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对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评估价值及风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许小兰 窦斌 +3 位作者 杨斐 魏文鑫 朱晓宁 刘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模式对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F)的评估价值及风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HAPVF和非HAPVF患者各60例,分别为HAPVF组和非HAPVF组,行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CT征象差异。以DSA为金标准,对比... 目的:探讨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模式对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F)的评估价值及风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HAPVF和非HAPVF患者各60例,分别为HAPVF组和非HAPVF组,行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CT征象差异。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双动脉期对HAPVF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对HAPVF分型的诊断准确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APVF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预测HAPVF的价值。结果:双动脉期诊断HAPV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分型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单独2期(均P<0.05)。2组肝癌大小、包膜类型、门静脉癌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癌大小、包膜类型、门静脉癌栓均是HAPV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单因素预测HAPVF效果最好的是包膜类型,其次是门静脉癌栓,再次是肝癌大小。综合多因素联合预测分析显示,肝癌大小+包膜类型+门静脉癌栓预测效果最好。结论: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模式对HAPVF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且在HAPVF分型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HAPVF的临床及影像学征象具有一定特点,其中肝癌大小、包膜类型、门静脉癌栓均是HAPVF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预测效果最好,能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动脉期增强扫描 肝动脉-门静脉瘘 评估价值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
2
作者 赵蒙天 宋丹 +2 位作者 张钰恒 魏文新 王晓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的数据变化特点,探讨分娩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5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及出生后7 d... 目的 通过分析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的数据变化特点,探讨分娩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5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及出生后7 d的aEEG资料,分析带宽、睡眠周期、边界电压及背景活动,对比产前2周内曾应用地塞米松与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aEEG数据资料。结果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纳入30例晚期早产儿,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组纳入2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aEEG参数比较中,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患儿活动睡眠期的上边界电压低于未应用组,活动睡眠期及安静睡眠期的下边界电压高于未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7 d的aEEG参数对比中,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患儿活动睡眠期及安静睡眠期的下边界电压高于未应用组,安静睡眠期的带宽窄于未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背景活动与睡眠周期的比较中,两组患儿在不同aEEG采集时间段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使晚期早产儿的脑电活动更为成熟,促进了晚期早产儿脑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振幅整合脑电图 晚期早产儿
下载PDF
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达 崔良 +8 位作者 翟剑锋 霍宗超 曹其亮 周广基 李乙鑫 魏文新 杨立浩 王龙玉 张恒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中的最适Fe^(0)和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最佳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出水BOD^(5)/COD_(Cr)(B/C)值、体系中亚铁和总铁含量以及·O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0)...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中的最适Fe^(0)和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最佳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出水BOD^(5)/COD_(Cr)(B/C)值、体系中亚铁和总铁含量以及·O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0)类Fenton体系中,最适Fe^(0)投加量为6.59 g/L,H_(2)O_(2)投加量为3.33 g/L,初始pH=3,处理时间为50 min,COD_(Cr)去除率达到42.50%。