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环境下油菜籽粒芥酸含量的QTL定位分析
1
作者 党林学 董小云 +9 位作者 郑国强 王莹 王小霞 巩永杰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方彦 赵彩霞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为探讨干旱环境下冬油菜籽粒品质(脂肪酸含量和硫苷)分子遗传机理,以17NTS57(高芥酸)×CY12PXW-6-1(低芥酸)的衍生后代F_(1)、F_(2)、F_(2∶3)等群体为材料,结合天水和定西试点籽粒品质表型,进行干旱环境下籽粒芥酸的遗传定位及选... 为探讨干旱环境下冬油菜籽粒品质(脂肪酸含量和硫苷)分子遗传机理,以17NTS57(高芥酸)×CY12PXW-6-1(低芥酸)的衍生后代F_(1)、F_(2)、F_(2∶3)等群体为材料,结合天水和定西试点籽粒品质表型,进行干旱环境下籽粒芥酸的遗传定位及选择标记开发。结果表明:利用F_(2∶3)群体在两个试点共检测到油菜芥酸含量QTL位点7个,其中天水试点检测到4个,定西试点检测到3个。天水试点检测到2个主效QTL,即qEATC08.2、qEATC09,分别分布在C08、C09染色体,其表型贡献率在20%以上;qEATA10(天水)和qEADA10(定西)被定位到A10染色体相同区间,在两个试点的表型贡献分别为10.42%和12.70%;qEATC09和qEADC09被定位在C09染色体相同区间,两个试点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0.00%和19.34%,为共定位主效QTL。3个QTL(qEATC08.1(天水)、qEATC08.2(天水)、qEADC07(定西))仅各在一个试点被检测到,其中2个微效修饰位点(qEATC08.1和qEADC07)具有正向加性效应。在A10和C09染色体上定位的qEA.A10和qEA.C09的主效QTL,这些标记可用于干旱条件下油菜籽粒芥酸含量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干旱环境 芥酸 QTL定位
下载PDF
强冬性和春性甘蓝型油菜变种间杂种优势分析
2
作者 王莹 郑国强 +5 位作者 董小云 李辉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刘自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1,共9页
为了研究甘蓝型强冬性与春性油菜变种间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之间的杂种优势表现,选用8个强冬性甘蓝型油菜和4个春性甘蓝型油菜作为研究材料,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F1的杂种优势强/弱。结果表明,冬×春组合的F1生育期较冬性亲本明... 为了研究甘蓝型强冬性与春性油菜变种间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之间的杂种优势表现,选用8个强冬性甘蓝型油菜和4个春性甘蓝型油菜作为研究材料,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F1的杂种优势强/弱。结果表明,冬×春组合的F1生育期较冬性亲本明显缩短;在冬×春组合中,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角果长度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等方面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中角果长度(超亲优势:10.61%,杂种优势指数:128.81%)和单株有效角果数(超亲优势:17.31%,杂种优势指数:143.92%)杂种优势最为明显。结合杂种表现和杂种优势结果,说明甘蓝型油菜变种间杂交比种内杂交具有更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并且角果长度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最高。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甘蓝型油菜变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种优势 变种间杂种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被凝视的“景观”与被构建的“他者”——论老舍小说连环画改编中沦落女性的图像再现
3
作者 李洪华 熊瑶 wei jiaping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374-389,共16页
老舍在《月牙儿》《微神》和《骆驼祥子》等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在连环画改编时,绘画者主要通过相貌、神情、服饰等成像要素,对老舍笔下的沦落女性进行图像塑形,并运用单幅、连环、并置等图像叙事方式和虚实相生的表... 老舍在《月牙儿》《微神》和《骆驼祥子》等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在连环画改编时,绘画者主要通过相貌、神情、服饰等成像要素,对老舍笔下的沦落女性进行图像塑形,并运用单幅、连环、并置等图像叙事方式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她们沦落风尘的悲剧。由于老舍及其作品的改编者主要是从社会文化层面关注这些沦落女性的悲剧命运,因而她们在语图转换中仍然是被凝视的“景观”和被构建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小说 连环画改编 沦落女性 图像再现
下载PDF
基于Vehicle Spy的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测试方法实现
4
作者 田丰 林家强 +3 位作者 周军成 韦佳萍 周国林 许运灼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Spy 排放相关 网络故障码 测试
下载PDF
