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的生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 徐宇轩 +2 位作者 蔡洵 吴敏智 李晶晶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该病虽基本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传染的治疗措施虽然有效,但不容易达到长期的缓解。近年来,靶向生物制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银屑病治疗的新焦点,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该病虽基本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传染的治疗措施虽然有效,但不容易达到长期的缓解。近年来,靶向生物制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银屑病治疗的新焦点,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其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病理性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并降低复发率。该文主要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靶向生物制剂与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银屑病的更好治疗提供最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靶向生物制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果 吴敏芝 +2 位作者 刘永刚 刘文利 李琳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新经济及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各类工程学科尤其是实验实践课程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革。本论文在分析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SOP与6S管理原则应用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系列课前准备、... 新经济及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各类工程学科尤其是实验实践课程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革。本论文在分析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SOP与6S管理原则应用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系列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提升的措施及方法,对近些年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68例眼梅毒患者临床诊断的文献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军 夏蔚 +6 位作者 吴敏智 莫星帆 李晶晶 冯明智 何芳华 王千秋 张雪华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10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分析眼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为临床防治眼梅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等数据库中"眼梅毒""临床诊断""抗梅毒治疗""梅毒螺旋体""... 目的:分析眼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为临床防治眼梅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等数据库中"眼梅毒""临床诊断""抗梅毒治疗""梅毒螺旋体""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关键词,搜索近10年内国内外关于眼梅毒有关的文献资料,采用Excel 2007版和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其眼科相关检查和皮肤科相关检查,以及腰椎穿刺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阅读全文根据纳入标准和有效信息的提取最终纳入12篇文章涉及68例患者,多以眼后段病变为主,其中视神经萎缩占多数。结论:梅毒的眼部损害为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对于病因不明的视力下降、眼部炎症等病症应排除眼梅毒的存在;梅毒应作为视神经炎的一个鉴别因素,一旦被确诊为眼梅毒,则应按照神经梅毒临床路径采用规范化的抗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梅毒 视神经萎缩 梅毒螺旋体 视神经炎 临床诊断特征
下载PDF
多功能光电平台改善面部皮肤敏感及面部年轻化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何芳华 莫星帆 +1 位作者 吴敏智 李晶晶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功能光电平台改善皮肤敏感,促进面部年轻化,增加面部皮肤弹性及紧致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我院的敏感性皮肤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功能光电平台,对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多功能光电平台改善皮肤敏感,促进面部年轻化,增加面部皮肤弹性及紧致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我院的敏感性皮肤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功能光电平台,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皮肤敏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双颊厚度、密度值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比对照组(70.27%)高(P<0.05);研究组紧绷感、刺痛、瘙痒、灼热、毛细血管扩张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肤弹性值比对照组高,经表皮失水率、红斑值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双颊厚度比对照组高,密度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0%)比对照组(29.74%)低(P<0.05)。结论敏感性皮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功能光电平台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敏感性以及促进面部年轻化,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光电平台 面部 皮肤弹性紧致 皮肤敏感 临床研究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何芳华 吴敏智 +2 位作者 冯明智 徐雅婷 金铭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肛管内尖锐湿疣男性患者10例为观察对象,行ALA-PDT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目的: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肛管内尖锐湿疣男性患者10例为观察对象,行ALA-PDT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经过3~6次ALA-PDT治疗及多次二氧化碳激光,行ALA-PDT治疗≤4次患者5例,>4次患者5例,二氧化碳激光≤4次6例,>4次4例。10例患者治疗时间3~13个月,中位数7个月,末次治疗后>6个月均未复发,5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500 cells/μL,治疗时间为3~13个月,中位数9个月;10例患者在ALA-PDT治疗期间均出现疼痛反应,在可耐受范围,无需应用镇痛药物。术后部分患者肛门出现轻度水肿,2 d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结论:ALA-PDT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二氧化碳激光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Co-occurrence of Vitiligo and Psoriasis in an 11-Year-Old Girl: A Case Report
6
作者 Li Rong Zhang Jia-An +2 位作者 Jiang Yi-Qun wu min-zhi Chen K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20年第4期242-245,共4页
Introduction:Vitiligo and psoriasis are common skin diseases, while its co-occurrence in one patient is rare.Case presentation:An 11-year-old girl developed depigmented patches on her right chin for 6 months. The noti... Introduction:Vitiligo and psoriasis are common skin diseases, while its co-occurrence in one patient is rare.Case presentation:An 11-year-old girl developed depigmented patches on her right chin for 6 months. The noticed areas of depigmented skin steadily increased in size with no clinical symptoms. Wood’s lamp examination and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reveale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o-occurrence of vitiligo and psoriasis.Discussion:Speculations related to co-pathogenesis of vitiligo and psoriasis are still elusive, some explanations of this phenomenon like of isomorphic reaction, shared genetic basis of auto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shared cellular immune pathways including Th1, Th17 and related cellular molecules such as TNF-α, IFN-α, IL-17 have been reported.Conclusion: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underlying association in co-occurrence of psoriasis and vitiligo may amplify future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both disease. Clin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s that could simultaneously improve these two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e report PSORIASIS VITILIG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