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和灸对IBS小鼠结肠Trp-kyn/5-HT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金丹 赵琛 +9 位作者 朱笑吉 陈嘉宜 马晓芃 黄艳 王照钦 吴璐一 陈子怡 周次利 陆嫄 黄儒德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 观察温和灸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小鼠结肠组织Trp-Kyn/5-HT限速酶表达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阐释艾灸治疗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1-MT组、PCPA组,采用AWR评价小鼠内脏高敏感状... 目的 观察温和灸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小鼠结肠组织Trp-Kyn/5-HT限速酶表达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阐释艾灸治疗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1-MT组、PCPA组,采用AWR评价小鼠内脏高敏感状态,采用LC-MS/MS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eal Time PCR法分别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Kyn/5-HT代谢物含量、Trp-Kyn/5-HT代谢限速酶IDO1、TPH1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30 mm Hg下AWR评分增高(P <0.05),结肠组织TPH1、IDO1蛋白及m RNA表达显著增高(P <0.05),5-HT含量及Kyn/Trp比值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和1-MT组小鼠结肠组织IDO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艾灸组和PCPA组小鼠结肠组织TPH1蛋白明显下调(P <0.05);1-MT组小鼠结肠组织IDO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PCPA组小鼠结肠组织TPH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艾灸组Kyn/Trp比值显著降低(P <0.05)。结论 温和灸可抑制IBS小鼠结肠过表达的IDO1及THP1蛋白活性,下调Kyn/Trp比值,可能是温和灸改善IBS模型小鼠内脏痛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肠易激综合征 色氨酸 5-羟色胺 犬尿氨酸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腧穴配伍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榕 林亚莹 +7 位作者 张方 胡晨芳 吴璐一 沈佳成 张惜音 黄儒德 吴焕淦 刘慧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2-28,共7页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灸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建库至2021年...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灸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IBD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19建立处方腧穴数据库,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Gephi0.9.2软件构建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拓扑结构。结果共纳入384首针灸处方,涉及81个腧穴,高频腧穴包括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关元,多选用特定穴中的募穴、下合穴,所用腧穴以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程度最高的是天枢-足三里。结论针灸治疗IBD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且多用特定穴,以募穴为主。天枢是治疗IBD核心腧穴,与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等穴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复杂网络 选穴规律
下载PDF
近20年针灸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与选穴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笑吉 吴璐一 +7 位作者 郑寒丹 陈嘉宜 林亚莹 刘慧荣 黄艳 陆嫄 周次利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82-490,共9页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CD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选穴规律,为优化针灸治疗CD的临床方案、提高针灸治疗CD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CD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选穴规律,为优化针灸治疗CD的临床方案、提高针灸治疗CD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Clementine 12.0软件,汇总分析针灸治疗CD的诊断标准、研究类型与分组、治疗方案、选穴规律、疗效评价与结局指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主要与西药、针灸、健康志愿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隔药灸、毫针刺、电针是针灸治疗CD的主要方法;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间存在较强关联关系,是临床常用穴;针灸治疗C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和大脑功能是当前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主要关注的效应机制。结论:针灸治疗CD安全、有效,推荐隔药灸、毫针刺、电针为主要干预方法,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为主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针灸 临床研究 临床疗效 选穴规律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分析
下载PDF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沈琳 张潇文 +7 位作者 吴璐一 吴玭 胡晨芳 钟蕊 李国娜 陈奕奕 王照钦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932-1937,共6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以及便秘、夜尿症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对于PD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以及便秘、夜尿症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对于PD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如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尚无综述对此类研究加以整理。因此,现总结归纳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的优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馨悦 翁志军 +7 位作者 刘慧荣 吴璐一 韩冬 柴菁 彭洋 马金丹 吴焕淦 张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94-599,共6页
