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从未经由永定河入海
1
作者 林欣如 肖国桥 +3 位作者 杨吉龙 潘卿 赵卿宇 梁美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形成和演化对中国地貌格局的演化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9世纪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黄河在沿三门峡入海之前曾由河套盆地向东经由永定河入海的猜想,这一假想的河流可称为“北黄河”。这一猜想在地理学...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形成和演化对中国地貌格局的演化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9世纪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黄河在沿三门峡入海之前曾由河套盆地向东经由永定河入海的猜想,这一假想的河流可称为“北黄河”。这一猜想在地理学领域有较广泛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却鲜有证据明确证实或证伪这一猜想。本文综合新近发表的华北平原钻孔物源证据、汾渭盆地沉积和三门峡地区的地貌证据对这一猜想进行了探讨。这些证据表明,在约1.6 MaBP之前,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及渤海湾沿岸的所有钻孔均未接收到来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表明此阶段三门峡和北黄河都未开通;而在约1.6 MaBP后,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开始进入渤海湾,但永定河冲积扇仍缺乏来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结合汾渭盆地三门组在约1.6 Ma快速结束并转变为黄土沉积的证据判断:黄河在约1.6 Ma以前尚未贯通,在约1.6 Ma以后经由三门峡进入华北平原东流入海,即黄河从未经由永定河入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演化 物源示踪 永定河 三门峡
下载PDF
中国黄土磁性地层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陈天然 肖国桥 +1 位作者 林欣如 潘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中国黄土是最重要的第四纪陆相气候记录之一,磁极性地层是建立第四纪黄土年代框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黄土所记录的布容/松山(Brunhes/Matuyama)、加拉米诺(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和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等几... 中国黄土是最重要的第四纪陆相气候记录之一,磁极性地层是建立第四纪黄土年代框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黄土所记录的布容/松山(Brunhes/Matuyama)、加拉米诺(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和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等几个作为主要定年依据的极性倒转界限的研究结果,并将黄土记录的这些界限位置与深海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不同黄土剖面所记录的各地磁极性倒转界限的位置并不一致,其差异可超过一个黄土-古土壤旋回,且不能用lock-in效应、气候和沉积速率差异、黄土地层划分差异来解释。这些地磁极性界限位置的差异指示极性界限附近的黄土可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重磁化。同时,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不同研究者基于磁极性地层所建立的轨道尺度的黄土年代标尺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存在较大分歧。未来对黄土所记录的地磁场相对古强度(RPI)的研究可望为识别极性倒转界限的真实位置提供依据,并最终解决中国黄土与深海记录轨道尺度对比方案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第四纪 磁性地层 重磁化 地磁场相对古强度
下载PDF
湖北宜昌下白垩统五龙组风成砂的发现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倩 肖国桥 +2 位作者 高慧 秦世玉 黄咸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227,共14页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下白垩统五龙组(K_(1)w)中发育的一套巨厚的白垩纪砂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沉积特征调查、室内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观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套砂岩分布于江汉盆地西缘白垩纪洪积扇的扇缘部位,出露厚度超过40 m,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其粒度组成十分均一,其野外特征和粒度组成符合风成沙的特征;②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石英颗粒普遍磨圆较好,表面发育碟形和新月形撞击坑,以及溶蚀作用和沉淀作用导致的微观特征,与风成砂的特征一致;③该套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存在4个主要的峰值,分别约为2.46,1.85 Ga,780,170 Ma,这些年龄峰值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黄陵隆起之上沉积盖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一致,指示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陵隆起形成后其上覆盖的南华系-侏罗系的侵蚀物,同时可能也混入了部分秦岭-大别造山带的物质;④该套砂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19.9±2.8)Ma,指示该段地层的年龄不早于早白垩世晚期,与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将五龙组划归下白垩统一致。上述结果指示着该套砂岩为早白垩世时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于干旱盆地洪积扇边缘的沙漠沉积,指示着湖北宜昌地区在早白垩世副热高压的影响下已出现了地带性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风成砂 碎屑锆石 物源 行星风系 湖北宜昌
下载PDF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国桥 林晓 +3 位作者 陈旭 季军良 梁美艳 朱宗敏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我们教学团队在系统梳理“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各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案例,并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些举措的实施既有利于促... 为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我们教学团队在系统梳理“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各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案例,并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些举措的实施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提升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培育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政权 刘健 +12 位作者 万世明 刘焱光 易亮 刘建兴 单新 乔淑卿 赵德博 肖国桥 王昆山 窦衍光 王中波 胥勤勉 石学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57,共16页
