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影像资源的数字记忆重建——“上海之源·文化地标”互动数字叙事设计实践
1
作者 铁钟 夏翠娟 沈洁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0,共9页
上海图书馆“上海年华”项目以上海历史文化为背景,收集整理近代文献中的老照片,组成多重繁复的城市影像记忆。随着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语义网、知识图谱、虚拟现实、智能设备和交互设计等技术的发展,对消逝的城市记忆进行数字重构成为... 上海图书馆“上海年华”项目以上海历史文化为背景,收集整理近代文献中的老照片,组成多重繁复的城市影像记忆。随着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语义网、知识图谱、虚拟现实、智能设备和交互设计等技术的发展,对消逝的城市记忆进行数字重构成为可能。项目依托上海年华知识图谱和上海记忆数据基础设施,尝试通过具身认知的交互设计手段,将不同历史时空的地标建筑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力,以交互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实现方法上,采用互动数字叙事,引导用户在互动过程中参与数据挖掘与分析,最终得出基于参观者自身认知结构的叙事路径。互动数字叙事为多源异构的数据可视化设计提供了新路径,其多维的叙事结构更适合展现复杂的数据内容。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互动叙事框架,将数据转换成可以被接受的知识内容,最终形成可以分享的智慧内容。城市影像资源也以新形态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对同一地标建筑多维度的文化解读与展示有助于GLAMs服务模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城市影像资源 数字记忆重构 互动数字叙事
下载PDF
碑帖知识库构建:从智慧化加工到智慧化服务
2
作者 仇开域 夏翠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9,共11页
随着碑帖艺术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深入化,碑帖走向资源智慧化加工和服务成为趋势。文章在调研碑帖研究现状和实践挑战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需求场景,借助AI技术、语义技术、IIIF技术和贴合需求场景的交互设计,研究碑帖的全流程智慧化加工... 随着碑帖艺术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深入化,碑帖走向资源智慧化加工和服务成为趋势。文章在调研碑帖研究现状和实践挑战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需求场景,借助AI技术、语义技术、IIIF技术和贴合需求场景的交互设计,研究碑帖的全流程智慧化加工和服务框架,将传统基于文献的以载体为中心的描述延伸为对文本和图像内容、相关背景知识、流藏历史、艺术风格、单字欣赏的深度揭示,将以文献的可获得为主的服务扩展到包括文献查阅、循证研究、艺术鉴赏、文化传播等功能并适应不同需求场景的智慧化服务;基于上海图书馆碑帖知识库建设和服务案例,探讨碑帖智慧化加工流程、需求框架和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化遗产 智慧服务 IIIF 碑帖
下载PDF
跨越千年的迁徙图——家谱迁徙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可视化开发
3
作者 刘倩倩 夏翠娟 单舒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年第2期95-103,161,共10页
以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提要式目录为基础,应用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GI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对家谱文献中蕴含的迁徙信息进行知识提取和发掘利用,设计并开发了以迁徙时空数据进行叙事的交互式可视化展演项目,在多终端多场景中实现服务... 以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提要式目录为基础,应用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GI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对家谱文献中蕴含的迁徙信息进行知识提取和发掘利用,设计并开发了以迁徙时空数据进行叙事的交互式可视化展演项目,在多终端多场景中实现服务,提升家谱文献的利用价值,探索创新家谱知识服务模式。本文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挖掘、组织和可视化,为馆藏特色资源的推广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为人文知识的呈现和传播提供新的方法,也将数字人文的服务对象扩展到普通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记忆 家谱迁徙 数据可视化 知识服务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后现代档案学:回声、涟漪与暗流
4
作者 夏翠娟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后现代思潮为档案学理论创造了多面繁荣的局面,催生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范式体系,为档案工作实践开辟了社会参与的新空间。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后现代档案学的发展脉络、主要论题和数智时代的新发展,因应在数智时代档案学领域出现了数字人... 后现代思潮为档案学理论创造了多面繁荣的局面,催生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范式体系,为档案工作实践开辟了社会参与的新空间。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后现代档案学的发展脉络、主要论题和数智时代的新发展,因应在数智时代档案学领域出现了数字人文、计算档案学、档案信任体系等新论题,分析后现代档案学是如何发挥作用,得到了哪些新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得出结论:这些新论题既是后现代档案学在数智时代依然能发挥作用并继续发展而产生的回声,又是在数智技术的刺激和推动下后现代档案学在学科内部由中心向边缘和其他学科辐射而激起的涟漪,同时大数据、“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和人文问题,将成为后现代档案学理论中的暗流,对后现代档案学理论在数智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后现代档案学 数字记忆 数字人文 计算档案学 档案信任体系 档案多元论 元宇宙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化记忆机构价值共创研究及实践述评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宇翔 张妍 +1 位作者 夏翠娟 刘炜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17,共19页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在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进程中存在原始文化资源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互操作性弱等问题。