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案例联合PBL教学在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向常清 熊晓兰 +3 位作者 杨丹丹 张斌 周立涛 黄伟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典型案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重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重症医学科轮转的研究生32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 目的分析典型案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重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重症医学科轮转的研究生32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学生以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试验组学生采用典型案例联合PBL教学法带教。2组学生的学习时间均为8周,对2组应用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2组学生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发现试验组学生在心电图阅读、医学影像图片阅读、技能操作规范、医患沟通技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上一年基础成绩,试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各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联合PBL教学法,不仅能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度,并且提升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案例教学 重症医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专业学位 研究生 传统教学
下载PDF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认知功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中的风险预测
2
作者 许甜甜 向常清 +1 位作者 李书国 黄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认知功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5岁的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因心血管事...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认知功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5岁的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n=79)和非再入院组(n=5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因素水平对心血管事件再入院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6.0、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与非再入院组相比,再入院组白蛋白、血钙、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明显降低,合并糖尿病明显增多,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OR=0.522,95%CI 0.303~0.900)、血钙(OR=0.003,95%CI 0.000~0.777)和认知功能(OR=71.093,95%CI 17.855~282.589)是老年CHF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认知功能对老年CHF患者2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入院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95%CI 0.561~0.758;P<0.01)、0.913(95%CI 0.866~0.960;P<0.001)。结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认知功能是老年CH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心血管事件再入院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预后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值特征值之差的全盲多天线频谱感知算法
3
作者 雷可君 杨喜 +4 位作者 向长青 汪旭明 田堃 谭哲雯 夏舜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5,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接收信号取样协方差矩阵(SCM)极值特征值之差的多天线频谱感知算法BDDEE,其以SCM的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与接收信号平均能量之比作为感知判决量,在检测过程中摆脱了对噪声方差的依赖,且无须使用主用户信号及无线传输信...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接收信号取样协方差矩阵(SCM)极值特征值之差的多天线频谱感知算法BDDEE,其以SCM的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与接收信号平均能量之比作为感知判决量,在检测过程中摆脱了对噪声方差的依赖,且无须使用主用户信号及无线传输信道等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维Wishart随机矩阵有序特征值分布的相关结果,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精确的虚警概率和判决门限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更进一步,考虑到次级用户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限制,利用高维Wishart随机矩阵中极值特征值的分布理论,通过融合最大和最小特征值极限分布所对应的判决门限,提出了一种低计算复杂度的判决门限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检测性能和虚警性能指标来看,新算法比经典的CAV、MME和DMME算法具有更优的感知性能,在样本数目有限的条件下能获得更加稳健的检测结果,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BDDEE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极值特征值 随机矩阵 Tracy-Widom分布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GFBP-6、TGF-β_(1)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彭伟 刘畅 +5 位作者 李勇 史玉芳 江蓉 黄薇隗 向常清 郑永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6期2185-21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80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80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组患者分为低Gensini评分(LGS)组(<27分)59例,中Gensini评分(MGS)组(27~38分)52例和高Gensini评分(HGS)组(>38分)69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AMI组,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血清IGFBP-6、TGF-β_(1)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IGFBP-6、TGF-β_(1)水平间的相关性。比较AMI患者IGFBP-6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TGF-β_(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0 d内不良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清IGFBP-6水平明显升高,TGF-β_(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GS组比较,MGS组、HGS组患者血清IGFBP-6水平升高,TGF-β_(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GS组比较,HGS组患者血清IGFBP-6水平升高,TGF-β_(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IGFBP-6水平与TGF-β_(1)水平呈负相关(r=-0.642,P<0.05)。