我国冬油菜北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自刚 魏家萍 +4 位作者 崔俊美 武泽峰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854-2862,共9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甘蓝型冬油菜的引入与推广应用,长江流域各主产区很快完成甘蓝型冬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变革;80年代后期,随着抗寒育种的不断突破,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区不断向北延伸,我国黄淮河流域、渭河流域、渭北旱塬等主产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甘蓝型冬油菜的引入与推广应用,长江流域各主产区很快完成甘蓝型冬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变革;80年代后期,随着抗寒育种的不断突破,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区不断向北延伸,我国黄淮河流域、渭河流域、渭北旱塬等主产区,也相继完成甘蓝型冬油菜北移替代。我国冬油菜成功北移的实质是甘蓝型冬油菜的北移,即甘蓝型冬油菜抗寒品种替代原产区白菜型冬油菜的过程,甘蓝型冬油菜的替代变革与北移,极大促进和起始了我国冬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白菜型冬油菜北移面临截然不同的问题,自1955年开始尝试北移以来,北移被同时期甘蓝型春油菜引种替代变革终止;在之后的尝试北移中,单纯强调了品种抗寒性,而忽视了北移区降水进一步减少、更需耐旱品种的实际情况,冬油菜北移技术分析与研发存在主导方向性偏差,导致技术输出不符合产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以至于北移实践开展数十年以来,至今未能在传统产区以外形成稳定冬油菜种植区,近年来,原种植区面积也持续萎缩,半个多世纪的白菜型冬油菜北移成效甚微。在现实生产中以水分限制为主、旱寒叠加逆境是白菜型冬油菜北移面临的难题,比较效益低是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导因素。近年育成的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可在北方寒旱区稳定越冬,替代原白菜型品种,可大幅提升冬油菜产量、品质、种植效益等,是强冬性区冬油菜突破产业困境的希望。本文回顾了我国冬油菜替代变革与北移历史,对冬油菜北移现状、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白菜型冬油菜产业发展与北移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以推动甘蓝型冬油菜替代变革来应对我国强冬性区冬油菜产业发展挑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抗旱性 强抗寒性 引种
下载PDF
北方旱寒区甘蓝型冬油菜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分析评价
6
作者 李辉 魏家萍 +10 位作者 董小云 郑国强 崔俊美 方彦 武泽峰 曹小东 方新玲 王莹 田海燕 王晋雄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1的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全株角果数(r=0.897**)和每角粒数(r=0.534**)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各材料倒伏系数介于153.74~359.61,17NDL20-7的倒伏系数最低,抗倒性最强;相关分析表明抗折力(r=-0.501**)、重心高度(r=502**)、茎粗(r=-0.816**)、分枝部位(r=0.472**)和主花序长度(r=-0.679**)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品质性状中,含油量介于33.40%~49.54%,平均含量为43.32%,17DNL32-3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介于16.87%~27.24%,平均含量为21.18%,16NTS309-4的含量最高;油酸含量介于23.62%~68.81%,平均含量为45.92%,17NPZ242-1的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介于10.62%~18.48%,平均含量为14.87%,亚麻酸含量介于5.41%~8.97%,平均含量为7.60%,芥酸含量介于0.15%~27.51%,平均含量为10.80%,17NPZ52-3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最高,芥酸含量最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介于18.47~70.35μmol·g^(-1),平均含量为34.41μmol·g^(-1),16NTS309-7的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0.421≤r≤0.913)。9个性状的综合隶属函数值F介于0.25~0.77,相差0.52,品系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34份甘蓝型冬油菜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7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好,但平均含油量最低;第Ⅱ类群包含4份材料,综合表现较弱,倒伏系数均值最高,其他8个性状的平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第Ⅲ类群包含13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弱,但平均含油量最高,倒伏系数均值处于中等水平,其他7个性状的均值都处于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产量 品质 抗倒性 综合评价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微管调节试剂对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内源激素及抗寒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田海燕 冯秀英 +9 位作者 徐明霞 董小云 郑国强 李辉 王莹 魏家萍 武泽峰 崔俊美 谭雪莲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
