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三三”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李庆 由雪莲 +3 位作者 吴胜和 岳大力 刘钰铭 牛花朋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师教学思想理念与实际教学过程的桥梁,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本文探索了“三三三”课程教学设计模式,首先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的三个层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明确“为什么教”的问题;其次是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师教学思想理念与实际教学过程的桥梁,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本文探索了“三三三”课程教学设计模式,首先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的三个层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明确“为什么教”的问题;其次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三融合: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融合、课程内容与科学前沿相融合、课程内容与思政相融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最后是教学方式的三维互动:教学逻辑链设计、教学问题链设计、教学展示链设计,体现“怎么教”。力争通过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优化课程设计,使每堂课都让学生入脑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西湖凹陷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构型
2
作者 杨征 吴胜和 +3 位作者 段冬平 徐振华 熊绮聪 张玉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44,共20页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体沉积构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上段以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砂体类型。根据弯曲度差异,可将分流河道划分为辫流型(弯曲度1~1.05)、曲流型(弯曲度大于1.15)和辫-曲转换型(弯曲度1.05~1.15)3种类型,其中辫流型分流河道砂体“宽而厚”,平面组合呈交织宽条带状,心滩呈斑点状排列,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切叠型为主;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窄而薄”,平面样式为单一条带型或分叉-合并型,厚砂以点坝的形式分布在河道边缘,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孤立型”为主;辫-曲转换型分流河道是辫流型和曲流型的过渡类型,河道砂体规模中等,河道内心滩和点坝同时发育。3类分流河道的厚度与宽度呈对数正相关,宽厚比具有辫流型>辫-曲转换型>曲流型的特征。推测古地貌和基准面变化是影响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构型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古地貌控制了分流河道的河型变化,较陡的地形有利于低弯度辫流型分流河道的形成,而长期基准面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规模逐渐下降,中期基准面的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样式发生切叠型→叠加型→孤立型的演变。研究成果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构型知识库,对地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集层的预测及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渐新统 花港组 浅水三角洲 分流河道 沉积构型
下载PDF
基于模式约束的油层单元智能自动对比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史南油田史深100区块加积式地层对比为例
3
作者 邬德刚 吴胜和 +1 位作者 刘磊 孙以德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地层自动对比方法难以适应侧向沉积相变快及地层厚度差异大的油层单元自动对比这一问题,建立基于模式约束的油层单元智能自动对比方法。该方法提出在油层单元自动对比中引入知识驱动,采用地层发育模式约束油层单元自... 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地层自动对比方法难以适应侧向沉积相变快及地层厚度差异大的油层单元自动对比这一问题,建立基于模式约束的油层单元智能自动对比方法。该方法提出在油层单元自动对比中引入知识驱动,采用地层发育模式约束油层单元自动对比过程,并将地层模式约束思想引入构建的相似性度量机及改进的条件约束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实现了对标志层及各油层单元界面的自动对比。渤海湾盆地史南油田史深100区块的应用表明:与人工对比结果相比,该方法标志层识别吻合率高于95.00%,油层单元识别平均吻合率达90.02%;与已有自动对比方法相比,油层单元识别平均吻合率提升约17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油层单元自动对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单元 自动对比 对比学习 地层发育模式 标志层 相似性度量机 条件约束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下载PDF
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 of oilbearing strata based on pattern constraints:An example of accretionary stratigraphy of Shishen 100 block in Shinan Oilfield of Bohai Bay Basin,East China
4
