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爆炸极限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袁淑霞 李荫虎 +2 位作者 王创业 吴松 李嘉豪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煤炭地下气化的产物为可燃气体,可能存在着火爆炸风险。因此,研究粗煤气的爆炸极限对确保煤炭地下气化安全有重要意义。但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实验极其困难,根据热自燃着火理论,通过计算常压下的着火界限并与常压下爆炸极限的... 煤炭地下气化的产物为可燃气体,可能存在着火爆炸风险。因此,研究粗煤气的爆炸极限对确保煤炭地下气化安全有重要意义。但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实验极其困难,根据热自燃着火理论,通过计算常压下的着火界限并与常压下爆炸极限的实验值进行对比,计算得到修正系数,用修正系数对高温高压下的着火界限进行修正,得到可燃组分的爆炸极限,再将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按组分加权平均得到粗煤气的爆炸极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极低,空气中含有微量的可燃气体就可能引发着火爆炸。为防止着火爆炸需在启停阶段采用氮气置换气化通道中的空气,营造安全气化环境。而正常气化时,粗煤气中的氧含量很难达到高温高压下粗煤气的爆炸上限,反而比较安全。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下计算气体爆炸极限的方法,为煤炭地下气化爆炸安全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爆炸极限 着火界限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疾病中诱导线粒体损伤的机制
2
作者 王晶莹 任彬彬 +3 位作者 马素娜 杨悦悦 吴松 关梦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68-3674,共7页
背景: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相关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复合物损伤、钙稳态、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质量控制等方面。目的:对帕金森病中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 背景: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相关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复合物损伤、钙稳态、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质量控制等方面。目的:对帕金森病中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以“帕金森病,线粒体损伤及机制,α-突触核蛋白”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10-2024年相关文献50余篇;以“Parkinson’s disease,Alpha-synuclein,mitochondria,Oxidative stress,Calcium homeostasis,Mitophagy,Mitochondrial dynamics,Mitochondrial protein introduc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10-2024年相关文献750余篇,最终纳入7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最近研究证实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尤为显著的因素。从天然未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开始,最终形成成熟的原纤维的级联事件统称为α-突触核蛋白聚集。聚集产生的毒性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积累,继而破坏线粒体功能引起帕金森病。因此,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之间这种双向关系的潜在机制可能为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学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线粒体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蛋白导入机制
下载PDF
黔北正安地区安场向斜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规律
3
作者 吴松 冯冰 +5 位作者 于继良 蓝宝锋 李龙 王胜 沈家宁 李刚权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四川盆地外缘黔北地区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基于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黔北正安地区安场向斜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黔北正安地区安场向斜奥陶系五峰组—... 四川盆地外缘黔北地区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基于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黔北正安地区安场向斜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黔北正安地区安场向斜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岩性主要为硅质页岩与硅质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孔隙及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等无机孔隙与页理缝和构造缝及微裂缝等。岩石中总有机碳(TOC)为0.34%~6.65%,平均为3.69%,纵向上自下而上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平面上在向斜核部的TOC含量较高,呈环带状向四周降低。岩心含气的质量体积为1.6~6.2 m^(3)/t,平均为3.9 m^(3)/t,龙马溪组总含气量垂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平面上从向斜中部向南北两端逐渐降低,从向斜核部向两翼逐渐降低。矿物脆性指数总体较高,具有很好的可压裂性。②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陆棚边缘、改造残留、向斜浅埋”的独特地质背景,其有利的沉积环境及古生产力为页岩气富集成藏奠定了基础,良好的保存条件避免了页岩储层中天然气的大量逸散,上覆的新滩组盖层与下伏的宝塔组底板形成了“上盖下堵”的封堵组合。③盆外残余向斜页岩气在向斜中心明显富集,核部是页岩气聚集的有利位置,两翼低角度逆断层遮挡处也是页岩气的有利富集部位,微裂缝的发育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与稳产,因此中浅层残余向斜的井位部署应重点考虑“宽、缓、深”的核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层特征 脆性指数 上盖下堵 断层遮挡 核部富集 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 安场向斜 黔北地区