IGFBP-6高表达组患者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IGFBP-6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_(1)高表达组患者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TGF-β_(1)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IGFBP-6、TGF-β_(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且二者还可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丝蛋白轻链、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晨晖 程楠 +3 位作者 向常清 彭伟 李勇 郑永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2195-219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神经丝蛋白轻链(FNL)、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神经丝蛋白轻链(FNL)、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NFL、UCH-L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NFL、UCH-L1水平对AIS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NFL、UCH-L1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患者血清NFL、UCH-L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647,P<0.05)。NIHSS评分≥9分、NFL水平>42.03 pg/mL、UCH-L1水平>0.28μg/L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S患者血清NFL、UCH-L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丝蛋白轻链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预后
下载PDF
应用标签并行识别技术的RFID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旋 邬云文 +1 位作者 向长青 丁雷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0期1-6,共6页
针对RFID传统算法一次只能识别一个标签、吞吐率低、饿死率高的不足,文中提出一种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即利用伪ID码分组,并应用标签可并行识别技术的防碰撞算法(PILD算法)。PILD算法利用伪ID码对待识别标签进行分组,当出现碰撞现象时,... 针对RFID传统算法一次只能识别一个标签、吞吐率低、饿死率高的不足,文中提出一种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即利用伪ID码分组,并应用标签可并行识别技术的防碰撞算法(PILD算法)。PILD算法利用伪ID码对待识别标签进行分组,当出现碰撞现象时,运用并行识别算法对出现碰撞的标签进行识别。该算法能避免因帧长过大造成吞吐率下降的问题,并提高RFID识别技术的吞吐率。首先对PILD算法的识别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再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PILD算法进行仿真。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当标签总数为2000,单次碰撞标签数小于等于6时,标签平均查询次数近似为1.26次;该算法的吞吐率较稳定且达到0.791092,与基于伪ID码的树型防碰撞算法和Logistic⁃DFSA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吞吐率分别提高28.82%、4.74%;当标签数大于1400时,PILD算法的标签总查询次数最少,标签平均查询次数最少。所提算法中伪ID码分组能够减少单个标签因多次碰撞发生“饿死现象”的概率,与基于伪ID码的树型防碰撞算法和Logistic⁃DFSA算法相比,PILD算法饿死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碰撞算法 并行识别 RFID 伪ID码 无线通信 射频标签
下载PDF
珠子参皂苷通过激活 PI3K/Akt通路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段晋宁 向常清 +5 位作者 钱爱红 李进 陈修全 韩永峰 黄娜 范丽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50-758,共9页
目的:研究珠子参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珠子参皂苷(100 mg/kg)、珠子参皂苷(200 mg/kg)和尼莫地平组(2 m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 目的:研究珠子参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珠子参皂苷(100 mg/kg)、珠子参皂苷(200 mg/kg)和尼莫地平组(2 m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7 d。以上各组给药7 d后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切开缝合不进行动脉阻塞,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形态学分析,血液中ROS、LDH、SOD、GSH-Px、CAT和MDA的水平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Bcl-2、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珠子参皂苷(100和200 mg/kg)和尼莫地平(2 mg/kg)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形态学,降低血清ROS、LDH和MDA水平,升高SOD、GSH-Px、CAT活性,上调脑组织中p-PI3K、p-Akt、Bcl-2蛋白表达和升高Bcl-2/Bax比率,下调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珠子参皂苷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通路和抑制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子参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PI3K/Akt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
下载PDF
子午工程数据资源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秦佳媚 钟鼎坤 +2 位作者 冯学尚 向长青 邹自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2期2-24,共23页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项目(简称"子午工程"),是近地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络系统,沿东半球东经120°子午线附近和北纬30°附近的15个台站部署了地磁(电)监测设备、常规无线电监测设备、大型无线电监测设备...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项目(简称"子午工程"),是近地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络系统,沿东半球东经120°子午线附近和北纬30°附近的15个台站部署了地磁(电)监测设备、常规无线电监测设备、大型无线电监测设备、宇宙线监测设备、光学监测设备和行星际监测设备,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30公里以上直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获得地磁场、电场、中高层大气的风场、密度、温度、成分,电离层、磁层和行星际太阳风的速度等空间环境参数,共有163个数据集,时间覆盖2010年至今。子午工程的数据,为研究我国上空空间环境特征,空间天气事件的子午链传播,以及地球空间各个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力地推动了现有各类地球空间模型的发展,为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航天任务等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工程 空间天气 地基观测 数据政策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Solar Corona and Interplanetary Physics in China:2010—2012
9
作者 ZHAO Xinhua xiang changqi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8-646,共29页