作者 wu Degang wu shenghe +1 位作者 LIU Lei SUN Yid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data-driven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with large changes in lateral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trata thic...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data-driven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with large changes in lateral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trata thickness,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 of oil-bearing strata based on pattern constraints is formed.We propose to introduce knowledge-driven in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constraining the correlation process by 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patterns and improving the similarity measuring machine and conditional constraint dynamic time warping algorithm to automate the correlation of marker layers and the interfaces of each stratum.The application in Shishen 100 block in the Shinan Oilfield of the Bohai Bay Basin shows that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marker layers identified by this method is over 95.00%,and the average coincidence rate of identified oil-bearing strata reaches 90.02% compared to artificial correlation results,which is about 17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s.The accuracy of the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bearing strata automatic correlation contrastive learning 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pattern marker layer similarity measuring machine conditional constraint dynamic time warping algorithm
下载PDF
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X气藏海底扇储层构型研究:重力流—底流交互作用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佳佳 吴胜和 +7 位作者 王瑞峰 王敏 陈梅 王晓丰 徐庆岩 熊绮聪 余季陶 王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9,共17页
底流在陆缘深水环境下广泛存在,可对深水沉积过程及砂体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前人对重力流与底流的交互作用机制及沉积产物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有关底流改造型的海底扇储层构型模式仍然研究不够深入。东非鲁伍马盆地是当前重力流—底流... 底流在陆缘深水环境下广泛存在,可对深水沉积过程及砂体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前人对重力流与底流的交互作用机制及沉积产物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有关底流改造型的海底扇储层构型模式仍然研究不够深入。东非鲁伍马盆地是当前重力流—底流交互作用研究的热点地区,文中以其代表性的下始新统海底扇水道体系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开展储层构型精细表征,建立重力流—底流交互作用下的海底扇水道体系构型模式。研究表明,目标水道体系内部发育水道、溢岸及朵叶3种构型要素,其中水道可分为水道复合体、单一水道及其内部不同级次的构型单元。底流对细粒物质的搬运可形成非对称的溢岸沉积,导致水道复合体之间呈逆底流侧向迁移叠置样式,其间泥岩隔层容易保存;单一水道之间呈顺水道纵向迁移或逆底流侧向迁移样式,其中纵向迁移部位水道切叠连通,而侧向迁移部位容易保存泥质侧向隔挡体。受重力流沉积演化的影响,单一水道内部充填由砂泥交互型逐渐演化为富砂型,且在水道弯曲段的轴部砂体最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伍马盆地 海底扇 水道体系 储层构型 重力流 底流
下载PDF
辫状河沉积构型研究进展: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
6
作者 李伟 岳大力 +5 位作者 王武荣 高建 吴胜和 王南溯 刘警阳 张佳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2-1048,共17页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铀等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近30年来,辫状河研究在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业价值。综合辫状河研究...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铀等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近30年来,辫状河研究在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业价值。综合辫状河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及团队的多个研究实例,根据辫状河沉积内部结构与地貌演化速率分为稳定型与游荡型辫状河,两者地貌特征无显著区分标志,形成与演化过程基本相似,可划分为4个发育阶段:水流扰动形成横向朵状(叶状)单元坝,河流汇聚形成初始河道与坝尾沉积,单元坝生长、拼接形成复合坝,河流动态平衡阶段。但是两河型的内部构型存在显著区别,稳定型辫状河心滩内部由一系列横向较为稳定的垂积体与落淤层组成;游荡型辫状河心滩频繁被河道冲刷,导致辫状河道沉积与心滩之间无明显界限、形成“泛连通体”。目前,针对辫状河沉积构型的研究已十分丰富,通过河流动力学与沉积学交叉学科研究辫状河沉积构型模式的主控因素、建立不同沉积条件下多样化的沉积模式,并探究多样化沉积模式的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难点、热点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单元坝 复合坝 心滩 沉积构型 演化机理
下载PDF
“三维四位”专业课程育人模式——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7