以‘陇油7号’和‘天油4号’2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400μmol·L-1秋水仙碱(微管聚合抑制剂)和50μmol·L-1紫杉醇(微管聚合促进剂)试剂后,在20℃和0℃下分别处理12 h和24 h,随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以‘陇油7号’和‘天油4号’2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400μmol·L-1秋水仙碱(微管聚合抑制剂)和50μmol·L-1紫杉醇(微管聚合促进剂)试剂后,在20℃和0℃下分别处理12 h和24 h,随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荧光定量PCR测定萌动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及抗寒基因表达量,研究微管调节试剂对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内源激素和抗寒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秋水仙碱后,在0℃和20℃处理下‘陇油7号’和‘天油4号’ABA、IAA、GA 3、ZT含量明显降低;添加紫杉醇后,‘陇油7号’和‘天油4号’ABA、IAA、GA 3、ZT含量明显升高。添加秋水仙碱后,与0℃处理12 h相比,0℃处理24 h时,‘陇油7号’α-tubulin、β-tubulin、MKK2、ICE1、CBF1、BrAFP1的表达量增加,‘天油4号’α-tubulin、β-tubulin、CBF1表达量增加,但MKK2、ICE1、BrAFP1的表达量降低;与20℃处理12 h相比,20℃处理24 h时,‘陇油7号’和‘天油4号’α-tubulin、β-tubulin、MKK2、ICE1、CBF1、BrAFP1的表达量均增加。添加紫杉醇后,与0℃处理12 h相比,0℃处理24 h时,‘陇油7号’α-tubulin、β-tubulin、ICE1、CBF1、BrAFP1的表达量均降低,‘天油4号’α-tubulin、β-tubulin、ICE1、CBF1、BrAFP1的表达量增加;与20℃处理12 h相比,20℃处理24 h时,‘陇油7号’和‘天油4号’α-tubulin、β-tubulin、MKK2、ICE1、CBF1、BrAFP1的表达量均降低。由此可知,微管调节试剂会影响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内源激素的含量及抗寒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萌动种子 低温 内源激素 抗寒基因表达 秋水仙碱 紫杉醇
下载PDF
大豆Hsp20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高温高湿胁迫响应的分析
8
作者 徐乐 何宏泰 +5 位作者 刘浩然 林紫依 刘燕敏 王泽博 魏家萍 刘骕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5-578,共14页
热激蛋白(Hsps)家族中的小热激蛋白(Hsp20)在保护植物免受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大豆Hsp20家族基因的特性及其对高温高湿胁迫的响应,对大豆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进化关系、保守结构域、染... 热激蛋白(Hsps)家族中的小热激蛋白(Hsp20)在保护植物免受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大豆Hsp20家族基因的特性及其对高温高湿胁迫的响应,对大豆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进化关系、保守结构域、染色体位置、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和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并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湘豆3号和宁镇1号两个大豆品种在高温高湿胁迫下不同时间的蛋白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基因组中共查找出33个GmHsp20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并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和亚细胞定位结果分为11个亚族。序列分析表明GmHsp20蛋白表现出较高的结构保守性,含有典型的ACD结构域,32个GmHsp20基因(96.96%)没有内含子,或只有1个内含子。启动子分析表明,GmHsp20基因含有大量与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中MYB数目最多(110)个。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除GmHSP22.6外,其余基因在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GmHSP18.5、GmHSP23.7、GmHSP15.2基因在所有组织中均高度表达。蛋白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宁镇1号和湘豆3号两个品种中,经高温高湿胁迫处理后,GmHSP18.5、GmHSP23.7、GmHSP26.0B、GmHSP17.8、GmHSP25.95个蛋白均上调表达,并且在两个品种间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小热激蛋白家族成员可能参与了大豆对高温高湿胁迫的应答反应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豆小热激蛋白GmHsp20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小热激蛋白Hsp20 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温高湿胁迫 蛋白表达量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抗倒伏性评价及其与株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方新玲 李辉 +9 位作者 魏家萍 董小云 米文博 郑国强 曹小东 李诚德 岳瑶琴 张斌峰 刘高阳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28,共11页
