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互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中的应用
1
作者 袁倩 席晓霞 乔健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30-32,36,共4页
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做到全面监管,而运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有诸多实用功能,但作为新兴事物,“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 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做到全面监管,而运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有诸多实用功能,但作为新兴事物,“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于如何推广“互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食品安全 智慧监管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攀登 董利平 +5 位作者 郭美丹 刘杨杨 席晓霞 高云鹰 吴佳宏 崔玉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脂和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Klotho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脂和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Klotho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1-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匹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治疗。所有对象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相关量表[12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老年模块量表简表(WHOQOL-OLD-12)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水平及血清ox-LDL-Ab、Klotho蛋白、MMP-9和hs-CRP水平。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36/50),P<0.05]。观察组治疗前WHOQOL-OLD-12评分为(65.42±12.61)分,治疗后为(77.85±13.06)分,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37±3.15)分,治疗后为(5.18±1.53)分,对照组分别为(63.29±13.20)分、(70.57±15.38)分、(11.89±2.92)分、(6.26±1.84)分;2组患者治疗后WHOQOL-OLD-12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则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WHOQOL-OLD-12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含量则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2组治疗后血清ox-LDL-Ab、MMP-9及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ox-LDL-Ab、MMP-9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5/50)]与对照组[6.0%(3/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总体疗效良好,可安全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及下调血清ox-LDL-Ab、MMP-9、hs-CRP表达水平和上调血清Klotho蛋白表达水平的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老年人 普罗布考 匹伐他汀 血脂 KLOTHO蛋白
下载PDF
基于PacBio SMRT技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边燕飞 席晓霞 +3 位作者 郑艺 侯强川 孙天松 孙志宏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220,共9页
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大量细菌已被灭活,然而灭活微生物仍影响产品品质和货架期。现行纯培养技术只能对食品基质中活菌进行检测,无法全面评估污染微生物组成,而基于宏基因组学策略能够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工过程中污染微生物进行全面... 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大量细菌已被灭活,然而灭活微生物仍影响产品品质和货架期。现行纯培养技术只能对食品基质中活菌进行检测,无法全面评估污染微生物组成,而基于宏基因组学策略能够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工过程中污染微生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方法:采集6份婴幼儿配方奶粉,使用细菌纯培养、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 SMRT)和微滴式数字PCR(ddPCR)联用技术对其污染微生物组成进行评价。结果:采用纯培养技术在样品中均未检测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和芽孢。使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共鉴定出14个细菌门、138个细菌属和255个细菌种。其中6份样品均存在过嗜冷菌蜡样芽孢杆菌,其平均相对含量高达23.54%,这一灭活的细菌也会影响产品货架期。此外,在IF3、IF4、IF5和IF6样品中,检测到相对含量较低的致病菌大肠杆菌,其相对含量分别为0.06%,0.01%,0.15%和0.05%。采用ddPCR技术对SMRT测序方法检测到的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每克奶粉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平均拷贝数取对数后分别为5.45和4.89。结论:在6份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然而奶粉中被灭活的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可能增加产品腐败的风险,影响产品的货架期。本研究结合多个技术全面评价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初步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污染微生物 纯培养 ddPCR PacBio SMRT测序
下载PDF
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其他地区蒸发皿蒸发量趋势相反的原因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司琪 张强 +1 位作者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1-1450,共10页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 蒸发皿蒸发 气象因子独立变化 贡献度
下载PDF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非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趋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司琪 张强 +1 位作者 奚小霞 乔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7-1024,共8页
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季风区的代表站,利用南昌、定西、乌鲁木齐3个常规气象站19612010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对比了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趋势的变化情况,初步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 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季风区的代表站,利用南昌、定西、乌鲁木齐3个常规气象站19612010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对比了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趋势的变化情况,初步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趋势差异较大。定西、南昌和乌鲁木齐蒸发皿蒸发的倾向率分别为50.3 mm·(10a)^(-1),-150.7 mm·(10a)^(-1)和-206.1 mm·(10a)^(-1)。此外,通过蒸发皿蒸发量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对不同气象因子的敏感程度不同。最后,结合对气象因子的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发现造成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非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趋势差异的主要因子为年降水量、平均低云量和平均风速。近年来季风北边缘位置南退,使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非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年降水量、平均低云量以及平均风速的变化相反,从而使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非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趋势截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 蒸发皿蒸发量 敏感性分析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华北冬季地面环流型对不同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兆阳 奚晓霞 +1 位作者 丁明科 杨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采用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对华北地区2014年-2018年冬季日均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环流型下不同城市冬季能见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型、N型、NE型、AN型、E型、ANE型、C型、AE型和SE型等9种环流出现频率超过3%... 采用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对华北地区2014年-2018年冬季日均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环流型下不同城市冬季能见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型、N型、NE型、AN型、E型、ANE型、C型、AE型和SE型等9种环流出现频率超过3%,为主要环流型;其中C、E、SE型为全区性低能见度环流型,A、N、AN型为全区性高能见度环流型,NE、AE、ANE型对不同城市能见度的影响存在局地差异;低能见度环流型对应高相对湿度、高PM2.5浓度,而高能见度环流型对应低相对湿度、低PM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华北地区 大气能见度 Lamb-Jenkinson环流分型方法