The scientific objective of solar corona and interplanetary research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phenomena related to solar activit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pace environments of the Earth.Great progress ha... The scientific objective of solar corona and interplanetary research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phenomena related to solar activit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pace environments of the Earth.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solar corona and interplanetary physics by the Chinese space physics community during the past years.This paper will give a brief report about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corona and interplanetary research in China during the years of 2010-2012.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solar corona and solar wind.CMEICME, magnetic reconnection,energetic particles,space plasma,space weather numerical modeling by 3D SIP-CESE MHD model,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methods,and proposed missions.They constitute the abundant content of study for the complicated phenomena that originate from the solar corona,propagate in interplanetary space,and produc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All these progresses are acquired by the Chinese space physicists,either independently or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wind Coronal Mass Ejection(CME) Interplanetary transients Space weather
下载PDF
芪苈参萸益心方对心力衰竭大鼠Sirt1/FoxO1/Pgc-1α和Nrf2/抗氧化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继红 卢超 +7 位作者 石孟琼 向长青 陈腊年 任俊红 冯旻璐 许海燕 张媛媛 江伟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研究芪苈参萸益心方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在成功进行冠脉结扎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参萸益心方28.8g/kg、57.6g/kg组、地高辛0.09mg/kg... 目的:研究芪苈参萸益心方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在成功进行冠脉结扎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参萸益心方28.8g/kg、57.6g/kg组、地高辛0.09mg/kg组;给药10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取血进行ROS、T-AOC、SOD、GSH-Px、CAT和MDA含量分析;心脏经TTC染色、HE和Masson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心室扩张程度和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Pgc-1α和Nrf2/抗氧化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芪苈参萸益心方28.8g/kg和57.6g/kg可显著改善CHF大鼠心功能,降低血液中ROS含量和MDA水平,增加T-AOC、SOD、GSH-Px、CAT酶的活性;减轻ROS所致心肌氧化应激损伤,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心室扩张程度和改善心脏组织形态学;上调心肌组织中Sirt1、胞核中Nrf2、Bcl-2蛋白表达和MnSOD、HO-1、NQO1、GCLC mRNA表达,下调Ac-FoxO1、Ac-Pgc-1α、Bax、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3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率。结论:芪苈参萸益心方对CHF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激活Sirt1/FoxO1/Pgc-1α和Nrf2/抗氧化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参萸益心方 充血性心力衰竭 Sirt1/FoxO1/Pgc-1α和Nrf2/抗氧化通路 氧化应激 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GPU-accelerated computing of three-dimensional solar wind background 被引量:8
11
作者 FENG XueShang ZHONG DingKun +1 位作者 xiang changqing ZHANG Y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1864-1880,共17页
High-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models are required to make the real-time or faster than rea^-tim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adverse space weather ev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geospace environment. The main objectiv... High-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models are required to make the real-time or faster than rea^-tim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adverse space weather ev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geospace environment. The main objective in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rogrammable graphic processing units (GPUs) to the numerical space weather modeling for the study of solar wind background that is a crucial part in the numerical space weather modeling. GPU programming is realized for our Solar-Interplanetary-CESE MHD model (SIP-CESE MHD model) by numerically studying the solar corona/interplanetary so- lar wind. The global solar wind structures are obtained by the established GPU model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synoptic data as input. Meanwhile, the time-dependent solar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derived from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ss flux limit are incorporated to couple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MHD model. The simulated evolu- tion of the global structures for two Carrington rotations 2058 and 2062 is compared with solar observations and solar wind measurements t^om spacecraft near the Earth. The MHD model is also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tandard potential field source surface (PFSS) model.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MHD results are in good overall agreement with coronal and interplanetary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coronal holes, the position and shape of the streamer belts,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solar wind speeds and magnetic field pola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weather modeling SIP-CESE MHD model GPU comput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