相比于传统Fenton体系,Fe^(0)类Fenton体系COD_(Cr)去除率提高了约17%,出水B/C值达到0.34,加速了·OH的产生,H_(2)O_(2)添加量明显减少,铁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含铁污泥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间体废水 传统Fenton Fe^(0)类Fenton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强震震间晚期综合判定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志刚 武艳强 +25 位作者 季灵运 刁法启 石富强 李玉江 龙锋 张辉 朱良玉 陈长云 王武星 魏文薪 王芃 刘晓霞 刘琦 潘正洋 尹晓菲 刘月 冯蔚 邹镇宇 曹建玲 徐晶 韩立波 程佳 鲁人齐 徐岳仁 李西 孙鑫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43-4658,共16页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研究基础.虽然地震短临预测仍存在诸多科学难题,但最近20年来全球若干强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放宽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有些方法也可用于强震震间晚期的判定.本文以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391条断层段为研究目标,利用地震地质的强震破裂空段、大地测量的断层运动闭锁段、地震活动的中小地震稀疏段、数值模拟的库仑应力增强显著段等方法,综合判定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可能处于震间晚期的主要断层段.本文结果仅是初步结果,该结果的可靠程度有赖于监测条件,其科学性有赖于大陆型强震孕育发生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水平,虽然本文尝试给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震间晚期判定结果,但其结果可靠程度、精细程度等均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从断层孕震阶段判定需求的角度,本文尝试给出大陆型震源物理模型的具体基础模型,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望更多地震学家关注大陆型强震的物理机制及其预测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带 强震震间晚期 强震破裂空段 断层运动闭锁 中小地震活动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物理观测的地震概率预测方法在川滇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芃 邵志刚 +2 位作者 刘琦 魏文薪 尹晓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48-3463,共16页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评估对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量化地震危险性的有效手段.这一方法要求使用可获得的最佳资料来计算地震的长期发生率.通过对比美国加州地区与我国川滇地...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评估对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量化地震危险性的有效手段.这一方法要求使用可获得的最佳资料来计算地震的长期发生率.通过对比美国加州地区与我国川滇地区积累的资料发现,目前川滇地区的资料积累水平与加州地区正在使用的第三版加州地震破裂预测模型(UCERF3)的要求还有差距,但已可进行多学科综合地震概率计算.通过收集川滇地区地震地质、大地测量和测震学等资料,计算了川滇菱形块体及周边地区不同震级地震的长期发生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未来30年泊松与非泊松分布下峰值地表加速度超越概率的分布.结果显示,在目标峰值加速度较低时,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小金河断裂带等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带均具有较高的超越概率;在目标峰值加速度较高时,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鲜水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北段和南段以及莲峰-昭通断裂带仍具有较高的超越概率,但其中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中段概率相对较低.最后通过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结果对比,讨论了结果异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菱形块体 多学科资料 综合地震概率预测 峰值地表加速度
下载PDF
GNSS在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在森 武艳强 +4 位作者 邹镇宇 方颖 魏文薪 刘晓霞 赵静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3-707,共15页
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高精度的观测结果,为强震变形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约束。本文针对GNSS技术在中国大陆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断裂带滑动特征描述、变形场动态演化解析、应变集中... 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高精度的观测结果,为强震变形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约束。本文针对GNSS技术在中国大陆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断裂带滑动特征描述、变形场动态演化解析、应变集中过程识别、潜在震源危险程度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典型震例总结了GNSS资料在长、中、短临不同的地震预测阶段的应用。针对地震中长期预测,基于构造动力过程给出了强震危险性时空逼近的科学思路,即"板块边界动力作用—大-中尺度动态形变场—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孕震危险段中短期危险性的时空逼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GNSS监测能力提升、地震孕育过程相关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信息获取、GNSS多参量动力学模型构建及产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发展展望。总体而言,GNSS技术的应用显著增强了我国地震预测的地壳形变观测基础支撑,丰富了对大陆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的科学认识,推动了大陆地震预测科学思路和预测方法的发展,并促进了地震预测由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变形过程 GNSS应变率场 断层闭锁程度 强震孕育晚期 强震物理预测
下载PDF
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中源地震对新疆强震活动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宋春燕 聂晓红 +1 位作者 魏文薪 向元 《华南地震》 2022年第4期20-25,共6页