下载PDF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及与底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丽 吴松 +4 位作者 覃东立 霍堂斌 黄晓丽 王玉梅 刘守新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0-97,125,共9页
在哈尔滨地区面积6 600 m^(2)、平均水深1.2 m、多年未清淤的泥沙底质典型淡水精养池溏中混养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春季(4—5月)、夏季(6—8月)... 在哈尔滨地区面积6 600 m^(2)、平均水深1.2 m、多年未清淤的泥沙底质典型淡水精养池溏中混养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春季(4—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月)不同时间采集池塘水体和表层底泥样品,监测养殖周期内水质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及高锰酸盐指数(COD_(Mn))、p H的季节性变化,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水质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并结合底质指标绘制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池塘水质整体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春季优于夏季和秋季。参与评价时池塘水质为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超标数随着养殖时间延长而增加,TN在全养殖周期内均超出警戒水平;TN、TP、NH_(4)^(+)-N和COD_(Mn)是池塘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池塘水质主要受鱼类的生长代谢、溶解氧和投饵的影响,污染物以N、P营养盐为主。水体TP、TN、NH_(4)^(+)-N和底泥NO_(2)^(-)-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底泥T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物污染具有共现性,水体TOC和底泥TO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池塘 水质 底质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地西泮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含量变化及累积特征
5
作者 黄丽 高磊 +8 位作者 吴松 郝其睿 李晨辉 汤施展 白淑艳 陈中祥 杜宁宁 覃东立 王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为探究地西泮(Diazepam,DZP)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降解特点及累积特征,设置2个浓度胁迫组(A、C组),并在2个浓度下添加蜈蚣草(Pteris vittata)作对照组(B、D组),共4个试验组;分析水体、底泥和蜈蚣草中DZP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探讨蜈蚣草... 为探究地西泮(Diazepam,DZP)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降解特点及累积特征,设置2个浓度胁迫组(A、C组),并在2个浓度下添加蜈蚣草(Pteris vittata)作对照组(B、D组),共4个试验组;分析水体、底泥和蜈蚣草中DZP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探讨蜈蚣草和底泥对水体中DZP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给药后4组水体中DZP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A:(0.118±0.002)μg·L^(-1)、B:(0.117±0.004)μg·L^(-1)、C:(1.141±0.078)μg·L^(-1)和D:(1.142±0.039)μg·L^(-1),给药后第768小时水体中DZP质量浓度下降了29.71%~40.17%;DZP降解半衰期介于65.29~139.11 d。4组底泥中DZP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逐渐上升,给药768 h后4组底泥中DZP质量分数分别达到初始质量分数的17.99倍(1.384μg·kg^(-1))、14.81倍(0.918μg·kg^(-1))、4.77倍(7.848μg·kg^(-1))和5.30倍(7.763μg·kg^(-1)),富集系数介于9.79~18.80;B、D组蜈蚣草中DZP浓度峰值出现在给药后第216小时。蜈蚣草和底泥对水体中的DZP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富集作用,可明显缩短高浓度DZP在水中降解的半衰期,在低浓度DZP水体中添加蜈蚣草可抑制底泥对DZP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模拟养殖环境 累计特征 半衰期 富集系数
下载PDF
西藏朱诺矿集区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
6
作者 郑有业 吴松 +5 位作者 次琼 陈树源 石苏东 陈鑫 刘鹏 李家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5-1315,共21页
作为中国铜资源规模最大的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其东段的找矿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但其西段因被陆相火山岩大面积覆盖导致其找矿勘查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在中国地调局、西藏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朱诺矿集区发现... 作为中国铜资源规模最大的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其东段的找矿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但其西段因被陆相火山岩大面积覆盖导致其找矿勘查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在中国地调局、西藏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朱诺矿集区发现并评价了朱诺、北姆朗、次玛班硕、懂师布、落布岗木、巴热拉和唐格等多个超大型、大-中型矿床(点)。按成矿时代可划分为78 Ma的矽卡岩钼铅锌成矿作用,48~65 Ma的热液脉型钼铅锌成矿作用,23 Ma、16~17 Ma及13~14 Ma三期铜钼成矿作用,以及21 Ma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成矿作用,它们分别构成了晚白垩世矽卡岩型铜铅锌成矿系列、古新世—始新世热液脉型钼铅锌成矿系列及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钼金银成矿系列。区内斑岩铜矿由南西至北东方向(懂师布→次玛班硕→北姆朗-朱诺)成矿年龄依次减小,总体上表现为多期、多中心成矿的特点,可能受控于深部俯冲印度板片的北向迁移。朱诺矿集区目前已探明铜资源量超过600万t,且北姆朗、次玛班硕、懂师布等区域仍有望进一步突破,有望成为中国又一个千万吨级的铜钼(金)资源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成矿系列 勘查标识 朱诺矿集区 冈底斯
下载PDF
炸药模拟裂纹宽度的CT检测与测量分析
7