[目的]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为例,采用光遗传技术调控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探讨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方法]将Vgat-Cre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 [目的]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为例,采用光遗传技术调控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探讨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方法]将Vgat-Cre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2)模型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3)模型+eNpHR组,注射rAAV2/9-EF1α-DIO-eNpHR3.0-EGFP病毒,给予黄光刺激(20 Hz,5 ms,4 mW)。4)模型+ChR2组,注射rAAV2/9-EF1α-DIO-hChR2-EGFP病毒,给予蓝光刺激(20 Hz,5 ms,4 mW)。5)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穴,疏密波,频率2/100 Hz,电流1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IBS慢性内脏痛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腹壁撤回反射(AWR)评分确认模型制备成功后,利用光遗传技术对vlPAG的GABA能神经元进行激活和抑制调控,分析各组小鼠的AWR评分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前),模型组小鼠AWR评分上升(P<0.01)。2)与给光前比较,模型+eNpHR组小鼠在给予黄光抑制GABA能神经元时,AWR评分上升(P<0.05);模型+ChR2组小鼠在给予蓝光激活GABA能神经元时,AWR评分下降(P<0.05)。3)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模型组小鼠AWR评分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eNpHR组AWR评分上升(P<0.05);模型+ChR2组AWR评分下降(P<0.05);电针组AWR评分下降(P<0.05)。[结论]光遗传技术能够有效调控vlPAG脑区中的GABA能神经元,而电针对IBS小鼠的疼痛行为学影响与光遗传激活GABA能神经元产生的效应趋势一致,说明电针可能通过激活vlPAG中的GABA能神经元发挥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光遗传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Γ-氨基丁酸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痛
下载PDF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8 位作者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对其外周血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顾沐恩 黄艳 +7 位作者 刘雅楠 刘慧荣 黄儒德 吴璐一 彭广彬 李国娜 李璟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95-303,共9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及隔姜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对CAG相关癌前病变外周血DNA甲基化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收治的CAG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及隔姜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对CAG相关癌前病变外周血DNA甲基化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收治的CAG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和隔姜灸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选取中脘、气海、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穴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光镜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并选取每组治疗前后患者全血样本各2例,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观察外周血DNA甲基化位点和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隔药饼灸组胃脘疼痛、食欲减退症状积分低于隔姜灸组(均P<0.01),隔姜灸组烧心、反胃症状积分低于隔药饼灸组(均P<0.01);隔药饼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隔姜灸组为7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黏膜的萎缩、肠化病变程度及隔药饼灸组的炎症程度有明显改善(P<0.05)。隔药饼灸组胃镜病理总体有效率82.14%,隔姜灸组总体有效率6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G序列环境下,治疗前后隔药饼灸组共有176个差异甲基化基因,隔姜灸组有652个差异甲基化基因。隔药饼灸组治疗前后差异甲基化区域(DMR)锚定启动子区域相关基因涉及的KEGG通路包括cAMP、AMPK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隔姜灸组涉及的KEGG通路包括mTOR和HIF-1信号通路、代谢通路、细胞凋亡等。结论: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状态;隔药饼灸在改善患者胃脘疼痛、食欲减退症状更具优势,而隔姜灸在改善患者烧心、反胃症状更优。艾灸能影响CAG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MR的DNA甲基化水平,这可能是艾灸对CAG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慢性萎缩性胃炎 DNA甲基化
下载PDF
艾灸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E3泛素连接酶TRIM31的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璐一 钟蕊 +5 位作者 林亚莹 郑寒丹 刘世敏 黄艳 马喆 刘雅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TRIM31^(-/-))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TRIM31能否通过保护UC肠黏膜屏障而降低UC肠道炎症反应以及艾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野生型和TRIM31基... 目的:观察艾灸对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TRIM31^(-/-))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TRIM31能否通过保护UC肠黏膜屏障而降低UC肠道炎症反应以及艾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UC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组织中TRIM31、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IM31的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3、IL-25、IL-33蛋白的浓度。结果:艾灸可改善野生型UC小鼠的结肠炎症,升高结肠TRIM31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的表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IL-25、IL-33的浓度;TRIM31^(-/-)小鼠较野生型小鼠相比,结肠炎症加重,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表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浓度升高;艾灸还可改善TRIM31^(-/-)UC小鼠的结肠炎症,升高结肠组织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的表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IL-25、IL-33的浓度。结论:TRIM31蛋白可能是艾灸参与调节UC肠黏膜屏障保护的关键靶点;艾灸对TRIM31^(-/-)小鼠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及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IL-25、IL-33仍有调节作用,表明艾灸还可能通过发挥其多靶点调节作用参与UC肠黏膜屏障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TRIM31 肠黏膜屏障 炎症介质 基因敲除
下载PDF
古代文献中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灸法经脉腧穴应用规律 被引量:18
9
