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Ps多情景目标的2030年成渝经济圈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及其空间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语诗 夏志业 张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快速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增强,使得土地利用剧变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及气候问题。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及空间分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碳中和战略下,通过多目标情景模拟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优化,预测... 快速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增强,使得土地利用剧变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及气候问题。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及空间分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碳中和战略下,通过多目标情景模拟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优化,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特征,对土地维度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SSPs未来气候情景、历史情景和政策情景,基于PLUS模型模拟了2010-2030年成渝经济圈土地利用变化,包括数量和空间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基于经济效益、碳排放量、碳储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四目标函数约束,对2030年不同情景下成渝经济圈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空间优化。深入分析了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成渝经济圈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2)基于5种未来情景预测的成渝经济圈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各不相同。SSP126情景、SSP245与历史情景下,整体变化模式类似,但SSP126情景下林地扩张更快;SSP585情景下,建设用地、林地迅速向耕地扩张;政策情景兼顾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发展,耕地减少最多,但耕地面积仍然高于耕地红线。(3)5种情景预测的2030年成渝经济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均低于2020年,且SSP126情景碳排放最低,最大为政策情景,研究结果证实了,成渝经济圈双碳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巩固提升植被生态碳汇等途径,从中长期来看,成渝经济圈的未来国土资源规划应趋向SSP245情景或介于SSP245与SSP126情景之间,以更好衔接碳中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Ps情景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优化 PLUS模型 成渝经济圈
下载PDF
多源碳卫星近地面XCO_(2)及人为CO_(2)排放量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蕾 夏志业 李语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为定量分析近地面XCO_(2)与人为碳排放的时空特征,文章首先使用GOSAT、OCO-2卫星长时间序列近地面XCO_(2)数据集分析成渝地区XCO_(2)时空特征;再对XCO_(2)浓度及人为CO_(2)排放量进行EMD时间维分解,分析四川、重庆、北京不同时间尺度的... 为定量分析近地面XCO_(2)与人为碳排放的时空特征,文章首先使用GOSAT、OCO-2卫星长时间序列近地面XCO_(2)数据集分析成渝地区XCO_(2)时空特征;再对XCO_(2)浓度及人为CO_(2)排放量进行EMD时间维分解,分析四川、重庆、北京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用北京地面观测站点数据与卫星数据对比验证数据可靠性。结果表明:(1)201001-202112成渝地区近地面年均XCO_(2)浓度集中在389×10^(-6)~410×10^(-6)内,总体呈条带状分布,总年均增幅达19.6×10^(-6);XCO_(2)低值区位于西部、高值区位于中部及东部。(2)EMD及EEMD分解201001-202112成渝地区XCO_(2)后各IMF具有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时间周期特性,RSE仍呈上升趋势。IMF1~IMF4为人为源碳排放,IMF5~IMF7为自然源碳排放。结果存在一定滞后性。(3)EMD分解201901-202012四川省、重庆、北京日尺度人为CO_(2)总排放量,新冠期间,人为CO_(2)排放量大幅降低,四川下降392.076 t,重庆下降306.277 t,北京下降87.651 t,下降结果不存在明显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AT OCO-2 XCO_(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成渝地区
下载PDF
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晓宁 王增武 +4 位作者 王永前 夏志业 郑忠 刘志红 徐维新 《地理信息世界》 2022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在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以3S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双语课程建设为例,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设计与开设时间、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及... 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在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以3S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双语课程建设为例,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设计与开设时间、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4个方面,分析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如何开展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主要结论如下:在现有教师队伍下,稳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开设双语课的内容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又要面向地方需求,适合学生水平,并在适宜的学期开设;集百家之所长,编写满足教学需求、内容持续更新的双语教材;考评必须公开化、透明化,虽仍以教师参与为主,但应增加学生参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灾害管理 双语教学 地方需求
下载PDF
