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数据集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路 肖燚 +8 位作者 郑华 徐卫华 逯非 江凌 饶恩明 肖洋 吴炳方 曾源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4期138-150,共13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形成并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是测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价值的重要指标。采用科学方法模拟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对掌握当前我国生态本底状况,识别生态保护重要区,从而有效支持生态管理决策...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形成并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是测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价值的重要指标。采用科学方法模拟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对掌握当前我国生态本底状况,识别生态保护重要区,从而有效支持生态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遥感地物分类数据为基础,根据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水量平衡方程、风动模型等生态过程模拟方法,通过汇总文献和地面监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模拟了我国2010年生态系统提供食物生产、土壤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碳固定6种功能的空间分布,形成了分辨率250 m的空间数据集。能够为我国的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红线等国家尺度生态保护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食物生产 土壤保持 水源涵养 防风固沙 生物多样性 碳固定 中国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文文 曾源 +3 位作者 刘宇 衣海燕 吴炳方 鞠洪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7,共11页
【目的】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0和2015年3期30 m分辨率国产环境灾害卫星HJ-1 A/B CCD以及Landsa... 【目的】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0和2015年3期30 m分辨率国产环境灾害卫星HJ-1 A/B CCD以及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覆被,并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结果】3期土地覆被数据精度(K)分别为89. 4%、86. 9%和84. 4%,2000年用户精度为98%,2010年用户精度为96%,2015年用户精度为94%。土地覆被监测结果表明,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项目实施影响,2000—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增幅达9. 5%,增加面积主要来自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然而,随着水源区大规模移民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也使得约4 547 km^2的森林转化为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市统计分析表明,十堰市和安康市森林面积增量最大,均超过1 300 km^2,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显著。2000—2015年,水源区植被覆盖度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幅达25. 4%,且植被覆盖度在0. 6以上的森林面积比例3期均超过70%。【结论】近15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面积和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加显著,森林密度得到提升,高密度的森林植被能够在地表形成植被保护层,降低水源区发生水力侵蚀和沟渠侵蚀的风险,从而提高水源区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植被覆盖度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面向对象分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预警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景 肖燚 +2 位作者 孔令桥 吴炳方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684-6694,共11页
为研究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预警,以已有的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为基础,核算了该地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及演变趋势,并结合县域实际存栏量,划定了草地承载力的预警等级。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整体呈... 为研究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预警,以已有的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为基础,核算了该地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及演变趋势,并结合县域实际存栏量,划定了草地承载力的预警等级。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格局,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是该地区草地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2)2000—2015年,青藏高原理论载畜量由8614.89万羊单位增至9451.53万羊单位;(3)青藏高原整体处于超载状态,2000—2010年超载状况加剧,至2015年超载状况稍有缓解,草畜平衡指数由67.88%增至79.90%,再降至67.91%。目前亟需优先控制72个红色预警县(超载状态正在加剧)的牲畜存栏量,避免超载状况进一步恶化。未来需要通过控制牲畜存栏量、调整畜牧区发展布局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等多项措施的结合来改善青藏高原地区的草地承载状况,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承载力 预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三江源大型食草动物数量无人机自动监测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方明 朱伟伟 +1 位作者 吴炳方 赵新全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0-457,共8页
应用无人机进行动物调查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缺乏有效的自动处理图像方法,使得目视解释的工作量较大。为研究快速与准确估算三江源区域大型食草动物数量的方法,本文使用两种无人机进行7个站点的遥感影像采集。首先对无人机影像进行灰度... 应用无人机进行动物调查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缺乏有效的自动处理图像方法,使得目视解释的工作量较大。为研究快速与准确估算三江源区域大型食草动物数量的方法,本文使用两种无人机进行7个站点的遥感影像采集。首先对无人机影像进行灰度化,使矩阵维数下降但梯度信息仍然保留,使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其次对影像开展高斯滤波,高斯滤波将数据进行能量转化,排除掉属于低能量部分的噪声;第三开展阈值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采用样本中动物形态学特征开展形态运算,先用开运算消除小物体尽可能排除干扰,同时不误删牲畜,再用闭运算排除小型黑洞将同一对象连通不重复计数;最后从二值图像中检索轮廓,并返回检测到的轮廓的个数;从而自动获得主要大型食草动物物种数量与空间分布。精度检验方法为手工计数与自动计数结果比较,相对误差3.1%~6.5%,大多数情况均可达到此水平。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图像后,每张图像处理和计数的平均时间小于3 s。无人机影像的自动处理方法可为今后大规模进行藏羊、牦牛、西藏野驴和藏原羚等动物调查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大型食草动物 无人机遥感 阈值分割 自动计数
下载PDF