下载PDF
华北冬季能见度变化的三种典型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兆阳 奚晓霞 +1 位作者 杨辉 丁明科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30-36,共7页
利用华北地区常规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环境质量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地区1981~2017年冬季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能见度趋势变化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北... 利用华北地区常规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环境质量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地区1981~2017年冬季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能见度趋势变化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北京及其周边少部分区域的冬季平均能见度经历了上升过程,而其它区域冬季能见度变化趋势则相反,这种反相变化特征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局地差异关系密切;能见度的低频波动变化与冬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见度的高频波动特征则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局地气象要素有关,在华北中部、南部,能见度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在华北北部,能见度同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并不显著,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华北地区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变化特征 影响因子
下载PDF
FAM60A在胚胎干细胞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席晓霞 张馨尹 +2 位作者 殷旭阳 程博 陈永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序列相似度60家族成员A (FAM60A)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介绍了FAM60A在胚胎干细胞(ESCs)中作为SIN3转录调控蛋白家族成员A (SIN3A)复合体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关键蛋白,通过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增殖并维持ESCs处于未... 序列相似度60家族成员A (FAM60A)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介绍了FAM60A在胚胎干细胞(ESCs)中作为SIN3转录调控蛋白家族成员A (SIN3A)复合体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关键蛋白,通过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增殖并维持ESCs处于未分化状态。分析了FAM60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各种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过程,提出肿瘤发生与胚胎发育有关,但具体分子机制以及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有待深层次挖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相似度60家族成员A 胚胎干细胞 肿瘤 SIN3转录调控蛋白家族成员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复合体
下载PDF
陌生化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奚晓霞 平龙 刘剑伟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8期83-85,100,共4页
文章通过对陌生化与自动化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明确陌生化的基本概念,并与自动化进行对比,多方位理解陌生化的理念。将陌生化理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核实二者的贴合度,从设计的角度探索陌生化的特性,归纳总结陌生化设计的三大特性,即感知... 文章通过对陌生化与自动化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明确陌生化的基本概念,并与自动化进行对比,多方位理解陌生化的理念。将陌生化理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核实二者的贴合度,从设计的角度探索陌生化的特性,归纳总结陌生化设计的三大特性,即感知性、适度性、发展性,并分别对其展开讨论、说明。基于陌生化与艺术设计的贴合度,将陌生化设计引入展示设计。从展示设计的不同层面,探索陌生化设计的身影。结合具体案例,依次从设计初期看待问题的展示视角到设计核心的展示主题,再到设计中期的展示形式表达,从三个维度分析陌生化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和表现。明晰陌生化理论对展示设计的意义,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形势下,联系文学中的陌生化理论与艺术设计方向的展示设计,丰富展示设计的相关指导理论,带动设计与展示活动的实践发展。扩充陌生化理论的应用领域,推进陌生化理论的研究进程,为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展示设计发展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展示设计 自动化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在印制线路板行业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奚晓霞 李梅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第15期155-156,159,共3页
文章分析了PCB行业废水及固废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现状,提出了该行业环境治理的技术需求。然后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对其在印制线路板行业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理论阐述,期望能够为同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印制线路板 节能减排 作用
下载PDF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农村中小学网络课业辅导模式研究
11
作者 王柏岩 奚晓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8期4-9,共6页
以网络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适应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辅导模式。此模式由学校教师和网络辅导教师(即数字学伴)双师共同服务于学生,由四个子模式构成:同步视频交流和异步网络论坛、在线讲解与习题练习、课业辅导与成... 以网络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适应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辅导模式。此模式由学校教师和网络辅导教师(即数字学伴)双师共同服务于学生,由四个子模式构成:同步视频交流和异步网络论坛、在线讲解与习题练习、课业辅导与成长陪伴以及学校教师指导与数字学伴辅导相结合。最后,对学生在网络辅导中的学习动机、持续的认知投入以及网络学习环境对动机和认知投入的影响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农村中小学 网络课业辅导 学习动机理论 数字学伴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传统发酵乳代谢产物特征研究
12
作者 席晓霞 苏龙高娃 +3 位作者 秦兆祥 彭文明 陈海波 呼德 《中国乳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1期52-57,共6页
文章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和镶黄旗的传统发酵乳为研究对象,对发酵24~48 h的发酵乳测定其pH,滴定酸度和黏度等理化指标,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代谢物特征。结果表明,镶黄旗组发酵乳黏度和pH较高,阿巴嘎旗组发酵乳黏度和pH较低,其内... 文章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和镶黄旗的传统发酵乳为研究对象,对发酵24~48 h的发酵乳测定其pH,滴定酸度和黏度等理化指标,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代谢物特征。结果表明,镶黄旗组发酵乳黏度和pH较高,阿巴嘎旗组发酵乳黏度和pH较低,其内在机制是阿巴嘎旗组积累了7种酸类物质和糖类物质,表明阿巴嘎旗组发酵乳中碳源利用更加完全,为发酵乳带来较低的pH。镶黄旗组通过对氨基酸物质和碱基类物质积累,发酵乳黏度和pH提高。不同时间点方面,研究发现发酵乳从24 h发酵至48 h期间,pH和酸度显著降低,黏度显著提升。探究其内在机制发现,48h组代谢物主要富集于7个代谢通路中,其中48h组代谢物富集在甘油磷脂代谢和磷酸戊糖途径,表明此过程中碳源进一步分解,导致pH和酸度下降,48 h组代谢物在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显著富集,对发酵乳产黏和pH下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乳 理化指标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lipids in modern soils from various regions with continuous climate (moisture-heat) change in China and their climate significance 被引量:12