于2018—2019年以44份不同抗倒性的白菜型冬油品系(种)为试材,依据改良倒伏系数(ILC)法对其抗倒伏性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探讨白菜型冬油菜株型、茎秆力学特性、干物质积累量等对其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ILC可将白菜型冬油菜参试... 于2018—2019年以44份不同抗倒性的白菜型冬油品系(种)为试材,依据改良倒伏系数(ILC)法对其抗倒伏性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探讨白菜型冬油菜株型、茎秆力学特性、干物质积累量等对其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ILC可将白菜型冬油菜参试材料聚为3类:Ⅰ类为强抗倒性材料,包含2个品系(种);Ⅱ类为中等抗倒性材料,包含15个品系(种);Ⅲ类材料抗倒性最弱,包含27个品系(种)。聚类结果与田间倒伏分级结果基本吻合,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表明利用ILC评价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倒伏性具有可靠性。与Ⅱ类、Ⅲ类材料相比,抗倒性强的Ⅰ类材料株高显著变矮,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其平均株高和重心高度比倒伏Ⅲ类材料分别降低19.8 cm和17.8 cm。白菜型冬油菜茎秆抗折力在三类材料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抗倒伏Ⅰ类参试材料平均茎秆抗折力是Ⅲ类材料的2.59倍。白菜型冬油菜倒伏系数与株高(r=0.346^(*))、地上部鲜质量(r=0.344^(*))、重心高度(r=0.579^(*))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秆抗折力(r=-0.518^(*))呈显著负相关。与Ⅱ类、Ⅲ类材料相比,Ⅰ类参试材料根长增长38%~41%,根鲜质量增大71%~102%,分枝部位降低32%~44%,一次分枝数增加10%左右、单株角果数增加30%~38%、角果长度增长1%左右、每角粒数增加11%~14%,千粒重增加21%~23%。白菜型冬油菜参试材料抗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植株高度、重心高度、地上部鲜质量、茎秆抗折力等是影响其抗倒伏性的关键因素,株高较小、重心高度较低、茎秆抗折力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更高产抗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倒伏系数 株型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GmHMADP参与高温高湿下大豆种子活力形成及铜镉胁迫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雅婧 周亚丽 +5 位作者 刘骕骦 魏家萍 刘小林 沈英姿 赵海红 麻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642-2654,共13页
【目的】高温高湿、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是制约大豆生产,影响种子发育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大豆GmHMADP的研究,揭示其在重金属镉、铜和高温高湿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以及功能,以期为培育高活力的逆境耐受性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目的】高温高湿、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是制约大豆生产,影响种子发育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大豆GmHMADP的研究,揭示其在重金属镉、铜和高温高湿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以及功能,以期为培育高活力的逆境耐受性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以宁镇1号和湘豆3号2个品种叶片的cDNA为模板,分离大豆GmHMADP全长cDNA序列。通过NCBI网站BLAST对GmHMADP同源性氨基酸序列进行搜索,并用DNAM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同时,以XhoⅠ和SalⅠ为酶切位点构建35S::GmHMADP-GFP融合表达载体,分析其在烟草叶肉细胞的瞬时表达,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GmHMADP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在高温高湿和CuSO_4、CdCl_2处理下的表达进行分析。以XbaⅠ和Bam HⅠ为酶切位点,利用p BI121载体,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将GmHMADP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过表达,获得3个纯合的T3转基因株系,对高温高湿胁迫下拟南芥的种子活力以及过表达拟南芥植株对铜、镉胁迫的耐受性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大豆GmHMADP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包含1个99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GmHMADP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特征序列CXXC。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mHMADP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上。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GmHMADP在宁镇1号和湘豆3号2个品种的发育和成熟中的种子中表达量较高。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在宁镇1号种子中,高温高湿胁迫48、96和168 h后,GmHMADP的表达量显著(P<0.01)升高;在抗性品种湘豆3号中,该基因在处理24、48、96和168 h时表达量显著(P<0.01)升高;湘豆3号中,GmHMADP的表达量在不同浓度Cu^(2+)、Cd^(2+)的诱导下均显著(P<0.01)升高;而宁镇1号中,GmHMADP的表达量仅在50μmol·L^(-1) Cu^(2+)和200μmol·L~(^(-1)) Cd^(2+)处理下显著(P<0.01)升高。GmHMADP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经高温高湿胁迫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活力均显著(P<0.01)高于野生型植株;经Cu、Cd胁迫后,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根长和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野生型植株。【结论】GmHMADP参与高温高湿胁迫下种子活力的形成并响应Cu、Cd胁迫,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HMADP可提高拟南芥的种子活力以及对Cu、Cd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HMADP 高温高湿 CU CD 种子活力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喷施乙烯利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林芝 魏家萍 +4 位作者 贾彦凤 刘小林 张海清 王明 麻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6,共9页