作者 刘钰铭 吴胜和 +4 位作者 朱筱敏 柳广弟 陈冬霞 谢庆斌 李庆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专业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战场。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价值引领、需求驱动和多元融合三个维度,实现家国情怀、高阶思维、关键能力、核心知识四个方面的课程教学育人目标,创立了“三维四位”专业课程育... 专业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战场。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价值引领、需求驱动和多元融合三个维度,实现家国情怀、高阶思维、关键能力、核心知识四个方面的课程教学育人目标,创立了“三维四位”专业课程育人模式。该课程育人模式的应用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专业和学科发展,并推广应用到全国油气地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 价值引领 需求驱动 多元融合 专业课程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的曲流河复合点坝建模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昕 束青林 +4 位作者 苏朝光 吴胜和 蒋小伟 田媛 岳大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9,135,共7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曲流河复合点坝建模新方法。与基于目标和基于沉积过程的方法相比,新方法更加灵活,易于条件化;与两点统计建模和多点统计建模相比,新方法可更好地再现复杂的河道特征;与基于构型精细解剖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相...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曲流河复合点坝建模新方法。与基于目标和基于沉积过程的方法相比,新方法更加灵活,易于条件化;与两点统计建模和多点统计建模相比,新方法可更好地再现复杂的河道特征;与基于构型精细解剖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相比,新方法适用于井网稀疏的情况。新方法通过逐步模拟河道中线、活动河道和串珠状点坝,从串珠状点坝随机抽取单一点坝建立了8种单一点坝模型,将这8种单一点坝模型作为随机模拟时单一点坝生成、删除和移动操作对象,采用模拟退火的策略较好地再现了复合点坝三维分布。在真实现代沉积和中国东部某油田实际工区中应用新方法,证明了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对真实油田数据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 曲流河 复合点坝 建模 构型 随机模拟
下载PDF
鄂南镇泾地区长_8油层组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邹敏 夏东领 +2 位作者 庞雯 吴胜和 钱玉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6,共7页
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关系研究较少,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镇泾地区长_8~1和长_8~2小层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单套砂体与有效泥岩隔夹层发育情况,长_8~1和长_8~2小层沉积格架可划分为单层... 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关系研究较少,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镇泾地区长_8~1和长_8~2小层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单套砂体与有效泥岩隔夹层发育情况,长_8~1和长_8~2小层沉积格架可划分为单层式、夹层式和互层式3类;储层质量较好段多位于单套式砂体中部;单套砂体的厚度与储层质量较好段的厚度、物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单套砂体厚度小于7 m时,储层质量较好段基本不发育;压实和钙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质量受控于沉积格架的主要机理,压实作用从整体上控制了储层质量,砂体厚度大更有利于储集空间保存,从而形成优质储层,单套砂体顶底部钙质胶结比较发育,钙质胶结砂岩的厚度与相邻泥岩隔夹层的厚度相关性较好;砂岩与相邻泥岩碳氧同位素表明泥岩的压实排水是钙质胶结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阐明了储层质量受控于沉积格架的机理,为少井条件下有利区优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质量 沉积格架 单套砂体 长8 镇泾地区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逆冲构造区海底扇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蔺鹏 吴胜和 +4 位作者 张佳佳 胡光义 夏钦禹 范洪军 王南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3-1086,共14页
近年来的深水油气勘探揭示了陆坡逆冲构造区复杂的海底扇分布特征。目前,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了逆冲相关地貌对海底扇宏观分布的影响,但对于不同逆冲活动阶段的海底扇分布及空间演化规律仍缺乏系统的认识。文章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 近年来的深水油气勘探揭示了陆坡逆冲构造区复杂的海底扇分布特征。目前,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了逆冲相关地貌对海底扇宏观分布的影响,但对于不同逆冲活动阶段的海底扇分布及空间演化规律仍缺乏系统的认识。文章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综合地震和测井资料,开展陆坡逆冲构造区的海底扇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上中新统—第四系)可依据地层超覆及海平面变化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在其内部共识别出了块体搬运沉积、水道沉积及朵叶沉积3类海底扇沉积单元。垂向上,海底扇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的海退域;而在平面上,受控于不同逆冲活动阶段的差异古地貌特征,海底扇可表现出复杂的分布演化规律。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海底扇的沉积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1)均衡陆坡阶段,该阶段逆冲断层未开始活动,陆坡地貌相对平缓,其对海底扇的限制性较弱,此时海底扇体系主要由高弯度条带状水道组成,发育于研究区中部;(2)逆冲断层阶段,该阶段逆冲断层向深水区强烈挤压,在其上盘处形成微盆地,阻止了重力流的搬运,形成大型连片状的复合朵叶;(3)泥底辟阶段,该阶段逆冲断层活动减弱,并在核部伴随有向上的泥底辟作用,此时在研究区中部发育泥底辟背斜,而在其东西两侧发育顺陆坡倾向的微盆地,大量的重力流沉积物沿这些纵向微盆地沉积过路,形成东西分异的海底扇水道-朵叶复合体;(4)沉积填平补齐阶段,该阶段逆冲活动基本停止,陆坡地貌逐渐趋于均衡,此时研究区内均匀发育低弯度条带状的水道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逆冲断层 海底扇 沉积演化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西非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34
11