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西缘,是大陆内部中源地震最为活跃的区域。该地区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向北的主动推挤,是形成这一区域应力场的动力源,通过分析新疆及周边地区的构造背景和动力环境,认为新疆地... 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西缘,是大陆内部中源地震最为活跃的区域。该地区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向北的主动推挤,是形成这一区域应力场的动力源,通过分析新疆及周边地区的构造背景和动力环境,认为新疆地区强震活动主要受兴都库什—帕米尔构造结的动力作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的7级以上中源地震活动与新疆地区强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2015以来,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推挤作用持续增强,需关注新疆地区发生强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都库什—帕米尔 中源地震 新疆强震
下载PDF
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魏文鑫 任延德 +3 位作者 付圣莉 伍晓慧 李向荣 王成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预测因素及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明,AM组与SFT/HPC组患者的年龄、大小、NT1WI、NT2WI、NDWI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表明AM与SFT/HPC之间血管流空、骨质破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尾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年龄、NT1WI、NT2WI及血管流空是SFT/HPC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NT1WI、NT2WI可以用来鉴别SFT/HPC与AM,鉴别阈值分别为0.7513、1.7425。结论SFT/HPC与AM的MRI征象具有重要价值,年龄、NT1WI值、NT2WI值、血管流空是SPF/HPC的独立预测因素,NT1WI值越高、年龄及NT2WI值越低的患者诊断为SPF/HPC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郭云飞 魏雯欣 +2 位作者 胡楠楠 李明辉 李建玲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每组50例。试验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ug·kg^(-1)·h^(-1),维持至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每组50例。试验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u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空白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0.9%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入室(T_(0))、切皮(T_(1))、开始切肝(T_(2))、切肝完成(T_(3))、术毕(T_(4))的MAP、HR。持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计算术中rSO2平均值(rSO_(2))、术中rSO_(2)最小值(rSO_(2min))、rSO_(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O_(2%max))。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进行MMSE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isfunction,POCD)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T_(2)、T_(3)的MAP明显高于空白组,HR明显低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4)时间点,试验组rSO_(2%max)明显低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SO_(2min)和rS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OCD发生率明显少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空白组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使脑氧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不影响恢复质量,术后并发症少,对术后认知功能无影响,降低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肝切除术 脑氧饱和度 术后认知 老年
下载PDF
基于高分7号立体像对和无人机航测影像的闹中断裂几何展布和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达 胡朝忠 +11 位作者 田勤俭 杨攀新 梁朋 崔腾发 魏文薪 张彦博 黄峰 赵峥 吕晓健 黄振伟 刘大庆 蒲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79-82,共4页
1研究背景澜沧江断裂、怒江断裂、金沙江断裂、德钦-中甸断裂相互交接的芒康、盐井、碧土地区(图1)最新活动的断裂展布位置和活动特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的构造变形模式和保障滇藏铁路、川藏铁路、梯级水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安全具... 1研究背景澜沧江断裂、怒江断裂、金沙江断裂、德钦-中甸断裂相互交接的芒康、盐井、碧土地区(图1)最新活动的断裂展布位置和活动特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的构造变形模式和保障滇藏铁路、川藏铁路、梯级水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钟康惠等,2004)。然而,由于该区域位于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野外考察研究难度大,活动断裂研究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 闹中断裂 三维影像 活动构造解译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海上风电五桩导管架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小飞 陈锋 +3 位作者 羌祁民 韦文鑫 黄以会 王晓丹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4,共7页
高效化焊接技术是当前焊接领域的热点研究。阐述的海上风电五桩导管架焊接工艺试验,母材为Q345E-Z25钢,用GMAW+SAW和FCAW两种焊接方法进行了详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MAW+SAW和FCAW两种焊接方法的力学性能均... 高效化焊接技术是当前焊接领域的热点研究。阐述的海上风电五桩导管架焊接工艺试验,母材为Q345E-Z25钢,用GMAW+SAW和FCAW两种焊接方法进行了详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MAW+SAW和FCAW两种焊接方法的力学性能均满足工况使用要求,同时"GMAW+SAW"比传统的"SAW+清根+SAW"方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场外的FCAW用1.4mm焊丝比常用1.2mm焊丝熔化速度快且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车间流水线上的高效节能焊接和场外总装手工气保焊全位置灵活性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 厚板 X形坡口 V形坡口 GMAW+SAW FCAW