为了充分挖掘文化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文化记忆机构开始开放和共享数据,并...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在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进程中存在原始文化资源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互操作性弱等问题。为了充分挖掘文化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文化记忆机构开始开放和共享数据,并借助公众智慧实现价值共创和协同创新。本文首先对价值共创的概念演化进行溯源,并对GLAM价值共创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资源整合、机构融合、用户服务三个层面,系统梳理数字人文视域下GLAM机构价值共创研究的相关主题;再次,探索当前文化记忆机构价值共创的主要实践模式,包括数据驱动型、平台驱动型、社区驱动型三种;最后,从GLAM价值共创模型的情境化构建、数字人文视域下价值共创的赋能探索以及评价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数字人文视域下的价值共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参考。图5。表2。参考文献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机构 GLAM 价值共创 数字人文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在人工智能时代贡献文献情报领域的智慧和方案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智雄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1期4-28,共25页
随着ChatGPT的爆火和AIGC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人们关于数字内容生产方式、行业变革的畅想和讨论,同时也引发了信息资源管理学人拥抱技术变革之外的更多思考。基于此我刊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邀请6... 随着ChatGPT的爆火和AIGC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人们关于数字内容生产方式、行业变革的畅想和讨论,同时也引发了信息资源管理学人拥抱技术变革之外的更多思考。基于此我刊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邀请6位专家开展相关研讨。(1)AIGC与文献情报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本质在于数据资源不断丰富和质量提升带来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文献情报领域应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作用,积极发挥自身数据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知识组织管理专长,主动融入当前AI技术的研发大潮,积极贡献智慧和方案。(2)AIGC的颠覆性变革:ChatGPT的出现为图书情报界带来了颠覆性挑战,学科应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抓住机遇,围绕知识生产、资源发现、知识关联、科研伦理探索新的生长点。发挥我国集约化政策和举国体制优势,推进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内容生成服务的转型,释放全社会知识生产力。(3)AIGC与文化遗产资源:ChatGPT开创了模型主导内容生产的时代,同时AIGC对文化遗产资源智慧化加工路径和智慧化服务模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我们应在AIGC中赋予人类的公序良俗等普适的价值理性,并积极迎接和推动文化遗产领域的范式变革。(4)AIGC与古籍智能信息处理研究:ChatGPT在推进古籍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促进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价值与国家安全、内容安全与信息治理、信息素养与人文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应在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典籍精加工数据等方面努力,以构建科学、全面和体系化的信息安全与数字伦理体系。(5)AIGC与智能工具变革:分析AIGC技术发展中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三要素,以及数据量的大而全、数据分析的细粒度化、语义关联的多源多模态语义融合、信息服务的人机融合和智能交互的四向发展。指出AIGC将在生产革新、自动生成和生态培育3方面带来内容生产范式变革;同时,也会在技术垄断和霸权、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融合等方面带来挑战。(6)AIGC与图书馆:分析ChatGPT模型拓展、数据增强和模型融合的核心技术创新态势基础上,论证了图书馆应用ChatGPT的必要性和危机性。此外,基于智能管理系统、检索系统、推荐系统、问答系统、搜索引擎5方面出发,提出了ChatGPT在图书馆融合和发挥作用的创新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ChatGPT 知识组织 文化遗产 古籍智能信息处理 图书馆 数字伦理
下载PDF
元宇宙中的数字记忆:“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薇 夏翠娟 铁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4-160,F0003,共8页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真人数字人相关的资源集和数据集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且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和社会就会对其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建构。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数字身份认同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记忆 虚拟数字人 记忆数字人
下载PDF
元宇宙中的数字记忆:“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及其应用场景 被引量:29
8
作者 夏翠娟 铁钟 黄薇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0,F0003,共10页