融合GPM降水数据的土壤干旱遥感监测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惠芝 尹倩 +6 位作者 姬莉雯 芦倩 卢晓宁 崔林林 夏志业 徐维新 陈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3-525,共13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趋势加重,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考虑到陕西省神木市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以及降水对复杂地貌背景区干旱的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应用高精度的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降水...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趋势加重,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考虑到陕西省神木市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以及降水对复杂地貌背景区干旱的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应用高精度的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降水数据,建立土壤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开展能够揭示土壤相对湿度的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GPM降水数据建立的综合植被、温度和降水的土壤干旱遥感监测模型,能准确的揭示神木市土壤表层10 cm相对湿度,模型中温度和降水的权重较高,体现出温度和降水对区域干旱的主导作用;神木市作物生长季旱情整体处于轻旱强度,平均发生频率为64.44%,且中旱>轻旱>重旱>特旱,干旱强度和发生频率均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4—10月干旱强度整体由轻旱发展至重旱,最后干旱消失。季节上,神木市春旱现象严重,且以中旱发生频率最高。2001—2019年神木市旱情呈略微减轻趋势,但红碱淖湿地因年均气温和年蒸发量明显上升,干旱情况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 MODIS 干旱 土壤相对湿度 神木市
下载PDF
Extended Range(10–30 Days) Heavy Rain Forecasting Study Based on a Nonlinear Cross-Prediction Error Model 被引量:4
5
作者 xia zhiye CHEN Hongbin +1 位作者 XU Lisheng WANG Yongqi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583-1591,共9页
Extended range (10-30 d) heavy rain forecasting is difficult but perform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is paper, a nonlinear cross prediction error (NCPE) algorithm that combin... Extended range (10-30 d) heavy rain forecasting is difficult but perform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is paper, a nonlinear cross prediction error (NCPE) algorithm that combines nonlinear 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of chaotic single-variable time series of precipitable water and is tested in 100 global cases of heavy rain. First, nonlinear relative dynamic error for local attractor pairs is calculat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heavy rain process, after which the loc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tractors are analyzed. Second, the eigen-peak is defined as a prediction indicator based on an error threshold of about 1.5, and is then used to analyze the forecasting validity perio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ediction indicator features regarded as eigenpeaks for heavy rain extreme weather are all reflected consistently, without failure, based on the NCPE model; the prediction validity periods for 1-2 d, 3-9 d and 10-30 d are 4, 22 and 74 cases, respectively, without false alarm or omission. The NCPE model developed allows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heavy rain over an extended range of 10-30 d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rain according to a segmentation scale. This novel method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extended range forecasting and atmospheric predictability, and also allows the creation of multi-variable chaotic extreme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s based on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ross prediction error extended range forecasting phase space
下载PDF
利用VANUI指数监测成渝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茹冰 陈庆涛 +1 位作者 夏至业 张洋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1年第S01期210-215,共6页
由于城市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其大气下垫面的物理性质和地气相互作用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了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如何通过合理的时空尺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监测和认知,这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对成渝城市群2001至2... 由于城市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其大气下垫面的物理性质和地气相互作用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了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如何通过合理的时空尺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监测和认知,这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对成渝城市群2001至2012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监测,建立了改进的夜间灯光指数(VANUI),并且将VANUI指数与传统夜间灯光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对城市化区域的监测能力的差异及优势所在,为川渝地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规划服务。结果表明:(1)VANUI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区域的空间格局以及相关的细节信息,弥补夜间灯光指数在城市区域饱和的缺陷;(2)根据VANUI结果显示,2001年至2012年间成渝城市群城市区域面积扩张了约三倍,其中城市区域面积扩张速度最快的为四川省资阳市;(3)从整个成渝地区来看,在研究的近十年中,VANUI以接近线性的发展趋势在增加;(4)从总的统计结果来看,2009年至2011年为成渝城市群VANUI增长最为显著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夜间灯光 VANU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