一种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的黑烟车检测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丙芳 叶兵 汪仕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针对目前人工监测机动车黑烟行为费时费力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动车黑烟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ibe背景模型提取运动前景目标,然后对前景图像使用霍夫直线检测,获取候选黑烟区域,减少了路面环境和机动车车身对黑... 针对目前人工监测机动车黑烟行为费时费力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动车黑烟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ibe背景模型提取运动前景目标,然后对前景图像使用霍夫直线检测,获取候选黑烟区域,减少了路面环境和机动车车身对黑烟检测的影响。双流卷积神经网络分为空间流卷积神经网络和时间流卷积神经网络,空间流提取黑烟图像的空间域特征,时间流通过光流图片获取黑烟图像的动态信息,将2个网络的输出结果融合得到最后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黑烟检测模型的识别率高达93.7%,为行驶中的机动车黑烟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烟检测 直线检测 空间信息 动态信息 双流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荧光内窥镜的肿瘤明场图像标记实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卞仕雅 叶兵 +1 位作者 吴丙芳 邱鹏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9-754,共6页
内窥镜是微创手术的必要设备,而国际现有荧光内窥镜不能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实时显示荧光诊断标记图,以致手术精度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内窥镜正常使用的图像中增强显示荧光诊断标记图的实现方法。通过将摄像头的帧信号与照明... 内窥镜是微创手术的必要设备,而国际现有荧光内窥镜不能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实时显示荧光诊断标记图,以致手术精度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内窥镜正常使用的图像中增强显示荧光诊断标记图的实现方法。通过将摄像头的帧信号与照明光源开关信号同步,得到间隔出现的亮场图像和暗场荧光诊断标记图,之后针对两种图像的各自特点,使用灰度变换彩色化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前期的预处理,最后将两种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可实现荧光标记诊断图的明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内窥镜 肿瘤切除 明场图像 荧光诊断图像
下载PDF
流域遥感:内涵与挑战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炳方 朱伟伟 +3 位作者 曾红伟 闫娜娜 常胜 赵新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4-673,共20页
遥感在流域综合管理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点阐述了流域遥感的内涵、进展与面临的挑战,系统总结了相关的流域遥感数据产品。流域遥感研究流域下垫面、水循环、水资源、水灾害、流域生态的遥感解析能... 遥感在流域综合管理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点阐述了流域遥感的内涵、进展与面临的挑战,系统总结了相关的流域遥感数据产品。流域遥感研究流域下垫面、水循环、水资源、水灾害、流域生态的遥感解析能力并提供相关的遥感数据产品。流域遥感数据产品正逐步成为不断更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流域管理监测信息及时性、完整性、连续性和高精度的要求。流域遥感与云计算的结合,可降低流域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的技术瓶颈;与云服务结合,可降低流域遥感数据产品的应用难度和成本,将是流域遥感走向实用的主流方向,从而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遥感 流域综合管理 流域科学 遥感数据产品
下载PDF
完善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指标的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吴炳方 曾红伟 +4 位作者 马宗瀚 苟思 刘俊国 王金霞 蒋礼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3-566,共14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以供需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难以缓解缺水的局面。中国提出了新时期水资源相关管理政策,然而受数据、对象和方法的限制,新政策采用的管理指标和内涵目标间存在差异,在缺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以供需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难以缓解缺水的局面。中国提出了新时期水资源相关管理政策,然而受数据、对象和方法的限制,新政策采用的管理指标和内涵目标间存在差异,在缺水地区还必须增加耗水总量控制的约束指标,实施取水与耗水的双向管控。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最新进展和案例,提出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指标的完善方法:建立以蒸散监测为核心的现代耗水要素监测体系;健全以耗水上限为核心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环境流量用水和生态服务耗水的需求,核定流域人类活动水资源可消耗量的上限,实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实施耗水约束机制,通过约束农业规模、合理规划生态恢复治理的规模和方式,实现水资源发展的“四水四定”既定原则。期望通过数据、方法和措施的创新能够切实保障新时期水资源治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耗水 双控 遥感 蒸散发
下载PDF
A Synthesizing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Google Earth Engine: A Case Study in Nzhelele and Levhuvu Catchments, South Africa 被引量:5
9
作者 ZENG Hongwei wu bingfang +5 位作者 WANG Shuai MUSAKWA Walter TIAN Fuyou MASHIMBYE Zama Eric POONA Nitesh SYNDEY Mavengaham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397-409,共13页
This study designed an approach to derive land-cover in the South Africa with insufficient ground samples, and made a case demonstration in Nzhelele and Levhuvu catchments, South Africa.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This study designed an approach to derive land-cover in the South Africa with insufficient ground samples, and made a case demonstration in Nzhelele and Levhuvu catchments, South Africa.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n integration of Landsat 8, Sentinel-1, and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and the Google Earth Engine(GEE) platform.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with 300 trees is employed as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model.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ect of insufficient ground data,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samples from the existing land-cover product. Likewise, in order to recognize different land-cover categories, the percentile and monthly median composites were employed to expand input metrics of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land-cover of Nzhelele and Levhuvu catchments, South Africa in 2017–2018 reached to 76.43%. Three important results can be drawn from our research. 1) The participation of Sentinel-1 data can slightly improve overall accuracy of land-cover while its contribution on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varied with land types. 2) Under-fitting problem was observed in the training of non-dominant land-cover categories using the random sampling,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is recommended to make sure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non-dominant classes. 3) When related reflectance bands participated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ndividual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have little effect on final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random forest percentile composite Landsat 8 Sentinel-1 Google Earth Engine(GEE)
