场景,并可与5G配合,全面支持物联网应用。针对这些典型场景,分析6G无线系统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智能 感知 通信
下载PDF
水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江 丁颖 +7 位作者 娄向弟 姬东玲 张向向 王永慧 张伟杨 王志琴 王伟露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5-1060,共16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响应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以产量和物质生产对CO_(2)浓度升高响应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两优培九(LY)和南粳9108(NJ)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响应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以产量和物质生产对CO_(2)浓度升高响应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两优培九(LY)和南粳9108(NJ)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O_(2)浓度(A-CO_(2),400μmol·mol^(-1))和CO_(2)浓度升高(E-CO_(2),600μmol·mol^(-1))两个CO_(2)处理,高氮(HN,1.25 mmol·L^(-1) NH_(4)NO_(3))和低氮(LN,0.25 mmol·L^(-1) NH_(4)NO_(3))两个氮水平。分析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与生理活性、叶片和根系中细胞分裂素(CTKs)含量、氮素同化酶活性、叶片生理特性、光合参数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差异。【结果】(1)E-CO_(2)显著增加了LY总冠根数、总根长(LN水平除外)、总根表面积和平均直径,提高其根系呼吸速率和维持较高的根系氧化力,而对NJ无显著影响或表现相反;(2)无论氮水平如何,E-CO_(2)显著提高了LY叶片和根系CTKs含量,但显著降低了HN水平下NJ根系中玉米素核苷(ZR)含量;(3)在LN水平下,E-CO_(2)显著提高了LY叶片GOGAT、GDH活性,显著降低了NJ叶片NR活性。在HN水平下,LY氮同化酶活性在E-CO_(2)条件下都表现为提高,NJ仅NR活性提高;(4)在LN水平下,E-CO_(2)使得LY和NJ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提高了28.0%和29.4%。在HN水平下,两品种分别提高了41.0%和28.1%。LY光合响应大幅度提高归因于叶片最大羧化效率(V_(c,max))、最大光合电子传递效率(J_(max))、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等显著提高;(5)E-CO_(2)显著增加了不同氮水平下LY单株叶面积,对NJ无显著影响;(6)E-CO_(2)显著增加了LY各器官及总生物量,且HN水平增幅明显大于LN水平。E-CO_(2)并未显著影响不同氮水平下NJ的总生物量,显著降低了HN水平下NJ地下部生物量(-16.7%)。【结论】无论在HN还是LN水平下,LY物质生产和生理特征对E-CO_(2)的响应幅度与NJ相比更高。生育前期LY较优的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力、较高的CTKs含量、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较大的绿叶面积以及光合响应能力是其干物质生产对E-CO_(2)响应幅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O_(2)浓度升高 根系形态 细胞分裂素 光合作用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植物激素对水稻籽粒灌浆、粒质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洋 肖文惠 +3 位作者 蔡文璐 张伟杨 王志琴 徐云姬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4,23,共7页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对水稻籽粒灌浆、粒质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介绍了水稻籽粒灌浆增重特性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重点综述了水稻籽粒中不同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籽粒灌浆、粒质量和品质的调...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对水稻籽粒灌浆、粒质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介绍了水稻籽粒灌浆增重特性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重点综述了水稻籽粒中不同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籽粒灌浆、粒质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研究存在问题及今后方向,旨在为水稻优质高产的遗传改良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激素 籽粒灌浆 粒质量 品质
下载PDF
Trans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arbon-Nitrogen in Relation to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as Aff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at Early Panicle Initiation Stage 被引量:2
13
作者 JI Dongling XIAO Wenhui +8 位作者 SUN Zhiwei LIU Lijun GU Junfei ZHANG Hao Matthew Tom HARRISON LIU Ke wang zhiqin wang Weilu YANG Jiancha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598-612,共15页
Due to climate change, extreme heat stress event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dversely affecting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are essential for... Due to climate change, extreme heat stress event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dversely affecting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are essential for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ss(HTS) at the early panicle initiation(EPI) stage on the accumul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in various organs of rice, as well as the resulting effects on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n indica rice cultivar Yangdao 6(YD6) and a japonica rice cultivar Jinxiangyu 1(JXY1) under both normal temperature(32 ℃/26 ℃) and high temperature(38 ℃/29 ℃)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posure to HTS at the EPI sta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ice yield by reducing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grain-filling rate, and grain weight. However, it improve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rice grains by increasing protein and amylose contents. The reduction in nitrogen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ccounted for the changes in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grain-filling rate, and grain size. Under HTS, the decrease i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ccompanied by the reduction in dry matter may be due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leaf net photosynthesis and senescence, as evidenced by the decrease in nitrogen content. Furthermore, the decrease in sink size limited the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to grains,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duction in grain weight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grain quality. These finding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HTS 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Further efforts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rice varieti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early panicle initiation stage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carbon-nitrogen translocation grain yield grain quality
下载PDF
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凯峰 周梓钦 +2 位作者 王志勤 贡毅 李晓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支持雷达感知和数据通信的复用信号。为了提高数据传输与计算效率,空中计算旨在利用信号在无线多址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波形叠加性质,在数据传输的同时直接进行计算。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可以利用通信感知融合技术中的复用信号和空中计算技术中的波形叠加属性,实现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并通过对波束赋形器等信号处理环节进行设计,以降低信道噪声和信号干扰,从而提升数据在通信感知计算过程中的准确度。该技术可应用在目标探测、车联网、边缘智能等多个领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案,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通信感知融合 无线空中计算架构
下载PDF
镇江市丹徒区消除疟疾后血涂片镜检质量分析
15
作者 陈星辰 王志琴 +2 位作者 神学慧 李志伟 李叶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4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镇江市丹徒区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后“三热”患者疟原虫血涂片镜检质量。方法:抽取2017—2022年镇江市丹徒区14个疟疾镜检站≥50%的已检“三热”患者阴性血涂片和全部阳性血涂片进行复核,对血涂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和镜检结果进... 目的:分析镇江市丹徒区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后“三热”患者疟原虫血涂片镜检质量。方法:抽取2017—2022年镇江市丹徒区14个疟疾镜检站≥50%的已检“三热”患者阴性血涂片和全部阳性血涂片进行复核,对血涂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和镜检结果进行血涂片质量分析。结果:2017—2022年全区共血检“三热”患者3 071例,血检率为1.06%,区疾控中心疟疾镜检站共抽查复核全区14个疟疾镜检站血涂片1 537张,复核率50.05%(1 537/3 071),其中阴性血涂片1 536张,境外输入恶性疟阳性血涂片1张,复检符合率均为100.00%,未发现误检和漏检。血涂片制作合格1 324张(86.14%),不合格213张(13.86%);血涂片染色合格1 334张(86.79%),不合格203张(13.21%);清洁合格1 421张(92.45%),不合格116张(7.54%)。2018年血涂片复核数最多(301张),2020年血涂片复核数最少(213);2017年血涂片制作合格率、血涂片染色合格率、清洁度合格率均高于其他年份。复检发现532张血涂片不合格,血涂片质量缺陷包括血膜制作不规范、血涂片有沉渣、厚血膜溶血不全,分别占47.18%(251/532), 33.08%(176/532), 19.74%(105/532)。结论:镇江市丹徒区消除疟疾后血涂片镜检质量有所下降,今后应进一步提升基层镜检人员血检质量意识,加强疟疾镜检站管理和镜检人员的技能培训,促进血涂片质量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除疟疾 发热 血涂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莉民 周天阳 +3 位作者 陈良 顾骏飞 王志琴 杨建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94-2002,共9页
稻田土壤性状尤其是微观结构对于水稻根系生理性状、氮素吸收与利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于稻田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以武运粳2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 稻田土壤性状尤其是微观结构对于水稻根系生理性状、氮素吸收与利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于稻田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以武运粳2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氮空白区、当地农民习惯、综合栽培管理等共8种栽培措施,运用扫描电镜着重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的微观结构变化,同时测量了开花期水稻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表面积、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综合栽培管理能够使土壤大颗粒的数量变多,颗粒体积变大,提高了20-50μm和>50μm土壤颗粒数量的分布,减少了2-5μm和5-20μm土壤颗粒数量的分布,土壤团聚体蜂窝状结构变多,土壤中菌丝体数量变多。