【目的】为解决我国南方温敏核不育水稻制种过程中遇低温易发生育性转换问题,对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低温诱导并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探讨其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和准S为材料,... 【目的】为解决我国南方温敏核不育水稻制种过程中遇低温易发生育性转换问题,对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低温诱导并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探讨其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和准S为材料,在育性敏感时期对其进行连续7 d冷灌池低温(22.5℃)诱导并分别喷施乙烯合成促进物质乙烯利和抑制物质二氧化氯溶液,统计花粉可染率及套袋自交结实率,对乙烯合成关键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分离并分析了乙烯合成途径关键酶OsA CO5和Os ACS5的启动子。【结果】在22.5℃低温诱导条件下,株1S和准S连续7 d喷水处理后的可染花粉率分别是4.3%和8.9%,套袋结实率分别是1.6%和2.5%;与喷水对照相比,喷施1600 mg/L乙烯利,株1S和准S可染花粉率分别下降3.3和7.2个百分点,且都无结实;喷施1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的株1S和准S可染花粉率分别上升3.5和3.3个百分点,套袋结实率分别上升0.78和0.52个百分点。在低温诱导条件下(以喷水为对照),连续7 d喷施1600 mg/L乙烯利时,株1S和准S幼穗中OsA CO5和OsA CS5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是对照(喷水)的1.19、1.24(株1S)和1.24、1.1(准S)倍;连续7 d喷施1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时,株1S和准S幼穗中Os ACO5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而株1S和准S中OsA CS5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是对照(喷水)的93%和89%。与正常大田温度相比,在22.5℃低温诱导7 d时,喷水、喷施1600 mg/L乙烯利及1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处理分别会导致株1S和准S幼穗中OsA CO5和Os ACS5基因下调表达。此外,发现OsA CO5和OsA CS5的启动子除含TATA盒和CAAT盒等基本结构以外,还含有多个组织特异表达及乙烯调控顺式作用元件。【结论】低温诱导条件下,在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喷施1600 mg/L乙烯利可抑制育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水稻 低温诱导 乙烯利 育性分析
下载PDF
北方强冬性区白菜型冬油菜临界安全越冬率及产量补偿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国强 刘自刚 +9 位作者 魏家萍 李诚德 曹小东 方新玲 董小云 李辉 米文博 徐春梅 徐明霞 邹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8,共10页
以3个不同抗寒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模拟不同越冬条件下,探讨越冬率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产量、株型性状、角粒性状、生育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越冬率在30%~100%范围内,随越冬率的增加,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 以3个不同抗寒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模拟不同越冬条件下,探讨越冬率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产量、株型性状、角粒性状、生育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越冬率在30%~100%范围内,随越冬率的增加,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陇油7号、冬油2号越冬率为85%时产量分别为4462.2 kg·hm^(-2)和4057.0 kg·hm^(-2),达到最高值;天油4号越冬率为90%时产量最高,为3591.8 kg·hm^(-2)。方差分析表明,陇油7号和天油4号越冬率大于75%,冬油2号越冬率大于70%时,越冬率变化对其产量水平无显著影响,而越冬率低于这一阈值时,其产量显著降低。回归分析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变化与植株分枝部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株分枝数、角果长度和数量、粒数和粒重、单株重量等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角果和侧枝的干鲜质量及蔗糖含量与越冬率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因此,冬前播种密度保持在65万株·hm^(-2)时,我国北方强冬性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临界值范围为70%~75%,不同品种的安全临界越冬率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白菜型冬油菜的分枝和结实性能,对返青群体不足导致的产量损失具有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临界安全越冬率 产量 农艺性状 补偿效应 北方强冬性区