文章试图为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建立数字记忆概念模型和信息框架,包括“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存在相互交叉互动关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记忆数字人”,目的是更好地彰显虚拟数字人的社会... 文章试图为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建立数字记忆概念模型和信息框架,包括“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存在相互交叉互动关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记忆数字人”,目的是更好地彰显虚拟数字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文化记忆机构在元宇宙中参与构建和长期保存“数字记忆”并支撑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调研虚拟数字人发展现状,分析元宇宙中记忆媒介演变,展望元宇宙中记忆机构职能和业务变革,探讨“记忆数字人”模型在元宇宙中对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如何支撑记忆机构的服务创新,以及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记忆 虚拟数字人 记忆数字人
下载PDF
元宇宙中的数字记忆:“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产品设计思路 被引量:17
9
作者 铁钟 夏翠娟 黄薇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
文章构建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设计其数字记忆产品框架,并从“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部分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数据集。通过调研元宇宙社交平台和数字记忆产... 文章构建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设计其数字记忆产品框架,并从“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部分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数据集。通过调研元宇宙社交平台和数字记忆产品现状,探讨基于个人数字记忆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包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个人数字身份认同、以个人为中心的交互体验产品。在这个频繁迁移的时代,该产品提供了一个构建个人数字记忆的信息架构,通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映射建立个人数字记忆建构的虚实交互通道,在保持个人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展个体数字记忆的范围,在元宇宙中构建新的数字记忆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记忆 虚拟数字人 记忆数字人
下载PDF
事件驱动的数据可视化交互设计:基于“数据叙事”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铁钟 夏翠娟 +2 位作者 黄薇 朱永宁 刘梦悦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7,共16页
随着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s)等文化记忆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大批馆藏资源转化成多模态数据,大量经过规范整序和结构化组织的知识从资源和数据中被提取出来,供“数据叙事”分析和利用。以“上海年华”项目所建“上海文化总... 随着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s)等文化记忆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大批馆藏资源转化成多模态数据,大量经过规范整序和结构化组织的知识从资源和数据中被提取出来,供“数据叙事”分析和利用。以“上海年华”项目所建“上海文化总库”为数据源,通过“上海之源·文化年谱”展项,重构数字叙事模式,该组数据涵盖美术、出版、戏曲、文学、教育、音乐、电影等12个大类,时间跨度从1840至1949年,包含16865条历史文化事件。根据事件之间的事理逻辑关系,建立非线性的时空关联关系,遵循交互式、艺术化的数据可视化设计理念,构建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演化关系的数据艺术图谱,实现城市数字记忆的多维数字叙事;以“事件驱动”为基础,通过知识节点的主题领域和节点间关联强度进行分类,根据影响因子的数量与粒度生成宏观的时空可视化图谱,图谱以交互式的方式,多维度展示了馆藏资源内容之间的叙事性、互动性与关联性;在交互的过程中,赋予用户更多的互动性选择,通过非线性的数据关联,引导用户基于兴趣点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叙事逻辑。这种非线性可视化交互模式为跨机构的知识聚合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路径。图4。参考文献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记忆 数据叙事 数据可视化 交互设计 文化年谱 GLAMs
下载PDF
资源与技术双重赋价视域下家谱知识服务模式探索——以“AR姓氏墙”展项为例
11
作者 单舒扬 夏翠娟 刘倩倩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6期83-92,共10页
[目的/意义]家谱资源是一笔巨大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家谱资源的价值被公众忽视或错估,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索图书馆的家谱资源公共服务服务创新模式,为公众视野中的家谱资源赋予富有活力的文化价值。[方法/过程]本研究... [目的/意义]家谱资源是一笔巨大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家谱资源的价值被公众忽视或错估,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索图书馆的家谱资源公共服务服务创新模式,为公众视野中的家谱资源赋予富有活力的文化价值。[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相关文献和工作实践,依托上海图书馆特色家谱资源和数字人文工作基础,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馆,完成基于家谱资源的姓氏文化相关公共知识服务实践创新。[结果/结论]研究最终通过“AR姓氏墙”的实践,在图书馆根据自身特性进行知识普及、提供多样化知识服务、服务与科技和艺术融合等方面获得了有益经验,同时发现目前存在的服务过于依赖技术手段和艺术效果、未解决读者浅表阅读问题、提供知识尚有欠缺等问题,希望可以助力图书馆公共知识服务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记忆 家谱资源 姓氏文化 公共知识服务 文化遗产