作者 徐振华 吴胜和 +5 位作者 刘钊 赵军寿 耿红柳 吴峻川 张天佑 刘照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2-333,共12页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砂体进行了构型解剖,探讨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内部的沉积微相组成,分析指状砂坝的宏观分布及内部构型特征。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分支砂体为指状砂坝沉积,由河口坝、坝...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砂体进行了构型解剖,探讨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内部的沉积微相组成,分析指状砂坝的宏观分布及内部构型特征。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分支砂体为指状砂坝沉积,由河口坝、坝上分流河道以及天然堤组成,分流河道下切河口坝,薄层天然堤则披覆于分流河道两侧的河口坝之上。指状砂坝平面上多呈弯曲状,向盆地方向弯曲度有所增加,内部分流河道由深切河口坝型到浅切河口坝顶部型转变。研究区指状砂坝宽厚比为25~110,宽度与厚度呈一定双对数线性正相关关系,并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变化。针对指状砂坝,在注水开发方式下,应避免同一分流河道内注采的开发方式,并指出指状砂坝内分流河道的中上部及注采井未钻遇的河口坝砂体为剩余油挖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砂体构型 渤海BZ25油田 新近系明化镇组 剩余油
下载PDF
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的基质储层质量差异展布——以红河油田长8油层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秀娟 夏东领 +3 位作者 庞雯 吴胜和 邹敏 王静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712,共5页
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基质储层质量差异研究难度大、分布规律不清楚。文中从导致基质储层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入手,在大量岩心分析实验基础上,开展基质储层精细分类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油田长8油层基质储... 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基质储层质量差异研究难度大、分布规律不清楚。文中从导致基质储层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入手,在大量岩心分析实验基础上,开展基质储层精细分类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油田长8油层基质储层孔隙结构发育7类孔喉组合样式,不同孔隙结构的储层储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优选了代表致密储层储集能力的可动流体孔隙度和代表渗流能力的主流喉道半径作为储层质量分类的关键参数,将长8油层致密砂岩基质储层分为4类;搭建微观-宏观研究桥梁,采用基于沉积的成岩相控方法,预测了4类基质储层质量的展布,为下一步"甜点区"评价及优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储层质量 基质储层分类 成岩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长7~3亚段凝灰岩沉积成因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庆 卢浩 +5 位作者 吴胜和 夏东领 李江山 齐奉强 付育璞 伍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1154,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长7~3亚段)发育较多的凝灰岩,且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可作为下一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目标,但该区凝灰岩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3亚段富凝灰质岩石为研究对...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长7~3亚段)发育较多的凝灰岩,且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可作为下一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目标,但该区凝灰岩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3亚段富凝灰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厘定研究区富凝灰质岩石的岩相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凝灰岩的沉积成因,并揭示凝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长7~3亚段富凝灰质岩石主要发育5种岩相类型,即玻屑凝灰岩、晶屑质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存在火山灰沉降和重力流2种成因类型,沉降型凝灰岩主要以纹层形式分布在“张家滩页岩”内,重力流成因凝灰岩主要分布在长7~3亚段下部,发育沟道体系的碎屑流、浊流沉积以及小型滑塌沉积,厚度较大,含油性好。凝灰岩储集空间类型包括粒间孔缝(含脱玻化孔)、粒内孔缝、晶间孔隙、有机质边缘孔隙以及裂缝等。岩相对凝灰岩储集空间类型和发育程度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玻屑凝灰岩的孔渗条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细粒沉积学 重力流 凝灰岩 页岩油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逆冲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蔺鹏 吴胜和 +3 位作者 张佳佳 胡光义 王南溯 黄梅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6,共12页
关于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深水区的逆冲构造,其逆冲背景下的构造演化阶段及古地貌变迁特征,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了3个关键界面和4种构造样式,将新生界划分为3个超... 关于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深水区的逆冲构造,其逆冲背景下的构造演化阶段及古地貌变迁特征,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了3个关键界面和4种构造样式,将新生界划分为3个超层序,进一步分析了SSQ_1超层序内部的泥岩滑脱面;厘定了中新统逆冲构造的演化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内的地貌特征。形成于构造活动期的超层序(SSQ_3)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由逆冲断层、泥底辟和披覆沉积所主控,对应3个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①逆冲断层主控阶段。