下载PDF
斜纹夜蛾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丽丽 武怡琼 +3 位作者 杨正飞 郭丽 魏佳平 阚云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4-89,共6页
为分析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JHEH)基因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SlJHE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进行原核表达。SlJHEH基因开放阅读框... 为分析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JHEH)基因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SlJHE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进行原核表达。SlJHEH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389 bp,编码46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2 ku,等电点为8. 68。氨基酸序列存在催化三联体Asp226、Glu402和His429氨基酸残基及阴氧离子洞Tyr297、Tyr372和HGWP花样结构氨基酸残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Sl JHEH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JHEH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78%。将SlJHEH的编码区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ET32aSlJHEH,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斜纹夜蛾JHE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且准确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下载PDF
强冬性区白菜型冬油菜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国强 郭敏明 +11 位作者 魏家萍 米文博 徐春梅 徐明霞 邹娅 曹小东 方新玲 崔小茹 董小云 米超 陈其鲜 刘自刚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31,共9页
以11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探讨白菜型冬油菜由传统种植区(天水)北移至强冬性区种植后,品种(系)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与原产区(天水)相比,北移种植后植株变矮、分枝降低、主花序长度变短、主花序角果减少、根部... 以11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探讨白菜型冬油菜由传统种植区(天水)北移至强冬性区种植后,品种(系)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与原产区(天水)相比,北移种植后植株变矮、分枝降低、主花序长度变短、主花序角果减少、根部变小、全株角果数表现出减少的趋势、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增多,株形变差;角果长度、角粒数、根长等性状有所改善;茎直径与根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与主花序角果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硬脂酸、亚油酸、廿碳烯酸、芥酸和含油量均呈降低趋势,硫苷除会宁试点外其它各点表现出降低趋势,棕榈酸、油酸、亚麻酸呈上升趋势;产量除会宁试点外,其它各点表现降低的趋势,且产量性状对全株角果数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本研究结果能够为白菜型冬油菜的北移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灰茶尺蠖EgSCP2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丽 武怡琼 +5 位作者 魏佳平 刘梦丽 薛竞帆 靳爽 王玲 乔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122,共9页
【目的】制备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固醇转运蛋白(SCP)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灰茶尺蠖SCP2蛋白在灰茶尺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SCP2对胆固醇的转运和利用机制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灰茶尺蠖5... 【目的】制备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固醇转运蛋白(SCP)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灰茶尺蠖SCP2蛋白在灰茶尺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SCP2对胆固醇的转运和利用机制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灰茶尺蠖5龄1d幼虫中肠c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EgSCP2片段,将EgSCP2目的片段连入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准确性及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以测序正确的EgSCP2基因片段为模板,扩增EgSCP2的开放阅读框,通过BamHⅠ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离心收集并超声波破碎菌体,取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SDS-PAGE检测,在不同温度、不同IPTG终浓度条件下优化EgSCP2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经Ni-NTA树脂层析柱纯化得到EgSCP2重组蛋白。