下载PDF
Cognitions and questions regarding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location forecasts of strong earthquakes 被引量:1
12
作者 wei wenxin Jiang Zaisen Wu Yanqi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data to analyze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unlun Ms8.1 and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s, we review the main research developments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data to analyze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unlun Ms8.1 and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s, we review the main research developments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 and the mechanism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using crustal deformation data from recent periods, and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cientific approaches adopted by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We then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with respect to slip and dip-slip faul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preparation, research focus should be expanded from fault-scale to larger scale regions. Furthermore,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 preparation must be considered as a multiscale, spatial-temporal proces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criteria for strong earthquake foreca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Active fault Focal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strain and fault movement in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1
13
作者 Zhao Jing Jiang Zaisen +2 位作者 Wu Yanqiang Liu Xiaoxia wei wenx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during the two periods 1999--2007 and 2007--2009 are analyzed with a block deformation model and GPS velocity profi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ion of 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during the two periods 1999--2007 and 2007--2009 are analyzed with a block deformation model and GPS velocity profi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rate of the Northwest-Sichuan block - the Mid-Yunnan block - the Southwest-Yunnan block was characterized by a clockwise rotation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Anninghe and the Zemuhe faults had some shear-strain accumulatio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Xiaojiang fault had mainly strike-slip movement, while the northern segment was mainly accumulating strain. The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had some influence on the mid-southern segment of the Lijiang-Xiaojinhe fault, the Anninghe fault and the Jinshajiang fault, but not the Zemuhe fault, the Xiaojiang fault and the Red River fault as mu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velocity field Wenchuan earthquake strain status of blocks fault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经典名方养胃汤的关键信息考证
14
作者 梁绿圆 曹佳蕾 +6 位作者 王艺萍 耿萌萌 朱路君 魏文希 魏炳琦 史文丽 马丙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57,共11页
《证治准绳》记载的养胃汤善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疟疾等,现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发现《证治准绳》养胃汤类方众多,与《证... 《证治准绳》记载的养胃汤善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疟疾等,现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发现《证治准绳》养胃汤类方众多,与《证治准绳》养胃汤交织衍化且临床应用广泛,为厘清其历史沿革和衍化脉络,对养胃汤及其类方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并对方义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功效主治等关键信息进行考证分析。该研究共获取《证治准绳》养胃汤数据896条,经筛选纳入26条有效数据,涉及中医古籍17部,另纳入《证治准绳》养胃汤类方有效数据29条,涉及23部古籍供脉络梳理。考证发现,养胃汤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之“人参养胃汤”,并沿用至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应用,因而流传版本较多。经对比分析,历代《证治准绳》养胃汤方剂组成较为统一,其药物基原和炮制方法基本清晰,建议“清半夏、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水制)各37.3 g,橘红27.98 g,藿香叶、草果、茯苓、人参各18.65 g,炙甘草9.33 g。上述药物粉碎为粗粒,每服14.92 g,以水450 mL,生姜7 g,乌梅2 g,煎至270 mL,热服”。《证治准绳》养胃汤具有温中解表,燥湿除疟之效,主治病证广泛,如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等脾胃不和之症及各类疟疾。现代临床未见有《证治准绳》所载养胃汤相关报道,故需加大对该方的挖掘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养胃汤 考证 《证治准绳》 关键信息 香砂养胃汤 藿香养胃汤