作者 王慧 戴斌 +4 位作者 陈华 宫志桢 吴松 刘晨 张才鑫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7期19-24,共6页
炸药作为武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目前CT技术已被用于炸药试件的内部质量检测与评价研究,特别用于炸药试件内部裂纹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中。然而选择不同的检测工艺参数会造成CT图像质量的变化,直接... 炸药作为武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目前CT技术已被用于炸药试件的内部质量检测与评价研究,特别用于炸药试件内部裂纹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中。然而选择不同的检测工艺参数会造成CT图像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后续定量表征的精度。通过在炸药试件表面加工不同宽度的标准尺寸线槽,再将其与相同规格的炸药试件对粘,以实现在炸药试件内部预制标准尺寸裂纹的目的。然后,改变检测参数与工艺条件,得到不同检测参数对试件裂纹宽度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讨论了CT测量炸药试件(如尺寸小于10 mm的始发药等)裂纹宽度的最佳检测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技术 预制裂纹 尺寸测量 炸药
下载PDF
胃癌组织的CPXCR1水平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李大鹏 吴颂 +2 位作者 成伟丽 张宁 孙明琪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PX染色体候选区域1(CPXCR1)的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PXCR1在95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PXCR1水平与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PX染色体候选区域1(CPXCR1)的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PXCR1在95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PXCR1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PXCR1在胃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95例胃癌组织的CPXCR1水平为0.791±0.035,低于癌旁组织的1.197±0.026(t=9.217,P<0.001)。分层分析显示CPXCR1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χ^(2)=0.608,P=0.436)、年龄(χ^(2)=1.935,P=0.164)、肿瘤位置(χ^(2)=0.892,P=0.640)、Lauren分型(χ^(2)=3.064,P=0.216)、分化程度(χ^(2)=0.253,P=0.615)和T分期(χ^(2)=1.772,P=0.183)无关,而与TNM分期(χ^(2)=3.903,P=0.048)、肿瘤大小(χ^(2)=6.663,P=0.010)和淋巴结转移(χ^(2)=4.915,P=0.027)有关。单因素分析显示CPXCR1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关,其中高表达患者的中位OS未达,优于低表达者的37个月(HR=2.414,95%CI:1.314~4.435,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PXCR1高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2.136,95%CI:1.096~3.956,P=0.022)。结论CPXCR1在胃癌中低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CPXCR1是一个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也是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PX染色体候选区域1 临床意义 预后
下载PDF
吴淞从脾胃辨治唇炎临证经验
9
作者 宋婷 谭城 +3 位作者 吴淞 时悦 张添 李红敏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吴淞教授善于从脾胃论治唇炎,认为唇炎多由风火上炎、脾胃湿热、阴虚血燥所致,临床以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滋阴养血为治疗大法,分别予消风散、清脾除湿饮、当归饮子合增液汤加减治之,临证时强调祛风清热不宜过于疏散,清热利湿不宜过于苦... 吴淞教授善于从脾胃论治唇炎,认为唇炎多由风火上炎、脾胃湿热、阴虚血燥所致,临床以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滋阴养血为治疗大法,分别予消风散、清脾除湿饮、当归饮子合增液汤加减治之,临证时强调祛风清热不宜过于疏散,清热利湿不宜过于苦寒,滋阴养血不宜过于滋腻,全程注重脾胃的调理,辨治过程中不断调整扶正与祛邪的力度,治病以平为期。文中并附医案2则以兹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炎 吴淞 脾胃 经验
下载PDF
环状RNA在三阴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松 唐海林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特征为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NBC具有易侵袭和转移、预后不良、对常规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不佳的临床特点。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TNBC组织表达异... 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特征为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NBC具有易侵袭和转移、预后不良、对常规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不佳的临床特点。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TNBC组织表达异常,并与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circRNA可通过调控转录和剪接、作为微小RNA海绵、与蛋白质结合以及作为翻译模板,参与TNBC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过程。因此,circRNA在TNBC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监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circRNA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并总结了circRNA在TNBC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环状RNA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钢板桩围堰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袁淑霞 裴龙瑶 +3 位作者 齐文娇 吴松 张宇鹏 段育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5-3163,共9页