将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EgSCP2血清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了该血清抗体的效价,并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EgSCPx和EgSCP2蛋白在灰茶尺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得到EgSCP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441bp,编码146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6ku。优化蛋白诱导条件的试验表明,28℃、IPTG浓度为1.0mmol/L时,EgSCP2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该条件下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EgSCP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4ku,其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且其在上清液和沉淀中均有表达。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兔抗EgSCP2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效价达到1∶256000。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58kuEgSCPx在5龄2d灰茶尺蠖的表皮、脂肪体和中肠均有表达,且在中肠的表达量远高于表皮和脂肪体;16kuEgSCP2仅在表皮和脂肪体中表达。58kuEgSCPx蛋白在4龄和5龄灰茶尺蠖的幼虫中肠大量表达,在蛹期少量表达,在成虫期几乎不表达。【结论】纯化获得了EgSCP2重组蛋白,其最优表达条件为温度28℃、IPTG终浓度1.0mmol/L;制备了高效价的灰茶尺蠖EgSCP2多克隆抗体,明确了灰茶尺蠖EgSCPx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固醇转运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组织表达
下载PDF
山楂粉火麻仁酥性饼干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思沅 韦佳萍 +1 位作者 苏辉兰 谭韩英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4期95-99,共5页
在普通酥性饼干制作基础上,以山楂粉、火麻仁作为添加物,对山楂粉火麻仁酥性饼干进行研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楂粉、火麻仁、调和油、糖粉4个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得出山楂粉火麻仁酥性饼干最佳口感配方:以... 在普通酥性饼干制作基础上,以山楂粉、火麻仁作为添加物,对山楂粉火麻仁酥性饼干进行研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楂粉、火麻仁、调和油、糖粉4个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得出山楂粉火麻仁酥性饼干最佳口感配方:以低筋面粉100 g为基准,山楂粉10 g、调和油30 g、火麻仁20 g、糖粉30 g、全蛋液30 g、小苏打2 g、盐1.5 g。此配方所制作出的饼干的色泽、口感、酥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粉 火麻仁 酥性饼干
原文传递
质膜流动性调节剂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苗抗寒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杨学珍 徐明霞 +3 位作者 董小云 魏家萍 赵彩霞 刘自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71-3380,共10页
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采用膜流动性调节剂溶液处理萌动种子,检测低温下5 d龄种子苗质膜完整性、生理生化特性、抗寒关键基因表达等变化,分析膜试剂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苗抗寒性的影响,为油菜出苗期抗寒防冻措施制定提供依... 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采用膜流动性调节剂溶液处理萌动种子,检测低温下5 d龄种子苗质膜完整性、生理生化特性、抗寒关键基因表达等变化,分析膜试剂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苗抗寒性的影响,为油菜出苗期抗寒防冻措施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处理)相比,4%膜固化剂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处理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后,低温下种子苗相对电导率明显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APX)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表明4%DMSO溶液处理能够有效增强低温下种子苗过氧化物清除和渗透调节能力,防止质膜过氧化,保持质膜结构完整性。而0.15%膜流化剂苯甲醇(BA)溶液具有与DMSO反向的作用效果。4%DMSO处理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后,与常温条件下相比,低温下5 d龄种子苗中Ca^(2+)离子通道膜蛋白6、Ca^(2+)离子通道膜蛋白16、膜联冷应答蛋白激酶、冷信号通路关键调控因子ICE1、CBF1的表达量总体均呈明显上调趋势,抗冻蛋白BrAFP1表达显著上调。因此,4%DMSO处理可明显改善低温下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苗生理生化性能、促进抗寒关键基因表达。研究结果对冬油菜的耐寒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膜试剂 种子苗 生理生化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