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对长庆采出油水物性影响及乳状液稳定机理
1
作者 王华正 张亮 +3 位作者 康鑫 康万利 李哲 杨红斌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624,共8页
二氧化碳(CO_(2))驱作为一项日益完善的采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低渗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开采成本低和洗油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CO_(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采出液稳定性较常规水驱明显增强,为采出液处理带来了... 二氧化碳(CO_(2))驱作为一项日益完善的采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低渗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开采成本低和洗油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CO_(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采出液稳定性较常规水驱明显增强,为采出液处理带来了困难。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流变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下CO_(2)处理对长庆原油和采出水的物性以及所形成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CO_(2)驱采出液乳化和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CO_(2)压力的增大,CO_(2)驱采出水中Ca^(2+)和Mg^(2+)质量浓度均有所下降,而CO_(3)^(2-)与HCO_(3)^(-)总体含量有所增加,水相pH值略下降,从弱碱性转变为弱酸性。CO_(2)处理导致原油中轻质组分减少,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的含量升高,原油极性增强。CO_(2)处理后油的反常温度和析蜡点均升高,原油黏度增加。CO_(2)处理后W/O型乳状液的液滴粒径变小,均一性增强,粒径由2.14μm减小至0.61μm。由于乳状液体系黏度上升以及胶质、沥青质和水中颗粒在油/水界面膜上吸附成膜,从而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使得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为CO_(2)驱采出液处理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乳状液 稳定性 原油物性 流变性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Oil Production Enhanc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Waterflooding Energy Recovery
2
作者 Aleksandr Lekomtsev Vitaliy Bakaneev +4 位作者 Ivan Stepanenko Petr Maximov Yulia Rozhkova Alexey Dengaev wanli ka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2期285-301,共17页
A new integrated oil production enhanc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water-flooding energy recovery is proposed.After providing an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exis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on this subject,the pr... A new integrated oil production enhanc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water-flooding energy recovery is proposed.After providing an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exis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on this subject,the proposed integrated technology is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the related process flow diagram,the criteria used to select a tar-get facility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nd the outcomes of the laboratory studies conducted to analyze emulsion formation and separation kinetics.Moreover,the outcom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performed using Ansys CFX software are also presented.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incremental oil production may reach 1.2 t/day(with a 13%increase)and more,even at low flow rates(less than 10 t/day),thereby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this integrated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production jet pump waterflooding system energy recovery Ansys CFX
下载PDF
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万利 周博博 +4 位作者 杨红斌 李欣欣 张弘文 唐雪辰 高永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180,共8页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光聚合物微球和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微球3种新型的聚合物功能微球。最后,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的功能性会不断展现,研制成本也必将进一步降低,其用于油田调驱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油田调驱 吸水膨胀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路遥 康万利 +3 位作者 吴海荣 姜佳彤 李哲 张黎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162,共7页
丙烯酰胺基聚合物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水基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复杂油藏条件下的黏弹性与携砂性能要求,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油田的压裂作业中。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从改性与交联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基于化学交联的冻胶体系和引入... 丙烯酰胺基聚合物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水基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复杂油藏条件下的黏弹性与携砂性能要求,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油田的压裂作业中。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从改性与交联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基于化学交联的冻胶体系和引入超分子作用的复合体系,综述了2类压裂液体系中聚合物的分子组成、交联方式及作用机制。基于对其适用条件与应用性能的分析,提出未来新型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研究应增强苛刻环境的适用性、提高其经济有效性及增强对压裂液的微观机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压裂液 超分子作用 冻胶压裂液 非常规油气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缓释型表面活性剂纳米载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康万利 王康辉 +4 位作者 李哲 吕伟 杨红斌 贾茹雪 何瑛琦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7-1154,共8页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吸附严重的问题,以蜂蜡、TX-10和去离子水分别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和水相,采用超声乳化法在高于蜂蜡熔点温度(61℃)下制备纳米乳液,进一步降低温度将TX-10固定在油相内部,得到一种缓释型表面活性剂纳米载体...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吸附严重的问题,以蜂蜡、TX-10和去离子水分别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和水相,采用超声乳化法在高于蜂蜡熔点温度(61℃)下制备纳米乳液,进一步降低温度将TX-10固定在油相内部,得到一种缓释型表面活性剂纳米载体。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粒度分析仪、界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测定了纳米载体的包裹率以及驱油有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TX-10质量浓度的增加,纳米载体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加,在5000 mg/L时粒径最小约105 nm,且对TX-10的包裹率约为90%;在地层温度(65℃)下,纳米载体可降低模拟油/水界面张力至3.24×10^(-2) mN/m,降低表面张力至23.3 mN/m,优于TX-10溶液,并在降低界面张力过程中表现出缓释性;此外,纳米载体可使亲油岩心表面发生润湿反转,与TX-10溶液性能相似,静吸附损失率小于0.1%,较TX-10溶液降低10倍以上;在30和65℃下,纳米载体的洗油效率分别是87.7%和92.3%,较TX-10溶液提高约4%。本研究制备的纳米载体可携带表面活性剂在地层孔隙中运移,与原油接触缓慢释放表面活性剂,在保证表面活性剂自身性能的同时具备抗吸附能力,对于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提高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 纳米载体 缓释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