作者 方臻臻 郑寒丹 +8 位作者 黄艳 纪军 丁邦友 刘慧荣 马晓芃 吴璐一 周志刚 吴焕淦 李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2-768,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腧穴和腧穴所属经脉的数据库。结果:经检索共纳入文献264篇,其特点表现为:(1)早期古代文献记载的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应用的腧穴较少,涉及经脉不多;明朝起灸疗应用的经脉和腧穴明显增多,配穴增加。(2)经脉频次最高的经脉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二者配伍使用的支持度为26.89%,置信度35.21%,置信度最高,常配伍出现。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配伍使用较多。(3)腧穴频次较高的是关元、气海、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气海-关元-神阙为最常配伍腧穴。结论:从明朝开始,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涉及的经脉更广泛,腧穴明显增多,且注重配穴。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中任脉和足阳明胃经应用最多,足太阴脾经常配伍使用;腧穴中气海、关元、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常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 古代文献 经脉腧穴 应用规律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钟蕊 翁志军 +7 位作者 赵继梦 李昆珊 吴璐一 黎梅 黄艳 顾沐恩 周志刚 许琼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54-2358,共5页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n”“溃疡性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或“ulcerative colitis”为检索词,纳入临床或实验机制研究文献,排除综述类文献、个案、病例报告等,最终筛选出46篇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此总结近10年艾灸治疗UC临床及实验机制。从调节患者免疫平衡、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肠黏膜屏障 细胞凋亡 免疫平衡
下载PDF
围绝经期潮热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珊珊 Anna Bogachko +3 位作者 尹平 王照钦 吴璐一 徐世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2-1627,共6页
围绝经期潮热是困扰围绝经期女性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被广大围绝经期女性倾向性选择。临床研究表明,针灸主要以补益肝脾肾、调补冲任等原则进行治疗,机制上主要是针灸升高雌二醇(E2)... 围绝经期潮热是困扰围绝经期女性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被广大围绝经期女性倾向性选择。临床研究表明,针灸主要以补益肝脾肾、调补冲任等原则进行治疗,机制上主要是针灸升高雌二醇(E2)水平、降低黄体生成素(LH)产生、上调内啡肽神经递质水平、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释放、平衡5-羟色胺(5-HT)整体水平等。总结分析,目前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存在的些许不足,并提出不仅要临床上横向扩大研究范围,而且要进行深度的全面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潮热 针灸 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四川,中国
12
作者 刘家琨 +10 位作者 杨鹰 韩琦 朱维昆 温锋 曲一鸣 刘速 吴露伊 陶秋烨 刘相栋 魏之铭 李静 《世界建筑》 2021年第6期48-53,126,共7页
项目用地位于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的赤水河畔,天宝峰下的峭壁中段。峭壁上储藏郎酒的天宝洞、地宝洞以及人和洞,是全球最大的天然藏酒洞群。项目选取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亭台楼阁"为基本原型,运用当代手法,表达传统意蕴;采用文... 项目用地位于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的赤水河畔,天宝峰下的峭壁中段。峭壁上储藏郎酒的天宝洞、地宝洞以及人和洞,是全球最大的天然藏酒洞群。项目选取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亭台楼阁"为基本原型,运用当代手法,表达传统意蕴;采用文学叙事的组织方式,将多个空间功能节点的内容串联形成连续的空间剧情;注重游览路线的节奏安排,根据场地的位置、高差、形态,组织变换空间的明暗、开合、隐现,使整体流线张弛有度,跌宕起伏,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建筑基本功能区采用清水混凝土和本地石材浇筑砌叠,形成基座,融入山川地貌。橙红色耐候钢架构悬挑于基座之上,亭台楼阁,轻盈飞扬,传达出栖居于山水的东方古典想象。建筑群落交织了沉积与飘然两种性格,既融入场地,又跳脱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览路线 建筑群落 二郎 中国古典建筑 文学叙事 项目选取 张弛有度 赤水河
下载PDF
“小罅光景”实验所涵“几何不清晰度”原理的科学分析与现代实证
13
作者 曾新宇 李杰 +5 位作者 林可 詹彦杰 邱锡凤 吴路易 陈心婕 陈夏澜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2年第10期23-26,共4页
“小罅光景”实验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计量史上有重要价值但未被熟知的实验。本文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查证,采用模拟现场、分析报表等形式,还原此700多年前的实验,并结合现代计量公式,分析该实验在阐述“几何不清晰度”原理时体现的科... “小罅光景”实验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计量史上有重要价值但未被熟知的实验。本文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查证,采用模拟现场、分析报表等形式,还原此700多年前的实验,并结合现代计量公式,分析该实验在阐述“几何不清晰度”原理时体现的科学性不足之处。同时,对该古典实验做了实证,归纳总结出提高无损计量检测分辨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罅光景” 一带一路 几何不清晰度 中国计量史
下载PDF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下亲情式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贵霞 吴露依 +1 位作者 徐九云 孙华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32期2489-2495,共7页
目的探究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下亲情式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疾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参照随... 目的探究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下亲情式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疾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下亲情式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况(包括咳嗽停止时间和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病灶吸收情况、雾化吸入依从性、遵医行为等。结果最终纳入支气管肺炎患儿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75±1.09)岁;试验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65±1.06)岁。试验组的咳嗽停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98±0.61)、(4.31±0.45)、(5.50±0.65)d,短于对照组的(6.21±0.63)、(4.52±0.46)、(6.38±0.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2.53、6.19,均P<0.05)。试验组病灶吸收率和雾化吸入依从性分别为95.00%(57/60)、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76.67%(4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5.07,均P<0.05)。试验组遵医行为中按时按量用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及自我护理得分分别为(4.02±0.41)、(3.39±0.37)、(3.87±0.48)、(3.13±0.37)分,高于对照组的(3.82±0.39)、(3.25±0.35)、(3.68±0.45)、(2.97±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3~2.74,均P<0.05)。结论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下亲情式护理有助于迅速减轻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医疗恐惧感,提高其雾化吸入依从性,改善其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 亲情式护理 依从性 病灶吸收