中国东部陆架位于亚洲大陆与西太平洋的过渡区域,是连接全球最大的沉积源-汇系统的重要纽带,记录了东亚构造变形、亚洲季风系统形成与演化、海平面变化及东亚重大水系变迁等诸多重要信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近20年来中国海... 中国东部陆架位于亚洲大陆与西太平洋的过渡区域,是连接全球最大的沉积源-汇系统的重要纽带,记录了东亚构造变形、亚洲季风系统形成与演化、海平面变化及东亚重大水系变迁等诸多重要信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近20年来中国海洋专项获得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综述了中国东部陆架区第四纪以海侵-海退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沉积环境变化,探讨了陆架沉积环境变化与区域构造、海平面和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联系;基于目前在长江、黄河流域及东部陆架区开展的沉积物源-汇研究,讨论了长江和黄河贯通入海的可能时代及控制因素;提出新生代以来陆架地质环境演变与东亚构造历史、季风系统演化、海平面变化、重大水系调整及陆架有机碳埋藏的耦合机制研究是未来在中国东部陆架实施科学钻探的重点科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海退 海平面变化 大陆架钻探 黄河和长江 中国东部陆架
下载PDF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Cenozoic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被引量:7
6
作者 ZHANG Kexin WANG Guocan +11 位作者 XU Yadong LUO Mansheng JI Junliang xiao guoqiao WANG An SONG Bowen LIANG Yinpin JIANG Shangsong CAO Kai CHEN Fenning CHEN Ruiming YANG Yong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555-575,共21页
We hav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tonic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of Paleocene- Eocene, Oligocene, Miocene, and Pliocen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compiling data regarding the type, tectonic setting, and ... We hav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tonic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of Paleocene- Eocene, Oligocene, Miocene, and Pliocen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compiling data regarding the type, tectonic setting, and iitho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98 remnant basins in the plateau area. Our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Paleocene to Eocene is characterized by uplift and erosion in the Songpan-Garze and Gangdise belts, depression (lakes and pluvial plains) in eastern Tarim, Qaidam, Qiangtang, and Hoh Xil, and the Neo-Tethys Sea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2) The Oligocene is characterized by uplift in the Gangdise--Himalaya and Karakorum regions (marked by the absence of sedimentation), fluvial transport (originating eastward and flowing westward) in the Brahmaputra region (marked by the deposition of Dazhuka conglomerate), uplift and erosion in western Kunlun and Songpan-Garze, and depression (lakes) in the Tarim, Qaidam, Qiangtang, and Hoh Xil. The Oligocene i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depressional littoral and neritic basins in southwestern Tarim, with marine facies deposition ceasing at the end of the Oligocene. (3) For the Miocene, a widespread regional unconformity (ca. 23 Ma) in and adjacent to the plateau indicates comprehensive uplift of the plateau. This period is characterized by depressions (lakes) in the Tarim, Qaidam, Xining-Nanzhou, Qiangtang, and Hoh Xil. Lacustrine facies deposition expanded to peak in and adjacent to the plateau ca. 18-13 Ma, and north-south fault basins formed in southern Tibet ca. 13-10 Ma. All of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plateau uplifted to its peak and began to collapse. (4) Uplift and erosion occurred during the Pliocene in most parts of the plateau, except in the Hoh Xil-Qiangtang, Tarim, and Qaidam. The continuous uplift and intensive taphrogeny in the plateau divided the original large basin into small basins, deposition of lacustrine facies de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boulderstone accumulated, indicating a response to the overall uplift of the plateau. Here, we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ectonic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in Cenozoic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tectonic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relation to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We have recognized five major uplift events, which occurred during 58-53 Ma, 45-30 Ma, 25-20 Ma, 13-7 Ma, and since 5 Ma.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indicate that the paleogeomorphic configuration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urned over during the late Miocene, with high elevations in the east during the pre-Miocene switching to high contours in the west at the end of M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depositional evolution uplift event CENOZOIC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15世纪中叶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和北极水热组合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威 史锋 +4 位作者 肖国桥 薛惠鸿 段安民 效存德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4-725,共12页