下载PDF
重载长行程机械臂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燚 吴斌方 石康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实现机械臂的重载化和远距离运输,设计一种能够输送2~12 t棒料的送料机械臂,通过联合机构能够达到2700 mm长行程输送目的。为了验证机械臂结构合理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安全性,基于机械臂模型分别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 为实现机械臂的重载化和远距离运输,设计一种能够输送2~12 t棒料的送料机械臂,通过联合机构能够达到2700 mm长行程输送目的。为了验证机械臂结构合理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安全性,基于机械臂模型分别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机械臂横梁的设计达到强度要求,前六阶模态振形最大位移偏大,需要在机械臂中设计加强筋,以提升横梁载荷能力。上部机械臂的谐响应分析表明,当上部机械臂频率在100 Hz处时,最大变形为0.11943 mm。为了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对机械横梁进行锤击法单点激励,拾取多点响应频谱。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的最大误差值为4.0%,发生在第二阶处,两者吻合度较为合理,表明这种机械臂满足重载和长行程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设计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模态实验
下载PDF
Land Cover Changes and Drivers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被引量:2
11
作者 GAO Wenwen ZENG Yuan +2 位作者 ZHAO Dan wu bingfang REN Zhiy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MR-SNWDP)in China,with construction beginning in 2003,diverts water from Danjiangkou Reservoir to North China for residential,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u...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MR-SNWDP)in China,with construction beginning in 2003,diverts water from Danjiangkou Reservoir to North China for residential,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use.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the MR-SNWDP is the region that is most sensitive to and most affec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In this study,we used Landsat Thematic Mapper(TM)and HJ-1 A/B images from 2000 to 2015 by an object-based approach with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mapping land cover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The changes in land cover were illuminated by transfer matrixes,single dynamic degree,slope zones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rea of cropland decreased by 31%and was replaced mainly by shrub over the past 15 years,whereas forest and settlements showed continuous increases of 29.2% and 77.7%,respectively.The changes in cropland were obvious in all slope zones and decreased most remarkably(–43.8%)in the slope zone above 25°.Compared to the FVC of forest and shrub,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as exhibited in the FVC of grassland,with a growth rate of 16.6%.We concluded that local policies,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water conservation and immigr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R-SNWDP,were the main drivers of land cover changes;notably,they stimulated the substantial and rapid expansion of settlements,doubled the wetlands and drov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ropland to settlements in immigra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land cover change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MR-SNWDP) China
下载PDF
Building African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for Sustaining Local Ecosystem Goods and Services 被引量:1
12
作者 Armand Sedami Igor YEVIDE wu bingfang +3 位作者 YU Xiubo LI Xiaosong LIU Yu LIU J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14-425,共12页
A new form of producing and sharing knowledge has emerged as an international(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sia,and Europe) research collaboration,known as the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LTER) Network.Although Africa b... A new form of producing and sharing knowledge has emerged as an international(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sia,and Europe) research collaboration,known as the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LTER) Network.Although Africa boasts rich biodiversity,including endemic species,it lacks the long-term initiatives to underpin sustainable biodiversity managements.At present,climate change may exacerbate hunger and poverty concerns in addition to resulting in ecosystem degradation,land use change,and other threats in Africa.Therefore,ecosystem monitoring was sugges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setting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se changes.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ecosystem monitoring ground sites and address their coverage gaps in Africa to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the African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AERN) ground sites.