在重力滑脱作用下,逆冲断层沿不同深度滑脱面发育,所产生的位移差导致构造变换带内地层受到剪切应力而发育撕裂断层,其走向与逆冲断层近垂直;剪切破裂面的存在使地层抗应力强度大幅降低,在地层超压作用下,构造变换带内沿撕裂断层发育泥底辟褶皱;顺陆坡倾向搬运的重力流沉积物受到逆冲相关褶皱阻挡而发生沉积,导致重力流岩性圈闭集中分布于逆冲断层上盘的地貌低部位。②泥底辟主控阶段。在差异负荷作用下,塑性超压泥岩向逆冲相关褶皱与撕裂断层相关褶皱核部集中,形成大型滑脱褶皱;泥岩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由不同深度滑脱面所限定的地层单元内;滑脱褶皱的存在使其两侧形成了沿陆坡倾向展布的地貌低部位,并成为重力流储层发育的有利场所。③构造平静阶段。构造活动明显减弱,在填平补齐作用下地貌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深水 层序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小层尺度储层质量对致密砂岩油分布的影响——以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1油藏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涛 邓西里 +2 位作者 吴胜和 李恕军 吴琼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 1致密砂岩油藏为例,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结合成岩演化及成藏史,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 1成藏时期小层尺度的石油运聚格架,通过对储层质量展布以及...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 1致密砂岩油藏为例,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结合成岩演化及成藏史,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 1成藏时期小层尺度的石油运聚格架,通过对储层质量展布以及流体差异分布的对比,探讨小层尺度石油差异分布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源储距离在垂向上控制着砂体的含油性,储层质量影响同一小层含油砂体内部石油的差异分布。研究后认为,研究区长8 1内各小层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坝砂体中心位置储层质量相对较好,有利于石油的输导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庆地区 储层质量 致密砂岩油 石油分布规律
下载PDF
被动陆缘盆地逆冲、底辟构造对深水层序结构的控制——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蔺鹏 吴胜和 胡光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34,共14页
被动陆缘盆地深水区是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但由大型三角洲引发的重力滑动构造导致被动陆缘盆地深水层序结构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此类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的展布规律、为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支撑,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 被动陆缘盆地深水区是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但由大型三角洲引发的重力滑动构造导致被动陆缘盆地深水层序结构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此类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的展布规律、为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支撑,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为例,基于地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采用地震沉积学与地震地貌学方法,研究了深水沉积单元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深水层序结构和主控因素,揭示了被动陆缘盆地深水区逆冲/底辟构造演化对层序结构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逆冲相关的微盆地是逆冲断层主控型深水层序发育的主要场所,深水层序主要为陆源重力流与逆冲成因的再搬运碎屑流在微盆地内混合形成下部朵体、上部块体搬运沉积的沉积组合,重力流在不同微盆地间重复充填—溢出过程;(2)滑脱褶皱两侧形成的狭长微盆地内部发育泥底辟主控型深水层序,深水层序主要由多期重力流水道及小型朵体叠加而成,早期水道沉积占据微盆地最深处,晚期重力流在滑脱褶皱与早期水道之间的地貌低部位处形成新的水道沉积;(3)构造平静期,受控于沉积填平补齐作用,重力流主要发生沉积过路,深水层序通常由水道和泥质披覆沉积两期沉积组成。结论认为,构造活动对深水层序结构的控制作用体现在“逆冲/底辟构造活动控制了微盆地的形成,并为深水层序的发育提供了可容空间,进而决定了深水沉积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逆冲断层活动能触发再搬运碎屑流为深水层序提供了额外的物源”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陆缘盆地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深水 逆冲断层 泥底辟 层序结构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基于浮动平台的机器人恒力控制研磨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铁 吴圣和 蔡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523,共9页
为了保证机器人研磨的控制精度,提高研磨工件的加工质量,研制了一种基于浮动平台的机器人研磨系统,提出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恒力研磨策略.所研制的机器人浮动平台研磨系统主要包含机器人、力反馈传感器、研磨系统、浮动平台机构,以研磨系... 为了保证机器人研磨的控制精度,提高研磨工件的加工质量,研制了一种基于浮动平台的机器人研磨系统,提出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恒力研磨策略.所研制的机器人浮动平台研磨系统主要包含机器人、力反馈传感器、研磨系统、浮动平台机构,以研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机器人末端工件与磨盘接触的磨削力模型.基于此非线性机器人磨削模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分析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闭环稳定性,提出线性自抗扰恒力研磨控制律,并为验证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性自抗扰控制研磨算法能实现有效的恒力研磨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比,线性自抗扰控制能显著地减少机器人稳定磨削过程中的力波动,大大降低了研磨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研磨 力控制 自抗扰控制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型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庆 吴胜和 +1 位作者 岳大力 牛花朋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3期67-71,共5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效的课程教学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及关键。