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多模式集合平均与过去2000年全球变化网络(Past Global Changes 2k Network,简称PAGES2k)代用记录重建的15世纪中叶全球温度年代际变化特征非... 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多模式集合平均与过去2000年全球变化网络(Past Global Changes 2k Network,简称PAGES2k)代用记录重建的15世纪中叶全球温度年代际变化特征非常一致,规避了模式和气候代用记录由于各自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两者的不匹配现象,为揭示自然因素主导气候变化的机理提供了完美时间窗口。而火山喷发作为15世纪中叶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外强迫,其对区域气候变化在年代际尺度的影响仍不清楚。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过去千年集合模拟(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Last Millennium Ensemble,简称CESM-LME),分析了15世纪中叶连续火山喷发对北半球"两极"(青藏高原和北极)温度、降水和水热组合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世纪中叶连续的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和北极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直接强迫作用,导致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发生年代际尺度的下降和减少、水热组合趋于同向变化,而火山活动的间接作用可能通过影响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和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来调控冬季温度和降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青藏高原 北极 年代际变化 水热组合
原文传递
黄河源地区的河谷地貌特征及其对黄河上游形成和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卿宇 肖国桥 李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黄河的形成与演化对于认识我国宏观地貌格局的形成、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的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华北平原及黄渤海陆架的形成和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黄河演化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羊峡以下的河段,对于黄河源段的关注较少。文... 黄河的形成与演化对于认识我国宏观地貌格局的形成、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的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华北平原及黄渤海陆架的形成和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黄河演化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羊峡以下的河段,对于黄河源段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黄河源地区河谷地貌的实地考察,并利用SRTM1-DEM数据,分析了黄河源段干流及支流河谷橫剖面的地貌特征,并与该区典型的冰川谷和兰州附近黄河的河谷横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黄河源地区的河谷规模巨大,并呈现出谷底开阔、河床窄小、阶地不明显、谷坡陡立、河谷横剖面左右对称的U型谷特征。这些特征与该区冰蚀谷的特征相似,但与兰州段黄河成型河谷的特征相差甚远,且其河谷规模更大。我们推断,黄河源地区的河谷可能主要为冰期时的冰蚀作用所塑造,而非单纯的流水侵蚀形成。由于冰蚀作用的存在,该区早期的河流阶地可能被随后冰期的冰蚀作用所破坏,当前基于黄河源地区现存河流阶地年代的研究很可能低估了该区水系的发育历史。此外,反复的冰川进退也可能导致黄河源水系自上而下贯通,而非溯源侵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河谷地貌 河流阶地 冰蚀作用
原文传递
GDGTs在黄土古环境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少华 肖国桥 杨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477,共13页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广泛存在于黄土、泥炭、湖泊、海洋等各类沉积载体中,并有效地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信息。简要概述了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的结构、生物源以及常见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陆地环境代用指标,重点阐述了甘油二烷基甘...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广泛存在于黄土、泥炭、湖泊、海洋等各类沉积载体中,并有效地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信息。简要概述了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的结构、生物源以及常见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陆地环境代用指标,重点阐述了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在黄土古环境重建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主要研究进展包括:①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古环境指标在黄土古气候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重建了黄土高原地区过去80万年的古温度变化;②黄土高原地区温度变化主要受当地夏季太阳辐射驱动,并受植被下垫面调控;③黄土高原地区末次冰消期降水的增加明显滞后于温度的升高。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在黄土古环境研究中仍存在重建温度偏高、环境指标与气候因子关系复杂等问题。未来对新指标的开发以及区域性转换函数的建立和应用将有望进一步提高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在黄土古环境重建中的准确性,并为解决不同气候区空间上的水-热配置模式和气候变化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 气候指标 古环境 古温度 黄土
原文传递