钢板桩围堰适用于深水、滩涂等复杂地质,对钢板桩围堰打桩及工作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打桩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其动载荷。并对钢板桩稳定性进行了校核。提出流体动力学和固体力学相结合的打桩过... 钢板桩围堰适用于深水、滩涂等复杂地质,对钢板桩围堰打桩及工作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打桩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其动载荷。并对钢板桩稳定性进行了校核。提出流体动力学和固体力学相结合的打桩过程稳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NSYS屈曲分析外压载荷作用下围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动载荷受幂律指数、稠度系数及静载荷的综合影响,稠度系数与流体黏度呈线性关系,幂律指数体现了流体的非牛顿性,而不同载荷作用下流体黏度也会发生变化,需结合屈曲分析结果、打桩时间等综合选择适宜打桩力。采用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的围堰临界失稳应力较为接近,非线性屈曲分析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包含塑性变形成分,因此临界失稳应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 非牛顿流体 幂律指数 稠度系数 屈曲分析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视野下武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12
作者 吴松 章璐璐 戚天翼 《体育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以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针对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一个出发点”“两个着眼点”“四个切入点”... 以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针对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一个出发点”“两个着眼点”“四个切入点”。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学校武术课程的改革,应当以解决我国学校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学校武术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学校武术课程内容标准的革新两个方面,从贯彻和执行“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的课程标准,探寻“易解、易能、易效”的武术教学形式与内容,创设“以兴趣为引导”的“趣味性”学校武术课堂,夯实“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等四个切入点,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旨在开辟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展现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事业的新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学校武术课程 武术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MSW气化熔融工艺全流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松 党文波 +3 位作者 史晓军 李文健 袁淑霞 樊玉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城市固体废物(MSW)气化熔融工艺能够减少二噁英的生成和熔融固化重金属,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已有研究多针对MSW的热解特性以及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而对气化熔融工艺系统模块之间的影响和各反应器间物质流、能量流的联动... 城市固体废物(MSW)气化熔融工艺能够减少二噁英的生成和熔融固化重金属,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已有研究多针对MSW的热解特性以及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而对气化熔融工艺系统模块之间的影响和各反应器间物质流、能量流的联动变化过程研究不足。利用Aspen Plus模拟平台,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对MSW气化熔融工艺进行了全流程模拟研究,分析了垃圾干燥温度、垃圾含水率、气化温度、气化介质以及灰熔点对工艺流程节点参数、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工艺流程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垃圾热解模拟时,垃圾含水率为9%,通过烟气循环能达到能量自给;在相同条件下,以水蒸气作为气化介质的气化效率最高,且在气化温度为850℃,水蒸气当量比为50%时,达到最佳工艺效果;当气化后产生的焦炭在熔融炉内燃烧刚满足灰熔点温度时,灰熔点的升高使气化剂比例、气化气有效气体摩尔流量和碳转化率不断降低。不同工况下的物质流、能量流的变化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体废物(MSW) 气化熔融 全流程模拟 节点参数 熔融炉
下载PDF
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自噬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鸿静 张萌 +1 位作者 吴松 王静芝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56-463,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下丘脑自噬调控基因Atg1、Atg13和Beclin-1表达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IR的潜在机制。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 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下丘脑自噬调控基因Atg1、Atg13和Beclin-1表达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IR的潜在机制。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模型制备组(30只)。正常组予常规饲养,模型制备组予高脂饲料和10%的果糖水饲养8周,制备IR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制备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和电针组(15只)。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及干预后,采用微量血糖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评定大鼠IR程度。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下丘脑组织Atg1、Atg13、Beclin-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评价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自噬活性的影响。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制备组大鼠IRI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tg1、Atg13、Beclin-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tg1、Atg13、Beclin-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IRI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高脂高糖诱导的IR,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自噬相关因子Atg1、Atg13、Beclin-1表达从而抑制下丘脑细胞过度自噬以及降低GSK3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胰岛素抵抗 血糖 自噬 下丘脑 大鼠