本文以“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为例,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基于该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为相关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BOPPP...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效的课程教学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及关键。本文以“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为例,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基于该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为相关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BOPPPS教学模式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应在合理运用BOPPPS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并结合现今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完善课程教学方式体系,包括“线上线下”与“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科教融合、完善考核体系等,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结晶学与矿物学
下载PDF
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单砂体构型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秦国省 吴胜和 +3 位作者 宋新民 邹存友 郑联勇 陈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共11页
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取心井及密井网资料,对老君庙油田L油藏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单砂体进行表征并明确其内部结构样式,建立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缓坡、距物源较远是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 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取心井及密井网资料,对老君庙油田L油藏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单砂体进行表征并明确其内部结构样式,建立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缓坡、距物源较远是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必要条件,沉积粒度较细、沉积构造规模及单一河道砂体厚度较小是其较明显的沉积特征;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呈交织近连片型和交织条带型两种组合样式,其中交织近连片分流河道由主干分流河道不断分叉合并而成,分流河道演化主要有3种模式,经历3个阶段,早期典型分流河道孤立分布,中期河道以决口演化模式为主成交织状分布,末期以侧向侵蚀和河道间岔口冲刷演化模式为主成近连片分布;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呈大面积近连片分布,其由不同期单一河口坝拼接叠置而成,前缘演化初期以坝边部部分侧向拼接样式为主,演化中期坝边部完全侧向拼接样式较常见,至演化末期河口坝间呈现坝主体完全垂向叠置和坝主体部分垂向叠置的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细粒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单砂体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岩储层微观孔喉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俊杰 吴胜和 +7 位作者 肖淑明 郭芪恒 吕志强 焦红岩 郭志华 刘中伟 吴罕 肖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共10页
以东营凹陷史深100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岩储层为例,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试验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特别是通过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相结合的手段表征浊积砂岩储层的孔喉尺寸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低渗浊积... 以东营凹陷史深100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岩储层为例,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试验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特别是通过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相结合的手段表征浊积砂岩储层的孔喉尺寸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低渗浊积砂岩储层发育多种孔隙及喉道类型,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及各种微孔隙;喉道以片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为主,整体喉道较细,有许多不连通的孔隙被狭窄的喉道所包围,孔喉配置关系复杂;浊积砂岩储层的储集能力较强,但是渗流能力较弱;与常规砂岩储层相比,孔喉尺寸差异悬殊,全孔径分布范围介于几纳米~几百微米,曲线呈多峰型,主要发育巨孔(孔径大于10μm)和纳米孔(孔径小于0.1μm);决定低渗浊积砂岩储层物性的最关键因素是有效喉道的尺寸、数量以及孔隙与有效喉道之间的配置关系,有效喉道通过影响储层的渗流能力直接控制储层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浊积砂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全孔径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