与当地农民习惯相比,综合栽培管理下的吸氮量提高了3.86%-24.27%,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26.97%-112.17%,氮肥生理利用效率提高了7.34%-45.51%,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18.34%-45.82%,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56%-51.51%,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提高了1.75%-14.73%,开花期的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收表面积显著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总颖花量,最终使得产量也显著提高。总体来看,综合栽培措施管理能够通过改善土壤颗粒微观结构,增加水稻根系生理活性,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根系 土壤颗粒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输注不同贮存时间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凤绵 常缨 +7 位作者 牛校敏 刘建辉 任晓亮 张晓然 张艳华 安翠平 王志芹 邢江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的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悬红)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输注疗效,以评估血站目前的去白悬红的贮存质量。方法选择本中心供血的7家不同级别用血医院(三级甲等4所、二级甲等3所),收集各院2018年12月~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的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悬红)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输注疗效,以评估血站目前的去白悬红的贮存质量。方法选择本中心供血的7家不同级别用血医院(三级甲等4所、二级甲等3所),收集各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输血病例(历)及其相关资料(指标),包括输血前的疾病诊断(种类)、人口学特征、单独输注去白悬红的日期、输注的去白悬红量[(1~2)U/袋,1 U=200 mL全血制备]及其不同贮存时间(1~5周)(条形码)、输血前后48 h血红蛋白值(Hb)等;经统计分析评估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输注不同贮存期去白悬红的疗效。结果本组输注去白悬红的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共3557名,各输注不同贮存期去白悬红患者(组)的输血量、性别以及既往输血史的输血有效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4组患者分别输注贮存1~2周、>2~3周、>3~4周、>4~5周不同单位去白悬红的有效率比较,均为贮存>4~5周去白悬红(组)最低,分别是血液病(组)78.77%、77.68%、75.06%、70.37%和恶性肿瘤(组)79.32%、76.73%、72.79%、67.65%(P<0.05)。结论本中心供应临床的绝大部分去白悬红的贮存时间≥3周,有待对更多输注贮存5周去白悬红病例的输注效果做更长时间的观察;采供血机构有必要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与信息化管理手段,处理好临床用血效期、缩短红细胞从贮存到输注的流转时间,以确保和提高输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悬浮红细胞 红细胞贮存时间 血液病 恶性肿瘤 输血疗效
下载PDF
4个黑木耳菌株的产量与农艺性状评比
18
作者 彭传尧 樊佳豪 +5 位作者 严少妹 王致钦 杨生澍 朱俊 王圣铕 刘叶高 《东南园艺》 2023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尤溪本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给农户提供更多选择。【方法】在尤溪县选择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栽培点,对4个黑木耳菌株(‘Au3’‘Au9’‘Au31’和‘黑山’)进行示范栽培,分析比较不同栽培点各菌株的黑木耳产量和...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尤溪本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给农户提供更多选择。【方法】在尤溪县选择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栽培点,对4个黑木耳菌株(‘Au3’‘Au9’‘Au31’和‘黑山’)进行示范栽培,分析比较不同栽培点各菌株的黑木耳产量和子实体性状。【结果】4个示范黑木耳菌株的产量为80.2~89.2 g/袋;其中以Au31的产量最高,子实体色泽较深,耳片也较大、较厚,流耳率最低。【结论】Au31黑木耳有潜力作为适合尤溪本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菌株 产量 子实体性状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崔秀玲 段红霞 王志琴 《英语教师》 2023年第20期32-36,共5页
分析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以及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系统设计和创新思考。探究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路径,即课前指向个性化教学的检测评估和学情研判,实现以学定教;课中语... 分析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以及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系统设计和创新思考。探究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路径,即课前指向个性化教学的检测评估和学情研判,实现以学定教;课中语境创设,提升语用技能,随堂动态评价,及时反馈;课后人机互动、资源共享,复习巩固拓展;重建教学评价制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初中英语 听说教学 核心素养
下载PDF
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学龄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志琴 袁琼英 秦乐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0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学龄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学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实...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学龄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学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能有效减轻学龄哮喘患儿治疗期间不良情绪,增强患儿治疗信心,提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哮喘患儿 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 吸入糖皮质激素 治疗依从性 心理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