13
作者 WANG YongLi FANG xiaoMin +3 位作者 BAI Yan xi xiaoxia ZHANG xiZheng WANG Youxi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600-612,共13页
Total 26 modern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region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from tropical to arid temperate in China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or their organic matters by GC/MS in order to e... Total 26 modern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region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from tropical to arid temperate in China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or their organic matters by GC/MS in order to evaluate climatic impacts on soil organic components. Abundant lipids molecules were recognized, including n-alkanes, n-alkenones, and long-chain branched alkanes. We find the pre- dominance of main peaks of long-chain n-alkanes (nC29, nC31, nC33) and short-chain ones (nC16, nC17, nC18) records information of soil generation in warm-humid and cold-dry regions. The proportion of n-alkanes (nC16+nC17+nC18) to (nC29+nC31+nC33) varie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oisture-heat conditions and thus probably can serve as a new index for climate change. The ratios of C21-/nC22+, nC17/nC31 and (nC15+nC17+nC19) / ( nC27+nC29 +nC31) of n-alkanes, indicating respectively input ratios of lower bacterial alga, aquatic organisms, and higher plants and terraneous organisms, co-vary well in different climate regions from forest to grassland and desert, suggesting that they have also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 of climates between monsoon region and inland one. The C21-/C22+ ratio of n-alkan-2-one records largely the discrepancy of temperature from north to south of China bordered by the Qinling Mountains, but less humidity. The C21-/C22+ ratio of n-alkan-3-ones changes well with climatic factors, such as tem- 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biogenic source of series A-D long-chain branched alkanes may be derived from some kinds of special epiphyte that most likely live in weak oxic-anoxic and moisture-heat envi- ronments, suggesting their distribution record as well some information on climatic change. All these researche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lipids molecules in modern soils in China record well signals of climates from quite different climatic regions, and can serve as important climatic proxies to reveal climatic change over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S molecule MODERN soil CLIMATE (moisture-heat) continuously changing REGIONS CLIMATE index China
原文传递
Dust storm in Asia continent and its bio-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e North Pacific: A case study of the strongest dust event in April, 2001 in central Asia 被引量:8
14
作者 HAN Yongxiang FANG xiaomin +2 位作者 xi xiaoxia SONG Lianchun YANG Sheng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6期723-730,共8页
Testing the effects of iron fertilization in booming metabolism of microbes in North Pacific Oce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ot topic in curr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 study. The first supportive evidence with natural i... Testing the effects of iron fertilization in booming metabolism of microbes in North Pacific Oce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ot topic in curr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 study. The first supportive evidence with natural iron inputs to ocean was ob-tained by Bishop and his colleagues at the PAPA re-gion in North Pacific Ocean. They found a rapid in-crease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over North Pacific Ocean after a strong dust storm in April 2001.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dust deposition flux during this dust storm period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dust source regions along the dust transport pathway, through integration of synoptic dynamics, changes of TOMS-AI (aerosol index) and surface PM10 values along the dust pathway and chang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and chlorophyll in surface oceans. This strong dust storm may result in deposition of about 3.1—5.8 μg/m3 eolian iron into the PAPA region in North Pa-cific Ocean, thus causing a rapid increase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observed by Bishop and his colleagues. This work supplies more direct and detailed evidence, from continental dust process, to support the iron hypothesis with natural iron inputs to the surface oceans through dust st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长距离尘埃输送 生态环境 中亚 尘暴
原文传递
叁期尘肺病大阴影伴毛刺样改变误诊为肺癌1例
15
作者 席晓霞 岳晓蕾 +2 位作者 汪潇 张皓 陈永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316,共3页
尘肺病的特点是慢性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炎症可促进肺纤维化,进而导致尘肺病。当肺内出现长径≥2 cm,短径≥1 cm的大阴影,可定为叁期尘肺病。本文对1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误诊为肺癌的右上肺大阴影伴周围毛刺样改变的叁期尘肺病... 尘肺病的特点是慢性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炎症可促进肺纤维化,进而导致尘肺病。当肺内出现长径≥2 cm,短径≥1 cm的大阴影,可定为叁期尘肺病。本文对1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误诊为肺癌的右上肺大阴影伴周围毛刺样改变的叁期尘肺病患者进行分析,当尘肺病患者的大阴影病变和肺癌在CT上难以鉴别时,再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特别是T2加权(T2W)成像是鉴别二者较有用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大阴影 毛刺样改变 肺癌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