下载PDF
数字人文研究的图书馆学方法:书目控制与文献循证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炜 林海青 夏翠娟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3,共8页
考察人文计算和数字人文的历史可以发现,数字人文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共同体"(Methodological Commons),即由人文学者采用计算机方法和工具,依靠数字化和数据化的人文资料从事人文研究的实践活动。这类实践表现出人文科学在... 考察人文计算和数字人文的历史可以发现,数字人文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共同体"(Methodological Commons),即由人文学者采用计算机方法和工具,依靠数字化和数据化的人文资料从事人文研究的实践活动。这类实践表现出人文科学在方法论层面一种融合性和共通性:各门人文学科虽然问题不同且对象迥异,但由于材料的处理和内容的组织都采用了数字化工具和方法,因此构建统一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已成为可能。目前对方法论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尚不多见,估计是由于数字人文的跨学科属性,既要熟知人文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一般规律,又要具备数据科学应用能力。这一领域常常是人文学者先知先觉,计算机专家随后跟进,而目前却成就了很多数据专家,成为具有知识组织能力的新型图书馆专家施展才华的领域。文章从引介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和主要支撑技术入手,重点讨论了图书馆传统文献学中书目控制和文献循证两种方法能够对数字人文研究带来的巨大作用,这两大方法提供了数字人文的两大基础——数据与方法——的最基本的支持,并对未来图书馆在人文研究中的服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书馆学 方法论 方法论共同体 书目控制 文献循证
下载PDF
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元数据管理——以FOLIO的Codex方案为例 被引量:48
13
作者 许磊 夏翠娟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13,共15页
在数据化的网络时代,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形式向深度专业的知识化和智慧化发展。面对这种新常态,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元数据管理不仅需要解决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甚或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受困于MARC的现状,满足资源... 在数据化的网络时代,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形式向深度专业的知识化和智慧化发展。面对这种新常态,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元数据管理不仅需要解决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甚或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受困于MARC的现状,满足资源的统一管理与业务整合,更需要考虑统一的数据建模与编码方式,实现跨类型的数据流通和知识的组织与融合。这就为元数据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资源类型兼容,标准规范兼容,互联网环境下的书目与规范控制,知识组织与融合。这种运用平台化思维、改变图书馆运行生态的可能性可以在FOLIO项目中看到希望。FOLIO作为以微服务架构设计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在设计之初就定义了一个核心的微服务域--Codex。一方面,Codex作为数据注册中心和数据链接中介位于FOLIO架构的顶层,通过Codex消除不同域中数据的编码、格式和存储位置的差异,以减少域之间的交互与耦合。另一方面,Codex以BIBFRAME 2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作品-实例-单件/馆藏"的抽象数据模型,并参考DC元素设计了一套最小核心元数据元素集。Codex记录不描述资源的详细信息,只起到揭示与定位的作用。专有的业务信息或更详细的记录信息都可以通过Codex链接到相应的记录层获取。Codex作为核心的元数据管理域,将被设计成为FOLIO平台的资源链接中心、规范数据中心、跨域的全媒体资源管理入口,并通过模型中的抽象实体揭示资源间的关系。虽然现阶段仅实现了不存储自身数据的Codex Search,对关联数据的支持也不够完善,但无论是其抽象的数据模型,还是最小化的元数据方案,以及"统一记录-业务记录-正式记录"的分层描述原则,Codex都有足够的灵活性支持面向实体对象的描述与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平台 元数据管理 FOLIO Codex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知识组织方法在历史地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初探--兼论图情领域与人文研究的跨学科融合范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夏翠娟 娄秀明 +1 位作者 潘威 朱武信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9,共13页
[目的/意义]“数智”赋能成为各学科和领域交叉融合和发展的新生长点,图情是研究泛领域的知识交流、提供知识组织方法论和数字学术支撑环境的科研、教学和应用领域。本研究旨在探讨图情领域在数字人文跨领域的交叉融合中如何做出可能贡... [目的/意义]“数智”赋能成为各学科和领域交叉融合和发展的新生长点,图情是研究泛领域的知识交流、提供知识组织方法论和数字学术支撑环境的科研、教学和应用领域。本研究旨在探讨图情领域在数字人文跨领域的交叉融合中如何做出可能贡献的同时得到新的发展。[研究设计/方法]在利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方法深入调研历史地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学科交叉融合趋势的基础上,从历史地理史料文献的知识组织和历史地理史料内容的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分析元数据、本体、关联数据、知识图谱等“知识组织”方法和技术在历史地理信息化中的应用,以及改善历史地理信息化中的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结论/发现]“数智时代”的知识组织方法及技术可为历史地理信息化中的史料文献和史料内容的知识组织提供解决方案,也可为面向专题研究的资源库数据库共建共享、长期保存提供方法和路径上的参考。[创新/价值]图情领域可以基于以下四个范式来参与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数字资源和研究数据的“长期保存”提供基础设施、为史料数字化建设提供制订标准规范的方法参考、为跨领域的知识融通提供高层互操作框架、为数字资源和研究数据的共建共享提供数据中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组织 历史地理信息化 数字人文 图情领域 跨学科融合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图像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趋势前瞻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敏 夏翠娟 颜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99,共10页