原文传递
基于AMPK/GSK-3β/Nrf2信号通路探讨补骨脂相反相成配伍减毒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婧 卫文鑫 +9 位作者 李星雨 陈思凯 张萌萌 李瑶 董泰玮 高峰 李敏 奚苗苗 谢允东 卫培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5-675,共11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的反成配伍对大鼠肝脏的减毒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骨脂组、补骨脂+制何首乌1∶1组、补骨脂+制何首乌1∶2组、补骨脂+制何首乌2∶1组、补骨脂+熟地黄1∶1组、补骨脂+五味... 目的探讨补骨脂的反成配伍对大鼠肝脏的减毒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骨脂组、补骨脂+制何首乌1∶1组、补骨脂+制何首乌1∶2组、补骨脂+制何首乌2∶1组、补骨脂+熟地黄1∶1组、补骨脂+五味子1∶1组,每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他组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制备肾阳虚大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注射14 d。大鼠建立肾阳虚模型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各组给药剂量均为12.6 g/kg,连续灌胃4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实时荧光PCR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Nrf2信号通路中磷酸化AMPK(p-AMPK)、磷酸化GSK-3β(p-GSK-3β)、Nrf2、HO-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补骨脂组比较,补骨脂与补阴药制何首乌、熟地黄及五味子配伍后大鼠肝小叶结构改善,炎性浸润细胞减少。与补骨脂组比较,补骨脂+制何首乌1∶2组、补骨脂+熟地黄1∶1组、补骨脂+五味子1∶1组大鼠血清中AST、ALT、ALP、DBIL、TBIL水平均降低(P<0.01);补骨脂+制何首乌1∶2组大鼠肝组织SOD、GSH-Px、MDA的表达改善(P<0.01);补骨脂+制何首乌1∶2组Nrf2、HO-1、NQO1 mRNA水平上调(P<0.01),Keap1 mRNA水平下调(P<0.01);补骨脂+制何首乌1∶2组、补骨脂+制何首乌2∶1组、补骨脂+熟地黄1∶1组、补骨脂+五味子1∶1组p-AMPK、p-GSK-3β、Nrf2、HO-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结论补骨脂配伍补阴药制何首乌、熟地黄及五味子可改善补骨脂所致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GSK-3β/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状态来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补骨脂与何首乌配伍比例1∶2减毒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反成配伍 肝毒性 AMPK/GSK-3β/Nrf2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左旋龙脑与左旋樟脑配伍对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艺伦 连佳宁 +5 位作者 皇冯玉 卫文鑫 张萌萌 卫培峰 董泰玮 缪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607-2612,共6页
目的:探究左旋龙脑与左旋樟脑不同配比(以下统称为L-Z x∶y)对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大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L-Z 1... 目的:探究左旋龙脑与左旋樟脑不同配比(以下统称为L-Z x∶y)对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大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L-Z 1∶0、9∶1、8∶2、7∶3、6∶4、 5∶5、0∶1组,共10组。连续预防性给药3 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线栓法建立pMCAO模型,记录苏醒时间;根据Longa、mNss评分法对大鼠术后24 h和96 h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后麻醉处死取大脑;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皮层、海马CA1区的病理学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模型组在苏醒时间、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以及缺血侧皮层和海马CA1区的病理变化方面均显著增加。与溶剂+模型组比较,L-Z 7∶3组极显著延长了大鼠的苏醒时间(P<0.01);L-Z 6∶4组显著降低大鼠Longa评分(P<0.05);L-Z 8∶2、L-Z 7∶3、L-Z 0∶1组显著降低大鼠mNss评分(P<0.05),L-Z 6∶4组极显著降低大鼠mNss评分(P<0.01);L-Z 1∶0组和尼莫地平组显著降低了大鼠的脑梗死面积(P<0.05),L-Z 6∶4组极显著降低了大鼠脑梗死面积(P<0.01);病理形态学显示尼莫地平和L-Z 6∶4组能减缓局部缺血所致的脑组织坏死。结论:左旋龙脑和左旋樟脑组改善了p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脑梗死面积,对pMCAO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其中L-Z 6∶4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左旋龙脑 左旋樟脑 冰片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miR-876-3p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表达分析
17