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sites-based ecosystem monitoring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networks aligned with the LTER implementation in Africa.Additionally,climatic data and biodiversity distribution maps were retrieved from various sources.These data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ize of existing ground sites and the gaps in description,ecosystems and biom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were 1089 sites established by various networks.Among these sites,30.5%,27.5%,and 28.8% had no information of area,year of establishment,current status,respectively.However,68.0% of them had an area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1 km2.Sites were created progressivel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years,with 68.9% being created from 2000 to 2005.To date,only 41.5% of the sites were operational.The sites were scattered across Africa,but they were concentrated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sites left Central and Northern Africa hardly covered,and many unique ecosystems in Central Africa were not included.To sustain these sites,the AERN should be based on operational sites,seeking secure funding by establishing multiple partners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南部非洲 长期生态研究网络 生物多样性 服务 商品 生态系统退化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2000~2015年中国人工表面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旦 吴炳方 +1 位作者 曾源 衣海燕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82-1989,共8页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获取的多期土地覆被数据对中国人工表面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和定量评价,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市的人均人工表面面积变化趋势,以及7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工表面变化情况,结果可知:①2015年中国人工表面的面积总和为29.07万km2...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获取的多期土地覆被数据对中国人工表面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和定量评价,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市的人均人工表面面积变化趋势,以及7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工表面变化情况,结果可知:①2015年中国人工表面的面积总和为29.07万km2,其中建设用地25.10万km^2、交通用地3.09万km^2、采矿场0.88万km^2;②2015年人工表面总面积较2010年年均增长为0.66万km^2,年均增速为2.57%,较2000~2010年年均增长0.55万km^2(年均增速2.70%)增速有所放缓。③总体上中国大部分行政区的人均人工表面面积近15 a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 ChinaCover 城市群 胡焕庸线 遥感监测
下载PDF
VEGETATION MAPP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14
作者 wu bingfang huang Xuan Tian Zhigang(LREIS,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Beijing 10010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4年第Z2期112-123,共12页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satellite imagery in complex terrain environments can be improvd by using ancillary daa and imasery spaial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the images. The classification mny be accomplished by us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satellite imagery in complex terrain environments can be improvd by using ancillary daa and imasery spaial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the images. The classification mny be accomplished by using spaial analysis method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at provide a tool for integrating all Kinds of ancillare data, or using ancillare data as an augmented subset of bands in processing imager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test the role of GIS spatial and spectra analysis medel in aid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satellite data and to compare the ability Of two satellite systems, SPOT and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in vegetation mapping in mountainou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mapping CLASSIFICATION remote sensing GIS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实验中的“一材多用”
15
作者 吴冰芳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11期63-65,共3页
生物学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实践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和实验原理等方面阐述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一材多用”,以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 生物学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实践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和实验原理等方面阐述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一材多用”,以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一材多用 初中生物学
下载PDF
Promoting Resilient Agriculture Practices for B&R Countries with Remote Sensing
16
作者 wu bingfang ZENG Hongwei +2 位作者 YAN Nana ZHANG Miao CHANG Sheng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年第3期183-189,共7页
ZERO HUNGER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c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UN 2015).To this end,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strengthen capacity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extreme ... ZERO HUNGER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c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UN 2015).To this end,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strengthen capacity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extreme weather and disasters with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sili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and promote food market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to ensur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food commodity markets and to limit extreme food price vola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ATION STRENGTHEN
下载PDF
资源环境数据生成的大数据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炳方 张鑫 +2 位作者 曾红伟 张淼 田富有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4-811,共8页