原文传递
基于IL-9/IL-9R途径研究针灸保护DSS诱导的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黄艳 孙可鑫 +10 位作者 徐静 马喆 赵继梦 李灵杰 赵琛 杨玲 李峰 刘雅楠 张玥 吴璐一 黄儒德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1-103,共13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L)-9/IL-9受体(IL-9R)的调节作用,探讨针灸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先予以4%葡聚糖硫酸钠(DSS)水... 目的:观察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L)-9/IL-9受体(IL-9R)的调节作用,探讨针灸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先予以4%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自由饮用7 d。大鼠UC模型构建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接受隔药灸和电针双侧天枢穴干预,每日1次,连续干预7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IL-9、IL-6、IL-1β和血红蛋白H(HbH)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9、IL-9R、claudin-2、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U.1、CD4与IL-9蛋白共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的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HbH浓度降低(P<0.01),血清中IL-9、IL-6和IL-1β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IL-9、IL-9R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结肠组织中IL-9/PU.1和IL-9/CD4阳性共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逐渐修复,可见愈合性溃疡,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血清HbH浓度增加(P<0.01),血清IL-9、IL-6和IL-1β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IL-9、IL-9R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IL-9/PU.1和IL-9/CD4阳性共表达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和电针均能通过调节转录因子PU.1抑制UC结肠组织中IL-9与IL-9R的蛋白表达,促进肠黏膜屏障修复,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IL-9、IL-6和IL-1β的蛋白含量,这可能是针灸减轻UC结肠黏膜炎症,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关键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药饼灸疗法 天枢 结肠炎 溃疡性 肠黏膜屏障 白细胞介素9 大鼠
原文传递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研究隔药灸减轻克罗恩病大鼠结肠炎症的效应机制
16
作者 路驰 徐静 +11 位作者 陆嫄 吴璐一 包春辉 马喆 钟蕊 王照钦 孙可鑫 郑寒丹 翁志军 黄艳 吴焕淦 杨燕萍(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73-183,共11页
目的: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参与克罗恩病(CD)进展的角度,阐释隔药灸减轻CD大鼠肠道炎症的效应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制备CD模型。正常组... 目的: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参与克罗恩病(CD)进展的角度,阐释隔药灸减轻CD大鼠肠道炎症的效应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制备CD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治疗仅做与其他组相同的固定。隔药灸组予以隔药灸气海和双侧天枢穴。美沙拉嗪组接受美沙拉嗪肠溶片灌胃治疗。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分。采用AB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DNA(NETs-DN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DNA(NE-DNA)、过氧化物酶DNA(MPO-DNA)浓度,采用免疫荧光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MPO和NE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溃疡深达肌层,上皮不完整,杯状细胞明显减少,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血清NETs-DNA、NE-DNA、MPO-DNA浓度均增加(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NE、citH3和MPO蛋白和mRNA表达均上调(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组和美沙拉嗪组结肠黏膜上皮修复,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CMDI评分明显降低(P<0.01),隔药灸组和美沙拉嗪组血清NETs-DNA、NE-DNA、MPO-DNA浓度均下降(P<0.05),隔药灸组和美沙拉嗪组NE、citH3和MPO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P<0.01或P<0.05)。结论:隔药灸能降低血清中性粒细胞NETs复合物的浓度,抑制结肠组织中的NETs复合物的蛋白和mRNA表达,可能是隔药灸缓解CD结肠黏膜炎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疗法 药饼灸疗法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原文传递
基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探讨针灸减轻UC大鼠结肠黏膜炎症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方臻臻 吴焕淦 +6 位作者 吴璐一 刘雅楠 杨玲 赵琛 马喆 黄艳 王文佳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56-367,共12页