下载PDF
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腾泽 王创业 +5 位作者 刘猛 刘丹璐 高尔斯 吴松 袁淑霞 樊玉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334,共11页
煤炭地下气化注入点可控后退(Controlled Retraction Injection Point,CRIP)工艺能够实现中深层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原位开采,将我国富裕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战略或缺的燃气资源。为取代CRIP工艺中氧气和点火液的注入、提高煤层气化反应活性... 煤炭地下气化注入点可控后退(Controlled Retraction Injection Point,CRIP)工艺能够实现中深层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原位开采,将我国富裕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战略或缺的燃气资源。为取代CRIP工艺中氧气和点火液的注入、提高煤层气化反应活性,基于煤炭地下气化生产工艺和微波加热技术特点,创新提出了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设计,将气化剂和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经由连续油管注入到地下煤层并在目标气化区释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从微波的产生、传输、释放、与煤层作用、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工艺设计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加热煤层所需的热量较大,大功率磁控管可以满足工业生产规模需求;微波能够通过双层连续油管镀铜的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间的环形空间远距离传输到地下煤层;微波频率越高,微波功率衰减越快,2450 MHz和915 MHz频率微波在双层连续油管中传输500 m时,其功率分别衰减至15.6%和32.1%,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应选用较低频率来远距离、低损耗输送微波;在双层连续油管前端的外管壁面上按一定规则割开缝隙,形成微波释能器,将微波从管线中泄漏出来辐射煤层;原煤在干燥、热解和燃烧阶段都能够较好地吸收微波能而被加热,在有氧条件下煤样温度升高到587℃时焦炭被点燃,最高温度可达1080℃;风光电−储能−煤炭地下微波气化融合产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实现中深层煤炭清洁高效原位开采。研究能够为微波辅助煤炭地下气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注入点可控后退 微波加热 注入井系统
下载PDF
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蓝鑫 吴淞 +1 位作者 伏博毅 秦小林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1-877,共17页
遥感图像中目标具有方向任意性和排列紧密性的特点,在检测任务中使用倾斜边界框可以更加精确定位和分离目标。目前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国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鉴于此,对... 遥感图像中目标具有方向任意性和排列紧密性的特点,在检测任务中使用倾斜边界框可以更加精确定位和分离目标。目前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国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鉴于此,对遥感图像中旋转目标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首先,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倾斜边界框的表示形式。其次,重点阐述全监督学习下的特征错位、边界不连续、度量值与损失不一致性、旋转目标定位四个挑战。然后,根据不同的动机和改进策略,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的核心思想及其优缺点,归纳出旋转目标检测方法框架。接着,列举了旋转目标检测在遥感领域常用数据集,给出了经典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并对不同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结合深度学习应用于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任务中存在的挑战,对该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目标检测 倾斜边界框 遥感图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思可 吴松 +4 位作者 曹静 徐洋洋 刘家辉 程红梅 许辛寅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员利针组、毫针恢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员利针组采用员利针恢刺法(1次/3 d,2次/周,共治疗4次),毫针恢刺组采...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员利针组、毫针恢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员利针组采用员利针恢刺法(1次/3 d,2次/周,共治疗4次),毫针恢刺组采用毫针恢刺法(1次/3 d,2次/周,共治疗4次),常规针刺组采用毫针常规刺法(1次/d,6次/周,共治疗12次)。