青海共和盆地早全新世古风向重建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少华 肖国桥 +1 位作者 戴高文 赖忠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黄土与沙漠的过渡地区,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受中纬西风与东亚季风环流的交替控制,曾发生大范围的沙漠进退,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潜在物源区。恢复该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环流格局可为重建东亚地区的环境面貌、探讨黄土高...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黄土与沙漠的过渡地区,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受中纬西风与东亚季风环流的交替控制,曾发生大范围的沙漠进退,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潜在物源区。恢复该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环流格局可为重建东亚地区的环境面貌、探讨黄土高原的物源区、检验东亚地区古气候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对高原东北部的古大气环流特征却鲜有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保存有一系列的古沙丘,可为古大气环流的重建提供直接依据。本文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一处代表性新月形古沙丘开展光释光测年研究,并通过其平面形态和前积层产状恢复了当时的古风向。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风沙活动自早全新世以来开始显著减弱,此时近地面盛行与现今风向一致的西北风。前人的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东北部在冰期时很可能盛行西风,并存在广泛的荒漠化,因而很可能是黄土高原冰期时重要的物源区之一。而本研究指示,该区的盛行风向在早全新世以来转变为西北风,且荒漠范围显著退缩,导致其全新世不再是黄土高原的物源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盛行风向和荒漠范围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这种变化,为理解黄土高原的粉尘物源在空间和冰期-间冰期旋回上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共和盆地 古沙丘 古大气环流 黄土物源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in Miocene loess in Qinan,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ts pala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1
11
作者 SHEN JiaHeng xiao guoqiao +4 位作者 WANG ZhiXiang SUN Qing WU HaiBin ZHANG ChunXia GUO ZhengT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21-928,共8页
Neogene eolian success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rrestrial palaeoenvironmental archives in East Asia.However, they have received far less attention than Quaternary loess deposit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l... Neogene eolian success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rrestrial palaeoenvironmental archives in East Asia.However, they have received far less attention than Quaternary loess deposit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lipid biomarker analysis.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early-middle Miocene palaeoenvironment, we conducted a study of n-alkane biomarkers from sediments of the QA-I section(Qinan) i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f previous n-alkane analyses of eolian and aquatic sediments of varying age. Our princip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All QA-I samples contain n-alkanes ranging from C_(14) to C_(35), among which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short-chain n-alkanes(C_(14)–C_(20)) from microorganisms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long-chain n-alkanes(C_(26)–C_(35)) from the waxes of terrestrial higher plants;the main peak is at C_(16)–C_(18). All samples have a relatively lower abundance of medium-chain n-alkanes(C_(21)–C_(25)) than that of long-and short-chain n-alkanes, similar to strongly weathered palaeosols in Quaternary loess and Late Miocene-Pliocene Hipparion Red-Earth; however, this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weakly-weathered loess of Quaternary loess and Late Miocene-Pliocene Hipparion Red-Earth, as well as from aquatic sediments.(2) Despite some odd-over-even carbon predominance of long-chain n-alkanes in the QA-I samples, the 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most of the weakly-weathered sedime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trong weathering and microbial processes have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n-alkanes in the Miocene eolian deposits in Qinan, and led to a significant oxid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long-chain n-alkanes and the predominance of short-chain n-alkanes from bacteria. Therefore, the con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 to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and its resulting i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assessed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正构烷烃 黄土高原 古环境意义 中中新世 中国西部 碳同位素组成 水体沉积物 微生物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