"数字人文"作为横跨技术和人文的新兴领域,对基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图像库提出了新的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同领域的图像库建设各有何种优势和不足?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语义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 "数字人文"作为横跨技术和人文的新兴领域,对基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图像库提出了新的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同领域的图像库建设各有何种优势和不足?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语义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图像库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这些都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利用文献调研、案例调研、实践验证等方法,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从内容描述层面、数据库建设技术层面、服务和版权层面,探讨不同领域图像库建设的共性和特性、优势和不足,提出图像库建设呈现出的深度融入互联网、跨学科融合以及图像的多维度语义标注三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像库建设 数字图像 图像内容描述
下载PDF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加快创新智能化发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水清 王晓光 +1 位作者 夏翠娟 欧阳剑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年第5期4-20,共17页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颁布,给古籍典藏保护与整理研究、数字人文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提质升级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古籍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促进古籍事业繁荣发展,让古籍...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颁布,给古籍典藏保护与整理研究、数字人文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提质升级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古籍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促进古籍事业繁荣发展,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我刊围绕4个方向组织专题研讨。1)计算人文应成为新时代古籍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学科方法。充分运用计算人文理论与方法,发挥古籍知识库及其知识服务平台在人文计算、语义出版、文化普及中的优势,可为新时代古籍工作赋予更丰富的资源基础、更便捷的技术支持与更直观的推广形式。2)数智赋能时代的古籍研究和工作必将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近年来,随着图像OCR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古籍工作中的成功应用,古籍工作开始从数字化向智能化阶段迈进。3)新技术将促进古籍的共享、传播与利用。虽然古籍工作者长期以来通过建立制度层面上的规范保障、探索借助技术的发展来降低共享的成本和门槛,但在如何取得保藏和利用之间的平衡方面,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引入区块链等新技术,非同质化代币等新业务模式,“数字藏品”的产业链将会为古籍数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文创产品开发和古籍数字内容的链上循证提供新的契机。4)古籍的活化利用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新任务。将文本化、数据化、知识化作为新时代古籍资源转化利用的手段,并积极建设“国家古籍数字资源平台”,通过人工智能、VR技术、虚拟现实等智能媒介驱动古籍知识体系建设,让古籍真正“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古籍工作 计算人文 古籍数字化 数字人文 数字藏品 古籍保护
下载PDF
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机构本体的构建: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金家琴 夏翠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9,共10页
机构作为一种命名实体,在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一套灵活可扩展的机构本体模型和词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内在机构本体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对于如何构建一套可扩展、可复用的本体模型,未见系统性的构建方法和... 机构作为一种命名实体,在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一套灵活可扩展的机构本体模型和词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内在机构本体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对于如何构建一套可扩展、可复用的本体模型,未见系统性的构建方法和可支持实际应用的词表。