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两周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员利针组明显低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员利针组明显高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员利针组总有效率93.3%(28/30),毫针恢刺组总有效率66.7%(20/3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56.7%(17/30),员利针组疗效优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员利针及毫针治疗LDH均有疗效,而与常规毫针相比较,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LDH疗效更加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针刺时间短、针刺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利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筋理论 恢刺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拓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治成 陆红梅 +1 位作者 吴松 从明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考虑到施工安全指标因素的模糊性与随机性,运用组合赋权-改进可拓云模型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首先,从“三度空间”视角下,在物理、社会、信息三个层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考虑到施工安全指标因素的模糊性与随机性,运用组合赋权-改进可拓云模型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首先,从“三度空间”视角下,在物理、社会、信息三个层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确定主客观权重,基于距离函数确定综合权重,根据云理论和可拓学理论提出一种云熵确定方法,对传统可拓云模型进行改进后构建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工程实例中,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施工项目评价等级为很安全,且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空间 装配式建筑 可拓云模型 改进层次分析法(AHP) 熵权法(EW)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下载PDF
起伏地形下油气管道水合物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松 申菲 +1 位作者 郝磊 崔会璀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针对油气水混输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问题,采用OLGA建立了某爬坡油气水混输管道流动模型,分析了开发前期、中期、后期生产变化,研究了水合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气流量的增大,管道内天然气水合物体积分数峰值降... 针对油气水混输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问题,采用OLGA建立了某爬坡油气水混输管道流动模型,分析了开发前期、中期、后期生产变化,研究了水合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气流量的增大,管道内天然气水合物体积分数峰值降低。长庆油田该区块前期产量较大,应主要在管道出口位置设置水合物解堵设施,而在开发后期产量下降后,应注意在翻越高点、低洼处附近设置水合物解堵设施。随着气液比的增大,管道内水合物体积分数明显增加,在气液比为140∶1时,管道里程5812 m处水合物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峰值17%,应注意此时管道低洼处的水合物积聚问题,提前采取加热等措施防止水合物堵塞造成生产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 管道 水合物 体积分数 生成速率
下载PDF
多平面重建及3D打印在前交叉韧带翻修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梁杰晖 吴松 +7 位作者 沈民仁 鲁安洁 谭凌捷 罗洁文 封景 曹阳博 王姣菊 何金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12,共18页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韧带重建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骨道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失败因素。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在术前较为精准地制订翻修手术过程中骨道的实施方案,提高翻修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术前通过多...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韧带重建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骨道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失败因素。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在术前较为精准地制订翻修手术过程中骨道的实施方案,提高翻修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术前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测定骨道位置和直径及3D打印模型建立模拟骨道,以制订前交叉韧带翻修术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至202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前交叉韧带翻修术的12名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制订的膝关节3D打印模型及术前膝关节CT数据。测量骨道直径及位置,以此为基础指导术中翻修骨道的建立,并对术后的骨道进行再次测量及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包括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等级评分]。结果:术前通过测量发现4名患者的股骨骨道位置和2名患者的胫骨骨道位置欠佳,通过MPR与3D打印技术指导术中新骨道的建立,术后测量所有患者的骨道位置满意。术前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P<0.05)和0.889(P<0.001),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P<0.05)和0.784(P<0.05);术中建立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与术后复查CT测量的股骨及胫骨骨道内口直径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P<0.001)和0.987(P<0.001)。12名患者末次随访的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1),再次手术率为0。结论:MPR与3D打印技术能较为精准、有效地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骨道参数,为重建失败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翻修方案,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翻修 骨道测量 多平面重建 3D打印 数字骨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