作者 魏文新 梅花 +3 位作者 刘春枝 张艳波 张钰恒 王晓丽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通过高氧诱导建立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动态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肺组织中miR-876-3p的表达,探讨miR-876-3p在B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氧组(FiO 260%)及空气组(... 目的:通过高氧诱导建立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动态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肺组织中miR-876-3p的表达,探讨miR-876-3p在B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氧组(FiO 260%)及空气组(FiO 221%)。分别于生后第1、7、14、21天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876-3p的表达。结果:生后21 d内,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高氧组大鼠较空气组大鼠一般生长情况差,体重低[14 d:(35.46±1.62)g比(37.08±1.25)g;21 d:(51.92±1.83)g比(58.87±2.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4、21天,高氧组大鼠辐射状肺泡计数较空气组大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14、21天,空气组大鼠与高氧组大鼠肺泡间隔厚度相比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miR-876-3p的表达在生后第7、14、21天较同时间点空气组明显降低[7 d:(14.97±1.13)比(16.64±0.89);14 d:(11.92±0.71)比(16.85±0.79);21 d:(11.39±0.79)比(17.52±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通过高氧诱导可构建新生大鼠新型BPD模型,该模型中miR-876-3p的表达水平降低,其差异性表达可能在BPD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miR-876-3p 新生大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新生儿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1例
18
作者 张钰恒 梅花 +3 位作者 朝鲁门其其格 赵蒙天 魏文新 张亚昱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8期496-497,共2页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同步电复律失败后予地高辛、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后病情反复,追加地高辛剂量后好转,联合药物治疗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早期预测价值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文新 闫菲 +5 位作者 曹晓梅 刘春枝 刘春丽 张利峰 王晓丽 李惠贤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治,并完善GMs质量...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治,并完善GMs质量评估且随访至12月龄的高危儿,应用临床对脑瘫患儿的诊断标准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评定12月龄高危儿的运动发育结局,进而评价GMs扭动运动阶段异常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96例高危儿中,扭动运动阶段[痉挛-同步性GMs(cramped synchronized,CS)+单调性GMs(poor rep-ertoire,PR)]对运动发育迟缓、脑瘫的预测效度分别为敏感度94.44%、特异度23.03%、阳性预测值11.04%、阴性预测值97.62%;敏感度100%、特异度21.88%、阳性预测值2.60%、阴性预测值100%.其中扭动运动(PR)对运动发育迟缓和脑瘫的预测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92.31%、100%和98.18%、100%;扭动运动(CS)对运动发育迟缓和脑瘫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100%、95.81%、100%和100%、95.31%、100%.结论GMs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具有较高可信度,尤其痉挛-同步性GMs对运动发育迟缓及脑瘫患儿的早期筛查具有较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扭动运动 运动发育结局 预测效度 高危儿
原文传递
UW液在大鼠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亿卿 周志强 +7 位作者 李桂珍 柴密 李果 栗利 魏文鑫 芦笛 姜伟乾 韩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UW液在大鼠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求简单易行的离体断肢的理想保存方法。方法2017年9月-2018年1月,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120只,体质量320~350g,按断肢保存开始到再植术中血管吻合通畅的时间间隔,随机分成12h、20h、28h... 目的探讨UW液在大鼠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求简单易行的离体断肢的理想保存方法。方法2017年9月-2018年1月,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120只,体质量320~350g,按断肢保存开始到再植术中血管吻合通畅的时间间隔,随机分成12h、20h、28h和36h组,每组均设对照(n=15只),即4个时间的实验组为B、D、F、H组,相应时间的对照组为A、C、E、G组。4个对照组将离体断肢放在4℃冰箱低温保存;4个实验组将离体断肢灌注UW液后置于4℃冰箱低温保存。保存一定时间后行断肢再植手术,术中股动、静脉吻合后即刻行血管通畅情况检测:术后观察各组的断肢再植成活率:断肢再植术后第3天取胫后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Image-pEOPlus6.0的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细胞面积;电镜观察骨骼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中A、C、E对照组和B、D、F实验组股动、静脉通畅率均为100%,G、H两组断肢血管发生明显改变,通畅率显著下降.36h两组再植术成活率均为0。术后实验组应用Uw液灌注的离体断肢在12h、20h和28h再植成活率分别为93.33%、80.00%和53.33%,均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的成活率分别为53.33%、40.00%和1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Uw液保存的骨骼肌组织水肿情况较对照组轻,细胞面积比例大(12h:69.49±8.57vs.44.75±6.34;20h:56.34±7.73vs.36.69±5.74;28h:45.76±8.23vs.31.49±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的肌原纤维、间质组织及线粒体等损伤较对照组轻。结论将器官保存液UW液和低温保存结合在一起.可以妥善的保存离体断肢。延长再植时限.争取较好的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液 骨骼肌 器官保存 断肢再植术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