国外机构本体研究虽已成果颇丰,但现有的通用机构本体模型在支持机构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机构的历史沿革描述等方面还不够深入,难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国内外机构本体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借鉴领域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文章试图设计一个在万维网上通用的、支持复用并考虑未来扩展途径的机构知识本体模型和词表,并以其在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和实践来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本体 关联数据 数字人文 数据基础设施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中红色文化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薇 夏翠娟 刘倩倩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8,共7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正逐渐向一种更为开放和快捷的方式转变。包括红色文献资源在内的多种文献信息开始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如何实现红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创新服务成为新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正逐渐向一种更为开放和快捷的方式转变。包括红色文献资源在内的多种文献信息开始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如何实现红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创新服务成为新一轮的热点。文章即以上海图书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师范大学等公藏机构研究的红色文化信息资源开发为例,探讨数字化转型中红色文化信息资源创新服务对于树立红色文化品牌,深化读者服务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信息资源 数字化转型 创新服务
下载PDF
面向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论图书馆学对数字人文的方法论贡献 被引量:85
19
作者 夏翠娟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7,共14页
数字人文不仅革新了人文研究的范式,还意味着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联合各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包括各类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以支撑新的研究范式、知识生产方式... 数字人文不仅革新了人文研究的范式,还意味着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联合各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包括各类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以支撑新的研究范式、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已经成为共同的呼声。探讨如何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厘清各种责任主体尤其是GLAM机构在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承担何种任务、做出何种贡献,有利于帮助图书馆找准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整个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单位。利用文献调研、需求分析、案例调研、实践验证等方法,将"数据基础设施"从"研究基础设施"中剥离出来并作出定义;分析面向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的一般性功能需求和技术规范,包括跨机构的共建共享、跨网域的开放获取、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跨时空的版本迭代四个方面。以上海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实践为例,从原理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图书馆的书目控制、规范控制、知识组织、文献循证方法和关联数据、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技术结合起来,有望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论贡献。联合各类机构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数据开放互联和知识融通,建设公共性、开放性、持续性的"数据基础设施",是GLAM机构在数字人文大潮中应尽而可尽的责任。图2。参考文献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据基础设施 书目控制 规范控制 知识组织 文献循证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中的开放应用研究 被引量:68
20
作者 夏翠娟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53,共14页
利用文献调研、数据建模、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在调研和比较CBDB项目、复旦大学史地所、台湾地区"中研院"GIS研究中心等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及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涉及历史地理数据时... 利用文献调研、数据建模、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在调研和比较CBDB项目、复旦大学史地所、台湾地区"中研院"GIS研究中心等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及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涉及历史地理数据时遇到的困境、目标和需求,探索在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引入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利用知识组织和规范控制方法重组历史地理数据,实现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领域开放应用的目标,拉近历史地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等图书馆用户之间的距离。本文重点研究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领域内的开放共享以及提供数据开放应用服务的方法,探索更为通用和大众化的时空数据模型及基于知识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数字人文 地理信息系统 关联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