目的: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角度探讨针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造模方法为4%右旋糖酐硫酸钠连续饮用7d。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接受连续7 d隔药灸... 目的: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角度探讨针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造模方法为4%右旋糖酐硫酸钠连续饮用7d。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接受连续7 d隔药灸或电针双侧天枢穴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相关分子的浓度或含量。采用野生型(WT)和P2X7R基因敲除(KO)小鼠构建UC模型,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NLRP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P2X7R、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蛋白表达,血清IL-1β及IL-18的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及电针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P2X7R、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蛋白表达,以及血清IL-18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经UC造模后,P2X7R KO小鼠结肠黏膜上皮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WT小鼠减轻,结肠NLRP3蛋白表达也较WT小鼠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电针天枢穴可能通过抑制UC大鼠结肠组织P2X7R、NLRP3、ASC及Caspase-1的蛋白活性,降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中下游分子IL-1β及IL-18的表达达到缓解UC炎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灸法 药饼灸疗法 结肠炎 溃疡性 炎性小体 大鼠 小鼠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t Qihai (CV6) and bilateral Tianshu (ST25) and Shangjuxu (ST37) acupoints on toll-like receptors 4 signaling pathway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被引量:6
18
作者 QI Qin Hyoyoung Im +8 位作者 LI Kunshan GU Muen wu Huangan YANG Ling HUANG Yan ZHAO Jimeng CUI Yunhua LIU Huirong wu luy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1年第3期478-484,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HPM) at Qihai(CV6), Tianshu(ST25) and Shangjuxu(ST37) acupoints in relieving symptoms and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HPM on the toll-like receptors 4(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HPM) at Qihai(CV6), Tianshu(ST25) and Shangjuxu(ST37) acupoints in relieving symptoms and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HPM on the toll-like receptors 4(TLR4) signaling pathway in ulcerative colitis(UC) patients.METHODS: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study was conducted 63 patients to receive HPM or sham HPM treatment. The efficacy outcomes included scores of the Mayo, Bar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H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olon.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TLR4 signaling pathway related molecules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Baron, SDS, S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moxibustion group(P < 0.05), IBDQ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than in the sham moxibustion group(P < 0.05). Histopathology of mucosal biopsies showed that both two groups improved in mucosa after treatmen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2, interleukin-12, interferon-γ, and TLR4, lipopolysaccharide,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interleukin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than in the sham moxibustion group(P < 0.05).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HPM at Qihai(CV6), Tianshu(ST25) and Shangjuxu(ST37) acupoints is effective to relieve symptom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improving life quality in UC patients,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HPM on TLR4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itis ulcerative MOXIBUSTION toll-like receptors 4 Mayo score Baron score
原文传递
Effect of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on dopamine levels and dopamine receptor 1 expression in the colo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rats with Crohn’s disease 被引量:4
19
作者 Lu Yuan Zheng Handan +9 位作者 Lü Tingting Ma Zhe wu Huangan Xu Manwen Weng Zhijun Feng Hui Zhang Fang Ding Guanghong wu luyi Liu Huir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56-363,共8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t the Tianshu (ST 25) and Qihai (CV 6) acupoints in rats with Crohn's disease,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rom dopamine (DA) and dopamine r...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t the Tianshu (ST 25) and Qihai (CV 6) acupoints in rats with Crohn's disease,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rom dopamine (DA) and dopamine receptor 1 (D1 R) in the colon,spinal dorsal horn and hypothalamus.METHODS: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normal,model (CD),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Mox) and mesalazine (Mesa) groups.Damage in the colons was scored and observ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DA and D1R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colonic mucos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The concentrations of DA and D1R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nd hypothalamu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nd D1R mRNA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ULTS:In the colon,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DA,D1 R protein expressions and D1 R mRNA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odel group,while decreased in the Mox group and the Mesa group.