资源环境监测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地面调查和遥感监测是资源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衍生的众源地理数据给资源环境地面调查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指数级增长,大幅提高了数据的透... 资源环境监测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地面调查和遥感监测是资源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衍生的众源地理数据给资源环境地面调查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指数级增长,大幅提高了数据的透明度和置信度。众源地理数据和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云端专业服务的蓬勃发展,将使现有的资源环境数据获取途径、管理方式以及分析方法被更加高效的大数据方法所替代;公众的参与,实现了公众对资源环境监测与管理的参与;契合了资源环境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与福祉的本源,同时避免了业务数据调查过程中的投入过大、不确定性高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云计算 众源地理数据 大数据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南水稻分类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谭深 吴炳方 张鑫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7-947,共11页
水稻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产量关系到民生福祉。及时、准确的水稻分布信息是监测水稻产量、调控农业资源配给的基础。遥感(Remote Sensing)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地表的时间序列光谱变化特征,常用于大尺度范围的作物监测... 水稻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产量关系到民生福祉。及时、准确的水稻分布信息是监测水稻产量、调控农业资源配给的基础。遥感(Remote Sensing)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地表的时间序列光谱变化特征,常用于大尺度范围的作物监测。然而,传统基于水稻生长关键时期光谱特征的分类、提取方法对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由于我国南方水稻产区湿热,雨季云污染降低了遥感数据的有效时间分辨率,因此上述方法在该地难以推广。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分类方案变相缩短了卫星的重访周期,使多云气候区基于遥感影像的水稻分类成为可能。然而,集成多源数据所需更高的数据处理效率和存储需求也成为限制省级乃至更大范围水稻分类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在线调用中分辨率的光学、微波遥感数据,创新性地采用了按月提取、按直方图大小提取特征的方式,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绘制海南省2016年10 m分辨率水稻种植分布图。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南方多云地区水稻分类,提取结果能够体现不同地类之间的差异,且与实际地表的地块边界、纹理符合良好。经过地表样本点的验证,总体精度为93.2%,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的自动分类流程能够准确、高效地提取海南省的水稻种植范围,可以向其他地区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分类 谷歌地球引擎云平台 微波数据 随机森林 多源遥感数据 海南省
原文传递
Google Earth Engine支持下的江苏省夏收作物遥感提取 被引量:48
19
作者 何昭欣 张淼 +1 位作者 吴炳方 邢强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2-766,共15页
江苏省是农作物种植大省,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近10年冬小麦、冬油菜的总播种面积分列全国第五、第七,快速准确地获取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空间分布对于该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重意义。基于单机的传统遥感分类能够准确获取农作物的空... 江苏省是农作物种植大省,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近10年冬小麦、冬油菜的总播种面积分列全国第五、第七,快速准确地获取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空间分布对于该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重意义。基于单机的传统遥感分类能够准确获取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信息,但是耗时较长。随着地理大数据与云平台、云计算的发展,Google Earth Engine(GEE)作为一个基于云平台的全球尺度地理空间分析平台,为快速遥感分类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GEE,使用Sentinel-2数据快速提取了江苏省2017年冬小麦与冬油菜的空间分布。首先,利用GEE获得覆盖江苏省119景无云质优的Sentinel-2影像;其次,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遥感指数、纹理特征、地形特征,并完成原始特征的构建与优化;最后,分别试验了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分类回归树和随机森林4种分类器,比较了各分类器的分类精度,并提取了冬小麦与冬油菜的空间分布信息。得出以下结论:①GEE能够快速完成覆盖江苏省影像数据的去云、镶嵌、裁剪及特征构建等预处理,较本地处理具有明显优势;②J-M距离值位于前两位且大于1将特征数量从28个压缩到11个,有效压缩了原始特征空间;③光谱+纹理+地形特征组合训练,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分类回归树、随机森林的平均验证精度分别为61%、87%、8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云平台 Sentinel-2 特征优选 作物识别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利用物候差异与面向对象决策树提取油菜种植面积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中元 吴炳方 +3 位作者 张淼 邢强 李名勇 闫娜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0-730,共11页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信息,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免费卫星数据可以用于作物分类及生理参数反演。Sentinel-2卫星于2015年6月发射,提供了13个光谱波段,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光...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信息,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免费卫星数据可以用于作物分类及生理参数反演。Sentinel-2卫星于2015年6月发射,提供了13个光谱波段,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为不同作物特征区分以及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快速提取业务化运行的精度与效率提高带来了契机。随着Sentinel-2数据的免费下载,这就为大面积生产下一代区域或者国家尺度的高分辨率(10~30 m)农情遥感产品提供了可能。物候信息包含了作物随着季节不断变化的特征,利用如NDVI等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找出不同作物的特征进而开展作物分类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油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汉平原为实验区,基于作物物候差异与面向对象决策树的方法,对Sentinel-2卫星影像用于油菜种植区提取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首先利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各波段光谱信息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等信息的差异分析并找出油菜种植区提取的最佳时相,然后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根据对象特征建立决策树逐一去除非植被、林地等干扰类型,进而提取出油菜种植区域。通过分析发现,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图像分割可以有效生成不同作物类型的对象;油菜开花期的特征是其区分于其他作物的关键因素,利用该特征可以有效消除分类时其他地物类型对油菜的影响,提高作物分类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研究表明:在区分油菜的决策树分类特征信息中,贡献最大的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近红外波段(NIR)和亮度(Brightness)信息。用162个油菜验证样本点计算混淆矩阵,油菜种植面积提取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8%以上,Kappa系数为0.95。说明结合物候信息利用Sentinel-2数据进行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具有巨大潜力,可以提高大范围油菜种植区域快速提取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决策树 物候 油菜 种植面积 Sentinel-2 江汉平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