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nd hypothalamu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concentrations of DA and D1 R,and the D1R mRNA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odel group,and decreased in the Mox group and the Mesa group.CONCLUSION: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t the Tianshu (ST 25) and Qihai (CV 6) acupoints relieved ulceration in CD rats,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aybe relative with the regulation of DA and D1R in the colon,spinal dorsal horn and hypothalamus by moxibu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 disease DOPAMINE Receptors dopamine Neuropeptides POINT ST25 (Tianshu) POINT CV6 (Qihai)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moxibustion on colonic mucosal barrier in rats with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被引量:2
20
作者 SHEN Ya CUI Yunhua +10 位作者 SHI Zheng wu Huangan WANG Zhaoqin wu luyi LU Yuan HUANG Yan LIU Yanan LONG Junyi LIN Yaying MA Zhe YANG Yanp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the colonic mucosal barrier of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induced by 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Methods:For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the colonic mucosal barrier of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induced by 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Methods:For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normal group and a modeling group,with 20 rats in each group.Rats in the modeling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preparing experimental UC models by drinking 4%DSS for seven consecutive days.Two modeled rats and two normal ra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model identification.After the success of UC model was confirmed,the remaining 18 modele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a model group,a model+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group,and a model+mild moxibustion group,with six rats in each group;the remaining norma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a normal group,a normal+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group,and a normal+mild moxibustion group,with six rats in each group.After 7 d of intervention with the 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or the mild moxibustion,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olon tissue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Western blotting and/or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Occludin,Claudin,junction adhesion molecular 1(JAM1),mucin 2(MUC2),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in rat colon tissue.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colon tissue was severely damaged,the pathologic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Occludin,Claudin,JAM1,MUC2,and TGF-β1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model group(P<0.01);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lonic histopathological score,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Occludin,Claudin,JAM1,MUC2,and TGF-β1 in the normal+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mild moxibustion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he model+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group and the model+mild moxibustion group showed repaired colon tissue,ulcer healing,significantly reduced pathological score,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JAM1,MUC2,and TGF-β1(P<0.05);the Occludin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colon tissue of the model+mild moxibustion group was increased(P<0.01).Conclusion:Neither 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nor mild moxibustion influences the colonic histopathology and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related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normal rats;both 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nd mild moxibustion can up-regulat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JAM1,MUC2,and TGF-β1 in the colon tissue of UC rats.Mild moxibustion can up-regulate Occludin protein expression.This may be a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in reducing colonic mucosa inflammation in 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Therapy Medicin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Moxa Stick Moxibustion Point Tianshu(ST25) Colitis ULCERATIV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RA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